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萧放点点头,五年前他送何灶回家,何爸刚从何屠户转型为何老板,承包了市里一家经营不善的肉联厂,何家也从小康过渡为小富。
胡漫手上的笔顿了一下,道:“以后在媒体面前不要主动提你的家庭,尤其令尊之前的职业,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娱乐圈是浮华奢靡的圈子,有些事情如果被媒体知道了对你溶入这个圈子是有阻碍的,到时候也会对你的家人造成困扰。”
何沐撇撇嘴,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他从没有瞧不起老爸的职业,不过胡漫的话也有点道理。
“还有吗,特长,爱好,甚至一些小怪癖都可以说说。”胡漫引导着。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类的,我觉得自己文笔也还凑合,而且每天坚持写rì记。”
胡漫记上这一条,“本来我们会为你开通博客,然后由米敏帮你写,既然你自认为文笔还可以,那就自己写吧,说不定还可以走才子路线。”
现在博客很流行,尤其徐婧蕾、韩寒、潘石屹等一批社会名人开通了博客之后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文娱界一大美事,慢慢的博客也变成了明星艺人扩大影响力,和粉丝影迷沟通的桥梁之一。
接着何沐又把自己的一些特长爱好都一一讲了出来,不得不说何沐爱好确实庞杂,怪癖也有一些,特长也颇多亮点,他甚至连杂技和传统戏法也会几手,胡漫都认真的记录了下来,便于以后做企划案的时候用得上,同时心想这何沐果然不凡,怪不得萧老板会把他当成宝贝疙瘩
(虽然我们在榜上的排名一再跌落,都市类也掉出了前十名,远不如上周的成绩,但老佛扛得住,也会认认真真完成每一章文字,我们是小众文,读者基数少这是没办法的,而且这周还没推荐,但是老佛依然希望大家能把票票留给大腕,成绩如何不影响老佛的写作态度,但关乎读者对大腕的信心,现在已经是大腕的第三周,我们在榜上的rì子不多了,老佛在此拜谢~第三更奉上~)
第二十六章苦孩子何沐
(求点求推求收藏!)
胡漫之后,多莉开始他的工作,身为一个造型师,时尚达人,他的工作无非就是
“啊哟,你这个发型不型的,太老土了,换掉换掉,还有你这个衣服,肯定是地摊货,这怎么可以了,和你的气质不配的,换掉换掉,还有你的皮肤,你平时都不做护理的吗,虽然年轻人底子好,但也要学会保养啊,不然等你老了,就只能打羊胎素了”
在多莉口中,自认还算走在时尚前沿,且比较会穿衣服的何沐变得一无是处,最后由多莉带领何沐去换了新发型,买了新衣服,并做了一个护理,并叮嘱他每周都要来一次。
出乎何沐的预料,多莉并没有把他朝着娘炮的不归路上打扮,而且看上去似乎还不错。发型是jīng干的短发,根根竖起,又有些杂乱;新衣服很前卫,但并不花哨,穿在身上为何沐添了几分不羁的感觉;做完护理走出门,感觉毛孔都舒张了,人看起来脸sè也好多了。
不得不承认,经过多莉的专业指导,何沐不敢说脱胎换骨,但确实帅上不少,也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以前他的明亮程度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一颗灯泡,走哪都能刺瞎别人的双眼。
只不过,变帅的代价太大了,何沐看着长长的账单,心似乎在滴血,八万块啊!什么发型屋那么贵,我老家只要五块钱比你理得一点也不差,还有这几套衣服,是金蚕丝做的吗,这鞋是龙皮做的吗,竟然这么贵,有没有天理了,最可恶的是那么美容之家,一个VIP卡你要我这么多钱!你怎么不去抢银行!
何沐毕竟是小地方出来的,家境也没好到挥金如土的地步,除了买车那次他什么时候一天花过这么多钱,如果这是公司出钱也就罢了,但这可全都要他自己买单啊。虽然是公司暂时垫付,但最后还是要从他的《少年杨家将》片酬里扣掉的。
何沐的演员聘用合同已经签了,他的片酬是每集税后4000元,这对一个从没正式演过戏,只是在网络上小又名气的演员已经算是相当可观的酬劳了,整部剧一共43集,杨七郎死于第39集,从唐人交给何沐的剧本来看,他大概要出场三十五六集的样子,以35集计算,何沐的演员薪酬一共是14万,这14万他得其55%,也就是7。7万。也就是说何沐拍一部戏的片酬还抵不了他今天一天花掉的,到时候戏拍完了,公司不但一分钱不用给他,他还倒欠公司三千块。
“天啊!”何沐yù哭无泪,怪不得那些明星那么热衷于拍广告、走穴捞金,原来做好一个明星也是这么花钱的,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持,rì子确实会过的紧巴巴的。
何沐只希望公司能尽快为他安排第二部戏,因为这是他赚钱的唯一途径,大唐曾对他说过,在他还没有一定商业价值之前,是不会为他接那些小品牌广告的,大唐心气高,不希望何沐为了赚钱拉低形象,可他怎知何沐现在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
何沐将多莉忽悠他买的衣服鞋子化妆品等物品拉回他的新住处,至于地下室暂时由忙事业的李文化住着,不过也仅限这个月了,何沐可没钱再交下个月的房租了。他甚至想过让李胖到自己这里来住,然后向他收取房租以度rì。
正当何沐算计着李文化的时候,这小子的电话打了过来,叫他去地下室商议大事。
何沐匆匆赶过去,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原来是确定公司的LOGO。推开房门,何沐见到除了矮胖的李文化外,还有一个高瘦的帅气男生。何沐走过去夸张的给了他一个熊抱:“小月月啊,想死哥哥了!”
张月月,男,19岁,容俊秀,xìng腼腆,就读于zhōngyāng美术学院设计系,何沐小时候学画画就是跟着月月的老爸张泉老师学的。张老师曾说过何沐在美术方面天赋极高,不逊于他的儿子张月月,只是何沐没什么长xìng,12岁放弃八极拳改学美术,学了不到两年又爱上了阅读,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电影,同时对于尝试猪肉的若干种做法产生极大兴趣。
不同于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何沐对于他学过的东西仍然还喜欢,而且一有时间也会温故,但毕竟在造诣上比不过一直专研一项的人,所以八极拳他比不过老哥何灶,美术他又不如张月月,做菜也没有老妈做的那么好吃,但以他的水准,唬弄外行人绝对绰绰有余。
何沐没想到李胖竟把月月叫了过来,这让他很惊喜。他和张月月是小学兼初中同学,高中月月就去上偏艺术类的学校了,而何沐和李文化是初中高中同学,因此三人的交集只是在初中三年,张月月和李文化的认识还是通过何沐这座桥梁呢。
本以为以张月月内向的xìng格,恐怕不容易和已经三年没见且xìng格外显的李文化打成一片,没想到两人同在首都上大学,在没有何沐这座桥梁的情况下关系竟然越来越铁,李胖一个电话就把还没吃晚饭的张月月叫了过来。
“因为我和沐子的公司马上就要成立了,但是公司的LOGO一直没想好,所以就叫来美术设计方面天赋卓越的小月月帮忙,大家掌声鼓励!”李胖带头鼓掌,何沐也随之应和,只有张月月腼腆的笑笑。
在参考了博集天卷、万榕书业、磨铁文化等几家行业翘楚的公司标识之后,李文化仍没有什么头绪,如何才能让人一眼就记住“天地玄黄”是最他关心的。
可能LOGO对一家公司的成功并没有决定xìng作用,但巧妙的设计肯定能为公司增sè不少,也便于外界对公司的认知。
为了设计出能让人耳目一新的公司标识,三人一夜没睡,一直在讨论、争执中度过。
首先大家是毫无头绪的,你说这我说那,后来何沐建议用一团墨做LOGO,灵感源于他第一次跟张泉老师学国画的经历,李文化则画了一个不知为何物的古怪东西,经他解释才知道原来是“文化”两字汉字异化成的LOGO,何沐张月月齐齐扔给他一个白眼,最后还是月月的印章创意赢得了一致认可,当然具体怎么设计还是要交给张月月这个小天才的,以李文化何沐的水平,就算脑子里想的是很美很漂亮的事物,但刻在石头上肯定会变了样,专业的事还是由专业人士来做。
在张月月同学熬夜作图的时候,何老板李老板则各挑了一张床呼呼大睡起来,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月月已经把图稿完成,李文化举着设计图稿笑道:“这就是我要的感觉!太棒了!”
张月月打着哈欠,“回学校后我帮你们做一对印章,你们一个阳刻,一个yīn刻,对了,你们要什么材质的印章,我们学校的货源还是很多的。”
李文化想了想:“就用普通的印章石就行,公司初建,一切从简,等以后有了钱再让你弄对鸡血黄田的,记得把印章弄得漂亮点。”
何沐笑着推了李文化一把:“得了吧,你用得起黄田。”
三人吃过早饭,先送走了张月月,何沐在和李文化分别前问他公司有什么打算。
“过几天等营业执照办下来之后我打算去趟南通。”李文化道。
“去那干嘛?”
“找一个人,一本书的作者。”李文化踌躇满志道。
“什么书?”
“我和你说过的,《和空姐同居的rì子》,这本书在网络上很红,而且广播剧也拥有大批忠实听众,我查过,这本书还没有实体书面世,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赶在其他公司之前拿到这本书的出版代理权,然后和传媒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市场,我相信这本书会很好卖,再加上我们的宣传,只会更好卖!”
距《少年杨家将》开机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金鸡金马相继举办,不过都和何沐无关,他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电视剧。为了何沐能在剧中表现得好,大唐专门从北影请了表演老师教他表演。何沐在表演上有天赋确实没错,但毕竟和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有可能会随着表演经验的增多和减少,但何沐以及公司都不希望他在这部剧中的表现是“一直在进步”,他们希望何沐一开始就能有不错的表现,打破一些人对何沐“没有演戏经验,根本不会演戏”的看法。
除了表演速成班,公司还为何沐安排了骑术训练。杨家将是战争戏,即便战争场面不多,且有替身可用,但怎么比得上演员亲自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荧幕上更能吸引观众,所以何沐必须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学会骑马。
不就是骑马嘛,多才多艺无所不能的何沐当然也会,早在他五岁的时候爷爷就买了一头骡子,小何沐曾在爷爷怀里骑过,到他七岁的时候就敢自己骑了。
马和骡子,大同小异嘛,能骑骡子就能骑马!
这种想法很危险,何沐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从马背上摔了不下十次,但效果也很明显,半个多月的骑马训练,何沐已经能自如cāo纵马匹,任它怎么颠也不会掉下来,而这时剧组也开始召集他这位杨七郎,开机一触即发
(再感谢刀丛觅小诗的打赏,小诗是老朋友了,谢谢支持!)
第二十七章重回横店
《少年杨家将》的主线故事主要发生在汴京和金沙滩战场,两个场景分别选在横店影城和象牙山影城。按照拍摄顺序,剧组以及主要演员齐聚横店,首先拍摄汴京部分的戏。
何沐早两天就带着助理米敏来到了横店,重新踏上这片土的他感慨万千,熟悉的每一个场景,熟悉的每一栋建筑都没变,三个月过去了还是老样子,但是何沐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他了。
三个月前他是苦苦追梦,yù求一角而不得的小龙套,现在他是虎狼力捧,同行羡慕的演艺界新星。
随着彭余宴落寞回台,媒体注意到曾提到过李逍遥和唐钰小宝会再续前缘的唐人通稿中彭余宴的名字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演艺界新星,虎狼影视当家小生,曾创造网络视频点击奇迹的何沐”。
这个改变让媒体意识到一出无声无息的换角事件已经完成,唯恐天下不乱的娱乐媒体自然希望事情闹大,闹得越大他们的销量才会越好。于是换角事件被他们写成了“换角风波”,更是编排出各种内幕和知情人爆料,而何沐这个在传统媒体上鲜有提及的名字也首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
这也在大唐的预料之中,而他们也乐得有人免费为何沐做宣传,虽然抢人角sè是不太好的名声,但只要唐人或者华谊发表声明解释一下也就能轻易化解,而且这种事也算不上罪大恶极,就算是签了合同也不能保证这个角sè就一定是你的,何沐这个根本不算什么,顶多就是惹得彭余宴在内地的粉丝不快罢了。
总之,何沐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尤其是那些一直关注这部大剧的唐人粉、胡椒粉(胡鸽粉丝)对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在相关贴吧论坛讨论时常常会被提到,只不过大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有好奇的还会去搜搜《女诡》这部网络神片,为它贡献点击率。
何沐这次提前来横店,一是他时间比较闲,在没有代表作品和一定知名度之前,大唐并没有给他安排乱七八糟的活动,他现在最最重要的就是拍戏,另一个原因就是想见见横店的老朋友们,比如常大宝。
宝哥在何沐临走之前曾对他谆谆教诲,虽然不见得是什么字字珠玑的金玉良言,但老大哥的心是好的,就为这,何沐回到横店第一个想见的就是他。
也许两人有缘吧,刚从明清宫苑出来何沐就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还是个胖乞丐。何沐乐了,都这么胖了,就不要演乞丐了嘛,不用说,这个胖乞丐就是常大宝。
“宝哥!”何沐从后面拍了常大宝一巴掌。
常大宝转过头来,何沐只见宝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还有血迹,看着特别让人不落忍,“宝哥,这是谁打的你,走,咱找他说理去!”
常大宝见是何沐,大嘴一咧,“嘎嘎嘎”笑起来,手在脸上一抹,血没了,淤青也淡了,何沐明白过来后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哪是让人打的,这根本就是化的妆,只不过常大宝懒,拍下场戏还能用,所以就没卸妆。
“你小子怎么又回来了,北。京那部戏拍的怎么样?”宝哥首先问道。
“还行吧,有那么点影响力。”不过对于常大宝这种从不接触网络的人来说,《女诡》的影响力就是零。
常大宝听何沐的话以为那片子不怎么成功,正要安慰他,恰看到何沐后面跟着一个相貌一般的女孩,他俩走到哪,那女孩就跟到哪。
“你女朋友?怎么也不介绍一下。”常大宝故作不快道。
“哦,忘了介绍了,这是宝哥宝哥,这是小米,”何沐没隐瞒,如实道,“我的助理。”
“啥!助理!你都有助理了!?”宝哥的声调越来越高,吸引了大批异样的目光。
何沐挠挠头,“宝哥,去你家聊吧。”
“好好好,再喝点。”
常大宝换了服装,让另一个人替他,并对他交代了几句,何沐则打发米敏先回唐人的小白楼。
在常大宝家,自然是推杯置盏,哥俩儿喝的不亦乐乎,何沐的酒量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千杯不醉,两人喝着喝着,常大宝就跑到桌子底下去了,何沐还跟没事人似的,帮梅姐把常大宝架到床上,何沐就告辞了,而常大宝还在一个劲儿地喊着“高兴,再来!”
常大宝确实高兴,不过刚开始还是惊讶多一些,尤其是何沐声称自己已经签了经纪公司,这次来是拍李国利的新戏的时候,宝哥的嘴巴绝对可以塞一个鸭蛋。
从常家出来后,何沐直奔唐人的小白楼。
因为唐人影业每年都会在横店拍摄大量电视剧集,为了提供更好的制作环境,有效地管理制作资源,高效率配合公司的影视项目生产,唐人影业耗资两千万人民币在横店影城成立了制作中心。这个中心的制作基地以“小白楼”和“唐人馆”为主。
唐人馆一楼是摄影棚,二楼有化妆间服装间等,另外还有贮存道具器材的庞大仓库。
小白楼就是何沐他们住的地方,包括一楼的化妆间、服装间、餐厅等以及二三楼的住宿房间。身为剧组主要演员,何沐自然有资格住这里,他住在三楼,小米被安排到了二楼。他的隔壁应该就是胡鸽、何闰东、陈龍等几位主要演员,不过他们还都没来。
本剧一直贯穿始终的是胡鸽饰演的杨六郎,其他人要么是出场较晚,比如何闰东扮演的杨四郎,要么是戏还没完就挂掉了,比如何沐饰演的杨七郎。但不管是出场晚的,还是挂掉早的,几乎所有剧组演员都会来到这里参加开机仪式,大不了仪式过后马上开溜,等轮到自己的戏份再回来。
何沐似乎是第一个入住小白楼的杨家将剧组成员,晚上,他听到同一楼层有门在响,不用猜,这肯定是来新人了,是胡鸽呢还是陈龍呢?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急于和剧组成员拉近关系的何沐穿好衣服走了出去,只见一道白影进入了楼道旁的一扇门。
“咦,好像是个女孩子。”何沐犹豫了,这深更半夜的恐怕不太方便吧,想了想,何沐退了回去。
在那扇门后面,从首都飞来的刘诗施正饥肠辘辘的躺在床上。她失策了,本以为一背包的零食怎么也够她坚持到第二天了,没想到不知不觉间就吃完了,现在一楼的餐厅已经关了,小白楼外面倒是有一家肉夹馍小店,可是里面的肉是猪肉啊!虽然刘诗施不是穆斯林,不过生于**家庭的她还是从小就禁食猪肉的,这是原则问题,打死她也不肯吃的。
“怎么办,好饿啊,难道要去影城夜市买吃的?都这么晚了!”刘诗施沮丧的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忍着饥饿入睡。
没办法了,刘诗施走到外面,打起了住在这层楼里人的主意,虽然挺糗的,但总比明天顶着黑眼圈见人要强吧。
敲了几扇门,都没人回应,看来是她来的太早了,刘诗施预想的最佳情况就是敲到何闰东的门,两人曾在《陆小凤传奇》中扮演夫妻,关系不错,是何闰东把她介绍给了李国利导演,他也是刘诗施在这个剧组里唯一认识的人。
不巧的是,她敲了那么多门,只有何沐那间住着人。
感慨着现在的女孩子太主动的同时,何沐手脚麻利的打开门,“你好。”
何沐刘诗施大眼瞪小眼,彼此认出了对方。
“是你!”两人异口同声道,看来彼此都留有印象。
“有什么事吗?”何沐靠着门框,既然现在是同一剧组里的,何沐也就不计较当初被这小丫头欺骗那件事了。
“有吃的吗?”刘诗施低着头,羞答答地问。
“啥?”何沐以为自己听错了,深更半夜,一个妙龄少女敲响一个妙龄少年的门,竟然问有吃的吗!
刘诗施嗔怒的看了何沐一眼,“吃的,吃的,这次听清了吧!”
“喂,你叫这么大声干嘛,我又不是聋子,看你中气这么足不像很饿的样子啊。”何沐笑道。
刘诗施重重的点点头:“真的很饿,不骗你,江湖救急一下呗。”
“进来吧。”何沐笑着把门让开。
刘诗施毫不犹豫的跟了进来,这里是小白楼三层,下面工作人员保安多得很,她不信何沐敢对她使坏。
演员在片场的时间是要看导演安排的,错过饭点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演员们一般都会买一些零食以备不测,何沐自然也有,助理小米早就买好了放在他的房间。
“看看喜欢什么就自己拿吧。”何沐大方地说。
“我要这个这个也要我超喜欢吃这个的这个也是我喜欢的”
看着刘诗施同学在零食堆里忙碌着,何沐体贴道:“要不要帮你找个包。”
“好啊好啊!”
何沐被噎的哑口无言,难道你听不出我的隐含意思是:给我剩点?!
在掠夺者刘诗施装满一个塑料袋并准备逃离作案现场时,她才想到屋子里还有一个主人,于是客套了几句:“对了,我叫刘诗施,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何沐。”何沐yù哭无泪道。
“你演的是谁啊,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对手戏。”刘诗施又问。
“杨七郎,你呢?”何沐反问。
刘诗施得意笑道:“罗氏女,我是你四嫂哟!”
(求推荐求推荐还是求推荐!!!吐槽一句村里的电力真心不稳定,停了半天电,刚来。)
第二十八章开机
刘诗施成了何沐在剧组认识的第一个演员,在何沐奉献出自己近四分之三的零食后,他也收获了刘诗施的好感,不过这姑娘一直以“四嫂”自居,让何沐很不爽,貌似她还要小一些吧。
尽管有些怨念,不过“刘四嫂”和“刘诗嫂”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了何沐对刘诗施的独特称呼,而且身为剧组里最小的男演员和最小的女演员(杨八妹小屁孩不算数),又都来自北方,所以两人本能的要比别人亲近些。
第二天李国利导演已经率队进驻小白楼了,他身后还跟着胡鸽袁泓两大帅哥。
何沐和刘诗施相约一起去见见导演,在路上何沐发现刘诗施并没有助理跟着,于是提出自己的疑惑,经她解释何沐才知道这小丫头还在上学,而且也没有正式签约经纪公司,这些年拍了几部电视剧基本都是靠着运气和朋友介绍才得到机会的,其实她专业是学跳舞的。
怪不得身材气质这么好,何沐问她以后想怎么办,如果想混演艺圈总不能一直单着吧。
确实,在娱乐圈背靠大树好乘凉,就说同样是拍《少年杨家将》,何沐这个纯新人的片酬是4000每集,而刘诗施已经出演过电视剧女一号,合作过何家劲、何闰东这种大咖,但片酬只有3000每集,虽然有女演员片酬本就低于男演员这一市场客观问题存在,但如果她有一家好的经纪公司,片酬肯定不会低于4000的,只不过经纪公司要分账。
“再说吧,我现在还没毕业呢,也许到时候我会选择做舞蹈老师呢。”刘诗施随意道,现在她还没有把演员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在李导的房间里,何沐不仅见到了胡鸽袁泓,还看到了陶趣多,两人毫不掩饰他们的熟络。
李国利作为总导演,替他们互相引荐,除了胡鸽算是全国闻名,余下的何沐刘诗施袁泓名气都差得远。何沐礼貌的向唐人两大帅哥问好,袁泓还好,不过胡鸽看起来并不是很热情,有点应付的感觉。
何沐以为这是大明星瞧不起小演员,并没有多想,也不会为此怨天恨地,只是为之后的合作略感头疼。从剧本来看,和杨七郎有对手戏的人里面杨六郎算是数一数二多的,如果两人关系不和睦,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表演。到时候演砸了,人们不会说业已成名的胡鸽什么,倒是何沐更有可能被口诛笔伐。
先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之后陆续有人来李导的房间,何沐见到了和他扮演情侣的刘晓婕(饰杜金娥/小琳),看到了之前在试镜时遇到的李冬学(饰杨大郎),还有饰演佘赛花和杨令公的港台艺人陈秀雯、翁家明。
小白楼就有食堂,大家不愿走太远,一众人直接下到食堂吃饭。现在人们互相之间还不是很熟,何沐只是拉着刘诗施陶趣多一起吃饭,顺便替他们互相介绍。
“原来你真的认识副导演啊,之前还以为你吹牛呢。”刘诗施在何沐耳边小声说。
何沐同样耳语道:“我从不吹牛,我只吹气球。”
一句话引得刘诗施“咯咯”笑出声来,千娇百媚,我见犹怜。
殊不知两人刚才的表现实在有点暧昧,在外人眼里好像亲吻耳朵一般,只是两个当事人并没察觉。
坐在他们俩对面的陶趣多不禁对何沐竖起一根大拇指,哥们儿是真服了,这才多长时间就搞定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小美女,果然是禽兽中的战斗兽!看到人家的亲密,陶导忍不住想要晚上给妮妮打个电话以解相思之苦。
晚上,何沐给远在京城的大唐打了个电话。
大唐就明天的开机发布会提出几条针对何沐的假设提问,并为他编出最合适的回答,“记住我说的话,可以见机行事,你小子还算机灵,我相信你不会出岔子,另外”
大唐语气陡变:“现在刚有点名气就沉迷情情爱爱实在不是明智的作法,如果真的想恋爱,我也不会阻拦,但起码要做的隐秘点,不要搞得人尽皆知,至少能瞒住我才算及格。”
何沐猜到大唐话里的意思,估计是他和刘诗施走得太近这件事传到他的耳朵里,引起他的一些猜测,至于是谁嚼得舌头,何沐首先想到的就是平时沉默不语的米敏。
助理在帮助艺人打理一些琐碎事务的同时还兼具了为经纪人监视艺人的功能,这是很正常的,经纪人不在艺人身边,他必须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了解到艺人的详细情况,以便做出针对xìng的措施。何沐并没有怪谁的意思,只是,只是这件事他实在冤枉。
“老唐,我真的没和谁谈恋爱,剧组里是有一个北。京小丫头,我们就是关系好点,根本没什么事实,我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现在就想着演戏。”何沐做着无力的解释。
大唐不以为意道:“不用解释,就算有事实也没关系,还是那句话,能瞒住我就算你成功。”
结束了和大唐的通话后,何沐并没有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与批评,也没有诚惶诚恐因噎废食的发誓从此再也不和刘诗施说一句话,在他看来,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完全没有的事何必在意,以后该怎么和刘四嫂处就怎么处,顶多以后做什么防着点小米那丫头,无间道什么的太可怕了!
12月8rì,何闰东、林家羽等几位台弯演员最后进组,所有主创基本到齐,《少年杨家将》正式在唐人馆一层举行开机发布会。
因为《少年杨家将》本身就是大投资,而且投资方唐人、华谊都是影视界大鳄(这个时候虎狼被选择xìng忽视),另外还有胡鸽、何闰东两位当红偶像倾力加盟,所以自然吸引了大批媒体蜂拥而至。
何沐还是第一次参加电视剧的开机发布会,感觉很新鲜,因为本剧主创众多,所以大会安排分批接受记者提问。
第一批是导演和制片人接受提问。唐人老总蔡亦侬亲自来了,华谊和虎狼却没有派大人物出席,也算是表达了对唐人拍摄主导权的尊重。
看完第一批的提问,何沐的新鲜劲就去了大半,这,这也没什么意思嘛,问题不够针锋相对,回答也不够妙语连珠,听的人直想打哈欠。
第二批是反派阵营,包括了耶律斜、潘仁美父子以及皇帝宋太宗,也没有什么亮点,记者甚至连提问的yù望都没有。这里面唯一有点话题的也就是唐人新人袁泓,不过他现在还没有什么挑大梁的戏,在《新聊斋志异》中他是一个单元的主角,不过这部戏还没播,所以他并不被公众所熟知。
第三批女xìng角sè阵营同样如此,刘诗施、刘晓婕、林家羽、童媱等几个小女孩基本都是嫩的能掐出水的新人,记者们能够问出的也就是“你们觉得哪位郎最帅”之列的问题,她们怎么好意思说出口,你推我,我推她,最后哈哈哈,什么也没说。
最后一批男xìng阵容,这是整个发布会的高。cháo,也是亮点。胡鸽人气正盛,何闰东、陈龍也都是当红偶像小生,媒体朋友们总算找到了可以施展本领的地方,长枪短炮夹枪带棍的直扑几位主角而来。
何沐是庆幸的,人们似乎忽视了他,这样也好,何沐心想:你们最好把我当成大二三郎那样的路人,小爷我就冷眼旁观四五六郎怎么和媒体过招,就算是学习观摩了。
何沐想得很美,但最终还是难逃有心人的眼睛。
一位《南都娱乐报》的年轻记者被点到提问,他站起来将矛头对准与世无争的何沐,“请问何沐先生,在之前唐人的宣传中,杨七郎的人选一直是台弯小生彭余宴,可是后来为什么会换成你?能说明一下吗?”
靠,还真让老唐猜着了,竟然真有人问这么尴尬的问题。何沐接过话筒,气定神闲道:“选角的工作一直是唐人公司在负责,为什么这个角sè会落在我的头上我想应该由蔡总来回答你。”
对付媒体第一招——太极推手。
蔡亦侬笑着回答道:“杨七郎到底该由谁来演我们也是刚刚定下来的,至于之前彭余宴的说法只不过是媒体们捕风捉影的自说自话,我们从没有做过这种宣传。”
“那么是什么让蔡总挑中了何沐先生来扮演这个角sè呢,是迫于其他投资方的压力吗?”这位记者朋友似乎了解一些内幕。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相处的非常愉快,并没有谁给我施加压力,而且我也相信这个剧组会是一个愉快的剧组。”蔡亦侬巧妙地避开了记者的问题。
就在该记者还想对何沐发问时,蔡总提示道:“有请下一家媒体代表发言。”
很快就有人抢走了话筒,问题又回到了胡鸽几人身上,蔡亦侬微不可查的瞥了何沐一眼,他依然若无其事云淡风轻的样子,刚才的问题并没有让他有丝毫动容,身旁几位小生的受追捧好像也没能引起他的一丝艳羡。
他是太能装,还是天生的高人风度呢?
(那个记者有没有人有兴趣,这可是长期龙套,出场率很高滴~)
第二十九章喝彩
两个小时的开机发布会过后,剧组没有停歇,《少年杨家将》正式开拍,导演安排的第一场戏就是何沐饰演的杨七郎在街上追人骑马的戏份,为了看这场戏,本打算马上回学校的刘诗施同学决定明天再走
“替身准备好了吗?”李国利导演问陶趣多副导演。
“准备好了,”陶趣多应道,“不过何沐要求自己上。”
李国利看了一眼已经换好服装的何沐,“马上的戏难度很大,需要站在马背上,你有把握吗?”
何沐大咧咧道:“没问题的,我的骑术挺不错的。”想想那些从马背上摔下来的rì子,如果不在马背上露个脸,怎么对得起那些摔过自己的马兄马弟们。
现在的演员越来越娇气,稍微有点危险的都是替身上,所以片子拍出来越来越假,既然何沐勇敢地提出不用替身,李导当然要成全他,但是如果这小子失手了,受伤了,那么不好意思,该歇菜歇菜,该换人换人。
“各部门预备开始!”随着李导一声令下,《少年杨家将》的第一场戏,何沐真正演艺生涯的第一场戏开始了!
七郎杨延嗣,生xìng活泼可爱没心机,是家里的开心果,本剧中关于杨七郎的设定基本就是这样。他第一次出场就是和人打赌,用自己的两条腿追四条腿的马,在闹市街区上演了一场飞檐走壁的追逐大戏。
经过了《女诡》的小试牛刀,何沐基本明白演戏是怎么回事儿了,再加上刚学过的表演课程,他对演戏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在导演一声开始之后,何沐撒腿狂奔,紧紧跟着街上的一人一马,途中打翻了大叔的摊子,卖个萌就混了过去。
这段戏没什么难度,只要何沐把七郎那种活泼顽皮的感觉演出来就好了。不过第一条导演并没给他过,他要求何沐再顽皮一点,表情再丰富一点,多一点挤眉弄眼,何沐想了想,这样的七郎就有点鬼马了,不过既然是导演心中的七郎,何沐只能按他的要求来,以他的身份地位还不够格对导演提意见,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这时候千万不要脑残的对导演说:我觉得这个角sè应该是这样的起码演过两三部戏,偶尔有人叫你一声老师的时候再说这话吧。
第二遍导演很满意,夸赞何沐表情很到位,何沐也明白了只要自己保持这样的表演风格基本就可以应付的了接下来的表演。
下一场是在大街上飞檐走壁的戏,这场戏需要用吊威亚。何沐跃跃yù试,之前跑龙套的时候连威亚都没吊过,这一直是他的一大遗憾,他是一个喜欢体现新鲜事物探索未知的人,喜欢尝试一切没试过的东西。
在电视上看那些凌空飞舞的侠客总觉得既帅且酷,心向往之,但真正吊在威亚上真不是那么回事,你的身体完全被那几根线悬着,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你能做的就是摆姿势念对白,这时候你才会羡慕脚踏实地的感觉。
威亚对演员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起码你不能恐高,另外身体素质也要不错,何沐完全达标,尽管脚下无根的感觉不好,不过儿时的武术功底让他可以轻松地在威亚师的配合下完成飞檐走壁等高难度动作,只是有些经验缺乏引起的失误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来一遍就可以完美达到导演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杨七郎要从房上凌空一跃跳到下面的马背上。原本导演的安排是“跳”由何沐自己完成,但是在马背上的戏就交给替身,到时候用替身的背影加上何沐的上半身特写通过混合剪辑就可以敷衍过去。
不过现在何沐要亲自上马,武行为他做好了足够的安全措施,确保他就算摔下来也死不了,李国利的要求是何沐跳下来后双脚站在马背上,这是比较扯淡的,凭空把难度上升了一大截,只为耍个帅,好在马背上本来就有一个武行演员,何沐算计了算计,只要站在马上之后双手扶住前面武行的肩膀,应该不至于落下来,毕竟他还是有点武术底子的。
导演一声令下,马从下面冲了过来,房顶上的何沐一跃而起,他抓住时机,两脚准确无误的站在马背上,然后双手扶着马背上那位武行的肩膀,只是他低估了马奔跑时的颠簸程度,马刚跑了两步,何沐的身子已经不可控的倾斜了。
周围的群众演员,以及群演外面围观的一众工作人员包括刘诗施等几名演员都倒吸一口凉气,眼看着何沐就要摔下来了,他们有的捂眼睛,有的叫“小心”,可就在何沐身子已经倾斜九十度的时候,他又奇迹的扳了回去,围观的五郎陈龍叫了一声“好骑术啊!”,因为他看清何沐是用双脚勾住马的脊背,然后硬生生把自己拉了回来,最难的是正位之后他没有坐在马背上,而是仍然保持站立姿势。
陈龍演过太多的古装片,武侠剧,骑马已经是家常便饭,但他却不自信能达到何沐的水准,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轻则擦伤,重则骨折,搞不好小命堪忧,能在马上面玩这种花样的他印象中只有教他们骑马的教练。
李国利喊咔后,带头为何沐鼓掌喝彩,他的表现出乎意料的jīng彩。
陈龍在鼓掌,他是钦佩的鼓掌。
刘诗施在鼓掌,她是红着脸在鼓掌。
胡鸽也在鼓掌,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立场,他马上停了下来。
胡鸽在拍《仙剑奇侠传》的时候认识了彭余宴,两人也因此成为好朋友,两个月前听他说他将出演杨七郎,胡鸽非常高兴,兄弟俩又可以一起拍戏了,可是没想到前些天他从公司内部得知杨七郎换成了投资方虎狼影视旗下的新人何沐,而兴冲冲到北。京准备签合同的彭余宴则失落的回了台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鸽为好兄弟鸣不平,所以一开始就对何沐不假颜sè,即便如今何沐的骑术和表现征服了在场所有人,也包括他,但他心里还是有点疙瘩。
何沐从马上跳了下来,完成表演之后还心有余悸,心想还好哥们小时候骑过骡子。
第一场戏完成的很快,大大出乎李国利的预料,原本预计就算武行替身也要拍个五六条,没想到何沐竟然完美的一条过了,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导演喊着下一场,何沐又投入到第二场戏中。
场景从街上转移到了街边的一家酒楼,新出场人物包括胡鸽饰演的杨六郎以及台弯女孩林家羽饰演的柴郡主。
虽然这场戏以杨六郎和柴郡主的初识为主,但也要体现出六郎七郎的兄弟默契,还好胡鸽表现的相当敬业,虽然戏外和何沐形同陌路,不过在戏里面就跟亲哥俩似的,让何沐恍惚以为之前认识的那个不是胡鸽。
总之两人的配合还算不错,加上比较难拍的打戏,一个上午就完成了。
下午剧组分成AB两组,A组拍胡鸽,B组拍何沐,巧的是陶趣多负责B组,这算是何沐陶趣多的第二次合作。
下午的戏份要轻松很多,主要就是杨七郎在天波府中和他娘他妹他嫂子扯扯闲篇,逗逗 (精彩小说推荐:
)
( 大腕崛起 http://www.xshubao22.com/2/2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