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一个不玩虚的官员,不知道他官场之路能够走多远!
因此,这个总结大会一结束,赵无极就乘飞机回到了平原,去军区问了一下特种部队的事情,立即便开着吉普回到了卢江。
与其坐在窗明几净、灯火辉煌的会议室里与高官们一起开会,赵无极更喜欢深入到工厂、乡村,与最底层的劳动者打交道,因为,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才是真话。
只是,赵无极刚刚回到卢江,就接到了大学班主任老师曾萍的电话,曾萍在电话中告诉赵无极,经济系82级的同学将于7月12日前来卢江召开同学会,同时,西川师大校长刘静一以及经济系主任赵世文教授也要前来卢江。
“曾老师,此前您们与县委联系过没有?”赵无极听到刘静一要来,心头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一个大学校长,到一个县去公干,这种事情也有,但一般是有关系的县,譬如梓州师专的校长到梓州市下属任何一个县,谈合作,谈实习基地,都很正常;但西川师大毕竟是西川教学厅的直管大学,而且学校本身也是正厅级,因此,他们要谈合作,谈实习之类的事,多是与地级市党政洽谈,而这种直插到县的事,虽然也有,但并不多见。
“联系了的,而且卢江县委还专门为此召开了一个会议。”曾萍在电话中说道。
“老师和同学们能来,我个人是十分欢迎的。曾老师,在会议期间,需要我做什么工作?”在赵无极想来,曾萍老师这个电话,是代表学校的,找他应该有事。
“具体事务不需要你个人再安排什么了,只是这次来的人有些多,可以细分为三部分人,第一部分就是你们年级的同学,大约100人;第二部分则是在校大二、大三的优秀学生代表,大约有50人,他们是来向卢江和你学习的,因此,学校希望你能给他们讲讲工作经验;第三部分则是刘校长带队的一支教师团队,包括我在内,一共有15人,这部分人主要是来与卢江县委县政府谈如何开展合作的。当然,刘校长希望你能帮学校美言几句。”
“呵呵,曾老师,请您告诉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我是西川师大培养的学生,西川师大是我的娘家,我一定不会亏了学校的。”赵无极听到曾萍的最后一句话,心情开朗起来。
赵无极这话好啊,西川师大是他的娘家,那么,卢江县算啥呢?卢江就是他的夫家、本家、老家、父老乡亲,华夏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不知曾萍老师能否听出他话中的意思来。
赵无极记得非常清楚,前世的时空里,西川师大与卢江县似乎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交集,即便卢江一中、卢江二中这种最容易与西川大学发生关系的学校,也没接受过西川师大任何一名实习学生。
至于赵无极的同学会,到是开过几次,但那都是在平原召开的,毕竟两个班102个同学,仅仅分配在省级机关、平原市及附近郊县的同学就有近40人,而且,当时发展得最好的几个同学,也都在平原。
第389章那家伙真的很妖孽
思考到这个层面,赵无极如果还不明白西川师大是冲着他来的,那他真是白活了两世人。只是,西川师大兴师动众地到卢江来,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与目的,却不是赵无极能够想到的。
在西川师大的四年,赵无极之所以能够把党票解决,与他在学校里的优秀还是分不开的。赵无极在学校里,第一年在班上担任生活委员,第二年则担任学习委员,第三年四第四担任的是团支部书记,在学生干部里,亦算个能人,在成绩方面,赵无极虽然没当过班上第一,但一直居于前五名,也非常不错。
赵无极、赵无际两弟兄,继承了父亲赵德正的习惯,或者是赵家祖传的习惯,那就是做什么事都比较认真和努力,这种习惯,在任何时代或国家都是讨人喜欢的,但是,这种习惯却不利于在官场混。这也是前世赵德正郁闷早逝,赵无极一生不得志,而赵无际却在民营高科技企业里混得非常不错的原因。
民营企业,虽然也有油滑之人,但因为企业是老板的,老板要重用、提拔的人,无不是能做事,能给他带来利润的人,想在民营企业里面混日子,比在公务员队伍里面混日子,要难得多。
重生而来的赵无极,这种秉性并没有改变,他最喜欢的是做,他的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做;至于说,这一世的赵无极已经说得够多的了,不是赵无极喜欢说,实在是他有一些担心,他所有说过的话,一是改变官场特别是大佬们的观念。多给他们灌输一些东西,如果大佬们的思想能够尽快地落到实处,不要那么多争论,华夏就会少一些折腾;二是说给青年学生听的,同样是希望青年学生要把学到的东西落到实处。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人云亦云。
当然,在凤山,在卢江,赵无极也在说,但好些说都是针对具体工作的。是干实事的一部分。
同学要来卢江,赵无极当然是非常欢迎的,与他在电话中说的一样。但是,听曾萍老师的口气,这次的同学会,一个年级的同学竟然能够到齐。这就有些出乎意外了。要知道,华夏的同学会,除非是读书期间的周末活动,否则,是不可能到齐的。
赵无极这个猜疑是有道理的。西川师大此次能够举办举办这项活动,还真是特意进行了安排。说起来,这个原因就非常复杂了。
原来。“理想国际”在卢江签订了相关投资协议后,回到平原,受到了西川省委省政府的热情接待,在相互交流中,理想国际法务部长刘源甫顺便说到自己祖籍是西川人,省外办主任莫凯立即问刘源甫先生是西川哪儿的人,刘源甫说他是安义县人。安义县?莫凯马上想到,西川师大的校长不是安义县的吗?于是,莫凯就说了刘静一的情况。
刘静一?自己家谱中有个堂伯不也叫刘静一吗?刘源甫不敢肯定,但他这次回华夏。本来就想顺便打听一下老家人员的情况。刘源甫虽然出生在香城港,但他父亲刘静山可是地地道道的西川人,而且父亲19岁才跟着爷爷刘真离开了西川到了香城港。
只是,刘真到了香城港后,虽然带着一笔不小的家产。但在香城港什么也算不上,买了一幢房子后,余下的钱就只够开一个小公司了,但刘真此前在华夏也不是商人,而是一个拥有数百亩土地的地主,也就是说,刘真并没有做过生意,这种情况导致他的小公司入不敷出,最终只得将公司卖掉,然后以打工为生。
刘静山虽然在华夏时上过中学,但也没有多大出息,在香城港,最多算得上收入比较稳定的工薪阶层罢了,再加上那个特殊的年代,刘真、刘静山、刘源甫三代人,就是想回西川看看老家的亲戚也无法成行。
刘家出国这一支,到了刘源甫这一代,算是稍有一些出息了,只是,刘源甫能力虽然不错,但太迷信于法律了,如果不是刘源甫因为新义安出事,也许两年前他就回来寻亲祭祖了。
“不知刘源甫先生,是否知道刘静一,他的父亲叫刘平呢,以前,很有名的,曾做个华夏中央的官员。”莫凯见刘源甫沉默,顺着话题补充了一句。
“啊?”刘源甫一惊,他马上想起了爷爷临终前的那句话:“你二爷爷叫刘平,现在华夏为官,等有条件时,我们一定要回去。”
“怎么了?”莫凯关心地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刘平是我二爷爷,而刘静一则是我的堂伯,只是,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刘源甫学法律的,法律向来离不开官府的支持,他知道,如果莫主任愿意帮他,这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总之,事情到了这一层面,也就是几个电话的事情。因此,理想国际在平原期间,刘源甫便与刘静一见了一面。
在一阵伤感和怀旧的话题之后,就聊到了现在。刘静一问刘源甫这次来平原有什么事,刘源甫只有老老实实地说,他到平原只是路过,他与公司的总裁一起,是去卢江的,卢江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因此路过平原,准备回香城港。
卢江啊,不得了呢。刘静一感叹了一句便说到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赵无极,很有名的赵无极。
是不是那个任卢江县委副书记的赵无极啊?刘源甫很惊奇。
是啊,难道源甫你也认识?刘静一反问了一句,语气中自然充满着惊奇。
这时,刘源甫却不知怎么回答了,考虑到刘静一是自己的堂伯,是刘家在华夏最有名的人物了。因此,刘源甫很小心地组织着措词,将理想国际实力以及此次投资卢江均与赵无极有关的消息露了那么一点。
这个消息,在华夏顶级大佬那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听在刘静一的耳中。无异于晴空惊雷!这个赵无极,也太逆天了吧,他毕业才不到一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造化呢?
于是,刘源甫有些动心了。这个动心。就是西川师大本来就有一个合作基地项目,即校地合作项目,但这个项目虽然教育厅和教育部都有了批文,但西川师大方面却还没有具体落实,如果把这个项目直接落实到卢江呢?虽然西川师大最初考虑的几个地方里,都没有卢江。但考虑地点最远的一个县,与卢江距平原的距离完全一样。
刘静一想到这儿,也没有声张,而是在6月下旬抽时间去了一趟京都,刘静一在京都也是颇有一些关系的,其中。陈洪仁同志就与刘静一的父亲刘平的关系非常好,虽然刘平过世了,但刘静一亦以晚辈的身份经常去陈洪仁家走一走。哪怕刘静一比陈洪仁的年龄只小不到10岁。
只能说刘静一的运气太好了,甚至这个运气只是略逊于赵无极罢了。在华夏,除了几名顶级大佬外,要说对赵无极了解最多的,莫过于陈洪仁了。
当陈洪仁听了刘静一的想法后。陈洪仁大表赞赏。陈洪仁说了一个主要意思,那就是赵无极目前的精力都在卢江,而且他不缺钱,只缺人,特别是缺有文化有知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果西川师大果断地跨出了第一步,必定会获得赵无极的友谊,不要说对刘静一个人,有很大的好处,即便是对整个西川师大的发展。也有莫大的好处!
不会吧?刘静一没想到陈洪仁竟然如此推崇赵无极,难道,要把西川师大绑到赵无极的战车上?
“哎,静一啊,哪怕你是大学校长。你也不太了解你这个学生。有些事,在你面前,也不算保密,有可能你没注意吧。我给你说说赵无极的头衔,这些头衔你只要有心去查,是能够查到的。
华夏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华夏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华夏音乐家协会理事,华夏舞蹈家协会理事,华夏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夏书法家协会理事,华夏曲艺家协会理事,华夏武术家协会理事,数一数,这多少个头衔了,已经9个了;另外,赵无极还有科技部特聘高级顾问,华夏科学院学部委员、华夏工程院学部委员,华夏卫生部特聘高级顾问,华夏医学会高级顾问,华夏华医学会高级顾问,卫生部医疗专家组高级专家,再数一数,这有多少个,共7个头衔啊……难道,赵无极还不值得你下注?”
“什么,他还是科学院、工程院的学部委员,还是卫生部医疗专家组的高级专家?”前面那些什么会员理事,刘静一虽然比较震惊,但那个主要是文艺方面的,况县他看过赵无极春晚表演呢,虽然震惊也在心理之中,但是,后面的这一串头衔却大出他的意料,后面这几个头衔,显然说明了赵无极两个极其重要的身份:科学家与医学家。
“哎,小刘啊,你一定要记住,你到我这里来,我们可没说过这些啊。”陈洪仁本来还想说一说最近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一些变化,譬如果断叫停彩电生产线,电冰箱生产线审核异常严格的事,都与赵无极有关,但他终于没有说出口。
陈洪仁作为一个资本家,虽然也觉得国家搞那么多彩电生产线不行,最终要出问题,如果在西方国家,肯定有很多企业倒闭,但他却没有好的“说辞”,因为,你用西方国家那一套去给这些政治大佬们讲,大佬们怎么会听呢,我们是社义国家啊!但是,赵无极用了一个“重复建设”的概念,轻松地止住了这一场投资竞赛,也即止住了资金浪费,不得不说,那家伙真的很妖孽!
第390章只要有他在事情就多了
见陈洪仁都以两人没说过上面的话为辞,来稀释这次见面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刘静一再不明白赵无极的重要性,那他还真是白活了。
关于赵无极这些证书到底代表着怎样的水平,刘静一自然也不好再问了。他回到学校后,立即找来赵无极的相关资料,果然在各类文件和通报中,多次见到了赵无极的名字,至于赵无极上了公开媒体的表现,学校宣传部也有专人在搜集资料。
将这些材料分析完之后,他就准备去找学校书记商量,毕竟,这是一个大事,要校党委讨论通过才行。谁知,就在他去找书记时,书记正拿着一张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而那篇长文的标题竟然是《拯救雷根总统,赵无极被誉为米国英雄》。
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也不管书记是否看完,立即把报纸给抢了过来。
“哎,我说,老刘,一张报纸也要抢,你到底要干嘛啊。”书记姓李名小明,比刘静一要小几岁,但起家本领还是在教学方面。
这种新闻报道,看了第一段也就大致知道了内容,原来,赵无极还是“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在米国总统雷根举行荣誉职务授予仪式时,雷根总统突然遇刺,赵无极以刚拿到手的金质奖章,击落了飞袭而来的子弹,被米国和世界主要媒体称之为“米国英雄”!
刘静一很快就放下报纸,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李书记,我就是来找你商量的,与这个赵无极有关。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校地合作项目落户到卢江。这样,学校就可与赵无极同志近距离接触。”
“卢江?这个距离可远了一些,不过,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但如何说服其他党委成员呢?”李小明这话,其实是表示他并不同意刘静一的意见。但如果刘静一能够说服他,那么,这个项目放在卢江也行。
听李小明这样一说,刘静一就有底了,他于是把从陈洪仁及刘源甫那儿得来的消息整理成几条与李小明一起分析。
当然,他的说辞主要是从学校的利益角度来分析的。
能做到大学党委书记。智慧也不是盖的。李小明,本就是西川人,对梓州和卢江的事情也很了解,他立即从这个项目落户卢江,有利于卢江发展方面补充了几条。
于是,因为赵无极。这所大学两个最高领导就决定了这个初期资金100万元,后续每年约有20万元投入项目的命运。
虽然这个合作项目,后来成了华夏高校地方合作的典型项目,其取得的经验可以写几本书,还被称为“西川师大现象”,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件事也是拍脑袋的产物。
赵无极当然不知道刘静一与刘源甫,刘静一与陈洪仁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谈话,目前更不知道西川师大的具体打算。
但是,当他在放下曾萍老师的电话后,匆匆来到胡永生办公室时,胡永生把西川师大发过来的公函递给赵无极后,赵无极才明白自己母亲的想法。
“我们接到西川师大的公函后,看了看他们的条件,觉得这对于卢江来说。是一件好事,因此,常委会没有等你回来就通过了。而且,刘校长的意思也是快点决定下来,等你回来后就把这事儿搞成。呵呵。你看……”
胡永生也多次感受到赵无极的妖孽,虽然这件事,大方向肯定没有错,但这种“校地合作”他还真是不觉得有多大油水可捞,除了初期那100万块钱好像不错外,以后每年不就20万块钱嘛。
“胡书记,这肯定是好事。县上没提什么条件啊?”赵无极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
“县上没提什么条件,因为他们就这样一个项目。他们到是向我们提了一些条件,当然,这些条件要等他们来了之后具体落实。”
“他们有些什么样的条件?”赵无极有些不明白。
“他们要求我们县,每年保证400名学生的实习机会,无论中学、小学或企业都可以。”
“就这一条?”
“这一条压力也很大啊。这个压力到不是安不下去,而是安全问题,还有吃住问题。到时,哪儿找那么多宿舍呢。万一出个什么事,也不得了。”
“胡书记,你不用担心,这个事情很好解决。当然,安全问题可能需要警察局配合一下。”赵无极想了想,决定把自己考虑过的一些东西与胡永生先通通气:“胡书记,这事啊,我有一些建议,想向您汇报一下。”
赵无极自然知道,后世的大学,除了医学类必须要有临床实习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上不再安排学生实习,由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因此,很多学生找熟人随便在一个单位盖一个章,就表示实习完毕。而且,即便是师范院校,也没要求一定要在课堂上讲课才算实习。
因此,赵无极不觉得安排实习生是一个困难。
“你说,你说。”胡永生立即站起来,给赵无极把茶满上。胡永生早就从赵无极的建议中尝到了甜头,即便他的建议用不上,也能开拓思路。
“胡书记,我是这样想的。西川师大那100万块钱,我们不要也罢。钱,我们卢江暂时不缺,而大学却一直缺钱;以后,卢江更不会缺钱,因此,在钱这个问题上,卢江拥有着绝对优势,而大学的经费一直都很紧张,因此,对于西川师大来说,钱就是他们的劣势。”
“哎呀,无极同志,你这样一说,还真是这样呢。可是……”胡永生当然明白赵无极说的道理,卢江并不缺钱,以后也不会缺钱,因为“回春堂制约”一个企业,就完全可以养活卢江财政。但是。不要西川师大的钱,那又要他们的什么呢?
不过,赵无极马上为胡永生解了惑,“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他有大师。大师有大学问,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精英人才。这个,才是大学的优势。大学与地方合作,理应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个基础,合作是不长久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嗯,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我们要用卢江的优势去弥补西川师大的劣势;而西川师大则用他们的优势来回报我们的支持。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
“胡书记说得好。我是这样想的,西川师大不是大学吗,我们要求他们的。一是要求给我们多分配一些学生来;二是请西川师大给我们县上的教师、工厂工人等进行学历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三是请他们的教师或实习学生,帮我们培养新的产业工人。
我有个预感,卢江的工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工人,而目前的培训,如果仅仅依靠企业来办有可能不行。有些内容由企业培训可以。但有些内容,得由政府出面来组织培训。
四是请西川师大的相关教授专家,对我们卢江企业与经济发展,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咨询。也就是说,完全可以请西川师大成立一个针对卢江发展的科技顾问团。”
“五是可与西川师大合作,在卢江办一所技术培训学校。费用由我们出,教师由他们出,当然也由他们发放文凭。”
“当西川师大每答应一项,或者做出相应的成果,卢江可以给予西川师大适当的经费资助。或者,卢江就直接为他们在卢江的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就可以了。”
赵无极说到这里,等于就说完了,至于卢江到底需要一些什么样的专业顾问或人才等,还得经过调查研究才能决定。
“他们后天就来了。明天,你能不能拿个建议初稿出来,我们先讨论一下?”胡永生虽然觉得赵无极的建议中有些内容可能比较难办,譬如多分配一点学生的问题,可能就不行。
但这个问题,在赵无极看来,大学生走俏的时间最多还有10年,以后就难以找工作了。而且,赵无极还想借用重生之手,将大学扩招提前。
大学扩招,是历史趋势,没有每年5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支撑,后世的华夏经济根本就不要想在那个特定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学生不包分配,也是历史趋势,因为扩招,必然无法保证分配;因为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涌现,包分配事实上也行不通。
“我下午就把方案送到您办公室来。”赵无极说道。
“呵呵,那行。”胡永生笑道。有了赵无极,这个县委书记也当得轻松多了。卢江有了这么多想法,对于西川师大来说,也是一个“压力”,卢江有这么多需求,你们满足不了啊?
因为赵无极是西川师大毕业,前世的时空,他对这所学校也是非常关注的。现在想来,当90年代各大学都在变革时,西川师大虽然也在变革,但有些专业却相对落后了。譬如计算机专业,西川师大的数学系本来也非常不错,但后来这个系虽然改成了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但由于师资力量储备不足,即便在西川,这个学院也算中沦落了。
如果西川师大愿意就上面的内容与卢江合作,赵无极到是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办学思路。
确实如陈洪仁所说,赵无极很在乎卢江的事情。赵无极最初在凤山工作,现在还是凤山乡党委书记,那么,他就要把凤山建成全国山区乡的样板;现在,赵无极又是卢江县委副书记,他自然有义务把卢江建设成为内地县发展经济的样板。
至于这个样板别人是否会模仿,赵无极只能是在哪座山唱哪首歌,他管不了的事情,他不会去管。
要说前世时空的那些官员,真的不在乎老百姓的利益,似乎也说不过去。譬如他们要求农民种柑桔,种冬瓜之类的,其主观目的也肯定是为了农民好,当然也有捞政绩的想法在内。
但是,华夏的官员总是缺乏一种思想,一种主见。譬如学习别人的经验,就容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照搬照抄,凤山有什么,他们也要搞个什么;二是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走样,搞成了形式主义,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劳民伤财,老百姓不但得不到实在的利益,还遭受损失,自然就抛弃了官员。
8月11日上午,卢江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研究与西川师大合作的相关内容,出席会议的除了县委常委外,还有非常委的副县长。这个会议,实际上县委主持的工作会议。
当胡永生说了会议主题后,县长安福林立即就问道:“胡书记,这个事情,常委会不是已经作出了结论吗?”
不要怪安福林,这事儿,他作为一个县长,事先不知道,也确实是胡永生的问题,他应该先与安福林通通气。
“胡书记,我觉得安县长说得有理,这个芝麻大点的事儿,已经有了结论,何必再开会研究呢?”这次出声的是县委副书记郑丹强。
显然,郑丹强也不支持这种事情。
“大家还有没有意见?”胡永生笑迷迷地问道。胡永生也是持有尚方宝剑的。他昨天下午拿到赵无极提供的方案后,立即通过办公室的传真直接传到了省委书记柳伯益同志的办公室里,而在晚上,柳伯益才把电话打了过来:“这个方案,我已经看过,不错,你们可以照此先与西川师大商谈。如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找我。”
众人不再出声,因为胡永生说了要研究与西川师大合作的相关内容,那就说明,此次要研究的内容,肯定是超越了上次常委会讨论的内容。
“同志们,如果按西川师大公函中所表露的意思,确实没必要在常委会上在研究这事儿。但是,昨天赵无极同志从米国载誉回来后,见到这个公函,立即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并且形成了具体的建议方案。今天,我们就是要以这个建议方案为蓝本,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这次合作中,为卢江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怎么又是这家伙?只要有他在事情就多了!”一众常委们一脸苦笑,包括与他关系最好的组织部长李苹心里也涌出这种奇怪的想法。
第391章猜测的事终于发生
列席会议的陈立德,在胡永生讲话之中,就把印好的方案每人面前发了一份。因此,胡永生说为卢江争取更大的利益时,又补充了一句:“立德同志,你把赵书记写的这个方案读一遍。”
赵无极这个方案,当然不仅仅只是他与胡永生说的那么几条,与他最早在凤山乡写的那个“可行性报告”一样,整个方案都显得有理有据,而且对于目前国内高校,以及地方发展存在的困难都作了详细的分析,以此证明这种合作的“互利共赢”。
赵无极这个方案,并不触及体制问题,只是在地方发展以及高校发展的“灵活性”上想尽了办法。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站在稍有高度的人,就会明白这个方案非常适用和实用,对高校的发展绝对有利,对于解决地方和企业的问题也非常有利。
但是,赵无极相信,经济的力量是强大的,利益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只要以这种方式合作的地方与企业尝到了甜头,最终必然会触及到体制问题。不过,到那时就不是赵无极的问题了,而是上面该头痛了。
其实,赵无极这个方案,只触及到了大学里的“科研”与“人才培养”这两个问题。大学的科研问题,到后世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教授们不安心教学,只喜欢带研究生,只喜欢做课题研究。但那些课题花了国家的很多钱,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但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无法建立独立的研究所,因此他们的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则根本无法解决,大学的教授虽然也有相应的成果,但那些成果要想“产业化”却还有很长一段路可走。
赵无极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动脑筋,那就是他以为,大学教授要做科研也行。那就好好做,直到产品生产出来上市销售,并且还要负责后续技术跟进,也就是说,要做就要做彻底,不能只做半截子活路。搞一个课题。从立题开始到最后结题,都是砖家对砖家,叫兽对叫兽,与生产环节完全脱节,花了很多钱,最后却没有任何效果。
至于人才培养。赵无极非常欣赏后世一些职业学校的做法,用四个字表述,就是“订单培养”,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就给你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虽然大学教学至少有4年的滞后性,但只要加强市场预测和信息搜集。要较准确地把握住当年的人才需求,也不是非常困难。
这个问题,其实国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全可以承担起相关的信息搜集职责,但事实上他们做得非常不够。
当众人看完方案后,问题开始出来了。这个问题,不是否定赵无极方案的问题,而是赵无极方案中涉及到的一些提法以及做法,这些常委们或副县长们并不是很懂,因此,这个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凤山的情况非常类似,那就是“答疑”,赵无极得给这些人上一堂辅导课。
如果有更高级的干部看到卢江县常委会上的这一幕,肯定要笑掉大牙。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个常委拿出一个建议。你连建议里面的术语都不清楚,这个会,还怎么开?
在赵无极重生前的时空,也在不断地涌现各类“术语”,但这些术语的出现却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先在一些理论性刊物上出现,或者在网络上出现,然后才在官方的文件中出现,等官方的文件出现时,大多数“术语”一般官员都已经知晓,只能特别专业的术语,可能需要解释,但这类需要解释的术语已经非常少了。
只是,因为赵无极的重生,再加上这家伙太过逆天,所有新的术语,只要他在文章中能够涉及到的,都给抬了出来。但这家伙在方案建议的最后,并不给出解释。好像凤山那个报告是解释了的,但那是针对乡干部的啊,此时在座的,可是县级干部呢。
当赵无极辛苦了大约一个小时后,疑问也基本上解决了。然后自然是各位常委的提问。
“赵书记,你说这个请西川师大给我们县的教师提高学历,这个,似乎政策不允许吧?”副县长罗盛伟,也即赵无极的“罗阿姨”提醒道。
“罗县长,这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专门给卢江办成人大专班,譬如将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师毕业生以及高中毕业生,通过这个班一次性地提高到大专水平。另一条则是县政府或教育局下达一个行政命令,要求这些低学历或学历不合格的老师去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而西川师大基本上就是全省负责这一块考试并负责发文凭的学校。
如果走后面这条路,我们可以请西川师大的老师,在每年的考前一个月,来卢江对这些正在自学的人进行一次集中的辅导,以提高他们自学考试的通过率;平时,我们也可以请西川师大的老师们,为这些考生准备一些针对性的学习与复习资料。”
“成人大专是脱产学习,如果都去拿文凭,这学校的老师不够怎么办呢?”罗盛伟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除了村小之外,其他学校都非常好办。譬如,县二中有12个班,拥有6个语文老师,每个老师每周上12节课,如果有人脱产读书去了,则可以由两个老师多教一个班。在这里,县教育局可以出台一些配套政策,譬如超学时的老师,可以领取超学时津贴。当然,具体怎么做,大家都可以发言。”赵无极突然觉得,他的话“越界”了,因为发钱这个问题,是县政府考虑的事。
“赵书记,你说的这个技术学校,邀请西川师大与卢江县联办,这个学校,如果真要办,由我们卢江自己办不行吗?”安福林出声问道。他问这个问题,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
“这个,也涉及到体制问题了。技术学校,属于中专层次,或者成人大专层次,如果卢江县单独去申请,因为学校的布局问题,教育厅肯定不会批准。另外,如果由卢江县单独办,又涉及到什么编制、经费等问题,因此,非常麻烦。
如果由卢江和西川师大联办,我们就主动得多。什么编制、人事、拨款等手续,由西川师大去跑,而我们只要求他们怎样培养人才,我们根据人才规模以及人才效果给予技术学校一定的经费,办得好多给,办得不好,少给。”
其实,这一条办不成也无所谓。赵无极的想法是,等“回春堂制药”第一期工程完毕,并开始生产后,就直接由“回春堂”来办这个技术学校,或者,由理想国际来办也可以。其毕业后,最后全部择优进入理想国际各大企业,作一线的产业工人或者销售人员。
赵无极之所以在这个方案里面提出办技术学校,一是卢江有很多企业,他们的工人或技术人员也需要培训,二是作为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就业培训的机构。就业培训,此时华夏还没提上议事日程,但要不了几年,各大国有企业,都要开始办自己的培训学校了,一是新入职员工需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二是一些老员工,也需要再回炉培训,毕竟,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一个大型企业,必然要面对技术的更新换代。小型企业可以去挖人,大型企业去哪里挖一线产业工人?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只见文达站在门口,有些紧张地说了一句:“赵书记,京都紧急电话!”
赵无极点了点头,示意文达可以回去了,然后对着胡永生说道:“书记,请会儿假哈。”说完,就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常委会议室也在县委办公大楼5楼,这一层楼,实际上只有两个会议室,一个是胡永生办公室连着的那个小会议室,一般是书记办公会或书记碰头会用,另外则这个常委会议室了,虽然内圈只能坐15个人,但外圈还可以坐20个人以上,再加几根凳子,召开一个40人的会议绝对没有问题。
京都紧急电话,会是什么事呢,不会是哪个大佬突发疾病吧?赵无极正想着这个问题,文达却站在门口补充了一句,“他说他叫卢兴华。”
卢兴华?赵无极心头一紧,卢兴华打电话来,应该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弟弟赵无极的事情,可是,自己在京都与卢兴华通了电话,不是说弟弟没事吗。
“卢局,什么事?”赵无极拿起电话时,却不那么急了。
“赵无极同志,真有些对不起了,下午两点,赵无际与他的女朋友魏婷婷在长江路上的一家铺子里面看化妆品,那个铺子是个小铺子,当时并没有几个顾客,我们的人见状就去了隔壁的厕所,只是一个小解的时间,出来后却发现他们两个不在了。
我们的人将整条街都查遍了,也没发现有人,才报告上来。当时,我立即给国情部东海局打电话,请他们协助调查,一定要找到人。结果,5分钟前,魏婷婷在一条小巷中被发现,而你的弟弟则消失了。我估计,你猜测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另外,我们的人已经布满了海港、码头、车站、机场,只要你弟弟还在东海,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
第392章倭国人在行动
“好的,卢局,谢谢。”赵无极说完,就挂断了电话,然后安静地回到常委会议室,继续开会。因为,赵无极想到了一个问题,弟弟赵无际,应该是被绑架了,而不是从肉体上消灭了。只要人还活着,早一会儿晚一会儿去救,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上次他去香城港,说了有秘密事情,再过几天,他还得去香城港给另外几个世界级富翁保养治疗,但这次他却不准备请假了,准备当天去当天晚上回来,因为有犹太老头恩斯特。莱茵德尔等人现身说法,其他人应该相当配合。
赵无极作出弟弟被“绑架”的结论,自然是推理出来的,卢兴华说,魏婷婷在一条小巷中被发现,显然是迷路了,或者有其他因素,但一定没有遭到类似性侵犯的伤害,至于会不会是魏婷婷在赵无际失踪中有什么作用,想来应该把魏婷婷排除在外。原因在于,魏婷婷很明显是因为赵无极的关系才爱上赵无际,赵无极的名望以及实力完全可以保赵无际一身的荣华富贵,因此,两人是有感情基础的。
但是,赵无际本人,包括赵无极的父母,都不知道赵无极有庞大的资金,因此魏婷婷就更不知道赵无极有钱了。因此,一般而言,即便魏婷婷与赵无际的感情不那么纯真,有其他的想法,但她这个想法要实现,得建立在与赵无际保持恋爱甚至婚姻关系上。
“无极同志,如果有事,你就不参加这个会了吧。”胡永生看到赵无极的情绪似乎有微弱的变化,在赵无极坐下时,提醒道。
“有事。但我下班后去处理就行。大家继续吧。”赵无极平静地说道。因为就在这一分多钟不到两分钟时间里。系统的“人肉搜索引擎”已经找到了赵无极,目前,系统显示的坐标是在东海之上。
不过,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已经搞清楚,其他问题虽然有些人多少还有点疑问。但即便不要赵无极解释也行,因此,众人看到赵无极这个样子,也就表示如果西川师大那一方没意见的话,可以这个方案为蓝本,与西川师大展开合作。
事实上。这个方案对卢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个方案每一方面都几乎需要西川师大做事,而卢江真正要付出的不外是钱,至于这个钱是多少,赵无极方案里面没有写,其他人也不知道。只有等西川师大的人来了后,经过谈判和协商才能确定。而卢江最终能有多大的支付能力,也与卢江的财力有关,到时没钱了,自然有分管财政的人出来通报情况。
最重要的是,时针已经指向六点,这个会议也该结束了。
赵无极回到办公室。给李馨欣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今晚不过去吃饭了,自己有事。李馨欣当然没任何意见,虽然李馨欣很在乎赵无极,但他也知道赵无极非常忙,而且,两人并不是每天都要做那种事,道理前面也说了,像赵无极 (:
)
( 重生之超级强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