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出来,聂振邦这是准备动赵氏集团了。
下午,拒绝了金安市市委班子领导们的挽留。聂振邦一行,驱车返回古都市。
第1124章罗秋良的决定
傍晚六点
这个时候,事实上刚刚下班不久。在古都市委家属区一号院。古都市委书记罗秋良却是雷打不动的坐在了电视机前面。
这是罗秋良的一个习惯。只要没有应酬和其他的事情,在不加班的情况之下,只要在家,每天,陇西新闻联播和国家电视台的《每日七点》这是必须要看的。作为一个中高级干部。了解时政新闻的方式有很多。内参消息。自身的人脉关系。这些都是消息来源。但是,新闻,也是一种了解时局的重要渠道。
这就好比是当年。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在有关改革的争论上,报纸就是当时最大的一个信息参考。
从新闻媒体上,从这种评论员的文章以及电视上,可以看到一些迹象。
而今天,罗秋良更是推掉了一切的应酬,甚至,本来今天晚上,还要出席一个商业酒会的,罗秋良也让其他领导代替去了。之所以要回来,最重要的是,今天白天,聂振邦视察了金安市,晚上,必然会在新闻之中播放出来。
此刻,新闻刚刚开始。两个播音主持的画面已经放了出来,第一条新闻,就是关于省委领导活动集的。
“今日,省委书记聂振邦视察金安市。”
“今日上午,省长刘振涛在省委会议中心接待了来访的东瀛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福田浩二一行。”
对于这些简讯,罗秋良是不甚在乎的。接下来,详细报道这才是罗秋良关注的重点。
看着聂振邦在金安市视察的时候发表的讲话,在赵氏集团视察的时候。脸上面无表情的样子。罗秋良心中却也是咯噔了一下,聂书记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作为省常委,古都市委书记,罗秋良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在陇西,兄弟两人,先后担任古都市市委书记。在陇西官场也一度传为美名。
看完了整个新闻联播之后,沉吟了一下,罗秋良却是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响起,那边,传来了爽朗的笑声:“秋良啊,是为了今天的电视报道来的吧。”
这句话,罗秋良没有任何的惊讶。大哥罗春才的能力,别人不清楚,罗秋良是清楚的。生不逢时,用来形容大哥,最为正确。当年,也是重点培养的干部。只可惜。当时陇西省,胡尚志和刘秋和的强势,压制了罗春才的发展。再后来,年纪上来了,想进步的时候。陇西省受到上面重视,各个世家都有了想法之后,就再没有机会了。
但是,能力上,罗春才是绝对不差的。这一点。罗秋良清楚得很。
沉吟了一下,罗秋良也点头道:“大哥,看这个样子,聂书记这是准备动手了啊。从手腕来看,倒也不算是惊艳。但是,大哥你觉得。聂书记这是冒险而为呢,还是心有丘壑?”
话音落下,对面,罗春才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秋良啊。你自己认为呢?”
“大哥。不瞒你说,我总是觉得。聂书记还是在冒险。这也算是一个试探。整个事情。显得太仓促了。省里面的条理还没有理顺。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还不了解,省委班子里面的状况都还没有摸清楚。贸然对赵氏集团下手,似乎显得有些仓促和草率了一些。要是我的话,势必会等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我感觉。聂书记这是在冒险。”罗秋良将自己的分析给说了出来。
“呵呵,秋良啊,你太小看聂振邦了。”罗春才的声音传了过来。
沉默了一下,罗春才却是继续道:“我这个老同学的能力,绝不是你想象的这么简单的。对于他,我是清楚的,作为我们同班最年轻的部级干部。他的从政履历,我是精心研究过的。用四个字来评价,险中求胜。但是,从这里面来看,险不是主要的,胜才是根本。”
这句话,让罗秋良也有些骇然,大哥的性格,罗秋良是清楚的,从不无的放矢,听到大哥对聂振邦的这一番评价,罗秋良却是开口道:“大哥,你的意思是,聂振邦是算定了下面会对赵氏动手?”
罗春才点了点头,此时今日,真正退下来之后,罗春才所见所闻,反而是比以往要扩大了许多。
或许真的是旁观者清这一个道理。在很多人和事上面。罗春才因为不牵扯自身了,反而更是清楚。
随即也点头道:“不错,赵氏之前之所以没有人动,固然因为省里面有几个同志在多方奔走。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相互被牵制。都不敢妄动。哪怕是刘振涛,也是这样的心思,他也害怕一旦他动起来了,其他人,联合起来阻止,到时候,不光是他的威信会受到打击,也会让其他人得到好处。而现在,聂振邦上任之后,其实,这种平衡反而是打破了。如今,聂振邦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我断定,省委班子里面,肯定有人坐不住。就赵氏集团的那点破事,恐怕早已经被人调查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表现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罗春才也感叹了一句:“我这个老同学,如今的手腕和眼力倒是越发的老辣了。秋良啊,这样吧,看什么时候,你有空了,我来约一下聂振邦。一起吃个饭。”
这个时候,罗春才就是对罗秋良的一种关照和提携了。一笔写不出两个罗字。两人又是堂兄弟。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的机会了,年龄摆在这里了。现在,既然老同学主政陇西了。罗春才自然是要出面帮忙的。
听到大哥的话语,罗秋良也点了点头,道:“好,大哥你约好了叫我就行了,我随时都能抽空出来。”
挂下了电话,罗秋良此刻也在沉思起来,甚至,连家人叫他吃饭都忘记了。
罗秋良的爱人此刻也已经迎了上来,嗔怪道:“老罗,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工作上出问题了?打了一个电话就变成这样了。”
听到爱人的话语,罗秋良站了起来:“没事,给大哥打了一个电话。等下,我就不和你一起散步了。我有事,去一下省委。”
这个时候,罗秋良已经下定了决心了。大哥的性格,罗秋良知道,绝不会骗自己。从现在的事情来看,聂书记整合陇西,这只是迟早的问题。有上面的全力支持,再加上自身的能力。这绝不是一个幻想。
对于体制内的事情,罗秋良很清楚,所谓的派系,所谓的意见分歧,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利益而已。
在发展上产生了矛盾,你要搞这种,我要搞那种,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利益纷争。事关政绩嘛。
在人事上,更是利益的纷争。哪怕,就是在纪检工作上,也是如此。打个比方。你自己手底下的干部,出现了一些违纪的事情,作为领导,基本上,都会袒护一下。这是必须的。否则,以后谁还愿意跟着你走。另外,你自己的面子放在哪里?
这些,都是利益,而现在,陇西省的局面,罗秋良的处境其实同样尴尬,又在重复大哥的老路。如果,这个时候,不抓住机会。率先向聂振邦靠拢的话,大哥的现在就是自己的未来。在这一刻,罗秋良已经做出了决定。
……
省委小招聂振邦的房间里。时间,刚刚才八点,这个时候,聂振邦却是刚刚回来还不到半个小时。
洗漱了一下,打了一个电话给食堂那边。吩咐他们给自己准备一份晚饭之后。刚坐下,门外,却是传来了门铃声。
打开门,聂振邦也有些意外,但是,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微笑着道:“秋良同志,快请进。”
走进房间,聂振邦示意了一下沙发:“秋良同志,请坐。”
说着,亲自给罗秋良倒上了一杯冰水,放在了茶几上,聂振邦也坐了下来,看着罗秋良,聂振邦心中也在沉思起来。
自己刚刚回来,罗秋良就登门了。这说明。罗秋良是已经精心准备了的,否则,时间上,绝无可能掐得这么好。仅仅半个小时。完全是把自己洗漱以及换衣的时间给空出来了。
看着罗秋良恭敬的神态。聂振邦心中也微笑了起来,看起来,这一次去金安市的决定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罗秋良就是一个明白人。从他这种表情神态来看,罗秋良无疑已经下定决心投靠自己了。
对于这个,聂振邦并不感觉意外。罗秋良的身份背景,本身就和自己有关系,他堂哥罗春才就是自己的老同学,这一个,就奠定了一个信任的基础。再加上,罗春才对自己的了解。此刻,罗秋良登门,就显得很正常了。
面带微笑,看着罗秋良,聂振邦也缓缓开口道:“秋良同志,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情么?”
罗秋良此刻酝酿了一下思路,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话语,随即也点头道:“书记,这次过来,主要是有一些工作方面的问题向和书记详细的汇报一下。”
第1125章陇西现状
汇报!
这个词是很有讲究的。在体制内,离不开汇报。工作有汇报、思想有汇报、成绩也有汇报。
罗秋良的心思和来意,聂振邦倒是能够体会。以自己那老同学的手腕,不可能不和他老弟说些什么。这样一来,罗秋良来汇报就显得很正常了。
沉吟着,聂振邦没有说话,面上的神态很是自然。俯身端起了茶几上面的茶杯,还很悠闲的泯了一口。
这一个动作,看在罗秋良的眼里,顿时就让罗秋良明白了。聂书记这是不准备开口,是准备看自己怎么说了。
体制内,有的时候,语言并不是唯一的。言行举止。不光是言,还有行;为官是一门学问,从政是值得研究一辈子的事情。如今的官场,不是还有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学者教授,搞出了什么《官场行为学》、《厚黑学》么。
聂书记不说话,端起茶杯喝茶,自然不是送客的意思,这个时候,这个动作的意思,自然是想听自己怎么汇报。
沉吟了一下,罗秋良却是微笑着道:“书记,近年来,古都市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古天高铁,也将在今年全线贯通,预计,明年将开始轨道的铺设工作,明年下半年,将运行通车……”
前面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罗秋良将古都市这一两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很是详细的说了一下。
在这个过程之中,聂振邦倒是也偶尔插上一句。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接着,说到这里,罗秋良的话锋一转,却是看着聂振邦道:“聂书记,我听说,今天下午,赵三泰来了古都。”
话说到这里,聂振邦也知道,正戏来了,谈话都是一步步的深入的。和罗秋良的关系也不例外。话说到这里。基本上,就要认真以对了。这个时候,再表现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那就不好了。这会把罗秋良吓住。
之前,之所以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姿态。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态度。不管怎么说,自己是省委一把手,该拿捏的地方还是要拿捏的。该保障的威信,还是要保障。这是必须的。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坐直了身体,看着罗秋良道:“哦?”
罗秋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聂振邦的态度已经出来了,这就足够了。随即微笑着道:“嗯,赵三泰的车子是在下午的时候进的国泰大酒店。这是赵氏在古都市的产业。”
说到这里,聂振邦却是微笑着道:“看样子,赵氏集团是坐不住了。秋良啊,我听说,赵氏集团,在陇西省的风闻不好。有这回事么?”
这就是敏感性的话题了。聂振邦的这番话,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表面看起来,聂振邦这是在询问赵氏集团的风闻不好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聂振邦这是在询问省委对赵氏集团的一种态度。这个事情,自己初来乍到,不甚清楚。但是,罗秋良在陇西时间这么长,肯定是有所了解的。
这一个话题深入进来,这也是聂振邦对罗秋良的一种态度,罗秋良明白了更好,那么,自然会得到自己的接纳。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么,话题肯定也是到此而止,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
“书记,赵氏集团的问题上,省里面,其实也是争论不一的。省纪委关建国同志也多次在常委会议上提出了意见。但是,一直以来,班子里分歧比较大,有的倾向于压下来,有的倾向于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另外,振涛省长这边,顾忌到全省的发展大局。就一直压着没有动。”罗秋良恭敬的回答着。同时,却是将省委班子内的一些情况逐一的分析了一下。
聂振邦听着,不时点了点头,这一幕,倒是让罗秋良放心了不少。书记的表情,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这是对他的认可。
说实话,聂振邦此刻,倒是真对罗秋良有些欣赏了。和罗春才不同,罗秋良除去年龄有优势以外,能力也更足。心思也更多。在机遇的拿捏把握上,更是很老练,这一些,都是罗春才所不具备的。
话语虽然不多,但是,省委班子里面的关系,却是说得很清楚,比如,刘振涛和张勇军的关系很好。另外,政法委刘跃光和刘振涛之间也不错。另外,省委副书记王本昌和组织部张放文的关系不错。常务副省长陈哲文和魏浩洋之间关系不错等等。
基本上,省委班子里面,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派系,刘振涛一派。王本昌一派,另外,陈哲文也能算是一派。另外,在自己来之前,罗秋良和刘晓敏以及李红英也能算一派。
只不过,整个陇西的关系,都不是很牢靠。说是一派,也并不是特别的牢固。不过就是一种话语权的表达和体现而已。
更多的,还是一种工作的结合。打个比方,张勇军和刘振涛走得近。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在省政府实权的划分上的利益纠葛,陈哲文也是如此。
另外,组织部张放文和王本昌走得近,估计也是相类似的原因。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
“乱弹琴,什么大局,这是陋习。体制内,不少干部,针对当前的一些问题。一些焦点,习惯性的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这是一种纵容,这是一种渎职。有关赵氏集团的问题,我看,有必要专门召开一次常委会议,商讨一下。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之中,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之中。难免会有一些恶瘤,但是,阵痛是暂时的,我们不能讳疾忌医。该怎么做还是要做。这才是正确的方式。”聂振邦脸色一沉,却是说了出来。
这个话,聂振邦也是故意的,以罗秋良的聪明。肯定会将事情传出去。这也是聂振邦在变相的向其他常委表达一种态度。表达一个决心。
说着,聂振邦话锋一转,却是看着罗秋良道:“秋良同志,古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明天,我想去你那边看一看。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罗秋良顿时心中一紧。同时也能猜测到聂振邦的意思。视察古都市,这是很简单的事情。省府就在古都,可以说,随时随刻都在视察,聂振邦犯不着用这么正式。这里面的目的,恐怕主要还是针对赵氏集团。聂书记上任陇西,赵氏集团,这一个毒瘤是必须要拿下的。拿下了赵氏,也就等于是整合了省委班子。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开展。这是一个连带的问题。
随即,罗秋良也点头道:“太好了,早就听说,书记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专家,有书记为我们古都的经济把脉。我们就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了。”
……
第二天上午,上班的时候,聂振邦却是专门把刘晓敏叫了过来,吩咐了一下,下午要去古都经济开发区去看一看。
刘晓敏点了点头,立刻应承下来,去安排了,刘晓敏这个人,还是很会做事的。在很多事情上,她看得比任何人都透彻。她很清楚。在陇西省,她没有别的路可走,跟着聂书记,这才是最正确的一个选择。
下午的时候,聂振邦不光是一个人去的古都开发区,省长刘振涛也陪同随行。另外,常务副省长陈哲文也在陪同行列。
古都开发区,位于古都市的城区西部。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挂上了国家经济开发区的牌子。
在视察的过程之中,聂振邦却是有些意外,刘振涛和陈哲文的态度,让聂振邦有些惊讶。
视察的过程之中,两人毕恭毕敬。礼数周全,刘振涛在左,陈哲文在右,礼貌而周全,对于这个,聂振邦倒是不意外,维护一把手的威信。这么做也算是正常的。
但是,陈哲文的态度,却是让聂振邦有些吃惊,甚至有些受不住,自始至终,整个考察的过程之中,陈哲文都是站在右侧,从不和刘振涛抢位置。在视察的时候,永远是落后自己半个身位。中间,听取报告,以及自己讲话的时候。陈哲文也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添水。
在古都大安汽车工业园视察的时候,罗秋良无意之间堵住了记者的视线,这时候,也是陈哲文在旁边暗中将罗秋良拖开了半个身位,这种种的细节下来。让聂振邦也有些意外。在任何时候,都将细节拿捏在手里。陈哲文这个人不简单啊。
而且,在这个事情,就这么做,陈哲文的用意也很明显,无疑,是有一种投靠自己的态度和意思。
对于这个,聂振邦倒是看得很明朗,陈哲文的处境有些尴尬,常务副省长。在政府是党组副书记。实权领导。但是,政府里面,刘振涛是当仁不让的。这样一来,两人难免会有一些嫌隙。陈哲文向自己靠拢,这也是正常的,而且,自己也需要在政府里面有这样一个人来牵制住刘振涛。
能审时度势,拿捏住这个分寸。陈哲文的心思很不简单呐。
第1126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第1126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陇西省委,大会议室。
上午八点,刚刚上班,但是,此刻,整个省委大会议室内,一共八十个座位,却是座无虚席。全省,十个地市,各个厅局委、省内在省属国有企业等单位的负责人悉数到场。
八点二十,会议正式开始,在大会主持人,省委秘书长刘晓敏主持之下,紧接着,聂振邦开始发言。
环顾了一下四周,聂振邦的脸色却是显得比较的平淡,微微颌首,开口道:“前两天,我专程去了一趟金安市,在前天,我又去了古都经济开发区视察了一下。这两天,更是对陇西省全省的经济做了一个详细的了解。整体来说,全省的经济发展,我是不太满意的。”
一开场,聂振邦的话语,就直指核心,言辞激烈,这让整个会场里,顿时显得无比的安静。不少同志,都在用笔记录着。
“整体来看,陇西的经济发展,是处在稳中求进的过程之中。但是,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何加强配套产业链的建设,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建设,这是当前的一个问题。”
这一个经济工作会议,也是临时起意的,在古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视察回来之后,聂振邦就有了这个想法。陇西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召开这个会议,一方面是部署陇西的发展,另外,这也是自己对外的一次亮剑。
“打个比方,大安汽车集团。据我所知,大安汽车集团,在我省的配套生产率,不足百分之十七。这是不行的。要加强我省汽车工业的发展力度,在汽车总装和配套设施项目上,更是要狠抓落实。要扶持和培养一批企业起来。形成汽车零配件生产,汽车总装直至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争取在三年之内,完成企业本土化生产比例,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目标。”
“要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的活动,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全面促进我省的工业经济发展。”
说到这里,聂振邦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同时,声调也提高了不少,目光凌冽,环视众人,沉声道:“发展的环境,也要得到改善。现在,有的部门,有的人,把企业当成了‘唐僧肉’吃拿卡要,甚至是敲诈勒索。这是在干什么?这是抢劫。有些部门,有些干部,过去是拿了好处办事,现在是,拿了好处,都不办事。喝完了酒、吃完了饭,泡完了脚,拍拍屁股,走人了,什么事情也不办,什么事情也不做。这是渎职,这是犯罪,这是对全省投资环境的一种损害。省纪委,省优化办。要严格落实起来,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列,严肃惩处害群之马。各地、各部门,要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列,以儆效尤!”
话语之中,带着凌冽的杀气,带着阵阵的整肃之风。会场内,鸦雀无声。刘振涛在旁边,却也是听得一阵凌然。
对于聂振邦的敏锐力和洞察力,刘振涛也不得不佩服,聂振邦的能力,果然是强悍,上任这才多久,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抓住了陇西省经济发展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这份眼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不光是刘振涛,其他同志,却也是从聂振邦的话语之中感觉到了一种杀气。省委班子常委都看出来了,这一次,恐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可是,就在众人都还沉浸在这个事情上面的时候。聂振邦的话锋一转,却是继续道:“说完了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作风转变问题。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企业了。”
“当前,省内,一些企业的问题也不少。有的地方,有些企业,更是依仗着自己的龙头地位,胡作非为。强制的拆迁。恶意伤人。甚至,有些人,更是已经猖狂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为祸一方。对于这种企业,那就不是保护了。而是要严肃的查处。不能什么事情,都是当好好先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接下来,刘振涛也开始了他的发言。基本上,刘振涛的讲话,都是紧靠着聂振邦的讲话内容而来的。
尤其,在最后有关企业的问题上,刘振涛更是言辞激烈,极其的严肃。
这个时候,聂振邦倒是显得十分的平淡,严肃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的心态变化。
刘振涛倒是会选时机。事实上,事情发展到现在,一切都在聂振邦的掌握之中。自己上任陇西,固然是上面的意思,也有均衡全国发展的考虑。从乔总和木总的态度来看,
这是可行的,全国在他们的目光之中,那是一盘棋。国家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几个省份,或是依靠东部沿海区域。
民富才能国强。在中央的层次和角度,东西部一直,全国一致,这才是真正的腾飞和崛起。
乔总提倡正能量,无疑,聂振邦的能力和表现,可以称得上是正能量的代表人物。
具体到问题上,上面安排自己上任陇西,固然有一层深意是考虑西部发展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那封信,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赵氏的嚣张和猖狂,堪称建国以来都罕见的。一个民营企业凌驾政府头上,这是绝不允许的。无疑,陇西省一干领导,畏手畏脚,瞻前顾后,这让首长们很不满意。
刘振涛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但没有让他有加分,反而被减分了。否则的话。陇西首选的领导应该是他而不是聂振邦。
聂振邦上任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要针对赵氏集团而来。之前的考察,是一种信号的释放,那么现在,借经济工作会议的契机。明确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愿。这更是一种坚定的态度。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相信,接下来,必然会有人行动起来。
果然,在刘振涛的讲话完毕之后。这边,省纪委书记关建国却是举手道:“聂书记。说到经济发展。我是外行。但是,有个事情,在这里,想跟聂书记汇报一下,跟在座的同志讨论一下。”
说着,关建国却是环视众人,缓缓开口道:“之前,省纪委,省信访局,多次收到了有关金安市赵氏集团的一些举报。一些受害者和知情人,举报赵氏集团,是金安市的土霸王,在金安市,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涉嫌到了,暴力拆迁、绑架、恐吓,恶意伤害等等多项的犯罪事实。省纪委这边,也做了一些工作部署,也派出了一些暗访组,针对赵氏集团,进行了一些详细的调查。可以确定的是,在赵氏集团的发展上,该企业,的确采取了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拉拢和腐蚀一些领导干部。在同业对手竞争问题上,更是涉嫌有黑恶势力犯罪的嫌疑。我建议,立刻成立专案组,对赵氏集团进行查处。”
关建国的话语,声音洪亮,言词更是斩钉切铁。一说完,顿时让全场都肃静了下来。会场内。所有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都感觉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看这个态势,省委这是要动真格的了。可以想见,赵氏集团的末日来临了。
旁边,金安市马忠雄和陈钊同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毕竟是牵扯到了金安市,金安市内,出现了这种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这两人,要承担不小的责任。
聂振邦此刻反倒是有些平静。关建国不在常委会议上提出来,也不在私下底找自己汇报的时候提出来,反而,在这种场合提出来。并没有出乎聂振邦的预料。
关建国这个人,也不简单啊。在会议上,这么一说。无形之中,把赵氏集团的问题给公开化了。这样一来,却是把省委常委班子给拖进来了。这样的话,只要常委班子形成共识。事情,绝对是不可逆转。这是个人物。审时度势。时机拿捏的很好。而且,还能为他自己刷一下声望和威势。
话音落下,刘跃光却是开口道:“关于赵氏集团,省公安厅这边,之前也在进行一些调查和取证工作。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赵氏集团,在这两年,涉嫌到了多起恶意伤人的刑事案件。我同意关书记的意见。建议省委立刻对赵氏集团进行调查,并采取行动,控制赵氏集团主要的管理人员。”
两人的话语,无疑认证了聂振邦的一个猜测,省委班子,早已经对赵氏集团展开了一些调查,现在,被自己这么一激发。整个事情,表面化之后,这中间的平衡被打破之后,赵氏集团那种建立在虚幻上面的强大,立刻就轰然倒塌了。现在,赵氏集团已经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接下来,省委其他常委,也都纷纷表态。虽然讲话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意见却是惊人的一致。所有人的思想都是一个,立刻调查赵氏集团。
事情发展到这里,几乎都是按照聂振邦的思路在走。至于是在什么场合,这反倒是不重要。即便是常委会上讨论。相信,一散会之后,也会被人知晓,体制内从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再说了,赵氏集团的事情,对下面来说,或许是大事,但是,在聂振邦看来,赵氏不过就是一跳梁小丑而已。()
第1127章宣传工作是重点
第1127章宣传工作是重点
七月十六日
风和日丽,难得的好天气,天空之中,更是万里无云。
陇西的夏日,同样也是灼热的,履新近半个月的时间。除去开始那几天的强势亮相,这几天,聂振邦反而是沉静了下来。
张弛有度,这是聂振邦的一种作风,一种态度,之前的亮相和布局,基本上已经足够了。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面的讲话,更是已经展现出了一种强势的态度。
在那之后,省纪委、省公安厅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了工作组进驻金安市。并且,在赵氏集团的问题上,省委责成金安市马忠雄和陈钊同做出书面检查,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已经能说明很多的问题了。
一直保持强势的动作,并不见得是一种好的方法。现在的这种趋势,反而是最好的。沉淀下来,给人一种思考的空间。
二八单车,和在红江一样,骑车上班,已经成为了陇西省委的一道风景线。不管是作秀也好,怎么也好,聂振邦这一手下来。却无疑是给其他人一种变相的警告。
省委招待所,距离省委大院,仅仅是一墙之隔的距离。从小招后面的后门过来,就是省委大院,按说,是完全不需要骑车的。但是,聂书记偏偏就这么做了,这不是在提醒其他人,不要公车私用么?
这样一来,连带着,省委班子其他的成员也不好意思了,最先转变的,是刘振涛,在聂振邦骑车上班的第二天,刘振涛也制备了一台凤凰单车。
“聂书记,早上好。”
“书记好。”
“聂书记,您好。”
走进省委大楼,迎面,不少上班的工作人员,都停顿了下来,和聂振邦亲切的打着招呼。
面带微笑着,和所有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一一点头致意。
电梯直接上十楼,此刻,办公室房门敞开着,里面,秘书夏岗已经到了。办公室的卫生已经打扫干净了。
一进门,夏岗已经站了起来:“书记,早上好。”
对于夏岗,聂振邦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十几天的时间下来,夏岗这个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性格,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了解。草根出身。施安市大山深处的农家子弟,大学就读于施安市师范学院。前两年,才以考取公务员的形式,考入了省委机关。这对于一个28岁的年轻人来说,殊为不易。
在跟着自己担任省委大秘之后,夏岗的身份已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用一步登天来形容,也毫不为过。相信,这一段时间,找夏岗出去应酬的领导干部,绝不在少数。
可是,夏岗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贯的作风,并没有什么得志便猖狂的表现,对于这一点,聂振邦是很满意的。沉得住气。这才能守得住心。
微微颌首道:“小夏,今天的日程安排和秘书长那边有沟通没有?”
“沟通好了,上午,您接下来要接见宣传部李红英部长,以及省财政厅王兆海厅长,听取宣传工作汇报和财政工作汇报。下午两点前往省军区视察和慰问。具体的行程安排,已经放在了您的桌子上。”夏岗很是恭敬的说着。
十多天的适应期下来,夏岗现在的表现,相比之前,好了许多。此刻的夏岗已经充分的熟悉了作为一个秘书应该具备的职责和素质。
点了点头,聂振邦走进了办公室,桌子上面,摆放着文件和报纸。分门别类,有序的摆放着,报纸按照层次大小而来,最上面,是《群众日报》和《希望日报》在这之后是《陇西日报》;文件方面,也是按照轻重缓急而来,重要的,紧急的摆在最上面。一般的,又不是很急的,自然是放在最下面。
上任陇西的开局,对于聂振邦来说,还算完美。借助金安市赵氏集团的事情,在省委,逼迫着包括刘振涛在内的一干省委大员们作出了表态,这让聂振邦在省委已经站住了脚跟。但是,这还不够。
体制内的人都不简单,不是一件事两件事就可以摆平的,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自身的能力,要让省委班子的其他人看到希望,要让他们觉得,跟着聂书记走,能做出大的政绩。这才是根本。说白了,别人跟着你,凭什么。能够为大家带来利益,这就是根本。
所以,接下来,经济发展,这才是自己最大的挑
战,如何搞好陇西经济发展这一盘大棋,这是最重要的。
思索之间,门外,传来了声音,李红英已经来了。
聂振邦随即也站了起来,紧接着,门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夏岗推门走了进来:“书记,李部长来了。”
省委宣传部长李红英也站在了房门口,今天,李红英穿着打扮显得很职业,黑色的高跟皮鞋、黑色的女式西裤、上身是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带着褶皱花边的圆领,头发盘成发髻,挽在脑后,整个人,显得十分的清爽干练,单纯,看相貌,和一个都市白领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这个,聂振邦倒是能够接受,这个年代,本就是一个提倡个性的时代。体制内的女干部,那也是女人。总不能要求她们穿得跟七八十年代的妇女一样。这种职业打扮,这是十分正常的。在下面的基层,乡镇和县一级别。年轻的女孩子,穿吊带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李红英的打扮,显得很干练,再加上李红英英气十足的容貌。倒是有种相得益彰的感觉。
身材在职业装的衬托下,更是显得突出。白色衬衫下面,黑色的内衣,也是若隐若现。这个女人,难道就不知道配上一件肉色的内衣么?
聂振邦心中腹诽着,面上却是露出了微笑,颌首致意,道:“红英部长来了,快,里面请。”
中规中矩,完全是按照汇报的架势,在书桌面前坐下,李红英白皙的皮肤,有些红润,神态举止,十分的坦然,既不失亲近,又不显得生冷。
“聂书记,我省的宣传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几个要点。加强了党建宣传,促进干群关系建设,力争做好沟通桥梁作用。在扩大宣传我省形象等方面,也做出了如下的举措……”李红英坐在了聂振邦的对面,开始汇报起来。
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不需要细说的。对于这些,聂振邦自然是很清楚。不管是什么时候,上面对宣传工作都是很重视的。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在听完了李红英的汇报之后,这才缓缓道:“红英部长,加强宣传工作,这是一个老调长谈的话题。宣传舆论的重要性,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策的宣传上。在舆论的导向上,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能不能把舆论宣传抓在手上,这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地位的问题。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
“当前,新形势之下,宣传工作有着很复杂的特点,新媒体的突出,这也是宣传工作面临重要的困难,抓好纸质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把握好广电事业的发展性。拓展新型网络媒体的宣传性,这是很重要的。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力度,加大网络化,公开化,透明化。这是当前的重点问题。”
聂振邦的话语,显得十分的沉稳,平缓的语气之后,却是体现了聂振邦的能力,这也让李红英有些震惊。
看着聂振邦,李红英内心里所有的心思都隐藏了起来,有些感叹,有些感慨。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聂振邦这个年纪,做到了现在的位置,果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这是实打实能力的体现。
作为书记,聂振邦统筹的是全局,在国内,在体制内,聂振邦出名的搞经济建设。但是,在针对宣传工作上,能够提出如此多的建议,而且,都还是有理有据的建议,可行性很高的建议,这就让李红英有些佩服了。
拿着笔,李红英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这也是李红英的一种态度,不管其他,至少,这种诚恳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等到聂振邦说完之后,李红英也放下了手中的钢笔,抬起头,看着聂振邦,微笑着道:“书记,说起来,还真有个事情,可能要麻烦您。”
听到这里,聂振邦也呵呵笑了起来,摆手道:“红英部长,什么事情,尽管开口嘛。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李红英点了点头,随即道:“书记,事情是这样的,最近,中央方面,提出了一个工作要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宣传形势下,中央希望,各地,各省市主要领导干部,都能够开通微博。您看?”
“微博?”聂振邦有些意外,对于这些,聂振邦还是了解的,这是当前网络时代下面的一种特有产物。
稍一沉吟了一下,聂振邦也抬头看着李红英道:“红英部长,对于这个,宣传部这边有什么方案没有?”()
第1128章李红英的宴请
说到方案,说到正事上面,李红英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此次汇报,一方面,是真正的有事情要汇报。可是,更重要的是,李红英的一种试探,聂振邦上任,李红英的处境和地位都是比较尴尬的。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听起来,看起来,似乎很是不错。掌管全省宣传工作,负责广电、新闻、传媒、出版等事业。但是,自家事自家知道。宣传部长的排名,在省内,虽然不低,可是,比起刘晓敏的省委秘书长也好不了多少。
之前,陇西省省委常委班子,各自为政,各怀心思。这是时势造英雄。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因素造成的。胡尚志身患重病,刘振涛异常强势,这就造成了书记、省长持平的局面,再加上,其他一些常委别有用心。自然而然 (:
)
( 重生世家子 http://www.xshubao22.com/2/2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