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家子 第 18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可以赚钱。这是人之常情,总不能因为是干部子弟就不能赚钱。没有这个道理。只要是正当经商,这总比贪污受贿的好。

    可是,依靠家里的消息,想从政府手中捞一笔,这就触及了自己的底线了。尤其,还是从自己制定的项目上捞钱,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么?

    可是,明明知道,却没有任何的证据指向他们。也就无法直接拿这些衙内开刀了。

    “这一次,我和光强省长过来,主要的目的,就是来视察土地流转工作的。就由金贵市长汇报一下土地流转工作的事情吧。”聂振邦很是平静的开口说了起来。

    蒋金贵此刻很激动,这是自己的机会,一个完全让省长信任和赏识的机会。如今,蒋金贵也看得清楚和明白了。聂省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强势,让蒋金贵很高兴。谁都希望跟随一个强势的领导,这样,意味着自己拥有比别人多得多的升迁机会。

    顿了一下,蒋金贵酝酿了一下自己的语言,随即道:“省长,李副省长,各位领导,在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上。市里面,接到省政府的任务之后,立刻就组成了以政府班子几位分管领导以及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主的土地流转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我们,初步将仁章县定为了首个试点县。如今,已经和仁章县的邱为毛同志,签订了五万亩的土地流转承包协议。和涉及土地的所有农户,以家庭为单位,都签订了承包的协议,在农户利益的保证上,也在协议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先期,我们经过认真的考虑,第一季方面,决定只以仁章县进行试点。相信,一个收获季度下来。土地流转产生的巨大效益,一定能引起社会的轰动。这样一来,也可以为下一步的试点工作,树立一个标杆,建立一种信心。”

    随着蒋金贵的话音落下,聂振邦却是微笑着看着旁边的李光强道:“光强省长,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第760章大农业模式

    李光强眉头一挑,却是有些玩味,聂振邦这是要让自己跟着撑腰啊。对于聂振邦的心态,李光强也很清楚,这种情况之下,李光强也知道,就凭自己在省政府里面的地位,和聂振邦是无法对抗的。

    事实上,李光强也没有想着对抗。从几个方面考虑,一个方面,自己是无党派人士。虽然已经上了副部级,可是,基本上,前进的机会也不会太大。无党派人士,固然有一些优势,可是,缺点也不少,首先第一条,党政一把手,这是根本不要想的。只能担任副职。即便是正职,基本上,也是部委等一些部门。党政系统,根本不要考虑。这一个方面,就足以让李光强没有了太多的争胜之心。

    第二个方面,自己不是省政府党组成员。在政府里面,话语权并不多。而且,自己与世无争,此刻,能够和聂振邦搞好关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沉吟了一下,李光强挪动了一下身体。喝了一口茶,随即开口道:“听了蒋市长的汇报。我是深有感触。事实证明,果南市的同志,还是很有能力,很有水平的。土地流转,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我们省,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这是一种魄力的表现。果南市的同志,能够因地制宜。不浮夸,不扩大,脚踏实地,务实进行土地流转工作,我觉得,这种谨慎的态度很好,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值得学习。以点带面,这是完全可以的。这样的话,也有优势,船小好调头嘛。省长,您觉得如何?”

    聂振邦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望向李光强的目光却也是充满了和善和赞赏。李光强这个人,懂味、知趣啊。这也难怪。以无党派的身份,成为副部级,这种情况,在全国也不多见。此刻,足以证明。李光强的成功不是偶然。

    此刻,聂振邦却也知道,这个时候,是该自己做一番表态了。这一次过来,主要的目的,就是给蒋金贵撑腰的。就是要向省里的其他同志,表达一个明确的态度的。

    想到这里,聂振邦也不客气,目光看了正对面的摄像机一眼。随即道:“很好。很不错。”

    这一个评价,算是明确的给蒋金贵的工作定性了。有了这句话,蒋金贵就等于是拿到了护身符。

    顿了一下,聂振邦继续道:“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首先,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农业。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古代的等级划分里。士农工商。排在士大夫之后的就是农。当然,到了现在,这种歧视性的等级划分,是要不得地。可是,这也足以证明。农,在历朝历代的地位。”

    “中央,从前年开始,就正式的提出了三农问题。在三农政策上,也明确的提出了,三农工作,主要就是要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主要重点工作。”

    “如今,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很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已经大大的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土地流转政策,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是我们省首创的。对于全省,乃至全国的三农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做好了。这是一份了不起的政绩。”

    这句话,一说完,全场,不少人都愣住了。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土地流转模式,他们也不敢肯定,毕竟,这种事情,不一定会在国家电视台报道。要报道,肯定也要做出一番成绩才行。光是省内媒体报道,其他地方的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可是,既然省长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没错的。到了省长的级别,可谓是直达天听的,中央有没有这种规划,有没有这种政策,省长肯定清楚。这番话,绝不是无的放矢。

    全国首创,王国发却也是震撼住了。这要是成功了。这里面,蕴含的政绩以及荣誉和隐性的政绩。到底有多大。这一份蛋糕,到底可以促进多少人在仕途的升迁。王国发心中也没底了。

    在场众人的心态变化,聂振邦也看在眼里了。这就是自己的作风,从来,都是阳谋。在巨大的利益蛋糕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可以断定,这一个消息透露出去,不光是果南市一干人的心态会发生变化。省委班子里,不少领导的心态也会有变化。恐怕,接下来果南市的人事将又是一场激烈交锋。

    顿了一下,聂振邦却是继续道:“金贵同志,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这很好。土地流转,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有顾虑。投资商有疑惑。这都是正常的。俗话说得好。创业艰难,难就难在第一步。以一个县为基础。树立一个标杆一个榜样出来。就如刚才光强省长所言,以点带面。这一个思路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我很高兴。等取得了成绩,我亲自为大家请功。亲自为大家庆祝。”

    基本上,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省长亲自表态,又有分管副省长做了肯定,蒋金贵的这一个先期试点,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果南市其他常委,谁要是纠缠不清的话,那就是典型的傻子。那样的话,就不是和蒋金贵过不去,而是和省长过不去了。会开到这里,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了。王国发适时的开口道:“省长,李副省长、秘书长,您看,市里这边,中午已经准备好了午宴。还请各位领导赏光。”

    聂振邦看了看手表,自己是早晨七点不到出发的,抵达果南市,这才八点半,现在,也才十点钟。

    随即,聂振邦和李光强眼神交流了一下意见,开口道:“饭就不在果南市吃了。时间还算充裕,这样,我看,我们还是先去仁章县看一看,中午,就在仁章县对付了。下午还要赶回去,晚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王国发脸色有些不太好。自己这是把聂省长给得罪死了。想想也是。聂省长是什么身份,正部级的政府一把手,中央候补委员,可笑,自己还让副部级的老领导去压聂省长,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了么?

    可是,既然聂省长都已经发话了,王国发是绝对不敢强留的,讪笑了一下,随即道:“省长说得是,是我们安排不周了。”

    聂振邦站了起来,王国发的这种态度,这也是必然的,聂振邦并没在意。点了点头道:“光强省长,我看,事不宜迟,先去仁章县吧。”

    一行人,走出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直接上车,车队再次启程,朝着仁章县那边赶了过去。

    从果南市市区,到仁章县,也不过是三十五公里的车程,车道又是一级公路,可谓是方便得很。不到半个小时。车队就进入仁章县城。

    省长视察,这可谓是仁章县开天辟地的头一件大事。县委常委班子领导,更是严阵以待。原本,还以为省长会在果南市吃了午饭过来。

    等接到市里通知的时候,仁章县县委常委班子,更是一阵鸡飞狗跳。书记、县长更是亲自上阵,部署迎接工作。

    县委接待办这边,更是抓紧时间,对县委小招进行清理。接待办主任,已经亲自站在了县委宾馆的厨房内。督促中午的午宴问题。

    赶紧赶慢。总算是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一行人赶到了距离仁章县县城三公里的收费站边上。

    不到十分钟时间,前面公路上,警灯闪烁着,一溜车队,打着双闪开了过来,车队经过这里,并没有停下。

    在后面,轿车车窗打开。车子也放慢了速度,市委书记王国发探出头道:“跟在车队后面。省长直接去项目现场。”

    仁章县土地流转试点工程项目示范基地的巨幅牌匾下面,路边上,车队有序的停放着。

    这个时候,已经接到了通知的邱为毛也已经赶到了这里。由于正是春耕的大好时机。邱为毛身上显得有些脏。一看,就是从田里刚上来。

    聂振邦很是亲切,热情的和邱为毛握手。要知道,这个时候,在农业上一心谋发展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邱为毛这种人,可谓是十分难得。

    视线所及之处,一望无际的平原风貌。所有的农田都经过了仔细的改造。变成了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农田。这是典型的大农业模式的方法。

    看到这里,聂振邦对邱为毛又多了一层好感,这个看起来像是农民的汉子,很不错。

    “邱师傅,我听说,邱师傅喜欢让人称呼你这个,而不是称呼什么邱老板,我也就跟着这么喊了。邱师傅,现在这一片大约有多少亩农田。在生产上有什么困难没有?”聂振邦微笑着询问起来。

    邱为毛此刻,也有些激动。聂省长他也是知道的。别看年纪轻,可是,聂省长的魄力,不简单,这么大的手笔。邱为毛自认也是走南闯北,可是,这种人,却也没见过。而且,邱为毛知道,畜牧业的国际龙头企业悯农集团。就是在眼前这位领导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

    沉默了一下,邱为毛却是笑着道:“省长,困难啥的。这都没有什么。勒紧裤腰带,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我担心的是,政策的变化啊。”

    第761章王国发的决定

    这句话,让果南市的干部,让仁章县的干部都有些尴尬。聂振邦此刻,心情不错。转头看了看旁边的王国发、蒋金贵等人,随即道:“王书记、蒋市长,现在看来,还是你们的工作失误,工作不到位啊。你看,邱师傅就有一些顾虑和担忧。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政策的延续性,是多么的重要,朝令夕改。一届班子,一个模式。一个领导,一种思路。这是大忌啊。”

    聂振邦心情大好之下,连带着,对王国发的称呼也转变了。至少,不是和刚才那样称呼王国发同志了。这让王国发有些欣喜。有转变就是好的,有转变,就说明。自己还有机会。

    随即,王国发很是谦虚点头道:“是,省长批评得是。是我们工作不到位。我做检讨。”

    旁边,蒋金贵也点头道:“省长的指示,我一定铭记于心。”

    李光强此刻也笑着道:“省长,你这番话,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记得,前几年,去楚南省考察,当地一个县。前一任领导上任之后,经过了仔细研究和调查,搞了一个万亩桃树项目。可是,没等结果。这个领导就调任了。下一任接位之后。也经过了一番详细的调研,这位觉得,桃树不符合当地的民情。没有效益。一上任,就推出了万亩柑橘的计划。最终结果,搞得民怨很大啊。”

    聂振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转过来,对着果南市一干同志说道:“光强省长的话,值得深思啊。朝令夕改,在领导这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很大。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不但没有成果。反而让老百姓怨声道哉。得不偿失啊。”

    说到这里,聂振邦却是转头对着邱为毛道:“邱师傅。在这里,我跟你交一个底。你和果南市以及仁章县签订的协议。不管什么人上台,都有效,都有用。以后,要是有人说没用了。你来找我。不管我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地方,我来负责,这算是我对你的一个承诺。”

    聂振邦做出承诺。这是少之又少的事情。对于邱为毛,聂振邦也是佩服的,这种吃螃蟹的精神,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楚南人身上,看得多,巴蜀人里面,邱为毛算是奇葩。

    土地流转政策,对自己很重要。邱为毛算是帮了大忙了。聂振邦此刻,也不介意帮一把。

    顿了一下,聂振邦却是继续道:“邱师傅,如今,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口增多,农村劳动力缺乏,这是不可忽视的事情。在这一方面,却也正是你这种种粮能手,产粮大户的机会。未来,可以预见。农业的发展模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到以后,农业,必然会走向大农业模式。机械化,正规化的运营。你先走了一步,要抓紧机遇。要想方设法提高农业附加值。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以后,有困难,可以让果南市帮助协调解决,有需要资金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农业发展银行,实在是解决不了,也可以找我。”

    这番话,聂振邦并不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这一个想法,是到了仁章县,看了一些东西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可是,这个决定,并不草率。

    这么多年的政治生涯,看人方面,聂振邦自认还是有一套的,邱为毛这个人,骨子里有一种农民的朴实和厚重,这种人,不是那种忘本之人。

    而且,聂振邦此刻,也有心将邱为毛树立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树立成明星企业,这样一来。对全省土地流转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带动。

    这一番当着众人表态的话语,可不光是给邱为毛一个护身符。以后,邱为毛搞农业产业化的事情,都将得到巨大的好处。至少,政策扶持和倾斜,是绝对的。

    接下来,聂振邦走马观花似的,绕着五万亩土地转了一圈之后,又去了邱为毛家中,邱为毛家盖了几个大型的仓库,里面都是存放着各种农业机械设备。耕田的、插秧的、收割的。分门别类,井井有条。这也足以证明。邱为毛的确是一个干实事的人。

    中午,在仁章县吃过了午饭之后,聂振邦一行,离开仁章县、离开果南市返回省城。

    送走了聂振邦之后,王国发却也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走了,否则,聂省长不讲情面的这么打击。自己还真不一定能承受得住,再住几天,这果南市恐怕就真的变天了。

    正在考虑着,秘书从外面走了进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让王国发眉头一皱,沉声道:“智勇,你这幅样子干什么?有什么事情?” 秘书此刻,上前一步道:“书记,刚才,我看到双喜书记进了蒋市长的办公室。另外,辉少那边的贷款数目有一些不对头。辉少并没有贷款三百万那么多。根据农行那边的消息。辉少,以及其他几位一共五个人,在农行贷款了五百万,平均每一个人,只有一百万。”

    听到这里,王国发站了起来。倒不是为市委副书记和蒋金贵靠拢而吃惊,经过聂省长这么一路,市里面,人心有些变化,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众人都不看好自己了嘛。

    让王国发吃惊的是。王辉撒谎了,这个兔崽子。恐怕就是要故意夸大,好得到家里的可怜,得到自己的同情。

    被儿子耍了,这让王国发很是恼火,为了这个兔崽子的事情。自己的地位都不稳固了。想到这里。王国发怒声道:“智勇,你马上去找到这个兔崽子,把他带过来见我。”

    有市委大秘出马。很快,王辉就被带到了王国发的办公室。此刻,王国发关上了房门,看着站在眼前的儿子,怒火冲天,一巴掌,甩了上去。一个响亮的耳光,直接把王辉给打懵了。

    一脸不解,王国发此刻却是怒声道:“长胆子了啊。敢欺骗父母了。三百万?你自己老实说,到底多少贷款。你知不知道,为了你的这个事情,你老子我和蒋金贵闹得不欢而散。今天,聂省长下来视察。你老子我颜面尽失。威严扫地。如今,市里面,其他人都已经开始向蒋金贵靠拢了。你那些好兄弟的老子们。也都已经开始向蒋金贵靠拢了。你是不害死我,你不甘心啊。”

    这一番话,让王辉彻底的傻了。王辉虽然混蛋。但是也不是什么胡作非为的人。否则,也不会去娱乐场所找女人了。至少,欺男霸女那种事情,王辉还是没有做过的。

    此刻,父亲的这番话,让王辉感觉自己被人摆了一道。怒声道:“这些畜生,我找他们去。”

    “找,找什么找。找他们有用吗?你给我听好了,以后,这些人,你少来往,金江县的事情,你也不要管了。过几天,你给我去公安局老老实实上班。”王国发怒骂起来。真是慈母多败儿啊。

    送走了儿子之后,王国发却也是沉思起来,第一次,王国发感受到了聂振邦省长散发出来的那种强势态度。起码一点,这不是自己,可以惹得起的。甚至,自己背后的靠山也要避让三分。

    以前,三百万的贷款,打水漂的话,自己是承担不起的。可是,现在一百万的话,倒不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想到这里,王国发站了起来,直接走出房门,对着秘书吩咐道:“智勇,我先出去一下。”

    从市委办公楼,到市政府办公楼,楼层之间,有通道相连。很快,王国发就走到了蒋金贵的办公室门口,犹豫了一下,敲了敲门,推开虚掩的房门,王国发微笑着道:“张秘书,金贵市长忙吗?”

    不等秘书说话,里间房门,已经打开,蒋金贵一脸笑容,走了出来,热情道:“王书记来了,快请进。”

    结果蒋金贵亲自递过来的茶杯之后,王国发心中却也在酝酿着自己的话语,顿了一下,王国发开口道:“金贵市长,今天过来,主要是跟你说一下金江县的事情。明人面前不说暗话。金贵市长,我相信,你也清楚,金江县那边,土地被人截胡,不瞒你说,这里面,我儿子王辉也参与了。这一次我过来,主要就是和你说话,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我还是要向金贵市长学习啊。另外,金江县的土地流转试点,我在这里,向金贵市长表一个态。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格。我儿子王辉,绝不在这里面赚取一分钱差钱。该亏损多少,就是多少。如果有超过的部分,那一份利益,还是由原来的农户享受。我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金贵市长,能够在一年内进行金江县的试点。因为,一年之后,我儿子这个贷款到期。如果不能在这期限内完成。这一百万我可真是亏不起了。”

    这番话,王国发说的是无比的诚恳。开门见山,没有任何的隐瞒和遮掩。这种态度,让蒋金贵很是满意。真要是让王国发血本无归。这仇怨就大了。万一,他拼死一搏。自己也落不到好。想到这里,随即点头道:“王书记,我答应你。”

    第762章企业试点

    门外,传来了敲门的声音,紧接着,李居朋从门外走了进来。站在门边上,汇报道:“省长,建章省长来了。”

    一听到李居朋的话语,聂振邦立刻站了起来,开口吩咐道:“建章来了。快请!”

    门外,潘建章正好从外面走了进来,如今,在聂振邦这里,潘建章倒是少了一些拘束。很是自然的坐了下来,看着聂振邦道:“省长,这一次过来。主要还是几个酒厂的问题。”

    潘建章是分管领悳导,在三年计划有关第二产业的这一个方面,也一直是由潘建章在实施运作。

    听到这句话,聂振邦却是眉头一紧。和潘建章接触的时间虽然只有这几个月。可是,潘建章的性格,聂振邦自认还是清楚的。如果,仅仅只是酒厂的问题。潘建章绝不会专程登门。能够让潘建章上门的,肯定都不是小事。

    等李居朋给潘建章端上了热茶之后,聂振邦也坐在了沙发上,从茶几上面的烟盒里,抽出了一根,点燃,吸了一口之后,这才道:“建章,是企业试点的问题么?”

    潘建章没有太多的意外。聂振邦的睿智,这是他早就已经见识过了的。巴蜀省三年发展计划。涉及到农业、工业以及三产业三个方面。农业,一直在果南市这边运作实施。工业是由自己在负责。能猜到是为了工业发展计划的事情,这并不稀奇。相反,如果聂振邦猜不到的话,那才是奇怪。

    点了点头,潘建章也直言不讳道:“省长,在企业改制的问题上。钢铁行业这边倒是没有太多的问题。花枝钢铁集团,原本就是中悳央直属的特大型央企。这一次,在整合资源上省内,几个企业都十分的配合。如今,花钢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股份制改制。现在,头疼的是五梁市以及芦洲市这边的问题。”

    听到这里,聂振邦的眉头顿时就拧了起来。沉声道:“五梁市这边,秉义同志。没有做五梁集团的工作么?这个刘秉义,搞什么鬼。”

    话语之中,已经隐隐有一些对刘秉义不满了。聂振邦的性格就是如此。越是对自己人,越是要求严格。

    很显然,刚才,这一番话,却是让聂振邦有些误会了。潘建章笑着道:“省长。这一次,你可是错怪秉义了。在这个事情上,我去了五梁市和芦洲市。秉义同志这边已经统一了意见和思想。五梁市市委班子上上下下,对于企业的合并。是没有任何的意见的。现在,有意见的是,五梁集团和卢酒集团。

    顿了一下,潘建章分析道:“您也知道,五梁酒和卢酒都是我们省内的知名品牌白酒。两个地市,毗邻而居,气候特点地域位置都相差无几。深处白酒金三角地带。这样一来,现在省内出现了这种要做大工业的计划之后,在几个酒业集团的合并上,却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看到聂振邦严肃的神情,潘建章还是继续道:“事实上,不光这两个公司,剑南酒业那边,也有不同的意见。省内,其他几家公司也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另外,五梁集团和卢酒集团都提出了要在新公司里面,占悳据主导地位的意思。这两个企业,都是上市公司,两家的效益和资产总额都相差不大,五梁集团,固然稍胜一筹但也不是特别明显。这样一来。如今,事情就这么僵持住了。”

    听到这里,聂振邦却是有些明白了。说白了,现在国内的白酒行业都特别火爆。华夏,本来就是一个白酒文化鼎盛的国度。省内的这些白酒企业。都是不差钱的主。合并之后上面有总集团管着,哪里有现在这么舒服。即便合并,一把手,总归只有一个。这都是利益阄的啊。

    正准备说话,此刻,桌面上,红色的电话机却是突然的响了起来,潘建章此刻也站了起来,道:“省长,你先忙。这方面,我再去做一下几个企业老总的工作。相信,事情总归还是有缓和的余地的。”

    聂振邦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径直走到了办公桌前面,目光一扫,8001的短码。这是省委书记办公室的内机号码。曾太平找自己?

    不敢怠慢,拿起电话,聂振邦也笑着道:“曾书记。您找我?”

    电话一接通,对面,曾太平那边,就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紧接着,曾太平的声音传了过来:“聂省长,现在忙吗?有个事情,要和你沟通一下。”

    曾太平这个时候,打来电话,绝不是这么简单的沟通一下。此刻,聂振邦也在揣摩着曾太平的心态。

    政治上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一个你揣摩我,我揣摩你的过程。堂堂省委一把手。曾太平的事情,说日理万机,或许是夸张了一点,但是,绝不清闲,这是肯定的。

    推己及人,自己坐在省长这个位置上,不是去这里视察慰问,就是到那里检查工作,要么,就是出席一些活动。即便在办公室,也有如堆的文件送到办公桌上面,要钱的,要政策的各种事情,都需要批示。

    平白无故,曾太平绝不可能闲得慌给自己来这么一个电话,聂振邦随即也笑着道:“曾书记有事情,我就是忙也得腾出时间来啊。书记,你说吧。”

    这句话,聂振邦也不大不小的奉承了曾太平一下。这和拍马屁不同。拍马屁,是毫无原则的。怎么让领悳导觉得舒服,怎么来。即便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也在所不惜。

    奉承则不同。这是有原则的,在无伤大雅,无关大局的情况之下,说几句好听的,让人觉得舒心的话语,表达出自己的一种尊重意味。以此,来拉近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为官的学问和策略。

    对面,曾太平很是满意聂振邦的这种态度,呵呵笑着道:“振邦同志。我听说,在工业企业改革的事情上。现在,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啊。”

    一听到曾太平的话语,聂振邦眉头立刻一挑。果然如此啊。随即,也开口道:“嗯,我也是刚刚才收到的消息。在合并重组的过程之中,有一些企业。有一些想法,这也是正常的嘛。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有些私心,也是在所难免的。我相信,下面的同志,还是有这个觉悟的。”

    好一个聂振邦,还拿话来堵自己的嘴巴来了。听着聂振邦的话语,省委办公楼这边,曾太平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什么有私心,什么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些话,无非就是一个意思。下面这些企业的老总都不想放弃这些利益。这样一来,聂振邦自然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超然的位子上了。

    脸色一沉,曾太平却是毫不客气道:“振邦省长,我倒是觉得,这个企业改制的问题,还是要值得商权的。大工业有大工业的好处,小集团有小集团的优势啊。在花钢这种特大企业的问题上。全省的钢铁行业合并,有助于花钢整合资源。形成优势竞争力。可是,在其他企业的改革问题上。我认为,还是要慎重一点的。”

    “最近,下面的同志,给我打来了电话,一片诉苦的声音,就拿白酒行业来说。五梁酒、卢酒以及剑南酒这都是省内的白酒行业龙头企业,不分上下。在国内,这些品牌,也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五梁集团和卢酒集团都是上市工作。强行合并。我觉得,还是不妥当的。这样的话,难免会引起一些连锁反应。工人的积极性,企业发展的方向,负债?职工等等问题,这都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啊。”

    说到这里,曾太平呵呵一笑,却是淡然道:“振邦省长,看待问题,也不能这么片面嘛。如今,这些企业都发展得很好,这么做,不是瞎折腾么?难免给人一种多此一举的感觉。我的意见是,在这些企业的改制上,还是要区别对待,总不能跟过去吃大锅饭,一桶拖那样。这可是会出大乱子的。”

    曾太平的话语,很直接,言辞也很犀利。并没有给聂振邦留下任何回转的余地。话虽然平和,可是,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很清楚。

    这一次,你聂振邦在工业方面的规划,是有错误的地方的。不说其他,在白酒业的问题上,这么盲目的合并,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潜在意思就是,关于全省工业企业合并的问题,要谨慎对待,对白酒行业的合并,要立刻终止。

    话语之中,曾太平的强硬态度,却也是直接的表达了出来。

    让曾太平感觉到意外的是,此刻,聂振邦听着这番话,却是沉默了一下,随即,再次开口,声音很是平静道:“曾书记,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现在也觉得,当初,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是过于草率了一点。其他方面先不说,在白酒行业的合并上,的确,合并不是一个好办法。现在这样,才是最为正确的发展模式。”

    话音落下,曾太平却是愣住了,这还是聂振邦么?

    第763章进退之道

    聂振邦疯了,还是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曾太平此刻,觉得自己的大脑有些不够用了。聂振邦上任伊始,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强势。这个看起来,无毒无害的年轻人,骨子里,却有着那种世家子弟的狂傲,有着一种莫名的执拗和坚定。此人,心志之坚韧。性格之固执。曾太平是早有领教的。

    可是,今天这是怎么了。这才说了这么一番话,聂振邦就这么干脆的服软了?这种感觉,让曾太平很不舒服。

    可是,曾太平不得不承认,聂振邦此刻这一手,却是打乱了他的计划。在白酒行业合并重组的问题上。曾太平也看出来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思路。甚至,可以说,这完全是乱七八糟的在搞。

    每一个酒厂,都有他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和酿造工艺和勾兑技巧。可以这么说,这些东西,都堪称是不传之秘。

    就比如五梁集团,一个几百年老酒窖的产权纠纷,一直都在纷扰不休,为此,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国资委,也多次参与了协调会议。可是,事情愈演愈烈,现在,已经是阄得不可开交了。

    如果合并的话,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将更加的复杂。曾太平也准备利用这次机会,打击一下聂振邦。

    如果聂振邦一如既往的坚持强硬态度。曾太平自然有下一步的手段和策略。可是,现在的感觉是,自己运用了全身的力气,打出来的这一拳,却如同是打在了棉花上。没有半点反弹。就直接被消化了。

    这种感觉,让曾太平有些难以适应。甚至,有些难受。作为一个磨砺多年的老干部.曾太平很清楚。体制内的这些事情,别看现在是和颜悦色。指不定,下一步,在什么地方等着你。

    如履薄冰,这不仅仅是一句托辞。而是事实如此。随时随刻,都要防止对手在某一个角落,给出致命的一拳。

    沉默了一下,曾太平却是呵呵笑着道:“振邦省长.能这么想。倒是显得我有些多余了。依我看,省内的工业格局,振邦省长,还是要从扩大规模。改进工艺水平和生产水平方面来考虑。我看,前段时间,天府市红星厂的模式就很不错嘛?一个频临倒闭的小厂。却能起死回生,短短半年的时间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苯酚行业的龙头企业.这很值得推广嘛。”

    挂下电话,聂振邦的脸上却是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此刻,这种让曾太平吃瘪的感觉,很好。很舒服。这就是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常跟自己描述的进退之道。

    在体制内,一味的冲锋,这不是可取之道。锋芒毕露,这和国人中庸的传统思想.是相悖的。国人.讲究的是,进退有序、韬光养晦。一心求进的话,反而可能欲速则不达。

    适当的退,却是为了下一步,更好的大步前进。这是一种方式。退,也不是没有目的的退。没有原则的退。

    老爷子当年的这一番话,聂振邦以前,并不能彻底领会。可是,现在.经过多年的磨练,却是真正的领会了这一句话里面的内涵。此刻,运用起来,却是有种通体舒泰的感觉。

    想到这里,聂振邦却是拿起了电话,拨通了潘建章的号码,电话一通.聂振邦直接道:“建章,你现在忙么?不忙的话,过来一趟。”

    话音一落下,电话那端.潘建章的语气有些为难道:“省长,秉义书记正好上来了。现在……”  一听到刘秉义也上来了.聂振邦愣了一下,随即道:“秉义上来了,正好,你们一起过来吧,有关工业改革的问题。我正好要和你商议一下,让秉义同志跟着来。他是五梁市的市委书记,我正好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有了聂振邦的指示,不到三分钟,潘建章和刘秉义一前一后,就从门外走了进来。

    两人的办公室,原本就只有几步路的距离,三分钟,这估计,潘建章还做了一番准备。

    果然,这一次,两人的手中都拿着笔记本。

    看样子是准备做笔记了。这一幕,让聂振邦也笑了起来。坐在了沙发上,对着潘建章和刘秉义道:“都坐吧。不是外人,在我这里,无须这么拘谨。”

    等两人都坐下之后,聂振邦这才正色道:“这一次,关于全省工业企业大改革大合并的问题。我也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考虑。从目前的局面来说,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聂振邦这一番自我批评式的话语,让潘建章和刘秉义都有些摸不准头脑的感觉。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都没有搭话。这个时候,不管搭什么话都是不合适的。

    聂振邦也知道,两人此刻的心态,不以为意,笑着道:“不要觉得奇怪,在这个问题上,从花钢的合并来看,这是有好处的。可是,特殊事物,特殊看待,首先,从花钢来分析,全省,主要的重工业都集中在花钢这部分。全省,其他地市的冶金行业水平并不强。和花钢合并,这是利大于弊。这是好事。从这个事情上,使得我的头脑有些昏了。没有考虑其他产业的具体情况。事实证明。这一个经验,在其他行业是行不通的。比如,白酒行业。”

    话说到这里,潘建章和刘秉义都知道聂振邦的意思了。两人都有些吃惊,有些愕然,同时,也有些佩服。

    聂省长这一番决心,有大毅力,大智慧啊。到了聂振邦这一层次,要主动承认错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体制内,不少官员落马,事实上,不是因为其他。就是因为面子问题。明知道错误,可是,却为了面子,一意孤行,到最后,闹得不可收拾。落寞退场。

    潘建章沉吟了一下,却是开口道:“省长,您清楚,这么做对您的影响么?”

    聂振邦点了点头,对于潘建章的这一番表态,很是满意。在这种时候,潘建章还愿意陪自己继续错误下去,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潘建章此人对自己是忠心的。

    摆了摆手,示意潘建章不要说话,聂振邦继续道:“在这方面,我的确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决心。刚才,曾书记给我打了电话,他隐晦的提了一下这个事情。

    我相信,如果,我不服软的话,曾太平接下来,肯定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攻击我。”

    这句话,让刘秉义和潘建章又是一惊。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内,书记和省长之间,就已经经历了如此的交锋。

    聂振邦笑着道:“我很爽快的承认了这是决策失误。曾太平很不高兴,有力的拳头,用尽了全力,却打在了棉花上,相信,此刻,曾太平有些难过。”

    说到这里,聂振邦看着刘秉义道:“秉义同志,你是五梁市的一把手,五梁集团又是在你的辖区,曾经的芦洲市也是五梁市的管辖范围。你来谈一谈,你真实的想法。不要有任何的顾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秉义点了点头,此刻,刘秉义却是没有了顾虑,话说到这个份上,聂省长的诚意,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感受到了。酝酿了一下,刘秉义缓缓道:“省长,说实话,我对白酒业的整合,也是不同意的。白酒业,在我省,是支柱产业。全省,知名的酒类品牌,不下五个,相互之间,都是竞争的关系。而且,在每一个酒厂都发展良好的情况之下,整合,必然会遭到抵制。而且,整合之后,保留哪一个品牌,丢掉哪一个品牌,是侧重发展,还是全面发展,都是问题。整合之后,带来的,可能就不是优势,而是内悳斗了。所以…… (:

    ) ( 重生世家子 http://www.xshubao22.com/2/25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