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的手里完成,是有区别的,丁原到淮扬市5年时间了,如果不想着做出改变,不大刀阔斧做出来一些事情,等待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灰溜溜离开淮扬市。淮安市的转变,远远不能够掩盖整个淮扬市改革步伐的缓慢,现在,只要能够再有一个县市开始着手调整,那么,就可以证明,淮扬市已经从实验『摸』索的阶段,进入了实质『性』开始工作的阶段。黄海涛赞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针,却不同意马上实施,无疑就是想着拖延时间,表面看是想着稳妥,实际上就是不想淮扬市在丁原的手里发生什么实质『性』的转变。
“老黄,我不这么看,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问题,小平同志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了,淮扬市目前的时机,也许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调整产业结构是大势所趋,我们作为淮扬市的主要负责人,担负着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发展淮扬市的重托,如果在工作中瞻前顾后,很有可能贻误发展的机遇,目前,淮安市已经有了成功的探索,所以,我的意思,在淮扬市立刻布置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当然,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在一到两个县市首先实施,要求他们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迈开步子求发展。”
办公室里面一时间有些沉默,黄海涛显然没有预料到丁原的态度,按照以往的惯例,丁原会原则『性』说出来意见,然后再次进行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意见,恐怕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但今天丁原的态度不同。
“丁书记,我是赞成调整产业结构的,这是大趋势,不过我认为应该稳妥进行,在我们有了充足的准备之后,全面启动淮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老黄,你的意见,代表了一种方向和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开展工作的时候,都是力求稳妥,害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有好处,可以保持局势的稳定,但也存在不足,就是我们发展的步伐太慢,跟不上节奏,现在,我们已经稳了很多年了,应该迈出步伐了,淮扬市整体的大稳定、小调整的方针不变,可在局部地方,必须有所变化了,老黄,我的意见是,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淮扬市调整产业结构工作思路,明确意见之后,召开常委会通过,当然,我们会首先在一个或者两个县市实施,其余地方做好调查研究。老黄,我希望大家能够统一认识,淮扬市要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黄海涛不好说其他的事情了,也不好找到什么推诿的办法了,看来,通过这个产业结构调整办法,是无法阻挡的事情了。
“既然丁书记有了这样的决心,我表示赞成,我建议首先选择一个县市进行实施,我看就选择玉洪县吧。”
丁原没有想到,黄海涛这么快就赞成了,他有些准备不及,所以,黄海涛说到玉洪县的时候,丁原没有过多考虑,点头表示同意了。
徐少杰看见黄海涛出来的时候,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书记办公会很快通过了淮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接下来就是召开常委会了。徐少杰没有资格参加书记办公会,却是要参加常委会的。
这段时间,徐少杰和廖鸿运秘书长的接触有些多,因为涉及到统一意见的问题,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以前,工作都要做好,避免在常委会上面发生大的原则分歧,所以,徐少杰和廖鸿运按照丁原书记的要求,各自做着工作,徐少杰将丁原书记的意见整理出来,交给了廖鸿运,廖鸿运和部分的市委常委进行探讨,将意见反馈给徐少杰,徐少杰进行整理之后,交给丁原书记。这项工作,在丁原和黄海涛统一意见之后,变紧锣密鼓开始了。
廖鸿运一直是很关心徐少杰的,因为丁原书记的关系,廖鸿运将徐少杰视为单位最为信任的干部之一,不少的事情都和徐少杰通气,徐少杰同样尊敬廖鸿运,极少发表什么意见,很多的事情,暂时不需要他考虑。
常委会顺利召开,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淮扬市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办法获得一致通过,包括黄海涛和朱宗祥等,都没有提出任何的意见,确定第一步实施的县市的时候,黄海涛提出了玉洪县,既然丁原没有什么意见,其余人也不会反对,会议同时决定,市长黄海涛负责产业结构调整的全面工作,市委副书记郎世福抓具体的工作。
徐少杰为丁原书记感到高兴,总算是开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是一个好的迹象,无论怎么说,只要有进步,就是好现象,其实徐少杰不清楚,一旦丁原书记下定了决心,是没有谁能够阻拦他做出决定的,这就是绵里藏针。
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市委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思路和意见,在淮扬市引发了一阵波澜,淮安市的蔬菜大棚,被特别提出来了,赵德岭和许云飞分别在不同的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一切看来都是顺理成章了,下一步,就是玉洪县的具体动作了,全市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玉洪县。其中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玉洪县如同淮安市一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就不用说了,所有县市都跟着动起来,如果玉洪县遭遇挫折,那么,大家就要掂量掂量,看看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丁原再次回到了省城,这一次,徐少杰发现,丁原书记的脸『色』更加严峻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内心里面还是有了一些不好的感受,丁原书记在省城的行踪,徐少杰并不清楚,但是,淮扬市现在是处于关键的阶段,目标定下来,关键是落实,负责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是黄海涛,徐少杰有些不明白,丁原书记为什么不亲自负责抓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这可是关系到淮扬市今后的发展,无论怎么说,抓在手里,总是安心一些的,再说了,可以随时作出安排部署和调整。
几次的会议,徐少杰都参加了,丁原在会上强调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是淮扬市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甚至是主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拿上议事日程,要有确实的办法,要落实,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精神来落实精神。可黄海涛在会上的说法有些区别,黄海涛同样强调工作的重要,但重点指出的是玉洪县,要求玉洪县要抓好落实工作,并没有强调其他县市要马上开始行动。
陈目标和徐少杰的联系增多了,最近一段时间,陈目标和李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分管工作也感觉到了变化,何旭雄和陈大志的要求突然多了一些,和刚开始的时候,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说农业开发和投入的资金问题,就需要请示之后,再做出决定,县里召开了常委会,分工稍微有了一些调整,分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协助陈目标的工作,这是很可笑的,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排名在陈目标的前面,如果说遇见需要拍板的事情,到底该听谁的,表面是陈目标负责全县的农业工作,承担责任,实际上是什么情况,还不好说。
徐少杰很快明白,黄海涛出手了,如果说陈目标能够『迷』途知返,和李明划清界限,进而和自己划清界限,很快能够摆脱这样的局势,在如今这样实实在在的对峙中间,想要做到两头都讨好,显然是没有可能『性』的,只能选择一个方面,还有陈登祥态度的变化,徐少杰想不出来好的办法,总不能直接『插』手县里的事情,他叮嘱陈目标,少签字甚至是不签字,农业上的事情,谁表态就是谁签字,或者是县委集体研究之后,可以签字,其余时候,一律推脱,除非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一定要避免出现背黑锅的情况。
丁原和陆长征的接触明显多起来了,这样,徐少杰和钱大志在一起的时间也相对多了很多,钱大志依旧是八面玲珑的样子,只是和徐少杰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显得严肃,钱大志还是有能力的,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不看好淮扬市的局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淮扬市的局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干部的情况来说,求稳怕快、不思进取的情况大量存在,如果不能够调整部分主要领导,很难出现转机。
第一百三十九章淮安市的工作重点
第一百三十九章淮安市的工作重点
淮安市的蔬菜大棚,在全省出名了,西山省不少的商贩,都知道了淮安市的蔬菜大棚,由此带动了部分的运输业,蔬菜大棚的周期很短,因此,常常看见不少的小货车,在淮安市的乡下穿梭,都是来做蔬菜生意的。
省委省『政府』的分管领导到了淮扬市,专门检查了淮安市大棚蔬菜的发展情况,发展大棚蔬菜是淮安市实实在在做的事情,真金不怕火炼,前来检查的领导非常高兴,特别是花冠村的变化,非常明显,村里修建了不少的砖瓦结构的新房,农户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不少出去打工的主要劳动力,都回来了,每家每户至少要留一个壮劳力,专门来种植和管理大棚蔬菜。玉都水泥厂抓住了时机,规模在短时间内扩大,每年的效益非常不错,玉都已经成为淮安市最为富裕的乡镇之一了。
徐少杰跟随着丁原,到过几次花冠村,他也没有想到,花冠村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农民没有忘记他,无论谁见到他,都是笑嘻嘻打招呼,要不是徐少杰跟着丁原书记,估计早就被农户拉进家里去吃肉了。张世奎和黄海涛精神抖擞,有钱用的日子当然好过了,其余的班子成员,也是斗志盎然,现在,想到玉都工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工资不拖欠,还有一些福利,虽然和市直单位不敢比较,但是在乡镇中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徐少杰的主要心思,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以前在玉都工作的时候,徐少杰脑海里面,时时刻刻想着发展的事情,现在,徐少杰想到的是『乱』七八糟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干扰了徐少杰的思路,所以,到县市去视察工作,徐少杰很少注意到下面的具体思路。
徐少杰想不到淮安市因为大棚蔬菜的发展,成为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不少的市州和县市纷纷到淮安市来考察,相对说起来,淮扬市下面的县市,冷静多了,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好像淮安市就是应该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
徐少杰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玉洪县,因为玉洪县是第二个需要调整产业结构的县市,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是丁原书记最为关心的,丁原书记关心的事情,也就是徐少杰需要全力去关心的事情。
“徐主任,你好啊,丁书记在办公室吗?”
“赵书记,您好,丁书记正在听财政局的工作汇报,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给丁书记说一下吗?”
“呵呵,徐主任,那就麻烦你了,给丁书记汇报一下,我准备给丁书记汇报工作,不知道丁书记什么时候方便。”
“赵书记,您等等,我一会就给您回电话。”
徐少杰进入丁原书记的办公室,在丁原耳边轻轻说,淮安市委书记赵德岭想要汇报工作,丁原看了看手表,要赵德岭一个小时以后到办公室来,丁原的时间非常紧张,被会议和汇报占据了太多的时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赵书记,一个小时之后,您到丁书记的办公室。”
“呵呵,徐主任,谢谢你啊,到底是我们淮安市出去的干部。”
徐少杰笑着,等候赵德岭挂断电话,一般来说,县市委书记要求给丁原书记汇报工作,徐少杰都是直接给丁原书记汇报的,虽然丁原的日程有安排,但不管在干什么,按照惯例,丁原也会听县市委书记的汇报,不会耽误什么时间的。
赵德岭提前10分钟到了徐少杰的办公室,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不用说,徐少杰也知道,里面装的是香烟,县里的领导来给丁原书记汇报的时候,总是带着香烟来,徐少杰也习惯了,因为淮扬市有这样的习惯,徐少杰的香烟太多了,根本抽不完,很多时候,张绍才到徐少杰的家里去拿烟,一次都是拿走好几条的。
“徐主任,跟着丁书记了,很少有时间到淮安市去看看啊,什么时候有空闲了,我请你喝酒,要回到娘家看看啊,多关心嘛。”
“赵书记,您说笑了,您是领导,我是为领导服务的,有时间了,我到淮安市去学习,反正没有几步路就到了。”
“呵呵,徐主任,你这样说,我可不敢当啊,你是给丁书记当参谋的,多关照淮安市啊,蔬菜大棚可有你的心血啊。”
徐少杰和赵德岭闲聊的时候,看见财政局的领导出来了,徐少杰起身送走了财政局的领导,带着赵德岭进入了丁原书记的办公室,给赵德岭泡茶,收拾了桌上的茶杯,徐少杰准备退出办公室,此刻,赵德岭正在和丁原说着话。
“少杰,如果有其他人要来汇报工作,告诉他们,今天就不来了,下次约时间。”
徐少杰点点头出去了,一般来说,县市委书记或者是县市长给丁原书记汇报,都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时间稍微要长一些。此刻,徐少杰就是门神了所有来访者,均要挡驾,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了,徐少杰还是要进去通报的。
徐少杰正在整理材料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徐少杰以为是丁原书记打来的电话,连忙放下手里的材料,接听电话。
“是徐主任吗,你好啊,我是许云飞。”
“许市长,您好啊,我是徐少杰。”
“呵呵,好长时间没有看见你了,什么时候到淮安市来,我们好好聚聚。”
徐少杰嘴里应承着,有些奇怪,今天是怎么了,淮安市的党政一把手都给自己打电话,赵德岭是来汇报工作,许云飞也打电话。
“徐主任,赵书记是在给丁书记汇报工作吗?”
“是这样,赵书记刚刚进去,许市长有没有什么需要我转达的话语啊。”
“呵呵,没什么,我本来是想着和赵书记商量两个数字的,没有想到,赵书记已经给丁书记在汇报了,既然这样,我想着抽时间给丁书记汇报一下,有些情况,我还没有和赵书记统一意见,徐主任,你是不是帮着安排一下啊。”
徐少杰有些奇怪,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意见没有统一,赵德岭就来给丁原书记汇报了,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说两人的意见不一致吗,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时候,书记和县市长的意见不统一,但是,在给上级领导汇报之前,两人应该统一口径,否则,上级领导会怎么看啊。
“许市长,今天可能没有时间了,不过也说不定,等到赵书记汇报结束了,我问问丁书记,您最好开着手机。”
“没有问题,徐主任,我等你的电话。”
放下电话之后,徐少杰有些坐不住了,看来,赵德岭和许云飞之间,一定是存在什么问题的,当然,这种问题,一定是在工作上,淮安市如今的势头正好,已经成为淮扬市和西山省的典型,如此好的局面,市委书记和市长应该是意见高度统一,才是正常的啊。
徐少杰心不在焉的整理材料,时不时看着时间,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赵德岭终于离开了丁原书记的办公室,徐少杰连忙站起来,将赵德岭送到了楼下,对于淮安市的领导,徐少杰是有着比较特殊的感情的。
再次进入丁原书记的办公室,徐少杰看见丁原正在沉思。
“丁书记,许云飞市长打来电话,说是有工作想给您汇报,许市长说他有些看法,没有和赵书记交换意见,我看着时间不早了,就没有说什么,现在已经5点多钟了,您看怎么安排?”
“不着急,你马上给许云飞打电话,我等着他。”
徐少杰迅速掏出手机,拨通了许云飞的电话,告诉许云飞,马上到丁书记的办公室,丁书记等着听汇报,电话那头的许云飞忙不迭的答应了,说5分钟之内就赶到市委汇报。
许云飞也提着香烟,徐少杰什么都没有说,带着许云飞直接进入了丁原书记的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徐少杰苦着脸,今天下班时间,估计要六点钟以后了,到七点钟也说不定,晚点无所谓,关键是肚子要提出抗议。
六点四十,许云飞出来了,淮安市的领导来汇报工作,丁原书记原则上不接待,徐少杰送许云飞下楼之后,回到丁原书记的办公室。
“少杰,坐坐,我问问你。”
徐少杰知道,丁原书记一定会说到淮安市的问题。
“淮安市的情况,你还是不叫熟悉的,现在,市里的蔬菜大棚发展起来了,农民得到了实惠,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应该继续巩固蔬菜大棚的成果,还是应该保蔬菜大棚稳定的基础上,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呢?”
徐少杰认真想了想,说实话,很久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了。
“丁书记,我认为,应该两手抓,一方面,巩固蔬菜大棚的成绩,另一方面,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目前的重点,还是要巩固蔬菜大棚的成绩。”
丁原摇摇头,对徐少杰的回答不是很满意。
“少杰,县市的情况,你不是很清楚,你没有在县市工作过,这不怪你,古语都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县市有县市的工作重点,一旦确立了重点,各方面的力量都必须要倾斜,重点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分心过多,首尾不能兼顾,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所以,我说的问题,直接说,就是淮安市是重点依靠蔬菜大棚,还是找寻其他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徐少杰脸有些红,这是丁原在给他上课,县市的具体工作,不能想当然,不能说是样样具备,术业有专攻,县市的重点也是一样,工作的重点多了,就都不是重点了,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方面。
“丁书记,我还没有想好,我对淮安市的具体情况,只有材料上的认识,以前也是在区镇工作,没有在市里工作,所以,我说不上来。”
丁原看了徐少杰好一会,看得徐少杰发『毛』。
“少杰,这样可不行啊,你是我的秘书,日常『性』的工作,你已经熟悉了,我相信,你处理起来,不需要多长的时间,那么,大部分的时间,你要好好把握,你必须要熟悉下面的工作,特别是县市的工作,你要增强自身的眼光和见识,做到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今后,你不可能永远在我的身边工作,我不希望你离开我的时候,仅仅是熟悉官场上这样那样的规则,你的重点,还是要增强能力。”
徐少杰不好意思低下头,这些时间,事情多了一些,的确只是考虑如何熟悉官场潜规则和如何自保的问题了,涉及到具体工作的方面,忽略了。
“少杰,我不是怪你,这段时间,事情有些多,麻烦事情也多,挺烦人的,但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主政一方,遇见的事情更多,必须要适应,你的能力很突出,与同龄人比起来,要优秀很多,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尽快进入角『色』,将来,无论让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能够很好的适应,将工作抓好。”
“丁书记,我明白了,今后一定注意。”
“好了,不说了,出去吃饭,肚子提出抗议了。”
徐少杰有些奇怪,丁原书记的话,本来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可成长需要时间啊,丁原书记为什么会这样着急呢,难道遇见什么事情了。
第一百四十章暗流涌动
第一百四十章暗流涌动
距离上次的常委会,已经是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郎世福满怀怒气进入了丁原书记的办公室。
“丁书记,太不像话了,照这样的速度进展,今年不要提到调整产业结构的事情了,玉洪县首先提出要多方考察论证,接着是开会研究,然后是到省城,请有关专家评估,回来之后,还要反复论证,现在都过去一个月时间了,方案都没有拿出来啊,我到玉洪县去了好几次了,他们要么说给市『政府』汇报了,要么说正在研究。”
丁原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他明白黄海涛为什么会这样爽快了,表面上是答应了,可落实的时候,就不一定有那么痛快了,丁原很想发脾气,很想在常委会上面公开这件事情,玉洪县有责任,可根子在市『政府』,在黄海涛。但丁原提不起来底气,因为丁原担心的事情,终于要成真了。
省委下半年要进行人事调整,这个消息,过年的时候,丁原就听说了,人事调整很正常,但是,对丁原最为不利的是,省委副书记许光坤要退下来了,估计是到省人大担任副主任了,一方面是年龄的原因,许光坤也一直在努力,争取能够调到北京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背后的关系不是特别强硬。许光坤是丁原强有力的支持者,丁原在淮扬市工作5年了,没有太大的建树,省委曾经有调整的意向,因为许光坤的支持,丁原得以在淮扬市继续担任市委书记,这次到省城去,丁原基本上落实了这个消息,更为要命的是,接替许光坤出任省委主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是常务副省长孙志超。
前不久,丁原才知道,孙志超是比较支持黄海涛的,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有联系,丁原不是很清楚,丁原曾经就孙志超支持黄海涛的事情,询问过许光坤,许光坤没有表示反对,说明这个消息是真实的。这样一来,丁原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说不定年底就会被调整。
丁原现在非常后悔,到淮扬市这些年,一直有许光坤的支持,感觉不到形势的微妙,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时间,改变淮扬市的局势,让淮扬市的经济快速发展,总是以为保持稳定就是最好的政绩了,殊不知完全不是这样,丁原从来没有想到过能够在官场上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什么更强有力的靠山。在如今的形势下,努力工作是一个方面,关系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直到丁原明白,自己以前是很有希望的,工作上能够出亮点,借助着年龄的优势,完全可以升上去的,所以,当徐少杰在玉都区做出了样子,丁原就迫不及待想着在淮扬市全面推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但丁原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除非有奇迹发生了。
“郎书记,你是什么意见啊。”
“我建议,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督促玉洪县加快步伐,老是前怕狼后怕虎,怎么能够做好工作啊。”
“好吧,你到玉洪县去一趟,看看他们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了,拿到工作进展方面的材料,我们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必要的时候,召开常委会研究。”
看着郎世福信心满满的样子,丁原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普通出身,做到市委书记,不错了,自己现在还是市委书记,就履行职责,做好工作,万一省委调整了,自己不后悔,就算是在离任之前,做出来了一些事情,为淮扬市留下了发展的伏笔。
黄海涛心情非常好。
省委班子可能调整的消息,黄海涛也是非常关注的,这样的大事,黄海涛几乎是倾尽全力打探消息,关系到自己的仕途,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重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海涛最近刚刚得知消息,许光坤可能退下来,孙志超出任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黄海涛欣喜若狂,至于陈登祥可能出任副省长的消息,都不是那么重要了,为了能够结交到孙志超,黄海涛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孙志超还在担任省『政府』秘书长的时候,就开始了公关。总算是选择正确了。淮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如今必须要压下来,这份功劳,不能够让丁原拿去了,许光坤退下来了,丁原难道还想着在淮扬市主政吗,恐怕没有那么便宜了,说不定年底就要离开淮扬市了,就是再晚一些,也是春节前后的事情,现在,黄海涛想到的,是马上到省城去,将自己的某些想法,汇报给孙志超。
余怀祥进入了黄海涛的办公室。
“小余,玉洪县的产业结构调整,我还是那个意见,一定要稳妥,不要着急,慢慢来,充分搞好前期的调查研究,选准项目,这是大事情,急不来的,不要选错了项目,急躁冒进容易出差错,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郎书记有些着急,我找时间和郎书记交换一下意见,你将我的意见转告玉洪县县委县『政府』。”
“好的,我马上就去办。”
“还有,准备一下,下午我们到省城去。”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玉洪县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始终不能加快,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原因,尽管郎世福催促了多次,可是,依然没有什么效果。郎世福不赞同黄海涛的观点,和丁原也交换了几次意见。丁原终于下定决心,召开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玉洪县的问题,玉洪县这样的速度,不能容忍,一个多月过去,快两个月时间了,方案都没有拿出来。
书记办公会依然在丁原办公室召开。
“同志们,今天开会,专题研究玉洪县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已经过去了快两个月时间,玉洪县还没有拿出来方案,这样的速度太慢了,所以我想,今天我们召开书记办公会,统一意见,要求玉洪县加快步伐,否则我们将视为玉洪县的班子不能够很好贯彻市委的精神,考虑对其班子进行调整。”
丁原的话语刚落,黄海涛就开口说话了。
“玉洪县的情况,我是知道的,也和郎书记交换了几次意见,一直没有来得及给丁书记汇报,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到一个县未来的发展方向,玉洪县很谨慎,多方考证,希望选出最适合玉洪县的发展项目,我认为这种负责任的精神值得肯定,至于说时间长了一些,我认为,可以督促一下,要求他们加快工作步伐,这样的大事情,我们应该多给下面一些时间考虑,牵一发动全身,毕竟,所有的县市都看着玉洪县,他们也害怕工作做不好啊。”
会议刚刚开始就陷入了僵局,丁原和黄海涛的态度完全相左,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取得一致的意见,就看丁原的态度了,这样的时候,其他的副职是不好发表什么意见的。丁原已经明白了,最近一段时间,黄海涛到省城去了好几次,不用说也知道干什么去了,时间不多了,丁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趟开一条路。
“黄市长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在先前的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上面已经统一了观点,我不否认,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可是,我们看看淮安市,短时间发展起来了蔬菜大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说,只要我们胸怀百姓,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利益,就能够加快工作步伐,我了解过一些情况,比如说,玉洪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来全县适合发展林果业的思路,就是值得考虑的,有了好的思路,关键是落实,专家的意见,值得借鉴,实践才能够出真知,没有谁会为你摆好路子,口头上说的再多,议论再多,也是没有大的作用的,所以,我认为,玉洪县的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
办公室里面一时间有些沉闷,书记办公会说出来这样的话,实际上是丁原在委婉的批评黄海涛了,以前可没有这样的事情。黄海涛的脸『色』有些微红,暂时没有说话。
“我赞成丁书记的意见,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玉洪县完全可以加快步伐,全面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我到玉洪县的时间比较多,了解不少的情况,玉洪县委县『政府』应该拿出来气魄,大胆工作。”
郎世福旗帜鲜明支持丁原的观点,他是直接负责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市委副书记,说出来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接下来,陆长征发表了意见,支持丁原。至此,意见基本上明确了。
“丁书记,书记办公会做出决定,我没有意见,不过,我有点想法,还是要说出来的,玉洪县为了做好工作,一直很谨慎,也多次给我汇报了,我是赞成他们的意见的,现在书记办公会研究了,我建议,可以要求玉洪县加快工作的步伐,但是,不能提出具体的时间要求,比如10天半月的,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玉洪县的产业结构调整万一不成功,是不是要我们市委来承担责任,他们也会因为时间的仓促,做出一些不利于工作的决定。”
丁原非常气愤,说了半天,黄海涛一句话,还是否定书记办公会的决定,不限定时间,召开今天的会议干什么,有什么作用,书记办公会岂不是等同于儿戏。
“黄市长,我们今天召开书记办公会,本来的意思,就是要求玉洪县拿出具体的时间表,看看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实施具体的工作,至于说产业结构调整全部的工作,什么时候完成,那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当然不能限定时间。关于时间要求的问题,我们不再讨论,请郎世福同志代表市委,和玉洪县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谈话,按照书记办公会提出来的要求,一个月时间以内,拿出来方案,否则,市委将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所有人离开丁原办公室的时候,脸上都没有笑容,市委书记和市长,是矛盾的结合体,如果说两人能够统一意见,很多的工作,开展起来,就是事半功倍,但两人的意见如果不统一,城市的发展困难重重,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尽管丁原书记要求严厉,没有人看好这件事情。
黄海涛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没有表现出气愤的样子,神定气闲,反而让大家感觉到了不安,难道说黄海涛心里有数吗。
丁原的心在下沉,黄海涛一定知道了所有的事情,看样子是胜券在握,越是这个时候,丁原越是不会退缩,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离开淮扬市,不担任市委书记了吗,临走之前搏一搏。但丁原的心很疼,他不是一个人,就从眼前的局势来说,陆长征怎么办、郎世福怎么办,最为担心的,是徐少杰,自己离开淮扬市了,徐少杰就完了,除非是赶快调离淮扬市,不要政治前途,在省城随便找个单位混饭吃。
书记办公会之后,淮扬市的局势显得有些微妙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书记办公会的意见,不长时间,下面都知道了,丁原和黄海涛意见相左的事情,也泄『露』出去了,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绝大多数是支持黄海涛意见的,『共产』党的干部,能上不能下,上面要关爱下面的干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
丁原很气愤,书记办公会的讨论内容,为什么会泄『露』出去,但这样的事情是无法查的,既然有些人想要泄『露』消息,就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根本不要想着查出来。
玉洪县的步子倒是加快了,三个月的时间,玉洪县终于拿出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看到了这个方案,不仅仅是丁原,连徐少杰都忍不住要骂娘了。
玉洪县拿出来的方案,居然是发展蔬菜大棚。
这是一种明显的挑衅,是对书记办公会做出的决定的不满,徐少杰相信,玉洪县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没有这个胆量,不敢这样做,而敢于这样做的,只有黄海涛,徐少杰不明白,黄海涛凭什么这么做,哪来的胆量,黄海涛是市长,公开和市委书记对抗,不会有好的结果,除非是黄海涛在上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支持。
徐少杰忽然想到了丁原书记每次回到省城之后,那种郁郁寡欢的神情,徐少杰开始心颤,难道说丁原书记要失去依靠了,黄海涛已经知道这些事情了,公开和丁原书记叫板了吗,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就真的麻烦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丁原的果断
第一百四十一章丁原的果断
“老徐,我在淮扬宾馆,有很重要的事情。”
徐少杰放下电话,立刻赶到了淮扬宾馆,他的心跳的很厉害,最近,陈目标的情绪有些反常,常常在电话里长吁短叹,这次有重要的话,徐少杰猜测,可能和丁原书记有关。
进入房间后,徐少杰发现,陈目标的脸『色』很严峻。
“老徐,我就不罗嗦了,有些话,是老爸要我转告你的,你不要着急,慢慢听我说完。事情很重要,我也是仔细考虑之后,才决定全部都说出来的。”
“陈哥,我不着急。”
“你应该知道,官场上的人,都是需要有依靠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样的规则,虽然大家不会说,可谁都承认,所谓的草根奋斗的故事,都是书上说出来的,行不通的,官场上没有草根,小草也要吸取营养,慢慢长大。丁原书记是出身普通家庭的,后来跟随许光坤书记工作,得到了许书记的赏识,出任淮扬市委书记,这些年来,许书记一直很支持丁原书记的工作,所以,丁原书记得以在淮扬市工作这么多年,现在,许书记很快要退居二线,到省人大去工作了,所以,事情就发生改变了,老爸是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的,一再告诫我,不要搀和到淮扬市的矛盾中间,老爸很看好你,觉得你有能力,如果你愿意到省城去工作,老爸愿意出力。”
“陈哥,你的意思是,陈伯伯会得到提拔了。”
“老爸很有可能出任副省长,所以说,老爸还是想着帮助你,还有一个情况,可能出任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是常务副省长孙志超,你知道孙省长看好谁吗,看好黄海涛市长,所以,淮扬市即将发生的改变,你就清楚了。”
“陈哥,你准备怎么办?”
“我还没有想好,反正我不会很快离开沙隆县,下来了,怎么也得坚持一年半载的,再说了,老爸如果上去了,黄市长也不会对我怎么样,我就老老实实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管淮扬市发生什么情况,坚持自身的看法,就可以了。”
“陈哥,我真是有些对不住你啊。”
“老徐,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山不转水转,我们都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徐少杰说不出来话了,这是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话语,年轻是优势,可是,官场上,年龄不是最为重要的,机遇的背景才是决定『性』的,就目前的形势来说,陈目标跟着他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
“陈伯伯没有说其他的意见吗?”
“主要是两个意见,一个意思是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愿意到省城去工作,我会转告老爸的,一定为你想办法,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尊重你的选择,如果你决定暂时留在淮扬市,就要好好工作,义无反顾。”
徐少杰突然明白了什么。
“陈哥,你告诉陈伯伯,我谢谢他的好意,我还是决定暂时留在淮扬市,丁书记是我的恩人,我不会离开丁书记,除非是丁书记离开了淮扬市。”
离开宾馆的时候,徐少杰的心情是沉重的,一切的谜底都揭开了,为什么丁原书记每次回到省城,都有些郁郁寡欢,在官场上,没有背景或者失去靠山是很可怕的事情,特别是在做事情的关键时刻,丁原书记的运气不是很好,正要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许光坤副书记退居二线了,徐少杰完全可以选择到陈登祥的身边去工作,留在淮扬市,丁原离开之后,结果一定会很惨,他和黄海涛之间,存在矛盾,和朱宗祥之间,更是无法调和的。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徐少杰不会离开,临阵脱逃,为所有人不齿,虽然是很好的选择,但徐少杰不会允许自己这样做,他不会泯灭自己的良心。
玉洪县的方案已经触动了丁原的底线,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丁原明白,玉洪县的领导没有这样的胆量,这是黄海涛发出的挑衅,或许,丁原这次如果妥协了,很有可能缓和与黄海涛的关系,在淮扬市的日子,能够舒舒服服过下去,体面离开,看起来,这是黄海涛的挑衅,也是黄海涛的试探。
丁原不会妥协了,早就想开了,大不了卷铺盖走人,丁原遗憾的是,动不了黄海涛,尽管他知道是黄海涛在后面,是主谋,却无法撼动。
丁原突然召开了书记办公会,他拿着玉洪县的方案。
“玉洪县县委县『政府』经过了三个月的调研,终于拿出了方案,很有成绩啊,我仔细看了这个方案,向淮安市学习,发展大棚蔬菜,玉洪县为我们淮扬市 (:
)
( 宦海无声 http://www.xshubao22.com/2/2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