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崛起 第 5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想起来了。雕刻课,那是个好孩子。”老人微微颔首,这位老人正是当代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黄永玉老先生,年事已高的他只是偶尔才会亲自授课,今天他无意间到学校走走,听办公室里的年轻老师说今天有好戏看,于是就跟了过来。

    他们边看边走,操场上摆满了多幅画作,基本都是张月月独自完成,画中内容就是讲的他和小悦悦从相识到现在的点点滴滴,每一幅都是他的心血之作,凝结着他对恋人的感情。

    现在操场这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聪明人通过分析网上的消息后直接来到婚礼现场。

    “怎么还没来啊?”张月月和张悦悦双方父母等得有点着急了,虽然看到现在的婚礼现场似乎也不错,挺有艺术气息的,但正主还没到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

    “来啦!他们来啦!”王楠翘首以盼,首先发现了自行车迎亲队伍,大家齐齐向操场入口望去。

    他们看到的不只是几个接新娘的男学生和送新娘的女学生,他们还看到密密麻麻和蚂蚁搬家无异的景象,怎么,竟然会有这么多人!

    人确实有点多,中央美院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千来人,现在操场外面的人加起来五千肯定不止了,而且张月月他们之前预计的除了本系相熟的人会来之外,能有几百人围观就不错了,可是看看外面那些人,只能说形势有点出乎意料,张月月掂量了掂量,恐怕自己准备的那些喜糖根本就不够啊。

    还好张月月有两个土豪朋友,李文化、何沐,早在女生宿舍楼的时候他们就看出今天这事儿闹得有点大,张月月的要求是来者是客,凡是客人都能吃上喜糖,可是客人太多了,他有点招架不住,准备不足啊。为了让月月的婚礼能体面的有始有终,李文化紧急联系天地传媒的员工,今天都别上班了,买喜糖,买小礼物,然后速来央美!

    一对新人已经到了,何沐马上从人群里找到伴娘,这个比较容易,为了显得正式一些,张梓霖今天是穿着高跟鞋出来的,怎么也得有一米九了,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一身靓丽的伴娘礼服让她显得越发娇艳动人,隐隐威胁到了新娘的地位。

    新郎、新娘到位,伴郎伴娘也就位了,今天的司仪李文化也准备妥当,婚礼正式开始!

    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在李文化的指示下,已经竖立起来的灯光照在一对新人身上,然后指引着他们踏上铺满花瓣的平台,摄影师也爬到高处俯拍这组画面,另外场内还搭起了看室外电影用幕布,为了月月的婚礼何沐可是出动了虎狼的不少人力物力。

    何沐是第一次做伴郎,李文化也是第一次做司仪,没想到他竟然一点也不紧张,在台上侃侃而谈,逗得下面哈哈大笑,不过他也没有只顾着表现自己,很快开始了婚礼的第一个环节——前情提要,通过幕布上的幻灯片,展示了新郎新娘从第一次见面直到现在的点点滴滴,包括新郎求婚时的画面。

    张月月虽然闷骚,但是艺术家的浪漫情怀还是有的,求婚画面被同学拍了下来,台下所有人看着就像看电影一样,但比电影更能引起感触,因为这就是他们普通在京大学生的生活,没有电影的花哨,但普通人的浪漫更能引起共鸣,这时候就算那些专门冲着何沐而来,对所谓大学生婚礼毫不关心的人也在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他们或者想到了自己的爱情,或者想到了那个曾经爱过但不知现在何处的姑娘,有的人已经在擦拭眼泪了。

    大学时期的爱情最能打动人心,被这段不算可歌可泣,但至诚至性的感情打动了的,除了新娘本人,新娘的家人还包括伴娘。

    张梓霖不是个感情波动很大的人,但看到张月月向小悦悦求婚,并且现在站到了结婚的节骨眼,她的眼睛也湿润了,这时候她好恨自己还不够坚强,好想找个肩膀倚靠,这时站在她旁边的何沐及时的搂住她的肩膀,快速的在她嘴上啄了一口,并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那眼神似乎在说:放心,我们肯定也会有这一天!

    “咔嚓”,校报记者如实记录下了这一幕,虽然何沐为了不抢戏,退出了光圈才吻的梓霖,但还是被拍到了,这可是何沐张梓霖第一次在公共场合秀亲密,意义非凡。

    因为何沐刻意保持的低调,婚礼的所有流程都是以新郎新娘为主,何沐一直谨守伴郎的本分陪在张月月身边,像所有普通的伴郎那样。

    按照预定程序,一个又一个的环节接踵而至,爱的宣言、单膝跪地戴戒指、向丈母娘保证二十四条、分发糖果等等。发糖的时候,虎狼的员工挎着贴有喜字的篮子来到人群中分发象征着幸福美满的糖块,基本保证了每人至少一块。

    就在婚礼接近尾声,双方家属亲朋马上要进入食堂就餐的时候,有人跑上台对司仪李文化说了几句后,这家伙马上眼前一亮,然后郑重宣布今晚将有一位大人物出席婚礼,并为新人赠送贺礼。

    下面的人都以为说的是何沐,毕竟何沐虽然一直在台上,但并没怎么显山露水,如果不是他那张脸对年轻人来说太熟悉了,也许人们会以为这是一个仿品,现在到了婚礼尾声,让如此大牌的伴郎出来说几句也属正常,要知道今天恐怕有一大半人都是奔着他来的。

    不过恐怕他们要失望了,何沐是铁了心的敢当绿叶,而且就连他也不知道李文化口中的大人物是谁,他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再看张月月,他也是一脸的迷茫。

    李文化说完之后,一束灯光打在阶梯处,然后大人物一步步走到台中,下面的人有的很失望有的很疑惑,这小老头是谁啊,哪里的大人物?

    有这种想法的都是校外学生,就在他们准备询问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中央美院的学生们看到了他们的镇校之宝,一个个把手掌都拍的通红,当有人问他们这是谁的时候,他们鄙夷的看看对方,“黄永玉!你连黄老先生都不知道?”

    【ps:今一明三,谢谢大家的推荐、月票和打赏~】

    第224章《赤壁》首映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越老性子越洒脱不羁,艺术家尤其如此,今年八十多岁的黄老就是这么一个老小孩,兴致来了,人家没邀请他他却非要主动上去说几句。

    叼着烟斗的黄永玉上台后压压手让大家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台下安静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那个小胖子,老头我年纪大了,刚才没抢到糖,你是不是该送我一些。”

    李文化拿了一大捧酒心巧克力的糖给老先生送过去,黄老装进深深的衣兜里,宝贝似的拍拍,引来大家一阵善意的笑,然后才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张月月看着台上的黄永玉就像何沐的粉丝们看着何沐,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甚至可以让自己变得很卑微的崇拜,而且他说的话除了对当代大学生们的寄语鼓励,主要就是对他和小悦悦的祝福,“我竟然能在婚礼上得到黄永玉的祝福!”张月月有点不可思议的想,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老先生竟然要为他们夫妻俩写一幅字,家伙事儿都已经叫人送过来了。

    刚才给妻子戴戒指的时候都没哭的张月月这时候竟然激动的快要掉眼泪了,黄永玉向来不喜欢别人向他求字画,为了防止别人向他求画出了不少损招,后来连部级高官没点交情的也不敢求画了,虽然黄永玉的书法不如他的画有名,但大师就是大师,他的墨宝对任何艺术爱好者都是值得永久珍藏的。

    当黄老泼墨挥毫,写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八个字。并将这幅未经装裱的书法送给张月月夫妇时,张月月和小悦悦深深向老人鞠了一躬,老人笑呵呵道。“吃了你们的喜糖总要做点什么吧。”

    老先生下台后,婚礼继续进行扫尾工作,围观群众经过超大的情绪波动后也渐渐平合起来。

    “黄老,晚上好。”黄老下台后,恰好碰上伴郎何沐,何沐主动向他打招呼。

    “嗯,你也好。”黄老笑着打量何沐,“实在没想到会在我的地盘遇到你,刚才差点不敢认你。”

    何沐和黄老是因拍《真宝》结识。但也算不上多熟,毕竟一个是文化圈,一个是娱乐圈,而且年龄相差六十岁。黄老先生只是看在《真宝》这部戏的特殊性以及马未都的交情上才会破例让他们到自己家拍戏。顺便因为这场戏对何沐有点好感,并顺手帮他刻了四方印,仅此而已。

    何沐被黄老逗笑了,解释道,“月月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结婚我肯定要出力的。”

    “这些都是你帮他安排的?”黄老指了指周围的摄影灯光。

    何沐也没藏着掖着,点点头。

    黄老欣赏的笑笑,“能够为好友安排的这么周到。而且还亲自担任伴郎,最重要的是你这个伴郎没有喧宾夺主。整个过程就好像一道不让人注意的影子,难得难得,我原以为这次的事情闹得这么大是你们的一次炒作,看到最后我才发现自己有点小人之心了,实在不该,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纯粹的让人过目难忘的婚礼。”

    何沐想想倒也觉得没什么,他的做法在明星里面确实算得上另类,被人误会是炒作也正常,不过看到黄老略感歉意的表情,何沐打趣道,“如果老先生您觉得不好意思的话可以给我画一幅画啊,我的新家就要装修好了,客厅里还差点艺术气息呢。”

    “可以,不过你要耐心等等,我手头上还有几幅画没完成,你想要什么题材的?”黄老问。

    何沐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黄老竟然真的答应了,要知道现在找他画画有多难,而且他的画也是非常贵的,想到这,何沐摆摆手,“老先生,我开玩笑的,这画还是算了吧,我最近手头有点紧。”

    听到何沐这么说,黄大师横眉冷对,“真是岂有此理,从来都是别人求我画,还没有人拒绝我的,今天我偏要给你画,而且一点折扣也不打,你什么时候有钱了就来赎你的画吧!”

    嗨,这老爷子,还强买强卖了,既然您老这么不讲理,那么何沐,只能从了,“老先生,是不是我说什么您都能画?”

    “让客人满意是画家的天职。”老先生幽了一默。

    何沐略一琢磨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和女友都是属老鼠的,您能不能根据两只老鼠画一幅寓意美好爱情的国画?”

    “这”黄永玉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给自己出这种难题,两只老鼠,你以为是舒克和贝塔啊,哪有国画大师画老鼠的,不过黄永玉被人称作‘鬼才’,他不是严肃古板的人,对付何沐的难题,他自信能够化解,“这当然没问题,到时候准备好钞票来拿你的画吧!”

    “老先生不吃个饭再走吗?”

    “不吃了,回家画画去。”

    这老头,何沐苦笑着摇摇头,看来又要破财了。

    在操场上的婚礼结束后,男女双方的家属亲朋去食堂用餐,因为今天他们的人气太旺,这里的学生又太热情,所以何沐祭出派发礼物这一招拖住他们,礼物已经买好了,通过灯光师的配合选出场内的幸运儿。

    虽然这些都是何沐李文化他们的临时创意,但效果还不错,有派发礼物的环节托拖住人群,他们一行人得以从容离开,包括何沐李文化这些朋友、双方亲属、他们的同学来到食堂吃饭,之前张月月就已经订好了饭。

    这个时间食堂已经没什么人了,食堂的师傅们也只是在等他们这拨人,在这里,何沐总算能够大展拳脚,当有人向新郎敬酒的时候,他总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代劳。那些学生或小悦悦的亲戚能够跟何沐干一杯,觉得也不亏,也就不再为难张月月,这让他非常庆幸自己能选何沐做自己的伴郎。

    最后的送入洞房环节自然不可能送回寝室,李文化开车把他们送到一家订好的酒店,在那里他们将度过自己的新婚之夜,而这一场热闹的,有趣的,引得全京城高校跟着一起亢奋的婚礼也总算结束了。

    第二天,中央美院的校报用大篇幅报道了昨天的婚礼,其中黄永玉、何沐是经常被提到的两个名字,同时网上也流传开来许多那晚的照片和部分视频,显而易见,何沐是真的出现在婚礼现场,但一直低调的跟在新郎旁边,像一个不起眼的配角。

    在何沐看来这次的伴郎经历只是一件小事,是他身为朋友应尽的义务,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这件事可大可小,作为一个名气正盛的偶像,这绝对是一件大事,再加上婚礼现场出现了黄永玉这种国宝级艺术家,所有人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到了新郎张月月身上,人们怀疑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惊天的背景,能让两个不同领域的偶像同时为他的婚礼助威,何沐更是甘当配角。

    第三天,众多媒体也对这件事展开报道,但角度各有不同,有的是如网上那样揣测新郎的背景,有的转载了央美校报上的照片,对何沐张梓霖的深情一吻上用足了笔墨,也有的对大学生毕业婚礼这件事发表了观点。不仅娱乐媒体,就连一些严肃媒体也参与进来。

    随着这件事在网上网下越来越火,张月月的大名一下子传了出去,他没想到梦想成为著名画家的自己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走红,而且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跟何沐的关系也被查的底掉,网络的力量真是不简单,不过这样也好,起码人们不会再怀疑何沐和黄老先生是因为向某个强大势力低头而不得不参加他的婚礼,之前两人因此而受到的一些非议也随着张月月普通人身份的确定而得到一百八十度逆转。

    虽然这件事在网民的推动下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热点话题,何沐在这次婚礼中的低调表现为他赢得许多赞誉,不过终归是要归于平静的,张月月他们已经结了婚,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希望成天被媒体打扰。媒体见张月月也确实没什么新闻价值可挖了,自然要寻找其他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最近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肯定是即将隆重登场的《赤壁。上》,这些天经过非常密集的宣传,很快在3号,这部超豪华阵容的古装军事大戏就要在城都首映了,虽然因为上部里何沐没什么戏份,并没有参与主要宣传工作,但首映礼他肯定是要参加的,而且他也答应了小梅。

    7月3号,何沐再次来到城都,首先出席了一个公益活动,下午去医院接了小梅和郭思晨。

    请郭思晨一起看电影是何沐的自作主张,去了医院,他和小楠顺便看了看正在恢复的郭思晨,见她无所事事就硬把她拉来了。郭思晨想到王楠和老哥的关系,尽管不是很喜欢太热闹,但还是答应了,而且还帮着小楠推着轮椅上的小梅,三个女孩也越发熟络了。

    何沐把小梅、小楠、郭思晨三个小丫头安排好之后就随着吴羽森导演等一众主创开始了首映礼的活动。

    因为首映礼是在武侯祠博物馆,所以主创人员首先拜见了该处主人诸葛亮,然后才开始电影的话题。

    在主创席位上何沐挑了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下,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陌生女孩,他并不记得《赤壁》里有这号人物,而且看起来有点像日本人,见到何沐看她,女孩主动打招呼

    【1/3~貌似现在初v和会员用户全订的已经有免费评价票了,求评价票,亲,记得给好评哟~~~】

    第225章阿兰

    “何沐,你好。”女孩顽皮的对何沐伸出手。

    纯正标准的中国话,肯定不是日本人,略一思索,何沐也友好的伸出手,“你好,阿兰。”

    阿兰。达瓦卓玛瞪着明亮的大眼睛惊讶道,“你认识我?!”

    何沐呵呵一笑,“猜的。”他知道《赤壁》的几首主题曲都是艾回签约的中国新人阿兰。达瓦卓玛唱的,而且据说这位来自四汌丹巴的藏族女孩还是个美女,再加上女孩的风格是很明显的日系范儿,所以何沐大胆猜测这位应该就是《心战》的演唱者了。

    “这都能猜得到,你真厉害!”阿兰赞道。

    何沐所在的位置和赵微、林志铃、张振他们的黄金地段离得比较远,没法和几位好友交流,而阿兰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交流**,何沐便开始和这个卡哇伊的女孩聊了起来。

    因为中日两国这么多年来的“友好”关系,甚至影响到了文化方面的交流,日本除了动漫和某种特定类型的影片外其他文化娱乐事业对国内的冲击是很小的,远不如美国和韩国,所以国人对日本影视圈所知甚少,包括何沐这个从没去过日本的人。

    对于日本影视行业何沐还是很好奇的,尤其好奇这么一个小国家是怎么成为仅次于北美的世界第二大票仓的,而且还能诞生本土票房四亿美元的《千与千寻》。

    在日本生活了半年多的阿兰对何沐的疑问基本能够解答,让何沐虽然没有去过日本也能大略感受到那里的文化娱乐风气。聊了一会儿,阿兰说了声抱歉,她要准备献唱来了。何沐笑笑表示没关系。

    阿兰离开后,何沐向后面张望,想看看三个小丫头还都好吗,不看还好,一看之下,气得他想吐血三升,只见郭思远那家伙竟然有说有笑的和女孩们坐在一起。一边是郭思晨,一边是王楠,大有左拥右抱的架势。见何沐看过来他还气愤的冲何沐动了动嘴巴,何沐读懂了他的意思:谁让你把小晨带出来的?你不知道她的身体不好吗!

    何沐耸耸肩,把责任推给了小楠,郭思远应该也读懂了何沐的意思。然后就闭嘴不说话了。他敢斥责何沐可不敢对小楠说什么重话,见到郭思远那个憋屈样,何沐这才有了点胜利的成就感。

    和《功夫之王》一样,《赤壁》的首映礼同样气势恢宏,花费千万的首映典礼彰显了它的大片气质,同时首映礼上也不忘为地震后的四汌加油鼓劲。

    看今天的媒体规模一点也不比《功夫之王》差,当初的《功夫之王》经过了首周八千万次周七千万之后,第三周大幅缩水。只有两千万,最终内地票房1。84亿。算是有点不尽如人意,而北美5000万美元的票房远远不及大哥的《尖峰时刻》系列,对于两位全球号召力最强的华人影星这个成绩有点平庸。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何沐还是希望《赤壁》能超越《功夫之王》的票房,怎么说这也是他第一部参与的超级大片,他是很珍视第一次的。

    一个多小时的节目过后,电影正式开始,那些受邀的记者和影评人也开始聚精会神起来,他们倒要看看这号称史上最大制作的华语电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一直看到最后,虽然电影很搞笑,但小梅还是一脸的不开心,“怎么还没看到小沐哥哥呢?”

    “应该快了吧。”郭思晨在旁安慰道,她倒不怎么关心何沐会不会出现,整部影片最能引起她兴趣的就是电影的配乐和主题曲,听说这些音乐都是日本知名音乐人制作的,虽然不喜欢日本,但确实是好音乐。

    小楠知道一点内幕,解释道:“小叔主要是在下部出场,上部只是最后的时候露了一脸,所以不要期待太大哟。”

    小梅“哦”了一声,“等到下部的时候我也要看。”这时候电影也走到了最后,球场上孙叔财认真的跑着,他的眼里只有那个球,当机会来到之后,他当即起脚射门,何沐在这一部的表演结束,上部完。

    用吴羽森导演的话来说,上部是群英会,只是将所有主要人物走个过场,下部是战争戏,什么草船借箭、火烧赤壁都会一一展现,那才是整部戏的最**。

    尽管这么说,但就算相对比较平淡的上部也带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果然不愧是超级大片,太大手笔了,这气势恐怕几年之内也出现不了能够超越的,他们已经准备回去写一篇声情并茂的歌颂文章了,至于部分瑕疵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国内纯粹以观影好恶作为评判标准的影评人很少,能够获邀的影评人基本都是收了片方好处的,至于记者们能看到的也就是影迷的反应等外在表现,让他们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恐怕也不能服众,所以可以肯定在10号《赤壁。上》正式上映之前会收获众口一词的好评,这也会加重影迷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

    何沐和郭思远两个男人把三个女孩送到医院,这时候小楠面临一个选择,是乖乖和小叔回酒店还是接受郭思远的邀请,和他吃顿饭。

    “你先走吧,我很快就会回去的。”小楠对何沐说,何沐痛心疾首的独自离开,这丫头没救了。

    等到小楠回来了,她拍响何沐的房门,让他帮自己叫点吃的。

    “你不是跟人家吃饭去了吗,怎么,他没让你吃饱?”何沐揶揄道。

    小楠苦着脸道:“一晚上我都在喝饮料,还有一碟花生,其余的都没动,那些四汌菜我怎么可能吃得了,只是看看就觉得受不了。”

    何沐心想“该,这就是自作自受。”不过还是帮她叫了点吃的,她一边吃,何沐一边问。

    “难道你就没对他说过自己的情况?”

    “我看他也挺紧张的就没敢说。”小楠小声说,这让何沐更加有点怒其不争。

    “这次不说,下次呢,下下次呢,难道以后你们吃饭你就靠饮料和花生米打发时间,还有那个郭思远难道就没有发现吗,难道就没有觉得奇怪吗,如果我和女孩吃饭,我肯定会记下她喜欢吃什么,不吃什么,这是起码的对女士的尊重。”

    看到小叔总算找到理由打击她和郭思远,小楠坚定的说,“下次我肯定会说的。”

    “吃你的吧,笨丫头!”何沐点了点小楠的额头,这时何沐接到一个电话,竟然是郭思远的。

    避开小楠后,何沐按了接听键,“什么事?”

    “何何先生,”郭思远想了一会儿这么称呼,“小楠到家了吧?”

    “如果是想问这个的话应该给她打电话吧,难道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分分钟钟几百万呢!”何沐夸张道。

    郭思远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我想问您,小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今晚她都没怎么动筷子了。”

    何沐心道还以为这是个没心没肺的主儿,原来他也不是什么都看不出来,“小楠确实有心事,她肯定在想为什么那么大的餐桌就没有一道能吃的菜呢?”

    “这,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们四汌人一样喜欢麻辣,有的人甚至闻到辣椒的味道都是一种煎熬,应该不用我说更多了吧。”

    在小楠临睡之前,她接到郭思远的电话,他还想请她吃饭。

    “可是我明天就要离开城都了。”小楠说的是实话,并非故意推诿。

    郭思远也没有强求,以后机会还多,不需要在乎朝朝暮暮,两人聊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还是何沐把小楠叫起来的,然后两人坐飞机去了吉临常春,这里正举行着两年一届的常春国际电影节。

    常春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及珠海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在内地电影圈子具有一定影响力,何沐来这里是为了《一杆147》。

    经过一番慎重选择,投资方决定在这个平台上让《一杆147》第一次亮相,并不参加奖项评选,只是一次低调的放映,这也给何沐提供了一个看到自己作品的机会。

    七月份,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温暖甚至炎热的,也只有东北还有些凉飕飕的,这让刚刚从城都这个大“火炉”过来的何沐小楠觉得非常舒服。

    因为还没到闭幕式,也不是开幕式,何沐来的时候正好是电影节期间,所以这里并没有什么明星大腕,何沐的到来让不少媒体闻风而动,自从张月月的婚礼之后何沐学起了韬光养晦,除了昨天的《赤壁上》的首映低调出席外,就没怎么出现在公共场合,这让娱记们更加迫切的想要拍到甚至采访到他。

    这次《一杆147》首映除了导演外只有何沐王学祈两位主要演员出席,不过现在时间尚早,何沐在展映场地随便走走,期间碰到了记者也只是随意的打个招呼,既不会故意躲避,也不会主动站好让人家拍,总之很有风范,而且气场强大。

    逛了一圈,何沐尿急,遂遁入厕所,可是门口被人拦住不让进,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数了数差不多有十七八个,这些人有的是黑衣黑裤黑墨镜做黑客帝国打扮的疑似保镖,也有土里土气奇形怪状拿着唢呐梳着小辫的乡村文艺青年。

    这,这些人有古怪啊!

    【2/3~】

    第226章小品王和他的弟子们

    虽然常听人们说东北盛产黑色会,不过眼前这些人并没有传闻中的满身刺青和大金链子,不像是道上的人啊,而且看那几个奇形怪状,估计做小弟也不会有人收吧。

    可是这些人为什么霸道的霸占了男厕,难道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发生?向来想象力丰满的何沐马上想到了一些欺男霸女的画面,虽说是和谐社会,但这种事总归还是有的,好奇心旺盛,正义感爆棚的何沐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让我进去,急着呢!”

    “什么?记者!不让进,等一会儿再进!”一个门牙很抢镜的胖子说。

    他们不让进,何沐非要进,何沐越是想进,他们越是不让进,刚才听到记者什么的,何沐已经被他们列为重点盯防对象。

    说着说着,何沐就和这群人吵了起来,接着就是用东北话对骂,何沐的语言天赋让他这个环节并没有落下风,然后他们开始推推搡搡,推着推着就打了起来。

    东北民风虽然彪悍,对方人又多,还有几个身高马大的保镖,但他们怎么是何沐这个练家子的对手,除了墨镜被一个眼睛细小,个子高高,娘里娘气的家伙打掉了,何沐一点伤也没受到,而且成功突破重围杀进了男厕所,然后他就看到一个正在拉裤链的老人,老人一边着急的“关门”,一边嚷道,“吵吵什么,吵吵什么,人家上厕所干嘛不让上!”

    “赵老师。原来是您。”何沐有点尴尬,手都不知道该放哪儿了,眼前这个人太熟了。想必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认识他,和他这张鞋拔子脸比起来,何沐的脸在东北绝对算不上熟面孔。

    没错了,眼前这个急着拉裤子拉链的白发老人正是有“小品王”之称的东北传奇人物赵本山。

    何沐现在的墨镜已经被打掉了,露出了真容,虽然他以前和赵本山没什么交集,不过同在娱乐圈。身为一方巨头的赵老师自然是知道何沐这个新人的,只是经过短暂的沉思他就认出了这个演艺道路上势头强劲,在商业一途上也很有成就的何沐。

    这时候赵本山的徒弟和保镖们已经冲了进来。而且还要跟何沐动手,赵本山严厉的喝止他们,“干什么呢,你们就这么对待客人。我平时是怎么教你们的。啊!”

    赵本山在他的这些徒弟眼中地位等同于父母,甚至有时候对他的惧意和敬意还要超过父母,再加上本山大叔也是身价数亿的成功商人,上位者的气概不是一般般,虽然平时笑起来和蔼可亲引人发笑,但怒起来也够让人胆颤的,这些弟子和保镖全都像是中了定身术一样,低着头一动也不动。

    本山大叔脸上的厉色这才稍微缓和。然后向众人介绍这位他口中的客人,“你们一个个没长眼的玩意儿。他都不认识,平时看电视难道只看台标!”

    经他一提醒,再加上何沐的墨镜已经被打没了,不少人都认出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这两年很有名的大明星何沐,其中一个还直接喊了出来,“何沐!”这时还没醒悟的也开始在脑子里搜寻起何沐这些年的成就。

    “小宝,算你有点眼光,”本山大叔对那个黑瘦的徒弟点点头,然后看向何沐,“今天真是太对不住了,我管教无方,你说我上个厕所他们也要跟着,还霸着不许别人进,让人知道了像什么话,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们!对了,何董这次来常春是颁奖还是领奖啊?”

    赵本山对何沐称呼的是他商场上的称呼,一般跟何沐不熟的人都这么称呼,也显得对何沐尊重,毕竟作为艺人的谁不希望自己拥有更多更荣耀的头衔。

    不过何沐更希望赵本山对他能不要见外,“赵老师,您叫我小沐就行了,千万别叫我何董,这不是寒碜我吗,我是啥也不懂的。”

    赵本山被何沐逗笑了,“行,你也别叫赵老师,一般小年轻都喜欢叫我本山大叔,你也这么称呼行吧?”

    “没问题,本山大叔,”何沐笑笑,“今天我来常春其实是”

    “等等,”本山大叔叫停,“哪有在厕所聊天的,咱们换个地方聊怎么样?”

    “好啊,”何沐跟着赵本山出去,想起了什么,“对了,刚才几位兄弟谁看见我的墨镜了?”

    这时候把他的墨镜打掉的那个本山高徒从一个角落里找到墨镜,然后“piapia”的跑过来递给他,脸上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恳求,估计是希望何沐不要告他的状,刚才也就他趁着何沐没注意用对付家里老娘们儿的手段从他身上讨了点便宜,但愿何沐不要太记仇。

    何沐的胸怀是博大的,自然不会和他斤斤计较,他笑着接过墨镜,然后看向本山大叔,“大叔的徒弟个个身怀绝技,这位怎么称呼?”

    其实何沐也能认出一些本山弟子,比如参演过《刘老根》或者和他上过春晚的那几个,不过今天这些人都不在,在场的几位在何沐眼中都是生面孔,不然他不会猜不到厕所里面是赵本山的。

    他们一边往外走,赵本山一边让那个弟子自我介绍。

    “我叫小沈洋,英文名字是xiaoshenyang~~”本山大叔笑骂了一句,“就知道卖弄!”不过看他脸色的表情倒是自豪更多一些,这是身为师者的成就感,小沈洋虽然在全国没什么知名度,但是近两年在东北还是很红的,他已经考虑再推这个徒弟一把了。

    赵本山这些年以沈洋为根据地,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北,他不仅是铁岭的骄傲,辽。宁的骄傲,也是整个东北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笑星,同时也承担起弘扬和发展东北地区特色的二人转的重任。

    他这次来常春一是因为本届常春电影节还包括了一个农村题材电影展,他以前的几部作品会重新放映,他要参加一些活动,还有就是要带几个徒弟来这边表演节目,宣传他们的二人转。

    组委会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还专门在展映场地内给安排了一间屋子,可以供他休息,何沐就是被他带到了那里。

    通过交谈,赵本山也知道何沐这次只是来宣传他主演的新电影,就在下午四点,和弟子们的表演并不冲突,于是主动提到自己可不可以去看看,本山传媒其实也有进军电影圈的意图,当然今天出席《一杆147》的首映最主要还是想跟何沐结个善缘。

    本山大叔在中国娱乐圈能二十年屹立不倒,而且打拼出了偌大的家业,就是凭着“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至理名言,所以他能和说相声的郭德刚交好,同时和老郭的死对头姜坤关系也不错,这就是本事。当初拍《落叶归根》,有那么多大腕放低姿态参与客串,与其说是导演张扬的名气,不如说是本山大叔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对于本山大叔释放的善意,何沐自然是非常乐意的,并且他表示结束了自己那边的工作就过去看他们的二人转表演,这不是还人情,人情还完了,关系也就淡了,但两人这一来一去,关系只会更密切。

    在《一杆147》简单的首映式上,何沐的准时出现成为现场的第一个**,这么多记者和观众守在这绝不是为了看一部理论上会很沉闷的体育电影,何沐的真身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不过今晚是双重惊喜,在何沐上台说了几句话之后,赵本山也从笑着从后面走了上来,这下子掌声更激烈了,听到这震天的掌声和呐喊,何沐无奈苦笑,本山大叔主场作战果然战斗力超群,自己这个客人的气焰是彻底被压下去了,不过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现场的效果好就行。

    赵本山的意外现身不仅让记者和观众们吃惊,其实就连导演和王学祈也没想到,当初听何沐说本山老师回来的时候他们和台下这些人的表情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在东北这一亩三分地,赵本山的声望是他们拍马也不及的。

    小成本电影的首映和大制作是没法比的,仅仅是导演和两位演员在台上聊了几句和电影有关的故事,偶尔和本山大叔互动一下,不过半小时的前戏之后,电影就要开始放映了,何沐稳稳坐着,充满期待。

    广电的龙标说明本片已具备院线公映资格,接下来的图标是两个出品方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安乐影业,制片人明镇江、江至强,导演侯永,领衔主演何沐、王学祈

    一个个何沐熟悉或不熟悉的剧组成员名字在大银幕上闪过,一分钟后,黑色的银幕变亮,迎着巨大的欢呼声和解说员的介绍,抱着球杆的中国选手“丁俊晖”向球台走去,镜头反复在丁俊晖、丁父以及对手汉密尔顿脸上切换,这是一场关键的比赛,也是一场紧张的比赛,频繁切换的镜头和丁俊晖父子脸上的表情能说明这一切。

    何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银幕,银幕上的自己演的还不错,尤其是和汉密尔顿这位非专业人士相比,何沐的表现很有影帝之风,当然老戏骨王学祈也丝毫不落下风,仅这一段,何沐觉得节奏明快,引人入胜,看得出侯永导演有较大的突破,何沐越来越期待后面了

    【三更完,求月票,求推荐~】

    第227章《一杆》首映,《唐男》开机

    比赛首先由“丁俊晖”发球,他快速挥动球杆,摆成三角形的红球和彩球被打散,一颗红球进洞,丁俊晖继续。

    下一球就关键了,台球桌上五颜六色的球无序的分布着,丁俊晖不仅要考虑怎么把下一个红球打进球洞,还要为下一个、下下一个布局,他围绕着台球走了一圈,在他俯下身对准一个球的时候,他脑中想到了14岁那年他第一次站在正式比赛场地时的场景。

    何沐微微颔首,片中丁俊晖的回忆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小到大,而是无序排布,一会儿14岁,一会儿17岁,当看到场外观战的父亲,记忆又回到了8岁的时候,看似没有什么规律,但其实更加准确的表达了每次打击之后丁俊晖不同的心理状态。

    片中有大量何沐的画外音,真正需要何沐张嘴说话的反而不多,三个演员饰演的丁俊晖,从小到大,话越来越少,球技也越来越高。对白少,心理活动多一直是文艺片的一大特色,侯永导演的这部作品同样如此,不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明显的体现出丁俊晖的那种少年老成和稳重球风,而且给了何沐很大的的表演空间,让他得以淋漓尽致的释放这两年积累的演技。

    当片中丁俊晖把15个红球都打进去之后,剧情已经过去大半,而球台上除了白球外还有六个彩球。这时候赛场的气氛凝结起来,丁俊晖的对手汉密尔顿。看台上的亨得利、奥沙利文,还有观众席上的丁父全都一眨不眨的盯着丁俊晖的手,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路线。准备开始击球。

    这时候镜头围着丁俊晖转了一圈,场地一下子变成了香港台球场,而他的对手也变成了傅家俊,那场比赛他输给了傅家俊,傅家俊给他上了一课,那就是:果断。该出手就出手,斯。诺克比赛越往后压力越大。如果在这重压之下让你变得犹豫和优柔寡断,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这场比赛你输定了。

    “没错,该出手就出手!”丁俊晖快速击球。黄球进洞!

    他一边磨着球杆顶端,一边观察着球台上的情况,下一个该是绿球了,再仔细想想。不能失误一定不能失误。

    伴随着短而急促的打击乐。银幕上的现场和现实里的现场都紧张起来,观众们都深深为丁俊晖捏了把汗。配乐果然是一门大学问,可以非常有效的制造紧张和悬念,何沐从王鸣菲那里得知,做后期的时候配音本来找的是内地的一个音乐人,但因为和导演发生分歧,到最后也没用他的作品,以至于耽误了后期制作的进度。后来还是安乐方面出面请来了香港著名音乐人金培哒,这才有了电影中精彩的配乐。

    绿球、棕球、蓝球、粉球相继丁俊晖的冷静击打下进入洞中。通过不同人物的侧面烘托以及主人公的多次回忆,氛围紧张达到了最高峰,此时台上只有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

    经过了二十次进?(精彩小说推荐:

    ) ( 大腕崛起 http://www.xshubao22.com/2/28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