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道军师 第 4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br />

    “嗯,打麻将也方便。等秋红来了,麻将搭子就起来了。”兰韵不拒绝,笑着开着周丽的玩笑。一听兰韵说起麻将,周丽也是忍俊不禁,开颜道:“秋红来了的话差不多就要摆两桌了,那边的别墅杰哥和杨哥各人都有一套,三家人再加上王剑英和张仕平,刘月和王刚,选手大大的有哈。”

    三家人,周丽的话里若无其事的把梅凌和兰韵都包含了进去,她们两个总不会是赵杰和杨显和家里的人吧,坐在副驾上的梅凌和坐在后排的兰韵都没有指出周丽的语病,默默接受,居之如怡。

    听着周丽和兰韵的对话,江萱棋心头莫明其妙的涌上了这几个词语:正宫,东宫,西宫。“按着你们自己喜欢的风格装修。”周丽现在的做派就像一切尽在掌握的正宫娘娘。江萱棋嘴角边笑意玩味。

    开车的周丽桃腮上同样是笑意盈盈。

    第167章剑之所指

    “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自从清凉池矿泉水热销以来,不到半山高的路边馆子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味道确实过关,典型的价廉物美,使得往来的货运车司机还有上山要货的客商很多都在这里吃饭,生意越来越好,店面不大,招牌却打的比以前大了许多。

    挖墙角(26)

    两辆奔驰,一辆奥迪,一辆凌志400,把平时门口都是大货车停着的小馆子的场面撑的气场十足。小饭馆的老板这几个月时间迎来送往这么多客人,别的本事没有,看人的眼色倒是越来越精,何况四部车子加起来差不多要三百多万,老板虽然不知道具体价值,牌子总是听说过的,况且郑清颜平哥廖哥几个都是饱经沧桑,沉稳内敛的人物,年轻点的老黑赵杰沈为举止气度也不在话下,另外周丽兰韵梅凌江萱棋四大美女个个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后面跟着的盛华唐吉鸿肖曙小俊一看就是保镖的架式,这批人什么档次,饭馆老板就是用屁股去想都知道来了大买主。赶紧的就把特色招牌菜品端上了桌子。

    红烧肥肠面上翠绿的葱花,白色的生蒜片,雪白的豆花,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发。

    爽口的肥肠,泉水豆花就着又红又辣的农民醮水,再刨一口冒着热气的罾子饭,郑清颜吃的是红光满面,平时早餐就是一个小馒头,一杯牛奶的量,今天一下子就把两碗饭送了下去。。

    “老板,现在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哈。”平哥来过一次,进来一看店面里重新打整过的样子,再加上门口招牌上的八个大字,自然看的出区别。

    “还可以。”开馆子的老板笑呵呵的道,“山上的矿泉水厂生意好,来的人比以前多了不晓得好多倍,我们的生意当然就带动起来了。”老板的话很简单,道理却藏在其中。

    “矿泉水厂给你们带来了好处哦?”梅凌顺势接上去问道,抛砖引玉。

    “那是当然了,不说馆子头的生意好了,投资商仁义的很,厂里面还就近在山上招了很多人进厂做活路,现在山上哪家哪户没有人在厂里头抱金饭碗嘛,都说在山上投资办厂是市里头的英明决定。我女儿都在厂里头上班。”饭馆老板生怕客人不知道山上的情况,把矿泉水厂夸的港港的。

    没想到在这儿居然还有义务的宣传员,赵杰和沈为不由得都笑了起来。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自然就会说好话,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你们两兄弟看来很得人心啊。”郑清颜放下筷子,喝了一口豆花汤,点了点赵杰和沈为,笑容舒展的道。还没到地方就看到了这样的情况,郑清颜有些未入宝山便拾贝的感觉。小饭馆老板的话郑清颜自然看得出是纯出自然的言语,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由衷之言。

    挖墙角(27)

    很多企业是不愿意招收当地人进厂的,这是因为如果一旦发生什么安全事故,比起外地员工,当地人的工作是很不好做的。无论是赔偿还是说法,两者之间区别太大了,稍有不慎,当地人就会抱团起来给企业造成很大的麻烦,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企业如果不妥协将会非常被动,甚至有停工停产的可能,而使用外地员工就不会有这些情况。所以很多企业宁愿出略高一些的待遇招外地人,也不愿招当地人进厂。赵杰和沈为这两个年轻人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招了大量当地村民进厂务工,郑清颜明白这是很典型的惠民观念,没有非常有担待的胸襟肯定不会这样做。这两兄弟做人做事很合他自己处世的标准。郑清颜这时忽然就有了些一挥而就的冲动。

    饭后几杯茶,茶在空谷间。

    坐着半山里伸出去的石台上品茶的郑清颜开始对着平哥抱怨。“老梅,这么好的地方,居然藏了这么久。早就应该叫上我一起过来了。不厚道,不厚道。”竹桥引泉,木瓢舀水,架柴烧火,铜壶煮汤,晨钟声起,山间云雾,沈为描述的品茗妙境此时活生生就在郑清颜眼前一一呈现,再加上闲僧执壶,高士浅斟,石台方寸之地何异于禅境。

    “这儿的环境确实不错,郑总,我们两兄弟和廖哥在山上立了几间房子,您有空的话随时都可以过来住上几天。”赵杰恰到好处的对郑清颜邀请道。

    “好好好,我有空一定常来。”郑清颜高兴的答应道,又对平哥说道:“怎么样老梅,到时候一起来?”

    “我女儿要在这边设公司,你说我来不来?”本来就要让梅凌在这边设兰天集团的分公司做夕阳红敬老院的项目,平哥顺理成章的就对郑清颜附合道。赵杰和沈为这两个年轻人正想着和这个省级大报的老总搞好关系,郑清颜这一答应,一下子就更近乎了。

    “这个地方好啊,基本上就没几个人来过吧。还是原生态的环境。”郑清颜把视线投向山谷,清风晨雾中自然生出一种出尘的意味,都市的尘腥奢欲尽去。

    “郑总眼光独到,这儿除了我们,就只有无愚师父常在这里喝茶练拳了。”沈为轻轻捧了一下郑清颜。顺便也带出无愚,让他和郑清颜多交流一下,沈为对朋友是从不吝啬自己的人脉资源的。刚才进山门的时候只是做了个简单介绍,到了石台,无愚又忙着烧水泡茶,这时才闲了下来。静静的听着来客们闲谈,出家人的入世出尘皆是自然而然。

    挖墙角(28)

    法宝寺这段时间香火比以前盛了不少,来到山上的客商司机很多都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人,法宝寺的名气也不小,这些人哪有见庙不拜的道理,矿泉水的热销又带动了M市很多人的游兴,上了万圣山不进法宝寺,那还有什么意思,香火旺盛之后顺带着做法事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无愚比起以前来也忙了不少,要不是沈为跟他打了电话预约,他今天还不一定抽的出时间来陪着这批客人。

    跟郑清颜聊着山里寺里的变化,无愚很明显的受益人的语气更让郑清颜感慨颇多,听到无愚说沈为还有后期开发的计划,郑清颜饶有兴趣的问道:“沈为,后期计划是怎么打算的?”

    本来沈为是不打算这么早对外宣扬的,不过郑清颜问了起来,他不说也不好,于是还是对着真人不说假话,字句斟酌的道:“我和杰哥,师父商量后的想法第一是帮助无愚师父扩建法宝禅林,将寺院园林化,规模化,利用万圣山和法宝寺的厚重历史,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区。第二是在山上做地产,不过是阴宅。”沈为着重说的是第一个步骤,对第二个想法轻描淡写就过去了。

    “搞墓地?”不仅郑清颜吃惊,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的平哥和廖哥都愣了神。郑清颜见问,沈为自然要接下去回答,“无愚师父身怀堪舆之术,测定了这儿藏风聚汽,是绝佳的墓地所在。”沈为补充说道。“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初步的想法是把墓地定位在高端消售上,最低标准也在每穴五万以上。主要客户群体是西南的成功商务人仕,以及对风水这门学问最有兴趣的东南沿海省份的成功人仕。”沈为的目标定的具体而实际。

    “原来你小子的杀招在这儿啊。”平哥想通了中间的关节,一拍自己的大腿,笑着对沈为赞许道。这个生意的利润比起正经的房地产来,还要大上许多倍,只要风水好,没有卖不出去的说法。在万圣山这种开发状态基本还是空白的地方,搞旅游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有风水上佳的墓地作为引凤招凰的载体,两者就是相辅相成互为倚角的绝妙组合了。

    在临近风景区的地方埋葬,祭奠先人朋友,还可在青山古寺洗涤身心,难为了沈为居然想的出来这些妙手。平哥和郑清颜相视点头,都觉得这个后期计划大有可为。中国这种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许多人对死的其所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风水观念一直就深入人心,有一眼藏风聚汽的吉穴作为百年之地,更是许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情况非常具有普遍性。

    挖墙角(29)

    “第三步是在山中远离墓区的地方修建限量的精品别墅,不过这是远期计划。”即然说了,沈为就把对万圣山的开发策略都讲了出来。他和梅凌这层关系,平哥当然不是外人,廖哥是肯定要在这里面参股的,宣传上以后仰仗郑清颜的时候太多了,所以虽然这些都是商业机密,沈为也是没有做什么保留,和盘托出。这个想法和平哥内心深处所想完全是不谋而合,在沈为说完第二步的时候,平哥就有了在万圣山开发高级房产的念头。

    “启动的时候,宣传上我可以拍板给你们在二版做一个系列报道。”郑清颜当场表态,对沈为这个后期计划执完全肯定的态度。省级大报的系列报道,这种力度支持下万圣山的墓地及后期的限量精品别墅想不红都不可能。

    晓得郑清颜是想还龙老七那件事的人情,沈为微笑着对郑清颜道:“谢谢郑总,到时候一定会来麻烦您的。”轻描淡写的将这件事情搁在一边。他现在的目地可不是万圣山后期开发的宣传,而是剑指镇江声势浩大的固堤筑坝工程。

    第168章格局

    M市市委办公大楼,宽大的办公桌前赵国荣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凝思。办公桌上摆着两个人的资料。兰天集团董事长梅剑平,省城都市报总编缉郑清颜。没什么隐私性的东西,就是两个人的简历以及现在的一些明面上的个人情况。

    良久,赵国荣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走了几步,活动了下身体,踱到宽大的落地窗前的沙发上坐下。他不大喜欢穿西装,所以只要不是正式场合,这个季节都是黑色或者灰色的夹克。示意站在身边的尹平凡也坐下来,赵国荣自己点上一支烟,放松的吞云吐雾。

    “有什么感想?”赵国荣整个身体靠着沙发,有些悠闲的对尹平凡道。

    并不知道老爷子极有可能要往上动一动的市委一秘这两天一直在琢磨沈为的用意,大致也猜的虽不中亦不远矣。他绝对不信赵杰和沈为会平白无故的捐几百万帮河道管理处的徐文军做面子工程。能让这两兄弟如此上心的做事,而且是说动了老爷子直接安排从市里下文,联想到摆在老爷子案头那位郑总编的资料,尹平凡心思电转道:“沈为想帮着市里做点宣传工作?”帮M市做宣传就是帮老爷子做宣传,尹平凡的话很经的起推敲。

    赵国荣笑了笑抽出一支烟递给尹平凡,尹平凡接过烟心中笃定。老爷子虽然对他的话不置可否,但这根烟却很说明问题,无疑就是对他说话的认可。尹平凡继续往深里想,以沈为的心智应该不会只是止步于此,内里肯定还有乾坤,难道。。。

    挖墙角(30)

    想到这里,尹平凡心头骤然惊喜交加,这是造势啊。老爷子向上走的话,他的情况当然是水涨船高,不管是继续跟在老爷子的身边还是外放出去主政一方,都是向前迈了一大步。

    “郑清颜郑总今天到,现在已经上了万圣山,下午去镇江。”赵国荣对尹平凡微笑着道。

    “恭喜赵书记。”尹平凡说话做事都很得体。老爷子这样说话,里面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尹平凡立时就是心领神会。

    “你跟沈为都是适合在体制内做事的人。”赵国荣很满意尹平凡的眼色,跟在自己身边这几年,尹平凡的的确确让他很省心,做事情很对他的心思。

    “他的底子比我要厚实的多。”尹平凡很谦逊的道。

    听尹平凡这样说,赵国荣摆了摆手,很慎重的道:“沈为搞经济很有一套,但你们两个还是各有所长,这个不能比。平凡,不要妄自菲薄。”沈为很早就离开了官场,尹平凡却是一直在公门里修行,此消彼长之下,体制内过经过脉的东西,尹平凡领悟的更多。

    “老爷子,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尹平凡私下里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称呼赵国荣。

    “说说看。”赵国荣很有兴趣的道。尹平凡难得主动表露什么意见,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在这个时候说出来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尹平凡把老爷子递给他的烟点上,措词严谨的道:“我想沈为可能不大愿意去基层工作。”这个事情是赵国荣在寿宴上当着众人说的,让沈为考虑。尹平凡通过跟沈为的几次接触,内心里有着自己的判断。现在这个时候让沈为去乡镇上,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

    “有可能,他现在和小杰两个人摊子铺的大了些,他如果放手的话,小杰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赵国荣清楚的知道一个亲儿子一个干儿子现在扩张的速度,何况沈为跟兰天集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他要是抽身出来走仕途的话,很多事情就会产生变化。而且现在沈为接触的是级别很高的圈子,不说郑清颜,梅剑平的老泰山可是军方的高层人物。和什么人的打交道决定着做多大的事,沈为到基层的话,反而束缚了他的发展。

    “虽然这次基层充实队伍起步很高,实职副科,但我觉得对他来说还是格局不大,比较之下他更适合进纪委这个部门。而且纪委现在也须要有一定能力的年轻人充实队伍。”尹平凡的意思不是想说让沈为不从政,而是找出了一个符合沈为特点的位置。其实在他这个位置跟赵国荣提到沈为的走向,尹平凡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应该出口,毕竟老爷子的眼光和手段是他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二者之间的政治智慧差距太远了。但是作为赵国荣的心腹嫡系,尹平凡这次还是发了谏言,关键的时候不怕赵国荣有看法。而这,却是让老爷子对他信任有加的重要原因,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秘书比起只知道按部就班做事的秘书更让赵国荣欣赏。

    挖墙角(31)

    赵国荣沉思着,过了片刻,摇头笑道还是看他自己吧,其实以他的性格,我估计他会一直帮着小杰走到底,不过你可以找个机会跟他提一下。赵国荣看人很准,沈为的确是那种士为知己死的人,从小就充满了侠气,这种气质跟后天环境无关,纯粹是天生的。以赵杰对他那种无所保留的坦诚相待,除非是赵杰让他去,或者是沈为自己认为他进体制内工作更利于赵杰的发展。除此之外,要沈为半途上舍赵杰而去,绝无可能。对沈为的人品,张月蓉早就下了定论,四个字,绝对可靠。

    顺着水线,从悬空石台的空灵意境中转移到矿泉水厂繁忙的生产线边,郑清颜真正的眼见为实。有温小刚和王兵两位理论与实干并重的管理者经营者,沈为和赵杰都是带着笑意站到郑清颜和平哥的身后一点,把讲解的位置让了出去。温小刚和王兵都是带过大团队见过大场面的人,和郑清颜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整个生产流程讲解起来深入浅出,简单易懂,郑清颜听的是不住点头。当温小刚说到矿泉水公司已经在着手在H城的高山上寻找无污染水源时,郑清颜对这个想法是大加赞赏。

    H城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型工业企业,废水废汽的排放量非常少,是M市最具原生态环境的城市。这个时候在H城着手为开辟第二个生产基地作准备,无疑体现出矿泉水公司领导层的高瞻远瞩。清凉池矿泉水现在的发展势头渐成燎原之势,利用这个已经竖立起来的品牌,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品种类,这看似简单的一步绝对是具有战略性眼光的举措。郑清颜非常赞赏的对身边的沈为和赵杰道你们有一个实力很强的领导团队啊。

    “主要还是温总和王总他们两个有水平,具体的事情都是他们在抓,我和杰哥都是甩手掌柜。”沈为一点也不居功,谦逊说道。不过事实上也是如此,矿泉水这边的生产销售,他和赵杰两个除了在手续,程序上下了些功夫,实质上的操作都是温小刚和王兵一手办成的。但是郑清颜从这句简单的话里却看到是两个心胸宽广的年轻人知人善用的格局,能让温小刚和王兵这两个上了年纪的有本事的男人心甘情愿的呆在山上做老黄牛,还不够说明问题?

    王兵和郑清颜很谈的拢,听沈为介绍了郑清颜的身份,王兵习惯性的就往矿泉水的宣传规划上去了,专业人士对话自然是主题明确,王兵又是知识面极广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说动莲花开放的精英,郑清颜对着跟他年级差距不大的王兵和温小刚居然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二哥,王哥,中午一起在无愚那儿吃素斋吧。”沈为对温小刚和王兵道。

    挖墙角(32)

    “算了,你们吃,厂里头事情多,我跟老王就不去凑热闹了。”温小刚何等眼色,眼前这个阵仗,赵杰和沈为肯定是有什么意图谋划,自己和王兵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参与的好。赵杰和沈为也不勉强,赵杰笑道那就随便你了,迪吧定在平安夜开张,到时候给你和王哥开庆功宴。咱们敞开了喝一次,不醉无归。

    “我过几天还要去H城,你们两个能不能抽个空一起去。”温小刚对着赵杰和沈为道。现在矿泉水的业务走上正轨,温小刚已经开始在做生态养殖的准备工作。他已经在H城看好了两千多亩的山地作为生态猪的养殖基地,就等着赵杰和沈为一起过去看了之后拍板,然后再跟H城政府谈优惠政策。

    “好,我们忙完这两天就和你联系。”沈为点头答应。生态养殖是可以做大传承的事业,是温小刚认定了要终生从事的项目,也是赵国荣非常认可点了头大力支持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杨显和那边也应该打个招呼,H城之行是应该提上日程了。

    离开水厂,一行人沿着山路重新回到绿树掩映中的法宝寺。无愚让寺院里的居士精心的素斋一摆上桌子,马上就吸引了郑清颜的眼球。素熊掌,素果子狸,素野兔,素水鸭子,素鲤鱼,林林总总。郑清颜也不是没吃过素席,但是利用各种素菜的色泽形状做成种种野味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等到动了筷子,嘴里吃到那种真正无公害的疏菜香味,郑清颜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如何?”平哥笑着问自己的老友。郑清颜连着夹了几筷子,平哥当然看的出他的满意。

    “巧夺天工啊。”郑清颜很有感触的道,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简单的东西硬是做出了不简单的菜式出来。

    “等你晚上吃了镇江的鱼,怕是就不想回去喽。”平哥开始把话题引向镇江,今天上午的铺垫工作做的如此之好,下午在镇江见到的怕就更是一番景象了。

    民心所向(1)

    第一章

    第169章民心所向

    岷江古渡,郑清颜平哥廖哥伫立在渡口,眼前是一派装沙填土真忙的景象。

    “大干三个月,打赢防洪固堤战役。河道管理处宣”不劳郑清颜发问,河道管理处打出的巨大横幅标语就给出了答案。徐文军考虑的非常周到,标语只有一幅,就是个提振士气的口号,看不出什么做秀的痕迹。

    “这么早就开始做防洪工作了,还真是难得一见啊。”从万圣山下来,郑清颜心情很好,轻声对站在一起的平哥说道。看到河边上的忙碌景象更是顺眼。这种有利于民生的事对他这种很正派,有正义感的人来说,的的确确很对脾气。

    平哥微微一笑,显然是摸准了郑清颜的这些性格,晓得他会有这样的表现,随声附合道:“是啊,一般来说政府做这些事情都要等到明年开了春之后了,想不到M市居然现在就开始在搞了,有些独树一帜的意思。”

    “明天开春搞的话最多就是些查缺补漏的小动作,眼前这个动静不可同日而语,是全方位搞的大工程啊。”五十多岁的郑清颜看着没什么大气魄,看问题却是眼睛里不揉沙子,话说出来也是一针见血。岷江河左岸的施工一看就是在筑防洪堤,在新闻战线第一线战斗过很长时间的郑清颜一眼就看得出河边上这个工程的力度不小,是大规模的防洪举措。

    “老梅你看,那些人干活的明显是当地的农民。”郑清颜指着在岸边挥汗如雨的一大批人对平哥道。大量的村民在施工队伍中格处显眼,他们手上拿的工具跟专业的施工人员有着很显著的区别。

    平哥正要说话,赵杰和沈为引着徐文军走了过来,“徐处,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省城兰天集团的梅总,我们的沙石就是供应给兰天集团。这一位是郑总。”沈为将徐文军引见给平哥和郑清颜,却只说平哥的身份,没有提郑清颜省都市报总编的身份。“梅总,郑总,这位是M市河道管理处的徐处长,正在这里现场指挥。”

    “你们认识?”郑清颜不疑有它,很随意的问道。

    “赵总和沈总对这次防洪固堤的工程支持很大,捐了五百万到河道管理处。”徐文军随口简单答道,有的放矢。

    “哦?”郑清颜看向沈为,没想到这两个年轻人居然对公益事业有这么大的捐赠力度。对沈为的观感又上了个台阶。

    “我们在镇江有沙石料场,捐点钱修缮堤坝也算回报镇江的老百姓。再说徐处对我们的支持很大,我们取料都是在河道管理处的专门指导下进行,捐款也是对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的支持。”沈为很实诚的对郑清颜道。

    听了沈为有些平和的话,郑清颜很有兴趣的对徐文军问道:“今年的汛期也就是刚过,你们现在就搞防洪工作,不觉得早了些吗?”

    民心所向(2)

    “如果是补补漏现在确实早了些。但我们这次一是要加固右岸的大坝,二是要把左岸的防洪堤全部都建起来。无论是防洪,还是对两岸的灌溉问题都要做大动作。”徐文军很肯切的道。他是早就做足了功课,胸有成竹,郑清颜问什么他都能回答的头头是道。

    满身汗水,衬衣袖口和裤脚都挽了起来,活生生吃苦耐劳形象的徐文军一点也没有处级干部的官样,没等郑清颜再问,自己打开手中的清凉池矿泉水,喝了一大口,又道:“前些时候市委领导视察了汛期过后的岷江两岸堤坝,后来专门组织人手和我们河道管理处一起做了个调研,认为明后两年的汛情会逐步加大,所以对堤坝的防护工作指出了指导意见,专门发了文,调拨了专项资金用于筑堤固坝,市委赵书记说了,要确保两岸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

    “怎么这么多村民也在河边上施工?”平哥对徐文军问道,适当的敲了敲边鼓。

    “哦,是这样,当地的老百姓一听说百姓一听说要修防洪堤,马上就赶了过来看,都说是大好事,有些人就主动帮着我们的施工队伍干了起来,后来镇江的陈平陈书记过来后干脆就组织了一下,领着他们跟我们一起干,我们这边给这些村民按天计酬。”徐文军对镇江的村民的劳动积极性赞不绝口。

    “陈书记也在?”赵杰对着徐文军问道。

    “在,他在左岸那边指挥这里的村民,等一下要过这边来的。”徐文军遥指着江面说道。

    “正好,难得能请到你们两个,等一下干脆一起吃饭,我让刘老二在古渡渔村定了些黄辣丁。”沈为对着徐文军发出邀请。

    徐文军还没答话,对河边上的事情起了探究心思的郑清颜也开口留人,“徐处,就一起吃嘛,我还想跟你聊聊,你们怎么就认为明后两年的汛情会逐步加大呢?”

    离晚饭的点还有一段时间,在古渡渔村里搬了七八张椅子出来,沈为和赵杰陪着平哥廖哥郑清颜坐了下来,跟徐文军聊天。

    “我们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是全球气候变暖。”徐文军侃侃而谈。“调研报告我放在办公室了,没有带出来,不过大致的意思和数据我可以跟你们说说。”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会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民心所向(3)

    汛期是由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长江流域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每年五至九月份,流域内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岷江上游的森林对保护长江上游的丰富的水力资源;提供四川盆地充足的工农业用水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由于该林区不合理采伐利用及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已逐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据河道管理处的测量,这几年岷江河汛期时的流量呈明显的逐步增大态势,最大洪峰值已经达到每秒16700立方米。

    为提高防汛应变能力和防汛主动性,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秩序,保障各项工作稳定进行,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M市才在这个时间开始了防洪工作。

    徐文军有理有据的对郑清颜和平哥阐述了市里这次防洪工作的来龙去脉,最后意味深长的道:“是主动提前做工作,科学的修堤坝兴水利还是年年被动的抗洪抢险,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防洪的事情不比其它,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事情,临时抱佛脚这种做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干的。”

    郑清颜咀嚼着徐文军话里的意思,特别是那句“是主动提前做工作,科学的修堤坝兴水利还是年年被动的抗洪抢险”完全打动了这位具有高度新闻敏锐感及社会责任感的都市报主编。

    火候已经足够,平哥心里已经确定郑清颜肯定会关注这件事情,过犹不及,平哥悄悄对沈为和赵杰使了个眼色。

    沈为会意,笑着对徐文军道徐处,差不多到吃饭的时候了,工作上的事情就不说了,咱们准备开饭吧。徐文军当然明白沈为的意思,笑着答应道一说起来就收不住了,呵呵,我打个电话让陈书记早点过来,免得担搁了梅总和郑总吃饭。说完摸出电话打给陈平。

    “饭晚点吃没什么关系,呵呵。”郑清颜笑着对沈为说道,转脸对徐文军很正式的问道:“徐处长,你们那份关于岷江河的调研报告能不能复印一份给我。”

    成了,赵杰和沈为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头都是一松,徐文军这种外表实干气息很重的官员,让郑清颜的接受度很高。“可以,我回去后复印一份交给沈总,让他转交给你。”徐文军温和的道,心中也是有数。

    陈平很快就赶了过来,长期在基层的工作经验让他跟郑清颜交谈起来也没有什么障碍感,把村民对市里修堤缮坝提前做防洪工作的拥护态度和投入热情详细的说了一下,陈平提都没提镇里村里有什么功劳,给郑清颜也留下了个踏实肯干的乡镇书记形象。

    民心所向(4)

    “民心所向啊。”郑清颜对平哥感慨道,语气虽轻,含意却重逾千斤。

    第170章养民莫大于水利

    镇江的黄辣丁肉质细嫩鲜美,三十年陈的茅台基本上也是有价无市,有这样的好菜好酒,加上赵杰和沈为这样好客兼有趣的地主在桌子上谈笑风生殷勤相劝,平哥这种老友举杯作陪,更兼徐文军和陈平这两个各自区域的一把手频频敬酒,郑清颜左杯右筷,很快就有些醺醺然了。

    “徐处,陈书记,你们这个工程千万水不得啊,这是造福千家万户的事业,也是保障千家万户的事业。”郑清颜虽然是享受厅级待遇,同处级的徐文军科级的陈平说话却没有用居高临下的语气。一是毕竟没有真正的上下级关系,二来徐陈二人都是实打实的体制内实权人物,跟他这种编外人员根本是两回事。

    历来各朝各代兴修水利的人都是千古留名。以农立国的中国,历史以来就重视水利,重视水利,成为为政之要,而且前人治水之法早就采用因地制宜,不要说远古的大禹治水,就说历代之史书,对各朝各代的水利建设,大多有著录。因为我国境内,河川众多,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无不将兴水利除水害作为已之政要而行之。《史记?河渠书》有说:水利甚悉,除害兴利,民受其赐。就以黄河为例,历来为中国之患,而自“禹疏九河而患少息”起,自此历朝历代又都有自己的的治河之策。明代邱睿提出“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兴水利,民备荒年”的方法与思想。清代思想家则提出“水得其用,可以挽凶而为丰,化瘠以为沃,利莫大焉”。又提出:“高田用蓄,水田用泄,旱年用蓄,水年用泄”的治水办法,甚至深层次揭示:养民莫大于水利之说。兴修水利,是稳定国家社稷的基本条件之一。治水在于兴农,如何治水,又将决定于农之如何兴?书上有载:“农既得其时,种既得其宜,然且不熟者,水旱贼之也。水旱之灾,虽天所为,至于人力,亦有可及矣。故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此乡遂之田制也”,可见“地利之食于人溥哉。”从上述可见,兴农在于治水,治水在于筑沟渠,筑沟渠在于抗旱防涝……如此系统整体之规模,可见先人对治水之重视。而治河,历来又是治水的重中之重。虽然在各朝各代,兴修水利成了政要之明智之举,但是还有一些冥臣官僚,失职为患,“今之所谓治水者,徒而议论纷纭,咸无良策。水监之官,既非精选,知河之利害者,百无一二。虽每年累驿而至,名为巡河,徙应事故。问地形之高下,则懵不知;访水势之利病,则非所曰。既无实才,又不经练,乃或妄兴事端,劳民动众,阻逆水性,翻为水患——水患本可防治,但凭无知、无识、无才的官僚治水,乃造成水患之原因!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今日之水危机就历史以来,已是到了过之而不及的地步。历史上水危机大多是自然所为之危机,所以人类通过对分布于地理之水系河网流通以疏浚、堵塞等方法加以治理,而水系的诸多自然功能还可以运行自若。如今,人为的水污染造成水系自净功能的丧失;人为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人为的水分亏缺造成水分平衡功能的丧失;人为的水文区域变化又造成水体循环功能的失调。这就使地球上水陆分化日益加剧,水陆分化造成的危机对人类生存之威胁亦日益厉害。有些酒意了的郑清颜话匣子打开后有些滔滔不绝起来。

    民心所向(5)

    构造和谐社会,在于保障人民生活。而要保障人民生活,在于保证人们的吃、穿、住、行之基本的物质供给。而粮、棉、菜肴,即人们的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生活,都离不了水,因此,清代思想家曾明确指出:“养民莫大于水利”,“水得其用,可以挽凶为丰,化瘠以为沃,利莫大焉”。而纵观历代来治水之要,首先无不在于防患于未然的治水思想;其次是具有治水是稳定国家的基本条件的功利认识,并成为为政之要务;然后是认识水性,因地制宜,治水重在治河,及治水之各工功,物效等实践知识的产生,使之方法层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然后总结教训,特别是对治水之患中因于官僚的无知无识无才等使之失职责予以了充分的指责。而我们历来于水利思想之重视,又无非源于我们的先哲对“水乃万物之本源”,“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与水利具有休戚相关的关系”之认识而已。从开天辟地起,人类从采集渔猎起,可以说,从没有脱离过对水产业的物质需求之利用。直至今后,不论是间接的交换,还是直接的交换;人类的生存与水生植物,水生类蔬菜,特别是水产业的开发、养殖、加工将会更科学地发展。因此,特别要尊重先哲所阐述的“农本在于水利”的思想学说,继承历来各代重视兴修水利的经验教训,从而在更科学地发展建设水利事业中,保证我们的农业基础建设,保证人民的衣食之源,使之实现对兴业强国之本的巩固。

    郑清颜不愧是肚子里满是锦绣的人,趁着酒兴基本上是引经据典,一气呵成。把桌子边上坐着的一众人等听的是不断的点头称是,受益菲浅。

    说到这里,郑清颜对徐文军和陈平道:“你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符合防患于未然这个中心的治水思想,很有远见。”

    没想到居然得到了郑清颜的高度评价,徐文军赶紧拔高了市委的指导,很认真的道:“主要还是市委赵书记拍了板,明确表态克报一切困难,保证资金,这个工程才得以顺利实施。”

    市里下发的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M市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05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民心所向(6)

    听了徐文军对M市市委市府都水利建设态度的介绍,郑清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道:“你们这位赵书记是有远见有魄力的人啊。”一般来说,地方财政的资金对这种投入很大的民生工程都不会有很大的倾斜,没有一把手的支持,除非是有水利厅划拨的专项资金,才会出现现在这种力度的大工程。

    接下来平哥和沈为慢慢把话题从堤坝的修建上引开,大家的言谈就开始天南海北。反正郑清颜已经开口让徐文军把调研报告给他,借着这个原因平哥最后可以单独再加一把火,把郑清颜的工作做扎实。

    刘老二和刘老四都没有跟沈为赵杰他们坐一张桌子,而是坐到了周丽那边女将们的桌子上。刘老二压低了声音问周丽道:“嫂子,为哥他们那边桌子上坐着两个省城里下来的客人什么来头?气场这么大。”他和刘老四在河边上维持秩序,过来的比陈平还要晚了一些,沈为也就没特意给他们两个介绍平哥和郑清颜。刘老二估计有一个肯定是平哥,但是还是想问清楚些。

    “一个是凌子的爸爸,平哥,就是坐在你为哥左手边的那个,另一个是省都市报的老总,郑总。”周丽低声答道 (精彩小说推荐:

    ) ( 极道军师 http://www.xshubao22.com/3/300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