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上了这份还算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简单的收拾完了考试用具,随着考生大军走出了教学大楼……
考场内,考生正在埋头奋笔疾书,距离最后一门英语结束,还有15分钟,监考老师溜达到一个考生桌旁,他已经注意他好久了,拾起桌子上左前方摆着一张塑封的准考证,上面姓名栏上,写着“韩俊”,考试地点“崂山一中”,准考证上附着的免冠照片上,韩俊正在貌似得意的微笑。
“这崂山一中的教室造型倒怪别致的。”一中的教室,跟市内其他的学校都有不同,别人都是长方形的教室,而唯独一中的教室是六边形的,据说采光能好一些?韩俊不得而知,早就答完了英语试卷,韩俊百无聊赖地转着手中的钢笔,斜楞着眼睛打量着这个坐了三天的考场,对于自己此时能坐在这里,心中颇多感慨。丝毫没有注意到监考老师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
“韩俊?”
“呃?老师?有什么事儿?”被这声呼唤惊醒,韩俊回过神来,见监考老师正拿着自己的准考证,一时间心里颇为紧张。
这准考证是假的,因为韩俊没有参加高三上学期的会考,自然没有资格得到这准考证;可这证又是真的,因为准考上,市教委和高考办的钢印实实在在的烙在了上面……
“答完了卷子,就好好检查检查,这可是高考!”大体扫了一眼韩俊的卷子,见他果然已经全部答满,监考老师提醒了一句,别的学生都在认真的或答题或检查,可就这位,貌似不到一个小时便答完了所有的考题,无所事事的出神儿呆,见他也没有作弊的嫌疑,监考老师放下了他的准考证,继续巡视起了考场。
韩俊看着这张准考证,心里松了口气。
当初韩俊决定要参加今年的高考之后,家人和老师的反对只是其一,而最让韩俊无计可施的,却是他没有全省会考的成绩,这个会考,说起来鸡肋无比。
作为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高考只是作为升学考试,而在此之前却必须拿到高中毕业证,也就是会考合格通过,在韩俊看来颇有一种脱裤子放屁的感觉。
但你还就真不能不通过,高中肄业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不过好在韩俊接上了郑畅这条线,市教育局的人事处可掌管着全市教师职称的评定,略一施加压力,绕过了韩俊的班主任,直接找到三中的副校长,给韩俊改了学籍和档案,让他摇身一变,成了高三应届毕业生,而至于会考的成绩,这种考试考过了便直接归到市教委保存的档案里,一切都是以这份档案为基准,过与不过,还不是教委说了算?
将韩俊的成绩一律填为“p”也就是“”,让韩俊顺利的拿到了准考证。
交卷铃声响起,韩俊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看着与他一同考试的师兄师姐,或兴高采烈,或愁眉不展,有相熟的,凑到一起核对着答案,对了欣喜若狂,错了闷闷不乐,一张张不同的脸,一副副不同的心态,韩俊一时间有些恍惚,按说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可此时的他并没有觉得特别的开心。
他对于能脱于他们这种情感而感到自得,他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分数,经过多日跟老师讨论,结果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所担心的“意外”没有生,一切都跟笔记里所记载的一样,所记载的所有考题无一例外的出现了,虽然并不全,可那大量已得知的答案所提供的分数,完全足够韩俊考上他想去的大学,他并不贪心,也不奢望自己能够考个“状元”,相反,如果他的成绩真的太出格,不仅会让他暴露在睽睽众目之下,还会给郑畅等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按部就班地把那些已得知答案的考题“填完”,韩俊的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当看到别的考生在一起畅谈考试的情景,韩俊才恍然,原来,自己比他们少了一份过程,少了那种搏杀的快感。
“操,有这么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么?”心里自嘲地骂了一句,韩俊耸耸肩,随着人群向外涌去,学校门口,人头攒动,要不是钢铁大门揽着,想必校外的人都会冲将进来,那都是考生的父母长辈,孩子十年寒窗只看今朝,紧张的不仅是考生,还有爹娘啊。
可惜的是,他这番私自的举动,自然是瞒着金芳跟韩世鹏的,听着耳边传来的一句句“热不热?”“感觉怎么样?”“考的如何?”等等关心的话语,韩俊心里有些泛酸,相对于他们,自己倒显得形单影只了。
提溜着自己考试的家什儿,韩俊挤出了人群,忽感腰间一阵**,顺手抚过来是有人打了自己的呼机“回电,白悦”
看着这条信息,韩俊加快了脚步……
“爸,俊俊也来了?”金成出了考场,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校门外的老爸金爱民。
“咦?没有啊,我自己来的。他恐怕还在弄他的小店吧?对了,想好考哪了么?”金爱民哈哈一笑,他对儿子可是非常有信心的。
“哦。”金成挠挠头,心道刚才那个背影明明是韩俊呀?难道看错了?听到老爸问起,笑着答道:“没问题,不过北大清华您就不用奢望了,山大我估计还是有点戏的。”
“好小子!”
父子俩嘻嘻哈哈地回到了家,今天,姥爷召集了全家人,提前给大孙子庆功……
ps:挂在新书榜上的最后一天,求收藏、求推荐!另外在外站看书的各位同学,如果喜欢,请到起点支持我,谢谢。
第三十五章些许误会
金孝国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年前通过独特形式的挂历大大的赚里一笔,并借此跟各大企业牵上了线,后续的业务更是源源不断。|/|单位里各种表格、画册、内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金孝国的这家质优价廉的印刷厂。否则,当初韩俊也不会想到找二舅来跟滨海的某些企业联系拉赞助了,当然,最终并没有用到。
厂子设备更新了,规模扩大了,整日的应酬也让他有些福,此时的金孝国,俨然一副财大气粗的老板模样,自己的大侄子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关卡”,加上金成自己也说挥的不错,一家人高兴之余便准备提前给他摆一摆庆功宴。
老爹家房子小,孩子们又都大了,再挤在家里有些不合适,金孝国便联系了三盛楼,定了二楼的两个包间,借着给金成“庆功”的名头,一家人在工作之余也能相聚到一起,乐和一番。
当夜,一家人围着如同得胜归来的将军般的金成,如同众星捧月,历数他在学业上的“丰功伟绩”,将其标榜为家里孩子们的榜样。金成虽然得意,却也有个大哥的样子,矜持的微笑一副不骄不躁的样子更是得到了家人一致的好评。
“东东,瞧瞧你金成哥,平常多努力,考试不用愁,高考这么难,你金成哥不一样轻轻松松?还不是平常努力的结果?”唐凯东被教育了,只是他并不太懂什么是高考,忽闪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小玉叶,咱巾帼不能让须眉,你是唯一的女孩子,也要向你哥哥学习,咱也考大学知道吗?”赵玉叶被教育了,只是她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她的成绩向来不错,越金成也一直是她的理想。
“李正!平常光知道玩,你金成哥考上大学了,怎么玩都行,以后不许玩游戏机了!”李正被教育了,苦着脸的他心里悔的肠子都青了,本来以为今天可以“吃大盘”,没想到附带条件这么严重,早知道就不来了。
“小俊,下一个就看你的了。”韩俊不出意外的也被教育了,只是他的成绩家人心里都有数,不过体育生的特殊身份,让家人不会太担心。
“小俊,你金成哥考的不错,大伙儿都高兴,你拉着张脸干什么?别给我丢人。”韩世鹏见韩俊面带郁郁之色,碰了碰他轻声提醒道。
韩俊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回道:“明天博物馆开业,忙的有点儿头疼。”
“哦。好事儿啊,今天啥也别想,高兴点。”韩世鹏听到这个原因,微微一笑,拍了拍韩俊的肩膀。
自己的儿子整出如此规模的博物馆,说出去当老爹的心里也骄傲的很。不过博物馆在没有确定盈利之前,为了不让家里人跟着担心,韩世鹏跟金芳不约而同地将事实隐瞒了一下,只说韩俊正在搞一个绿石馆,却没有具体说明这个绿石馆的规模有多大。
而唯一知道这件事的金孝国,也得到了授意,他自然知道,如果韩俊借了银行一百多万的事情被老爷子知道,恐怕老人家该睡不着觉了。不过就他自己而言,非但不担心韩俊的偿还能力,反而相当佩服韩俊的这种魄力。能想到帮自己解决绝境的办法的大外甥,能干出这种事情也不会让他觉得意外。
韩俊的家宴在继续,白悦家里也不平静。
明天博物馆就要正式开门纳客了,白猛着实兴奋异常,这段日子以来,随着各个岗位员工的到位,老朱给他们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不管是在业务的熟练程度上,还是对工作的态度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白猛在此期间,有意无意地接近卫青元,朱培江看在眼里却只是一笑而过,年轻人的事情,随他们只是人家卫青元对白猛的态度若即若离,弄的他心痒痒的,心道等正式开业,他可贵为总务处的主任,虽然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可大小也是个领导啊?
想到明天媒体要来,景区风管委的领导要来,市委的领导也要来。白猛一边哼着歌儿一边找出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衣服,试过来试过去。
弄的他父母面面相觑道:“这是要去相亲吗?”不过见到儿子最近不仅用心工作,而且收入颇高,他们也放下了心。
不过白猛的这番闹腾,却让一个人很不满……
“哥!你别唱了不行吗?烦都烦死了。”白悦怨道,唬的白猛一愣,心道妹妹这是怎么了?
“怎么跟你哥说话呐?”在家里地位有所提高的白猛,立刻得到了母亲的支持。这番转变却让白猛一时难以接受,换做半年前,要是白悦对他提出抗议,挨熊的一定是他。不过爱护妹妹的天性让白猛哈哈一笑,跟母亲说道:“妈,没事儿,我她。”
来到白悦的小屋,见她嘟着嘴一脸的不忿,自然看出她此时的心情极为恶劣,对她刚才的出言不逊,白猛根本不会在意,他只想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妹妹如此的不开心?
一**做在了妹妹的小床上,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这是?”
白悦猛的转过头,看着哥哥,嘴唇动了动,却又什么都没说。
“嘿,给我还用欲言又止啊?谁欺负你了?我帮你报仇。”
“哥!你不帮我说说韩俊吗?眼看期末考试了,这两天放假,他不在家学习又不知道去哪疯去了!我打他家电话三天了,根本就没有人听,今天给他打呼机,他居然胡诌说他去高考了!?气死我了!”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白悦一股脑的把不满统统倾诉给了哥哥。
“啊?他都快一个月没来工地了啊?”白猛下意识的喃喃道,可刚一出口,心中暗道不好,怎么就说漏了呢?果然,见白悦的脸色立刻多云渐阴了。
白猛赶忙试图补救:“那个……没准儿他要忙别的事呢?明天我们博物馆就开业了,实在忙的很,不过到时候他一定会来的,对了,你还没去过吧。我们博物馆可好了,不吗?”
“这事儿韩俊跟我说了,我不去!”白悦气鼓鼓地说完,又道:“哥,你跟韩俊说,他要是这次期末考试考的不好,我就……我就……”
白猛见他“我就”了半天,乐了:“你就怎么?”
白悦俏脸一红:“反正你就跟他说,怎么严重怎么说。”
“呃……”白猛一阵纠结,这话,真能乱说的吗?
家宴结束,回到家中的韩俊一阵郁闷,今天本来挺高兴的,不管是自己偷摸儿顺利的参加了高考,还是大哥金成取得了好成绩,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白悦误会自己不务正业显然将这种好心情破坏无遗,其实韩俊也知道不能怪她,实在是因为这种事情根本无法跟她解释。可越不解释,闪烁其词越让这丫头怀疑。
躺在床上的韩俊耸耸肩,暗道:“误会就误会吧,总有她明白的一天。”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坠子,那是一枚他托博物馆的工匠师父打磨多日的绿石坠子,只有普通的玻璃珠大巧浑圆,通体碧绿之上有黄色的水流纹路让它看起来格外可人,顶端微微一个凸起,仔细地透了一个针眼儿大的小孔,穿过一圈红线。而韩俊脖子上,正挂着一模一样的另外一个……
第三十六章开业大吉(上)
七月十号这天,天公作美,风和日丽不说,昨天下午的一场细雨也将略渐浓重的暑气冲淡,这种气候最为宜人今天就要开业了,韩俊想到近一个月都没有去绿石馆看上一眼,不知道朱叔他们给布置的如何了?员工们培训的怎样了?虽然偶尔有电话的联系,可再华丽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出视觉上绚丽的色彩。
根据白猛的汇报,和妈妈的讲述,邀请函已经在一个星期以前就派出去了,于书记早在半年以前就说要来,自然少不了他的请柬,媒体也都送到了,而风管委的就更不用说了。只不过韩俊对于于书记究竟能不能在百忙中抽身来此一看,心中也是没有底的。
毕竟,这半年来,他一次都没有主动的联系过于书记,他能不能记得还有自己这个人都是两说呢。金芳虽然知道她们邀请了市委的领导,不过对这种做法,对内情一知半解的她根本不认为一个私人性质的绿石博物馆会引起这么大领导的重视。在她看来,今天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天,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那就是儿子的绿石馆要开业了。该做的工作具已做足,至于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
一大早,睡了一觉的韩俊早把昨夜的不愉抛诸脑后,洗漱一新的他,跟妈妈一起乘车来到博物馆。
9点不到,俩人已经到了地方,金芳先去了财务室,心来的两个会计经验着实丰富,虽然她名义上是领导,但实际上还处于跟着两个前辈学习的阶段。对于母亲如此的勤奋好学,让韩俊颇为汗颜,为了这事儿,金芳没少揶揄韩俊“你怎么就不随我这么好学呢?”
而韩俊见时候尚早,则在院里欣赏起了这个半年前还是一片空地,而此时却已是拔地而起的三层博物馆。望着这栋外形仿于古代楼阁的建筑,韩俊微微一笑。
博物馆宽敞的大院内,地面已经完全经过水泥的硬化,平整而干净,当做停车场着实不错,而院内留出的花坛的点缀,又不会让这里显得生硬和空旷,每个花坛周围都会突出一溜木制围板,当做临时落座小息片刻的地方颇具人性化。
放眼望去,正门两尊一人多高的石狮子,是韩俊自己相当得意的设计,咱这儿是干什么的?展、卖石头的呗?要说啥缺都行,可就是石头不缺。
几个月前韩建仁从海边撬了几块体型巨大的绿石坯,韩俊从电影里看来,豪门大院门前不都有这样的瑞兽么?索性拜托应招而来的工匠师父,费时颇久才雕凿成了两尊石狮,不过此时看起来不仅大气,又不失庄重。
进到了馆内,韩俊眼前一亮,只见展台布置的距离适中、错落有致,大厅内几根原本看起来有些碍眼的立柱,已经挂上了字画,有山水、有鸟兽,顿时让这几根立柱多了一分生气。只是走进一看,落款居然全是“朱培江”让韩俊的嘴角有些抽搐。
一楼的展区是普通展厅,摆放的绿石多为普通货色,可上到二楼,则完全不同了,那里摆放的,具是朱培江当日去北京参展的石头,细心的朱培江,更是在每个放置绿石的展台旁,端正地摆着本块绿石的鉴定证书和专家评语。一看之下,这档次就高了不少。当然,这价钱么,自然也不是一楼能比得了的。
看到这一切,韩俊暗自点头,这些活如果让他自己来干,恐怕绝对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当日,依着他的意思,还想给博物馆装上两台自动扶梯呢!
不过逛了一圈,韩俊忽然现一个问题,今天可是开业的大日子,除了门卫,怎么一个人都不见?朱叔去哪了?白猛又去哪了?
满腹疑惑的韩俊快步跑到三楼,这里作为办公区和员工休息区,想来都这个点儿了,朱培江跟白猛不可能还没有到。
果然,刚到三楼,未见人影却听到了朱培江那慷慨激昂的声音。
“同志们,今天可是咱们滨海绿石博物馆开业的大喜日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门纳客了!你们,则肩负着将我们博物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客人的重任!”
“哗~”一阵掌声。
“而且今天,不光是风管委的领导要来道贺,市委的领导,和电视台、报社的记者都要来!你们紧不紧张?”
“不紧张!”莺莺燕燕地女声如同珠落玉盘般清脆,却又不失响亮,显然,她们的情绪已经被调动了起来,韩俊在走廊上听了暗自好笑,没想到朱叔还有这样的本事,不当“政委”真是可惜了。听到这里,韩俊已经走到了门口。
“好!”只见朱培江抬腕看表“时间差不多了,同志们,咱们下去准备迎接领导们的到来吧!”刚一转身,却看到韩俊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身后的一帮姑娘们。
让韩俊吃惊的是,这帮担任介绍员的姑娘,具是一袭水绿色暗花短袖旗袍,本就身材姣好的她们被这身旗袍一衬托,那身材更是玲珑有致,他当时只是提议统一着装,却完全没有想到朱培江的这个“同一着装”居然是这种复古的旗袍。
“小俊来啦!”看到韩俊到了,朱培江笑着迎了上起来心情不错。
虽然面试的时候见过一面,但一个多月韩俊都未曾再次出现,员工们对他的印象渐渐淡忘,只以为他是朱经理的子侄,并未做多想。不过韩俊虽然衣着普通,可俊朗的外形,还是让姑娘们纷纷侧目。
“怎么穿成这样?”待员工们走出办公室,韩俊指了指外面,朱培江哈哈一笑:“怎么样?不错吧!”
韩俊挠挠头,说道:“漂亮是漂亮,会不会太夸张了点?”
朱培江摆摆手道:“怎么会?我去北京的时候,在大店面里,不少这样的呢。你不也说要统一着装么?我想了想就给她们定了这样的旗袍,姑娘们也都很喜欢。”说道这里,他甚是得意。
韩俊点点头,朱培江的阅历比他要丰富的多,既然北京都有了,在自己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可,再说旗袍本就不是什么奇装异服,更何况韩俊看起来都颇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说实话这种打扮相当的不错。在古香古色的绿石博物馆里,一众身着旗袍的美女也是一大亮点呀。
四下一看,韩俊问道:“咦?白猛呢?”
“他去买鞭了。等一会儿剪完彩,放上两挂鞭喜庆喜庆。”
“好!”说着,俩人并肩下了楼。
刚当楼下,见白猛已经回来了。正指挥着他手下的那几个兄弟搬着梯子挂横幅,或许刚才韩俊就跟他走了个前后脚。
“白哥!”韩俊喊了一声。
白猛循声望来,见韩俊和老朱,脸上一喜,说道:“来来来这横幅怎么样?”
韩俊抬头一看,只见一条横幅“热烈欢迎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莅临参观指导”正正地挂在来大门上方,韩俊呵呵一笑,说道:“不错不错!走,咱们等着去,这个点儿差不多也该到了。”
三人领着身后的一班漂亮姑娘,等候在门口,不多时,便见不远处一几辆车徐徐地朝着这里开来……
第三十七章开业喽(下)
“各位观众晚上好,下面请收看今日要闻……年初,崂山绿石在北京惊艳亮相,一展我崂山风采,而今天,滨海市第一家崂山绿石博物馆,在市委于书记的主持下举行了剪彩仪式,不日将开门纳客随着旅游旺季的即将到来,作为滨海市又一项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相信他会为我市旅游业,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崂山风管委以及绿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陪同下,于书记参观了博物馆,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电视机里传出女主播颇具磁性的嗓音,画面上,一阵鞭炮闪耀着火光化作遍地红红地碎屑,市委以及风管委的领导一起为“滨海绿石博物馆”剪彩,画面一转,在旗袍美女笑容可掬地介绍下,于书记以及相关陪同人员一一参观着博物馆里精美的展品。
“来了来了,爸、妈,你看你看,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白猛涨红了一张激动的脸,指着电视嚷嚷着。
吃过了饭,早就等着今天的滨海新闻,白猛拉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自己第一次在电视上露脸。不过显然不是主角的白猛,在镜头前只是一闪而过,可那张满是青春痘的笑脸还是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了家人的面前。
白猛的父母一见儿子所在的单位居然还有市里的领导去参观,登时乐得合不拢嘴,儿子能不能上电视倒在其次,真正让他们高兴的是,儿子有个好工作!
而白悦高兴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惊讶,陪同在市委领导身边的那个少年,居然是韩俊!原来他这几天真的有事情要忙,而且他忙的这件事,居然是市里领导都大为重视的。或许别人在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会以为韩俊仅仅是“工作人员”,可白猛能到博物馆工作,却是韩俊的功劳,早就从哥哥嘴里听说了,这个博物馆真正的老板,实际上是韩俊!
“真是的,枉我还跟电视台的记者好一个套近乎,让他们多给我点镜头,怎么就这么一闪而过啦?”看到自己的镜头居然这么少,白猛有些不忿,上午的时候明明说好了的呀。
听他这么说,逗得他父母直乐,父亲笑着说道:“你又不是领导,能露个脸就不错了,再多照你两下,还不给人把镜头鼓了?”
“爸,你儿子我现在好歹也是个总务主任呢!也算领导呢!”见白猛一脸的“不服”,一家人笑做一团。开业仪式一结束,韩俊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提升”白猛为总务处主任,掌管着博物馆的安保和环卫以及其他的一些鸡零狗碎的杂活儿。
虽然工资暂时没有变化,但他手下能管的人却着实不少,除了跟自己关系最好的小六他们三个,还有招聘来的两个保安,保洁的四个阿姨。着实让白猛过了一把“领导瘾”。
夜
躺在床上的白悦,感受着风扇吹过来的徐徐凉风,久久不能入眠。
原来韩俊口中的博物馆规模居然这么大,他仅仅是个高中生而已啊,虽然他成绩不甚出色,可这等手段和魄力,放眼全市,有几个能赶上他的?想到这里,原本还气他有些不务正业的白悦,心里也不那么郁郁。想到明天开学直接就是期末考试,等见到了他,定要好好问问……
韩俊当然也跟父母一起观看了当天的电视节目。只是他所关心的事情已经不在这上面了,本来对于能在电视上露脸的事情,韩俊就十分的不感冒,甚至说还有些抵触。要不是朱培江极力拉着韩俊陪着于书记参观,韩俊甚至想躲在幕后偷摸儿看着电视台和报社给自己宣传造势就行了。
不过他今天依然是开心的,自己的博物馆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其一,另外一个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于书记并没有忘记他,尽管半年多没有主动联系,可这个温和的中年大叔依然记得他的名字。背着记者,甚至还偷偷地跟他开玩笑说:“小鬼不错嘛,跟老朱一聊才知道这都是你的主意呀。”
“您就别笑话我了,我就是瞎折腾的。”
“那敢情好,要是你瞎折腾都这样,那我可希望你多多折腾了,这么地吧,以后你再想瞎折腾的时候,叫着我,我跟你一起折腾。”作为滨海市领导班子中重要的一员,能看到市旅游业开出了一个新项目,不管是民生上还是政绩上,都是极其好看的,于书记又怎能置身事外?
“那于……叫您书记太见外,我叫您于大叔可好?”也不管他答不答应,韩俊自来熟地说道:“以后再有啥好项目,我一定叫着您一块。”于书记的那番话自然让韩俊喜出望外,这张虎皮可是能拉好大一面旗的。
“那我拭目以待喽。”于书记心下有些好笑,点点头。
或许正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于书记的平易近人让韩俊一时间忘了他的身份,直以为他是个邻家大叔一般。在面对于书记的时候,韩俊也没有普通人见到上位者的那种拘谨,应答起来好不露怯。而他的这种随意大方的表现,也让于书记暗自点头。
可是韩俊依然有些疑惑,因为于书记临走时,问了他一句:“陈老身体还好吧?”
这个问题问的韩俊一头雾水,可看到他一脸懵懂的样子,于书记只是若有深意地笑着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城府不错。”这莫名其妙的话,让韩俊更加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了。
只是,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被韩俊抛到了脑后,今天的开业庆典很成功,所邀请的各大领导和媒体悉数到访,而于书记当着媒体的面,对绿石博物馆大加赞扬,给出了“绿石博物馆将成为崂山的第二张名片”的高度评价。当即指示陪同来访的旅游局的相关部门,协同做好外地来滨海的游客的宣传工作。
韩俊深知,当这句话被媒体宣传到全市的每一个角落之后,所带来的会是一个怎样火爆的场面。与风管委和旅游局配合,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自己的绿石博物馆必将是先被推荐的景点之一。虽然当初跟老朱商定了,免费参观,可来到这里不买上几块正宗的崂山绿石,又怎么能叫“不虚此行”呢?
当然,韩俊虽然年轻,可笔记上大量的记载多多少少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当开业庆典一结束,在各大媒体单位和领导们要离去的时候,韩俊悄悄着人给到访的每一人都送上了一块盛放在木制锦盒里的绿石工艺品。
那些“白菜”、“如意”、“弥勒”、“观音”、“麒麟”都是以上等的绿石石材雕琢而成,它们的价值早在参观的时候就被众人熟知,毕竟那价格牌可就摆在了展品旁边。体积不大,最大的“弥勒”也只有篮球大小,标价却高达500多元!
本来领导“莅临指导”了某单位,该单位送上点“心意”已经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只是这个“心意”不仅价值不菲,格调也雅致,让一众来访的领导实在难以推辞。
只是当媒体们现居然也有自己的份,他们就有些受宠若惊了。本来,按照惯例,他们自然也会得到一些相对有特色的小礼物。却实在没有想到,绿石博物馆居然有这么大的手笔!很自然的,当绿石馆开业的这条新闻出炉之后,任韩俊也好,朱培江也罢,都不难想象其中的溢美之词。
不过一来一回就送出五十多块工艺品,着实让白猛心疼不已,他从开工就一直在这里,说是元老也不为过,这半年的时间,五十多位工匠加班加点的雕琢,同级别的工艺品也只做出了两百多块而已,韩俊一出手就是五十多,在白猛看来,他颇有种“儿卖爹田不心疼”的意味。
只是时候他的这种做法被朱经理大大的赞了一番之后,白猛也就无所谓了,既然两个老板都愿意这个干,他这个打工的还操的哪门子心?
“哎呀,老韩,你是不知道,今天可热闹了,没想到市里的领导真来了,还有那些记者,啧啧,这次可真是出名了。”晚上回到了家,兴奋的金芳喋喋不休地跟韩世鹏讲述着今天的“盛况”,当年在公交公司的时候,她见的最大的领导就是自己车队的队长。两相一对比,那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韩世鹏对老婆这种“今天见了大世面啦!”的表现觉得很可笑,却又不好打击她,只是微笑着听她白话,直到吃过了晚饭,看过了电视节目,洗漱完了躺在了床上,金芳的喋喋不休依然没有止住的势头。
韩世鹏一脸纠结地说道:“小芳,这买卖是小俊的,你看你,好像比小俊还高兴,瞅着小俊没?不骄不躁,那叫有大将风度,这是随我。”
这话说完,立刻挨了金芳一记粉拳:“怎么说话呐你?我替儿子高兴不行啊?”翻翻白眼儿。
“那当初是谁整夜整夜担心的睡不着觉来着?”韩世鹏反唇相讥。
“那……我现在不担心小俊能不能还上钱……嘿,你不知道,今天……”
“啊呜……”韩世鹏打了个长长的呵欠,翻了个身儿,片刻便鼾声如雷。
第三十八章意料之外的火爆
高考一结束,拼搏了十二年的学子们都是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面对那无形的压力,终于不用面对那无穷无尽的题海,终于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尽情的享受一下这个无忧无虑的假期。尽管只有等到7月底放榜的时候才能真正决定他们的命运,可依然不能阻止学子们那自由萌动的心。
更有甚者,9号考完了最后一门,直接将所有的课本和习题当废纸卖掉,借以这种方式,来宣布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国各地的废品收购人员,不约而同地在这天大大的赚了一笔。
没有课业的负担,原本紧绷的神经总要找个地方来放松一下,而滨海市,虽然不一定是选,却也是个有山有海的好去处。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已经成为惯例,也正是这高考结束后的批旅游大军,才拉开了七八两月旅游旺季的序幕。
韩俊与朱培江,显然小看了新闻媒体的力量和旅游局的反应度。
先说媒体,这段时间来,电视和报纸长篇累牍地报道让绿石馆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管是对绿石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都争相前来一睹这在北京扬名的崂山绿石的风采。
不说朱培江,连韩俊都没有想到他们临走时,自己送上的那小块绿石居然会收到这么好的回报。深究原因已经意义不大,此时的俩人只是享受着火爆人气带来的那种舒心的感觉。
开业第二天,整个儿博物馆内就人流如潮,本地的游人、外地的游客比比皆是,三千平米的大厅都略显拥挤了,这种火爆的场面实在出乎朱培江和韩俊的意料。
媒体的“免费宣传”功不可没,却不是唯一让博物馆人气火爆的原因,因为“绿石博物馆”虽然挂着“博物馆”的名头,前来参观的却是免费,这一来,直接让好奇的人们免除了后顾之忧,正所谓“既然免费又何妨?”对于新奇的事物,任何人都会抱有一颗好奇之心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博物馆里不仅石头好有众多的美女哦!
60名介绍员已经被韩俊冠以“绿石西施”的名头,她们衣着亮丽,笑靥如花,虽然人多嘴杂,却不厌其烦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着崂山绿石,当然,在韩俊的授意下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崂山绿石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当然,这个“绿石西施”的称呼,只是韩俊私下里跟朱培江俩人的笑谈,出处自然是鲁迅先生的“豆腐西施”喽。其实韩俊也明白,只要设身处地的一想,不难现“绿石西施”的好处,高雅的环境、美观的绿石、养眼的美女,凑到一起,不心旷神怡也难啊。
只不过,这么高档的绿石博物馆,现在看起来却有点像菜市场一样,多少让朱培江有些纠结。
其实,不怪他纠结,实际上,如果博物馆全卖高档货,利润自然会高很多,但那样一来无疑会损失一部分的客户,毕竟展区有两层,有喜欢高档绿石的客人自然可以去二楼的精品展区,那里最普通的一块天然绿石,就要几千上万元。
而一楼的普通展区,大都是一些品质普通的雕刻工艺品。还有许多小巧的纪念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可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而且,当漂亮的介绍员小姐隐晦地提出了“升值空间”之后,不掏钱购买的人,还真不在多数。
92年年初上海热炒的股票认购证,弄的满城风雨全国皆知,买到的人欢天喜地,错失的人垂头丧气。在那个时候,“投资获利”这个还算新生的词语加深了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
来博物馆参观的很多人,实际上大都在新闻和报纸上了解过了绿石的价值,相对于其他名石,只要略作对比就不难想象出他日后的升值空间。即便不爱好奇石的人,买来当做一种投资也是不错的。
只第一天,博物馆的纯利润,就达到了五万元!
再说旅游局。
开业第二天,滨海旅行社计调部和策划部的两名主任就来到了绿石博物馆,约见了朱培江跟韩俊,商讨滨旅把滨海绿石博物馆列为崂山旅游路线的第一站。
这个提议自然得到了两人的认可,不过关于购物提成的事情,有些让韩俊略有不满,因为旅行社的两名主任,提出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购买一块崂山绿石,他们要分得10%的提成。
在韩俊看来,绿石馆的形式一片大好,即便没有导游带着游客前来参观选购,自己一样赚的不少,不过老辣的朱培江却不这么想。
组织了韩俊想要作的念头,跟旅行社的两个主任砍起了价钱。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种事情天经地义,不是说你要10%我就要给你10%的。
显然,旅行社的人当初开出这个价格也没打着他们一定会同意的谱,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的提成标准定格在了2%,对于韩俊来说,这个价位尚可接受,而对于旅行社来说,虽然略低于其他商户给出的提成,但人家毕竟有市委领导撑腰,自己要的太过火了,也说不过去。毕竟如果一块绿石价值1万元,那他们还会获得200块的利润呢!
送走了滨海旅行社的两人,韩俊有些不解地问朱培江道:“朱叔,他们要提成为什么要给呢?咱们现在形式这么好,不用他们一样赚钱!”
朱培江笑着摇摇头,转而看着韩俊正色道:“小俊,你又忘了第一天去风管委的时候我说你什么了?本来这两天你表现的很成熟,我很开心,不过今天怎么又要犯小孩子脾气?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个道理也你懂的。你想想,旅行社一到旺季带的旅行团就特别的多,滨旅又是咱滨海最大的一家旅行社,咱们昨天刚刚剪彩,他们今天就来了,我说他们跟旅游局没关系,你信不信?”
“哦!”韩俊恍然,说道:“旅行团规模小的二三十人,规模大的上百人,都是些外地来滨海旅游的人,想想一般的家庭,没有余财谁会舍得全国各地到处跑?能跟着旅行团的,家里少说条件不错,而他们则就是我们潜在的客户?”
“孺子可教!”朱培江点点头,两人相视一笑。
ps:推荐一本书
《未世录》
书号:1446849
错离的时间,伪装的记忆,迷惘的人生,真实始终被虚假所掩盖——对!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第三十九章那一地跌碎的眼镜
博物馆开业几天来,朱培江才知道“忙”字怎么写。当博物馆还在建设的时候,他天天盼着博物馆开业之后,买卖大火,可现在看着博物馆里不断的人流,看着飞涨的业绩,他又有些头疼了。
虽然博物馆早就注册完了,但当时行动匆忙,地址并非在崂山景区入口,为了日后少些麻烦,必须要更改;电视台、报社给予的报道和评价那么好,不答谢一番,实在过意不去;“崂山绿石”的商标经过半年的等待,审计工作差不多也该完成了,也是到了领取证书的时候了。
但在国内,像这种事情如果在办公室谈,那效率用低下都不能够形容的,说是龟也不为过。可在酒桌上,那便不一样了。是以,接下来的酒局,应酬,直把老朱喝的两眼四直,忙的脚不点地。
金芳在两位资深老会计的提醒下,去税务部门做了税务登记,毕竟92年,改革开放不久,政策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但如果一系列手续如果不让别人以为你获利途径过于诡异,安你个投机倒把的罪名,他们几个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尽管有着跟市委以及风管委的良好关系,但也不能妄自尊大目无他人不是吗?
只要做好了税务登记,往来账目清晰,照章纳税,任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本来当金芳看到那些诸如“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
)
( 重生记事簿 http://www.xshubao22.com/2/2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