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捎フ交牧教āɑ稹猩确⒍狈⒊稣鸲木尴欤拧捎フ交荚诵小?br />
随着发动机声音的逐渐提升,段磊甚至能够发现‘飞鹰战机’背后的景色因为热空气而扭曲,让他拥有一种虚幻的感觉。
紧接着,银色的‘飞鹰战机’似乎是被人在背后猛推了一把,瞬间从静止状态在跑道上滑行了起来。
段磊曾经在海城国际赛车场现场看过F1方程式的比赛,那种极限的速度让他至今难忘;而‘飞鹰战机’在地面上的速度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何况,翼展超过11米的一个庞然大物在超过100分贝的巨响助阵之下在跑道上急速滑行,所带来的那种冲击感是无以伦比的!
仿佛只是一转眼,‘飞鹰战机’庞大的机身就在观摩台之前掠过,然后开始腾空而起,直上云霄!
因为‘飞鹰战机’是舰载机,设计的起飞距离本来就很短,虽然如今没有弹射系统也没有滑越甲板,但是空载的‘飞鹰战机’在澎湃动力的驱动下,仍旧是在很短的距离内就顺利起飞了。
至于起飞所用的距离和时间具体是多少,自然会有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记录,等着接下来的分析。
现在段磊和观摩台上的所有人一样,都拿着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追逐着‘飞鹰战机’在蓝天翱翔的英姿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超音速战斗机飞行的段磊虽然无从判断‘飞鹰战机’的表现是否良好,但是在他的心里,仍旧是给飞鹰战机矫健的身姿打了满分!
毕竟,这是他的心血之一!
在‘飞鹰001’结束试飞之后,‘飞鹰002’也是紧接着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两架‘飞鹰战机’将会通过一系列的试飞活动,为科研团队提供有效的数据,为‘飞鹰战机’的最终定型提供参考。
当众多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抗癌Ⅰ号’、‘个人终端’等项目的时候,‘玛卡科技’另外一个重点项目‘飞鹰战机’也是逐渐走向了成熟!
草长莺飞的二月,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第321章先进技术
路少展是帝国海军航空兵的优秀代表,是第一位驾驶J15在‘辽东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起降的飞行员,也曾经参与过帝国各种新型飞机的试飞。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路少展就接受了一个机密任务,跟随一个试飞团队加入了‘飞鹰战机’的科研队伍,了解熟悉这款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舰载机,为将来的试飞和实战做好准备。
一开始的时候,路少展以为这款机型只不过是由某种国外型号进行国产化改进之后的变种,对此颇有些不以为然。
作为帝国最优秀的航空兵,路少展的见识自然不弱,知道华夏帝国的战斗机并没有像外界吹嘘的那样强悍,更多的是在靠着飞行员优秀的战术素养来弥补。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分析,帝国的战斗机和美利坚、罗刹帝国最先进的战机至少拥有15年以上的差距。
由于帝国在发动机、航电设备以及机身材料、外形设计等方面的全面落后,自从J10之后,帝国几乎就没有办法研制出更先进的战机来装配部队。甚至于在很多基层部队,J8这种上世纪八十年代列装的老古董战机仍旧是部队的主力机型。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少展却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飞鹰战机’并不是任何一款机型的改进型号,从发动机到机身设计到内部的细节,整个‘飞鹰战机’就是一个全新的项目。而且。当‘飞鹰战机’的某些技术参数被公布之后,路少展可是被吓得不轻!
一直以来。帝国航空工业远远落后于美利坚帝国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有人甚至断言华夏帝国在2030年之前要想追上美利坚帝国,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但是,如今华夏帝国的军方居然和一家民营企业联合,共同开发一款第四代战机,这其中的跨度之大,可想而知。
带着震惊、将信将疑的心思,路少展和他的试飞团队逐渐地融入了科研队伍之中。
……
虽说‘飞鹰战机’还没有样机制造出来。但是仅仅凭着‘霹雳火’涡扇发动机的优越性能,就足以让路少展了解到‘飞鹰战机’项目并不是一个花架子。
涡扇发动机作为战斗机的心脏,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拥有一台高性能的先进发动机,这也就意味着‘飞鹰战机’拥有强大的动力,极快的速度以及机动性。从这一点来看,‘飞鹰战机’的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飞机制造。常被人们比喻为现代工业的‘皇冠’,而作为飞机‘心脏’的航空发动机,因其研制技术含量高、工艺难度大,更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航空发动机研究和发展工作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耗资多、周期长,发动机对飞机的性能以及飞机研制的成败和进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发动机技术具有良好的军民两用特性。对国防和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
因此,世界上几个能独立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无不将优先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国策,将发动机技术列为国家和国防关键技术,给予大量的投资,保证发动机相对独立地领先发展。并严格禁止关键技术出口。
华夏帝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最初的仿制?改进到可以独立设计制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走过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发展道路。
华夏帝国的航空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与世界航空强国相比,航空发动机仍是我们的“软肋”,也让国人为之纠结。
即便如今的J10、J15等主力作战飞机已经开始搭载帝国606研究所研制,由奉天航空工业集团生产的‘太行’10系列涡扇发动机,但是这只不过是罗刹帝国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水准罢了。虽然帝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原有的技术上加入了一些先进的理念,但是受限于材料科学的落后,帝国的航空发动机无论是性能还是稳定性上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点。
一直以来,帝国军方以及航空工业业内人士都在弹精竭虑,希望能够尽快研发出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
只不过,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的挑战总是那么多!
目前帝国的材料和工艺技术还不能满足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需求,这是帝国当前大飞机发动机制造遇到的两大难题。
然而,‘玛卡动力’完美地解决了这两大难题,成功地研制出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霹雳火’涡扇发动机,填补了华夏帝国在这一领域中的空白。
以装配在‘飞鹰战机’的‘霹雳火’涡扇发动机为例,它的推重比达到了惊人的12。0,比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F22猛禽战斗机所搭载的F119PW100发动机11。7的推重比还要高出一些。
发动机在海平面静止条件下於最大状态所产生的推力与发动机结构重量之比称为发动机推重比,是发动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这个数据越高,也就意味着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越好!
F119是美利坚帝国普惠公司为F22研制的推重比10+一级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它采用了普惠公司多年的经验和新研究的技术,在结构和性能上代表了当前最先进的战斗机发动机的水平。该发动机在结构和性能上较前一代战斗机发动机F100有很大提高,而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性也较前一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这台被称为目前地球上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在‘霹雳火’的面前,却显得有点相形见拙的感觉。足见‘霹雳火’的优秀。
华夏帝国目前装配在军用飞机上的大量航空发动机推重比都在910之间徘徊,从这个数据上看,就能看出帝国航空工业和世界一流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要想拉近帝国战机和世界一流水平足见的差距,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必不可少的,而‘霹雳火’的诞生改变这一现状。
有了‘霹雳火’,或许华夏帝国航空发展史将会迎来一个技术发展的时代。
……
除了‘霹雳火’的优秀表现令路少展震惊之外,‘飞鹰战机’出色的外形设计以及卓越的机身材料也让他大开眼界,对于‘飞鹰战机’项目的认同感也是越来越强烈。
路少展并不知道的是。‘飞鹰战机’的外形设计是‘玛卡星球’在上千年航空发展史中不断总结、改进之后而形成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飞鹰战机’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以及实战需求等等因素,是目前地球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外形。
虽然‘飞鹰战机’还没有真正翱翔蓝天,但是出色的外形已经是征服了科研团队以及试飞队伍所有的成员。
关于‘飞鹰战机’的设计来源以及设计团队,没有人知道,包括‘飞鹰战机’科研团队的首席科学家江子川。他只不过是从段磊那儿拿到了不少‘飞鹰战机’的技术资料,然后再根据技术资料的内容。一一进行技术攻关,然后把‘飞鹰战机’从图纸转化成为实物。
因此,在‘玛卡动力’以及军方内部,大家都在怀疑,‘飞鹰战机’的主要设计者就是段磊,因为他一直没有承认。但是他也没有否认。
尤其是当段磊出现在‘玛卡动力’的时候,大多都是为了解决某些技术难题而来,他渊博的知识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让众多在航空领域浸淫多年的专家们自叹不如。
作为‘飞鹰战机’的首席试飞员,路少展需要深入‘飞鹰战机’的科研第一线,对战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了若指掌。而且他还要根据平时实战的经验,对‘飞鹰战机’的某些设计细节提出自己的整改意见。因此。路少展和段磊的接触次数挺多,也逐渐地被段磊的表现所征服。
在路少展看来,段磊在战斗机设计、制造领域的造诣已经属于帝国乃至世界顶尖的水准,更何况他还在生物科技、机械制造、金属冶炼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拥有着众多的发明。
在段磊身上,路少展发现,这个世界上确实拥有生而知之的天才!
……
‘飞鹰战机’所用的机身材料并不是如今帝国空军战斗机常用的那些材料,这些高性能的航空材料都是‘玛卡科技’的材料研究所出品,其性能已经把华夏帝国主流的航空材料远远地抛在了脑后。
在日常的测试中,这些机身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能让所有人震惊,它无疑是增强了科研团队以及试飞团队的信心。
要知道,机身材料是飞机的骨骼、肌肉,如果没有足够坚固的身体,战斗机在高速飞行、空中格斗的时候,轻则故障,重则解体,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
一直以来,华夏帝国因为材料受限的缘故,极大制约了战斗机的性能,而这方面的材料以及技术一直都是西方国家对华夏帝国实施禁运的重点领域。建国60多年以来,华夏帝国在航空材料学的发展也仅仅是跟着美利坚帝国的尾巴,要实现超越并不容易。
因为机身材料性能的差距,使得华夏帝国空军的战斗机使用寿命、保养周期、保养成本等等,和美利坚帝国的主流战斗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过,‘飞鹰战机’的诞生,似乎在改变这样一个历史!
在‘飞鹰战机’上,高性能的机身材料在降低机身重量的同时,也在极大地提升机身的刚性、强度,能够确保‘飞鹰战机’在高速飞行以及剧烈格斗中保持稳定性。而这些由‘玛卡科技’材料研究所出品的航空材料,可以在瞬间承受高温到极度低温之间的变化。使得战机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改进。
同时,在‘飞鹰战机’的机身之上还有一种特殊的隐形涂层材料。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飞机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美利坚帝国的王牌战斗机F22猛禽战斗机正向迎头雷达反射截面大约是0。06平方米;其水平侧向雷达反射截面大约是2平米;底面雷达反射截面大约达到了十五个平方米的数量级。
这样的数据,使得F22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雷达系统的隐形,使得F22成为了目前地球上最能够实现隐形目标的服役战斗机。
通过周密的测试,‘飞鹰战机’在正向迎头雷达反射截面上和F22相差不大,仅仅为0。05平方米,因为这已经几乎接近了极限;但是在侧面水平以及底面方向,‘飞鹰战机’却比F22降低了超过一半的面积,从理论上成为了世界上最能够隐形的战斗机。
虽然‘飞鹰战机’还没有进入现役。但是实验数据的结果早已经是让科研团队以及试飞团队乃至军方高层欢欣鼓舞!
‘飞鹰战机’在机身材料上的突破,让科研团队以及试飞团队看到了希望,再联想到‘飞鹰战机’的澎湃动力以及出色的外形,‘飞鹰战机’引领时代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
……
在21世纪的航空领域,电子对抗、超视距格斗等等先进战法都离不开高性能的航电设备,因为一旦在航电领域落后,就等于是瞎子和聋子!
罗刹帝国的战机无论是在机动性还是极限速度上都要比美利坚帝国的战机要高出一截。但是在实际对抗中,美利坚帝国的战机却拥有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无他,美利坚帝国的战机上装配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电系统,它们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发现目标,然后发动超视距的攻击。
‘飞鹰战机’无论是动力、外形和材料上都已经实现对了世界各国战机的超越,唯一让路少展等人担心的是。‘飞鹰战机’无法装配最好的航电系统,从而导致‘飞鹰战机’的战斗力下降。
只不过,路少展的这种担心却是多余的!
‘飞鹰战机’搭载的也是由‘玛卡科技’智能实验室独立研发的航电设备,这套设备的核心是一枚高性能的生物芯片,它可以帮助飞行员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处理各种出现的状况。
这块拥有半智能水平的生物芯片再配合‘飞鹰战机’上完美的自动化机械设计。使得飞行员并不用操心飞机上的各种琐事,因为生物芯片将会自动根据外界的环境。自动调整,使得‘飞鹰战机’一直保持着最佳的状态。
而‘飞鹰战机’上搭载的雷达、红外探测系统、无线电系统等等也都是‘玛卡科技’的智能实验室根据‘玛卡技术’进行改进后研制出来的。虽然这些设备目前还不为人知,但是当它们大规模地搭载在更多的华夏帝国战机之上,它们的威名也将会被更多人所熟知!
自从‘飞鹰战机’项目立项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路少展和其他人一样,每天都被‘玛卡科技’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技术以及设备所震惊。他们赫然发现,‘玛卡科技’就如同是机器猫的口袋一样,不断有新玩意掏出来,一点点地填充‘飞鹰战机’。
而让路少展等人更为惊讶的是,段磊身为一个年轻人,却在众多的领域中拥有极高的造诣,‘飞鹰战机’根本就是他的作品。
虽说外界都知道江子川是‘飞鹰战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但是熟悉内情的人才清楚,段磊对项目组的贡献无疑是最大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飞鹰战机’首次试飞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路少展和他的试飞团队在春节之前就从海城的‘玛卡动力’转移到了蓉城军区的沙坝试飞场,为首次试飞做最后的准备。
于此同时,‘飞鹰001’、‘飞鹰002’两架飞机也在蓉城航空集团进行了最后的组装,并且通过了绵州全尺寸高速风洞群的全面测试,被允许投入试飞。
3月10号,两架战机通过简短的五十公里飞行之后,进驻沙坝试飞场进行最后的检测,力求试飞的过程万无一失。
作为首席试飞员,路少展对于‘飞鹰战机’的了解最是深刻,从机身结构到机舱里的每一个仪表盘、每一个按钮,他都是了若指掌。
对于能够驾驶帝国第一架第四代战机进行首次试飞,路少展心中的激动自不待言,不过经验丰富的他还是能够按捺住自己的情绪,有条不紊地进行试飞前的各项准备。
3月18日,对于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六,但是在华夏帝国的航空史上,却拥有着不一样的记忆。
路少展驾驭着‘飞鹰战机’在帝国腹地的西川平原上翱翔,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而‘飞鹰战机’的试飞成功,也意味着华夏帝国开始进入第四代战机的时代!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开始!
第322章金雕战机
经过三天的紧张试飞,‘飞鹰001’和‘飞鹰002’圆满地完成了一系列的试飞任务,为科研团队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数据。
以江子川为首的科研团队对于试飞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再结合试飞员、军方技术专家的意见,认为‘飞鹰001’和‘飞鹰002’已经达到了原定的设计标准,是完全合格的产品。
虽说如今的‘飞鹰战机’还只是在陆基飞机场上进行测试,但是从它们的技术表现来看,已经超出了美利坚帝国海军主力舰载机F18超级大黄蜂的性能。
接下来,‘飞鹰战机’将会移师东海,在‘辽东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上进行实战演练,最终确定‘飞鹰战机’能够适应海上的作战要求,为最终的定型量产做好准备。
由于‘飞鹰战机’在三天的试飞过程中表现出色,所有人都对于它们在航母上的起降试飞充满信心,认为不会有任何问题。接下来的工作无非就是根据海军的具体要求对‘飞鹰战机’进行相关的改进,并且选定‘飞鹰战机’的制造工厂,尽快进行批量生产,列装部队!
……
在‘飞鹰战机’试飞的过程中,包括盛京飞机制造集团、长安飞机制造集团以及蓉城飞机制造集团在内的帝国三大飞机制造公司也纷纷派出代表来和‘玛卡动力’的领导人彭天祥接洽,希望能够获得‘飞鹰战机’的订单。
‘玛卡动力’自从和军方开始接洽。合作开发‘飞鹰战机’的时候,就已经是明确表现。‘玛卡动力’只会对战机进行研发阶段的工作,大批量生产的任务将会交给国内的飞机制造企业来完成。
以‘飞鹰001’和‘飞鹰002’为例,他们大多都是在‘玛卡动力’完成了设计程序,部件则由国内的军工企业加工完成,最终在蓉城飞机制造集团组装完毕。
因此,帝国高层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人都清楚,一旦‘飞鹰战机’通过试飞,就将会产生一笔庞大的订单。而在这个订单的流向中。‘玛卡动力’的意见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帝国发展航空母舰的战略已经定了下来,除了目前的‘辽东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之外,在2020年之前帝国还将会建造超过四艘航空母舰。而且随着帝国财力以及技术力量的提升,还将会把十万吨核动力航母提上日程,对于高性能舰载机将会有一个庞大的需求。
一旦‘飞鹰战机’获得了军方的认可,成为帝国航空母舰舰载机的主力机型。未来十年将会产生300架的订单。按照一架‘飞鹰战机’2亿RMB的造价,这可是一个超过600亿RMB的庞大订单。
另外,一旦这些飞机制造企业获得了‘飞鹰战机’的制造工艺、技术,对于自身的技术进步也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三大飞机制造企业自然是要使出浑身解数赢得‘玛卡动力’方面的认可。把‘飞鹰战机’的定点生产基地放在他们的公司里。
不过,就目前来看,蓉城飞机制造集团算是稍稍领先!
毕竟,这一次‘飞鹰001’和‘飞鹰002’都是在蓉城飞机制造集团进行组装,这就让蓉飞占据了先手;此外。蓉城军区向来都是唐系势力范围,唐家在蓉飞也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因此。在段磊的心里早已经是把蓉飞视为了‘飞鹰战机’的定点生产企业。
……
在沙坝试飞场的餐厅里,军方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功宴,一来庆祝‘飞鹰战机’首次试飞成功;二来算是款待远道而来的段磊一行人。
在前几天,因为‘飞鹰战机’出于紧张的试飞测试中,所有的人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这种可以影响军心的事情自然是没有人提起。
如今,‘飞鹰战机’顺利通过试飞,列装华夏帝国海军航空兵几成定局,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下。
“小段,这一次老头子我可是大开眼界了!”高仪有些感慨地对段磊说道:“原以为在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帝国能够拥有和美利坚媲美的新型战机,却不曾想我们能够亲眼目睹‘飞鹰战机’的诞生!”
作为技术官员出身的高仪,从冰城理工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一家生产重炮的军工厂工作,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中,他绝大部分的精力、时间都贡献给了帝国的国防装备事业。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过J8、J10等主力战机的研发、制造工作,但是作为主管帝国军队装备更新换代的主官,高仪对于帝国航空制造能力拥有着清醒的认识。
别看如今的J10、猎豹以及J15等战机被不少媒体视为华夏帝国赖以保障领空安全的主力机型,但是高仪清楚它们和美利坚的F22、罗刹帝国的S33、法兰西的幻影2000等国际一流机型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虽说帝国军方的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了较为先进的‘太行’涡扇发动机以及各种新型材料,但是距离研制出第四代先进战机还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高仪曾经有些悲观,以为自己六十五岁退役的时候,仍旧不会看到帝国能够自主生产去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
不过,这几天在他的眼皮底下,帝国第一款第四代舰载机试飞成功,也让高仪欣慰不已。
“‘飞鹰战机’的功劳不仅仅属于‘玛卡动力’,更是军方支援的大批科研人员的结晶!”段磊笑了笑。说道:“试飞成功还算不上万事大吉,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完成。一定要确保‘飞鹰战机’能够满足海军的一切需求!”
对于段磊来说,‘飞鹰战机’的试飞成功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要为接下来的定型、量产做更多的工作。以此同时,‘玛卡动力’还将会根据军方的实际应用,对‘飞鹰战机’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制作出反潜、制空等不同型号的‘飞鹰战机’。
作为‘玛卡动力’向军方推出的第一款产品,‘飞鹰战机’拥有着巨大的重要意义,它也将会成为‘玛卡动力’撬开军方战机供应大门的一个重要工具。
“小段。不知道‘玛卡动力’方面有没有上马重型陆基战斗机的计划呢?”站在旁边的杜晓宇想了想,开口问道。
这两天,杜晓宇基本上把所有的会议以及工作都推掉了,泡在沙坝试飞场观摩‘飞鹰战机’的试飞,他是越看越心惊。
虽然在此之前杜晓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飞鹰战机’的技术参数,但是他和很多人一样,都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等待试飞活动的到来。在国内绝大多数人的心里。还真的没有办法相信国内的企业能够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就研制出可以媲美美利坚第四代战机的新型舰载机。
在杜晓宇的心里,‘飞鹰计划’或许会比J15要先进,但是要想超越美利坚帝国的F18超级大黄蜂舰载机,还是异常困难。
不过,这三天以来的所见所闻,让杜晓宇推翻了自己原先的看法。对‘飞鹰战机’的表现是赞叹不已。这个时候,杜晓宇联想到蓉城军区内仍旧在担任主力的J8战斗机,萌生了更新换代的念头。
蓉城军区是华夏帝国主管西川、高原、滇南、黔南、渝州三省一自治区一直辖市军事事务的大军区,总部设于蓉城,是帝国七大军区之一。蓉城军区驻防在帝国大西南。下去面积约为232万平方公里,约占帝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蓉城军区与安南、寮国、天竺、等七个国家接壤。国界线长达7000多公里,占帝国陆地疆界总长的三分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帝国建国之后,有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发生在西南地区,这其中蓉城军区承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2年,帝国军队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对不断入侵、挑衅帝国的阿三军队进行了猛烈的还击,有力地解决了当时的边境争端。
在历时半年的自卫还击战争中,蓉城军区的部队担当了进攻的主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打出了帝国军人的风采,为提升帝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年,唐老爷子和段老爷子就是跟随着主力部队进击到天竺境内,立下赫赫战功。
而在1979年,自誉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安南王国悍然向帝国发起了进攻,叫嚣着要在邕城度过1980年的春节。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也是对安南王国的举动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而担任主要作战任务的部队大多也是来自于蓉城军区。即便之后的10年轮战,蓉城军区的部队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那场边境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帝国对于蓉城军区的重视也就可以理解,毕竟它是保卫帝国腹地的重要力量。
由于蓉城军区下辖的区域大多都是山区,机械化部队的展开极为困难,在新时代不断严峻的挑战之下,蓉城军区的领导也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各种航空部队,增强部队的机动性以及作战能力。
背靠着帝国三大战斗机制造公司——蓉城飞机集团,蓉城军区其实装配了大量的J8以及直9武装直升机,并且在培养出一大批能够适应复杂山地作战条件的飞行员。
不过,随着天竺帝国不断从罗刹帝国、美利坚帝国、法兰西帝国购入大批先进战机,并且在边境线上不断陈兵,使得华夏帝国和天竺帝国的边境变得越来越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又看到‘飞鹰战机’的优越性能。杜晓宇自然是萌生了让‘玛卡动力’研发重型陆基战斗机的念头。
“‘玛卡动力’在‘飞鹰战机’的项目结束之后,除了少部分技术人员会跟进‘飞鹰战机’的改进之外。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了。”段磊点点头,笑着说道:“我们倒是有计划上一个重型陆基战斗机的项目,只不过这还需要地方军区和总装备部的共同合作才行。”
看到杜晓宇问出这个问题,段磊心里暗道,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在段磊的计划中,确实有一项新战机的研究计划,它将会成为‘玛卡动力’未来两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若是说‘飞鹰战机’是第四代战机的佼佼者,美利坚的F22猛禽战斗机却比‘飞鹰战机’还要强大一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F22猛禽战斗机是美利坚‘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单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现役的第五代战斗机。
虽然‘飞鹰战机’已经在性能上超越了目前地球各国现役的舰载机,但是帝国辽阔的领空还需要更强大的战斗机来保卫,因此段磊也就把新型战斗机的研究计划提上了日程。
“还真的有新项目?”杜晓宇和高仪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
对于杜晓宇两人来说,这几天的所见所闻还真的是让他们大开眼界,段磊和‘玛卡科技’就如同是百宝囊一般,不断有新技术掏出来!
“这个项目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了。只不过‘玛卡动力’的绝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在忙着‘飞鹰战机’项目,因此我就把计划推迟到了今天!”段磊从口袋里掏出个人终端,点开屏幕说道:“新项目是一款重型隐身战斗机,它将会全面超越美利坚帝国的F22猛禽战斗机,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没有之一!”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段磊是信心十足!
‘飞鹰战机’只不过是段磊从‘叮叮’资料库中所选取的一个探路石,其目的就是利用‘飞鹰战机’来检验帝国的科研力量,为接下来的更多项目做好准备。从性能上来分析,‘飞鹰战机’虽然已经达到了第四代战机佼佼者的标准,但是它距离第五代战机还有着一步之遥。
‘飞鹰001’和‘飞鹰002’的成功制造以及试飞。无一不在肯定帝国的技术力量以及生产工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这给了段磊极大的信心。因为只有拥有了这些基础。更尖端的技术才有实现的可能性,要不然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打个比喻,如果帝国没有足够的消化能力,即便段磊拿出更先进的战机,只不过浪费时间罢了。就如同是把‘飞鹰战机’丢给20世纪初的人们,恐怕技术上的断层会让当时的人们无所适从吧?
经过‘飞鹰战机’项目的检验,段磊对于帝国的技术力量以及制造工艺有了深刻的了解,终于确定了下一步所要开发的新机型!
华夏帝国幅员辽阔,除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之外,还拥有着2。28万公里的陆地疆界,这就给帝国的领土、领空防御带来的诸多的问题。
从地理位置来看,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帝国的邻居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大多对帝国怀着虎视眈眈的心态。
为此,帝国也是需要大量高性能的陆基战斗机部署在帝国各地,用于震慑外来觊觎的目光,为帝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就是新机型?!”看着各种终端上的新机型效果图,高仪和杜晓宇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声。
段磊的个人终端屏幕并不大,只有5英寸,但是画面上的新机型却拥有着足够的冲击力,让高仪和杜晓宇忍不住都被吸引住了。
作为帝国军方高层,高仪和杜晓宇见识自然不低,他们好歹也是对世界各国先进战机拥有着相当的认识;但是在新机型的面前,以前所看过的各种先进战机似乎都变成了土包子。
只是看过效果图,高仪两人顿时喜欢上了这款充满科幻色彩的新战机!
至于‘玛卡动力’究竟能不能把新战机研制出来,倒反成为了次要的因素,因为通过‘飞鹰战机’的经验,高仪和杜晓宇都领略到了‘玛卡动力’雄厚的技术底蕴,再加上帝国的全力支持,新战机项目的成功已经成为了必然。
“这款新战机将会装配动力更为强劲的‘霹雳火Ⅱ’涡扇发动机,机身设计将会变得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且机身整体将会涂上更为先进的隐形材料,真正做到在普通雷达面前隐形的标准!”指着新型战机的图片,段磊向高仪两人介绍道:“战机将会把起落架、各种导弹架以及副油箱等附属装备都放入机腹,尽可能地减少雷达反射截面。……”
随着段磊的介绍,高仪和杜晓宇的眼睛是越来越亮,他们很清楚一旦这样的战争利器问世,将会对帝国空军实力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或许,拥有了这种可以全面压倒美利坚F22猛禽战斗机的新型战机,帝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也就可以稍微地释放出自己的声音。
“这款新机型的代号是什么?”看着新机型流线型的身躯,高仪满眼痴迷。
“金雕!”段磊淡淡地说道!
第323章战争利器
“金雕?!”一听段磊的话,杜晓宇和高仪心头一惊。
别的不说,从字面上理解,就能够知道‘金雕’要比‘飞鹰’强大得多,由此推断,段磊所提出的新机型肯定要比‘飞鹰战机’更为先进。
“是的!”段磊点点头,说道:“这将会是第五代巅峰战机,比F22更为先进!”
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让高仪两人欣喜若狂!
要知道,华夏帝国在海空两军积弱已久,落后西方先进国家可不止一两年的差距,巨大的鸿沟让帝国高层一直忧心不已。
若是说在90年代之前,帝国高层还抱有人多力量大、精神斗志可以弥补武器差距的话,美利坚帝国偕同西方联军在1991年初展开的‘沙漠风暴’行动一下子就让帝国高层发现,过去的策略已经过时了!
现在战争,玩的是高科技!
……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它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打击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因多国部队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占据的绝对优势,使其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争史册。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人员比为1/2.4,火炮数量比为1/2.4,坦克数量比为1/1.44,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海湾战争空中作战投掷的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7%,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缴获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
海湾战争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对战争的强烈影响使海湾战争预示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事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毫无疑问,第一次海湾战争成为了现代战争的一个典范。一个分水岭,在它结束之后,全球各个大国对于军事领域的改革也是不断加快了脚步。
……
第一次海湾战争让帝国高层意识到,人海战术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帝国若想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精兵强军已经成为了必然。
从那以后。从八十年代持续开展的‘百万大裁军’行动进展更加顺利,帝国把更多的军方放在了新型武器的研究、新战术的演练之上,在缩减帝国军队数量的同时,尽可能地提升帝国部队的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东风’系列战略导弹、‘飞鱼’反舰导弹以及J10、猎豹战斗机等一系列尖端武器也是运营而生。借助着帝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华夏帝国军事装备研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不过即便如此。帝国的高精尖武器和西方国家尤其美利坚帝国仍旧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毕竟,我们帝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国的。又在其中经历了各种动乱,已经被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以J10超音速战斗机为例,虽说它号称帝国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但是按照国际标准划分,它只不过是第三代战斗机罢了。仅仅为单发战斗机的J10甚至比美利坚帝国上代的F16战斗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更不要说更为先进的F22了。
J10在2004首次装备部队,但是美利坚帝国的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战斗机也在同一时期列装美利坚空军。
由此可见,帝国和美利坚帝国在高精尖武器上的差距已经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根据业内人士的保守估计,双方之间的差距起码有15年以上。
这些年来,虽然帝国对军事领域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科研人员也是三军用命,不过和美利坚帝国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太多,双方之间仍旧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这也是为什么当‘玛卡动力’推出‘飞鹰战机’的时候, (精彩小说推荐:
)
( 超级生物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