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第 2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老朱取“海”,而韩俊取“鑫”,虽然对于这个最终的名字,老朱还是觉得俗气了些,但韩俊说的好,大伙儿都俗,叫那么高雅干嘛?拗不过他,干脆就这么着吧!

    而且他的任务可不光是去工商局,他还要去市委,给韩俊签订午山那块地的用地合同。虽然他不知道韩俊究竟要用那块地来干什么,但韩俊说一定会赚钱,也便不再怀疑,毕竟韩俊说绿石会大火,还真就火了,说银行贷款好,还真就让博物馆舒畅的展起来了。

    老朱去跑业务,韩俊要等人,给自己冲了一杯绿茶,拿起今天的报纸,随意的翻阅着。偶然间在上面看到了一条新闻。

    说是本市已递呈国务院申请石老人风景区,晋升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申请。韩俊微微一笑,心道,过不了多久就有消息了,别人或许有些期待,可韩俊却知道这根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这时韩俊心中忽然一动,这午山不就在这个景区之内嘛?想到此处,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笔记里记载了一定要拿下午山那块地的原因了。

    正得意间,办公室的门被“梆梆梆”叩响。

    “韩经理,楼下有人找,说是昨天跟您越好的。”

    “行,请他去二楼休息间,我马上下去。”

    ps:恩,您没看错,现在是凌晨1点45分,我更新了。在诸位读者大大都睡觉了的时候,我更新了。我努力吧?推荐票啊收藏啊

    另外,推荐一兄弟的《贾似道的古玩人生》作者:鬼徒这本书同样强到不解释,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从书里,也能了解到不少古玩的知识。

    贾似道的古玩人生》'

    第二十二章约见(下)

    “梦涵,爷爷要去办事,不是去玩,你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我们很快就回来了。|/|”第二天上午,正准备出的陈德胜看到陈梦涵居然穿戴一新,直接一副要跟着同去的样子。

    陈老爷子考虑到她昨天受到了惊吓,最好今天能安稳的休息,而不是到处乱跑。不过他显然小看了这丫头旺盛的精力,只是休息了一晚,似乎昨天的事情就根本未曾生过一样。

    听爷爷的意思,好像不太愿意带着她,连忙乞求道:“爷爷,你就带我我保证不乱跑,在这里闷也闷死了。”可怜巴巴地样子让老汉难以拒绝,看了看钟建国,这厮环顾左右,一副“不干我事”的样子。

    陈德胜无奈,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点头应道:“好了不许乱说话,不许乱跑!”

    得到了爷爷的应允,陈梦涵脸上的哀色登时一扫而空,嘻嘻一笑:“那咱们走吧!”拉着爷爷就朝外走去,似乎比事主还要积极。

    看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小丫头,老爷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不过真正到了地方,陈梦涵却是兴致索然,对于爬山,她的兴趣不大。而对于绿石博物馆,除了陈设的古香古色还算顺眼,也没感觉出有多大意思,毕竟绿石这种东西,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会觉得好,而且,像她这种年龄的孩子,对那些造型各异的绿石会一见之下就喜欢的,却是少之又少。

    就连韩俊也是因为知道了它的价值才用心投入,换做旁人,想来也跟陈梦涵的感觉大差不差了。只是陈梦涵因为答应了爷爷,要是还想去别的地方游玩,自然要等爷爷忙完了正事才可以的,尽管心中不耐,也要老老实实地陪着爷爷。

    不过陈梦涵对于钟建国等人不跟着进去很不解,一时间让这丫头有些不太适应,一进博物馆,还没来得及问,便有热情的介绍员迎了上来,见她们那身裁剪得体地绿旗袍,小丫头免不了多看几眼。

    “我找韩经理,昨天跟他约好了的。”陈老淡淡地跟那女孩吩咐了一句,她应了声“请稍等”便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那个穿着漂亮绿旗袍的女孩从新走了下来,客气地把二人领到了二楼的休息室,其实说是休息室,实际上基本是拿来会客之用的。不大的房间,布置的却是典雅,让人一进来,便有一种放松的感觉,陈老爷子心下暗笑,这小子看起来也是做了一番功课的,在这里谈生意,不错!

    “爷爷,咱来这儿干嘛?”陈梦涵好奇地问道:“那些服务员的衣服可真不赖。”

    “来绿石馆,当然是买石头喽?”刮了一下孙女的小鼻子,陈德胜笑着说道。此时,他的内心却不平静,就要看到那孩子了,难道真跟照片里似的?跟广斌一模一样?见了他,又该说些什么呢?

    经过几天的调查,园林管理处反馈回来消息让于长胜很振奋。韩俊说的一点不差,崂山的确是个适合种茶的好地方!只不过现在产能极低,甚至不到50亩。而那茶,他是亲口尝过的,分到市委其他几个领导处尝了尝,他们具是大感惊讶,都没想到滨海也是能产出如此好茶的。

    当然,市委实乃卧虎藏龙之地,不乏见多识广的同仁,旅游管理处的曾处长告诉于长胜,滨海确实能种出好茶,这样的品质,一般只是太清宫的那帮道长自己种着自饮,市面上可不多见。当他听于书记说这是滨海产的茶叶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从崂山道士手里求来的,可再听说是少数茶农种出的时候,也是惊奇。

    随着全国步入全面的改革开放,农业产业结构也在做着转变,作为沿海一线的滨海市,经济的展自然被列为市里的要任务。滨海市的农业结构已经慢慢的由粮食作物转为经济作物为主,而这种绿茶不就是一个绝好的契机和项目吗?

    经过几天的研究,在市委相关领导的主持下,顺利通过了展本地经济作物崂山绿茶的决议,决议拟定由政府拨款,鼓励崂山周边农户退粮种茶,并引进国内优良茶种和先进的种茶技术,决心打造出一个滨海市的特色茶品。

    当然,这些事情,韩俊是不知道的。

    那天,陶伟把合资企业申请批复送到博物馆之后,给于书记汇报了工作进程,并说明了午山那块地已经帮韩俊协调好了,只等他过来签订用地合同。

    于长胜在市委领导班子里,主抓经济建设。对于绿茶的展,自一提议,便有相关部门着手布置,而他当下要忙的重点,则在高科园的一系列招商引资上。

    本来,他想让陶伟把市里的意见,转述给韩俊,让他在绿茶这件事上多多用心,起码要做个表率的作用,至于那午山的用地,这几天的调查也让他了解了部分茶树的生长习性,午山那块地,看起来并非是一块培育茶树的良地,为何韩俊要选在了那里?不过听他说他有茶树的秘方,加上诸事缠身,一时间也没顾上去询问。

    这天上午,刚刚去高科园转了一圈的于长胜,忽然想起了这件事,心道不如直接去博物馆没打招呼,便带着陶伟,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向了崂山风景区……

    来到二楼的休息室,韩俊一进门就看见沙上坐着一老一小,因为是背对着门,他走上前去,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掏出自己的名片:“您好您好!久等了,我是绿石博物馆的负责人,韩俊,不知您怎么称呼?”

    这个小玩意儿,还是当时跟苏维康见面之后才想起来弄的。这种东西自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流通渐渐增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名片这种东西才从尘蒙的历史中复苏了起来。一开始韩俊并没有想到给自己弄个名片,后来看苏维康有,便觉得,博物馆好歹也是合资企业了,有个名片岂不是显得更正规吗?

    而陈德胜看到韩俊的第一眼,便觉心头剧震!饶是他城府极深,也免不了那一刹那的失神,像!太像了!十三年来,当那个魂牵梦萦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怎能让他平静以对?那个倔强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反对,宁上前线,等来的却是天人永隔的消息……

    明知眼前的仅仅是个毫不相干的少年,可除了他额间没有那颗同儿子一模一样的痣之外,几乎就是翻版,他甚至怀疑“难道?真的有转世重生一说?”可时间也对不上号,听钟建国所说,这个孩子应该已经十七岁了。

    一时间,心头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接过名片,怔怔地看着韩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仅他是如此,陈梦涵也有些惊讶,为何眼前这个男孩儿看起来跟自己的父亲长的这么像?难道……想到这里,陈梦涵脑中一亮!

    “是你!”

    韩俊心里也是迷糊,怎么眼前这个老头如此古怪,自己没有失礼的地方,他楞什么神儿呢?在看旁边的那个小姑娘,没听说谈生意还带着孩子的,不会是这老头故意来消遣自己的吧?虽然那小丫头长的不错。只是他忘了,他自己严格来说,也还是个孩子呢。

    陈梦涵惊讶地脱口而出,唤回了陈德胜的思绪,却也把韩俊吓了一跳,楞了一下,说道:“我?怎么了?“你……你昨天中午在哪?”女孩说话的语极快,好在普通话韩俊听得懂。只是韩俊根本就没有想过,眼前这个女孩,就是昨天的落水者!当时因为在海里挣扎,他并没有看清那落水的女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等到了岸上,又忙着施救,加上她头湿透,脸色又是苍白、双目紧闭,相貌也无从看起,再说韩俊忙着施救,对于她究竟长啥样也没太在意。

    自己今天是来谈生意的,很明显这个老头才是主事人,韩俊不明白这个女孩究竟激动个什么劲,微微一笑,说道:“我想,这个问题跟我们今天所要谈的事情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见韩俊不答,陈梦涵赶紧拽拽爷爷,指着韩俊说:“爷爷,就是他!我敢肯定,就是他!”

    刚刚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的陈德胜还没来得说什么,就被孙女闹了这么一出,实在太失礼了,本想呵斥她,可听陈梦涵这么说,又联想到昨天她那番诡异的表现,登时一惊:“小韩,昨天,你是不是在海水浴场?”

    韩俊没想到这个老头怎么也跟着那丫头一起疯?楞了一下,他们居然知道自己的行踪,才忽然想起昨天生的事来,疑惑道:“昨天那个抽筋的是你?”

    ps:明天开始爆,一直爆到3月底!

    另:推荐朋友新书《重生之终极杀手》

    讲述一个拉风闷骚但却是神一般存在的杀手重生在一个卑微、孤僻、孱弱的大学生身上的故事!

    重生之终极杀手》'

    第二十三章热闹了

    陈老爷子见孙女如此激动,联想到她昨日那番诡异的话,恍然大悟:“小韩,昨天中午,你是不是在海水浴场?”

    听到自己的行踪被他们一口说出,仔细的看了看那个女孩儿,先是一怔,转而疑惑道:“你就是昨天那个抽筋的?”

    这句话,无疑证实了韩俊就是昨天的施救者,陈梦涵跟爷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意外和喜悦。陈梦涵忙不迭地点头,眼中充满了别样的感激:“就是我!我就是那个抽筋的……谢谢你!”只是这话让陈梦涵感觉很别扭,说完,一张俏脸就像熟透的苹果,涨的通红。

    而陈德胜看着眼前这个,长得像极了儿子的少年,又成了自己孙女的救命恩人,不由感慨万千,难道……这——就是天意?

    内心激动不已的他,一时间,浑浊地泪水蓄满了眼眶。如果说第一眼看到韩俊,他还能强自压抑内心的感受不表露出来。可此时,韩俊的那次出手,无疑给了他一个宣泄感情的机会。这泪,在韩俊看来或许是他为了孙女获救而流。可他自己却知道,这泪,是十三年来,为了自己那早逝的儿子而流!

    紧紧地握着韩俊的手,陈德胜动了动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看到这种场面,韩俊有些尴尬,更没有处理这种场面的经验,讪讪地一笑:“这位老伯,您……您可千万别这样,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当时离的近,我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溺水还不管不顾的?那不就成畜生了嘛?”

    “好孩子!好孩子啊!”这种居功不自傲的表现让陈德胜老怀大慰,抹了抹眼角,说道。

    “呃……”韩俊有些难堪,原本今天是来谈生意的,可怎么就变成了这种情况,而面前这位老头的一句:“好孩子。”虽然没错,可凭空就让接下来的谈判变了味,到时候是该怎么称呼他?

    “那个……这位老伯,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韩俊讪讪地一问,让陈老爷子才想起今天此行的“目的”,打着旗号是来跟他做生意,实际上却只是想见见这个跟儿子极像的少年。

    人老了,人生中最多的,便是回忆,儿子的早逝给他带来的伤害极大,此时看到了韩俊,虽然年龄小了点,却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安慰,尽管他自己也知道这不是真的,却挡不住潜意识里的那种慰藉感。

    “鄙姓陈。”陈德胜缓缓说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那所谓的“生意”,陈老爷子再也提不起丝毫的兴趣,而有了韩俊这次出手相救的行为,他扪心自问,这个少年,还是跟自己毫无关系吗?

    “哦,陈老……伯,您好您好。坐、坐!这事儿咱就不提了,我只是举手之劳,您要这个样,咱的生意可就真没法谈了。”韩俊笑笑,将两人让到座位上。转头冲外面的介绍员喊道:“小唐,上茶啊,愣着干嘛呢。”

    刚才屋里的一幕,对于等在外头的介绍员来说,实在是个难得的大八卦,听的正入神儿呢,却被老板支走,不免感觉有些遗憾。

    陈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这生意……不谈也罢,要不是当时有你……哎!我还没好好的谢谢你,怎么能谈些俗事呢?”这话自真心,可韩俊却并不像让他谢自己什么,给钱?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

    但是,眼见陈老头情绪有些激动,韩俊心里却是一阵哀叹“早知道就不来了,让朱叔对付他得了,这趟生意,算是泡汤了。”

    不过嘴上客气道:“嗨!陈老伯,您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要是图您什么,早就在那等着了,真不用!你这么说我多不好意思啊。”韩俊这会儿只想让这老头平静下来,该谈啥生意还是谈啥生意,不过,显然他的愿望落空了。

    老头似乎根本不再想提及关于生意的一切,只是忽而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跟他拉起了家常,这种角色的突然转变,让韩俊很不适应。不过,两个月来在博物馆的历练让他不会怠慢每一个客人,耐着性子陪老头唠嗑。

    “或许他现在情绪不稳,没准儿过两天就好了。”韩俊心里如是想到,嘴上也有一句没一句地应付着老头的问话。如果说仅仅陪着老头子聊天,韩俊还没感觉有什么不妥,毕竟老人家感慨起来了,又是不住的夸奖他,他受之无愧,也就听了。可对面那丫头老目不转睛地盯着韩俊猛看,就让有些难以招架了。

    为何?要是那女孩用感激、崇拜、抑或是爱慕的眼光看着他,韩俊都不会这么不爽,无意间的一对视,那丫头倏地闪开了目光,可韩俊早就现,她眼神里的含义,是那种好奇里带着些许惊讶,惊讶中搀着三分揣摩。总之,古怪的让韩俊如坐针毡。

    “这丫头也太无礼了吧?我脸上有花?”对这个没礼貌的丫头,韩俊趁老头子没注意,瞪了她一眼,让那丫头吐了吐舌头。

    茶,片刻之后便上来了,韩俊望着杯中碧绿的茶汤,听着老头絮絮叨叨地诉说,心道:“这会儿,可真就变成茶话会了。”

    毕竟俩人刚刚见面,就连认识都算不太上,陈德胜也不能跟他说的太多,深恐引起韩俊的反感导致以后很难再见。但孙女的事情,他必须做出一定的表示。

    想到他小小年纪就经营了这么一家规模不小的博物馆,陈德胜心里已经有了定计。可刚待说什么,休息室敞开的大门被外边的介绍员轻轻叩响。

    几人循声望去,漂亮的介绍员带着一脸职业的微笑说道:“小韩经理,于书记过来了,您是不是……”说着看了看在座的二位。

    钟建国和小方几人没有下车,而是等在了外面的车里。小方几个见陈老进去那么久都没出来,等的有些无聊,下了车,来到钟建国的车旁敲敲风挡。

    “钟哥,下来抽支烟吧。”

    钟建国笑笑,打开车门走了下来,四人倚在车旁分了几根香烟聊着天。

    “钟哥,是不是真的啊?总感觉你说的挺玄乎的。”小方冲着博物馆扬了扬下巴,示意道。

    钟建国眉头一皱,说道:“没事儿别刨根问底儿的,管好自己的嘴,别胡说八道,等着就行。”

    “好嘞好嘞。”小方笑笑,昨天跟丢了陈梦涵,本以为一定逃不过责罚,没想到老爷子没追究,颇感幸运,或许是因为这事儿,话多了一些。可刚待询问的时候,却现钟建国一怔,望着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驶进了博物馆的大门。

    小方几个是侦察兵出身,警惕性颇高,凝声问道:“钟哥?那车有问题?”

    钟建国摇摇头:“问题道是没有,不过……”

    “怎么了?”

    “说不好。”钟建国摇摇头,心里有些犹豫,那车他认得,不是于长胜的座驾还有谁?这会儿他来这里自然是找韩俊的,他可不认为是来买石头的。此时的钟建国只是疑惑,凭着于长胜的身份地位,不应该主动来找韩俊的啊?

    他根本没有想到,因为几个月前自己的那句交代,给韩俊带来了一个多么美丽的误会。他也根本没有想到,韩俊有那么大的能量,因为某些原因,已经跟于长胜俩人“打的火热”了。

    可要是见到了陈老,会不会……

    钟建国想了想,耸耸肩,随他

    听介绍员那么说,陈德胜以为是韩俊博物馆里来了客户,他不愿耽误他做生意,虽然有些话要跟他说明,但也不急于一时,索性起身告辞。

    “小韩,认识你很高兴,你既然有客人,我就先走了。昨天的事……”韩俊起身相送,听他这么说,韩俊刚待开口,陈德胜却扬扬手,示意等他说完“我知道大恩不言谢,可我也知道,人要感恩。”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看着孙女的,这丫头跟在身边,忙不迭地点头。今天她出乎陈德胜意料的乖巧,尽管这里毫无乐趣可言,可她一点也没闹腾,倒让老爷子很欣慰,或许,这也是韩俊的功劳?

    转而,陈德胜望着韩俊缓缓地说道“我没有多大的本事,不过,如果你以后碰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我希望你能来北京找我,或者,打个电话,虽然我老了,但……”

    说道这里,俩人已经走到了二楼的楼梯口,正好碰到从一楼上来的于长胜跟陶伟二人。

    “陈老!?”于长胜自然是认识陈老爷子的,可这会儿在这里见到,实在太让他意外了。而看到他走在韩俊身边,一副面授机宜的样子,更让他惊讶。

    原本,他只是以为韩俊是陈老的关系,却没有想到,这关系居然亲近到这种地步!

    “于大叔!”韩俊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小于?”陈德胜也是意外,可听韩俊叫的这么亲热,颇感意外,虽然半年以前听钟建国说过,拜托于长胜多少照顾韩俊的生意一下,却没想他俩这么熟了,跟钟建国一样,老爷子心里也不认为于长胜能因为钟建国的一句话就对韩俊如此亲热,最多也就是顺手帮帮忙,而此时所见,定然是另外有原因了,再看韩俊,那目光,又不一样了。

    “你们……认识?”

    三人几乎同时开口,韩俊意外这个老头居然认识于书记,而于长胜则意外韩俊跟陈老如此亲热,可老爷子则感叹韩俊竟然跟于长胜如此熟稔?

    三人相视一笑,这下……可真热闹了。

    ps:今天三更,每更3000+字。第一更到,我没有存稿。全靠拼时间码字,所以,求收藏、推荐、打赏

    第二十四章愈发美丽的误会

    韩俊想着于书记来此肯定不是没事儿来玩的,看起来跟陈老头还挺熟,那么也就没有什么避讳了。而陈老爷子则想着更多的了解一下韩俊这个孩子,都是熟人也就不急着走了。而于书记虽然有事,却意外地在这里碰见了这么一尊大神,更是不想让他离开。

    三个心思各异的老、中、青三代人,重新回到了休息室,诡异地坐到了一起。

    两个久居官场的人,自然深谙为官之道,讲究一个“话留半句”、“心照不宣”,尽管心里对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奇,却不约而同地没有问。

    同样的,韩俊不谙此道,可也很好奇陈老的身份,只是,他也不可能直接问于书记“这老头干嘛的啊?”不过在韩俊看来,他应该是于书记的亲戚。想到这里,陈德胜的身份在韩俊心里已然被打上了“离退休老干部”的标签了。

    见又多了一个不认识的人,陈梦涵便不愿再待在休息室,转而出去跟介绍员聊天,对于她们那身旗袍,她是十分感兴趣的。

    而陶伟察言观色的本事何等厉害?仅仅听了一句于书记对那老者说话的语气,便知道他们之间的谈话,自己最好不要介入进去,知趣地留在了门外。

    此时,休息室内三个不同年代的人坐到了一起,这回,可真是把盏言欢了,只是这盏里的是茶,而不是酒罢了。

    简单的寒暄过后,出于对长者的尊总,于长胜问老爷子:“陈老,您怎么来了也不通知一声?”

    老爷子则笑笑,说道:“没事,闲的无聊过来滨海玩玩,你那么忙,我也不便打扰。这不,梦涵那丫头调皮,昨天自个偷摸儿下海,结果抽筋了,幸好小韩就在旁边,这不,我今天特地来谢谢他。”

    “嗨,陈老伯,你这说的哪里话。”韩俊打了个哈哈。

    于长胜一听这话,表面不动声色地夸奖了韩俊几句,心里却更加笃定了韩俊跟陈老的关系非比寻常了。能不惊动他人来滨海旅游又让韩俊当导游,这韩俊的能量,果然不小啊。

    而陈老爷子也很好奇于长胜的到来,问道:“小于,今天不是休息日,你怎么跑这儿来啦?单位不忙?”

    听他问起,于长胜哈哈一笑,指着韩俊说道:“还不是为了这小子?”有心无意之下,他对韩俊的语气也生了微妙的变化。

    韩俊一怔,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我?”

    “可不就是你?”于长胜道:“你要的午山那块地已经批下来了,就等着你们这儿派人签合同了。”转而对陈老说道:“陈老,这小伙儿可不简单,你尝尝这茶不错吧?可是我们崂山的特产!”

    听到这个消息,韩俊脸上喜色一现。

    “唔!是不错,你说那地……”品了一口杯中茶,陈老问道,不过这种档次的茶,虽然不错,可跟他经常喝的,却是差的远了,但作为进入大众市场来说,应该还是不错的。

    “哦,我是想在那弄块试验田,这配方已经掌握了。”韩俊赶忙说道。对于午山的那块地的用途,此时的韩俊除了以“试验田”为借口之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了,总不能把新场馆弄到午山上而此时的他,实在不想让这块地被他们注意到,要是到头来问起,他还真的不好解释,现在,能敷衍的,就要敷衍。

    于长胜点点头道:“市里开会决定,这次滨海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就以绿茶为试点,政府拨款,在崂山周边退粮种茶。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韩俊,到底要午山那块地干嘛,他这么一说,我也就放心了。”微微一笑,叮嘱道:“小韩,你可得给我干出点成绩来啊。”

    “啊,哈哈,一定一定。”韩俊点头连连,可心里却想“出成绩倒不难,可却不能在午山啊,那块地,我可有别的用处呢。”

    “恩,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不过你别放松,市里领导们可都盯着呢。”

    “好说,好说。”

    “对了你什么时候过去签合同?”于长胜接着问道。

    韩俊道:“我朱叔应该已经去了,他先去注册公司,估计下午就去那边了。”

    听他说到这里,于长胜哈哈一笑,对陈老说道:“陈老,你看这博物馆不错吧?现在也是合资公司了,香港的外资,小韩才17啊,想想我17那会儿,呵呵。”

    于长胜不断的夸奖韩俊,甚至让他这个当事人脸上都有些微微烧,韩俊心道:“我有那么好么?嘿嘿。”只是他并不知道,于长胜如此夸赞他,是想对陈老说“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我一直很照顾他。”,可这些话落在陈老的耳朵里,却变成了“这孩子真的很不错,您有空应该提携提携。”

    什么是“误会”?误会就是一件明明很简单的事,而当事人却极力认定它“与众不同”,从而绞尽了脑汁儿想出来的另外的一种答案。只是这个答案有时候离正确答案很接近,有时候却离正确答案很遥远罢了。

    此时的三人,除了韩俊一头懵懂地不时差上两句,两个深谙“为官之道”的高手相互打起了哑谜,而这个谜的“谜底”韩俊,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觉得两人谈话的主题,渐渐的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似是随意地聊着天,关于韩俊的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陈老对韩俊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感到惊讶,他那独到的眼光,精确的投资路线,卓越地见解,无不让这个古稀老人感到吃惊,如果这些事情换做一个30多岁的人来做,根本不会有什么奇怪。可韩俊只有十七岁啊?

    而当他听说韩俊居然高二就参加了高考,并且成功考取了滨海大学的时候,陈老登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孩子……也太牛了吧?

    其实在陈老爷子的心里,即便于长胜不说那些话,他也存着了暗中照顾的心思,毕竟,别的不谈,他也是自己孙女的救命恩人呀?

    只是此时看来,似乎韩俊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帮助便能展的很好,为他开心的同时,也不由的觉得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而有些愧疚。

    三人聊了一阵,于长胜想说的已经说完了,就看陈老以后的反应了。而陈老想知道的也已经知道了,就等着关注韩俊如何取得进展了。而韩俊,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午山那块地,市府一共批给了他150亩,计划用作展茶园,而且,最关键的是,居然还有财政拨款来扶持这项产业。如此一来,只要自己做的像点样子,正如于长胜所说的,都在市里领导的眼里看着呢……

    不过,送走了这两拨人之后,韩俊不免有些头疼,崂山的那三十多亩地凭着杨一鹤的技术,加上现有的资金,弄成一个高产的绿茶茶园韩俊十分有信心。可说到午山的150亩,说实话,他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虽然笔记里记载着那片荒地一定会赚钱,但样子却不能不做,起码你要弄的像个茶园吧?而新场馆又需要资金来建设。似乎,自己目前的资金,不太足啊……

    不知不觉间捯饬了这么多的项目,韩俊忽然现,他怎么有点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呢?不行……得想想办法了!

    离开了博物馆,于长胜直接驱车离开,市里的事情太多,在博物馆的这段时间,按理来说已经时很久了,不过能跟陈老交流这么久,也算是很有收获的,起码,他认为自己的表现不错。以陈老的能量,想来也不会亏待了他。想到这里,于长胜微微一笑。

    在返回市区的路上,他对陶伟说道:“小陶,多关注着点韩俊的公司,特别是最近的一段时间,好多人看着呢。”

    他这种说话的方式,陶伟早就熟悉了,只是笑着点点头,并不多话。这个时候,不说话比什么保证都要强的多。今天这种情况,让陶伟也对韩俊产生了些许的敬畏,他虽然不知道那个老头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可看于书记的表现就不难猜出。之所以让他对韩俊刮目相看的,则是韩俊跟那老头的关系了。

    于长胜跟陈老走了个前后脚,他刚离去,陈老也带着孙女乘车离去。

    上车之后,包括钟建国和司机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颇感气闷地陈梦涵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转而说了莫名其妙的一句:“爷爷,你说着个韩俊会不会是爸爸变的呢?”

    陈老笑了笑:“哪有这样的事情,你爸爸是你爸爸,韩俊是韩俊,长的是有些像,中国11亿人,几个长的样子相像的有什么奇怪的?别胡思乱想。”

    转而闭目养神,不再言语,陈梦涵见爷爷不说话,她也陷入了沉思,只是她的心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猜的出来罢了。

    回到了二疗的房间,陈老叫来了钟建国,吩咐道:“小钟,这孩子,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呐……”

    “怎么?”

    当陈老把他所了解的关于韩俊的事情跟他一说,连他也是诧异,当初,他只是见韩俊长的像极了陈老死去的儿子,帮他,也算是有心而无意之举,却没有想到短短的这么点时间,他就能做出这么多事来。尽管单纯看他的所作所为并无太大让人惊讶的地方,可考虑到他的年龄,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您的意思是?”

    “关注。”

    在绿石馆里冥思苦想如何解决资金不够的韩俊压根儿就不知道,这次三个人的见面,让原本就存在的那个美丽的误会,更加的美丽了。

    临近傍晚,老朱回来了,带着递交完注册申请和土地转让(使用权)协议的好消息回来了,见面的第一句话,立刻就让韩俊想到了如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办法了……

    ps:二更到,3300+晚上还有一更!拼了!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二十五章挖坑

    朱培江整整忙碌了一天;虽是疲累不过心情却是大好,连续跑了多个部门,具是一路绿灯,原本以为需要办理多天才能完成的各项业务,短短的一天时间便全部搞定,怎能让他不开心?

    回到了博物馆,老朱居然看到韩俊难得的坐在办公室,蹙着眉头似在沉思。

    “哟!小俊,难得啊?今天怎么没早退?”老朱打趣他道。

    韩俊见他回来,展颜一笑:“朱叔,事情还顺利吧?”

    “可不?陶伟都安排好了,去了就是签个字,能不顺利嘛?对了,我和你说,开区给咱批的午山的那块地有150亩啊,你可得好好想想植什么种的绿茶,这地不是小数,选苗的时候,可要物美价廉的才好。”老朱说道。

    韩俊听罢,眼前一亮,心道:“对啊!完全可以在选苗上做做文章啊!”自从送走了于书记,韩俊就一直纠结于这块那么大面积的一块地。

    他不是没有想过用“拖”的。但听于书记的意思,市里俨然已经开始重视绿茶这种经济作物,如果自己磨洋工,跟于书记也不好交代,可要是真种上了绿茶,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难道让舍弃崂山的这三十亩吗?显然那是个愚蠢的做法。

    而当朱培江说出这句“选好苗”,却点醒了韩俊,只要茶苗便宜点,那花费必然不会太多啊,一开始,韩俊便走入了一个误区,他只想着要把事情办的漂亮,选材一定要最优良的,却忘记了,他要的只是那个结果,而不是过程!

    想到这里,韩俊露出一抹耐人寻味地笑容,对朱培江说道:“朱叔,我有个计划,以前一直没和你说明白,这次,我得好好得跟你说道说道。”

    朱培江一怔,旋即笑道:“你小子,又想玩什么新花样了?”

    “来!”韩俊不顾朱培江一路辛苦,直接去了林山村,找杨一鹤,这事,他也必须参与进来。

    三人一碰面,韩俊便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却听的俩人莫名其妙。

    朱培江对种茶一窍不通,却也知道买卖的道理,说道:“小俊,你这光图便宜,很容易被人家骗啊?随便弄些苗来,能种出好茶树吗?”

    而作为业内人士的杨一鹤,则更为疑惑地说道:“小韩,这事儿太儿戏了。你要知道,这茶苗的生长,跟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崂山山好水好土质好,培育出来的茶树品质也会不错,可你要弄那些本就不怎么样的茶苗种在毫无把握的午山,那地方的土质到底怎么样我们都还不清楚,最后能种出什么样的苗来,就算太清宫的那些经验丰富的道长也没有把握。我觉得,就算那些茶苗种在崂山,也一样出不了好茶,你这么做,那是净赔的呀。”

    面对两人的质疑,韩俊则哈哈一笑,说道:“两位,我指的仅仅是午山那块地,咱们风管委给协调的那三十亩地,可要精伺弄的,咱这是分两步走。”

    “两步?”杨一鹤跟朱培江相视一眼,都不知道韩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尽管俩人对于韩俊放弃面积极大的午山那块地不用的做法很不解,可韩俊刚才已经给出了他俩明确的分工,和详细的计划步骤,杨一鹤本来就是想过来帮忙顺便赚点外快,“领导”都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他只能依命行事,而朱培江则感觉韩俊这么有把握,自然有他的道理,也不会干涉。

    在朱培江的心里,他觉得,或许韩俊知道午山那块地土质非同一般?能有一股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从杨一鹤那回来,朱培江最终没有忍住心下的疑惑,问韩俊到:“小俊,午山那块地,你是不是本来就打着糊弄的谱?”

    本以为韩俊会就此给他一个满意的解释,没成想,韩俊居然点点头:“没错,午山那块地的价值,不在于它能不能生出什么好茶,而是别的东西,只是跟于书记,话已经说出去了,只能当茶园了。”

    听韩俊这么说,朱培江心里感叹,实在猜不透他的想法,只是从他的表现上来看,似乎正在挖着一个大坑,等着不知道是谁往里跳呢。

    安排好了这一切,韩俊以自己快要开学,开学之后将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有时间继续过问博物馆的事情为由,让众人迅行动。

    无奈,杨一鹤再搜集了崂山周边一些优良的茶苗之后,带着暂时比较空闲的几个博物馆的业务员,南下黄山去购买一些上好的绿茶茶苗。

    而朱培江则吩咐另外几名业务员,让他们也去收购茶苗,只是朱培江给出的任务却让这几位业务员有些迷糊。

    “十万丛茶苗,要最便宜的,能多便宜就多便宜,不要在乎品质,只要便宜!但给我开回来的茶苗证明,必须是最好的!”

    对于这条命令,一干业务员都是一头雾水,可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浙江,不过当他们到了地方之后,现,这个任务完成起来,似乎比收购良苗还要困难。毕竟不会有那个苗圃专门生产劣质茶苗吧?

    无奈的他们只能挨家挨户去收一些根部有些缺损的淘汰下来的茶苗,当然,这都是后话。

    本来,去收购茶苗,朱培江也是应该同去的,毕竟他是真正了解韩俊意图的人,只是最近,仰口石脉的旱石开采进度喜人,这种大型的“原生态”绿石(也就是那种从山体上直接开采出来的绿石,不经过任何的雕琢。)造型古朴,意境苍茫,深受大型企业单位的喜爱,一块这样的绿石的价格,都在几万乃至十几万一块,有了这种数额的交易,朱培江怎能擅离?

    毕竟收购绿石的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员,老朱总是要送上一份“意思”(回扣)的,这种“道上的规矩”,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做起来也得心应手,而且,只有他,才有资格出面跟他们谈。

    把别人的工作安排的慢慢的,接下来的几天,韩俊却并没有多少时间来准备开学的事情,陈老热情的邀请,让韩俊不得不客串起了导游。

    面对他的邀请,韩俊实在无法拒绝,跟于书记关系这么好的一个老人,自己要是拒绝了,那岂不是打于书记的脸?这样的傻事儿他可不会干,更何况,陪着陈老爷子游玩,对他自己也是个放松,这几个月来,他是在太累了些。

    只是陈梦涵那丫头实在让韩俊有些无奈,从她能甩脱陪伴的大人独子溜去游泳,韩俊就不难看出那丫头很野,对那种野性十足的女孩,韩俊向来是敬而远之的。可从陈老爷子那里听说韩俊只是高二便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大学之后,对韩俊更是百般纠缠想让他传授点经验,韩俊有经验?

    如果说这次导游当得唯一一点让韩俊不爽的,就是陈梦涵这丫头了。好在她也是要上学的,30号那天,韩俊将他们送到了机场,才算真正的摆脱了这个“噩梦”……

    “昨日,国务院批准了石老人旅游开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申请。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了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新闻布会:国务院批准滨海石老人旅游开区为第一批试点的‘国家旅游度假区’。”

    “这种度假区将享受税费以及国家扶持在内的8条优惠政策。市委副书记刘镇出席了新闻布会,并向中外记者介绍了石老人度假区的情况。刘世光?(:

    ) ( 重生记事簿 http://www.xshubao22.com/2/252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