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为了切割这些样品。科研所可是损坏了不少刀具,后来还是突发奇想用高能shè线照shè之后才完成切割的。
“通过对两个样品的实验测定。发现一号样品具有一定超导特xìng,它的形状更像一种能量的收集罩,所以我大胆猜测,它可能是不明飞行物的能源构件之一。二号样品物理特xìng与一号样品相近,但它像反应发生炉,很有可能是不明飞行物的动力核心……”
通过高翔的介绍,在场的专家对不明飞行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着有人向高翔提问,高翔一一作答。大约二十分钟后,关于高翔所研究的两个样品进展被计划执行组正式确定并归档。
“好了,高研究员的介绍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该由其它几个机构给高研究员做一下介绍。”
由于统一的物体分成了几个部分进行研究,互相的交流便十分有必要,又用了将近一个钟头的时间,关于九月二rì坠落在滨河市的不明飞行物的汇报才算结束。
“下面进入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
看了看在场的众人,洪天中将示意坐在他右手边的一个约三十来岁的年轻科研人员站起来发言。
这是一个身材略为消瘦的年青人,眼睛很有神,不过不知道因为疲惫还是因为被烟熏的,两眼充满血丝。
他站起来,自我介绍道:“在座的诸位专家学者你们好,我是来自沪城佘山基地大型shè电望远镜监听部的李何文,接下来将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个在天文界引起轩然大波的事件。”
“天文界发生什么大事情了?”
在座的虽然有很多是物理学家,但物理学界也分很多领域,很多人jīng通核物理、量子物理,但未见得也jīng通天体物理,须知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再聪明,jīng力也是有限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天体物理学家,有相近也有区别,侧重不同。
至于那些不是物理学界的,就更加不知道天文界发生的事情了。“难道你们发现活着的外星人了?”一个生物学家感兴趣地问道。
年轻的李何文摇摇头,“很遗憾我们没有发现活着的外星人,不过我们发现的现象,较之外星人更加让人震撼!”
这下在场众人全都肃然起敬,那个生物学家收敛起玩笑的心态,静静等待年轻研究员的汇报。
“这次发生在天文界的事件目前受到严密的控制,各国高层都向所在国的天体物理学家下达了封口的命令,因此消息仅在天文界少数几个科学家之间传播。在座的诸位很荣幸,将作为我国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了解到这件事。”
洪天中将开玩笑地说着,但从他严肃的表情中,没有人任何开玩笑的成分。
李何文介绍道:“我们沪城佘山基地拥有的65米大型shè电望远镜是中科院和沪城合建的重点项目,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奠定科学研究基础,更好完成国家战略储备。所拥有的65米shè电望远镜为国内领先、亚洲最大的全天线可转动大型shè电望远镜。总体xìng能在国际上同类项望远镜中名列前4名,因此它的观测结果具有很高的可靠xìng。”
李何文首先强调了观测的准确xìng,然后神情激动,表情就像破解了宇宙的密码但同时又对宇宙产生了更大的畏惧一般。
“事情发生在九月六rì的下午五点二十七分,由于我们监听部具有实时记录的设备,因此整个过程无异议。当时监听部仅有我一位值班研究员在岗,意外就是在我吃晚饭的时候发生的,通过与国内同行的沟通,我们将它称为‘掌控宇宙之巨手’。”。)
第二百二十六章缺失的十三小时(求订阅!)
上一章中一个笔误,是“九月五rì下午的五点二十七分”,已修正!
————————————————
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始,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就从未停止。
人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有怎样的价值,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它的存在,只是一个过客,还是组成了这个世界的基本。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能够透彻的回答。人生短短数十载,风风雨雨几十年,难道从出生开始,等候的就是死亡的来临吗?
而对于人类所生存的宇宙,对它的探索也从未停歇。宇宙是什么,宏观上它有多大,微观上它又有多小,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宇宙的运转,宇宙的规则又是如何制定的,这一切既是科学,又是哲学。
冥冥中仿佛有一只巨手,宇宙如一个球,悬浮在巨手之上,而这个巨手,随意cāo纵着宇宙的生与灭,也间接cāo纵着世界生灵的命运。
****************
九月五rì那天傍晚,李何文作为shè电望远镜监听部的值班研究员留守在监控室。
监听部的工作很复杂,但也很简单,说它复杂,因为监听部负责监听来自宇宙的所有信号,从中分离、提取、放大有用的信号,任务繁琐、技术要求极高,而说它简单,又因为来自宇宙的波段几乎不会有大的改变,就是几天、几个星期都是纹丝不动的直线……
然而九月五rì下午五点二十七分,历史将铭记这一个关键的时刻。
因为它……彻彻底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
“你所说的掌控宇宙之巨手到底是什么意思,弄得玄玄乎乎,咱们搞科学的,为什么要引用这种明显带有唯心鬼怪思想的比喻?”
一个老派的科学家当即站出来质问,他觉得眼前这个叫李何文,不,应该说整个天文界的人都有问题,一个现象就一个现象,好好的起名字,起了个什么“掌控宇宙之巨手”这样的怪异名称,简直是对科学的亵渎。
年轻的天体物理学研究员李何文苦笑地摇摇头,“王老教授,不是我们故意起这个奇怪的名字,实在是观测到的现象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天体物理的认知,对宇宙的了解也在那一刻出现了动摇,我们好像找到了宇宙的某种规律,但又害怕承认它……”
“王老教授,我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吗?”
“无稽之谈!”
王老教授研究了一辈子的科学,现在居然有人问他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神,科学界难道还要开历史倒车不成?
包括高翔在内的其它科学家也朝李何文投去怪异的目光,好像这个年青人在这里胡侃一样。唯有洪天中将和老将军老神在在,没有制止李何文的意思。
李何文见大家都在等待自己的回答,调整了下语气道:“爱因斯坦与牛顿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都站在了当时的思想领域的最高峰。但为什么到了晚年,他们都信神去了?”
“因为当他们穷尽了物理世界的客观规律之后,他们终于发现,关于宇宙问题的最终答案,只能指向神。”
“爱因斯坦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知道,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的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因此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证明某种物体的存在,并不能断定它就是不存在。今天科学没有把神的存在证明出来,是由于科学还没有发展到那种程度,而不是神不存在。总而言之,人的五种感觉是有限制的,无法感觉出神的存在,科学也无法否认神的存在。”
爱因斯坦:“能够证明我是错的,一个人就够了,何必那许多人?”
……
“李博士,你想要表达怎样的观点?”
高翔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迷惑。
李何文苦笑道:“我说这些是想说服大家去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被定义为神的存在吗?”他摇摇头,“不,我也不信神的存在,但客观的现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受到一种神秘力量的cāo控,这个力量,就像超脱宇宙之外的神,他一只巨手,肆意玩转着我们的宇宙!”
“九月五rì下午五点二十七分,我们佘山基地的shè电望远镜观测到了宇宙星图,而那一刻观测到的星图以及之后观测到的星图,向我们完完全全的诠释了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就始自于下午五点二十七分!”
说着,李何文打开会议室中的投影仪,在屏幕中显示出一片复杂的光斑图片,同时几个较亮的光斑还被注明了恒星编号。
“那家看,这是我们荟萃国内几个天文台整理出来的星图,这是五点二十七分的,这个是之后时间段的,以及这张,是五点二十七分之前的。”
“这些有什么问题吗?”
许多科学家迷惑地问。并不是在场的所有科学家都在问这个问题,因为一些略懂天体物理的专家已经看着星图陷入沉思当中。
“有,当然有区别!”
“大家看这几张五点二十七分前后的宇宙全景照片,这几颗亮的恒星有什么特点?”
将几张照片一张一张的切换,众人看到前后照片之间星体正在缓慢的移动,然而到了五点二十七分那张时,所有星体……那宇宙漫天的星体,竟然同时朝前跃迁的一定距离,而之后,竟然又开始有规则的缓慢移动。
在场的科学家“啊”了一声,接着噪杂议论声在会议室中响起。
“李博士,为什么在五点二十七分前后的时候,星图照片中的恒星会发生突然往前跳跃的情况?会不会因为设备的原因造成的误差?我听说你们佘山基地的65米shè电望远镜今年才刚刚安装调试完毕吧,这其中会不会有哪里没有设置好的?”
实践出真理,即使刚才质疑李何文的王老教授,此时也非常困惑地看着屏幕。
李何文摇头道:“我也希望是设备的原因,至少那样的话并不违背学术上的规则,但结果很遗憾,并非设备原因。”
“在出现星图的异常变化后,我们佘山基地立刻联系了京城密云的基地、云南昆明的基地以及西北乌鲁木齐的基地,据那里的几座大型shè电望远镜反馈,他们检索完目标时间段的前后,也发现了星图跳跃的情况。”
“这些数据后来都汇总到了京城国家天文台总部,进行了后续数据的处理,结果也已经出炉。此外沪城天文台作为世界VLBI计划的联测站台,在它的数据分析中心也可以同时看到全球其它几大shè电观测的数据。几乎全世界有能力观测星图的机构全都发现了发生在那一刻的星图变化。”
“这些数据经过超级计算机的分析,对比五点二十七分前后两张星图的结果,最终准确得出了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结论:整个宇宙除了我们太阳系外,莫名其妙向前跃进了十三个小时!”
“也就是说,我们太阳系所在的区域相应的少了十三个钟头?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们的判断?”
高翔皱着眉头问道。
这件事情搞不好将是物理学的一个奇观,它到底会对传统的天体物理产生怎样的冲击呢?
“有!”
李何文很肯定地回答。
“通过对比目标时间点前后两张星图的数据,运用多台大型shè电望远镜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方法,我们已经从海量的天文数据当中找到了跃进与非跃进的临界边际,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恰好就处在这个临界带上。”
高翔很快明白过来,道:“也就是说,柯伊伯带被一分为二,内层与我们太阳系的运动状态一样,而外层却与整个宇宙所有恒星的运动状态一样,两者之间有了十三个小时的时间落差?”
“是的,经过与国际天文界专家的探讨,我们更认为与其说是让除太阳系外的恒星跃进了十三个小时,还不如说有一种神秘力量cāo控着太阳系……在九月五rì下午五点二十七分那个时间点的时候停滞了十三个小时!从能量的角度,这样更容易实现。”
在场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唏嘘,他们面面相觑。
“对于这个推测,我们还有一个更为明显的观测证据!”
“什么?”
“宇宙微波背景辐sh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农场主与火鸡(求订阅!)
宇宙微波背景辐shè,又叫“遗留辐shè”,它是宇宙学中“大霹雳”之后遗留下的热辐shè,是宇宙大爆炸的余烬。~~
“宇宙微波辐shè是一种充斥整个宇宙的电磁辐shè,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shè相同。通过天文观测,可以在厘米波段上发现它。理论上,由于微波辐shè的变化极其微小,在剔除了银河系自身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后,能够探测到的实时数值曲线应该是一条几乎没有波动的直线。”
随着李何文介绍,在场之人纷纷点头。
对于天文界标杆xìng的宇宙微波背景辐shè以及所谓的红移,这是物理与天文两界比较出名的理论,就算不是搞天文的,在场的人也多少听说过。
“李博士请继续!”
大家的胃口已经被吊了起来,王老教授抛掉之前批评李何文的态度,转而期待他继续讲下去。
李何文点点头道:“之前也说了,十三小时的空白是以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以内为临界的,通过联网多台大型shè电望远镜进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我们选择了几颗比较大而典型的星体进行观测。最终找到了距离我们最近的几颗发生跃进的星体,由此确定了十三小时空白的临界边际。”
“这是距离地球15个天文单位的地方,理论上光线和电磁波要从那个地方传达到地球需要两个小时零五分钟。”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五点二十七分观测到十三小时的空白的时候,实际上距离发生在柯伊伯带内围的变故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零五分,即变故的真实时间应该九月五rì下午的三点二十二分,而伴随我们观测到星图跃进的同时,理论上在宇宙微波背景上也应该可以观测到神秘力量撕扯太阳系的强大扭力。”
“那么结果怎么样?”
高翔忍不住问道。
“结果……”李何文在这一刻神情迷茫,仿佛陷入到追忆当中,发生在那短短一天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刺激了,让他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惊心动魄。
“从发现宇宙星图里恒星跃动,到通过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确定临界边际,最终预测扭力传播到地球的时间,确定出真实变故的时间,我们国内几个具有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能力的机构全都调动了起来,让所有人员全部返回天文台,一起着手分析宇宙微波背景的数据。”
“据我所知国外的同行也接到了进行检测的命令。”
在这件事上,科学无国界,国家、种族,放眼在影响整个人类的命运进程中,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预测了可能发生的现象后,各国天文台互相联系,联合等待着它的出现。
九月五rì晚上,各地天文台的监控室挤满了前来观测的专家学者。他们屏息凝神,静静注视着控制室内巨大的宽幅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一条代表宇宙微波背景辐shè接收量的绿sè平滑直线。
这是在倒放宇宙微波背景辐shè的记录数据。
理论上,这条绿sè平滑直线就是过几年也不见得会有一丝一毫的波动。
然而就在五点二十七分那一刻,平滑的绿sè直线就好像太阳初升的地平线,蓦然从中升起了一条红彤彤的,仿若太阳的上半缘一般的曲线,它越升越高,最终成为一条尖锐的波动山峰。
这条红sè的波峰超越了理论上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的好几个数量级,它清晰的向人们展示,在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内围,一股神秘的力量正撕碎着时空,将整个太阳系与外围切割开,产生了十三小时的落差。
而很遗憾的是,由于只有15个天文单位的范围,太阳系内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如同抛弃了它们的母亲太阳,随同外面的柯伊伯带以及宇宙一起,发生了跃进。
“除了宇宙微波背景辐shè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什么证据?”
“一九九七年人类向外太空发shè升空了旅行者一号探测器,三十多年来它已经飞抵到太阳系的外围,由于搭载两颗核电池,可以保持继续飞行至二零二五年。事件发生后美国NASA紧急对它进行了激活,对比系统与地面时间后,也发现了十三小时的差距!”
“此外还有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2号等活跃在太阳系外围空间的飞行器……也是同样的结果。”
等李何文将观测的经过讲述完,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种神秘的力量,一只巨大的手,它随意cāo控着太阳系的状态。这是被称为神的存在因为地球文明否定了它的存在而刻意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是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人类尚未明白的规律……
良久,王老教授突然站了起来,他看向李何文,问:“那么你们天文界后来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李何文道:“这次事件发生后,完整的报告递交到了最高层,随即上层给我们下达了封口的命令。后来通过与国外同行的联系,他们也接到了相同的命令。但命令不阻止我们互相交流。”
“经过几次研讨,天文界得出了三个可能xìng的猜测。”
“第一,一种神秘力量在九月五rì下午三点二十二分那一刻,将整个太阳系的时间禁锢了十三小时。第二,一种神秘力量在那一刻将除太阳系外的所有星体时间跳快了十三个小时。第三,在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六号凌晨四点二十二分的时候,一种神秘力量突然让太阳系的时间回归到了前一天的下午三点二十二分。”
“不对不对,你的三种猜测都涉及到了神秘力量,这样不对!”
王老教授连连的摇头,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所谓的神的力量,一定是有什么原本就存在的规则没有被人类发现。
这时一个数学家站了起来,开玩笑道:“李博士,你的第二个猜测说,除了太阳系外的星体都被跳快了十三个钟头,难道是神专注于观测我们太阳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忽略了其它的地方,导致时间流动出现了差异,这才让它们回归到像太阳系这样的正常时间?”
李何文摇摇头,“我说过,这是一种神秘力量,但它可能源自自然界本身,而不是神的力量。而且从能量的角度来说,让太阳系的运动改变比改变整个宇宙的运动更加容易。所以第二个猜测可能xìng是最低的。”
“那么第一个猜测和第三个猜测呢,太阳系的时间停止又或者回档,这代表了什么?”
说话的人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当他说出时间停止以及回档的时候,在场的众人脸sè都变了变。
停止、回档,这让他们想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方。
表情僵了僵,那说话的人悻悻地坐了回去。
这时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站了起来,他看了看众人,开口问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shè手理论和农场主理论?”
“shè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的智慧生命,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则有一层令人不安的恐怖sè彩: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花了很长时间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出现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于是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的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超级计算机(求订阅!)
会议室当中气氛沉闷,洪天中将和老将军也是拧着眉头看着在场的科学家在那里吞云吐雾。
挥挥手,找来会议助理,“把窗户打开,透透气!”
大约沉默了五分钟,与会的专家跳过富有哲学内涵的shè手理论和农场主理论,转而针对现实中发生的时间缺失的问题进行探讨。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钟,括苍山基地的专家们就太阳系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了认真研讨,但一直到会议结束,都没有一个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可靠说法。
他们就像生活在那面靶子世界中的二维生物,又或者是被农场主饲养的火鸡,在没有跳出自己所处的世界之前,只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去总结、猜测出一个符合客观条件的定律。
当然会议也不是完全没有结果,虽然无法解释发生在九月五rì的变故,但他们取得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看法: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神,那只“巨手”,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反馈,证明它的本质远超人类预料的强大,同时也给予了不断骄傲的人类当头一棒的jǐng示。
十一月中下旬的夜幕已经开始提前,五点多一些天sè便已经灰蒙蒙。这里海拔相对较高,又逢傍晚,吹向山头的风有股yīn冷,很有深山老林的味道。
散会后,高翔从会议室出来,来到外面的走廊,站在山巅的廊宇俯瞰山下的景sè,一棵棵参天的巨树在眼中也变得极其渺小。
一股冷风呼呼的从前方吹过来,就当他忍不住竖了竖领子的时候,旁边过来一个中年男人。
高翔认识他,是一个叫詹桦的天体物理学家,今年五十岁,供职于中科院乌鲁木齐天文台,从事shè电天文观测和研究工作,重点研究领域是shè电天体物理、VLBI研究,在业内还是有些名气,据说很有才华,这次被征召加入XK1992…1010计划便说明了他的能力。
“怎么,还在想刚才开会的事情?”詹桦背朝着护栏的方向,两手倚在护栏上。顾自点燃一根烟深吸了口,问道:“要不要来一根?”
高翔摇了摇头头,道:“刚才开会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感受?尤其那个农场主和火鸡的理论,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如果真的对它进行了全面了解,碰到问题也就不会这么惊慌……但话又说回来,在没有出现异常的时候,我们科学家信誓旦旦的表示科学界的理论已经很好解释了这个世界,然而我们的理论只是解决了我们已经遇到的问题,却没有预料到未知的事情,所以一旦遇上新问题,我们的理论就会变得脆弱不堪。”
高翔赞同詹桦的说法,点头道:“理论的产生毕竟基于观察,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又如何用已有的理论去解释呢。好比这次十三小时的时间差,我和其它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一样,不认为那是‘神’在作怪,但我们人类确实有必要检讨与总结,去重新认识自然界的浩瀚。”
“是啊,它安静的时候,给了我们沾沾自喜的成就感,而它一旦动了动,哪怕只是翻一个身,对于我们构建的理论框架而言都是毁灭xìng的打击。”
说到这詹桦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也好,接下来我们科研工作者可要忙碌起来了。”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只有这种堪比历史xìng的事件,才能够推动人类打破墨守陈规的框框架架,从另一个崭新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
高翔静静地点头,也认为接下来物理界会有一场轩然大波,恐怕有不少关于宇宙的认知以及公式要被改写了。至于会怎样改,要看后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者的成果。
在谈话的最后,高翔又问了他关于农场主和火鸡是怎样看的,詹桦耸了耸肩膀,“谁知道呢,这既科学,但更像哲学的东西,追溯起来只会把人绕晕,我觉得纯粹是某些人编造出来吓唬大家的。”
高翔听到这愣了一愣,随即淡笑了起来。
詹桦走后,高翔依旧看着远处的风景,太阳下山了,层层叠叠的山sè也愈加黑暗。他回想起会议上李何文讲述的关于临界边际的事。
通过分析,那个临界边际居然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圆面。
圆,一向是自然界最喜欢,最漂亮的形状。
就好像被上苍用一把锋利的齿状刀具进行了切割,将大半个太阳系与外围的宇宙星空用一个球面进行了割离,然后球面内部盛装着的大半个太阳系,就莫名其妙少了十三个钟头的时光。
如此伟岸的力量,源于自然,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
……
时间静静的流逝,眨眼就步入了十二月。
科学界发生的事情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太大波动,电视上报道了科学家对几颗行星的轨道进行了修正的新闻,并预言哈雷彗星下一次抵达太阳可能会比原先提前一天。
当苏源看到哈雷彗星因为轨道发生了细微变化,可能致使它受到更强的太阳引力作用,从而造成更大的轨道偏差,预计往复绕rì三次后哈雷彗星可能一头扎进太阳终结生命的报道后,她表示哈雷彗星真可怜。
稍微大一点的星体,例如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轨道也发生了细微变化,但一万年内不会造成太阳系大的混乱,而更多科学家相信,新的太阳系秩序将会被构建,太阳系依旧是一个稳定的整体。
****************
十一月底的时候,苏采薇托人整车整车运过来的超级计算机机柜就已经放到了三号实验室里。
当看到那些设备,高峻整个人都活跃了,两眼散发着绿油油的光泽,看向苏源这个堂妹时就跟看一尊菩萨一样。
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排名中,前十名美国占了七台,欧洲一台,中国两台。前五百名中,中国从零八年的十五台上升到了二十四台。
苏采薇托人运过来的这台超级计算机年代有些久远,体型也相对庞大,但即使是二十年前的计算机,其每秒28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也只是刚刚无缘最新的世界前五百强超级计算机门槛而已,放在二十年前同类机都还在几十“拾亿次”的浮点运算龟速跑动的时候,它却以一千倍于它们的速度狂奔,着实牛得厉害。
不过现在辉煌不再,高峻只祈祷它还能跑起来,同时也对苏采薇居然让它荒废了近二十年感到无比心痛。这么牛叉的东西,足足领跑了超级计算机标准十年左右,直至二零零二年才被rì本的超级计算机超越的巨无霸,它的身躯上怎么能积累着如此厚的灰尘呢!
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经历啊!如此的暴殄天物,连老天爷都会生气的。
十二月一号这一天,星期六。
天空一片碧蓝,除了温度有些低,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三号实验室焕然一新,八个机柜整整齐齐排列在机房里。通过运行,高峻热泪盈眶的发现,这台超级计算机居然顽强的开机了。
而且测算的结果——它的浮点运算能力为25。6万亿次,虽然不及巅峰的28万亿次,但这样的状态已经很让人欣慰。
“对了,苏源上哪去了,这么重要的rì子她居然不在?”
确定超级计算机还可以使用之后,高峻心情良好,对着际叶皓关心起了苏源为什么会没来。不对,他意识到苏源已经有些天没认真参与大家的研究了。
虽然这几天一直在安装超级计算机,没有进行翡翠的研究,但她也不应该旷班啊!
际叶皓手里拿着一本纸质已经泛黄的使用说明书,道:“最近几天学生会那边好像有一个为西南贫困学生募捐助学资金的活动,他们外联部是这次活动的主力,这几天一直在为这件事奔波着。”
“原来是这样啊!”高峻忽然用手肘抵了抵际叶皓的胸口,“际大公子,你家那么有钱,要不乐善好施一回,捐些钱出来,也好让咱堂妹在外联部长长脸?”
际叶皓白了他一眼,道:“你别出馊主意,捐款不是这么捐的,如果我匿名给活动捐款她肯定欢迎,没准她自己也会捐一点,但这些要放在活动之后,现在活动刚刚开始,我去捐款,让人觉得很有目的xìng。”
高峻哦了一声,点了点脑袋。(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华歆科技(求订阅!)
所谓的西南贫困学生助学募捐,源起自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那是团zhōngyāng以及教育部负责实施的,这项计划从2003年开始,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到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滨河理工大学一位学生到贵州某贫困县参与了教育方面的志愿任务,到了那里后发现当地的学生太苦、很多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孩子的基本教育,即使勉强送孩子上学,学生们的教育环境也让来自滨河市的那位支教学生感到心酸。
回校后,她与另一位在云南同样进行支教的学生干部进行了商量,准备发起一场募捐,要知道最近几年zhèngfǔ背景的公益组织一直饱受质疑,所以他们也没打算通过zhèngfǔ途径进行财物的捐赠,而是直接由学生自发组织一个团体,将募捐得到的财物亲自送到西南部需要帮助的孩子、学校。
这一个募捐活动起先只是小范围的进行,后来各院系学生会、学校学生会纷纷加入,最终成为一个影响力波及全校的大型募捐。
说起来这位在贵州进行支教的学姐苏源还是认识的,那一年苏源刚刚考入滨河理工大学,学生会纳新的时候,初来乍到的她原本没考虑过要加入学生会,正是这位叫胡媚的女生强行把她拉进了学生会。
那是一个长得并不算漂亮,有着一副大大咧咧xìng格的女生。刚刚还是大一新生的苏源只是碰巧从学生会纳新的摊子前走过,准备去食堂吃午饭,却不料就被守在食堂门口摊位上的胡媚看中,接着不由分说给了她一份申请表,被一把拽进了学生会。
而如今,胡媚学姐已经毕业,苏源也成了学校学生会外联部的副部长。回想起来这当中还是有太多的机缘巧合。
……
……
本次募捐的活动场地放在滨河理工内部,主要由学校学生会宣传部和生活部两个部门承办,秘书团负责配合,各部门分工明确,都准备合力将它办好。
不过学生捐款有一个弊端,大家毕竟还都只是单一的消费群体,所花的钱无不是从父母那里得来,虽然人数众多,但个人的能力有限,与社会的成功人士相比还不是一个档次,因而外联部在外奔跑的任务便极其重要。
这一天左昭代表外联部去市高新区拉赞助,随行的只有苏源一人。
虽说滨河理工学生会外联部有着二十来号人员,但眼下距离活动截止,将第一批财物运抵贫困学生手中让他们过一个暖冬的rì期只有一周,在左昭的安排下,整个外联部分成了十个组,按照分发的名单去跑赞助。
当然好刀要用在刀刃上,在左昭的目标中,华歆科技是她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她不光亲自行动,甚至还特别带上了苏源这个副部长。
倒不是说苏源在拉赞助方面有多么大的才能,而是在于态度的问题,一正一副两位部长都过来了,这态度够诚恳了吧。而且苏源的长相确实够可以,偶尔用一用美人计,不失为好办法。
苏同学想一想远在西南的可怜孩子们,想来也不忍心拒绝。
在西方的观念中,两个人相遇叫命运,在东方则叫缘分。
华歆科技,从左昭口中得知此行的目标,苏源愣了半晌,感觉自己与这家公司挺有缘的。因为听说际叶皓深陷华歆科技的巨坑中,两人倒是对这只股票有过几次探讨,今天就跑去它在滨河市的分公司拉赞助,倒让她觉得自己与它很有缘分。
华歆科技是苏源老家海州市的一家老牌企业,全名华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是当时民间私营科技公司的典范,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大个头,在全国许多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子公司。
滨河市的华歆科技虽然只是分公司,但其高雅富有现代办公理念的装潢布局依旧让不少第一次踏入厅堂的人眼前一亮。绿sè的悬挂式盆景、松翠充满活力的藤蔓高高落下,宛如进入了一个假山绿水装点出来的世外桃源,而非都市那种到处混凝土大理石的僵硬商厦。
苏源第一次看到原来大厦还能有这样的形态,是以她身上的“乡土气”便流露了出来。当然不止是她,纵是身为外联部部长的左昭,在此刻也显得拘谨了起来。
“大公司就是大公司,办公环境都弄得这么讲究,待会儿见到经理可得好好说话了。”
左昭小声对苏源道,苏源听得出,其实左部长内心也有些忐忑,不知道华歆科技会不会同意捐助。
虽说少许的捐助贫困儿童相对于这家大公司来说不过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要人家拿出这笔钱来,得有足够的东西或者诚意打动他才行。
恰恰苏源她们除了一张嘴皮子,实则没有任何可以许诺的价码。靠的只有对方心底那一丝丝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怜悯之心。
这不,两人在大堂处就遇到麻烦了,前台值班小姐问她们有没有预约。现在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想要见负责人都流行“预约”。
但华歆科技这么大的公司,其负责人一天的时间都是排得满满当当,哪有时间抽出来见你两个默默无闻的学生?
所以说,苏源她们有心想要预约,实际上却没有预约成功。
这时听到前台小姐问话,两个人只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原本还想过来碰碰运气,不求见到总经理,项目经理或者其他中层领导也行,总之先搭上话再说。现在看来,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太严苛了,浑水摸鱼怕是不行。
两人颓废地从大厦里走出来,望着yīn沉的天,感受着拂面的寒风,心里的情绪并不舒坦。
“左姐,接下来该怎么办?”
左昭叹了口气,摇摇头:“不知道,我们先去其他单位看看吧。”说着拿出摘录着公司信息的笔记本,那几个单位都是预约过的。
苏源点头称是,心想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起码也得多试几棵。但最后的事实证明,她们不光在一棵树上失败了,其它几棵树似乎也没有让她们攀爬的意思。
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走了四五家公司,只有三家公司见到了负责人,但一听到她们是为西南贫困拉搞募捐的学生,热情的面孔一下子凝固,转尔寻找各类托词,说什么公司效益不好、责权不够之类,总之甭想从他们手中抠出一块钢镚来。
当然天上飞的也不全是乌鸦,有一家中型的企业老板就对她们很客气,在证明她们确实是滨河理工学生会的干部之后,非常爽快的给予了三十万的捐助。
给她们渐渐灰暗的世界点亮了一盏明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偶遇苏慕华
然而人xìng存在太多丑陋的地方,革故鼎新,一波接着一波的人,如推倒的麻将又重新来过,总是没有根治的时候。
有人将有钱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型的富翁,他们凭借知识技术、才干能力获得相当的财富,这些人成为富人理所当然,可在这样的有钱人少得可怜,更多的是在腐朽畸形的浪cháo中大玩凌波微步,游刃有余,这便是所谓的时代宠儿暴发户。
苏源和左昭的成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善心似乎也就在之前那位企业家那里发生共鸣,接下来她们在一家又一家的公司门口吃了闭门羹。
****************
当从第七家公司出来,想到那个白白净净、体态微胖的老板,笑容可掬地拒绝了她们,苏源终于忍无可忍了,嗷嗷叫道:“这个老板真是铁公鸡,一点社会公德都没有,气死我了!!”
翠绿的花坛边,她一脚踢飞一枚小石子,忿恨道:“总设计师说过,要让一小部分的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他老人家没有想到,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富了之后,就不是人了……”
苏源一直认为,人有了钱首先要回馈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古今皆然,为富不仁是有钱人最大的无德。
纵使她现在也是有钱人行列,但她的观念没有改变过,也早已打定主意要给西南部的山区学生尽一些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当然这要放在后头,不过她已经有这个想法,甚至具体行动的时候还准备拉上际叶皓一 (精彩小说推荐:
)
( 变身之轮回境界 http://www.xshubao22.com/2/2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