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领 第 4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激怒了。正如一个工人所说,王东雪搞垮了工厂,用国家财产喂肥了自己。谁知道他贪了多少钱?恐怕一辈子也吃不完,却把工人坑苦了,工人心里不平衡

    萧名学的一番话说出来之后,在座的很多人的脸上都有些不自然,这个王东雪替某些领导报销路由费用的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否则萧名学也不可能拿到会上来说。

    事实上,明阳市的大部分领弓都或多或少地得到过王东雪的上贡,否则以他一个县里面的粮油公司厂长,怎么可能顶得住工人们的屡次上告?这种事情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尤其是市委书记邸思栓和副市长黄锦利的脸上更是一阵红一阵白的,都暗自怨恨萧名学说话不留情面,居然把这件事情给捅了出来,尤其是在省纪委书记徐慧昭在场的情况下。

    此时大家都可以注意到,省纪委书记徐慧昭正在认真地往小本子上做记录,显然这件事情已经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或者,这事儿以后会提到日程上去?牛”吓中的明此人,顿时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六隅※

    事实上在沙关县粮油公司的下岗职工们组织集体卧轨之前,厂子已经连续几个月拖欠地方供电部门的电费,因此供电部门决定在腊月里开始停止向他们供电。

    正是这件事,成了工人走上街头进行抗议的导火索。

    停电对工厂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它已经停产很久了,但停电对工人生活的影响很大,因为工人都住在工厂附近的家属区,家属区与工厂使用的是同一条供电线路。

    腊月里面,已经停电好几天了,由于不能使用照明电器,各家各户都是漆黑一团,孩子们在家里也不能学习,有的被迫去弄了蜡烛或者煤油灯用,情况很糟糕。

    这个时候,有些工人就从家出来,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儿地闲逛,边逛边抱怨停电给生蒋带来的种种不变。有一个工人敲着一个盆走了出来,他在家属区内边敲边喊,要求工人们都出来,去要电。

    许多人听到他的喊声都从家走了出来,不久,家属区就聚集了许多人。

    有人提议把家属区外的马路堵上,阻断交通,这样,有关部门一定会很快知道这儿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会来解决问题。

    于是这样,马路一下子就被堵上了,交通因此而陷入瘫痪,交通堵塞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县政府下令,让供电部门立即恢复供电,工人们才散去,交通才恢复正常。

    第二早上,工人又在家属区聚集起来,讨论如何才能保证停止供电的事情不再发生。

    他们决定去市政府请愿,让市政府保证以后不再停电。最后,大约一百名工人去了县政府,冲破了门卫的阻拦,进入了县政府大院。

    虽然这一事件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还是成了几天后一次规模更大的工人抗议活动的序曲。

    可能是受到一段时间抗议活动获得成功的鼓舞,有些工人开始计划更大的行动,他们贴出大字报,提出了几项要求,要求补发拖欠的工资。彻底调查厂长王东雪,保证医疗费的报销。保证及时发放养老金。

    由于县里面未能及时答复他们的要求,他们便打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严惩王东雪”的横幅,再次走上街头。

    为了引起政府的重视,他们又一次堵塞了厂门口的交通,由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抗议活动迅速演化成了该县第一次大规模抗议活动。

    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趋于失控,终于就开始向铁路开始进发,打算集体卧轨抗议。

    也幸亏是明阳市方面果断出手,动用了大批警力出动,这才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但是仅仅如此,这件事情已经被各界广为传播了,甚至是中央方面也都有所了解。“如果说以前的家长式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的东西超过了仅仅维持生存的需要,为什么这些下岗职工在他们的大多数利益被录夺时没有立即提出抗议,而是到了他们的生存遇到威胁时才发出不满的声音?国内的政治结构可能是原因所在。”萧名学说道,“历史表明,由于国家垄断了所有的控制手段,在必要的时候,它可以强行实施一些危害某些社会群体利益的政策,而且在实施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它并不一定会遇到这些群体的公开反抗,工人也不例外。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的控制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缺乏自己独立组织的中国工人不可能对这些政策提出挑战,他们除了默认之外别无选择。另一个原因是国家可以通过宣传使工人相信眼前的牺牲是暂时的,从他们自己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看,这种牺牲也是必要的,因此,应该拥护这些改革措施。”

    “但是,我想说的恰恰是另一。萧名学非常认真地对众人表示道,“虽然我们可以漠视下岗工人的艰难处境,也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限制他们的活动,扼杀这些群体件的发生,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可是我们始终不能够否认一点,那就是这些情况的客观存在”。

    “工人阶级对接连不断的牺牲本身利益的改革政策的默许,才使得工业改革顺利进行到今天这个地步。为了国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职工已经接受了太多的牺牲,现在他们的抗议活动说明,他们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萧名学说道,“小改革需要付出代价,但是,不能以他们的生存为代价。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也说明了国家没有能成功的向一个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提供最起码的保护,而这些,往往都是依靠我们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们来提供保障的。”

    “所以,我们不能冷眼旁观,得想办法解决问题!”萧名学说道。

    第二百零二章饭碗的问题

    二马洛的感冒终千好了起来,只是还有点儿怕风,洲了一场雪。。16kbook。外面正冷,他就在家里面裹得厚厚的。找了些书来看,顺便考虑一下建厂的事情。

    关于兴建元明粉工厂的事情,此时已经初步定了下来,但是各方面的筹备工作还需要他操心,毕竟喻樟岚虽然有技术,却不可能为这些细节分忧。

    陈明洛并没有对此抱怨。毕竟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工厂,员工们对于自己才更有认同感,在企业的管理人选方面,陈明洛打算还是从明宇公司里面选拔几介”然后从社会上招揽几个,暂时也就够用了。

    他可以相信,只要自己这个元明粉加工厂的大旗一竖起来,定康县原先的那些元明粉厂职工们,肯定会趋总若骜地赶过来要求报名的。毕竟作为一批对于这个行业比较熟悉的产业工人,他们更希望能够从事自己有归属感的行业?相对于去那些完全不了解的行业打工。远不如在家乡继续从事原来的行业更让人心安。

    尤其是,大家都清楚这个元明粉行业里面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只要不是老板太操蛋,给工人们发工资的钱还是绰绰有余的。

    事实上原先的定康县元明粉厂之所以会倒台,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并非一句经营不善就能够解决掉。

    初八的时候,陈明洛跟喻樟岚在陈通达的带领下,跟五六个市政府办公厅的职员一道儿去了定康县,陈通达是作为市政府方面的领导去考察沙关县下岗工人安置问题的,而陈明洛和喻挥岚则是考察投资环境,看一看是要在哪个位置上建厂的。

    众人到了定康县之后,直接下榻定康县政府的招待所。

    县长和县委书记都不在家,出了市里面开会,但是临走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指示副县长胡斌专门负责接待工作。

    胡斌对此事也是高度关注。毕竟一方面陈通达是正处,自己只是副处,另一方面陈通达是市政府秘书长。跟底下打交道的时候比较多。需要好好招呼。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这次同来的虽然是两个小朋友,可是人家却是地地道道的投资商啊!

    定康县元明粉厂的事情,胡斌虽然不是直接领导,却也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尤其是目前还有好几百下岗工人没有着落,能够引进新的投资商就显得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叮,县级政府而言。一次性解决数百人的下岗安置工作。那是相当了不得的,由不得他小心应对。

    因此胡斌这一次安排的非常妥帖,从住宿到招待方面,都是调用了最得力的人手。

    只是有一点他始终感到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投资人是陈明洛的儿子和喻远帆的女儿,而陈通达还能够安之若素地过来进行调研,也不知道避讳?

    实际上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领导子女经商现象已经很普遍了,毕竟这些年来虽然也在限制,可是限制并没有什么得力的措施,这个界定也很难。所以限制就名存实亡。但是大家做事总是要避讳一下的。

    比如说你领导在定康做官。可以让子女到沙关去经商嘛,大家利益互换一下就可以了,既不会授人以柄,也可以促进横向交流,何乐而不为?

    像这样老子儿子一块儿就过来的,所办的事情之间还是有连带关系的。就让胡斌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他们葫芦里面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陈通达也没有多说,只是听取定康县关于元明粉厂情况的汇报,顺便接见了一些下岗工人代表,而陈明洛和喻粹岚则是去了实地查看大野盐湖的情况,然后又去了元明粉厂旧址。了解有关生产的情况。

    两套人马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到了晚上。

    陈通达表示不需要惊动太多人,因此胡斌就在招待所里面设宴陪饭,总共也就是十几个人坐了两桌儿。

    吃完饭之后,陈通达和陈明洛父子俩就开始讨论今天的所见所闻,商量一个对策。

    其实这一次过来,两叮,人之间所要做的事情,从目的上看都是一致的。

    陈通达是要解决下岗工人问题,陈明洛是要建厂,两人网好可以互补,区别就是陈通达希望陈明洛可以把原厂接收了,而陈明洛认为必须另起炉灶,否则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日后的产权关系明晰问题。

    “我不希望把企业搞起来之后,突然有人跑过来跟我讲,这是以前的国企老底子,应该收归国有陈明洛对父亲说道。

    “你有些多虑了,不过既然你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也尊重你的意见,苏外选址建设吧陈通达虽然是老子,可是也不能影响儿子的决定,尤其是这里面还有别人参股。

    陈明洛考察了当地环境之后,就在原来的旧厂地址旁边儿划了一块儿地皮。决定在那边儿建设新厂,具体投资大概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

    定康县这边儿,他们已经通过县政府放出风声来,表示明宇集团要在这边儿招工,建设一家大举……马粉生产企业,希望有兴趣的人前来报名登记,有经沈用愕小人优先云云。其实就是鼓励元明粉厂的下岗工人们过来参加招工。

    最诱人的条件,就是一旦成功签订用工合同之后,明宇集团这边儿先发三个月的生活费,这个才是关键?

    消息放出来之后,顿时就让定康县元明粉厂的下岗工人们沸腾了。

    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只要是有点儿能力有点儿技术,对原先的工序比较了解的工人们,都觉得这是好日子到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专业人员,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待遇问题。

    如果新厂的待遇不错,那也省得跑出去打工了,毕竟背井离乡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乡土观念还是比较浓重的。

    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报名人数就超过了五百人,这已经大大超出了陈明洛的预期。绝大多数人,还是原先的那些下岗工人。按照三个月的生活费来计算,这就需要陈明洛一次性支出五十万元来给付,真不是一件小事儿。

    定康县的这些干部们,都觉得明宇公司这么宣传,未必就是真打算付钱,毕竟活儿还没有干呢。怎么可能直接就出钱,而且一出就是三个月铆

    要知道原先这边儿的工资,也不过就是一个月三百元左右啊。

    他们看不清楚明宇公司的底牌,陈通达和陈明洛父子却在谈论定康县的问题。

    “工业的改革初期,国有企业工人是得到可观的物质利益的。但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国有企业工人开始品尝到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机制的艰难转型所带来种种苦果,定康县下岗工人群体件,不过只是其中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陈通达对儿子说道。

    经过一段儿时间的调查研究之后。陈通达对于这边儿的情况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对国有企业的工人来说,在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苦果中,最难忍受的就是铁饭碗的丧失。

    这个过程开始于一九八七年的劳动优化组合,本来这一改革的目的。是要减少国有企业中的多余人员,它给了国有企业经理解雇富余职工的权力,结果是大批的国有企业工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根据官方的统计资料,在全县范围内,八八年以前已经有三十多万国有企业工人离开了国有企业。工人对失去工作保障以及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的不满,是工人支持次年的学生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与今天下岗工人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相比,当初那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工人的影响并不是那么严重。

    一方面,当时富余人员的数量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时的政府还有能力推行一种叫作内部消化的政策,它允许国有企业保留下岗职工,而且允许国有企业通过举办饭馆、商店等措施为下岗职工安排工作。

    只是在九二年以后,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国有企业重组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把大量裁减富余人员看成了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去年开始,终身雇佣的就业制度被废除了,下岗工人的数量开始猛增,到去年底,已经有近千万国企职工失去工作。为了缓解工人的不满情绪,政府规定国有企业要继续为下岗工人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保证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国家还要求各地搞再就业工程。建立失业保险基金陈通达对儿子说道,“尽管这些措施给下岗工人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许多下岗工人仍然面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小入不敷出的生存危机,因为他们的生活补贴与他们过去的工资相比少得可怜

    “不过最近情况又有了变化,因为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无法继续为工人提供最低的生活补贴,它们的理由是企业将要破产,或者说为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减少类似的开支陈通达说,“总工会统计的数字表明,过去两三年中无力支付工资和养老金的国有企业数量急剧上升?

    去年,拖欠工人工资的国有企业数量达到一万多家,涉及工人两百万人。退休职工将近十八万人。到今年,这个数字可能会翻番还挡不住。所以。形势非常严峻。尽管明阳市的情况略好一些。可是下岗职工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人,现在能解决一部分就解决一部分。否则这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陈通达说这番话,也是有感而发。

    这两天他在定康县调研,发现在被拖欠工资和养老金的工人家庭中。一贫如洗的已经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官方的资料也承认,许多下岗职工家庭已处于赤贫状态,而且是家徒四壁?原来定康县元明粉厂的一个工人就声泪俱下地对他说小他家吃了这一顿,不知道有没有下一顿。

    许多下岗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已经不再拥有医六…品,因而也天力支付医疗费用,为了省钱,大多数的,阶工八得了小病不到医院治疗,而是自己买点便宜药打发过去。

    陈通达在调查过程中曾经问一个下岗工人,如果得了重病怎么办?她的回答也很干脆,她说自己会选择安乐死。那样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当时我听了之后,心里面很难过。陈通达跟儿子说道。“如果我们一家子,也是处在这介,个置上的话,我能够做些什么呢?四十多岁的人了,想要从头再来的话,需要多大的勇气?重新面对人才市场的选择。重新确定自己后半生的奋斗方向,重新为了养家糊口而出去打拼。或者有些人会在这场变革中浴火重生。走向成功,但是大多数人一定会失败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要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成功的人永远只是绝对少数?那么,失败的人该怎么办呢?”

    失败的人该怎么办呢?

    陈明洛听到父亲说这样的话,一时之间也不再好说什么了。

    失败的人,自然是就是被社会给淘汰了。或者自生自灭,或者沦为不良分子,或者成为其他一总而言之大家的生活是多样化的,但是结果只有一个?

    一个人出生后都要吃饭来以维护生命。都要为了吃饭生存而奋斗终身。

    旧社会生活没有保障,今天不知明天,所以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出发点就是将来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所以工农群众踊跃参加,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也正因为如此,解放后工农群众都有一个概念,大家只要听话,就有铁饭磁

    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减员增效的名义。使很多工人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岗个。打破了铁饭碗,但是到现在来看,这事儿其实还是有点儿走进误区了。

    毕竟,那些号召打破铁饭碗的人,自己手里面捧着的都是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

    这就是很滑稽的一幕了,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据说,前些年日本的劳资关系很好。老板为了感恩生产工人劳动使他致富,所以一般不随便解雇工人,工人感恩为老板认真劳动。因此劳资双方,倒是贯彻了铁饭碗的精神,彼此友好相处,各安其心。各得其利。陈明洛想起什么来,就对陈通达说道,“现在看起来。国企未必就好,私企未必就不好。谁能让工人们吃上饭,而且不用担心有其他的负担,才算是成功的企业

    “所以,你的意见就是跟当前很多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大力发展私营企业?”陈通达问道。

    陈明洛点点头道,“事实上我们已经错了很多,资本主义未必就是万恶的。以前效仿的对象也早已倒台,成为历史,有些事情再坚持就没有意思了?当今世界,只有发展了才是硬道理,你不让人吃饱饭。大家就是要闹的陈通达点头,表示赞同,不过对于陈明洛话里面的其他意思,就选择自动忽视了?

    他很明白现在的情况,自从推行减员增效后,全国几百万工人下岗,有能力的可能已经找到更好的工作,也可能个别的已经成为千万、亿万富翁了。但还有一部分工人就业无着,流落在社会上。

    最近看到听到的几件事,让他深感心碎。

    一个是明阳新闻不久前播出的一个镜头。一名三十多岁的无业青年,家有父小母,全家三人。因发生了争执。精神失常,跳楼自杀。急送医院救治无效。

    另一个是在他公共汽车上遇到的事情。一个身穿整洁时尚的运动装的青年,伸手在向行人讨乞。这样的青年可能不甘做偷、抢、骗的非法勾当。情愿丢失颜面在马路上行乞。

    以上的两个悲剧,不能不说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他们总还能发挥一点积极的作用吧?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掉,市容形象再好,官员的功绩再多,也补偿不上。

    说到底,为啥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仍然捧着铁饭碗。为啥大学生就业选择都把能录取为公务员作为最好归宿?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不过,陈通达对于儿子还是有一个疑问的,“你的账上还有钱吗?不是都投到高速公路上去了吗?

    陈明洛回答道。“高速公路确实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不过我还是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呀,五百万虽然不算少,但是对于我而言,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毕竟明宇公司跟乐通公司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这一次广告做得好,乐通公司的业务量大增,生意好得不得了,利润也以百分之一千的数额递增小分给明宇公司的那部分分红可就是非常丰厚了。

    依靠这个收入,拿出五六百万建设元明粉厂,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百零三章被歪曲的事实

    三且法父子在定廉具自待到正月十三,才回到了明阳对于他们完成的工作,萧名学感到非常满意。。16kbook。

    在为他们接风的饭局上。萧名学就特别指出了陈明洛建厂举动的重大意义,“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投资项目,而是对市政府安置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的大力支持。从这个方面来看,明宇集团吸纳原先定康县元明粉厂下岗工人的举动。是值得称道的。”

    陈明洛对此也显得非常谦逊,“其实我也就是觉得元明粉生产行业不至于赔得一塌糊涂,所以才做出这个决定的,虽然明宇公司的资金现在也比较紧张,但是相对于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而言,要克服这些苦难还是能够做到的。”

    听着儿子在那里装模作样。陈通达的心里面感到非常古怪,不过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频频举杯喝茶,借以掩饰自己心中的不适。毕竟儿子是在这里张口说瞎话,按照他的预测,明宇集团能够从元明粉项目上赚到的资金,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绝对不是以前的元明粉工厂所能够比拟的。

    可惜的是。如今大部分人都没有将目光放到医用元明粉行业上。而仅仅是认为明宇集团也不过就是把冷饭炒一炒而已,能够养活这么多的工人就很难得了,怎么可能赚大钱?

    假如这专,行业真的这么容易做起来的话,那么定康县元明粉厂也不至于垮掉了。

    吃完饭之后,两家人私下里坐在一起的时候,萧名学才问起陈明洛,“虽然明宇集团进入定康县元明粉行业对市政府而言是好事儿。可是你确定自己能够盈利?如果不能盈利,就算是做善事也不可能持久的。”

    “应该还是比较有把握的。”陈明洛也没有把话说得太死了。否则要求一些税收和土地方面的优惠就不那么容易了。

    虽然说萧名学是自己人。但是有些事情也没有必要说得那么透彻,毕竟这些事情在没有落实之前。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做人么,总是要给自己留有三分余地才好。

    “你这几天一直跟喻粹岚在一起?”萧潇捧着茶杯在手中,低声问陈明洛道。

    陈明洛觉得这里面似乎有点儿酸溜溜的气息,于是就正容道,“嗯,她购买了一整套元明粉生产方面的技术,是主要股东之一,我这个出钱的只能算是大股东,而不是唯一股东。这生意是否可以赚钱。还是要看她的配合是否到个,毕竟一般的元明粉生产门槛比较低,要达到医用元明粉水平的话,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企业生产不了。”

    “你跟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熟了?”萧潇有些不确定地问道。“有利益放在面前,再陌生的人都能变得很熟的。”陈明洛答非所问地回答道。

    萧潇还想要说些什么,萧名学就开始提起了新的话题,“这一次省里来人。虽然对沙关县粮油公司下岗工人群体件进行了调研。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批评,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以肯定为主,比我们预料的要好一些。尤其是这几天通达你们去定康县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也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面。徐慧昭书记和李正主席还是比较满意的。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实事。这些。都是你们父子俩的功劳啊!”

    也算是凑巧,陈明洛和喻樟岚是趁着自己放寒假的机会来抓紧时间办这件事情,所以一直都赶得比较紧,市政府方面也好,定康县方面也好。都知道这件事情是解决定康县元明粉厂下岗工人问题的一次机会,所以配合上也很默契,一路绿灯给开过来,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了合作意向,并且已经开始投入实际操作阶段了。

    省里领导在考察工作期间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也算是小有收获,至少回去的时候可以顺便提上一下,在自己的督促下,明阳市方面积极解决下岗职工安置问题,目前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云云。

    这种大家都有面子的事情。市里面自然是要支持的,别的不说。至少可以给市财政解决一些困难。毕竟几百上千号人的救济金加起来也不少了。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如今市里面要搞高速公路建设,真的是把所有的资金都给动员起来了。一点儿富裕都没有。

    “也没有什么,叮,人的事业如果能够跟大时代结合在一起,才能顺应潮流。把事业做得更大,我也是想顺便帮市里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已。”陈明洛回答道。

    “元明粉行业并不好做。你有什么实际需求,市里面能够帮得上的,尽管提一提,只要是不太过分,戏讣:垦给你算决了门萧名学对陈明洛许诺陈明洛看萧名学挺有诚意的小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跟他说一说比较好一些。于是看了父亲陈通达一眼。然后才对萧名学说道,“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想传言中那样,元明粉行业还是比较好做的,只是行业竞争比较厉害。某些市场大鳄在打击对手方面无所不用其极,才导致了定康县元明粉工的破产

    这也是陈明洛这一次去定康县考察时得到的准确资料,如果不是实地转了一圈儿的话,他也不可能知道这里面居然还有如此内幕。

    “定康县元明粉厂的原厂长和主要的技术骨干们,因为待遇一直上不去,所以就无心在本地发展。而他们这种小厂子对整个元明粉市场价格的冲击却是非常明显的陈明洛说道,“因为这个缘故,某个大企业就对这些人伸出了橄榄枝,许诺他们只要把厂子给搞垮了。就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报酬,并且为他们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到现在,这些人已经改投其他门户了,日子过得比以前要好很多

    “居然是被别人收买了?!”萧名学闻言顿时大吃一惊道,“为什么之前得到的报告上,都是说他们经营不善。元明粉市场甩难重重没有发展前景?”

    “这就是某些人的有意误导了,小陈明洛说道,“当时提供报告的人。也是收了别人的钱,所以才会给出这么一个脱离实际的报告,说白了。都是利益惹的祸。”

    “真是岂有此理!”萧名学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愤怒。

    事情被做成了这个样子,那就完全不是经营上的问题,而是人为造成的恶果了,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搞垮自己的企业,就为了那么一点儿报酬?真是不可理喻。

    “说起来。这事儿也要怪定康县方面陈明洛插嘴道。“定康县元明粉厂的效益当初是很好的,但是工人干部的收入却不给人家提上去,这么一闹,大家都没有动力啊,管理者不动歪脑筋才怪,说到底还是体制的问题

    “唉,不管怎么说,提供报告的人实在是太缺德了,居然误导市里面。萧名学恨得牙根儿痒痒,这可是关系到几百人生存的大事。居然也有人玩弄手段,故意让大家认为元明粉市场无利可图。

    “簧伯伯你也不必如此,这种事情古已有之,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知道了实情就好陈明洛劝慰道。

    “冉代就有?。萧潇有些不明白地反问道。

    “没错儿陈明洛点点头道,“断章取义,歪曲事实。这是古人就玩过的。比如说相濡以沫这个成语你总知道吧,这是被用来形容为相依为命的一种精神的,可谁还记得后面还有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

    陈明洛举的这个例子是出自《庄子》,在《大宗师》篇中,庄子讲了一个小故事,“泉泪,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

    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大家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之外,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以德报怨,这也是孔子的话,不过也是被断章取义了。”陈明洛接着说道。

    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如今所理解的意思。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根本是在歪曲孔子的原意。

    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看完原话以后。大家才幡然醒悟,原来人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家伙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了我,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听了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

    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拍飞他!

    “这里面只要是有利益关系小什么事情都可能变得跟真实情况不一样的。尤其是报告什么的,那是最让人信不过的”陈明洛对众人说道。

    第二百零四章闲话和主见

    你家明涤越来越厉害”萧名学看着正坐在岫自己家丫头说话的陈明洛,有些感慨地对陈通达说道。。16kbook。

    “小家伙不知道天高地厚。步子迈的越来越大,很难说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陈通达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就算是到了现在,陈明洛也不过只是虚岁十七岁而已,一个高二的学生。能够创下如此大的事业。已经是令人叹为观止,再往前走能走多远,陈通达这个做父亲的心里面也没底儿。

    陈明洛此时正在跟萧潇灌输他的价值理念,“你不能被教科书所欺骗。尽信书不如无书嘛,古人早就说清楚的事情。”

    “那我该怎么办?”萧潇表示自己很疑惑。

    “多看书,不拘类型,尤其乏各个时期的书都耍看看,多了解了解当时的风物人情,慢慢地你就会有自己的主见,不畏浮云遮望眼陈明洛说道。

    “有什么例子吗?。篱潇问道。

    “最近正在看关于沙俄时期的一些资料,有些感触。”陈明洛说道,小时候看过电影《列宁在旧旧》,隐约记得让列宁同志先走。结果列宁一先走,便突出在工人同志们之前,让女特务给了一枪。当时没死,却再也不好,还是慢慢死了,据说是挨了一颗毒弹。关于列宁。有书介绍他如何在流放中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苦思冥想怎么在俄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小时候读书是随书走。书上咋写的就咋记在脑子里,不懂想。不会问。流放你怎么不天天劳动改造你,让你腰酸背痛。精疲力尽。再饿你咋,头昏眼花,还让你有机会接触反动书籍?那时候不懂。不懂苏维埃新生政权为什么遭到那么多敌人疯狂反扑?为什么呢?”

    萧潇听得很有兴趣,示意陈明洛继续说下去。

    “现在才知道列宁被沙皇流放,并不是五七年的反右那样,饿你咋。连老鼠都抓过来吃了,你还有时间有精力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当时列宁被判处去西伯利亚流放三年。判决下达后,列宁母亲就向当局要求推迟动身的日期,理由是儿子的身体不好。后来她又要求在路经莫斯科时停留一个星期。她甚至写信给东西伯利亚的总督,要求将儿子流放的地点选在叶尼辛省南部的某个小镇,那里气候对列宁的健康有利。同时,列宁本人也向政府提出了这些要求。居然。这些要求被全部满足了。”陈明洛说道。

    “怎么可能?!”萧潇听了之后也觉得大为诧异,很难相信陈明洛说的这些都是实情。

    “小时候,怎么能看到这些呢?”陈明洛笑着摇了摇头道,“今天,读到这些时,我大吃一惊!一个政治犯被判决后,犯人的母亲竟可以提出推迟动身的日期!竟可以路经某地时要求停留一个星期!竟可以写信给总督自己选择流放的地点!列宁是谁呀?是沙皇的小舅子吗?列宁非但不与沙皇沾亲带故,他弟弟还是阴谋刺杀沙皇未遂犯。这样一个现行反革命家属,本人又现反了,竟能让沙皇政权如此对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历史有的时候真的让人感到非常无语。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资料?”萧潇有些感慨地说道。

    事实上,陈明洛当时在阅读有关当年俄国十二月党人时,就想过沙皇政权为什么对这些人如此仁慈?如果说十二月党人大多出身贵族。但列宁是什么族呀?列宁被流放后,除了家人给他寄钱外,沙皇政府还给每咋,流放者每月八个卢布的津贴,列宁写信描绘自己在这里的生活是除了打猎、钓鱼。就是游泳,大部分时间化在散步上,睡觉的时间特别长,住房和伙食令人满意,还常常晒日光浴,他甚至把自己的流放地和家人在瑞士的度假胜地斯匹兹相媲美。

    在流放地,列宁甚至还可以阅读各种政治书籍和杂志,和流放地的其它革命者自由来往,讨论将来如何推翻沙皇制度。

    在如今陈明洛看来,正是沙皇政权的这种仁慈,或者说对列宁的这种仁慈,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为自己种下了掘墓的十月革命!

    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斩草必须除根,沙皇政权不懂这咋,吗?

    沙皇不懂的事儿,中国的皇帝们总结了几千年,株连九族甚至十族就是这个道理。不仅中国皇帝懂,国内早期的一些领导人也懂。

    当年夏曦在湘鄂西肃反,最后把身边四个警卫员肃得只剩一个,把口;品鄂西党组织肃得只剩下几个党曦此举跟谁学圳一洲大林。斯大林跟谁学的?列宁。

    列宁手里一有枪,便开始斩草除根了。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七日。秘密警察契卡头目按布尔什维克中央指示,带领十几名枪手把沙皇一家骗到地下室满门处决,遇害者有沙皇夫妇、四位女儿,一个儿子、一名御医、三名待从。

    “据参与者、曾任驻波兰大使的沃依柯夫等人回忆说。枪决后还进行了毁尸,历时三天,尸体被毁容,用斧和锯肢解、洒上硫酸、最后又扔到了废矿井里。”陈明洛对萧潇说道,“残忍吗?太残忍了!推翻沙皇政权,你弄死沙皇,也许还能讲出理由。

    但有什么理由满门抄斩杀了沙皇一家,连孩子都不放过?而据史料介绍,沙皇政权在一八二六至一九零五的八十年间处决的政治犯共有八百九十四名,但布尔什维克执政第一个月,死于政治原因的人就达数十万之多。至于说以后斯大林统治下的三十多年里,死于大清洗和秘密警察专政下的无辜,更是不计其数

    看了一眼有些深思中的萧潇。陈明洛说道,“当然,说这些事情其实很无聊的,我只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要干一番大事,总是要自己动脑筋才行

    陈明洛说这一番话实际上是有感而发,自己作为一个重生人士。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有先见之明的,也看惯了尔虞我诈,见惯了阳奉阴违。他深知要想成大事,首先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绝对不能够让自己陷入那些预设的陷阱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内,陈明洛都非常忙碌,趁着开学之前的这段儿时间。将定康县元明粉加工厂的构架给铺设起来,安排了自己的手下撑起了大局,而在当地的工人中夜选拔了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人来充任厂子的中层骨干。虽然说明宇集团的元明粉加工厂是另起炉灶,可是工人们大多数都是熟练工,这就省了不少事情,而工程设备方面也在紧张采购安装之中。预计两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工了,只是喻锋岚的医用元明粉加工技术一时之间还无法应用得上。

    陈明洛估计着,医用技术的应用,最快也要到了年底。

    这中间。陈明洛还特意带着萧潇和柳轻眉去看了场电影,放的就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虽然片子应该不是盗版的,但是影院的设备似乎是有些陈旧了,对于观看效果略有一些影响。

    但是无论如何,两个女孩子还是因为其中的情节而哭得一塌糊涂。

    这部片子陈明洛已经看过很多遍?(精彩小说推荐:

    ) ( 黑领 http://www.xshubao22.com/2/298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