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下洛阳城的话,那么他就能一飞冲天,这也显示了洛阳城的重要性。
不过这座城市必将属于唐书,站在楼船的阁台上,唐书收回了目光。坐回了座位上,一旁的桌上摆放着各色佳肴。都是顶尖的厨师特意制作的,而且采用的食材也都是顶尖的,类似黄河刀鱼鲤鱼之类的,在后世可能很少见,但是在这个年代还不是那么的稀罕。
和清风细雨说笑着,品尝着美酒佳肴,关于安插细作的事情。傍晚就已经处理完毕。剩下的事情已经不多了,唐书之所以还停留在这里,却是在等人。这个世界上真正知道唐书的人并不多,能和他有所接触的人也不多,而唐书现在等的人就是个例外了。正是这个世界原本的主角双龙。
双龙本来被唐书打发去了巴蜀,两人也是作为四海商行的护卫进行着历练,这已经是两个多月的事情了,两人似乎做得很是不错,不过这两个家伙也是惹祸精,似乎两人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状况。这次也并不例外,好在这两个家伙也撑得住,并且解决得了。
这次的护送,双龙的名号也渐渐开始传播起来,这也得益于他们在巴蜀和川帮以及巴陵帮的冲突。川帮的问题并不大,四海商行那里稍微打点一下也就过去了,毕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巴陵帮那里可就闹大了,不过唐书也并不在意,巴陵帮是做什么生意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垃圾早晚会处理的。
双龙和他们起了冲突,唐书也并不意外,双龙好歹也都是热血青年,遇到这样为非作歹的巴陵帮,搞清楚他们的作为之后,双龙没有反应才奇怪哪。那时候双龙和商队分开之后,两人可是将巴陵帮闹得天翻地覆哪,很是成就了一番威名,巴陵帮的大当家陆抗手这段时间也被人刺杀身亡。这件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
陆抗手的死是谁下的手,唐书并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双龙下的手,但这件事情却被推到了双龙身上,不过双龙也不在意,陆抗手的死使得巴陵帮一片混乱,原本贩卖人口的生意自然陷入了停顿,也让双龙满意的拍拍屁股离开了。当了一回挡箭牌,两人似乎也并不在意。
唐书知道这番巴陵帮的变故,也算是早有预谋,正好赶上了双龙的行动,双龙也就背了黑锅,而类似萧铣香贵香玉山等人就是最大的赢家了。
如果从全局来看,这或许也是件好事,毕竟豫章的林士弘也在阴癸派的支持下开始崛起,有了萧铣的出现,对南方也算是有着好处,起码南方混乱一些也好,唐书思索着南方的情况,一时半会间,唐书还顾不上南方的情况,所以维持这样的几家争锋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将关于南方的想法丢到了一边,这些事情只要有个准备和构思就可以了,毕竟形式总是会变化的。
双龙如今的情况显然已经不适合继续充当四海商行的护卫了,所以唐书就直接将他们招了回来,正好青州军马上就要开始有大动作,让双龙在军中历练一番也好,这两个家伙能惹祸不说,却也有着足够的潜质和能力,等待唐书拿下河北之后,他就准备将这两个家伙丢去塞外。
对于突厥的威胁,唐书可不会忘记,哪怕那个老辣的始毕可汗马上就要挂了,但之后的颉利和突利两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突厥对于中原虎视眈眈,早晚必有一战,所以先期让双龙这两个家伙去折腾一下塞外民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好让这两位大好青年为中原汉人做做贡献。
被唐书召集。双龙丝毫没有反对,反而很积极的赶了过来,估计寇仲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最有前途的义军,建功立业实现他仲少曾经的梦想了。不过两人赶到洛阳城最快也需要到明天下午,所以唐书就在这里等候着。他倒是并没有觉得不耐烦。反而很悠哉的拉着清风细雨,当然也少不了那位俘虏傅君婥调笑了。
傅君婥虽然依旧板着脸,不理不顾的样子,但唐大少爷那么厚的脸皮怎么会在意那些哪?不时调笑几句,或者吃吃豆腐,看着傅君婥气愤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已经成了唐大少爷日常中的一个节目了,似乎这样逗弄傅君婥很好玩似得,确实,傅君婥那副倔强无奈的模样很让唐书觉得有意思。
为此无耻的唐大少爷竟然到现在都没有拿下傅君婥,要知道唐大少爷原本都想好了,俘虏了傅君婥之后。找机会利用再次配备起来的道具,彻底的占有傅君婥,这个道具吗,在笑傲世界的时候,唐书已经使用过了,那种集合了迷?香、春?药以及各种有着养身养神滋润效果的药材集合而成的珍贵信香。
这绝对是心怀不轨的家伙的神器哪!唐大少爷自然不会放过这种神器,有了笑傲世界的经验。虽然两个世界的规则有些不同,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最终也是配备了出来,在这个世界高手对于这样的药物抵抗力很高,但傅君婥已经被封禁了武功,自然不必担心神器的效果了。
不过如今唐大少爷更喜欢看傅君婥那种为难的样子,倒是还没有让神器开封,这应该算是傅君婥幸运哪还是应该怎么说,真说幸运也说不定,毕竟傅君婥也是气呼呼的。更何况已经到了盘里,唐书终究不会放过她的。
“哼!”这时候在唐书这个家伙拐弯抹角的调笑下,傅君婥过了半响才在清风细雨古怪的表情提醒下明白了过来,终究忍耐不住,气冲冲的站起身。如果不是知道自己不是唐书的对手,还被封禁了真气的话,傅君婥肯定想要教训唐书,不过现在傅君婥已经有了经验。
之前类似的情况下,傅君婥忍耐不住,上前要和唐书拼命,却在纠缠之中,被唐书占了很大的便宜,弄得她面红耳赤很是羞恼,那次之后,傅君婥也知道了惹不起只能躲的道理。
看着傅君婥气冲冲的回去了船舱,唐书摇头笑了笑,某种程度上,傅君婥也很有现实中那种傲娇的意味哪。
懒洋洋的倚坐在躺椅上,唐书望着天空中云雾穿梭,玉盘般的明月忽隐忽现的,心中一动,装B的想法充斥心间,这也是为了泡妞哪,傅君婥是高丽人,高丽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所以唐书这个时候有了显摆的心思,喝下杯中酒,唐书开口轻吟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清越的声音在码头上回荡起来,还带着淡淡的曲调,犹如歌声,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当然也有丝毫不好文学的人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依然如故的玩闹着。
船舱中的傅君婥正躺在床上生闷气,又对自己如今的处境有些焦躁,不只是被软禁让她不舒服,更有在这种环境下,她根本没有办法联络高丽方面,她有些担心师傅和师妹们担忧,却又没有任何办法。正烦躁的时候,唐书清越柔和的声音传入耳中。
那动听清越的声音仿佛带着特殊的魔力,让她心情顿时平静了很多,傅君婥知道这是唐书的声音,惊诧之余也有些好奇,仔细的聆听着,听着那大气飘渺雅致的诗词,傅君婥也有些惊叹,虽然早就知道唐书才能出众,不管是武学还是处理其他的事务方面都是如此,但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还有着文学方面的才能。
对于中原文化,傅君婥并不陌生,说实话,她并不懂得如何评价诗词,但唐书轻吟的这首词却让她感觉分外的出众动人,心神不禁投入其中,越听越是沉迷,虽然傅君婥心性不凡,更是有着足够坚定的信念。但她也是个女子,对于一些美好的事务,对于感情总是有些一些遐想,如今唐书吟唱的这首词无疑就显得动听了!
唐书装B完毕,看着清风细雨水汪汪满是敬服的目光。心中很是满足,特别是察觉到船舱中傅君婥的沉默的时候,心情更好了,估计这个时候也就是差了一把折扇让唐大少爷做出一副风流才子的模样了。这也让唐书寻思着是不是继续剽窃几首震一震傅君婥这个高丽女人了。
反正如今唐书戴着的可是被他命名为李白的那张面具,唐书剽窃可是丝毫都没有压力哪!
“好词!”就在唐书还在思索的时候,一旁传来赞叹的声音。唐书抬头看去,却见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站在不远处的巨舶之上,看到唐书抬头,那位男子很是和善的行礼,随后开口说道,“打扰兄台了。实在是佩服兄台的才思才开口打扰兄台,这等诗词足以流传千古了,宋某也是想要沾沾光,结识一下兄台,在下宋师道。兄台可容在下认识一番?”
唐书挑挑眉,说实话,唐大少爷对于男性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特别是比较英俊潇洒的,不过人家彬彬有礼的,也不能显得咱们太过小气不是吗?不过听到他自我介绍之后,唐书眼角抽搐一下,原来是这个痴情种啊,还好这时候傅君婥已经回船舱了,不然被这个家伙看到,让他发花痴怎么办?!
傅君婥已经是唐书的盘中餐了,不管是谁都别想从唐大少爷这里占便宜哪,不过唐书倒是没有拒绝宋师道的意思。这也是唐大少爷一直存在着打宋阀势力的念头,当然,宋玉致那位原著中的美女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唐书站起身,同样微微一礼,脸上带着云淡风轻的笑容。“原来是宋公子,久仰大名了。在下李白。”
宋师道有些意外,唐书这幅样子分明是知道他的身份了,不过宋阀声势浩大,作为天刀宋缺的公子,宋师道的名声也不小,对方知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重要的是唐书这份姿态,并没有拒绝的意思,也让宋师道很是高兴,宋师道为人豪爽大气,也喜欢结交朋友。
唐书剽窃的一首词直接的打动了宋师道,很想和唐书认识一番。直接开口邀请到,“不知兄台可愿移步来这边认识一番,正好我们也在这里赏月品酒。”
唐书思索了一下,也没有拒绝,唐书早就想过要和宋阀进行一番接触,只不过之前青州军实力还不够,唐书并没有急着动作,但如今正好凑巧遇到,先给宋阀一个提醒好了。唐书这里倒是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吩咐了清风细雨两句,唐书直接踩着栏杆,身形飘然而起,朝着宋阀船只掠去。
“李兄好轻功!”宋师道赞叹道,眼中也满是佩服,宋师道家学渊源,自身实力在青年一代中就是数得着的好手,但是唐书这一手轻功还是让宋师道满脸敬佩,因为宋师道很清楚,换成他或许能够直接飞掠过来,却绝对没有办法像唐书这般举重若轻轻松自如的。
“谬赞了!”唐书笑着点点头,他这也是刻意卖弄的,为的就是让宋师道知道自己的能力。随后四下看了看,宋阀的船只也是不凡,这倒不出唐书意料,宋阀如今近乎光明正大的贩卖私盐,尽管有着宋阀的声势影响,但自身也需要展露足够的势力,战船就是一个指标了。
朝着宋师道示意了一下,唐书目光转移,就看到了一对男女站在一侧望着这里,看他们的容貌应该就是银须宋鲁和他的小妾柳菁了,宋鲁银须飘飘,身形魁伟,而柳菁却是娇媚动人。
“这位是在下的族叔……”宋师道开口介绍着,介绍完之后,宋鲁开口笑道,“李公子,我们入内说话吧,酒菜都已经准备好了,李公子正好品尝一下我们岭南的酒品如何。”
几人走进顶楼船舱内,这里似乎是特意留出来的地方,四周开窗,正可以欣赏周围的景色,似乎之前宋师道几人就在这里赏景聊天,桌子上还看得到些许痕迹,不过为了迎接唐书这个客人,之前的残羹冷炙自然是撤下去,另外准备了。几人坐下,侍女已经送上了香茗。
唐书这个李白的马甲可谓是籍籍无名。但不管是宋师道还是宋鲁柳菁都表现的谦和有礼,可见宋阀的家教如何出众了,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野心勃勃之类的,但无论如何,作为宋阀众人能够有这样的表现还是很令人心折的。比起独孤阀乃至宇文阀,宋阀和李阀在这个方面实在是良好太多了。
“在下青州军参军李白,这次能够遇到宋阀各位,也是一种幸运哪,宋阀果然名不虚传。”众人坐下之后,唐书开口自我介绍到。虽然对方并没有开口询问,但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唐书直接将自己的马甲身份说了出来,正好让他们提前了解一下。
宋师道和宋鲁等人果然动容,宋阀无疑是有心人,本就势力强大。在加上如今天下大乱,而阀主天刀宋缺更是坚定的汉人血统支持者,之前宋阀归顺隋朝也是形势所逼,如果大势变化,他们自然有所关注了,这天下各方势力变化,他们都有着情报。对于青州军自然也有着足够了解。
尽管青州军一举拿下三郡之后,就归于沉寂,但类似宋阀这样的大势力却丝毫没有遗忘青州军,这不是因为青州军表现出来的军事力量,而是因为青州军似乎很是充裕的人才储备,不只是军事人才,各种管理人才也不缺少,再加上青州军颇有些出格却分外实用有效的制度,更是引人关注。
更让宋师道和宋鲁深深记住青州军的原因是,天刀宋缺曾经评价过青州军。天刀宋缺在宋阀中的地位声望如同神灵一般,他的言语宋阀众人自然都记得清清楚楚的,特别是宋缺对青州军所言可是赞许,他没有提及青州军的神秘以及从何而来的人才储备,他评价的却是青州军统领唐书的自制力和大局观。
正因为如此。宋师道和宋鲁对青州军的印象特别的深刻,只不过以往并没有找到机会接触,没想到今天莫名邀请的客人,竟然就是青州军中人,这实在是个意外。
“对于天刀宋阀主一直支持汉统,我们统领以及诸多同僚都是十分敬佩乃至赞同,胡蛮趁我汉人势弱窃据中原神器多年,实在是我们汉人的悲哀,也是我们汉人的耻辱。这次隋朝自毁前程,这是汉人难得的机会,我们统领早就有言,这次青州军能不能成功不提,却怎么都不能允许胡蛮再次占据中原权柄!”
唐书很是慷慨激昂的说道,既然遇到了宋阀,唐书当然知道该说些什么。
“说得好!”宋鲁等人都是一阵喝彩,不过他们虽然有些激动,却也不至于影响心神,毕竟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会不会那样做就是两说的了,但不管怎么样,能够从唐书口中听到这样的言语,也让宋鲁和宋师道很是高兴,因为那是宋缺的理想,因为家教的缘故,类似宋鲁和宋师道等人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有机会的话,我想我父亲肯定会想和唐统领认识一番的。”宋师道开口说道,“肯定会有那一天的。”唐书点点头如是说道,这时候,下人们已经将酒菜送了上来,虽然是临时赶制,却也是色香味俱全,宋鲁和宋师道以及柳菁当下招呼起来。
“不知道李公子这次来洛阳城所为何事?可是也听到了关于和氏璧的传言,所以特意来打探一番,不瞒你说,我们一行就是特意为此而来的。”酒过三巡,宋鲁望着唐书说道,“和氏璧与杨公宝藏,得一可得天下!”唐书说出了这句最近流传天下的传言,说完看着宋鲁等人,笑道,“各位可相信这句流言?”宋鲁只是笑着,也没有正面回答,倒是宋师道开口说道,“我不怎么相信?”
“我也不信,我们统领也不相信,和氏璧和杨公宝藏不过是死物而已,最多能够增添一些声望罢了。三国时期,可是有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但蜀国由始至终最多就是偏居一隅。可见流言也是很不靠谱的,很多时候,不过是有心人特意散发出来,自抬身价的举动罢了。”
“李公子真是见识高明,不过类似和氏璧和杨公宝藏在这个时候终究还是很有号召力了。”宋鲁说道,唐书点点头,对于这一点倒是没有反对,谎话说了多遍的话就会变成真话。真正的智者毕竟只是少数,这种号召力和声望在某些时候,可是很有效果的。但那也需要你有着一定的基础。
“李兄真是高见,原本我都有些迷惑了,李兄这番言语却是让我想通了。”宋师道有些佩服的说道。
“宋兄客气了。”唐书摇摇头,随即解释道,“我这里倒不是特意来的洛阳城,之前我们有一批货物通过四海商行从长安城运回去,我是特意前来护送的,不过如今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问题。我就在洛阳城处理一些事情,也用不了两天就会离开。”
“运送货物?”宋师道怔了怔,旋即有些惊讶的说道,“原来四海商行是帮青州军运送货物啊。之前关于四海商行和黄河上诸多水匪帮会的联合船队交战的事情可是在周边传得沸沸扬扬哪。”
宋师道说着和宋鲁对视了一眼,对于青州军的实力又有了别样的认识,四海商行他们早就知道。突然崛起的这家商行很有实力,也知道四海商行和青州军有所牵连,所以宋阀才对青州军没有任何的轻视。但如今听到唐书的言语,才确定了四海商行和青州军比想象中的还要亲密。
“是啊,将那些家伙击溃之后,可以说如今的黄河河道之上已经没有什么危险,所以我才在这里停留了下来。处理一些事情。”唐书笑着道,对于宋鲁和宋师道的目光交流就当没有看到,本来唐书就想要向宋阀展示一下自身的实力,这些事情唐书自然不会隐瞒。
“这倒也是,四海商行这次可算是做了件大好事,周围的很多商人对此都欢欣鼓舞哪。”宋师道赞叹道,这时候宋师道和宋鲁等人都很好奇青州军运送的是什么货物,竟然吸引了那些水匪们联合了起来,但这样的事情很是私密,他们自然不会开口询问了。
“杨广南巡。闹得沸沸扬扬的,为了他的路途通畅,各方面的力量可是调动了很多,毕竟如今天下乱象纷呈。可杨广刚刚离开,就在两都之间的重要水道之上那些水匪们就能如此猖狂。可见大隋真的到了大势将倾的地步了。也看得出来很多势力都已经跃跃欲试的不在安分了。”宋鲁感叹道,“大隋的文皇帝杨坚是何等的雄才伟略,使得阀主都不得不避让,但不过二世而已,就已经堕落至斯,真是让人感叹,杨广绝对是个出色的败家子哪!”
宋师道在一旁也是点头,他们作为宋阀中人,更为了解宋阀的力量以及宋缺的英明神武,但是宋缺却只能顺从大隋,由此也可以看出那时候大隋的鼎盛,但短短时间,形式就已经如此变化,实在让人无言。
“所以很多人都说杨广可是古往今来少见的昏君,就是当初的二世皇帝胡亥都不能及,毕竟胡亥当时并没有掌握住力量,杨广却完全不同,他可是完全将自己的国家破坏的。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不是遇到了杨广这样的皇帝,怎么会给你们这些男人提供这么好的机会哪?”柳菁在一边娇笑着说道,“也对!”宋鲁笑了笑,应和道,
“杨广当年也是英明神武,文治武功都很是出色,不然也不至于接收大隋,刚刚登基的时候表现也是明君气象,后面却迅速的堕落了,以至于中原落到如今这种地步,真是让人不解!”宋师道慨叹道,“杨广确实也称得上雄才大略,至于宋兄所说的堕落也说不上,这不过是他的本性而已,他太急了。不管是三征高丽亦或是征讨其他的外族,乃至修建大运河,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他丝毫不体恤民力,也至于民怨沸腾才是大隋局势混乱的根源。这也是杨广出身贵胄,丝毫不清楚民情的缘故。”
唐书开口说道,他这样的论调顿时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现在天下可是人人都认为是杨广太过暴虐昏庸的缘故才导致如今的场面,四处征讨外族乃至修建大运河更是被当成了昏君的暴政。唐书这样的说法可是非常的非主流的。宋鲁和宋师道自然不是人云亦云的人物,都是认真的倾听着,“大运河联通南北,重要性不言而喻,只看运河中的诸多船只就知道效果了。至于征讨外族也是非常必要的,类似高丽乃至吐谷浑都是豺狼心性,太过放纵的话,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的侵犯你。所以杨广的行为尽管有着虚荣的原因,却也是非常应当的。
那些外族可没有中原的礼教,你的善良只会被当成软弱。杨广好色无度,生性奢靡,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并不算什么,民众也并不是不能接受,中原子民是最好的子民,只要还能活下去,他们就不会有别样的心思,甚至稍微活的好一些,就会非常感激。
但杨广却根本不知道这些,他完全将民众当成羔羊一样不知反抗的奴隶了,不管他的行为如何的正确,但只要是不能让民众生存下去,民众就会反抗,任何人都不会甘心死亡的。这就是杨广的失误了。大隋在杨坚的掌控之下可以说发展迅速,国库充实,哪怕是现在也是如此,各地粮仓都是充足。
偏偏杨广压榨民力,丝毫不知体恤,如果杨广知道放粮给民众的话,民众不只是不会抱怨反而会有所感激。杨广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异国使者面前可以财大气粗的浪费,却不愿接济自己的子民,这样的皇帝怎么会被人接受,民众活不下去,也就只能造反了。”
唐书一番长篇大论,宋鲁和宋师道都是沉默着,仔细回味着唐书的言语,半响之后不由点点头,表示认同了唐书这番说法,一时间宋鲁宋师道看向唐书的目光中充满了佩服,能够将一系列的事情说的清清楚楚,直指事情的本质,这样的能力怎么能够不让人佩服那。
“哪怕是现在,如果杨广决定各地开仓放粮接济民众的话,再有一些其他的配合措施,比如赦免参与义军的流民的罪过之类的,天下形式就会安定很多,大隋也能多出一些回天之力。终究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是真理。”
唐书如是说着,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毕竟人心已经散了,而且杨广根本不可能觉得自己错了,更不可能想到民众的,他只会认为这些贱?民可恶,不知礼法。
“不过杨广绝对想不到民众的,他心目中也从来都没有民众的存在,他根本不知道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哪怕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犯了这个错误,也都称得上是个昏君了!”唐书补充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道理很早之前孔子就说过了,可惜似乎很少有君主能够将之放在心上。”唐书叹道,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第三二零章利人精神
宋鲁和宋师道以及柳菁这个时候都是沉默着,心中却是各种思绪闪过,唐书的这番说法可以说真的触动了他们,仔细想一想,可不就是这样,杨广不把小民当回事儿,只知道压榨和索取,活不下去的民众只能造反以求活路了。很早就有的名言警句,却从未被杨广放在心里过。
莫名的,宋师道想到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典故。看向唐书的目光越发的佩服,这般见识他自认远不如,原本只是因为唐书的文采才有了结交的心思,但是如今这个结交的心思更加的浓重了,也是因为唐书的见识。
“民众不可欺啊!”宋鲁感叹了一声,越想唐书的言语,越感觉有道理,可不是吗,如今大隋的江山一片凌乱,烽烟四起,可以说就是那些活不下去的民众揭竿而起造成的。再想想古往今来的国家,民众的要求确实不多,他们不在乎皇帝奢靡与否,只要自己能够活下去,他们很容易满足的。
“李公子真是真知灼见,令人佩服。青州军能够有李公子这样的人才,未来发展也是很让人期待那。也真不知道是佩服唐统领的运气还是能力了,能够得到李公子这样的帮手。”宋鲁很是认真的说道,唐书笑了笑,“宋前辈客气了,其实这番言语很多都是唐统领和我们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次五胡乱华可以说是我们汉人最大的耻辱,也给汉人带来了太大的伤痛,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国富民强的办法,必须知道怎么才能让国家安定,这样才能避免再次被胡蛮肆虐压迫的可能。”
无疑。宋鲁的一番言语,赞叹很是真诚,内中却也有着一些招揽的意思,这倒有些好玩了,谁知道这个李白就是唐书的马甲哪。唐书这番说法更是在后世了解诸多信息之后,唐书综合之后才得出的想法。当然,对此唐大少爷绝对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感觉,他的脸皮可是厚的很,这点小事怎么能够让他产生廉耻心哪!
“这样啊,青州军也是人才济济啊。真是期待着能够亲自看到唐统领。”宋鲁也听出唐书的意思了,他倒是没因此产生什么怨气,心胸豁达不说,也是因为这样的招揽并不正式,而且对方也很客气,未来双方未必没有合作的机会。甚至更为深入的可能性都有,所以宋鲁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一切还要看以后如何发展了,宋鲁这时候也已经看出,唐书所言的支持汉统的言语是真心实意,这样的话,如果未来青州军发展不利,自然会支持宋阀的。而青州军发展良好,对宋阀也不是什么坏事。
等到宋鲁和唐书说完之后,宋师道举起酒杯敬了唐书一杯,又是一番赞叹。宋师道的言语很是朴实,但内中的情感却是格外的真诚,和宋鲁这个老狐狸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得不说,宋师道宋公子的人品真的是非常不错,如果他以后不打傅君婥的主意,唐书倒是不介意和他结交一番。
话题再次拉了回来,唐书脸上露出了讥讽的笑容。“杨广根本没有想过放粮的事情,他也不知道民众如今生活多么的困苦,大隋朝积攒的粮草最终只会便宜给别人,让各方势力推翻大隋统治的举动愈演愈烈,自己的粮食却被别人用来推翻他自己。这样的白痴事情,古往今来都是少见。”
对于这样的事情,想一想就感觉好笑,明明粮草无数,却不愿意拿出来平定混乱的形式,最终被敌人夺取,用来收买人心对付自己,这样的事情单单白痴都不足以形容了。大隋自文皇帝杨坚开始安定国家,大力发展,国库丰厚,最终却便宜了别人。类似李密那样打下洛口仓开仓放粮,赢得无数声望和感谢的义军首领就不说了。
单单是后来的唐朝,李世民打突厥用的还是隋朝时粮仓积蓄的粮草,这样的事情都让人不知该如何吐槽了。
杨广倒是不孤单,除了他之外,同样有过类似的情况还有着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秦始皇横扫八荒六合,同样威压中原,并且大力推广各项制度,各地粮仓也有着大量的积蓄,后来也便宜了各路义军,汉朝的时候,攻打匈奴,同样用的还是秦朝积蓄的粮草。
胡亥也就算了,毕竟这个家伙虽然登基,但也是个白痴,始终没有掌握住真正的力量,而且本身的能力不够,但杨广就显得无语了,各种手段轮流施行,南征北战之下,登上了皇位,觉得称得上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却也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只能说杨广从未将民众的生活放在心中考虑过。
这算是什么事情?杨广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都不足以形容他的行为啊,这完全是无私的专门利人绝不利己的‘高尚’优秀的后勤大队长精神啊!
唐书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原本没有想到这方面的宋鲁、宋师道几人被他这么一提示,也都是感觉有些好笑,这就如同遭遇强盗的时候还主动给对方提供食物和兵器一般的傻事儿啊。
“嘿,李公子好见识,如果不是李公子提示,我们还真是没有想到这种地步,估计一向自认英明神武的杨广也绝对想不到自己做了这样的白痴事情吧,他这完全是自取灭亡啊。”宋鲁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宋阀中人,不管是主战派亦或是主和派还是中间派对于杨广都没有任何的好感。
“是啊,就如李兄所说的。之前就已经有义军占据了一些官仓,进行放粮,只不过都是一些小型的粮仓,还很快的就被镇压了下去,但今后可就不一定了,杨广去了江都,北方形式估计也会更加的恶劣了哪。别的不说,如今瓦岗的李密不也是磨刀霍霍吗,他的目标可就是洛口仓。那可是大隋少有的大粮仓。
以李密的性格和能力,在如今的形势下打下洛口仓没有丝毫的问题,到时候开仓放粮,肯定会集天下声望,招收大量的流民。实力大增,很有可能成为破灭大隋的主力军哪!”
宋师道也在一旁应和道,顺着这个话题说到了李密身上,如今李密却是声威盖世,就连四大门阀的光辉都被他掩盖了下去,从宋师道的言语中就可以看出对李密的推崇和肯定。
唐书目光转了转。这个时期似乎李密还没有和宋阀达成协议,但想必已经有了一些沟通,毕竟这样牵扯到两大势力的合作,其实也是很复杂的,李密此人心性缜密,自然也知道提升自己的本钱以免鸠占鹊巢。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在李密打下洛口仓之后,他才会正式和宋阀提出合作计划来。
尽管唐书知道李密的想法根本不能达成,但心中也是有些不爽,毕竟唐大少爷也对宋阀的那位大美女宋玉致很有好感哪,转念间,唐大少爷就已经决定给李密扯扯后腿了。
“是啊,瓦岗军李密如今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甚至丝毫没有掩饰目的,倒也是霸气。不过李密此人确实出众,丝毫没有抹黑他过去的名声,而且追随杨玄感失败之后,还能再次白手起家东山再起,也是让人佩服。”宋鲁在一旁应和道,神情间对于李密的能力和成就也很是赞叹。
这时候唐书却是冷笑一声,顿时吸引了宋鲁等人的注意力,他们自然也想知道唐书这位见识才智尽皆非凡的人物怎么评价李密了,而且某种程度上。青州军和瓦岗也算是敌人哪。
“李密跳梁小丑而已,瓦岗军虚有其变,看似声势浩大,实则辖扼于洛阳江淮之间,西进之路重峦险阻不说。更是根本没有那等能力西进!一缺重镇地利,二少纵横空间,四方势力虎视眈眈,更被隋军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此乃鼠困笼中,往来奔命之象,其灭只迟早尔!”
唐书一番言语之后,悠然自得的品着岭南美酒,但宋鲁宋师道和柳菁却是怔怔的看着唐书,满脸的震惊,半响不知该说何是好,宋鲁和宋师道的能力不说,就算是柳菁也绝对不是什么花瓶,不然宋鲁也不会什么场合都带着她了,但对于唐书对李密的这番评价,还是让他们震撼住了。
无他,如今李密的声威盖世,哪怕是四大门阀面对李密的时候都有些踌躇,如今却被唐书说的一钱不值,而且唐书随意的几句话也已经点出了李密的欠缺之处,虽然语焉不详,却也让宋师道三人隐约的摸到了一些思路,但是在答案上却还是蒙着一层纱,看不清实质,心里百爪挠心般的难过。
三人对视了一眼,还是柳菁这位娇媚的女子,仗着自己性别上的优势,先是给唐书倒满酒,敬了他一杯之后,才娇声问道,“李公子所言,妾身也有诸多不解哪?公子对瓦岗密公多有不屑,但密公自当年随杨玄感起兵作乱,便以智谋闻名天下,之后孤身入瓦岗,得大龙头瞿让看重,出谋占据荥阳,随后独领蒲山公营,更是声威浩大,直接剿灭了张须陀,如今兵围洛阳,虎视洛口仓,声势如日中天,又有民心所向,将士用命,为何李公子却有如此评价哪?”
“哈哈……”唐书嘴角带着讥嘲的笑容,“声势人望这种东西,说有用确实有用的很,但说无用也是无用,当年诸葛孔明隆中对,所言三分天下,天时地利人和三种优势,刘备也是民心所向,将士用命,但最终还不是坑了自家亲戚,苟延残喘。由此可见,所谓的人和其实也很无力的很,而且巴蜀也算是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但蜀国依然无力北图,可见所谓的声势所谓的任何之类的,都是很不中用的。这争天下终究看的还是实力!”
宋师道和宋鲁等人都是微微皱着眉,随着唐书的言语思索着,“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李密的选择以及实力,他准备打洛口仓也是非常正确的,毕竟瓦岗招收流民无数,更是穷兵黩武应对隋朝的征剿,缺少粮草肯定无力为继。但就算是打下洛口仓又能如何。有了粮食,李密能够和隋军僵持下去,彼此攻讦,但因为洛口仓,隋军更是会重视他。集合多方面力量围剿也是可以想见的。被隋军牵扯住了精力,李密只能坚持着击败隋军,才能有下一步的举动。”唐书接着说道,宋鲁宋师道都是点点头,表示赞同唐书这番说法,确实。李密就算拿下洛口仓,开仓放粮,集合更多的流民,训练更多的军队,但隋军也会集合更多的力量征讨他,这样的情况。李密也只能硬撑着。说到这里,宋鲁和宋师道也有些体会到了,李密这时候就是中原最大的靶子了,也是隋军最为重要的目标了。
“我相信以李密的能力,他能够坚持下去,甚至能够占据上风,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唐书面容平淡。声音清朗,咬字清晰,字字都被宋鲁三人仔细倾听思索着,“当年李密随杨玄感起兵,他曾献有三策,上策取榆关,阻杨广大军归路,中策取关中,扼潼关天险,下策才是取洛阳。与杨广分庭抗战,杨玄感从其下策,兵败身死,前车不远,今日李密重来。又是兵困洛阳,自家的下策自家取,你道他是傻是笨?”
听到这里,宋师道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唐书已经继续说了下去,“当然以李密的才智,自是看得出来孰优孰劣,但所谓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一者瓦岗缺粮,只能就近取之洛阳,再者瓦岗地势恶劣,不破江淮不能下江南,不取洛阳不能进河北,而伐江淮不止师出无名,李子通杜伏威之辈却也不是李密能够随意欺压的。妄自行事,只会被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狙击,更有可能被隋军夹击。
欲进长安重关复壁不说,再加上瓦岗军大多数都是河南等地人,西进的话,军民会有何反应也是很难说的。毕竟如今瓦岗的形式看上去很是不错,很多人不会情愿离开故土的。而且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瓦岗内部不稳,看似平静和谐,其实已经是暗流汹涌。李密如果想要离开河南,瓦岗肯定分裂不说,甚至可能内讧,所以李密明知困难,但也只能僵持在河南。
除却洛阳,实无第二者可取,那洛阳城乃是中原重镇,四战之地,城墙何等坚固高大,又有王世充这等老狐狸在,转着洛阳边打打秋风尚可,想进洛阳,恐非他李密所能呢!更何况不只是王世充以及隋朝越王等人会抵抗李密,其他的有心人也会全力阻止李密进洛阳的。”
唐书一番长篇大论,顿时让宋鲁和宋师道三人沉默了下来,静静思索着,半响之后,宋师道沉吟了一下,下意识的放低声音,很是谨慎的问道,“李兄所说的瓦岗内部不稳,说的可是大龙头翟让?可据在下所知,翟让有勇无谋,对李密信任有加,待如手足,双方合作一向很是顺利,瓦岗能有今天如此声势,也是拜李密所赐,这点瞿让应该清楚才是,而且李密名声不坏……”
唐书嘿然一乐道:“昔年刘备入蜀,又何尝不是名声不坏,所谓一山岂容二虎,只看李密入瓦岗以来,每战必捷,锋芒毕露,便知他所谋非小,又岂是翟让一介莽夫可以驱使了的?不说其他,只是单单那所谓的独领蒲山公营就可以看出双方心里已经生出了龌龊。
瓦岗确实是因为有了李密的参加,才能有了如今的声势,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眼见李密声望越来越高,占据的权利越来越大,而且瓦岗内部也有人更加的看中李密,别说是一介莽夫了,就是换了个胸怀大度、智慧高深的人也受不了,这就和朝廷中的功高震主有些相似,不管是平庸还是莽撞亦或是睿智,掌权者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肯定是不愿意的。
另外你所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对瞿让而言也有着另外一个道理,你也知道李密是孤身入瓦岗,说不好听点,当时的李密就是落水狗,是瞿让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和足够的帮助,才有 (:
)
( 潜规则之皇 http://www.xshubao22.com/2/2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