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北宗

文 / 青叶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道教门派南宗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派别。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

    该派以

    “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天台宗。

    张伯瑞9871082,字平叔,号紫阳。浙江天台人。

    “少业进士”不第,后为胥吏,因触犯

    “火焚文书律”

    “坐累谪岭南兵籍”。在四川成都遇真人刘海蟾授真诀,于是作悟真篇,传法于石泰,依次传于薛道光、陈楠、白玉蟾。

    这五人后被誉为

    “南宗五祖”。因张伯瑞等人皆不曾出度为道士,自白玉蟾始为道士传法,且白玉蟾著述最丰,弘扬法门最力,故俞琰席上腐谈认为南宗形成于白氏。

    实际上,白氏一系所传丹法乃是悟真篇中清修思想的发挥,此一宗脉下传夏宗禹、俞琰等,史称南宗

    “清修派”。除此以外,南宗还有发挥悟真篇阴阳思想的

    “阴阳派”。阴阳派始于张伯瑞之徒刘永年三乘秘要称张伯瑞有两个嫡传弟子,一是石泰,二是刘永年。

    刘传翁葆光,翁传若一子,再传陆墅、戴起宗、陈致虚,以至于明清时期的陆潜虚、彭好古、甄淑、陶素囗、仇兆鳌等。

    其实石泰、薛道光亦习阴阳丹法。故南宗以阴阳双修为正宗。南宗修丹讲求

    “先天后性”,张伯端悟真篇

    “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收取满堂金。”明彭好古解注说:“虚心为性功上事,实腹为命功上事,二者俱有深义。然人心浮动,如何得虚?不若炼铅服气,先实其腹,使金精之气充溢于身,然后行抱一之功,以虚其心,则性命双修,形神俱妙,而大修之事毕矣。”仇兆鳌悟真篇集注此一述一注,指明南宗修丹的底蕴。

    仇兆鳌悟真篇集注例言也说

    “悟真篇中,言命处多,言性处少。”又说:凡解注悟真篇者

    “大都详于命而略于性”。南北二宗虽然皆主张双修性命,但在具体修炼过程中处理性命关系时,南宗明显的则重于炼形炼气。

    如石泰说:“真精与元气,此是大丹基。”还源篇南宗阴阳丹法分为七个步骤:凝神定息、运气开关、保精炼剑、采药筑基、还丹结胎、火符温养、抱元守一。

    按其修炼阶次实际分为四层:筑基、炼精化囗、炼囗化神、炼神还虚。

    其中始终不离火候、药物之妙用,对火候法度、温养指归的阐述比北宗都细密一些。

    同北宗一样,南宗也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其言修炼常常仙佛参半,也极重视炼心炼已,但不像北宗那样下手处即求炼心炼已,而是放在修炼的第四层上,亦即是以命功起始,性功了终。

    南宗白玉蟾清修支派主张独身清修,认为一已之身就是一完整天地,乾坤、阴阳二性俱足,无须外求,无谓

    “自耕自种自烹炼,一日一粒如黍然”,道藏辑要白真人集俞琰认为,丹经中的夫妻等实指阴阳二性,而这些又皆为已身所有又说:“人知吾身自有日月,则往来不穷之妙,只在吾身而不必索之高远矣。”易外别传阴阳派发挥悟真篇中阴阳交媾的思想,主张男女双修,即采取同类坎中真阳,以接补已身离中之阳。

    这种采补式修丹法又分三乘。中、下乘行

    “体交法”上乘则行

    “神交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男女对坐,性情相交,气化感应,从而双修双补,利已不损人,双方皆获采补之益,与采战御女之术有分别。

    鉴于此术有被人误解而步入歧途的危险,阴阳派大师皆不肯轻传。南北二宗在元代实现合流,其分殊限于全真教派内部。

    南宗之

    “祖”降为

    “真人”,原来的

    “五祖”加上刘永年、彭囗成为

    “南七真”。阴阳与清修两派在丹法上虽仍保持独立发展,却也有渗透融通的情形。

    如陈致虚的丹法就有会通南北二宗、清修与阴阳二派的特点。南宗的主要金丹著作有:张伯瑞的悟真篇、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奇经八脉考石泰的还源篇薛道光的还丹复命篇陈楠的翠虚篇白玉蟾的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入夏宗禹的人物镜笺、阴符经讲义、悟真篇讲义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玄牝之门赋翁葆光悟真篇注释、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悟真篇注疏戴起宗疏陆西星悟真篇小序彭好古悟真篇注甄淑的悟真篇翼注仇兆鳌的悟真篇集注等。( 宋疆  http://www.123xyq.com/read/8/8670/ ) ( 宋疆 http://www.xshubao22.com/20/2035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