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频氖笛椋诳芍钠矫袼械墓鄄夥绞街校⒚挥姓业侥芄环⑾帜Хǖ拇嬖凇?br />
赵真雪不敢确信这个世界到底还有没有法师,本来她是能确信没有的,但是伊凡出现之后,她倒是有一点点小小的幻想——地球上出现过那么多传说,或许有真的呢?但是她知道,她的这种想法可能性非常之小,正如伊凡所说——小数点后面得加好几个零。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也是赵真雪的那位朋友告诉她的——对方真是高手!用的是行为分析软件。
行为分析这个概念最早是在警察办案过程中接触的,通过分析少量的罪犯信息,来确定罪犯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下一步行动目标等等,这种方法曾经一度被一些老刑警不屑,因为虽然这个概念的名字听起来很高端,但是实际上作用并不大,一个专业的犯罪学分析师分析数周得到的信息或许还不如一个老刑警蹲点2天的收获大,更多的时候,这种方法只是作为旁证参考,在实际办案过程中,还是以人的经验和证据为优先对象。
不过这种方法虽然不是很实用,但却为许多电影电视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因为这听起来确实很酷,就好比古代传说中的预言,主角一说一个准总是能够让人着迷。
人类的知识从来都是互通的,今天的垃圾也许就是明天的宝石,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最早被用来称皇冠,但是到现代,却被用来造航空母舰,火药的发明最开始是因为想要炼丹长寿,但是这东西最后却夺走了数亿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软件层出不穷,包罗万象,几十年前计算机还只能做一些科学计算,但现在已经是样样精通了,娱乐,生活,学习……智能的概念被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无数的软件工程师不断想尽办法把现实的每一样东西都搬进网络,霍金用的那台轮椅,只要2个手指头就能控制一具瘫痪的身体移动,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股信息化的潮流中,行为分析也开始被人尝试利用了起来,当然,最喜欢这东西的就是那些广告公司和网站,虽然只是最初步的应用,但很明显,这还是有一点用处的,比如广告的投放技巧怎样最能吸引人,怎样让用户形成行为惯性,增加网站流量……
世界终究是人组成的,只要掌握了人,就掌握了世界,从这一点上来讲,行为分析学还真是最实用的学问。
赵真雪所说的那一种行为分析软件最开始是由国家安全部门出资研发并使用的,偶尔也用于网络犯罪侦查,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锁定目标的操作习惯,比如鼠标移动的习惯,常用的密码,经常浏览的网站……等等这些信息,来锁定目标的行踪,掌握目标的动向,确保能最快速度的在网络上搜索到目标的行动,针对于网络世界特有的隐蔽性,这项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那位朋友所说,这是一项专门用于“大海捞针”的技术,但目前这种技术还处于保密研发阶段,有小规模的试运行,但是效果并不好,赵真雪所说的那种情况,正是许多技术人员追求的效果。
如果按照这种解释,许多问题确实能够说通,赵亮的行为模式就是伊凡的行为模式,刚刚接触电脑的伊凡,也没有这方面的反追踪意识……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方到底要做什么?对方是什么身份?是不是已经发现伊凡的身份,还是没有确定,如果确定了,会不会公开,甚至私下有所行动?
……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赵真雪一项一项的让伊凡回忆接触过的所有人,所有细节,所幸伊凡的记忆力不错,特别对于施法,法师记的格外清楚,他都陆陆续续的报了出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赵真雪则全部用笔记录了下来:
华婷婷,他曾经说过他是法师,也曾经在她面前用过,不过可以排除。
秦大妈,伊凡说可以排除。
孙冰,年龄太小,排除。
王彪,死亡,排除。
银行抢劫,赵亮,排除。
工厂爆炸案,影响太大,人员过多,可能。
赵真雪……
田军,暗示术,但已被控制,排除。
严恪,暗示术,可能。
说到严恪,伊凡回忆了一下,觉得他确实非常可疑,当时他的意识呈现很惊讶的戒备。
把这个情况跟赵真雪说了之后,赵真雪点点头:“你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
“记得,不过……”伊凡有些尴尬的笑笑,“我画画水平不怎么样。”
“记得就好,明天早上我来找你,你这段时间就别上网了。”
赵真雪下楼的时候,顺便去刘妍那里拿了严恪的资料,刘妍不在,只有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赵真雪记得刘妍提过他的名字,是服务站的新员工,叫林泉,几天前在总部陈雷面试他的时候,见过他一眼。
林泉很快从办公桌里拿出资料,赵真雪皱着眉头看完,这份资料填的乱七八糟,年龄写了32,但是身份证号码上的年龄却是23,字迹也是歪歪扭扭,不过一开始那几份都是这样,看来是让他们自己填写的,后面的一叠都还不错,字很端正工整,不是刘妍的字,赵真雪看了林泉一眼,真是字如其人。
赵真雪直接给陈一明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帮忙查一下一个身份证号,陈一明很痛快的答应了,很快便有了回复——身份证号码不存在。
“不会是相亲要查对方的底吧。”陈一明开玩笑道。
赵真雪没搭理他的取消:“这次谢谢了,对了,还有个事请你帮个忙。队里用的那个人脸绘制软件,你能帮我拷一份出来吗?我有急用,改天请你吃饭。”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不过我可说好,吃饭的事情可不能赖账。”
挂掉电话,赵真雪顺口问道:“刘妍呢?”
“刚刚跟那个小女孩出去了。”
话刚说完,赵真雪看见刘妍探头探脑的走进房间,看到两人之后,还竖起食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然后陆续去沙发后面,厨房,卫生间等各个地方挨个看了一遍,嘴里还念念有词:“出来吧,出来吧,我找到你啦……”
赵真雪见状笑着问道:“你在找什么?”
“孙冰啊。”刘妍一边探着脑袋查看办公桌底下,顺口说道。
赵真雪闻言脸色一变,但刘妍很快喃喃自语:“房间就这么大,能藏在哪呢?会不会跑楼上去了。”
赵真雪这才放下心来,看来是在玩捉迷藏呢。
“对了,有个事情说一下,以后服务站人员的资料还是由你们亲自登记,最好在当地派出所做一个备案。”赵真雪刚刚想到万一服务站的人员是犯罪人员,万一出了事,基金会可就脱不了关系了。
“哦,人员登记这一块都已经交给林泉了,除了一开始那几个人……”刘妍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赵真雪手上的资料说道“是我工作失误了。”
“下次注意就行了,对了,孙冰呢?”
“我也正到处找她呢,你们没看见她?”刘妍说完,赶紧又跺脚摇手,“千万别告诉我,说了就是作弊了。”
第九十五章 封敬亭
9月的宁州正是秋老虎猖狂的时候,但是在数千里之外的西藏,晨风之中已经带着凛冽的凉意了,封敬亭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不习惯这里的气候,尤其是空气中始终若有若无飘散着一股硫磺味,让他感觉总是不太舒服。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要适应这里的高原气候,还是有些困难的,刚到这里的时候,因为剧烈的高原反应,他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星期,直到这几天才适应了过来,这段时间,连饭都好好吃过几顿,说到吃饭,这里如果不用高压锅,做出来的饭总有一股夹生的味道,真是见鬼。
这里的海拔差不多有4300多米,水的沸点甚至不足85度,如果不是因为论文需要,打死封敬亭他也不愿意来这个鬼地方。
倒是有好几个女同学,听说这里的温泉不错,都还打听怎么过来,不过听说封敬亭说自己刚来就住了一个星期院,就纷纷打消了主意。
这大概就是物理学对人考验吧,不仅仅是在智力上,还是在身体上,因为观测条件的需求,最好的望远镜往往都设在最偏远的地方。
羊八井天文观测站是大概算得上是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空气纯净的就像雪山顶上的雪花,这里有中国和德国最新合作建设的亚毫米波常规天文望远镜,也有效果最好的宇宙射线实验大厅,在这个海拔,来自地球的背景辐射被大幅度削弱,观测宇宙射线的效果比在低海拔区域要好的多。
封敬亭是一名很普通的高能物理硕士生,宇宙射线作为高能物理始终关注的重要一块,在研究天体物理、粒子物理方面始终占了很大比例,一方面,人类想尽办法研发大型的对撞机,重复的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撞击,验证着一个又一个的猜测,另一方面,物理学家也不放过宇宙射线这个“天然”的对撞机,许多高能的射线携带的能量比人类加速器中达到的能量要大的多,而且这些撞击都是免费的,当然,也是随机的。
观测站主要就是搜集某些特定超高能射线因为撞击产生的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也会继续撞击继续产生更次级粒子,如此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粒子群,这个现象被称为“广延大气簇射”,研究这个现象是当前物理学很重要的前沿课题。
封敬亭的博士课题就是关于粒子束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这个课题是导师帮他筛选的,按照封敬亭的想法,这个课题其实更接近天体物理的范畴,但是对撞机的实验是在是太难申请了,封敬亭不得不对现实暂时妥协,于是就来到了这个鬼地方。
他要做的就是尽量多搜集高能粒子束的产物资料,并在已经确认的天体中,合理的假设这些粒子的来源,可能的天体结构,反应模式,当然,整个细节的推导也要做到非常精致,让人无可反驳。
这个过程还算有点意思,封敬亭感觉上就好像自己根据上帝造物的痕迹,来推测他老人家造东西的细节,这个过程更像是猜测,比如人观察到地上有一滩水,完全可以假设是下雨,地下水,冰块融化,露水聚集……前提是你想尽办法说服别人相信你,所以你就得有数据和理论结构,形成一个看似完美的证据链,许多理论性的论文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其实真实的情况往往会让人目瞪口呆,或许这摊水仅仅是谁家的小狗随地大小便,而你正好感冒了而已。
羊八井天文观测站算起来还是一个新站,正式的数据记录才开始了几个月,但是记录的数据已经非常充足了,一方面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另外也有一部分因素是这个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的项目,受到的关注很大,封敬亭一边看着电脑上磨磨蹭蹭的分析读取过程,瞥了一眼剩余时间,大概还需要好几个小时,其实大多数时候就是这种等待,每次这个时候,他都会打开邮箱,搞搞自己感兴趣的小玩意。
封敬亭熟悉的登录了一个网站,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在密密麻麻的英文条目中,筛选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得益于读硕士的时候曾经参加过LHC的一个实验项目,他有一个账户能够在LHC的网站上下载自己想要的实验或其他观测数据,这个网站就是专门为高能物理学家准备的,大家平时都在上面交换、共享研究资料,LHC的最新实验数据也往往都在里面,不过因为数据量很大,大家都是自己编算法,由网站提供计算资源,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哎,物理学总是需要等待。
他这次是为了帮别人一个忙,这次的下载的数据是一个学弟的毕业论文需要的,他没有账号,所以就找上了他,听说他的论文是跟宇宙膨胀有关的,想到这里,封敬亭摇头笑了笑,研究这东西看起来真没什么意思,宇宙实在太大了,不管是空间尺度还是时间尺度,研究它膨胀还是缩小,膨胀的快还是慢,都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最多只是为科幻小说提供点素材罢了。
比起这一点,高能物理就强的很多,不说远的,只说人类要是能掌握聚变反应的尺度,实现持续大规模的商业使用,就算太阳突然消失了,人类也能靠地球上的水活到星际移民的那一天。
宇宙膨胀方面主要关注的数据大多来自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当然,一些重要的次级指标,比如哈勃常数之类,都随着原始数据免费附送了,也好给下载者一个参考。
在把数据压缩发送前,封敬亭大概看了一下数据,一大串,按照观察时间划分,大概都是同一个数字,后面跟着一大串小数点,小数点的前几位数字也都差不多,只有后面开始出现混沌一般的混乱,封敬亭知道引起那些混乱的原因有很多,观察精度啦,计算机精度啦……反正都是这些东西。
数据文件的最后有一句英文提醒:“因为不明原因,一下这几天的观测数据可能有误,希望使用者慎重考虑。”
这句话下面跟着几个日期,封敬亭大概看了一下,都在这个月,连续好几天,时间段也都标示的很明显,换算成北京时间大概是9点到12点之间。
封敬亭没怎么接触过哈勃那一块的数据,所以对这些偏差也不是很了解,不过根据他的了解,他也知道像哈勃那么备受重视的科学观测仪器,在技术上是不太可能出错的,更何况是连续数天的错误,这个提示让封敬亭的好奇心上升了起来,在科学界,一切正常是最让人无聊的,偶尔的不正常才显得有趣,因为那通常是一些未知的东西。
哈勃常数是测算宇宙膨胀速度的一个常用指标,众所周知,宇宙膨胀最关键的证据就是人类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所有的恒星都在远离我们,因为这种远离形成光学上的多普勒效应,所有的光都有红移现象,而哈勃常数就是根据被测光线“到底有多红”来反向算出远离速度,一般来说,这不是一个定值,往往根据观测对象的不同而出入很大,封敬亭这次下载的数据全都是以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α座为目标测定的,这颗星星距离我们大概4光年。
封敬亭给自己的电脑上也复制了一份,把原来那份给那位学弟发送了过去,然后他打开文件,随手从LHC网站上搜索了几个实用的分析软件,装载上数据。
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笔记本的反光在封敬亭眼镜上不断的闪烁,大概半个小时后,封敬亭揉了揉摘下了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封敬亭看了这么久,不是因为数据晦涩难懂,而是他有些难以接受,如果这些数据真的不是因为技术原因——封敬亭现在几乎就断定肯定是技术原因,只是还没查出来而已,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宇宙在变大的同时,还会间断性缩小。
在那几天的异常数据中,在某个瞬间——几乎是不可测的时间段里,哈勃常数停止了增长,反而缩小了一点点,这一点点是非常小的一点点,几乎接近精度的极限,但这仍然不可忽视,要知道,这不仅仅是量得问题,更是质的变化——距离在缩小!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宇宙就不是之前人们想象的纯粹是一个在不断膨胀的气球,这这中间肯定要加上一些东西——比如一根针会固定的给这个气球放上一点气,多余的气球就从这个洞里流失了出去,这个理论听起来非常让人难以接受,虽然原先的膨胀理论也不见得受人待见——在这种宇宙的尽头,是无穷无尽无意义的热寂。
封敬亭登上了网站,看看相互讨论的部分——果然,关注这部分数据的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许多被这个消息震动的科研工作者都在论坛上发牢骚,他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发了个帖子,很快就有了回复。
“我们就等着那帮家伙出来乖乖认错吧,也许他们新招的技术助理是个金发美女,上帝,或许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让大家接受这个可笑的错误!”这听起来是标准的美国想法。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接受这个事实,如果硬要说数据没错的话,那唯一的可能是中国人正在制造黑洞——连续好几天都在制造,不过最近他们停了,可能是因为他们玩腻了,因为根据数据我计算出,空间缩小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大概就是大概在中国南方一带——我们是不是该赶紧去看看地球上有没有少了一块。”
……
第九十六章 异想天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kl3300 书名:法师伊凡
第九十七章 进展
“不行。”陈雷摇头,都不用去找建筑专家,他就可以替全部地球人回答这个问题,“太高了。”
“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先造一部分,比如先造100多米……”伊凡低头指着图纸解释,“到这就……这样的话,结构上都是可以分解的,只需要在这里……”
“不行!”陈雷还是摇头。
“为什么?”伊凡忍住侦测陈雷意识的冲动问道。
“你刚才说要用航空铝材来造这个东西?”陈雷问话的时候,嘴角抽搐了一下,他也是刚刚想到这个问题。
“对,我查过,这个材料比较轻便,强度也够……”
“你知道这个东西卖什么价钱吗?”陈雷几乎是在冷笑,冷冷的嘲笑。
伊凡愣了一下,皱了皱眉头:“很贵?”
“非常贵,你这是在用造飞机的材料造房子。图纸你可以留一份给我,我会联系一些建筑学的专家帮你看看,不过……我还是想问,你造这个东西到底是准备干什么?你不会是想搞房地产吧。”
虽然这个建筑看起来不是很现实,但是仅仅从它的轮廓来看,感觉还是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美感,外壁非常光滑没有修饰,所有窗户、设施的朝向都是指向桶的圆心,这一点非常少见,就好像通常体育场的那种设置。
不过美归美,如果想用这个东西赚钱,估计难度不小,先不说建筑上的技术问题,只要看看桶中间大段的空隙,就知道这个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并不是很高,从经济角度来讲,效益不会很好,高度虽然是一个优点,但也是缺点,过高的高度意味着高层人员居住成本的上升,光是电梯……
陈雷毕竟是学经济的,一动心思就不自觉的往钱上面凑。
“哦,不是,”伊凡摇着手“我不准备拿这个卖钱。”
“至于成本……”伊凡为难的叹了口气,在来地球之前,他也没有想象过这样大的工程,大概是地球上许多现实刺激了他吧。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复杂,看过一些科幻小说,结合一下自己的实际,稍微学一点工程绘图,就能搞出这个东西来。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不是说说而已,即使是法师,要买东西还得给钱不是。
“要不就先做一层,”伊凡咬咬牙,指着俯视图那个圆筒划了个标志,就好像在土司上划下早餐面包大小一小片,“先做出这一点来试试看吧。”
……
田军对自己的新居所还是比较满意的,看的出来,这个房间是个很普通的三室一厅公寓,里面有床,有电,有水,有食物……
最重要的是——有重力!
田军以前大概从来没想过这种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东西自己竟然会如此珍视,自己还活着,这里还有重力,生活中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吗?
虽然赵真雪的态度让他有些失望,虽然他以前总是看不起警察,认为他们其实都是一群打手,只是他们的老大比较强而已,但是关进空间的那段时间,他还是免不了对他们留有一丝幻想,正义这种东西总是弱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即使是像田军这种人,也不例外,实际上,第一眼看到赵真雪的时候,他真的以为对方是来救自己的。
但是他错了,看到赵真雪和伊凡默契的眼神,他就知道,他们两个是一伙的,不对,是他们三个是一伙的……田军再次回味赵亮、赵真雪、伊凡三人的一举一动,几乎已经有点确认,自己一定是不小心惹到了国家的什么神秘机关,现在他们关着自己,会不会……
有些镇静下来的田军脑子开始出现各种念头,最多出现的大概还是这样的场景:有一天自己被带出去,领到一个到处穿着白大褂、堆放着很多养小白鼠的金属小笼子的地方,门就是那种瞳孔识别的,人凑上去会有一个机械女声说:“身份核实。”然后门就打开了,会出现几个三大五粗的壮汉把自己按倒在一张实验台上,然后有个脸上蒙着淡蓝色口罩的家伙拿着手术刀走了过来,点头说了一句,可以开始了……
想到这一点,田军浑身都打了个冷战,眼睛不自觉的开始在房间四处查看起来了。
人是得寸进尺不知满足的动物,你看,这不刚得到重力,田军就想着得到自由了。
……
封敬亭这几天一直都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网站,看看有没有什么关于哈勃望远镜的新闻,出了这么大一个错误,几乎全世界的科学界都等着看这个大笑话该如何收场,没人出来认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有些奇怪的是,一直没有人尝试解释这件事。
一般这种事情通常只意味着两件情况,一个是想刻意拖延或隐瞒,不过这有些不太可能,如果这件事是某某总统贿选或者某某州长泡了某某明星,那封敬亭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但是哈勃望远镜出错这一点,封敬亭并不认为有那种可能,科学家不是老百姓,每次出一点数据,都有许多人盯着引用,哈勃望远镜出的这点事,就好像生活中天气预报说明天有超级大暴风,然后第二天出门一看,天朗气清,万里无云,想瞒也无从瞒起。
第二种就是原因真的还没有查清,在科学界,这种说法通常有另一个隐喻——不是技术错误,只是有未知的东西暂时让结果出现了偏差。
如果是这样,那还真算不上是一个坏消息,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科研工作者都是一群好奇心过剩的动物,或许仅仅是在这等待结果的过程,已经有许多其他天文站台的望远镜改变了原先的观测计划,调转注意力去观察这方面的内容去了。
科学对于未知的东西,就好像古人准备结婚时对自己另一半的遐想,在盖头还没有揭开之前,总是有无穷的动力去期待,等揭开之后,不管是美是丑,到时候也就只有接受的份了,本来大家以为宇宙这个女人已经被看遍了,但是突然有人告诉大家其实她戴了面具,自然引起很大的争议和兴奋。
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在有名的红磷燃烧实验中,发现红磷燃烧之后,空气竟然变少了,结果推断出氧气的存在,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科学界数不胜数,事实上大部分的实验都不能得到绝对满意的结果,科学家就是要学会在误差中排出那些不太可能的,找出那些可能的,再分类实验,继续排除,直到得到一个斩钉截铁的结果,这个结果就像1+1=2那样简单直接,哪怕重复一百万遍也绝对正确,这就行了。
封敬亭不指望自己能做拉瓦锡,但是这个事情还是让他隐隐有些期待——要是这件事情是真的,那真是有点好玩了。
一个膨胀的宇宙是不讨人喜欢的,爱因斯坦当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拼着在公式里添加一个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宇宙常数,也不愿接受这个他不喜欢的现实。
假设它是真的——反正数据还是要等,闲着也是无聊,封敬亭决定玩玩这个可笑的推断小游戏,那会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确定这不是人为现象,这一点,封敬亭本来是不需要怀疑的,人类应该还没有能力做出影响空间的事情,但是既然是推测,那就索性想到极限——是不是某些国家已经能够在实验室做出黑洞?不过黑洞在天体中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大质量的存在,许多小黑洞可能连太阳的质量也打不到,没有任何理论说明黑洞能影响空间……
好吧,应该不是人为,那就是自然,或者是“非人”,两者其实差距不大,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未知的存在,考虑到影响的核心是在中国南方,而且现在地球还好好的,不会是有外星人登录地球了吧……
封敬亭不知道他无意的狂想正好切中了事实,但这无关紧要,他这点程度的推测不足以触发伊凡的预测法阵,更何况,这些仅仅是他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念头。
“好了,发什么呆呢。”老站长敲敲封敬亭的桌子,提醒道。
封敬亭赶紧拉回注意力,把笔记本转了回来,迫不及待的把原始数据输入早就准备好的模拟程序,然后挂在网上——这个上传的过程又得等,之后的计算——还得等。
“喝杯茶,慢慢等吧,搞研究就是这样。”老站长给封敬亭倒了一杯茶,这里的工作人员虽然多,但是大多整天忙忙碌碌,像封敬亭这样闲散的人,还真是找不到几个,事实上,封敬亭已经把该忙的都忙完了,算法,实验安排,以及可能的一些未知数都已经做了考虑,现在等的,就是足够多足够有说服力的原始数据,这不,为了节省时间,他还专门跑到这里来,就是在宁州他等的实在有点受不了了。
“哪个学校的?”老站长熟练的在电脑上操作一番,把刚刚的数据分类归档,一边跟封敬亭聊天。
“宁州大学。”
“你们这行应该去科大啊。”老站长回头说道。
“北方太干了,有点适应不了。”封敬亭说着低头抿了一口茶,茶叶看起来还不错,不过味道不是很好,像是没泡开的样子,不过他已经有点习惯了。
老站长看着封敬亭皱着眉头的样子,笑了笑,大学哪里都能上,但是数据只有这里有,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个小伙子还是很对他胃口的。
第九十八章 谈生意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学经济学的陈雷来说,这句话是再也贴切不过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说得夸张了一点,不过对于陈雷来说,学会花钱让鬼帮你推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两句话大概也能代表学经济最重要的两个素质:“时间观念和执行力。”
鬼很快就找到了,出乎陈雷的意料,对方并不是一家建筑公司,而是一家专门从事摩天轮制造的公司,给对方传真过去初步的尺寸图纸之后,当天下午,对方就派来了人员接洽。
这家公司的底细陈雷也查过了,是一家老公司,已经开了七八年,一直从事娱乐设施的的制造,据他们公司提供的一些资料来看,摩天轮他们已经造了几十个之多,从国内到国外都有涉及,这一次看到图纸之后,他们觉得技术上应该没什么难题,于是就派人过来想问问具体情况。
这家公司不是上市企业,所以陈雷暂时还没有更多的财务信息,不过从对方这么急迫派人的举动来看,对方显然很像促成这笔生意。
伊凡正在家里画图,一般来说,他不喜欢这个时候被打扰,不过既然涉及到他要做的东西,他也不得不过来一趟,事实上,他还准备让赵亮过去,但是考虑到陈雷他们的接受能力,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伊凡到了之后,陈雷立刻迎了出来,给他引荐了上海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这位是车经理,这两外是毛工和原工。”
伊凡抬头看了三人一眼,被称作经理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头发有点少,从两边借了一点企图盖住中间的空旷,大概也意识到伊凡可能是这次生意的关键人物,所以一看到他,就很热情的上来握手,另外两个技术员则是两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站在一边陪着笑。
伊凡不是那种喜欢唠嗑的人,也不喜欢握手,车经理递过来的手直接就当没看见,转身就立刻快步走进陈雷的经理室,车经理被这个几乎无礼的举动弄得愣了一下,不过还是跟着几个人咬牙跟了过来,刚进房间,就看见一张大大的图纸平摊在房间中央,伊凡直接就开始跟他们讲解起来。
没过多久,陈雷和车经理都被赶了出来,他们两个对这些技术性的东西是明显的外行,平时谈生意的那些手段在这里似乎完全不起作用,倒是那两个技术员,还是能勉强跟上一点节奏。
伊凡要做的东西从形状上来看确实很像一个摩天轮,但是仔细一说,两个技术员就皱起了眉头。
首先是外形,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也不过直径一百多米,眼前这个东西跟那个差不多一样大小,但全部都是连接起来的,从技术上来说,分隔的舱室比联通的舱室更容易做到,前者只需要在最外围外挂小舱,每个舱室的安全系数都是独立的,方便维修和更换,后者却是一个整体,在制作上是需要跟中央的辐条一起做起来的,光是这一点,在设计上就没有前例。
其次就是速度问题,一般的摩天轮速度差不多是十几分钟一周,按照尺寸换算,最高线速度大概是在四五米每秒左右,低一点的甚至一两米左右,事实上,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考虑到顾客的观赏需求,这个速度还会被降低,毕竟摩天轮是一种很“浪漫”的娱乐工具,来玩这个东西的人巴不得转到一般卡死在半空才好,自然不会希望太快。
而伊凡要求的速度,则需要达到10M/S左右,大概是一般摩天轮最高速度的两倍,这个速度倒不是说难以达到,只是对动力的要求……
摩天轮的运转速度每上一个层次,对安全的要求就要相应的提高,速度提高两倍不是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制动、各部件的安全因素……
还有就是对动力的要求,维持低转速和维持高转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5米每秒只是人骑自行车的普通速度,但是十米每秒都快接近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了,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好的材料,更好的焊接……其实就是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钱。
在技术上做到这些并不是不可能,只是价钱……跟他们原先准备的几套方案差距很大。
两个技术员有点面露难色,不知道该怎么委婉的提出来,毕竟这次生意不是他们能够做主,不过伊凡很清楚他们的为难之处:“钱的问题让他们去谈,先说技术上能不能做到。”
两名技术员像小学生一样点点头。
“那就行了”,伊凡甩甩手,打开房间门,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当老师”,“让他们进来接着谈好了。”
……
伊凡在忙着“谈工作”的时候,田军也在他的小房间里忙的热火朝天。
越狱是一项很有挑战的技术性工作,相信这一点看过越狱的人都深有同感,除了周密的计划和天才的头脑,胆量是最重要的。
田军没有前面两样东西,但是第三样他还是不缺的,对于他来说,这就够了。
以前那是无处可越,但是现在……
田军一开始想贴着铁门听一点外面有什么动静,好大概判断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过他坚持听了几十分钟,终于还是失望了,除了自己耳朵里发出的嗡鸣,什么都听不到。
田军根据自己肚子饿的间隔大概判断了一下时间,从赵真雪他们离开后过了一天左右,伊凡、赵亮、赵真雪一直都没有再出现过。
从留给自己的饼干和饮水来看,似乎对方是想长期关押自己,一想到自己可能会遭受的待遇,田军坐以待毙的想法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对方并没有收走自己的手机,不过这毫无意义——手机早就在空间的时候被他玩的没电了,他想后悔也来不及了。不过他还是把手机电池拿了下来,他听说这样可能会让没电的电池恢复一点电量。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田军当然不会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压在这块小小的电池身上,仔细思考了一阵,他的视线就在房间里到处扫描了起来。
田军现在的情况很像传说中的密室逃生游戏,只是游戏的结果都是明确的,总是有路可逃,区别只是何时找到,但是现实却不一定,田军希望自己能碰到那一点可能。
这个密室逃生的游戏难度可能大了点,不过没关系,现实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不需要遵守游戏规则,这不,原先好好的卫生间的自来水管就被他暴力拆卸了下来,成为他开始这个游戏的第一个工具。
田军首先就是确定那唯一的出口——防盗门,确实是走不通的,这种防盗门是双向的,田军没有看到门钮——原来门钮的地方只有一个被电焊封死的痕迹,似乎是有人把这个东西卸掉之后又焊死了,钥匙孔也是,里面被焊的乱七八糟,看来关门的人从来没有考虑过在里面的人又需要出门这种可能。
想到这一点,田军心里又升起凉意,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他的身体或许都有了抗性,对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意外已经能够习以为常了。
他能做的就是把手里的自来水管握的更紧。
防盗门的质量很好,设计的也很精巧,这防盗门是防撬的——起码从里面看是这样,田军甚至没有尝试的冲动——对于一整块像铁板一样的防盗门,一根空心金属管确实无从下手。
他的计划是挖墙,他把水管弯头的那部分跟抽水马桶的水箱绑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像锤子一样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把这个东西当锤子用,抽水马桶是陶瓷的,即使质量再好,也不可能砸的动钢筋混凝土,他是准备把这个东西当凿子用,水箱仅仅是作为配重来使用。
尽管一个合格的凿子需要一个锐利的前端,不过现在形势紧迫,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稍微试了试还算趁手,他就使劲拿这个东西对着地面凿去。
但还没等他动手,赵亮的声音突然在他脑中出现:“停止你的尝试,不然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田军神经质一般的转过身,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客厅的节能灯莹莹的亮着,他像见了鬼一样把自己的新工具远远的扔在一边,人颓然坐倒在地上。
“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就有出去的机会了。”脑中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不过就怕到时候,你会无比怀念在这里的日子。”
“赵亮,赵亮……”声音消失之后,田军对着空气又叫了两声,但是那声音再也没有出现。
此时,在宁州大学的图书馆,赵亮刚刚放下手中的一本《恐怖主义论》,图书馆那张熟悉的位子上,南宫云又来了,郑清就在500米以外,用一个小小的预言术,不出意外10分钟以后也会来。
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他很讨厌郑清的,现在他开始喜欢看到郑清了,也许这种人存在的越多,他就越有利。
他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试探已经可以开始,这一段时间以来,生活中突然开始变得麻烦起来,以前的平静生活开始拂起了波澜,他不喜欢麻烦。
第九十九章 绑架
伊凡已经很久没来图书馆了,今天也没有来。
南宫云也说不上为什么,有时候烦了以后,就喜欢跑到这里来,以往来这里的时候,只要感受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温暖,看看小说,听听音乐,人就会不自觉的变得轻松,但是最近她很难再找到这种感觉。
郑清的死缠烂打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这段时间以来,郑清就好像苍蝇一般嗡嗡的萦绕在她耳朵边,以前他只是在校门口等,但是现在竟然在上课的时候堂而皇之的坐在她后面,然后不断的给她发骚扰短信,以往围绕在她身边的许峰以及那些文学社和音乐社的男生,都被他的那个叫李立天的手下远远的赶开。
学校里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谣言,许多人甚至暗传郑清可能是自己的未婚夫……真是可笑,要她嫁给那种人,还不如一头撞死。
南宫云曾经回家想跟父亲提起这事,但是他刚回到家,父亲就带她去客厅接待客人——刚一见面,她的脸就冷了下来,客厅中,笑吟吟的正在那边喝茶的正是郑清父子。
父亲负责的电子工厂最近和军方会有一个合作的大项目,听说郑清的父亲正是这笔生意的负责人之一,虽然对生意不感兴趣,但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南宫云也知道,这笔生意对父亲来说的重要性,虽然利润不是很大,但是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很大的隐形好处,在中国,跟政府搞好关系总是没有坏处的。
伊凡,或许也是另一个她来这里的原因之一。南宫云一直都知 (:
)
( 法师伊凡 http://www.xshubao22.com/2/2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