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 第 4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尹扬的怒火在回到县委以后还没有减退,在这件事情上,他深深地感到自责,做为一级政府的第一领导人,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注意团结同志这是对的,但是我们注意工作方法,注意团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取得更理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而不是为了讲究工作方法而讲究工作方法,否则就是严重的舍本求次了。

    像这次改善全县农村自来水的项目上,自己就很明显的有点马虎了。

    在没有对全县饮水基本情况的把握下,就凭自己在办公室里和对许楠她们一个村饮水困难的片面了解,就草率的作出了以此为根据的决定。并且还丝毫没有去考虑一件工作的关联性,没有去全面考虑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否会对其他工作产生干涉,这种干涉会有多大?可否有办法克服?如果没有办法克服,那么相比较而言,这是否值得?

    连这些最基本的工作思考,自己都没有想到过,居然就下达了一个关系到全县数十万人民生活的决定,自己这不仅仅是工作的一种失职,想到那些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背水的村民,想到他们居然连水费都舍不得或花不起的那点薄弱的财力,自己还要求他们集资,尹扬全身冷汗淋漓,就这些而言,说自己是在犯罪夜不为过!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自己现在可是党地一级组织代表,手里的权力不可谓小,因为他动则关系到一个县几十万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这个责任可不是说负就可以负的。

    一死以谢天下,相对而言也不过是种谬论。

    对全天下千万计的民众来讲,如果你真的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那么是你一个人的死能够弥补的吗?个人地生死在这些目前,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如果你真的尽心了。那么就可以无愧于心了吗?可以安心去死了吗?想想那些还在你造成的影响下生活的人们,死都是一种逃脱的借口。

    尹扬想了到这些,他感觉到如果真的要干好一个县委书记,那么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地地方,也许可以自己欺骗自己,错了可以去改,但那是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一种宽容。自己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才对,而绝非是去用来作为解释和理由。

    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省委的建议,去党校充电学习一段时间,顺便也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工作以来的一种梳理和总结,并认真的考虑下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怎么去做?

    尹扬的思路很紧密,他逐渐的在分析着这件事情发生地种种原因和影响,并想到了应该如何去总结,这样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件事情,让损失降到最小的办法。也一步步地逐渐清晰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验总结。

    最后。他认真地考虑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自己如果去学习的话。古川的工作应该怎么安排?各项工作现在正处于一种关键的紧要阶段,自己如果不作出得当的安排的话,那么对全县的整个工作地连续性和持续性,危害是非常大地。

    这样自己又是在对古川人民的一种不负责任,就性质而言,它和饮水工程没有区别,也是一种负不起地责任。

    其实应该怎么安排。本着对现在古川领导班子的了解以及各自在分工上的表现。尹扬刚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上的计划。

    旅游产业将是今年的保证古川财政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在这点上,不论是已经上调到市里的仇局长还是暂时主持工作的古局长,都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这一块的工作,古川没有比他们更适合的人选了。

    按道理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点上工作的安排的应该大家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歧义了!

    但尹扬没有这么盲目的乐观,古川在干部的问题上一些习惯和规则,不是自己一个人一两天就可以改变的。古川是一个交通闭塞,信息欠发达的地方,在这里干部们排名和座位,习惯性的是以资历深浅和广结人缘的程度,作为潜规则下一种干部们坐位置的大家默认的主要依据。

    如果哪个干部被提拔了,首先能够说服大家的是这个干部是某某领导亲自圈定,或他是什么什么来头,总而言之,他必须是有一定关系才能够坐上好位置的。

    就连尹扬当初来的时候,人还没有到古川,这里已经传开了尹扬各种关于尹扬来历的调查和传言,什么尹扬是巩书记亲自点的将,什么尹扬是从北京下来锻炼的等等。

    古川当时为了这个书记而起的各种波澜和暗潮,居然在这些消息下,迅速的平复了下去,大家抱着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心态,做好了各种准备,安心的等待尹扬的到来了。

    说实话,这样说其实也不能给说完全是错的,尹扬确实是巩书记向省委推荐的没错,但尹扬和巩书记之间的关系就传的有点失真了,什么尹扬是巩局长以前在北京读书时老师的儿子啊!尹扬是北京一个什么中央首长的什么啊!。。。。。。

    说的有鼻子有眼,如果你不相信,他们还会拿“事实”跟你争,说你看为什么尹书记敢自己招人,而且一招就是县长、局长的一大批,也没有什么事情,上面也不说什么,反而给了一个古川干部古川定地从没有过的权力。这是多大的事情啊!其他哪个县市敢这么干?甚至到最后,干脆给了一个公务员改革的定点县的名义,让尹扬在人事上的权力到了一个县委书记从未有过的高度,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再看一个县委书记被“双规”(指那次调查。),居然惊动了省委和国务院,两个地方都派出了不同的工作组亲自来到古川,如果不是有人关心会有这样的事情吗?那什么样地人才会让上面都这么关心呢?这还很清楚的说明了问题吗?

    还有哦,我们县委书记自己有奔驰,你们谁有吗?你知道一辆奔驰要多少钱吗?百来万啦!买了车一辆车就百把万。我们这个书记有钱的很。他刚到省城,就在省城买房子,刚到古川就盖别墅,你们说他怎么会这么有钱,当时这些在古川看来,已经是富的不可想象的地步了,多少人一辈子也不过是为了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四处奔波,早出晚归的辛勤工作啊!

    (上面的别墅指地是尹扬在县城边上的那座房子。尹扬当时因为这是自己第一座自己亲自盖的房子,所以在设计上就参考了很多资料,由周歆和在北京的父母选择了上百种不同风格的别墅中的一种,这在被大山包围的古川可是一道新奇,亮丽的风景啊!也因此特别的吸引人们地眼球,羡慕的同时就是对县委书记展开地种种猜测。)

    这完全是太子出行的规格,老一辈人如斯很深沉地说道,脸上还是我很清楚,但就是要说不说的那种神秘表情。

    各种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各种传言一度把尹扬给神秘化了。所以很多人在面对尹扬的时候都很小心和尊敬,这就是千百年下来的一种习惯使然。

    这些虽然给尹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让人并不是很希望的帮助,尹扬在古川能够触动很多人地利益。居然遭到地反弹比预计的要小地多,在古川,只要是说尹扬书记说的事情,在民众中就很有号召力。

    因此旅游局长这个位置在被仇局长空出来以后,这个当初没有人愿意去,被专门用来收容那些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编制内的公职人员的去处。在尹扬来到古川以后。变成了集全县之力打造的热的发烫的好单位,多少人眼热着这个位置啊!而它的领导班子又是全县资历最浅的一群人。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去年在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提拔或录取进来的,这比起很多单位的领导们大多是逐级提拔大相出入根基要浅的多,因此在很多人,包括县里一些主要干部的心里都是很不舒服。

    他们常常互相抱怨自己兢兢业业的为国家、为古川干了一辈子工作,现在一句话,一个文件,就把自己的成绩和进步的希望全部改变了,那党的干部组织考察制度哪里去了?

    也因此各个县里部分人和单位,对县旅游局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抵触和排斥,明里暗里给旅游局设置麻烦。

    其他的就算不参与这些,但也是要冷不热,从不主动配合旅游局的工作。

    以前,仇局长在尹扬的支持下,也确实干出了不少成绩,加之他本身在接人待物之间也比较得当,所以旅游局的处境正慢慢的好转了起来,另外大家也知道自己暂时不可能在旅游局的人事上有什么希望,心里的那股子酸劲也就渐渐淡了下来。

    现在仇局长突然上调,这个意外的来临令很多人顿时亢奋起来,上下的动作也顿时频繁和积极起来,不约而同的展开了对这个肥的流油的局长位置的明里暗里的角逐。

    尹扬在上次常委会上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来自全县各个方面所施展出来的压力,他原本还是想采取同样的办法,像当初自己在安排仇局长那样,先让人上去,然后让古丽芬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在旅游局局长这个位置上的竞争性,是超越其他竞争者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尹扬没有时间来安排这些了,如果自己一去党校学习,毫无疑问,古川必须有人来代替自己主持工作,那么在旅游局的人事安排上就可能会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尹扬暂时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一项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这个因素,如果人变化了,那么与之相关的各种事情也就会发生变化。就像在全县饮水工程上,因为人们对水资源的取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水资源整个系统的改变,它们要通过调整来适应人们的这种变化,后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

    在这两件事情上,很显然,这种变化的后果是不容乐观的,它们已经可以预见的会对古川造成损失。

    那么自己要巩固和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现在旅游局领导班子的关注,给与充分的大力支持,让它的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这样在市里仇局长的关心下,必然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

    尹扬在心里一遍遍的思考着,比较着。

    但不论他怎么考虑,心里总感觉不是那么踏实,因为郝县长在常委会上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一直没有表态,这让尹扬很是担想来想去,尹扬感觉自己还是需要抽个时间,跟郝方方就这个方面交换一下意见,争取能够达成一致。

    但这样就可以确定自己离开古川,去省党校学习以后,事情不会发生变化吗?尹扬不敢确定,他在想到政府那边之后,心里就没有什么底,从水泥厂购置设备到劳保用品采购,这些不能够不让尹扬心里有所担忧啊!

    尹扬眼睛瞪着自己办公桌的桌面,心里感觉很棘手,突然,他无意中看到了桌上的一处,眼睛突然一亮。

    第三部分 筑巢

    第一百一十章补救

    尹扬看见的是桌上的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他突然心里动了一下,地球也许会因为某些人而遭受创伤,但却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转动。

    古川也是如此,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必然潮流,自己在这上面其实无需太过担忧和怀疑,只是需要尽力去促进这种进步的速度和效果就可以了。

    那么自己可以给跟郝县沟通,加强交流,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那么拓展一下,自己自然也可以与其他人加强这种沟通,交换彼此对一些事情的意见,增进了解,这不也是在促进古川整个工作的开展吗?

    尹扬想的这些,是努力的在开解自己心中的一个结,一个心结。

    来到古川以后,尹扬就一直有意无意的与省委巩书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尽量的减少着彼此之间工作以外的接触,就是工作上的正常汇报,他也下意识的选择减少。比如这次去昆明,两次经过省城,他都说行程安排的太紧张,时间上来不及而过门不

    其实,尹扬自己都知道,这个理由很牵强!!

    真实的原因也许是那些流言,在自己心里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影响;也许是距离之间的差距太大,让尹扬感到很不方便;也许什么都不是,就是尹扬自己心里受到性格、环境、成长、知识等各方面的影响,书生意气太重。使他有避嫌地这种举动。

    如果单从个人来讲,中国是一个非常提倡精神修养,看重民族气节和个人品格上那种傲与谦,清与浊,上与下之分的国度,这里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化长河对文人影响很大。

    他们也许可以把自己身上的唯一一件御寒之物分与饥寒者,自己则于寒风中高歌而行,毫不犹豫。但他们却不会接受别人的施舍,认为那是嗟来之食。辱了自己读书人的名声,而从不肯考虑这是否是种善意?于大众或家人是否有益?所以他们只喜欢做施舍者,却绝不肯做被施舍者。

    他们也许可以很谦虚的礼贤下士,但却绝对不肯逢事权贵,不管这种权贵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不到把他地面子给足了,他是会绝对甘守那具寒舍,也不肯踏出半步。诸葛都要三顾而方可出山啊!他们是没有考虑自己读这么多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这也许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接受过教育,有文化知识人地身上都多多少少有点,我们很中肯的把它称之为“书生意气”。这个称呼很形象也很有意思,究竟是褒还是贬,那就要看各人的理解和应用了。

    现在尹扬在思考的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情怀,与之相比,我们有点汗然,剖析自己内心最敏感地地方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尹扬现在的心就有点颤抖,他感到一阵似痒似疼似酥的奇怪感觉从心底传来,自己的思考能力一下子大幅减弱,脑子又点空白和木然的迟钝。

    他不想承认自己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不肯多接近巩书记的。但事实上他是!因为除此以外他没有别地其他解释的理由。

    尹扬干脆闭上眼睛,暂时什么也不去想,他就那么静静的坐在那里,细心的体会心底的这份颤抖传来的奇妙感受,不抗拒也不抵触,任它蔓延。

    许久过后。他抓起了电话。

    古时帝王身居深宫治理国家。他都知道要用上书,驿站。密匣子等各种方法来帮助自己加强和各地官员们的联系,获取信息。自己作为现代人,拥有比他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沟通工具,居然对一个县的了解比他还滞后,不能够不说自己有值得检讨地地方。

    古时大臣们还知道吧地方的情况加强国家决策机关的汇报,他们甚至为此还不惜代价,也不辞辛劳的忍受原始交通的鞍马劳顿,千里迢迢的传递信息,希望得到国家地支持,因为他们明白,如果有困难和问题,自己一个人地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得到国家地支持,才能够举全国之力迅速的加以克服和改善;而如果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了可取的成绩和经验,也正好可以汇报给国家,在更大范围里更全面的加以总结和推广,这于治下黎民才是真正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尽到了一个管理者的责任。

    发展到近代,我们甚至把这种值得借鉴的经验加以发展,我们办起了报纸、电台、影视、网络等等更深层次上的功能机关,连彼此称呼上都进行了改变,“同志”一个多么贴切的词语。

    尹扬嘴角露出了微笑,他按下了电话号码最后一个的数字键。

    他电话先打给了东崖镇的那位下午刚刚被自己生气吓坏了的沈镇长,这位年轻的镇长,一直到自己上车的时候,从反光镜里看见他还失魂落魄的站在路边,一脸的死灰,但当时自己居然没有半点感觉,真是被气昏了头了,这件事情怎么能够怪他呢?要怪首先应该怪的是自己。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可以想见沈镇长在看见这个电话号码以后,他内心的那份挣扎和不安,因此才在那边这么犹豫,尹扬知道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敢把电话随便乱放的,对于一个忐忑不安等待的人来说,这个电话它是此时最重要的东西,也许他也和自己一样,此刻正愣愣地坐在办公室里,把电话放在桌上,两眼直直的看着电话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电话通了,里面一个怯怯的声音发了出来,还有点没有精神:“尹书记。”

    尹扬笑了:“沈镇长。下午是我态度不好,这件事情我应该负主要责任,请你不要太有太大地心理负担。”

    电话里声音沉默了一下,突然传来了由哽咽的声音:“对不起,尹书记,是我工作没有做好,我应该早点跟你报告的,但我。。。。。。”

    “好了。现在也不迟,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现在可以好好的坦诚聊聊这个饮水工程,总结一下得与失,看怎么补救才最恰当。”尹扬有点感慨,脑海里不禁又想起了这个当初第一次见这个沈镇长时他的神情。

    毫无疑问,这个沈镇长是有能力的一位基层干部。他有较高的学历,也具备较好地专业知识,但就是胆子和魄力还需要锻炼,这样干部自己应该好好的加以锻炼和培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对干部们在教育和培养上注意不够。

    自己还是像企业一样对人才采取地是拿来主义,这可不行啊!

    想想自己从政以来。难道就比沈镇长强了多少?没有犯过错?没有毛病?而巩书记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这样比较起来,自己确实做的不够啊!

    电话里沈镇长的情绪慢慢冷静了下来,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并不断的跟尹扬说让尹扬等待一下,他拿一下资料,这些表明,深圳长是在这个问题上作过大量地调查和思考的,后来两人聊到投机处,干脆放了电话。一起进了聊天室,在那里,沈镇长的表述更清晰和完整了,借助各种资料和图片,他好好的给尹扬补了一堂生态知识。

    夜渐渐深了,尹扬醒悟过来了时候。望见墙上的钟已经显示现在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多了。

    尹扬赶紧叫停。让意犹未尽的沈镇长赶快休息,他在聊天室里打出了一行字:“沈镇长。时间已经很晚了,你应该去睡了!没有谈完地话,请准备好所有你需要的资料,明天下午四点到县委来,我和你一起去趟省城,我们路上再聊。”

    沈镇长很快就回话了:“尹书记,我们去省城?”

    尹扬手指在键盘上快速的敲击:“是的,我们去省城见巩书记,他应该很高兴见到你和古局长,去与他聊关于怎么维护生态平衡和发展旅游产业的这个话题。”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所有在家的县委书记们纷纷赶到了县委的小会议室里,尹扬在这里召开了书记办公会。

    连正在陪同省旅游局和DR评估团的领导们,也需要把工作暂时移交给了副手处理,必须参加这次的会议。

    会议开地时间并不长,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尹扬一进来就说:“今天我们临时开的这个会,时间不要太长。因为县里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大家都会很忙,所以请大家尽量节省时间,发言就直接开门见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绕***或做铺垫。

    议题我们也只讨论一个,那就是总结这次全县地自来水工程地经验教训。

    另外说一句,今天不追究责任,因为这个在党代会上讨论比较合适,我们现在首先要面对是怎么给全县老百姓先挽回损失的问题,所以请大家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发言。”

    说完以后,尹扬那严肃地目光就直接锁定在了郝方方身上。

    郝方方被他的目光刺的有点不安,他在坐位上扭动了两下,才开口说:“嗯,这个噢!刚刚尹扬书记说的已经很清楚,问题也提的很深刻。

    但我们党一直教育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区看,固然这次水利工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的意外因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干工作哪能不出现问题?哪能够面面俱到呢?

    当然,我们一定要敢于正视自己所存在问题,认真加以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在这点上我是非常赞同尹书记的意见的,有问题我们就找原因,找对策嘛,相信总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

    我们不是有句话叫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恩,最后嘛!我就这次的自来水工作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先说说,也请同志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尹扬默不作声的看着郝方方,脸上的表情虽然很严肃,却没有其他什么变化,让人很难捉摸他到底是什么看法。

    但在坐的人从刚刚的发言中却很清楚的知道,在今天讨论的这个问题上,两个一二把手意见并不统一,这让每个人都很为难,说话也就变的很谨慎,能够少说就少说,那个不表态就不表态。

    连陈书记也没有说太多,他只说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但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个工程确实需要认真总结一下,自己赞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也要严肃处理,这对教育全县的广大干部,在今后工作中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提高全县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很有帮助和必要的。

    尹扬一直安静的听着大家的发言,等大家说完了以后,他开口了。

    “好,刚刚听了大家的发言,虽然在一些意见上因为各自的角度和对事情的了解上面,而存在一些差异,但有一点,我们的意见是统一的,那就是正视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原因,采取得当措施加以克服和提高。那么根据大家的意见,我提议:一,由县纪委、县审计局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负责对这次自来水工程中出现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并审查该工程所有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何书记具体负责。

    二,县农业局和林业局,以及县政府方面对口的科室办,抽调精干人员,负责对这次工程实施结果和影响的调查总结,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大家以对古川人民负责的态度,去尊重事实,客观科学、事实就是的开展工作,具体由齐副县长负责。

    三,召开专家会诊会,邀请省内外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对这次水资源的不当使用进行会诊,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我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同时,请他们给我们就今后古川整个水环境究竟该怎么去保护和利用,给我们一点意见。

    我们古川不能够再贪得无厌的的去向我们已经很脆弱的水环境无止境的索取了,也该为它们做点什么事情了,否则,我们没有办法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点活下去的生命之水了。”

    第三部分 筑巢

    第一百一十一章圈子

    会议的时间不长,但压抑的气氛,以及尹扬少见的严肃,甚至话里言词间还带着意股子寒意,让所有人都不敢对这次的会议有半点轻视的想法,很多人的心还提了起来,比较紧张。

    郝方方回到办公室以后,只在里面呆了不到十分钟,就跟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说自己去看看省旅游局工作组的接待工作,让他们有事情给自己打电话,然后就匆匆走了。

    尹扬此刻也在办公室里正和何书记,还有审计局的领导在商量如何展开对这次全县自来水工程的调查工作,他要求纪委必须要快速介入,抢先一步,把重要的人和物先行接触到,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难度。

    尹扬说:“对干部的教育要一分为二的进行,一方面是积极宣传和学习,提高干部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干部纪律的监督、稽查工作,对于胆敢违纪乱法的害群之马一定要严肃查处,起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一句话,干部的教育要抓两头,带中间

    重点抓好坏两头,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广大的干部群众应该怎么积极、正确的开展工作,是与非,好与坏两种典型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上午十一点,在书记办公会结束还不到半个小时,纪委和审计局的联合调查小组就已经在两个单位的领导一边开会协调,一边已经陆续开出了县城,直接奔赴各自分工的乡镇展开工作。而县城里涉及到这次饮水工程的所有县属单位,则分别由两个单位地各科室一二把手亲自带队去了。

    为了避免对出现对调查工作的干扰。尽快的保证整个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李书记也进行了策应和配合,他通过组织部发出了所有乡镇级以上单位的党委书记到县委参加党组学习的通知,通知上做出了明确地时间要求,今天下午两时,所有与会人员必须准时参加学习!任何缺席或迟到人员。不论职务高低,如果没有合理解释或没有事先征得县委党委同意,都将受到党组处分。

    通知发出的时间的是上午十一时十五分,也就是说这些党委书记只有两个半小时的准备时间,所以大多数乡镇的党委书记,在一接到通知就连中饭都不敢吃了,赶快动身前往县委参加学习。

    一路上,这些一把手们一边满腹牢骚,十分不解县委为什么这么紧急的下达学习通知。一方面也积极的给自己熟悉的人打电话,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大部分人全是一问三不知,他们也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震国接到乡党委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转告他县委地通知时,他还在清水乡的一个村委会里检查工作,一行人说说笑笑,正准备吃饭呢!

    村委会里准备了一大桌子好酒好菜。村主任热情的开着玩笑,招呼孙震国他们用餐,他说这可全是咱农户自己养的种的,可没有半天污染,纯天然绿色食品,领导们可要放心吃,好好吃。这也是对我们农民家庭养殖产业的一种肯定嘛!

    下次我们农户再出去卖东西,就可以说我们的书记都吃我们这个,这不是活广告嘛。”

    大家说笑间,孙震国电话来了,接完电话,孙震国脸色很是难看,他把手里刚刚拿起的筷子往桌上重重地一拍,没好气的说:“走,不吃了!”

    桌上的人全部愣住了。

    那个村主任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啥,诚惶诚恐的在孙震国跟前身后打着转。拼命的说着好话,挽留孙震国一定要吃了饭再走。

    这让孙震国心情更坏,他两眼一瞪:“吃啥吃啊!你是想让我背处分咋的?县委要求我两点必须赶到组织部参加党组学习,迟到了就要受到党内处分,你叫我怎么吃?

    起开。”说完孙震国就把那个村主任用力扒拉到一边去了,他径直坐上车,一溜烟的走了。

    孙震国坐在车上。越想心里感觉越不对劲。于是就开始给县里几个比较要好地人打电话,想问问情况。但他们的回答都让孙震国很失望,也就越不踏实了。

    他从手机电话薄里翻出了郝方方的电话号码,想探下郝方方的口风,可一直不敢按下通话键。

    他心里很犹豫,自从上次约郝方方去新水钓鱼,并给他说了说那个事情以后,他就感觉郝方方对自己一直不冷不热,总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让他很不是滋味,所以现在打这个电话合适吗?

    正在孙震国犹豫不决的时候,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孙震国一看,居然是郝方方自己打过来了!

    这让孙震国大喜,证明自己在郝方方心里还是很受重视的,尤其在关键时候,郝方方还能够惦记着自己,真是很受感动啊。

    孙震国有点唏嘘的按了下通话键,他不知道的是郝方方打这个电话也是另有缘故地。

    郝方方满怀的心事的出了县政府以后,他没有去工作组在古川宾馆住的那一层楼,而是去了宾馆另一个不怎么起眼的最边上的单人标准间。

    这个房间在这间宾馆总经理的亲自吩咐下,于两个星期之前就被预先长期包住下来了,所有这个楼层地服务员都只知道这个房子已经被长包了,但里面住地是什么人,大家就不清楚了,连这个房间的卫生整理工作都是另外派来地专人打扫,并且这个人不归这个楼层的领班管理。

    这个房间住的是人是那位悄悄前来古川的胡老。

    郝方方走了进去,他情绪很低落,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语。

    胡老放下了手里正在临摹《兰亭序》地毛笔,拿起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手。走到了郝方方跟前。一边坐下来,一边说:“怎么了?小方。”

    郝方方叹了口气:“大哥,今天开书记会了,尹扬要拿自来水工程向全县的干部们开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他越和下面过不去,不是越对你有利吗?”胡老有点不在意的说道:“等到他把全县的干部们都得罪了,你看他还怎么开展工作?要知道。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何况这些大大小小的都还是些国家干部,你不要小看他们,他们如果联合起来,连省委都不敢轻视。”

    “可话是这么说,但也要首先能够保证自己等到那个时候啊!”心事重重之下地郝方方下意识的就脱口而出,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给说了出去,说完以后,郝方方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他不禁有点紧张的看着胡老。

    胡老听他这么一说。眼睛马上紧缩了起来,他脸色一下子非常难看:“你是不是也卷进去了?”声音不大,但语气却非常森严,语音也拖的比较长,让人听了以后,心里有一种很大的压力。

    郝方方咽了咽口水,他脑袋里在飞快的转动着。

    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释才好,可不能够把自己的那点东西全部给撂了出去。这个年代,谁都保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

    想了想,郝方方就有点无奈和烦躁的说:“大哥,你也知道,如果没有一点可以相信地人,这工作根本没有办法开展,你不帮帮他们。他们怎么会帮你呢?”

    胡老缓缓的向后面的沙发椅背上靠了过去,眼睛也慢慢闭上了,他语调也恢复平缓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可以接受的,但你要衡量好风险和收获啊!”

    停了一会儿,胡老才再度说话:“说吧,找我有什么事情?”

    郝方方望了他一眼,试探的说道:“我是想请大哥帮我拿个主意,这件事情我该怎么处理才好。”

    胡老微微点了下头。

    郝方方于是就把自己借市委凡书记到古川来检查工作的机会,争取到了古川乡镇这一块的分管实权。然后又怎样在乡镇干部们的诉苦下,同时考虑到古川很多农村连水都喝不上,世世代代就靠岩洞里地山岩水生活的实际情况,就跟县委提了这么一个解决饮水难问题的自来水工程计划。整个过程,郝方方说的很详细,也很具体,他不敢在这上面打半点埋伏。也没有必要打什么埋伏。

    郝方方不是不知道厉害关系的人。自己现在就好比一个身体有点毛病的人,正在跟医生求治病良方。那么在这个时候,自己首先就要相信大夫,就要把自己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看病的大夫,这样大夫才能够帮助你找到病因,并对症下药,也才能够有治病的效果。

    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吞吞吐吐,弄虚作假,那么到了最后害了还只能够是他自己。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心诚则灵”等等这些都是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么一个道理。

    胡老听了以后,眼睛也没睁开,他表情有点不悦:“方方,记得上次你到我那里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吗?”

    郝方方头皮一马,他有点尴尬的说:“记得,大哥叫点卯上班就好,不要牵扯太过则为上策。”

    “那你是怎么做的啊?既然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又何必过来走这么个过场呢?”胡老神态又恢复了平静。

    “大哥,树欲静而风不止,泥人也有三份土性。”

    胡老两眼突然霍然睁开,如刺一样的目光紧紧的盯住了郝方方地眼睛,郝方方也不避让,刚刚的那句话他是说出了压在自己心里很久,一直没有办法说出来的声音。他此刻感觉很畅快。

    胡老脸放松了下来,他点点头说:“好,说的好。

    忍是为了顾全,如果已经顾全不了了,那何需再忍!也该我们出出手了,反正迟早会有这么一仗要打,否则,真到后面把古川这潭水给弄清了时候,我们也呆不下去了。

    水至清则无鱼啊!尹扬,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胡老站了起来,招呼郝方方走进了自己的书桌,他铺开了一张白纸,在上面随手就画了几个交错的圆圈。

    胡老指着那几个圈说:“这就是你们古川的态势图,在这里,有省委巩书记地影子,就是这个圈,以两个人为代表,但又是代表两个不同地圆圈,分别是尹扬、刘建设,其次就是省府在这里的影响,但要弱小地多,也不太明朗,就是这个圈,这也就是你的***。这个是市委凡一夫,他的这个***是在你们两者之间的位置摇摆不定,但稍微要靠近你这个***一点,所以他交错你的部分要比那两个***多。

    这个胡老看来已经对古川做过很多的功课了,他分析起来似乎非常流畅清晰。

    最后,胡老把笔一丢:“现在,又加了一个***,那就是我们!”胡老抬头望着郝方方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尹扬现在已经动手了,你现在要做的是,和他比速度,看谁先取得先机,但你不能够自己出面,必须找个人才行。”

    于是,就有了郝方方打来的这个电话。

    第三部分 筑巢

    第一百一十二章火山 突破

    尹扬他们认真的听着巩书记的讲话,心里也是感触良多。

    在我们党的干部中间,尤其是决策者们,他们每天焦虑的就是如何能够让百姓生活的更富裕些,让祖国再强盛一些,但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很多措施落不到实处,毕竟人的因素是最难确定的,一个政策或措施,到了某一个地方的时候,它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执行者的理解和落实的程度,这就导致了各个地方工作的不稳定性,这有几千年封建统治后留下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差异,也是教育制度上期待提高的地方。

    尹扬默默的思考着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加以改善。

    而古局长则在想着自己没有进入政府部门的时候,也总是对身边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愤愤不平,牢骚满腹,但当自己也进入了政府机关,才发现事情原来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单纯,一个良好的愿景也是要靠面对现实才能够实现的啊!这些落实和推行的难度并不比论证一个决策的难度小,甚至还要更大。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会议多,但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各种政策和制度的学习和讨论,为的就是想统一认识,加深沟通和理解,争取把这些政策和措施顺利的落实下去。如果说这样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太差强人意,那么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个刚刚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统治、短暂的民国,建立才几十年的国家,你想一下子就改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那要么是措施太过激烈,矛盾会更加尖锐起来,这样反而违背了最初的出发点,制造了新的问题出来;要么就是火急火燎的把所有地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没有主次之分。自然工作也就开展的自然也就会异常混乱,这样的合作会有预期的理想效果吗?

    想着想着,古丽芬的脑袋也疼了起来。

    领导不好做啊!尤其是大领导更不好做!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全部都把目光聚焦到你的身上,光是这些目光带来地压力,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也许大家少点抱怨,多点团结和理解支持会比较有用。也更利于我们祖国母亲的强盛,民族复兴是个大计,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和全民族团结,共同努力的民族之魂燃烧的结果。

    沈镇长没有想这么多,这突然而来的肯定和表扬,给他带来的是巨大地幸福感,他满心满胸腔的全部是汹涌的激动浪潮在奔涌不息。脑子里是空白一色。

    大家虽然神情不一,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工作地信心这下全部很坚定,他们对接下来地谈话也变地很有把握。

    首先还是巩书记先说话:“尹扬。你们古川搞的那个自来水工程是怎么回事情?怎么听说你派工作组下去了。。。。。。”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巩书记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巩书记抱歉的跟大家笑了笑。站起来去接电话了。

    等他接完电话回来,他的秘书也?(:

    ) ( 脊梁 http://www.xshubao22.com/2/242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