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啊,这么早就回去啊,那……以后常来玩啊,常来玩。”金芳瞪了韩俊一眼,如果不是他这么冒失的举动,她还想跟白悦多说会话呢。
“小俊,还不赶紧送送去!”拽了一把还在愣神儿的韩俊,金芳说道。
“哦,哦,我送你。”
俩人狼狈地出了大院,走到车站乘车返回位于沧口公园附近的白悦家。
等两个孩子走了,金芳拿胳膊肘拐了韩世鹏一把,问道:“怎么样?这姑娘你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韩世鹏依然是那副淡淡的样子。眼神儿不带拐弯地盯着电视,似乎那台黑白电视上有什么精彩绝伦的节目一样。
“嘿?我说你这人眼光还挺高啊,我看白悦不错,人漂亮,又懂事,关键是学习好……”金芳扳着指头数着白悦的优点。
韩世鹏不耐烦地打断:“就是太漂亮!红颜祸水!懂吗?小俊就是为了那丫头跟人打架的。以后,你看着吧,少不了。”
“切!红颜怎么就祸水了?你给我说清楚点,我是不是红颜?”金芳掐着腰,瞪着眼,紧盯着韩世鹏,一副不得到回答绝不罢休的架势。
韩世鹏闻言顿感头疼,心道金芳怎么就这么喜欢对号入座,赶紧哄道:“你绝对是红颜,标准的红颜,你不红颜我也不能找你嘛不是?”
“这还差不多,喝?照这个意思,我还是你的祸水了?我祸你了吗?我祸你了吗?”连珠炮似的逼问,立时让韩世鹏招架不住了。赶紧举手投降:“您不是祸水,您是标准的旺夫像……”
“少来!你今天为什么拉着一张脸?人家小白来咱家,连个笑模样都没有,也不怕吓着人家?”显然,金芳对韩世鹏今天的表现也十分的不满。
“嗨!还不是单位那点儿事闹的?”韩世鹏见老婆还执着于这个问题,敷衍道。
“你都指导员了……怎么?又想上一线?”
摁下葫芦起了瓢,金芳对这事儿又上起心来,韩世鹏无奈转移话题:“嗳,对了,小俊挖了那一院子石头好像还真是些宝贝啊?”
金芳果然中计:“我也纳闷儿呢,不就是些石头吗俊那两车石头,你说能卖多钱?要是多,咱过年换个彩电?”
“我寻思着,怎么也得万八千吧,两车石头,电视里不是说了嘛,人家都高价竞买呢。”心里偷着乐的韩世鹏附和着。
“铃……”夫妻两人絮絮叨叨地讨论着,电话响了……
“白悦……我不是故意的。”下了车,韩俊讷讷地小声解释着,一路上,白悦都气鼓鼓的,没理他。
见他窘迫的样子,白悦绷不住,扑哧一声笑道:“算啦!”
“你不生气了?”
白悦摇摇头,却不想把这个尴尬的话题继续下道:“爸妈挺有意思的,不过我很想知道,什么事儿让你们家人都这么高兴啊?”
“嘿!”说到这个,韩俊顿时来了兴致“我暑假在奶奶家,现海里的石头特别漂亮……”于是韩俊把暑假的“活动”添油加醋地说给了白悦听,当然,关于笔记的事情,他只字未提。
“这不正好这个月北京有个玉石展,我上学去不了,朱叔就带着我俩的石头去北京了,他那可是破釜沉舟,家里房子都卖了,没想到果然成功了!这次可真是达了。”虽然这是得自笔记的提示,可自己依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此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韩俊也想把这个消息与自己喜欢的女孩一起分享。
听韩俊说完,不知为何,看着他开心的笑脸,白悦也自内心地替他高兴:“不错啊,没想到你眼光还挺准的嘛。”
“那可是。”被美女夸奖,韩俊很臭屁地昂着头,逗的白悦咯咯直笑。
“可你就这么放心的把石头交给朱叔,万一他昧下了呢?”见韩俊得意的样子,白悦逗他道。
韩俊却满不在乎:“他不会的,朱叔人很好,而且就算昧了也不怕,我爸可是警察呢。”
“这倒也是。”俩人一路说笑,在白悦家楼下,韩俊很想补上“欠”白悦的那个拥抱,只是偶尔过往的邻居,让韩俊无从下手,只能作罢。
回家的路上,清冷的夜风让初得“巨款”的韩俊冷静了下来,心中不由地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笔记里只是记载了石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到2009年价格都会一路走高,现在全部套现虽说会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可如果放到2000年以后,没准儿会更高,不过韩俊可不能等到2000年以后,笔记里有大量赚钱的项目等着自己去“实践”呢。
经过帮助二舅的事,韩俊已经深知,要想在生意场上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占得先机,突出一个“新”一个“奇”,只有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是继续搜罗绿石、待价而沽,还是迅脱手,转而投入其他的行业,这个问题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啊。
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刚进门,韩世鹏就招呼韩俊:“小俊,你那个朱叔叔刚才打电话来,说展览很成功,呵呵,好像还有什么事要跟你说,一会儿再打来。”
正说着,电话铃再次响起……
ps:二更到,对于此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表在书评区,我会为大家加精华。这我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心血,努力写的更好,不管是肯定还是直言的建议,我都会看的评
第二十六章北京的来电
“还真是好事多磨。”放下手中的电话,朱培江笑笑,北京的1月不比滨海,气温底的多。即便裹着大棉猴也只能堪堪抵御透骨的寒风。
从宾馆出来,倒是有几个电话亭,可当他拿起电话拨号的时候,才现那是投币电话,他身上还真没有零钱,天色已晚上哪去换硬币去?于是,朱培江就沿着下榻的太平里旅馆一路向东走着,找了好几个还开着门的小商店,找公用电话,不过让他无奈的是,小商店不是没有电话,就是不能打长途。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店,打通了韩俊家大院的电话,却被告知韩俊家已经装了电话,传达室的师傅告诉了朱培江他家的电话,不过这样倒也省事。
只是接电话的却是韩俊的父亲,有过一面之缘,朱培江一说韩世鹏就明白,不过韩俊出去了,大约俩小时以后才能回来,本来这些事情告诉韩世鹏也没有关系,只是心情大好的朱培江觉得,亲口把好消息告诉韩俊让他一起高兴高兴或许会更好,只是简单的跟韩世鹏说了一声展览很成功,寒暄了两句,便说两个小时之后再打给他。
出了小店,觉得时候还早,朱培江闲来无事,坐上一辆出租车,吩咐司机随便开,两个小时后返回这里即可。北京的的哥一看就知道这人是外地游客,便拉着朱培江专走繁华的地带,让他能欣赏到北京的夜景,并且还很热心地客串了一把导游。
太平里旅馆,走进几个年轻人,当先一人来到前台,和气的问道:“请问,朱培江先生住在哪个房间?”
前台的接待员便翻看着登记本,片刻,抬头说道:“倒是有个叫朱培江的,不过上个星期天就退房了。”
年轻人一愣,与随行几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声道:“不可能,他绝对就在这里的。”眉头一皱,年轻人对接待员说道:“不会弄错了吧?”
接待员道:“不会的,我们这里不管入住还是退房都有详细记录的。”年轻人点点头,这样的旅馆入住的时候都会有身份证登记,断然不会弄错,可明明查到朱培江就是在这里下榻的,怎么就忽然退房了?那自己去哪买“清风明月”去?
“钟哥,别担心了。老爷子还几个月才大寿,就算他走了,咱们去滨海找他还怕找不到?”年轻人身边的一身凑过来悄声提议道,被叫做钟哥的年轻人也只好同意。不过看随行几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显然对出差相当的感兴趣,虽然嘴上不说,可表情却完全的出卖了他们,钟哥顿感哭笑不得,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招呼众人离去,心道去趟滨海,也不错。
可他们不知道,朱培江退房没错,却并没有离开。展览会第二天,崂山绿石一举成名,多虑也好,小心也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回到宾馆的朱培江就办理了退房,转而用司机的身份证从新开了一间,人来人往这么多,接待员不可能记住每个客人的相貌,当被别人问起,他依例拿起记录到朱培江退房的记录,自然就告诉了那些人。
只是,这样一来,却让他们错过了买石头的最佳时机……
再说朱培江,两个小时本来不短,可是跟热情的的哥不断的侃大山,这俩小时不知不觉便过去了,又来到了那个可以打长途的小店。
朱培江拨通了韩俊家的电话……
电话铃声响起,韩俊赶忙接过电话。
“喂,你好!”
“是韩俊吗?”
“朱叔?哈哈,我今天在电视看上看到你了。”
“是嘛!嘿,没想到今天才播啊。”电话那头的朱培江有些得意的说道。现在的电视节目,现场直接采访是有的,但一般会进行一下后期制作之后才会与电视观众见面,是以17号接受的采访,直到大展结束之后才在新闻联播上播出。
“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展览实在太成功了,你说的没错!咱们的绿石火了!真的火了!”此时与韩俊通话,朱培江在这几天人前的那种矜持完全抛弃了,兴奋的就像个孩子。
不待韩俊开口,朱培江感慨道:“小俊,要不是你鼓励我,我还真下不定决心去北京参展!”
“客气了朱叔,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跟我说说北京的事儿吧!”
俩人寒暄了几句进入正题,兴奋的朱培江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在北京的见闻以及崂山绿石的成功。
不由让韩俊“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恨不得当时自己就在场,说到绿石得到专家肯定的那一瞬间,韩俊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虽然笔记里早就记载着崂山绿石会在今年出名,可没想到却是以如此轰动的形式闪亮登场,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那种喜悦却也大大出了他的想象。
而“奇峰突起”和“清风明月”同获大奖,更让韩俊兴奋无比,不过,当他得知有人出价三万,朱培江只把自己的“奇峰突起”卖掉,而没卖自己的“清风明月”的时候,韩俊心里实在不知道该气恼还是该庆幸,气恼的是一瞬间少了三万块,庆幸的是,现在就能卖到三万,如果放置一段时间,那价格岂不是……
不过这种感觉,实在让他纠结。
或许听出了韩俊话语间的那丝怏怏,朱培江便告诉他,不管自己的还是韩俊的石头,他都售卖了一小部分,韩俊的那部分也有足足五万多元。
这倒让韩俊刚刚升起的那丝纠结烟消云散,对五万块的惊呼,甚至惊动了金芳和韩世鹏,不知何时,俩人已经凑到了韩俊身边,一起听着电话那头的朱培江在讲什么。
而对于怎么安置这些石头,以及未来的走向,俩人相约等朱培江回到滨海之后再做详谈。不过此时,在听到朱培江对崂山绿石火爆的售卖场景不住感慨的时候,韩俊心里已经打上了多多囤积一些的谱了……
“朱叔,你准备啥时候回来。”韩俊问道。
“明天就往回走,差不多大后天早上就能到。”
“好,那我先祝你一路顺风了!咱们后天见!”
“行!”
挂了电话,韩俊望着同样一脸喜意的父母,三人开怀大笑。
“那些石头,真那么值钱?还五万块?”金芳隐隐约约听到了不少,五万块可不是小数啊。她根本没有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居然闷声不响地赚了这么多钱。刚才儿子在讲电话,她一直插不上嘴,韩俊刚挂了电话,金芳瞪着大眼问道,一脸的惊喜。
韩俊得意地点点头:“那可是。”
金芳跟韩世鹏相视一眼啧啧称奇。
“就你那两车石头,能卖五万块钱?”当时还有些气韩俊给他奶奶弄了一院子石头的韩世鹏,现在却有些后悔,当初没让韩俊多弄一些,一院子显然不够,起码得两院子呀!
韩俊却摇摇头:“不是两车五万,听朱叔说,仅仅卖了一小半,我最好的那块石头,单价就有人出到三万,朱叔见我喜欢,当时通知不到我,就没给我卖,不过你们放心,过不了多久,这三万块的石头,可能就变六万了!”
“什嘛!才一小半?”金芳和韩世鹏实在难以相信,石头居然能卖出金子的价格。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浓浓的喜悦和震惊。
韩俊很享受父母震惊的表情,此时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按照他的构想,舅舅给的三万块,现在剩下两万四,加上这五万块,虽然不多,但作为他的启动资金,却绝对够了。
过了半晌,韩俊的父母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韩俊给他们的惊喜实在太大了,谁家的孩子这么大点儿就能一下子给家里带来这么多的收入?这五万块,可抵得上他俩加起来三四年的收入!
只是突然多了这么多钱,有种天上掉馅儿饼的意味,让韩世鹏觉得有些不太真实,而金芳则另有打算,有些担忧地问:“那这些钱都在那个人手里,不会……”
还没等韩俊开口,韩世鹏倒说了:“不会的,我看人很准,虽然只见了一面,他可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小人,这人挺厚道,要不那天也不能靠在咱妈家门口死赖着不走了。”说道这里,三人想到当天的情景,又笑了起来。
既然儿子已然给家里带来了这么多的意外之财,金芳则开始打算如何利用这笔钱,给家里添置点啥东西,自己娘家姊妹多,不太用自己操心,但婆婆一个人孀居在仰口,也不愿进城,先给老人家置办点家什。老太太家的电视太老,换!没有电冰箱,洗衣机,买!自己家里的家什该更新的该淘汰的淘汰!比如韩俊的破永久,除了铃铛,其他地方似乎都开始响了。
看着妈妈扳着指头一项项的诉说,脸上洋溢着喜气,韩俊心里美滋滋的,这种被父母认同的感觉,真的很不错,与让父母开心快乐比起来,似乎这五万块钱给他带来的喜悦反而不是那么强烈了。
韩世鹏则着听老婆一项项地列举,但笑不语。
“爸妈,只不过是五万块钱而已,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这,仅仅是个开始,我会用这笔钱干个大买卖!我要让你们俩,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自己的语气更加有力,韩俊甚至挥舞着拳头。
他眼中的狂热,也让金芳跟韩世鹏为之动容,儿子这话虽然孩子气,却让他们感动不已;他学习成绩虽差,却为家里带来了巨额收入;年纪虽小,却也有雄心壮志。孩子能否赚钱,作为父母并不会计较,可见到儿子俨然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他的成长,却是为人父母最喜见到的。
可是金芳毕竟是母亲,见儿子居然要做买卖不由地想要提醒他,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还没开口,却被韩世鹏悄悄拉住,那眼色,分明在说:“由他折腾”
突如其来的财富,让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各种欢乐难以言述。
夜。
躺在床上的金芳悄声问丈夫道:“老韩,你今天拦我话头干嘛?”
韩世鹏转过头,说道:“你老说小俊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成绩好又为了什么?”
金芳一愣,不懂丈夫怎么突然答非所问,却下意识地回道:“不就以后可以出人头地……”说道这里,金芳楞了一下,进而会心一笑,是啊,成天叨叨他学习,不就是为了他将来能有个好工作?可看看现在这种情况,儿子轻轻松松帮助二哥摆脱困境,闷声不响靠石头得了笔横财,听他的豪言壮语,就要小小年纪开始创业,有资本,有闯劲,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至于大学,即便体育生考不上,还可以委培嘛!自己也正好儿子能折腾出个什么样来!
韩世鹏笑笑,似是呓语地喃喃:“折腾吧,年轻人就应该折腾,即便撞的头破血流,爸爸妈妈也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第一卷完)
ps:恩,下一卷,开始使劲儿折腾。求收藏、推荐、打赏。
第一章疯狂的海滩(上)
绿石的成功,给了韩俊莫大的信心,当然,这种信心完全建立在那本神奇的笔记之上深夜,父母已经安睡,韩俊依然端坐在书桌前,细细翻阅着这本笔记。宁静的夜晚,也让韩俊从初得“巨款”的狂喜中冷静了下来,连韩俊自己都不知道,这种冷静,根本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所应有的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的成熟,离不开大量的生活阅历,可尽管韩俊只有十六岁,但笔记里大量未来生的事情,在韩俊不再犹疑之下,让他比一般人看的更远,知道的更多!
五万元看似很多,如果换做以前,韩俊或许会亟不可待地去买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一台崭新的游戏机?一双专业皮制足球鞋?
可现在的韩俊,面对笔记中无所不用其极的赚钱法门,面对笔记作者犹如天才般的“见识”,在巨大的参照物对比之下,自己的五万块,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当然,它作为本钱,来一项项实现笔记里的记载还是必须的。
只是笔记里记载的项目虽多,可对于那些经营策略韩俊似懂非懂,心道,与其现在把绿石脱手盲目的投入其他项目,不如先从绿石入手,慢慢熟悉经营之道,再多向二舅取取经。还不到十七岁,严格说来还是未成年人的他,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再说,前前后后二十年,自己也不用急于一时,一口气可吃不了个胖子,对于像二舅那样自己开公司啥的,他根本连程序都不知道,更何况笔记里说的什么“网络平台”,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多着呢!
早就打好囤积绿石的谱的韩俊,心中已然定计,决定明天就开赴奶奶家,多多搜罗绿石,先赚上一笔再做其他打算!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韩俊傻兮兮地一笑,信手翻看“剧本篇”,从新回味着里面那些或轻松、或动人、或玄幻的故事。虽然已是深夜,可这时的他,哪里睡的着?
“剧本篇”里,韩俊最为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名侦探柯南”,并非这个故事写的多么好,而是身为警察的儿子,对刑侦有着天生的兴趣。第一次翻看这个故事的时候,除了被里面稀奇古怪的案件、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之外,还有一点让韩俊摸不到头脑,便是里面的人物尽皆是日本人。而且,像这样以日本为主角的故事还不在少数。
十几岁的韩俊,从小看着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长大的,大量的宣传让他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印象极其深刻,说实话,对日本人,他实在没有太多的好感,只是故事写的确实出色,让他捏着鼻子忽略了这个问题,但多多少少会影响些“代入感”。
只是今天绿石的成功,完全印证了笔记里的记载属实,用韩俊的话说,这本笔记里,只要跟钱能沾上边的,几乎都有记载。而再次看到这个故事,韩俊却有了点异样的感觉,脑中一丝灵光,好像想到了点什么,却又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
“这些剧本也能赚钱?”韩俊疑惑地喃喃自语,他并不认为这样的故事能拍成电视剧,起码故事里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道具,用电视的方式根本无法表达,就如柯南的那块快逾汽车的电动滑板。
不知看了多久,韩俊感到有些疲累,长长地打了个哈欠,却现已经凌晨一点多了。合上笔记,习惯性的将它藏到了书架最为隐蔽的一角。洗漱睡觉。
“铃……”急促的闹铃声将韩俊从梦中唤醒,时间正指七点。他有晨练的习惯,但考试期间他往往定两个闹铃,一个在枕边,另外一个则在床对面的写字台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闹铃响起的时候不会仅仅叫醒韩俊的食指。
妈妈早就上班去了,她们的早班,一上就是一旬,父亲因为调到市局,单位离家远,自然也会早走。跑步归来,简单的吃过早饭,给妈妈留了个条子就出去了奶奶家。
“奶奶!我来啦!”来到奶奶家,韩俊人未到,声先至。进的屋里,屋里炉子生的热哄哄的,见奶奶正盘膝坐于炕上,纳着一双鞋垫儿。
“风风火火的,不能稳当点儿?”刘美枝盘腿坐在炕上,将手里的活计放下,笑眯眯地看着大孙子,早就算着他考试的日子,想来也差不多也该过来了。似乎想起了什么,招呼韩俊坐下,刘美枝下炕就出了正屋,片刻回转,手里多了一把小巧的凿子。
“咦?奶奶,你这是?”
“元旦一过,我见你喜欢那石头,就托金宝爹买了个小凿子,省的你老拿镐头去砸石头,我那镐头都快让你踢蹬(弄坏)了。”把凿子塞到韩俊手里,一时让韩俊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可爱的老太太,对孙子的溺爱真的没话说,嘴上说怕他弄坏了镐头,还不是见他用的不趁手?
“嘿!谢谢奶奶!”把小凿子抛到空中转了一个花,稳稳地接在手中,心中被一股浓浓的暖意包围着,看着奶奶家稍显老旧的家具,想起妈妈的计划,便对奶奶说道:“奶奶,还记得我拣的一院子石头吧?”
奶奶道:“去拣吧,要不也不给你弄个小凿子。”
“奶奶,那东西真是宝贝!”
“昂,宝贝,我孙子说宝贝,就是宝贝。”奶奶一脸宠溺的笑容,可在韩俊看来就是敷衍了。分辩道:“奶奶,我的石头上电视了,专家都说那是宝石!过两天朱叔就回来了,你孙子我可是赚了大钱的。我得给你起个新房子,两层的咋样?我给你卖大冰箱,洗衣机,还有大彩电,过年咱一家看彩色的春节晚会!”
“好,好,好,大孙子出息了,奶奶高兴!去玩吧,晌午回来吃饭。”韩俊说了一通,可看着依然笑眯眯的奶奶,不免有些小挫败,奶奶显然不相信自己的话。
心道,事实胜于雄辩,等把那些东西都给奶奶拉家里来,奶奶就相信了。
“那我上海边儿转转啦。”
“玩可以,这么冷的天,可别下海了!”嘱咐了两句,也就随他去了。
韩俊边答应便往外跑,一溜烟儿来到海边,可刚刚踏上沙滩,韩俊傻眼了……
只见,两百多米的海滩上,来来往往的起码有几百人!细看之下,韩俊更是瞠目,这些人没干别的,具是下海挖石头,见他们或拖,或抱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走到岸边,有的直接回到村里,有的就近装车拉走,显然是村民和得到这个消息的商人!而暑假时还能看到露出水面的礁石,此时已然消失掉了!
“我的天!”韩俊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伙人忙的热火朝天,原以为这里将会成为自己私人宝库的他顿时生出一股无力感,仿佛自己的玩具被人抢了,他却毫无阻止的办法。
韩俊根本没有想到新闻联播的威力居然这么大!可是……人家既然都已经知道了崂山绿石的价值,难道……自己要跟他们去抢吗?那也太没品了好歹自己有重生记事簿,好歹自己比他们知道未来二十年的事呀!
妈的!
可不去挖石头,又怎么去搜集更多的绿石呢?一股烦闷的情绪瞬间袭上了韩俊心头,没了逛海边的心情,皱着眉头往回走,可走进奶奶家的胡同口,一抬头,却看到奶奶家墙头的那块被自己撬出的缺口,一如既往地像缺了半拉儿门牙的嘴,可在韩俊眼里,这张嘴,却是哈哈大笑的……
ps:二更到~冲榜期间,望已经收藏本书的朋友们多投推荐票,你们的收藏推荐打赏是我码字的最大动力。谢谢你们。另外,这周的精华已经用光了评的朋友下周补上精华,另外还有积分奖励,想要积分的,就多多书评吧o(n_n)o~
第二章疯狂的海滩(下)
朱培江回来了,一路顺利毫无意外的,他得到了一种亲朋好友的热情相迎。就像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看着他们或带着讨好,或带着惊讶,或带着嫉妒的笑脸,让他恍如隔世。
毕竟还带着韩俊的石头,他以路途遥远,需要休息为由,婉拒了亲友为他接风洗尘的要求,卸完了自己的石头,他还要去韩俊的奶奶家,想来韩俊应该等在那里的。
果不其然,敲门之后,开门的是那张英俊又熟悉的脸。
“朱叔!你回来啦!我道今天大清早就听见喜鹊叫呢!”韩俊哈哈一笑,把朱培江让进屋来。
“你这小子,哝!这是你的!”不理韩俊的打趣,说着,边招呼人帮着卸石头,边从棉猴内口袋里掏出一张崭新的存折和一本皱巴巴的本子。
韩俊一怔:“这是?”
朱培江微笑了一下,扬扬下巴:“打开”
翻开存折,“56000!?”韩俊讶然,原以为也就五万出头,却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多,“这个本子……”说着,又翻开了本子,却现里面一笔笔地记录着自己那些石头的交易记录,甚至每笔交易后面还有购买者的签名和联系电话。
这个细节让韩俊很感动,自己把石头托付给他,如果说要避嫌,他完全可以不卖韩俊的石头,但既然有赚钱的机会,他没有忘记韩俊,却想出这个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来让韩俊放心。
摸了摸鼻子,韩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朱叔,你看你弄的,我又不是信不过你。”
这会儿朱培江则正色道:“小俊,你是第一个认可我的人,咱俩说是忘年交也不为过,有人欣赏你的石头,要我作价割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然这财有道,我怎么能让你白白错过这个机会?难道让人家千里迢迢的再跑到滨海吗?”
“嘿!咱不说这个了,有个事儿,我觉得朱叔咱俩得好好商议商议。”朱培江是个文雅的人,或者直接说是个文人,韩俊文化水平跟他可没的比,见他把自己比作知音,韩俊也有些赧然,不过正事儿要紧,不顾他旅途劳顿,跟奶奶知会了一声,让她帮忙看着卸车,自己便拉着朱培江朝海边走去。
听闻韩俊说有事儿,朱培江也愿闻其详,可韩俊不说却直接拉着自己朝海边走,一时不明所以,但一到了海边,朱培江也不由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老乡,你们挖这些石头干嘛呀?”心存侥幸的朱培江,只身来到海边,问起一个正搬着石头的村民。
村民见朱培江,此时的他穿着大棉猴,带着眼睛,丝毫看不出电视里的样子,毕竟当时接受采访时要简单化妆的,是以,他根本就没有认出眼前这人就是参展绿石的“持有者”。
听他语气和善,老乡就说道:“挖绿石啊,电视都报道了,这可是宝贝!忒值钱呢。大伙儿都在挖,还有外地过来的商人,咱要是不挖出几块来,可就没有了。”
“哦!”朱培江点点头。
回到韩俊身边,朱培江叹了口起气头道:“我的妈呀!这么多人?”望着海里采石的人群,一抹忧色浮现在了朱培江的脸上。
见朱培江面色凝重,韩俊微微一笑,说道:“朱叔,你有啥想法没?”
“我光高兴绿石成名,却没想到,咱知道绿石宝贝,别人也一定会知道啊。”说着,摇了摇头道:“咱不能跟他们抢了,即便抢也捞不到好货色。”自嘲的一笑,朱培江接着说道:“我还以为这次赚了钱,可以多多雇人帮着采石头呢。”
他言语间,不免有些气馁,却见韩俊狡黠地一笑:“不过,他们都下海了,也不见得是个坏事儿啊。”
“这话怎么说?”朱培江心头一亮,韩俊虽然年纪不大,可见解却是独到,如果不是他鼓励自己去北京参展,如何能有今天的局面?眼见海滩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他却如此淡定,难道他还有更好的办法不成?
韩俊却卖起了关子:“朱叔,你跟我来。”
一路上,韩俊只是带着朱培江在峰山村里闲逛,之后又去了临近的几个村子,一路转下来,只让朱培江走的两腿酸,他的体力可不能跟整天锻炼的韩俊相比,在加上旅途的劳顿,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小俊,朱叔可不比你,我这一把年纪,你拉着我走街串巷的是什么道理啊?”揉了揉酸胀的双腿,朱培江苦笑着说道。
“嗨!朱叔,你没现村里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朱培江凝眉思索,片刻,摇摇头:“没什么呀,都是普通的民宅,也不见什么突出的地方,再俊,你拉我走了这大半天,不是让我看房子的吧?咱们是有点钱,可这钱也不能来买房子啊,又不是些值钱的房子。”
韩俊听完他的抱怨,忍不住笑了起来:“朱叔,房子是一般,可你看院子了没?”
“呃?”一说到院子,此时两人正立身于一普通的民宅之外,看着院墙,灰不溜秋的石质院墙,刚待说什么的朱培江忽然怔住了,走到墙根儿,细细摸索着院墙,陡然瞪大了眼睛望着韩俊:“绿石!?”
“不错!”韩俊点头道:“就是绿石,我小时候听我爸说起过,咱海边儿的村子,盖房子用的石头一般都是从海里起出的石头,我奶奶家的院墙就是那绿石砌的,我已经落实了,绝对没问题。”
朱培江听了不住点头,可忽然眉头一皱,不无担忧地说道:“小俊,既然是绿石……那人家……”
“朱叔,村里的石院墙可不是泥巴糊的,结实的很,三五十年都不带倒的,你瞅瞅他的表面,光风化就得十多年了,不是老一辈的人,有几个知道的?”说着,韩俊那抹奸诈的笑容,连朱培江心里都有些一颤。
“可咱拆人家院墙也不合适吧?”韩俊说的很好,可这也的确是个问题,不能不考虑。
韩俊却早已成竹在胸,伏到朱培江耳边,如此这般地一说,听得他点头连连“好!好!好!就这么办!”
ps:各位兄台,老吾要冲新书榜,还求全票支持~拜谢!不要在吝啬您手中的推荐票了,砸像我吧,凌晨一更求票!
第三章好心人老朱
冬天是封海的季节,忙年忙的又差不多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刚过完小年儿不久,雕龙嘴村的几个农妇闲来无事,趁着晌午日头正好,搬着马扎儿凑到一起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是这些农村妇女最好的话题在农村里,从来都不会缺少这样的话题。
“你听说了没?村头的老刘头不知道交了什么好运,有人出钱帮他修院子哩。”一个胖头大脸的农妇边打毛线围脖边跟围坐在一起的几个街坊说着。
“真假?我也看见了,施工队正忙活着呢。我还寻思他了财,怎么就有钱修院子了,他那个院子几十年都没带修修的,要不是石头结实,估计早塌了。”她身边的一个街坊附和道。
不过依然会有人质疑:“大腊月的动土能好?”
“人家都是看着黄历来的,你不信自己回家看看黄历去。趁着年前修个新院子,新年新院子,心愿,多好听!”对于黄历这种东西,大伙儿都是深信不疑的。而一个好口彩,众人在腊月里更是注意,进了腊月门,都要说吉利话的。
“那不是他自己出钱修的?”这番谈话很明显的引起了其他几人的兴趣,纷纷问道。
“可不?听说是外村的一个姓朱的好心人,帮他修的,出砖,出人,那院子修的;啧啧,马平的水泥还贴着马赛克哩。”胖农妇得意地说道,好像是自己家的院子被人修了一样。
“不会吧?还有这样的人?他脑子是不是叫驴踢了?”一个农妇出了自己的质疑,登时引来一片哄笑。
胖农妇不以为意道:“不能!人家精神着哩。要不我说老刘头交了好运了嘛。”
她的说辞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引来了更多的质疑:“那他为什么不帮着俺家修院墙?俺家那院墙也十好几年没修了,灰不溜秋的难看死了。看人家那砖墙的院子多平整,看着心里也舒坦。”
“哎,我就不明白了,你说这人图的个什么?”另外一人说道。
“我觉得吧,是不是他做了什么亏心事了?帮着村来人办办好事儿求个心安?”个中猜测不一而足,这或许只是其中之一。
“那他还不如去上清宫拜拜佛呢。”她旁边的一人嗤笑道
只是她的话却引来了嘲笑:“上清宫是道士观好不好?和尚才拜佛,道士观哪来的和尚?”
可还有更惨的人:“天杀的贼和尚!”却听一人哭天抢地道。
“怎么了?”她的这番“表演”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那天去上清宫,碰见个和尚,他说我有血光之灾,我花了20块钱买了个他开光的玉,叫我含在嘴里十二个时辰,妈了个逼的那玉还掉色儿,我舌头都绿了!”
“哈哈哈哈~”她的遭遇引来了众人的哄笑,却也不知不觉的跑题了,反正这种谈话根本也没有什么主题,跑题,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没有人会去在意。
只是几个农妇聊性正浓,路口一个穿着大棉猴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一脸谦和的笑容对她们问道:“几位大姐,不知道这是谁家的房子?”
见他指着旁边的一栋房子,其中一个妇女站了起来:“俺家的,你找谁?”
“哦,我不找谁,就是想跟你商量个事儿,我准备给孩子盖个房子,本来砖都买好了,可孩子非说喜欢石头垒的屋,这个当口,让我上哪去找石头去?见你们这些院墙石头不错,想和你打个商量,我出工出料,帮你们把院墙修了,换成砖墙,这些石头我回去处理处理,给儿子盖房娶媳妇,不知道大姐觉得怎么样?”
他这话一出,几个妇女登时明白了过来这人是谁了,他就是那个好心人!原来是想给孩子盖石头屋啊?只是她们心里未免有些不屑,石头屋比起砖瓦屋来差的太远了,毕竟形状不规则不说,还要费更多的沙石泥水来取平,垒出来的房子笨拙而不好看,心里不由对这个可怜的老爹报以同情,同时也暗骂他那个不着调的熊孩子,哪有这么折腾自己老爹的?
见那人面目和善,言辞诚恳,后面也有工人开车卡车过来,哪里还会有所疑虑?不过在农村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这个农妇也做不得主,听完他说的,农妇也知道了他的身份,眼见好事儿落到了自己头上,不由兴奋道:“你就是那个老朱吧?我回去问问俺家男人,你等着昂。马上走开,不要回来。”说完兴冲冲地跑回了家。
这个人,却正是“好心人老朱”——朱培江,可她这句“马上走开,不要回来。”实在让他摸不着头脑,等到周围哄笑四起……
“这个疯婆子,碰见好事儿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才回过味儿来,敢情她说的是“马上回来,不要走开。”心里不免有些好笑,却听到其他几个妇女其中有人有些试探地问道:“大兄弟,你家还要石头吗?俺家院墙也是石头的,我寻思着,你给儿子盖屋,不能只盖一间吧?她那个院子那么小,能行?不如上俺家俺能做主,不用问俺男人。”
见说话的这名妇女长得五大三粗,一脸的混理肉,朱培江暗自好笑,这样的体格,确实不用问她男人,嘴上去连声应道:“好好好,这敢情好,我还怕你们不同意呢。多多打扰,你看看这都快过年了,小儿又给我弄了这么一出,让我这么狼狈。”
“你说的哪里话,当父母的,不就是为了孩子嘛!要不先走着?”
“好!”
朱培江一脸憨厚的笑容,跟随行的工人嘱咐了几句让他再这里等着那名妇女的归来,而自己则跟着说话的胖农妇去了她家,一见院墙,果然也是灰不拉几的老石头,心下暗自点头,说道:“行,你等着,咱慢慢来!”
当天夜里,峰山村唯一的一家小酒馆内,朱培江拉着韩俊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面色微醺的朱培江,喝一口,呵呵笑,再喝一口,再呵呵笑。
见他情绪如此高涨,韩俊摇头不已:“朱叔,有没有这么可乐啊?”
“小俊,你不知道,太有意思了。我上人家家拆院墙,人家还都把我当雷锋,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不过客辛苦你了,你就是我那个不着调的臭儿子,不过说起来,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儿子,也不错啊,不行,我得找你爹商量商量,给我当个干儿子吧。哈哈!”
韩俊脸色一囧,主意是他出的,再看到村民家的院墙大都是绿石之后,他便上了心,随着新闻联播的播报,接下来的几天里,滨海的日报晚报也是长篇累牍地对崂山绿石大唱赞歌。
眼见下海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必须要走到他们前头才能获取最大的利润,本来朱培江想着一边挖石头一边慢慢售,可他一不?(:
)
( 重生记事簿 http://www.xshubao22.com/2/2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