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中流砥柱不敢当,不过桑书记的指示肯定是要努力贯彻的,您觉得投到哪里好,我就投到哪里好了。”陈明洛当下就拍着胸口保证下来。
“这样最好。”桑明达点头说道。
谈完这些事情之后,陈明洛连夜出发,带着桑明达的意见赶赴明阳,准备同萧名学和父亲陈通达好好地谈一谈这件事情,毕竟牵扯到的动作很大,还涉及了对市长黄锦利的安排,对于整个明阳市而言,都是很不得了的大事,他必须先期赶过去,三个人商量一下应该如何来布置安排。
等到陈明洛离开之后,桑青蓉就问道,“爸爸,这个小伙子确实很不一般呀。”
“那是自然,这人放在生意场上无往不利,就算是放到官场上,那也是能放倒一片老狐狸的角色。”桑明达微微一笑道。
桑青蓉深以为然,不过又问道,“您马上就要离开西岭,临时把萧名学调到阳朔来,是否明智之举?他初来乍到,又没有您的直接支持,有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稳吗?”
面对女儿的疑惑,桑明达颔首说道,“这自然是一个考验,也是一块儿试金石。”
见女儿还有一些疑虑,桑明达就解释说道,“萧名学是个人才,如果他能够在阳朔市站稳了脚跟,并且让阳朔市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那么我将来是要举荐他进京的。”
停了一下之后,他又叹息道,“如今国内的高级干部中,肯学习懂经济同时又清正廉明的人,实在是不多了,我也是想要为国举才,所以才有这么一个安排的。你要知道,能够进入到那个圈子里面,不仅仅是要有才干,同时也要能够胜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能力,假如萧名学闯得过这一关,那么我就在京城等着他了。”
桑青蓉听了父亲的解释之后,这才明白了他的真实用意,不由得笑着说道,“爸爸你的用意是极好的,不过萧名学似乎并不是你的人吧?”
“真是有能力又肯奉献的干部,只要是对国家有利,是不是我的人又有什么关系?”桑明达轻轻一笑道。
接着桑明达又说了一句道,“其实就像是洪老总跟我之间虽然是世交,但是这个世交却是交恶的交情,可是他举荐我的时候,何尝又考虑到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了?一旦人到了某个层面上之后,个人恩怨就要放到了脑后,国家利益才是第一要考虑的。”
桑青蓉听了之后大为佩服,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感慨,老一辈的人当中,确实是有很多高风亮节的人物的,或者也有一些人喜欢搞政治斗争阴谋诡计,但是并不能否定那些英明智者的存在。
或者说外人稍微了解一点儿情况的,都会认为洪老总跟自己的父亲桑明达之间是有些渊源的,这个举荐是任人唯亲的表现,但是真没有多少人会明白,人家洪老总举荐父亲的时候,完全是看在他的人品和工作能力上的出众表现。
自然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当初两家之间还是有一些宿怨的。
为国举才,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你正在阅读第四百零八章为国举才;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返回:黑领书页,如你喜欢本书请收藏!手机上网推荐您使用qq浏览器更新书签
第四百零九章有人倒霉有人走运
关于费力同案件的调查;此时已经调集了三十多名得力纪检干部;正在全省范围内展开。
案情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突破口就是在一个名叫张群的矿老板身上。
神通矿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群;跟费力同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正是他与费力同的一笔干股协议曝光;使得费力同被调查组拿到了证据;彻底掉入深渊。
当初张群得知阳朔有家焦化公司王某的煤矿准备出售;便与王某接洽;表示想买该矿;结果被王某一口拒绝。
第一次遭拒后;张群就找到了费力同;费力同安排张群找他的另一位朋友马某;马某陪着张群再次找到王某;谈起了收购的事情。
王某不愿意跟张群打交道;但是又不好驳马某的面子;于是就表示以后再说吧。
之后;马某多次催问;王某始终没有答应卖矿。
于是张群就请费力同亲自出马;两人一同与马某、王某等人在宾馆见面、吃饭。
席间;费力同多次向王某敬酒。
费力同的名气很大;据说费力同一旦举杯相敬;根本不容推脱;不醉不罢休。
不过这一场饭局;显然有些异乎寻常;费力同频频举杯;王某屡屡回绝。
众目睽睽之下;费力同不急不恼;以茶代酒再敬王某;并坚持请王某将煤矿卖给张群。
见到费力同之前;王某早就知道他的大名;知道他在阳朔的势力很大;而自己的企业;除了煤矿;还有焦化厂、宾馆;都少不了警方的关照;得罪了费力同;企业就无法生存;王某不敢再坚持;最后只好表示一定照办。
饭后;费力同回去之前;把王某单独叫到一旁;再次叮嘱买矿之事;并告诉王某;以后有事尽管找他来办。
经过此事之后;张群如愿以偿;以一千五百万的价格买下了王某的煤矿;为了感谢费力同帮了大忙;他多次向另外两位股东表示;没有人家费力同;咱根本买不下煤矿;在随后的股东会上;张群再次提出给费力同留两成的干股;并挂在费力同的父亲名下;免得给费力同带来麻烦;两位股东都表示同意。
调查人员经过认真地调查之后得知;费力同很有能量;整个阳朔都没有他摆不平的事;逢年过节;得过费力同恩惠的人;无不希望表达心意;但除了几个关系很铁的心腹;多数人根本见不到费力同;他几乎从来不在家呆着。
当时费力同的儿子订婚;趋之若鹜的送礼人都被告知;不收礼。
但最终令费力同身陷囹圄的大案表明;人家一般不收钱;是不收一般人的钱。
一旦收了;那就相当不一般。
让费力同的问题暴露不可收拾的;除了张群的干股贿赂之外;还有一起重大的煤矿事故隐藏在后面。
去年十一月;阳朔市冯家沟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四十多人死亡。
事故当天;矿主李某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阳朔警察局立案侦查;李某在宾馆接受调查期间;通过阳朔市警察局的干警郭某;求助时任局长的费力同;表示只要他不死;事后一定重谢。
李某的家产颇丰;里里外外好几个亿;这样的肥羊是不容放过的;因此费力同就动心了。
当月;联合调查组经过调查;认为应该依法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李某被警察机关移送起诉前;经费力同的同意;被取保候审。
今年一月;因冯家沟煤矿矿长刘某在逃;许多证据无法收集;阳朔市检察院以达不到起诉条件为由;对李某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阳朔市警察局方面对李某解除取保候审;并决定对该案继续侦查。
三月;在逃的冯家沟矿矿长刘某被警察机关抓获;在对其移送起诉时;费力同以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为由;没有将李某与矿长刘某一并起诉;李某没有被追究任何刑事责任;而同案的矿长刘某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为还原事实真相;办案人员向阳朔市检察院主要领导调查核实;该领导证实;费力同曾宴请他和人大的一位副主任;当时李某作陪;席间费力同提出请他关照李某的要求。
这次大难不死;李某得以继续开矿;自然是感激不尽。
为了感谢费力同的大恩大德;李某多次提出给费力同买一辆汽车;虽然费力同未置可否;但是最终李某出钱为费力同买了一辆价值一百多万的美版丰田越野车。
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西岭省内的很多煤矿铁矿和其他矿老板们;对于费力同是敬若神明;他们虽然身家上亿;行事低调;绝少张扬;对子女也管教甚严;但是却对费力同言听计从;俯首甘为提款机。
“这种现象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桑青蓉在阳朔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指出;“经过纪检部门和检察院方面的调查;费力同多次收受大额贿赂;资金总数超过两个亿;放眼全国;也是罕见的。费力同执法犯法;而且情节极其恶劣;给警察系统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我认为;市里面应该以此为戒;狠抓一下廉政建设了。”
市委书记朱佩琪皱着眉头表示道;“费力同的案子需要下大力气查清楚;有问题的干部要坚决查出来;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市里面坚决服从省委省政府的决定。”
这一次费力同落马;牵扯到的警察系统的干部相当多。
仅现在已经被组织谈话的干部就已经超过百人;其中问题比较严重的处级以上干部二十余人;整个阳朔市的警察系统;可以说垮了一半儿。
市委书记朱佩琪对于这种情况;也感到非常忧心;毕竟警察系统跟其他部门还不一样;并不能随便从别的部门调用干部了事儿;如何充实阳朔市警察系统的干部队伍;确实让他感到比较伤脑筋。
眼瞅着十五大才开过去;这边儿正忙着学习先进的邓氏理论呢;结果费力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这让整个西岭省都颜面无光不是?
也幸好这事儿是桑青蓉打算在西岭大学扫除黑恶势力的时候顺便发现的;如果要是被上面发现之后才查出来的;那省里面就更加被动了;至少现在西岭省这边儿还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正面的宣传;说我们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终于又把一匹害群之马给挖出来了。
桑明达对此倒是坦然处之;他既然能够在这个敏感时期下决心处理费力同;就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住局面;省委宣传部也开始引导着省内的媒体;开始引导舆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一次的费力同**案件;倒是可以成为西岭省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件成绩来对待了。
“这就是省委书记的功力啊”连夜回到明阳的陈明洛对萧名学和父亲陈通达说道。
萧名学和陈通达对视了一眼;都感到了震撼。
桑明达果然是不动则已;一动就要拿人;这一次拿下费力同;不仅仅是反腐倡廉贯彻十五大会议精神而已;同时还打破了整个西岭省政坛的平衡;借这个机会安插了许多桑明达一系的人马。
最关键的问题是;平时大规模调整干部的话;名不正言不顺;而现在接着这个机会调整干部;大义上面是说得通的;那就是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充实某些地区的干部力量;这个理由果然非常理直气壮的。
“说起来;桑书记还是很看重萧伯伯你的能力的——”陈明洛笑着说道;“把省城市委书记的位置给你留着;这个位置虽然比较烫屁股;但是只要坐稳了;向上一步就更加容易了。”
“谈何容易。”萧名学淡淡地回答道。
作为老资格的正厅级干部;萧名学看问题当然更加清楚一些;虽然说桑明达有了提携自己的心思;但是这个节骨眼儿上的提拔;还是让人觉得有些难以推测其用心。
自己如果呆在阳明不动的话;不出三年;肯定能够做出一番大成绩来;可是此时离开了明阳;前往关系错综复杂情况不明的省城阳朔去任职;确实是挑战大于机遇。
“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我相信阳朔的问题并不复杂;萧伯伯一定能够打开局面。”陈明洛见萧名学眉头紧皱;便笑了起来;“大不了;我替你跑到京城去跟桑副总理要政策去;这个面子他总是得给的。”
“你去算什么?”萧名学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我为了他的事情跑来跑去的;又出钱又出力;还当保人;难道连说句公道话的资格都没有?”陈明洛立刻反问道。
萧名学听了之后;倒是立刻就沉默了。
说实话;以陈明洛如今的身份地位;即便是在副总理的面前;也不会没有说话的资格。
相反;在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当今社会;有钱人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一类人;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可以享受到远超国民的待遇。
你正在阅读第四百零九章有人倒霉有人走运;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返回:黑领书页;如你喜欢本书请收藏!手机上网推荐您使用QQ浏览器更新书签
第四百一十章有领导来视察
陈明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并没有立刻返回阳朔。
毕竟离家这么久;老妈戴萱已经很想念他了;身为人子;不可能不照顾一下她的情绪。
只不过他的心里面也有些疑虑;虽然说萧名学的位置已经确定了;是接任阳朔市委书记朱佩琪的位置;但是自己老爸陈通达的位置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这让他觉得有些拿捏不准儿。
不过陈明洛自己也分析过;以老爸陈通达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成为一把手那是痴心妄想;就算是要当市长;也并不够格;毕竟后面一大批翘首以盼的熬资历已久的人都在看着呢;即便是桑明达有心提携;陈通达现在的情况也并不是很乐观。
除非;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出现;使得陈通达具备了被破格提拔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情况确实很难得;陈明洛也并不认为老爸能走这个狗屎运。
因为习惯的原因;早上陈明洛起的比较早;等到洗漱完毕;外面逛了一圈儿;回来正在跟老爸陈通达和老妈戴萱一块儿吃早餐的时候;陈通达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领导视察?已经到了明阳了?”陈通达放下电话之后;擦了擦嘴;赶紧往外面跑。
“这饭才吃了一半儿啊——”老妈戴萱看着刚喝了一半儿的豆浆;有些郁闷地说道;“自从来了明阳之后;就没有怎么消停过;吃饭的时候也总是这样;以前当秘书长伺候领导就不说了;怎么现在当了常务副市长了;还是这个样子;工作就忙不完吗?”
陈明洛笑着回答道;“工作当然是忙不完的;要是忙完了;大家也就该下岗了。”
老抱怨也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常务副市长的工作确实比较繁琐一些;虽然比起秘书长来要轻松一些;不需要去理会那些琐事;但是大事情就多了;很多时候都要代行市长职权;比如说最近市长黄锦利最近一直在省里面跑项目;明阳市的工作大多就落在他的身上了。
“黄锦利在跑什么项目?”陈明洛觉得非常好奇;在他的印象当中;似乎黄锦利并不是那么勤政的人。
“跑官儿吧?”老妈戴萱的回答倒是比较切中要害。
陈明洛莞尔一笑道;“哦;那这倒是个大项目;跑好了的话;那可就不一般了。”
“怎么你笑得有些诡异?”老妈戴萱的感觉也是比较灵敏的;立刻发现陈明洛的笑容里面似乎透着几分怪异;于是就好奇地问道。
黄锦利跟正在被审查的阳朔市警察局长费力同之间的关系;知道的人很少;而且目前费力同的案子虽然已经牵扯到了黄锦利;但是并没有公开化;有关的调查也都是在秘密进行之中的;因此大家都不清楚如今黄锦利已经成了西岭官场中的高危人物。
“跑吧;他跑不了几天了。”陈明洛说道。
他作为对内情比较了解的那一小部分人;自然很清楚黄锦利此时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费力同案的战火很快就要引到他身上了。
“有什么内幕?”戴萱听了儿子这么笃定地说话;顿时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八卦可以挖掘;于是就抓着儿子的耳朵追问道。
“他犯事儿了;能不能囫囵着出来还是两说儿呢;这个市长怕是当到头儿了。”陈明洛解释了一下道。
戴萱的心思立刻就活动了起来;“他要是倒霉了;你爸爸是不是就有机会了?不对;你爸爸的资历差了一点儿;怕是又要便宜别人了——”
虽然说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但是作为常务副市长的妻子;本身也是一名科级干部;戴萱对于官场常规还是了解一些的;她也知道如今横亘在陈通达面前的障碍是什么;不是能力而是资历。
当官儿不容易;资历熬不过去的话;有了机会也只能是干着急没办法。
“慢慢来吧;有些事情急不得的。”陈明洛说道。
陈通达赶到市政府这边儿的时候;萧名学也到了;两个人都是行色匆匆。
说起来这一次的通知也有点儿奇怪;居然没有说是谁来了;这让他们两个人都感到非常惊奇;同时也感到比较慎重;毕竟事先不透露身份的领导;地位不会低了;至少不会是省里面的这些位。
“昨天看新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哪位领导出巡了?”萧名学问陈明洛道。
从电视新闻上追踪领导人们的行踪;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至少是**不离十。
不过很可惜;昨天陈通达虽然也看了电视新闻;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毕竟高层领导人们的动向;不是那么容易琢磨的;有的时候电视新闻的报道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你知道领导们去了哪里的时候;没准儿人家已经坐在飞机上;在返回的途中了;所以这个判断也不一定那么准确。
“别的几位应该都在京城;倒是洪老总没有露面。”陈通达想了半天之后;终于发现了一点儿异常;于是就对萧名学说道。
“唔;你这么一说;倒是很有可能的。”萧名学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陈通达的猜测。
作为地市级别的领导;面对哪一位领导的时候;都不如面对洪老总的时候压力那么大。
洪老总治理经济环境;确实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而他的政治风格也是个性鲜明;毫不留情;九三年的时候;国务院接连七次发文解决国内投资过热的问题;结果全然无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洪老总以央行行长的身份在一次专业会议上;点着一些人的鼻子公开谴责道;“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讲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更不会照你说的去做。你也不敢处理一个人;就只能搞点福利主义;给大家发点奖金;形成一种庸俗的机关作风;这要害死人的。”
洪老总毫不留情的话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按期收回了三百多亿拆借资金;还增加了四百多亿的储蓄。
“要是他来的话;咱们还是低调一点儿为好。”萧名学想了想后;对陈通达说道。
陈通达说道;“算了;都已经来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那人虽然不喜欢迎来送往的;但是要弄虚作265794229044假什么的;就更是见不得了;我们总不至于因为领导的喜好;就随时更改平时的惯例吧?”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也是个道理。”萧名学点头同意了。
洪老总这个人确实比较有个性;这在国内高层中也是最鲜明的一个例子。
当初面对记者一再追问某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很坦然地说道;“我很佩服你们新闻记者的执著和毅力;总是要把这个问题追个水落石出;但是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怎么回答你呢?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地干工作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
当年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后;在一次在京工作的老同学聚会中;他表示愿意把工作做好;希望大家鼎力相助;并提出…建议与之共勉;第一是听到群众对他的意见;哪怕是斥责谩骂;要原汁原味、不折不扣地告诉他;第二是找他办事;遵循章法;公事公办;能够办的就办;第三是写给他的信;他一定看;但不一定回信。
从严治政是洪老总一贯遵循的从政原则;他平时言谈举止从容不迫;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拖拖拉拉的衙门风气;并对此不留情面地加以严厉批评。
有一次;他在人代会上点名批评了一些单位;结果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拥护。
他说;“我有时批评的确太严厉;这不好;但为什么一定要领导发了脾气才去做呢?有些事情非不能为;而是不去为。”
但他坦言自己有一个优点;就是只批评人;决不整人。
从方方面面来看;基层干部在洪老总面前;最好还是实事求是一点儿;少玩儿虚的;省得弄得自己难看;下不了台。
萧名学和陈通达想到来的人可能是洪老总;心里面倒是都有一点儿激动;也有一点儿忐忑;明阳市的发展虽然已经上了轨道;但是要见成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此时洪老总前来巡查;未必就能够让他看到最美好的一面。
尤其是现在明阳段高速公路还在修建之中;旧城改造工程也在分批进行;各地的市场和商场、居民区大楼都在拔地而起;到处都是施工的现场;环境方面不会很好。
这一次洪老总过来所看到的;怕是很难为自己得到加分了。
不过萧名学和陈通达倒是也没有什么奢望能够得到洪老总的赏识;只要是他不当面骂上几句的话;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等了有半个小时的样子;一行由十几辆车组成的车队才风尘仆仆地开了过来。
本月最后一天多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陈通达同志不错
车队完全可以用风尘仆仆这四个字来形容;当萧名学和陈通达看到洪老总果然从中间一辆车中走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有一些尴尬的神色。
原因自然也是很简单的;不仅洪老总的衣服上沾染了很多尘土;就连皮鞋上面也沾了不少的泥巴;而且看起来这些泥巴都是比较新鲜的那种。
很显然;洪老总来到市政府之前;就已经在整个明阳市的工了一圈儿了。
“洪副总理;您好。”萧名学等人迎了上来。
洪副总理虽然一身尘土;但去心情还是比较愉悦的;笑着握了握萧名学和陈通达的手说道;“你们明阳搞得挺热闹嘛;遍地都是沟沟壑壑的;感觉跟进了地雷阵差不多。”
“明阳正在进行旧城改造和道路建设;情况是差了一点儿——”陈通达在一旁解释道。
洪副总理说道;“不必紧张;我就而已。不过;群众的出行问题也要兼顾好了;毕竟城市建设虽然重要;也要尽量做到不扰民。尤其是雨季快要到了;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首长指示得很对;我们一定处理好这个问题。”萧名学保证道。
众人一路上了楼;稍微休息了一下;洪老总就问起了明阳市的城市规划。
“明阳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在国内也是走在前列的;我留意过;你们在旧城改造方面也做得比较成功;老百姓的怨言比较少。”洪老总很随意地提起了这个问题。
“老百姓的怨言少;主要是政府方面跟房地产开发商博弈的结果。”陈通达是常务副市长;既然市长黄锦利不在;那么负责解释的人当然就是他了。
萧名学现在已经是市委书记;当然不适合做这些具体的工作。
陈通达所说的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在旧城改造之初;老百姓的怨言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喻氏集团的倾轧太狠了一点儿;弄得民怨沸腾;还是萧名学顶着压力;和陈通达父子一道做了不少的工作;让喻昌健明白了这么做得不偿失;最后才在叔叔喻远帆的点头首肯下改弦易辙;减少了盈利预期。
这么一来;得利的就是老百姓们了;大家最后都觉得比较满意。
而喻氏集团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损失;因为配合了市政府的工作;在之后的合作中;市政府方面给予了一定的照顾;在商业城开发的过程中;他们还是有不少盈利的。
当然了;这也跟喻远帆离开了明阳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不处在直接对抗的情况之下;大家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一些。
“你是陈通达同志吧?”洪老总用食指敲了敲自己的额头;想了想后说道;“名学同志我以前见过;你倒是第一次;嗯;陈通达同志不错。”
陈通达立刻就被震惊了一下;心说我这才当了几天官儿啊?怎么连洪老总都听说过我了;而且还夸奖我不错?
别说是陈通达了;在场的人当中;很多人都感到了震惊。
能够得到洪副总理的不错的评价;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一个地市级的副厅级干部;能够入得洪副总理之耳;而且还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评价;真是比中了五百万大奖还要罕见
跟随洪副总理同来的人当中;不乏副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此时看向陈通达的目光;就有点儿不大一样了;要知道后面好几个央视的记者都跟着呢;陈通达和洪副总理说什么话;他们当然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放到电视新闻里面去;但是记者的嘴巴是最杂的;这个消息估计很快就能够通过他们传播到全国各地了。
估计两天之后;整个全中国都能够知道明阳这边儿有个叫陈通达的副市长;居然得到了素未谋面的洪副总理的一句称赞。
这个就是美誉度啊;洪副总理亲口做出的评价;比什么都好使。
洪老总在明阳也没有多呆;吃了午饭之后继续上路;留下了几句勉励。
“难得啊难得;居然没有挨批;还得了几句勉励——”送走了洪副总理一行之后;萧名学和陈通达都是面面相觑;心说不知道洪副总理这一次唱的究竟是什么戏?
等到回了家之后;说起这事儿来;陈通达犹自有些难以置信;“你说洪副总理怎么会听说过我呢?”
“难道是想要提拔你了?”戴萱对于洪副总理也是非常崇拜的;闻言立刻就瞎猜道。
“不太可能吧;我又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陈通达倒是没有觉得自己有那个身价;虽然说自己在明阳这一段儿确实干得很勤奋;声望也不错;但是想要入洪副总理之耳;似乎还是有点儿力有未逮的感觉。
陈明洛闻言就暗自偷笑;心说这大概还是自己的情况引起了洪副总理的关注;顺便就注意到了老爸陈通达;仔细了解之后;当然觉得陈通达这个人办事儿也265794229045比较靠谱儿;所以才会记得他的名字。
毕竟;让洪副总理那种日理万机的大人物记得一个副厅级的干部的名字;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陈通达也足以自傲了。
自然陈明洛也不愿意说破此事;毕竟老爸忽然得知洪副总理很看重他;估计这工作的劲头儿就更猛了;到时候萧名学离开明阳市;陈通达怎么也能够借着这个机会露一把脸;没准儿真能觊觎一下市长的位置也说不定呢。
洪副总理随后又视察了几个城市;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严词厉色的情景比较多一些;这么两相对照之下;就显得明阳的与众不同;尤其是被洪副总理正面肯定的陈通达;一时之间倒成了官场上的人物谈论最多的话题。
“最近明阳市的发展还是挺快的;我见高楼起了不少。”陈明洛久在阳朔;乍一回到明阳;自然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触。
陈通达回答道;“关键是一个城市定位的问题;这个不解决好了;城市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明阳市是一个传统的产粮大市;这边儿的几个县都是产粮区;一向被视为是西岭省的粮仓;可是最近几年以来;粮食连年丰收;价格也逐年下跌;粮农的收入不高;这也造成了城市管理者很大的困惑;不清楚明阳该向何处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甚至在明阳也出现过农荒潮;大量的青壮年农民都离开了家乡;外出打工去了。
最近两年在萧名学的主导之下;明阳市开始尝试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和工业大市转变;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明阳市是全省典型的农业大市;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水稻和棉花、大小麦和油菜两熟为主;一直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曾经是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近年来;明阳市委、市政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在坚持和确保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典型带动、政策促动和行政推动的力度;设施农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并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通过强化镇村干部、专业大户的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到各地参观学习;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突出农业招商引资;吸引在外能人回乡领办、创办设施农业;不仅有效地加快了设施农业发展步伐;而且投资主体清晰、自主、多元;增强了发展活力。
以临城镇小王村为例;他们在发展设施草莓一举成功的基础上;村干部带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去年投资发展大棚草莓两百亩;并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的品牌经营原则;成立了草莓专业生产合作社;不断扩张规模;成为全市设施农业的一大亮点。
明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对新建钢架大棚每亩奖励一千五百元、日光温室每亩奖励三千五百元;进一步加大了对发展设施农业政策激励引导的力度。
同时;整合各类农业建设项目资金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全市设施农业的标准化水平和集约经营水平逐年提升;改变了以竹架大棚为主的简易设施栽培;形成了以钢架大棚为主、日光温室为辅的建设格局;提高了设施的使用年限;增强了保温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推广无滴膜、无纺布、遮阳网、防虫网等覆盖新材料;配备滴灌、电热加温等配套设施;实施塑盘轻基质、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增强了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与示范带动功能。
明阳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蔬菜、瓜果种植栽培;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正加快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粗放到集约、低水平种植到依靠科技发展的转变。
市政府方面请来的农业专家们也根据明阳的自然条件、地域特征、季节特点、种植传统;立足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栽培生产技术;经过探索试验;优化形成了冬春茄子、夏白菜、秋黄瓜、冬春番茄等栽培模式;提高了设施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
特别是为克服连作障碍;在冬春番茄、西瓜、草莓收获后种植水稻;实行水旱轮作;科学合理搭配茬口;有效避免和控制了大棚反复重茬栽培带来的病虫灾害;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而且还形成了设施农业栽培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实施商品化、品牌化销售;明阳市的番茄、西瓜、草莓相继通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有力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而在明阳向工业大市转变的过程中;问题就更多一些了;这其中既有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又有工业化滞后的问题。
明阳的城市化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城市化滞后是因为工业化滞后带来的。
要想城市化;首先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工业强的关键是企业强;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工业的关键。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萧名学和陈通达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在发展的;不能简单的克隆和照搬一些成功的经验;依据本市的实际;不能走那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也不能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更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即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当然决不能走经济发展较快、而老百姓得到实惠很少的狭路。
两人都认为;明阳市要迎头赶上;奋力崛起;关键在工业。
他们以实施六个一百工程为载体;即培育四个一百亿产业;壮大一百家重点企业;抓好一百个重点项目建设;年新增一百家规模以上企业;领导挂点服务一百家民营企业;着力抓好一百亿元工业园区。
陈明洛听了老爸关于明阳市发展的布局之后;觉得他们的思路还是比较对头的;想法也比较超前;至少这个不走出卖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出发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如今大部分干部们都不顾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大干快上的大环境当中;萧名学和老爸陈通达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不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基础;换取自己的政绩;这样的做法还是很值得佩服的。
经过这么一番了解之后;陈明洛就觉得萧名学和老爸陈通达确实没有放松学习;他们也都把学到的东西给用上了;难怪洪老总来了明阳;居然没有挑什么毛病;而且还肯定了父亲陈通达的成绩。
陈通达同志不错;天晓得这句话会掀起多大的波澜来呢。
本月最后一天多了;希望大家手中有月票的;都投了吧;要不就浪费了。小狼每天一万字的更新;确实不容易啊。
第四百一十二章布局明阳
“陈通达同志不错,洪老总真的这么说?”黄锦利听到消息的时候,人正在阳朔。
对于陈通达得到了洪老总的一句肯定的消息,黄锦利也听说了,这让他的心里面感到不怎么舒服,毕竟他自己才是明阳市的市长,可恨的是自己居然不在场,要不然的话也能捞上一半句的肯定吧?
其实他这个明阳市长干得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干部任用的大权把持在萧名学的手中,市政府的工作集中在陈通达的手里,自己虽然是一市之长,但是肯听自己的话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在常委会上能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力了。
不过黄锦利也是看得清形势的人,知道进退,他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官位高低而已,干不干工作实际上跟他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明阳市的事情有人办了就行了,至不济他对周边几个县市的干部任免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嘛,也不用担心没有钱花。
只是这一次来到阳朔,黄锦利的心里面却是有很多事情。
阳朔市警察局长费力同的落马,让黄锦利感到忧心忡忡,他和费力同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远非一般的道义之交可以相提并论,两个人不但在资金上有所来往,在对待矿老板的态度上,也是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的,因为几桩案子,他们可是合作过的。
这一次费力同走了麦城,黄锦利无疑是属于最担心的那一部分人之中的,他很害怕费力同的案子涉及到他,那样的话,自己还没有坐稳的市长宝座,怕是就要让给其他人了。
当然了,黄锦利在省里面也有关系网络,这一次跑到省城阳朔来,其实也就是打通关节来的,只是他并不能够确定,费力同案究竟有没有牵扯到他,这边儿的情况不搞清楚,他也没有办法随机应变,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原本刚在省里面得到了某位大佬的力保,结果却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让他的心里面拔凉拔凉的。
洪老总居然看上了陈通达?这个消息对于处于风声鹤唳之中的黄锦利而言,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上有所好,下行必效,不论洪老总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态,但是肯定是有人会抓住此事做文章的,作为一国副总理,而且是最为重要的那位,洪老总的话不会被当成是无的放矢,既然他已经这么说了,那很有可能就暗示着某一种态度。
虽然说中央九常委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某些问题上也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在基层上面,任何一个常委所作出的表态,都会被当成圣旨来遵行的,而其他的常委们也不会对此有所异议,毕竟这是在维持一个整体的利益。
黄锦利非常担心,有人会力推陈通达上来,顶掉自己这个市长的位置。
他并不知道此时萧名学已经被内定为阳朔市委书记,只是担心如果陈通达代替了自己,那么自己还能够去哪里呢?
只是情况的变化要比他所预料的还要糟糕一些,就在他打算动身返回明阳之前,省纪委的同志找上门来。
随后,黄锦利被带走,明阳市长一职正式宣告空缺,而有常务副市长陈通达暂时代理。
总而言之,九七年底的这一场西岭官场上的风暴,处理了两名副厅级官员,阳朔市政法委书记、警察局长费力同和明阳市长黄锦利。
至于因为此案牵连获罪的副处级官员则多达二十余人,真正是一件大案。
只是省委书记桑明达的意见非常明确,借费力同和黄锦利一案,在全省干部队伍中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们提高警惕,加强自己的学习修养,防腐防变,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
西岭省的这一次运动,被中央方面予以充分的肯定,一号首长在公开场合中曾经表态过,认为西岭省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走到了前头,在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中,如何杜绝**现象,也是应该认真研究的。
这么一来,明阳市就彻底变成了萧名学和陈通达的天下,两个人知道时间宝贵,所以就利用到明年政府换届之前的这几个月时间,没日没夜地争分夺秒,希望把明阳市的宏伟蓝图都给勾勒出来,尽可能地变为现实。
陈明洛在这一段儿时间里面,往明阳跑的次数也多了一些,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帮助萧名学和陈通达理顺一些关系,尤其是资金运作的问题。
事实上,提起规模化农业来,很多人都有点儿嗤之以鼻的感觉,认为跟泥腿子们混不到?(精彩小说推荐:
)
( 黑领 http://www.xshubao22.com/2/2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