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家子 第 26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聂振邦的号召力,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随着聂振邦的话音落下,耍龙的队伍顿时移动起来。很快,道路再次变得通畅起来。

    这时候,聂振邦也迎了上去,走到了老百姓中间,微笑着道:“乡亲们。你们是这旁边村子的人么?耍龙的队伍里面,有没有村干部带队啊。”

    随着聂振邦的话音落下,耍龙队伍里,打鼓的鼓手走了出来,一个年约四十岁的中年汉子,显得十分的朴实,笑着道:“聂书记,您好。我是团山村的村支书。刘海军。”

    聂振邦点了点头,道:“不错。刘支书,团山村的精神文明工作做得不错。过年的气氛很浓郁啊。不介意我去你们团山村做客吧。”

    这个时候,事情已经不在掌控之中了,在后面。卜荣昌和鲁勇相互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里,都看到了这一个结果。这个时候,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在刘海军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旁边的一条岔路走去,岔路也是水泥路,大约三米的宽度,一路延伸进去,公路从每家每户的门口经过。

    在聂振邦的旁边,是团山村的村支书刘海军。聂振邦此刻,微笑着道:“老刘,去年一年,村里的收入怎么样?”

    问到这个,刘海军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种激动:“聂书记。感谢党的政策。这两年,咱们红江,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咱们庐吉市这边在市里和县里的关心之下。因地制宜,我们团山村虽然不在旅游区,也没有什么旅游景点。但是,咱们近洋县县内,几个旅游景点的农家乐很火爆。我们这边,当地的领导大力提倡养殖业,各家各户都发展了绿色养殖,我们的土鸡、土猪,都是供不应求。现在。每家的生活都好起来了。也不要出去打工了,都是就近在周围打工。这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第1068章真实的农村

    刘海军的话语,让跟在后面的卜荣昌和鲁勇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是真实的视察,这是没有经过任何排练和安排的视察,从这里,反馈出来的消息,可以说,都是真实的,都是没有任何水分的。在这里,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让庐吉市的这两位大佬都松了一口气。

    同时,心中却也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往年的时候,最害怕的是领导视察,因为,最害怕是在视察的时候,出什么纰漏。

    可是,现在,当全省的经济搞上去了,市里的经济搞上去了,老百姓的生活都富裕了。再回想起来,看看现在这种场面。却是让两人都有种感慨。一切还是务实为标准啊。

    第1068章真实的农村如果说,庐吉市没有重视农村工作,没有重视全市经济的发展,恐怕,今天这种意外,得到的答案又会有实质性的不同吧。

    一行人,走到了村委这边。团山村的村委大楼,是一栋两层的小楼。白色的外墙,一字排开,六间房子。很有气势。

    四周,用围墙围起来。一张大铁门。村部办公楼外面是一个院子,楼前,竖立着一根旗杆。旗杆上,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着。

    一行人走进村委,外面,更是聚集了不少的人,村子里面的老百姓听说省里面来了大领导,都跟着跑过来了。

    聂振邦的兴致很高。在村委办公楼的前面。打量着,两侧。各有一块牌子,近洋县万胜镇团山村村民委员会。另外一块牌子是华夏**万胜镇团山村支部委员会。

    在楼梯边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精致的喷绘表格,上面写着,团山村计划生育信息栏。再上面,则是团山村村务公开栏。

    一楼,第一间房间是团山村老年活动室。第二间。挂着的是团山村图书室。第三间是挂着的牌子是团山第1068章真实的农村村养殖协会。楼梯右侧三间,是村民活动室。里面,摆放有乒乓球台和桌球台。

    可以说。整个办公楼,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一行人在会议室坐下。很快。有人给聂振邦一行领导都端上了开水热茶,在会议桌上,摆放上了瓜子花生水果等食品。

    聂振邦微笑着道:“荣昌书记,庐吉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很不错嘛。”

    这句话,聂振邦并不是讽刺,而是实实在在的夸奖。来团山村视察,这完全是自己兴之所至。庐吉市的人,根本就不会预想到这个事情。很显然,这边说看到的,必然是真实的情况。

    能够做到这一个程度。这是值得肯定的,这说明。庐吉市的工作还是值得表扬的。

    卜荣昌和鲁勇两人的脸上,此刻都笑开花了。一次意外的视察,能够有这样突出的效果。这是他们两人都没有想到的。能够得到聂书记的赞扬。这比什么都好。

    卜荣昌很是谦虚道:“书记过奖了。这一切,都是在省委的领导和指示下取得的成就。”

    聂振邦的心情显得很不错。哈哈笑着道:“荣昌书记。过度的谦虚可就是骄傲了。”

    说着,聂振邦转头看着旁边的团山村支书刘海军道:“老刘同志,咱们团山村的村部建设得很好。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很不错啊。”

    聂振邦的话语,很有技巧。明明就是在探团山村的底子。但是,却没有明的问你团山村的资金是哪里来的。仅仅只是片面的问村里的集体经济。

    刘海军是那种实诚人人,村干部。说起来,似乎是干部,但是,本质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面对聂振邦,刘海军也是十分激动的。

    此刻,有些不好意思道:“聂书记,您过奖了。团山村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的能力和水平也有限,村里的集体经济,不怎么行。这些,都是县里统一调拨和安排的。”

    “哦?怎么讲?”聂振邦好奇的询问起来。

    刘海军继续道:“这两年,县里的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几大旅游景点的开发,使得县里的财政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县里统一部署,统一调拨资金。不光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工程,每一个村,都调派了资金,统一建设了全新的办公楼。村图书室、活动室,这些,都是统一安排的,大大的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帮助我们拓宽了视野。就我们村,有不少人从书上和报纸上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刘海军的这一番话语说完,旁边,庐吉市的这两位大佬脸上都笑开花了,心中也有些嫉妒起来了,这一次,近洋县的吴大吉怕是要一飞冲天了。在聂书记面前大大的露脸了,这以后,还怕没有提拔的机会么?

    在村子里坐了一阵之后,聂振邦就站了起来,提出到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

    沿着村子里面的水泥路,一路往里面走,聂振邦的兴致很高。能够看到真实的农村,这是聂振邦比较满意的。

    如果,不是因为交通的堵塞,聂振邦还不好这么说。领导视察,固然,下面的人害怕领导。但是,领导也不是无所顾忌的。

    任何领导,也要考虑和顾忌下面人的想法,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在视察的过程之中,也是如此,虽然,明知道,下面的人有一些糊弄,但是,你总不能说人家是骗你吧,总不能说我自己要看最真实的场面吧。这样一来,这不是对下面的人不信任么?

    如果真出现了这样的领导。那必定是当不长久的,一个领导干部,不光是要上面赏识,也需要下面拥护。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沿着公路往前走,刘海军在旁边不时的给聂振邦介绍着。一路下来,虽然不是每家每户都是楼房,但是,团山村的房子还算是很不错的。

    前面,一栋土砖房吸引了聂振邦的目光,这是自己到团山村之后,第一次看见土砖房,聂振邦微笑着道:“老刘,我们一起去这家看看。”

    刘瘸子一直都跟着队伍走,听到聂书记要到自己家里去看看,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一路小跑。先赶了回去。很快,就搬着几条凳子出来,里面,一个年约四十岁的中年妇女也端着瓜果糖果走了出来。

    刘海军介绍道:“聂书记,这是我们村的刘瘸子,大名叫刘应先。以前是我们村的老光棍,老大难。这两年,村里的生活富裕了,他也找了一个对象。对象是寡妇,带着孩子,也不容易。现在。他们家养了十几头猪,几百只鸡。收入在我们村里也是排的上号的。”

    聂振邦听着,也连连点头,微笑着道:“好,好,这不错。勤劳致富,这是值得表扬的。人就是不能失去这种美德。”

    在这边坐了一阵,后面,又跟上来了一群人,卜荣昌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介绍道:“聂书记,这位,是近洋县县委书记吴大吉同志。”

    团山村的面貌,让聂振邦很高兴,连带着,看吴大吉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微笑着道:“吴大吉同志,近洋县的农村工作很不错。尤其是统一建设村委会的项目,值得在全省推广。”

    说着,聂振邦转头看着刘耀文道:“耀文省长,我看,省里面可以部署一下,多方考察和学习近洋县这边的经验。这种事情,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在刘瘸子的家里,没有坐多长的时间,一行人再次往前走,路边上突然中断的水泥路,却是让聂振邦有些疑惑。转头道:“村村通公路,看样子,这工作,还不怎么到位啊。”

    聂振邦并没有生气。农村里面的道路,聂振邦是知道的,尤其是南方,居住分散,有的时候,说不定一条路,几百米长进去就一家人。遇到这种事情,有的时候,这道路,还真不好怎么修。

    刘海军这边也跟了上来,解释道:“聂书记,村村通公路的工程,您也知道,省市财政支援,地方财政拨付,剩下的差额,是要村民集资的。这边过去,只有六户居民。是我们村的一个小组,有几户不愿意集资。所以,路就没有修成。”

    旁边,近洋县的吴大吉也走了过来,解释道:“聂书记,县里面,类似这种情况,还有不少。有的是独门独户的,有的是,小组关系不融洽,有不愿意出钱的。对于这种情况,县里面,也在着手研究和调查。能够劝解的劝解。争取尽快进行路面硬化,县里已经做出了规划,争取在三年之内,县里财政宽裕之后,百分之百的达到村村通户户通。”

    听到这里,聂振邦却是不以为意,微笑着摆了摆手道:“瑕不掩瑜,瑕不掩瑜嘛。整体来说,近洋县的工作还是值得肯定,值得表扬的。农村工作不好做。这不光是近洋县的问题,全省,全国都是如此。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这也是历届政府都在努力的事情。地方政府,在农村工作的问题上,也要多下功夫,多费心思,要把党的政策传达下去,要给老百姓耐心讲解。我相信。本着以诚相待的原则,是没有做不好的工作的。”

    第1069章行动代表态度

    接下来,在近洋县,聂振邦一行,视察了近洋县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近洋县栗山港镇光明村。

    在庐近公路快接近近洋县县城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在水泥公路的左侧,一个绿化的广场。

    常绿的樟树,椭圆形的花坛和喷泉。在广场中间,竖立着一块巨石,行草体的光明村三字,十分的醒目。

    沿着曲折的公路进入里面,整齐划一的房子,跃然醒目。

    在旁边,近洋县县委书记吴大吉在旁边介绍道:“聂书记,光明村,是我县第一个万元村,是我们市第一个小康村,省里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最近两年,光明村抓住了旅游开发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第1069章行动代表态度农家乐产业,整个村,是一个大型的农家乐基地,每家每户都是整个农家乐园的参与者。去年一年,全村创收两亿三千余万元,全村,总人口,四千三百余人,人均收入,去除成本和税收。达到了四万多元,接近和达到了国内一线城市的收入水平。”

    说完之后,旁边,卜荣昌也补充道:“村委班子也是干劲十足,在充分的考察和研究之后,全村,所有的房屋,由省建筑设计院统一设计,全村环境统一规划。村里面,拿出一千多万资金,自筹修建了自来水厂。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听着这些介绍,聂振邦的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作为领导。执政一方,最能直接体现政绩和能力的地方,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老百姓生活富裕了,这才能算是成功。

    聂振邦很是细致,逐一走访了每一家每一户。看着老百姓脸上露出的诚挚微笑,聂振邦也十分的满意。

    离开近洋县的时候,聂振邦临上车之前。却是特意转过身,微笑着道:“近洋县的工作成绩还是很出第1069章行动代表态度色的,庐吉市。一定要大力推广近洋县的这种思想和方法。大力推广近洋县的作法,真正让全市的老百姓都得到实惠。”

    ……

    回到红城市之后,聂振邦紧接着。又视察了红城飞机厂、红城机械设备厂、红江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工矿企业。

    在这些企业的视察时,聂振邦都十分认真和细致的听取了工作汇报,就当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发展之中遇到的一些误区,做出了批示。

    并且,聂振邦也再次强调。红江省,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作为支柱产业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应该有不落人后的信心和决心。审时度势,加快和市场接轨的过程,加快产业结构化的调整。根据市场需要。加大技改力量,迎头赶上。

    “啪!”

    随着遥控器按下,方远山关掉了电视,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起来。眼睛微闭,按摩着头部。

    此时此刻。方远山也不得不承认,聂振邦的能力的确是强悍的,是无法比拟的。

    在身后,方远山的夫人也走了上来,低声道:“老方,休息了。明天一早,你还要去机场迎接组织部的领导呢。”

    说到这里,方夫人有些好奇道:“老方,聂书记那边,明天会不会过去?”

    方远山愣了一下,在家里,方远山是从来不说这些公事的,老婆也从不过问,今天,这么询问,倒是让方远山有些愕然。随即回答道:“不会去。今天下午,在常委会上,聂书记就已经明确的说了,明天的迎接,他不会过去。”

    这句话,让方夫人心中一喜,道:“老方,这聂书记也太摆谱了吧,他这么做,就不怕上面有看法么?”

    听到这个,方远山冷哼一声,却是不屑道:“妇人之见,聂振邦这么做,这是在以行动表示态度呢。这一次,红江省的人事调整,三个职务,一律由京城空降下来,这一点,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了,聂振邦不满,红江省的领导干部们也不满。现在,聂振邦这么做,这是在向上面表达不满的态度。换成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

    看到老婆一脸疑惑的神情,方远山沉声道:“聂振邦的能力和思维,绝不是外面所想的这么简单的,这是一个极其老到的政客。”

    “你以为,聂振邦不去,就会让上面不满?”方远山反倒是问起了自己的老婆。

    这让方夫人有些诧异,点头道:“当然了,组织部护送同志过来任职,聂振邦作为一把手,不参加。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上面,他不满意上面的安排么?这还了得,这不是公然和上面唱反调么?上面就能容得下他?”

    老婆的话语,让方远山感觉有些好笑,淡然道:“你错了,按照惯例,一把手,是不一定要亲自到场迎接的。这一点,别人说不出什么。另外,聂振邦和上面的关系,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只要核心的领导不认为有问题,那聂振邦就没问题,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他这么做,这是在向其他的人表示不满呢。”

    说到这里,方远山站了起来,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睡觉去吧。”

    可是,心中,方远山却是把聂振邦的举动都揣摩透彻了,不参加迎接,仅仅只是在省委这边等候,一方面,这是向上面表达他的意见,这一次,上面全部空降,红江本土的干部一个都不用,无疑是过分了一点。

    这样一来,在上面,这一次,策动这个事情的一些人,都会感觉到聂振邦的压力,事情,可一不可再,这样一来,聂振邦未来所承受的压力自然要小得多。就这个事情,聂振邦都如此了,真要是再继续逼迫的话,搞不好,会引起聂振邦的强烈反抗,那种结局,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红江本土的干部,对聂振邦会心存感激。毕竟,聂振邦为了他们的利益,做出了最大的反应。到时候,在红江省内,聂振邦的威信会更好。

    第三,对新来的领导干部,是一种震慑,直接告诉他们,红江省,不是随便可以玩弄的地方。

    一举三得,这也是方远山佩服的原因,换成是他自己,方远山自认,自己还做不到这个程度,也没有这个魄力。此时此刻,方远山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

    三月一日,正好是刚过完元宵节之后,上午十点,省委礼堂门口,聂振邦站在了台阶上,左右两侧,是省委副书记秦广汉和政法委书记陈乐。

    两台考斯特商务车缓缓开进了大院,在礼堂门口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一行人从车上走了下来。带队的,是组织部副部长张东升,对于这个人,聂振邦不太熟悉,新提拔上来的副部长,据说是从金梅省提上去的。至于具体是什么情况,聂振邦没有去了解太多。

    表面上,聂振邦也迎了上去,伸出手道:“张副部长,欢迎欢迎,感谢组织上对红江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组织给我们送来了如此得力的干部。”

    话虽然如此,但是,面对三位新上任的领导,聂振邦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轻轻一握。算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意思。

    随即,正色道:“张副部长,已经准备好了,要不,咱们先进去如何?”

    聂振邦的这种态度,分寸拿捏得很好,既没有让张东升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但是,却又能让张东升感受到一种冷淡。

    有些尴尬,张东升讪笑道:“早听说,聂振邦同志的工作作风相当务实,这一次,我算是亲自领教了。聂书记请。”

    一行人,按照各种的位置,分别在主席台就坐之后,接下来,按照会议的程序,一项项下来,接着,张东升代表组织上宣读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组织决定,任命黄文伟担任红江省省委委员、常委。红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并提请红江人大选举黄文伟为省政府常务副省长。

    任命姜春阳担任红江省委委员、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任命廖光华担任红江省委委员,提名红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一系列的任命决议宣读完毕之后,接下来,三人都发表了一番激扬慷慨的任职演讲。

    接着,大会宣布结束。聂振邦这边,站了起来,微笑着道:“张副部长,难得来红江一趟,这一次,又给我们红江送来了得力的干部。省里,也准备了一些普通的工作餐,还希望,张副部长不要嫌弃,在红江吃过了午饭再走。”

    听到聂振邦的话语,张东升还很高兴。微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心中,也在想着,聂振邦虽然很不爽,但是,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看来,还是很不错的。

    可是,当张副部长看到红江省准备的午饭之后,却是愣住了,工作餐,还真就是工作餐,没有酒水,没有丰盛的场面。按照三公条例标准,绝对是符合标准的三菜一汤。

    聂振邦这边,很快就吃过了饭,从老虎团出来的人,聂振邦从来都不喜欢细嚼慢咽。狼吞虎咽,这才是聂振邦的风格。

    吃完之后,聂振邦站了起来,微笑着道:“张副部长,实在是对不住,下午还有工作,中午不适合饮酒,我就少陪了。”RQ!!!

    第1070章国企改制

    随着聂振邦的离开,场面,顿时显得尴尬下来,聂振邦这一走,接下来,其他的常委领导也都找了借口跟着离开了。

    在这种事情上,红江省内干部们的态度都是一致的,这一次,上面空降三位干部下来,一个名额都不留给红江,的确是过分了一点。

    这个时候,聂振邦已经做出态度来了,其他人,自然都纷纷效仿。这些人都很清楚,上面丢了面子,要恨,只可能恨聂振邦,这和其他人扯不上关系,相反,都这么做的话,反而是给聂振邦拉了仇恨。

    而且,这么做,都还能在红江省的领导干部心目之中留下一个为红江仗义执言的好印象,出了事情,别人顶第1070章国企改制着,跟在后面,闷声发财,这样的好事,自然是都乐意去做。

    一时之间,大部分的常委走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了组织部长李蔚然站在这边,当然了,新来的三位领导也都在这里。

    张东升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聂振邦针对的虽然不是自己,但是,事情是在自己在这里的时候发生的。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聂振邦这是典型的不给面子了。

    站了起来,张东升开口道:“蔚然同志,我也吃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这边,安排一下车子,送我去机场吧。”

    张东升带着秘书,一上车,秘书就开口说了起来:“部长,红江省的人欺人太甚了。没有这么做的。”

    秘书也不怕,这个时候。虽然司机是红江的,但是,秘书的心思很直接,不怕你红江的人不知道,就是要让你红江人知道才好。

    可是,秘书却估计错误了张东升的态度,话音刚落下。张东升就呵斥道:“小谷,说什么呢?领导干部出行,严格按照三公制度条例的标准实施。不搞宴席,不搞烟酒,这是中第1070章国企改制央明文规定了的。红江省这么做,是完全符合中央的指示精神的。你耍什么态度,我看这样就挺好嘛。”

    张东升的话语,顿时让谷秘书彻底没有了声音。愣在一边,不说话了。

    至于张东升的话语,到底有几分真假,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

    张东升的事情,并没有在聂振邦心中留下什么影响。这一次,不管是谁过来,聂振邦都会如此。哪怕,就是肃州部长亲来,也不过是跑一趟机场而已。可是,真要让聂振邦笑脸相迎,客客气气。还真做不到。

    现在的事情,很显然,这是京城里面,一些人对自己的一种试探,之前,之所以没有。是没有这个机会,这一次,红江省一次性倒下三位领导。甚至,有两位还是常委,这就给了他们一个借口了。

    这说明。红江省的工作不到位,红江省的领导同志,还不太合格。以这个为借口,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现在的后果,在一些人的反对之下,红江省人事调整,全部空降,也就不稀奇了。

    但是,如果聂振邦软弱了,那么,这些人就会觉得,聂振邦是害怕了,紧接着,可以肯定,只可能是越来越得寸进尺。对于那种情况,聂振邦是绝不允许出现的。把张东升晾起来,这就是聂振邦的一个反击,一个态度。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聂振邦捏了捏鼻梁,桌子上面,是红江省,这两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经济数据统计。

    上任红江两年的时间,旅游业,已经成为了红江经济增长的一个高点。在旅游的带动下,红江的税收,人均收入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这还不够。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是时候了。

    房门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洪峰站在门边上,看到聂振邦望过来,随即走了进来。汇报道:“书记,周副省长来了。”

    听到洪峰的话语,聂振邦也站了起来,周传家是常委副省长,刚好,也是分管工业的副省长。

    还真是有种说曹操,曹操就到的感觉。点了点头,道:“请传家同志进来吧。”

    这一段时间,红江的风波。也使得周传家坚定自己的信心,跟着聂书记走,这已经是周传家没有选择的事情了。

    “书记,这一次过来,主要就红江纺织厂的改制工作,给您汇报一下。”周传家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包。坐在了聂振邦的对面。很是正式的开口说了起来。

    听着周传家的话语,聂振邦也愣了一下,还真是,事有凑巧了。这边,自己正在考虑红江国有工业发展的问题,这边,周传家就来汇报红江纺织厂的事情了。随即,聂振邦也笑着道:“还真是凑巧了,我这边,也正准备找你讨论一下红江工业整体发展的问题。你就来汇报红江纺织厂的事情了。说说看,红江纺织厂这边的改制如何了?”

    周传家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笔记本,放在桌子上,但是,周传家并没有打开。

    这种举动是必须要有的,跟领导汇报工作,这种细节是一定要注意的。哪怕,所有的数据,所有的内容,你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不拿着笔记本汇报。就这么空着手,一个,让领导看着,会觉得,你这是准备不充分。另外,也给人一种恃才傲物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拿出笔记本,这是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你不看,在领导看来,你这是做了功夫的,下了大力气的。

    而且,把笔记本拿出来放在桌子上,也是一种补充,俗话说,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不拿笔记本,这万一要是不记得内容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自己断自己的前程么。

    周传家的这种做法,自然是中规中矩,没有任何让人挑剔的地方。酝酿了一下语言,周传家也开始汇报道:“书记,自从乔总上任之后,中央就明确的提出了加快工业体制改革步伐的文件精神。省内,在您上任之后,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针对全省532家国有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时间表。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经济好的企业,再经济差的企业,先小企业,再大企业。”

    听到这里,聂振邦也点了点头,这个事情,聂振邦是很清楚的,之前,红城机械厂的事情,就是如此。这也都是企业改制的一部分。

    这边,周传家也继续道:“截止目前为止,全省,已经顺利完成改制的企业达到了327家,为企业职工缴纳社保金额,达到了29亿余元。目前,各个地市所属国有企业改制,不在省政府统筹的范畴之内,省里,重点关注的是,30家省属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红江纺织厂这是第二批改制的企业之一。”

    说到这里,周传家却也是叹息了一下,道:“书记,您是清楚的,目前,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红江纺织厂作为纺织行业里面,唯一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红江纺织厂改制的成功与否。这是直接关系到全省企业改制大局的事情。目前的情况也有些不好处理。”

    周传家的话语,让聂振邦也重视起来,坐直了身体,红江纺织厂的一些基本情况,聂振邦还是清楚的,省属国有大型企业。

    成立于建国初期,到现在,60年的历史,整个红江纺织厂,分为三个部分,核心的一厂,以及二分厂和三分厂。

    因为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红江纺织厂的职工人数在省属国企里面绝对是头一个。全厂在职职工总人数达到了六千七百多人。这还不包括离退休职工的人数。这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一旦在改制过程之中出现什么问题,闹出什么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周传家这么说,聂振邦也不敢怠慢了,神色也凝重起来,看着周传家道:“老周,红江纺织厂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股份制改造。但是,红江纺织厂的处境很不好,厂子内的产品滞销。开工就是在亏本,目前,已经达到了资不抵债的程度,对省财政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职工们对厂党委领导班子的不信任。导致也股份制改造举步维艰。另外一个方案是,引进外来资本,但是,红江纺织厂的盘子实在是太大了,负债这么多。之前,倒是有两家企业有这个考虑,但是,一过来,就被职工给吓住了,这么多的职工,都喊出了誓死保卫红江纺织厂的口号,喊出了坚决反对国有资产流失。这样一来,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周传家开口回答着聂振邦的话,此时此刻,红江纺织厂也是让周传家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

    红江省,接二连三的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一旦,红江纺织厂爆发什么事情。届时,闹出了什么群访事件。红江可就再次出名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红江纺织厂的职工到底想怎么样?”聂振邦也有些火大。但是,也很清楚,红江纺织厂内女工的比例比较大。也正因为如此,红江纺织厂的改制才显得这么的艰难,毕竟,女性的想法和男性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女人,更感性一些。

    想到这里,聂振邦沉吟了一下,道:“这样,抽个时间,我去一趟红江纺织厂吧。”

    第1071章红江纺织厂

    红江纺织厂位于红城市纺织路一号。红江纺织厂,是红城最早的国有企业之一,作为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红江纺织厂的过去是辉煌的。可是,现在红江纺织厂的现状却是让人悲叹的。

    过去,红城纺织厂是坐落在红城市的郊区。偌大的厂区,职工以及职工家属子弟包括一些周边的村民,这里,聚集着数万人,形成了一个集镇。可是,随着红城市市区面积的不断扩大,这六十几年来,如今,红江纺织厂的厂区所在地已经成为了红城市繁华的地段。车流不息,人流涌动。

    聂振邦并没有食言,既然已经定下来了,要来红江纺织厂亲自走一走,看一看。那么,聂振邦就不会不来。

    从省委大院出发,车子,直接拐上建设路,朝着红江纺织厂这边开去,从省委大院这边,到红江纺织厂的距离不近,几乎是跨过了半个红城市。

    聂振邦以及陪同随行的领导周传家、省国资委主任刘庆等人的车队抵达红江纺织厂门口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接近九点了。

    随着聂振邦的专车停在了红江纺织厂的门口,顿时,在两边,排队等候迎接的人群立刻骚动起来,红江纺织厂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和秧歌队也都开始舞动起来。

    一下车,聂振邦就在打量着红江纺织厂的大门,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门。红漆斑驳。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

    整个纺织厂,给人一种迟暮沉沉的感觉。就如同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样。

    一下车,两侧,前来迎接的工人都大声的喊了起来。放眼望去,一片蓝色工装组成的队伍,仿若是置身于蓝色的海洋一样。

    在队伍的最前面,红城市的领导,市委书记姚定国以及红江纺织厂的领导班子都跟着迎了上来。

    “聂书记,欢迎您来红江纺织厂视察指导工作。”在姚定国的身边,一个年约五十多岁的朴实男子。迎了上来。双手伸出,神情显得十分的激动,甚至握着聂振邦的双手都还在颤抖。

    旁边,姚定国微笑着道:“聂书记,这位是红江纺织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宋忠国同志。”

    在姚定国介绍的时候,聂振邦也在打量着宋忠国,宋忠国的身材并不高大,约莫一米七三的样子。身型有些消瘦。皮肤黝黑。穿着很朴实,最让聂振邦注意的是,宋忠国的一头白发。

    从周传家这里,许红专这里,以及其他人这里,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红江纺织厂的厂领导班子还是很得人心,很清正廉洁的。这一点,从红江纺织厂的情况就看得出来。

    一个六千多人的大厂。再加上离退休职工,上上下下,不说多了。一万多人还是有的。近半年的时间下来都没有发工资了,据说,厂子里,职工的生活都十分的困难,可是,即便如此,都没有出现大的*。这就足以证明。红江纺织厂领导班子的能力。也只有这种能够让职工们都信任和信服的领导班子,才能压住这些职工们。

    聂振邦也微笑着道:“老宋同志,你好。”

    走进红江纺织厂的厂区。聂振邦却是开口道:“今天,我来红江纺织厂的目的也很简单,做为省属大型企业,红江纺织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国家、为红江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时今日,红江纺织厂陷入了困境的时候,党和政府,是绝不会忘记大家的功劳和贡献的。今天,我也是来做事的。会议室就不去了。一起去生产一线看一看吧。”

    聂振邦的声音不大,但是,中气十足,字正腔圆,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话音一落下,周围,人山人海的纺织厂职工都发自内心的欢呼了起来,从这一个事情上,红江纺织厂就被聂振邦的态度给折服了,以往,也有不少的领导们来红江纺织厂视察、考察,商议红江纺织厂的改制。可是,没有一个人如聂书记这么务实。这么诚恳。

    大多数的人,一过来,都是先去会议室,报告是听取了一大堆。可是,却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而现在,聂书记一来,就说要去生产一线,这如何能不让职工们激动。更何况,聂振邦还是省委一把手。

    “好!”

    “好样的,聂书记。我们支持你。”

    “聂书记,红江厂的职工都感谢你。”

    聂振邦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在红江,历来就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也让聂振邦有些高兴。

    微微颌首,对着旁边的周传家点头道:“传家同志,民心可用啊。”

    周传家也微笑着道:“有聂书记的支持和关心,红江纺织厂的职工们,自然是信心十足了。”

    无声无息之间,周传家的这一番恭维却是恰到好处,聂振邦自然也是清楚,却也没有点破。水至清则无鱼,有的时候,并不是说,恭维就是拍马屁,也不是说,会说恭维的话语的人就是无能。恰恰相反,有的时候,上下级之间,反而是需要这样一种调剂。这才是融洽双方关系最好的中和剂。

    聂振邦的目光从旁边职工的身上扫视而过,每一个人眼神之中都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国企改制改革,聂振邦是最有感触的,作为一个在经济上面有些很大名气的领导。这么多年下来,经过聂振邦的手,改制的企业不说上百家,几十家是有的。大型的国企也有不少。

    在企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之中,最害怕的事情,不是贪腐、贪腐的出现,可以随着纪委的强势介入而扭转,之所以牵扯太深,主要的是,领导有没有这个决心。也不是市场,任何企业,任何产品,都会有一个市场,最主要的,就看你能否找准这个定位,这就好比在巴蜀的时候,红旗厂都快破产了,可是,一经改变,一下就成为了创收数亿的明星企业。纺织,这是和衣食住行有着根本联系的一个行业。布匹的生产离不开纺织企业,为什么大量私营的纺织企业能够生存,而且是滋润的生存,生产成本,人员开支的精简这是一个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市场,私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调整,而国企,则是慢吞吞的,结果,生产的产品滞销,导致亏本,恶性循环。这些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在改制的过程之中,最难的是职工的心态,有的厂子,职工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一潭死水,都是混吃等死。这样的厂子,改制是最困难的,因为,整个厂子,人虽然在,但是已经没有那种拼搏的动力和冲劲了。

    现在来看,红江纺织厂职工的心态都还很不错,对厂子都还有着深厚的感情,抱着很大的期望。这一点,或许是聂振邦今天最大的收获了。

    红江纺织厂的厂房也很有历史的厚重感觉。

    从办公区这边,往里面走,经过了第二道门之后,这里面,就是红江纺织厂的生产区域。

    一排排整齐的厂房,最前面,也是最新式的厂房,灰色的水泥石灰外墙,绿色的车间大门,厂房上方,一排玻璃窗。

    再往里,则是红砖外墙了,最里面的厂房明显就小了许多,造型上也是典型的苏式造型。从这些,可以看得出来,红江纺织厂建厂到现在的一种转变。

    在红江纺织厂的厂长宋忠国的引领下,聂振邦亲自走到了车间里,一排排的纺锥、纱锭。机器上都是油光亮洁,看得出来,红江纺织厂的职工们,对厂子里的机器设备都很有感情。至少,都还保养得很好。

    聂振邦很是细致,详细的询问了宋忠国一些情况。甚至。连生产方面的细节,聂振邦也都逐一的询问了一番,对于这些,宋忠国都一一的回答了。

    宋忠国的这一表现,也让聂振邦十分的满意,十分的高兴,站在了红江纺织厂一车?(:

    ) ( 重生世家子 http://www.xshubao22.com/2/25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