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 12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司杖耄淙辉龀げ⒉皇呛芸欤伦畹痛渴杖胍苍?00元以上。

    可以说,仅凤山农业合作社这一块,就让凤山的农民比梓州市职工的收入还要高。而凤山的三大企业,凤山酒厂、凤山中药厂和凤山建筑队,都已经完成了公司化改造。

    凤山酒厂的生产能力,从最初的每月产12吨酒,已经发展到了可月产180吨酒的能力,产能提高了15倍。至于销路,早就铺满了西川省所有颇具规模的副食品商店和高档酒店了。

    “姜老板,这一年多来,听说你很赚了点钱啊?”赵无极回到凤山,最先去的地方就是凤山酒厂。

    “哎呀,赵乡长,这还不是托您老的福啊。”姜学清也是今非昔比,刚刚过了一年多,就买了一辆小车开着。

    “别说托我的福,发了财,要多为乡上和村民考虑考虑,有句那啥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姜学清只要记住这一点,你的发财路就能永远地走下去!”

    “赵乡长,我可是一直听着您的话呢。这不,两个月前,乡政府又帮我联系,找银行贷了500万,我准备把酒厂迁到场镇下那块河滩地上去,我可是记得您说过,场镇下的那块河滩地,可是一块聚宝盆呢。”姜学清赵无极,那是佩服得不得了,就是现在叫姜学清把万贯家财一丢,赤手空拳跟着赵无极走,他也绝不说二话。

    在凤山,在卢江,甚至在全世界,只要认识赵无极其人的,谁不知道他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我说过那块河滩地是聚宝盆吗?”赵无极脸上挂着笑容,内心里如此想道。不过,用风水学的观点看,那块河滩地还真的能够生财。

    “对了,去年你给乡政府交纳了多少承包费啊?”赵无极想起他最初给凤山酒厂制定的目标。

    “赵乡长,去年包括税费在内,只给乡上缴纳了18万元,距离您定的20万元差那么一点点,主要原因是年前我进了很多原料,现金周转不过来。但是,今年前五个月,我已经给乡上缴纳了25万元,这个,可比您定的目标要高呢。”

    “这个,只要你合法经营就行。对了,凤山酒厂改制为公司,现在股份是如分配的?”赵无极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

    此前,凤山乡在改制前也与赵无极联系过,问股权如何划分,赵无极当时让乡上和姜学清等定了就是,他自己并没有表态。

    “股份上,乡政府为大头占39%;赵乡长您的股份为20%,目前乡政府为您代管着,我自己占有29%,另有12%则分散在酒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呵呵,还给了我20%?”赵无极有些意外。

    “这个,我把您出具的酒厂配方技术向乡上和县上作了说明,听说您这个股份是县委胡书记定的呢。”姜学清说道。

    其实,此前当姜学清得知他只有29%的股份,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只有12%的股份时,他颇有些恢心丧气,因为他知道他是个农民,如果乡上绝对控股之后,哪天说把他撤换下来,他就当不成这个厂长了。但后来听说赵无极也有20%的股份后,他的情绪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在姜学清看来,赵无极赵乡长肯定是支持他的。如果赵乡长某天不支持他了,那说明他姜学清可能真的不合格了。

    赵无极对这20%的股份没有推辞。他稍一分析就明白他所占股份的重要意义,那是举足轻重的股权,可以决定酒厂命运的股权,他怎么能推辞呢。或许,县委的胡永生书记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至于那20%的分红,赵无极当然不会拿来私用,他现在哪会用到酒厂那点钱。

    不过,他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想法,他决定用在华夏、米国包括黄金岛在内的属于他个人的收入,成立一个大型的慈善基金。这个慈善基金将在鸢岛注册,赵无极将亲自担任慈善基金的主席,而且,这个基金的名称赵无极都想好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环球慈善基金。

    赵无极的收入很多吗?其实,现在赵无极名下的资产并不多,除了米国那家北斗星服装公司属于他的个人资产外,他的钱基本上都在理想国际里搁着。

    在米国承认鸢岛的合法国际地位后,香城港政府只得郁闷地宣布解冻理想国际的账户。为此,卫奕信爵士还专门去理想国际总部,给童紫馨作了解释,他是颠国政府的代表啊,他不得不这样做呢。

    好在香城港政府对于蒲台医院后来新设立的账号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否则,理想国际此前几个月的运作还真的会出现问题。

    华夏人是很有慈善情怀的,神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神马乐善好施、修桥补路、扶危济困、互助守望,一个好汉三个帮,远亲不如近邻等,都包含着一种亲善、悲悯的内容。

    原来时空的华夏,慈善事业也是作得有声有色的,但因为体制等诸多原因,让一个本意非常好的事业成了民众诟病最多的行业。

    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无极决定自己做慈善。而且,赵无极一产生这个想法之后,他就决定了环球慈善的方向。

    有人把慈善理解为行善,这无可厚非。然而,善与恶是相伴而生的,对于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不应该把自己的行为只定位在行善上,还应该在“抑恶”方面有所作为。

    譬如,救济的对象必须品性良好,没有生活恶习,没有犯罪记录。譬如,对见义勇为行为的重奖,譬如对抗恶行为的支持等,都应该是慈善的应有之义。

    如果没有这些内容,慈善也不过就是施舍,或者是某些富人之间的“游戏”。如果慈善仅仅是施舍和游戏,它不但不能改良社会风气,甚至还会败坏社会风气。

    第491章元阳观

    与姜学清见面,到不是赵无极想与之聊天,而是赵无极想从凤山酒厂进口一些白酒。鸢岛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多,其中梓州人要占相当的比重,如果能让他们喝到家乡的酒,对他们的思乡之情也算是一种安慰。

    鸢岛要进口的商品当然不会少,在几年之内,其粮食和副食品基本上都需要进口,而进口的主要地点自然也选在西川。只是,这些事情多是由刘文进带着贸易处的人在做,并不需要赵无极操心。

    告别姜学清,赵无极便来到了凤山乡政府,拜访以前的同仁。

    现在的凤山,体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因为卢江县成了国家钦定的“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后,凤山因为此前很多方面走在前面,此时已经从望坪区委管理被提到了县委和县政府接管管理,其行政级别也由股级提到了正科级。

    这种行政级别的变化,于私来说,对于干部有好处,因为他们可以混到更高的级别,可以拿更高的工资;但对于凤山的老百姓来说,是否有好处,就得看当官的怎么理解怎么做了。

    行政级别的提高,上级可能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倾斜,扶贫贷款的倾斜等,都是有可能的;但也有可能走向反面,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极有可能劳民伤财。

    但无论怎样说,这种根据需要来设定行政级别的做法,其实是不太可取的。这是行政本位、官本位思想在作怪。

    当然。赵无极明知不对,也不会向华夏说这些。因为这种虚开的行政成本。在华夏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他只是来看看昔日的同仁的。

    赵无极此时回凤山,自然不可能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毕竟,他也是一国“元首”嘛。虽然不可能像华夏的领导人那样前呼后拥,但二三十人还有是有的,而且,他要见什么人。也得与华夏方面的接待人员事选联系好。

    华夏这样并不是要干涉赵无极,也不是担心赵无极的安全,而是一种礼节和尊重。

    凤山的街道早就发生了巨变,在“卢江民间工艺博物园”落户凤山,赵无极担任乡长时,就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就有凤山场镇建设的内容。

    在凤山的专业合作社开始走入正轨之后。街道建设就已经铺开。而在特种部队训练基地和“元基地”选址凤山后,凤山的场镇建设更是加快了步伐。

    当时有人就提议是否可以把凤山当成一个小城镇那样,重新规划一番,但赵无极否定了这个提议。凤山,不可能建设成为越过几万人的城市,因为他压根就没那么多人;再说。凤山现在的人口只有18000人,与凤山的自然环境正好匹配,如果凤山乡真的达到5万人以上,其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受到挑战。

    当然,这并不是说凤山超过5万人就要出问题。关于一个地方的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并不能只看绝对数量。譬如“元基地”,以后每年要接收数万人的三年制培训学生。但对凤山的环境并没有多大的破坏。因为这些学生到了这里,仅仅是学习者、消费者,其所需要资料都是由外面运进来的。但如果成为本地的生产者或世代扎根在这儿,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性就更大了。

    凤山乡的当家人都是赵无极所熟悉的。

    乡党委书记韦长青,这位此前仅仅是武装部长的老韦,终于达到了他人生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赵无极看来,韦长青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在此前的那种政治氛围中,韦长青根本就不可能到这个位置,因为他的“野心”小了一点,他的为人“和气”了一点,他的手段似乎也“单调”了一点。

    不过,赵无极确实改变了一些凤山的风气,也让韦长青这种老好人能够坐上乡党委书记的宝座,或许,这也可以算是赵无极的一种成就。

    乡长自然也是此前的搭档甘霖,甘乡长也是一个不错的人,在赵无极兼任着凤山乡党委书记期间,甘霖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代理乡长,或多或少地受了一些“委屈”。但赵无极被提拔为“市科协副主席”后,某霖才算正式把这个乡长的位置拿到手上。

    凤山乡这种政治格局,在华夏来说都算异类。哪有主要领导犯了路线错误,原来紧跟的人还有升官可能的?但韦长青和甘霖两人,却拥有这样的气运,这让很多想伸手摘桃子的人根本就没有想通。

    其实,真要说开了,也非常好理解。

    赵无极虽然离开了,但赵无极的保护伞却全部都在位,胡永生同志此后也升了一级,变成了梓州市委副书记兼卢江县委书记,这个任命本身,也是不太正常的。

    而西川的书记柳伯益,则更是高升到华夏23巨头之一,但其依然兼着西川省委书记,再加上梓州市政府的何克礼市长,谁还敢打凤山的主意?

    凤山在在华夏的政治格局中其实太小,稍为大一点的人物并不会特别在意。但是,投资达40亿米元的“回春堂制药公司”呢?那可是在华夏都排得上号的特大型外资企业,作为地位稍高一点的官员,谁都知道“回春堂”制约是怎么一回事,更知道这一切的真正大老板赵无极最在意的是什么。

    要动凤山,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得等这一代人都到了退休年龄之后。

    听说赵无极要来乡政府拜访大家,韦长青和甘霖两人早就把乡上的干部给集中到了大礼堂,准备召开大会欢迎赵无极的到来。

    赵无极到没有没有不好意思。他大大方地坐上主席台,等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响过之后,他爆出了一条新闻:“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故地重游,发现凤山变化很大啊,这让我这个老凤山人也倍感欣慰。或许,有人也知道我这人从不无的放矢,今天敢走坐到这个台子上来,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是的,确实有一件重要事情。此事,我已经与华夏领导、西川省和县委胡书记作了一些沟通,我准备在五棵松村和大碑石村之间,也即斑竹河上游的深山峡谷中征一片地,建设一所学校,或者说建设一座道观。

    征这片地,肯定是要给政府支付费用的,凤山乡也肯定会分到钱的。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些。我要说的是,这所道观或学校建在凤山,总该给凤山的百姓带来一点益处吧?因此,我在这里表个态:凡是凤山干部百姓子弟想进入元阳观学习,同等条件可以优先进入,条件不足下降一个等级也可以进入!”

    “我知道有人可能对此有疑虑,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进入元阳观的青少年,通过学习并最后考核,不但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小学文凭、中学文凭,还可以拿到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文凭,甚至硕士和博士学位!当然,到了大学级别的学习,各位朋友的子弟就得交学费了。不过,我也可以表个态:不管学费多少,凤山籍子弟的学费全部免半!”

    “啪啪啪……”听到子弟可以就读,学费还减半,台下数十人热烈地鼓起掌来。

    不过,也有人马上就问了一个问题:“赵书记,你又说是学校又说是道观,到底是学校还是道观呢?难道,我们的子弟长大后要出家当道士吗?”

    这个问题一出,都看向赵无极。当道士,似乎不能结婚呢,这,可不太好。

    “呵呵,我知道大家肯定有意见,请容我一一道来——”

    道观,肯定要说道,但并不一定要当道士。大家知道“道德经”吗?谁说学了道德经就要当道士?我之所以说这既是一所学校又是一座道观,是因为凡进入该所学校或该座道观的人,要学三样东西:第一,要学华夏的传统文化,譬如琴棋书画,包括道德经等各类古代典籍;第二,要学科学知识;第三,要学道法,也即修炼之法。

    在历史同期,这几年正是各类修炼之法大行其道,甚至还造成了重大政治影响的时期,但赵无极所传道法,显然与那些动不动骗人钱财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这一点,不只是在骆明身上得到了证明,就是国九局和参谋六局的人,在骆明代为传授了“元阳真气诀”之后,大多数人的智商和战斗力都有明显提升。

    “请问赵书记,这些学生学出来后,有您这么厉害吗?”一个中年大妈级的人问道。这个人,赵无极此前不太熟悉,看其身上穿的衣服,应该是县农行凤山储蓄所的工作人员。

    “呵呵,我算哪门子厉害,要超过我实在是太容易了!”赵无极笑着说道。

    在凤山建立一所“元阳观”,也是赵无极与首长密谈的内容之一。最初,首长是不太赞同赵无极如此公开“传道”的,在首长看来,给国家培养一点精英人才,或者培养一些能上月球或火星的人才也就行了,这类核子武器类型的利器,还是要掌握在国家的手里才行。

    其实,此前的赵无极何尝又不是这样的想法?就他自己,还一直小心,千万别让米国人或其他人把这个功法得去了呢。但是,赵无极在获得“神创文明”的传承之后,此前的想法自然就不太合适了,如果还再那样小打小闹,也许二十年或五十年都不可能在月球上建立起一个定居点。

    第492章苦难的黄河

    如果把赵无极在华夏做的所有事情都拿来晒一晒,就会发现,赵无极在百分之九十九的项目里,都表现出了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无私。

    而唯一夹带了一点私心的,就是它的元阳观。

    神创文明,是体内文明与科技文明的混合体,这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从体内文明看,几乎所有的修炼法诀都可以带来修士智商的提高,从而提高修士的科技能力;从科技文明看,任何科技文明成果,几乎都可以看成是修士手脚能力的物化和“延伸”。

    换一句话说,神创文明,你也可以将其看成是修真文明,而它们的科技成果,你完全可以将之理解为是修士炼制的“法宝”,只不过他们的炼制方法上比纯粹的修真文明要多一种科技手段。

    而与地球现有任何国家体制不同的是,以体内文明为主导的人类聚居体,都有一个“门派”的概念,而“门派”不外涉及到人、财、法、地四大要素。自然,人,人才,永远都排在“门派”要素的首位。

    赵无极在华夏建立元阳观,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人才培训基地,既能培养强大的修士,又能培养高智商的科技人才。

    虽然元阳观的学子和修士,他们最终的就业由学子和修士自己选择和决定,但元阳观本身,可不是现代社会的任何大学模式,她的背后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的联合体。

    再加上这个联合体的先发优势,因此。其他国家或企业,想要从元阳观里抢人才。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种情形,有如现世的米国,以其良好的福利、高额薪水待遇以及宽松的人才环境等,吸引了全世界数量最多的优秀人才。其他国家当然也能聚集人才,但其绝对数量上却难与和米国匹敌。

    赵无极与首长谈的,可不只是在凤山建立一家元阳观,仅在西川省,赵无极的目标至少是建立10座。而在整个华夏,则会建设200座以上。

    当然,这个目标,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实现,因为没有师资。即便采取现代教育与传统的师带徒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如果招收100名弟子,也至少需要4名“师父”。

    凤山的元阳观。赵无极将其定位为元阳门的总店,以后元阳门的信徒,都将从这里产生,而传播元阳文化的师资,同样会从这里产生。借鉴历史上蒋校长的经验,赵无极准备将元阳门的掌门、元阳观的观主、总教官等职务全部挑起来。

    赵无极将元阳观的总观选择在凤山的五棵松和大碑石之间。一来这两个村地广人稀,山高林密,二来两村之间正好是斑竹河上游有一条小溪和一片深山峡谷。

    赵无极准备以神创文明的技术和自己金丹境的大手法,将这儿打造成一座有山有水、灵气充溢的修炼圣地,也是赵无极在地球上真正的根据地。

    当然。在鸢岛,赵无极也会同样操作。同样也会设立元阳观,但赵无极对鸢岛的这位,更倾向于将之打造成地球的科技中心。

    将元阳观建在山高林密之地,也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后世的学校,多建在经济繁华和人口密集之地,这实际上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因为世俗的繁华会让未成年人过早地“涉世”,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与成长。

    或许教育部门会说,让学子们更好地接触社会难道不好吗?你赵无极把元阳观建在深山里,只会造成学子们与社会脱节,最终会培养成一个一个的书呆子。

    赵无极当然无意指责这个时代的教育部门,但无论任何社会,都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惟有那些能够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

    过早接触社会,只会扭曲未成年人的价值观,社会这个大染缸最终会将这些单纯的学子们变成混子、油子、骗子类的人物。而真正该学的,却一点也没学到。

    赵无极此次到凤山,就是确定元阳观的地界。当然,赵无极对元阳观的占地面积早就有了一个底稿,他完全可以不用到凤山的,交给手下人就可以完全做好。但是,凤山是赵无极的起家之地,所以不得不亲自来一趟。

    这也算是尊崇本心的举动。

    ……

    有山有水的梦想,并不只在凤山。鸢岛,更是赵无极的根基,因此,赵无极在回到鸢岛后便安心地建设起自己有领地。

    到了华夏龙年八月,鸢岛自治领首期填海工程基本宣告结束。

    这时,鸢岛自治领的领土包括鸢岛(1800平方公里)、海伦岛(1731平方公里)、松索罗尔岛(2390平方公里)、法娜岛(1559平方公里)、安娜岛(1647平方公里)等五大岛屿。

    以及青龙岛(199平方公里)、白虎岛(310平方公里)、玄武岛(203平方公里)、朱雀岛(271平方公里)、麒麟岛(101平方公里)等五个小岛。

    总计10个岛屿,国土总面积10211平方公里。

    填海,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实在太困难,但在赵无极这儿确是最简单的事,【神创基地】几乎一个晚上就能填起一个海岛。

    当然,其所消耗的能源也是令人恐怖的数字。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原理在神创文明也是适用的。小黄在填海结束后,给赵无极说了一下能源消耗数字,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

    2012年,赵无极重生那一年,整个华夏所消耗的电力能源总数为41936万亿千瓦时,即4万万亿度电力。而鸢岛自治领所填这10个大小岛屿,其消耗的能量折合成电力。竟然是100万万亿度,也即相当于消耗了相当于2012年华夏的25倍电力能源,才将其填起来。

    而这个数字,也相当于【神创基地】存储能量的五分之一,如果【神创基地】开足马力生产能源,也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将其能量补回来。

    而【神创基地】想要开足马力生产能源,还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因为。神创基地所欠缺的资源实在太多了。

    填海,对于鸢岛来说,非常容易,只要有能源,也就几天几夜的事。鸢岛自治领建设的大宗建筑材料,譬如砖头,神创基地生产的“油砂岩”不但完全可以代替。而且质量可以更好。

    此外,像水泥、钢材,更是难不倒神创基地,只是,后面两种大宗材料,赵无极采取的是进口方式。譬如从华夏进口普通钢材和高标号水泥。即便是附近的菲国、猴国,赵无极也指示刘文进适当进口一些。

    赵无极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给这些国家一点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但是,有两样大宗材料却让赵无极颇伤脑筋。

    第一宗材料就是泥土。或许有人会说。泥土,这世界上到处都有啊。而且也最多啊,难道这东西也缺?事实确实缺。因为鸢岛所需要的,是能生长植物和作物的泥土,也即耕地上的熟土或原始森林中那种腐植质泥土。

    这些泥土都富含养份,而且赵无极需要的量也极多,并不是几立方几十立方的,而去动不动就要讲万亿级的数字。

    赵无极本来又想让小黄去偷,但小黄却告诫,在真正的高级文明那里,侵略是可以的,抢劫(其他星系或文明)也是可以的,但偷盗却从来被人瞧不起,因为偷是“不劳而获”啊。

    那怎么办呢?不能偷,而可以去抢!这个逻辑虽然不错,但在地球上同样行不通。地球的土地面积本就有限,而又人口众多,只要赵无极去抢,绝对会遭到强力反弹。

    甚至,赵无极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别人抢也是抢财宝,抢美女,你赵无极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修士,竟然去抢普通的泥土,这似乎也太那啥了……你真需要泥土,便送你250斤啊!

    【领主,你现在其实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过去你把“理想国”定位为华夏,而现在你又把“理想国”定义在鸢岛从而又不管华夏了,这种变化可不好。】“有话就直接说,别损我好不好?”赵无极一听小黄的“教谕”,心情顿时大好,知道这家伙又有了金点子。

    【领主完全可以把华夏的建设与鸢岛的建设结合起来,虽然是两个主权体,但很多事情却是可以一体化考虑的。譬如,鸢岛需要大量的泥土,华夏就很多啊,华夏黄河沉积的天文数字般的泥沙,难道还不够鸢岛铺设一层熟土?】“哎呀,小黄,真有你的!”赵无极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黄河,在其中下游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天河”、“悬河”,因为淤积的泥沙将河床高高抬起,成了悬在黄河两岸数亿民众头上的一把“利剑”,他们随时都在担心黄河会决堤,家园被洪水冲毁啊。

    有资料显示,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每年至少有22亿吨泥土“水土流失”,其中绝大部分都冲进了黄河,而黄河河床,平均比两岸平原高出3…10米。

    最著名的是卞梁,卞梁的海拔高度是80米,而黄河在流经卞梁时的水面高度是155米,也即黄河水是从卞梁市75米高的头上呼啸而去的。而在卞梁现在的80米海拔之下,曾经掩埋过7座城市。

    “黄河,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一条充满苦难与流离失所的河!”想到这里的赵无极,似乎终于找到了“理想国”的方向与内涵。

    第493章传说的西北

    说黄河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一点也不过过。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

    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冀省,由今子牙河道至津门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津门、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入海,灾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长江下游约2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

    黄河是一条水少沙多,水沙分布不匀的河流,这一特点是由黄河流域所处的气候带和地质-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黄河干流长5400多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有西向东跨干寒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流经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1000-2000米的黄土高原和0-200米的华北大平原入海。

    黄河下游的水患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主河道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洪灾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鲁、豫、皖、苏五省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km2

    由于洪水灾害,黄河有时被称为“华夏的忧患”。洪水常常夺去下游两岸许多人的生命。据史料记载,1887年有200多万人死亡,1931年约300万人丧生,1938年50多万人被淹死。1938年,官府为了迟滞倭军前进,在中原省会以北的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了89万人被淹死,1200万人无家可归的惨剧。

    黄河如此多灾多难。成为“华夏的忧患”,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如何治理黄河。华夏的那些专家教授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但始终没有超越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的范畴。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经济能力,也只能从此入手。

    但事实证明,这种常规的治理手段,其效果并不好。不要说黄河上游中游数千万人口如何生存的问题。即便是这数千万人不砍一颗树,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把黄河治理好。因为黄河为灾为祸,还有深层次的自然、气候、地质方面的原因。

    不过,以目前地球人或华夏的实力不足以治理好黄河,但并不表示赵无极也治理不好黄河。

    下游的“悬河”,对于赵无极的鸢岛自治领来说,就有如一片肥沃的土地。虽然淤积在河床上的沙多为“粗沙”,营养也不足,但只要将其运到了鸢岛,稍加改造就能成为熟土。比从太平洋深海处捞取的带着盐份和矿物成份的泥砂好整理多了。

    中游的植树造林,实际上可以改为植树植草,产业以农为主改为以牧为主,再加以必要的边坡治理和必要的水利设施,想必一二十年后,黄土高原就可以大变模样。

    中游的黄土高原治理,第一是大规模的投资,这种投资属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只有投入,是没有直接回报的,这个,在华夏现有体制下,是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华夏的城市的河道、街道都很容易整治好?原因并不是政府有钱,而是这些钱投入进去后能迅速生产出更多的钱来。譬如平原市的某广场,在门户开放短短的三十年内,就前后大规模地整治过五次,浪费的钱不可胜数。

    中游黄土高原的治理,第二是新技术的使用,这对于鸢岛来说,更不是问题,与黄土高原有关的植物品种、生物技术、治理方案等,基本上都是现存的。

    而第三个问题相对要麻烦一些,这就是产业转移的问题。因为退耕还林、植树植草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将让位于以牧业为主的产业形态,而牧业的人口承载力最好是每平方公里3…5人为宜,也即整个黄土高原40万平方公里,最多有200万人以牧业为生。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其人口最少都在3000万人以上。

    此外,黄河上游以及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都十分脆弱,这也是治理黄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小黄,你觉得,把治理黄河与整个西北地区治理统筹起来考虑,你觉得该如何着手?”赵无极想到这些问题后,就已经放不下来了。

    所谓能力愈大,责任愈大,赵无极对此有着深深的“自觉”。

    【领主,如果你能考虑到西北地区最好了。你知道为什么“神创基地”会隐藏在西北的昆仑山里吗?因为昆仑山正是上古大能集体出走到神创星系的地方?】“什么意思?”赵无极觉得小黄的话里包含着一些未知的东西。

    【因为华夏西北,是地球与外星球联系最为方便的地区,流传于华夏的昆仑山传说,罗布泊传说,以及消失于沙漠地区的远古文明等,都隐含着这一结论。】“这,怕是有些牵强附会吧。”赵无极不相信。

    【牵强附会?领主大人,你觉得你修炼的“元阳真气诀”是假的,还是“神创基地”是假的?或者你觉得人生都是虚幻的?】“……”赵无极无言以对。事实上,赵无极虽然修炼有成,而且还掌握着“神创基地”这种逆天利器,但他还是本能地把现实与传说分隔开来,或许,这也正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写照。

    【你知道为什么华夏从西北地区发射的卫星成功率最高,而其他国家多少都会失败一些,难道,你真以为华夏的火箭技术就比西方国家更发达?】“为什么?”不用说,赵无极对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个说起来很复杂,将其简化成一句话,那就是华夏西北地区,是受星力线干扰最小的地区;而在上古时代,也正是灵气最为浓郁的地区。】“星力线,是什么意思?”赵无极还是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个关键。

    【地球人现在都知道磁力、引力的概念,而星力线,则是一颗星球所有磁力与星球间相互引力的最终合力!合力所在的范围,是为星力线;受星力线干扰最小的地区,不是说没有这种合力,而是指这种合力最为稳定,用一个词讲叫风平浪静,不容易出现意外。】“那西北地区与上古灵气充溢又有什么关系?”

    【灵气,是一种高级能量,也可理解为活性能量,在磁力、引力混乱的地区,并不容易积累下来,而只有在星力线相对稳定的地区,才能大规模的聚集下来。】“那为什么现在成了一片荒漠?”

    【这个,神创文明没有记载。不过,根据其他类似文明的经验,西北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与上古时期的大能可能有关系。要知道,凭领主你的能力,已经可以小范围地改变气候和环境了。】“你的意思是,西北地区的环境是某个大能故意造成的?”

    【这个,有极大可能。】

    “但是,科学家们不是说?”赵无极还是不太相信。

    【领主,地球科学家的见识算什么?一个星系,当它形成之时,其规则就已经形成,譬如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其周期、轨迹都是固定的,这就是动态平衡,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即便有变化,也如地球上曾经的冰河期、小冰河时期一样,在人类的理解与承受范围内。但一个地方从森林绿洲变成沙漠,要么是发生了火星撞地球这种恶性事件,要么就是上古修士这类大能的故意为之。】“小黄,你说这个,意思是?”赵无极脑子也不笨,既然小黄如此强调,他以后要走向外太空,肯定以西北地区为出发点最好。

    【治理黄河可以作为起点,逐渐将西北纳入计划。地球文明要走向太空,还得从西北出发!】赵无极又何尝不知道西北的重要,仅西疆一地,就占据了华夏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如果加上青藏地区,整个西北的国土面积达华夏面积的三分之二强,而人口和生产力等,只占华夏的五分之一以下甚至更弱。

    与治理黄河的道理一样,西北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与农村问题不解决一样,何来现代化之说,又何来“理想国”之说。

    【领主,你还必须明白一点,西北是解决华夏人口压力的最终出路!农业牧业的人口承载力有限,但现代工业,以及未来的太空工业,其人口承载力却是无限!】

    第494章大手笔

    “这个事情,牵扯面太大,我担心华夏会有不同意见的。”赵无极有信心做好自己的事,但却没多少信心去说服别人。

    毕竟,世俗权力的掌控者,个个都是人精,在没有见到绝对的好处之前,他们是不会下赌注的。

    【领主,这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工程,难道你想一步到位?领主现在要做的,就是与华夏方面联系好,帮华夏把黄河治理好,同时可提出承包一片沙漠进行治理,这样,只要华夏见到了效果,至于以后的事,还不水到渠成?】赵无极思考了一会儿,觉得这样也行。同时,也可把大宗材料的事交给华夏来办。

    第二宗材料,就是各种热带植物,虽然赵无极的【神创基地】里有很多植物种子,但还是需要很多地球本土的热带植物才行。

    鸢岛10大岛屿的规划,按照赵无极的设想,早就由“方案优化”功能和“百变小秘”给做出来了。该硬化的道路正在硬化,但十大岛屿中,基本70%以上的地方是绿化区或原始森林区,需要的植物数量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也因为如此,赵无极在确定了“元阳观”的选址范围后,又再次来到了京都。

    谁知,刚刚到京都的赵无极,就被首长请了过去,而且,华夏的七大巨头赫然在坐。

    “首长,你们这是?”赵无极内心有点小小的惊慌,七人联袂出现,肯定不会是小事。

    “最近,我们开了几次会,统一了一个思想。那就是全力支持你赵无极的事业以及鸢岛的建设,同时,我们也有一些想法,想与你交谈,如果能够达成一致的话。既是鸢岛之福更是华夏之福。”首长说道。

    “首长,请说。”赵无极一听首长上述话语,本有些惊慌的心情顿时平息下来了。

    “为了加快向鸢岛移民的速度,我们决定对移民鸢岛的华夏人,实行双重国籍制度,即这些移民可以保留华夏国籍。而且来去自如;同时,其在华夏的资产也同样在华夏的保护之列。”首长说完,众人就看着赵无极,看他有什么反映。

    “这个决定,确实对鸢岛非常有利。赵无极谢谢各位首长了。”赵无极站起来给大家鞠了一躬。他说的是真心话,此前的移民。大多是在华夏生活得特别不好的人,才会选择这种“背井离乡”的方式。

    而生活得特别不好的人,显然其自身素质也是有问题的。虽然赵无极拥有改变他们的手段,但素质越高的人,以后的作用也会更大。

    有如修炼一般,虽然元阳诀不在乎灵根、天赋什么的,但天赋好的人。修炼的速度和效果则更好。而普通人,最终的成就也只能达到普通层面。

    “第二个想法,华夏与鸢岛之间,完全实行对等关税。想来,这对于鸢岛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吧。”首长又说道。

    “嗯,谢谢首长们,确实是个好消息。”鸢岛虽然并不怕关税,但华夏素有对外来商品征收重税,以保护民族产业的做法。能够对鸢岛格外开恩,这说明华夏还真是拿出了诚意。

    “第三个想法,华夏原计划的不对外资开放和不对民间资本开放的领域,将全部对鸢岛放开,允许鸢岛进入。并且享有与华夏国有企业同等待遇。但我们希望在主要项目上。与鸢岛进行合资,至于其股份多少,我们并不要求绝对控股。”

    “谢谢,这同样是一个好消息。”赵无极真诚地说道。

    “我们的想法基本上就是这些,不知你这次到京都,要找我们说点啥啊?”首长 (:

    ) ( 重生之超级强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4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