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请吴先生啊,人家连大学生都能教。“田大康连忙又搬出吴清源。
老支书琢磨了一会,最后使劲一磕烟袋锅:”成,就这么办,俺去各家各户说说,记住,这事千万不能张扬,要是叫公社和县里知道,咱们请反革命来当先生,全都得完蛋!“
”是!“娃子们异口同声,他们或许不知道,老支书下了这个决心,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吴先生,俺们拜师来了。“几分钟之后,娃子们就呼啦啦冲进田大康家院里,等吴先生出了屋,猛听一声吆喝:”给先生磕头——“
娃子们呼啦跪倒一大片,当院都满了。黑妞也从狗窝里面钻出来,挨个舔他们脸蛋子。就连球球也从屋里跑出来,挨个用小巴掌打招呼。可是娃子们一个个都十分严肃,没人搭理它。
”你们这是——快都起来!“吴清源也激动了,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对这一套还是很看重的。
娃子们都规规矩矩磕了仨头,然后这才站起来,一个个脸上都美滋滋的,感觉好像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今以后,他们就是有组织的人啦。
”富贵哥,磕完头给不给压岁钱啊?“一个光屁股的娃子在田大康耳朵边磨叽。
”你掉钱眼里了,先听先生训话。“田大康在他脸蛋子上拧了一把。
吴清源的目光逐一从这些娃子身上扫过,有梳着木梳背的,也有打着歪桃的(都是头型);脸上也有抹着泥道子的,还有大鼻涕快过河的,更有光溜溜跟黑泥鳅的——
这注定是他最不成体统的一批弟子,也一定是叫他最激动和欣慰的一批。在人生走入最低谷的时候,在亲戚朋友学生都跟他划清界限的时候,却还有一批刚刚懂事的娃子信赖他,亲近他,这怎能不叫激动?
在这一刻,娃子们都现,先生的嘴唇颤抖,两眼使劲眨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半晌,吴清源低沉的声音响起来:”以后你们都是我吴清源的好弟子,先生现在很穷,不能给你们金钱,但是可以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交给你们——“
最后一句话,吴清源几乎是吼出来的。娃子们不管听没听懂,但是都感觉热血嗖得一下子涌到脑瓜顶。这一瞬间,先生那通红的眼圈,刀削般的脸庞,自心底的呐喊,成了他们记忆中的永恒。
(早晨起来一瞧断网,只能跑到网吧更新,连着三章,呵呵,这是第一更,还好有几章存稿)
第十七章 白手起家
先生和学生都有了,但是剩下的却是啥也没有,书本纸笔,桌椅板凳,黑板粉笔,甚至连教室都没着落,白手起家,好像就给他们预备的。
老支书做通了各家各户的思想工作之后,在生产队的西厢房腾出两间屋,当做教室。吴清源领着娃子们把教室清理干净,空空落落的,除了人之外,啥也没有,也不由犯了难。
田大康转转眼珠,想起来在别处看过,用土坯搭课桌的,外面抹上黄泥,也能对付用,于是就把这个想法说了。
正好现在大田里面也没啥活,老支书就给分配过来十多个壮劳力,开始垒课桌。小娃子们都跟着打下手,搬坯和泥啥的,大干三天,一个个将近一米高的土台就垒起来。最上面抹得平平整整,再粘上一层牛皮纸,也挺像样。
至于板凳,则是自个解决,家里有的就在家里拿,没有的整个木头墩子或者摞几块土坯,都能凑合,最难的是没有课本。
按理说那时候的课本挺便宜,语文书和数学书加起来才三毛多钱,关键是没地方买去啊。
娃子们按照个头大小,都找好自个的位子,教室里面立刻满满登登,一共二十四名光荣的小学生,都把腰板拔得溜直,眼巴巴地等着学习。明明也来了,坐第一排,跟七仙女同桌。
吴清源先生的水平确实比较高,琢磨了一阵子之后说:”干脆就按照我的法子教,安排三个科目,每天一节政治课,学习**语录,以后再学习老三篇,顺便就识字了;再有两节语文,两节算术,教材我自己编。“
田大康一听,心里嘿嘿直乐:这不变成私塾了吗?
”先生,能不能每天安排一节军体课?“二牤子代表广大同学提问,所谓的军体课,就是体育课。
”**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提议通过了。“在某些方面,吴清源并不古板。
”还有音乐课、图画课呢?“娃子们一听都来劲了。
这回吴清源也愁了,虽说他是学术权威,可是唱歌画画却不在行。
一瞧先生面露男色,作为大班长的田大康当然要挺身而出:”先生,俺会唱革命歌曲,到时候领着大伙学就成。“
”好好好,那就再加一节音乐课。“吴清源点点头,然后又说:”为了节约开支,咱们就买黄草纸写字,每人再准备一支毛笔,一块墨,就可以上课了。“
那时候,钢笔是稀罕玩意,一般走到大街上,上衣兜插着一支钢笔的,肯定是干部;要是插着两支的,那肯定是大干部,要是再多插几只——那估计就是修钢笔的了。
这么金贵的玩意,小娃子们想都不敢想。而吴先生传统文化的底子比较深,所以主张娃子从小练毛笔。这种思想,在当时还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所以那时候能上学的,多少都能写两笔。
提完要求,先生又把目光投向田大康:”富贵啊,你领人去公社,把大家的学习用品都买回来,我不能随便出村。“
”是,先生。“田大康答应一声,然后又向娃子们说道:”一人交三毛钱,一会俺就跟二牤子、三光子去供销社,现在都回家取钱——没钱的就拿仨鸡蛋——“
在农村,鸡蛋也能顶钱用,换点油盐酱醋啥的都成;小娃子们都从家里偷过鸡蛋,然后换点糖块啥的解馋。当然,痛快嘴之后,一顿屁股板子是少不了的。
娃子们开始不明白啊:老娘咋就能知道一天下几个鸡蛋呢,每回偷完都躲不过去一顿打。后来也渐渐明白了,敢情头一天晚上,各家的婶子大娘都要把鸡窝里面的母鸡拎出来,摸摸有没有蛋,所以第二天能下几个,心里早就有数,还想玩花样,没门。
娃子们就地解散,不大一会66续续回来了,田大康一瞧有点傻眼:都从兜里掏鸡蛋呢,只有七仙女和三光子拿来了毛票。
八叉子最惨,哭咧咧抹着花脸回来:”俺娘不给钱,也不给鸡蛋。“说完,坐在地上,俩腿一蹬就开嚎。
”没事,富贵哥先给你垫上——“田大康把他哄起来,叫二牤子找了一个土篮子,把鸡蛋都装上,里面还撒了不少铡碎喂马的谷草,免得弄打了。
因为要抬着土篮子,所以田大康就把书包递给明明,并且小声叮嘱:”要是来电话,你就先替哥听着点。记住,别叫那个刘老六骗了。“
明明乐呵呵地点头,一副叫人很放心的模样。
”啥刘老六啊?“三光子耳朵贼。
”就是那个绕口令啊。“六指子哇啦哇啦**起来,小娃子们也都跟着起哄,一块嚷嚷:”六十六岁刘老六——“声势极为浩大。
田大康领着二牤子三光子,轮班抬着鸡蛋,满带着娃子们的期望,踏上征程。
篮子里面一共六十多鸡蛋呢,也不轻省,走了将近仨小时,小哥仨都累得胳膊酸腿软,这才来到供销社门口。
”冰棍——“一声吆喝传来,立刻把小哥仨的目光都牵引过去。田大康拿出一毛钱:”买三根。“
大老远的,二牤子和三光子都累坏了,应该奖励一下。可惜的就是,大热天的拿不回去,要不然,给明明也带一根。
三根冰棍花了六分钱,而且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冰棍,全是冰,透着淡淡的奶味,吃到嘴里,那叫一个凉快啊。仨人谁也舍不得大口咬,都含在嘴里,叫冰棍慢慢融化,能多唆啦一阵。
最后就剩下仨冰棍杆,可是还舍不得扔,装兜里留着,光溜溜的,回家馋死那帮野小子。
把鸡蛋在收购部卖了,然后给开了票据,直接顶任务了。那时候家家户户虽然养鸡的数量受限制,但是出售鸡蛋还给定量。到了秋后,你要是卖不够数,就从口粮里面往外扣,而且一扣就挺多,狠着呢,谁叫你不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了呢。
攥着钱进了供销社,这是一大溜砖房,进到里面,立刻感觉清凉不少。转圈都是柜台,柜台上边是**语录和一些宣传画,内容也多是描绘韶山日出、**之类。
哥仨也都跟着大人来过一回两回的,不过亲自买东西还都是头一遭,心里这个激动啊,看啥都新鲜,眼睛早就不够用了,估摸着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个德性。
二牤子直接奔向卖小人书的柜台,三光子则直勾勾盯着买糖果的,嘴角还很不争气地淌出哈喇子。田大康也不管他俩,直接来到卖文具的柜台前:”阿姨,买二十五支小号毛笔,还有墨和黄草纸。“
售货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大概是被他一声”阿姨“叫得挺开心,就拿起油笔,唰唰唰在一沓纸上写了半天,然后刺啦一声,撕下两张,递给田大康。
田大康有点摸门不着:”阿姨,俺是自个家买东西,不用开收据吧?“
(早晨起来就断网,到网吧三连更,这是第二更)
第十八章 燕语莺声
事实证明,田大康毕竟还是有点和时代脱节,那个阿姨一声轻笑:”这是开票,你上那边交款,然后再拿回一张领东西就行了。“
田大康一拍脑门,脸上一红:忘了,那时候到国营单位买东西都得先开票才行。于是捏着纸单,交了八块多钱,又把二牤子和三光子拉回来,一起查收物品。
笔墨都装到二牤子的兜子里,黄草纸卷成一筒一筒的,往框里一放,一个人就能挎动,比来的时候轻省不少。
出了供销社,田大康往红旗饭店那边望了一眼,狠狠心,过去买了几个烧饼,一个七分,二两粮票,他们仨走了二十里路,早就饿了,而且一会回去还得走呢。
”这烧饼真好,又大又圆,就跟月亮似的,俺还是头一回吃呢。“二牤子捏着黄澄澄的烧饼,一边吃一边赞。
三光子吃过一回,多少懂点:”再往里咬还有糖呢——二牤子,用俩手捧着吃,上面还有芝麻呢,别掉地下。“
一个烧饼下肚,俩人都瞪眼瞧着田大康,他手里还剩三个呢。
”走啦,这个是给明明他们留着的。“田大康挎起土篮子往回走。
”等以后俺有钱了,天天吃烧饼。“二牤子立下了宏伟志向,也紧跟在后。
三光子心眼比较多,一边走一边说:”俺知道一个赚钱的法子,听俺爹说,县城的收购部收挺多东西呢,比如说道边的车轱辘菜,把籽撸下来,就能换钱。“
他说的车轱辘菜就是车前子,田大康听了不由心里一动:看来是该想想招了,哪怕领着大伙赚点书本钱也是好的。
大概是吃了烧饼的原因,走得都挺有劲,太阳落山前,终于回到屯里。把东西直接放到学校,三个人先把自个那一份领回去,美滋滋地返回家里。
一进院,田大康就看到明明站在当院,正抬着头出神,听到脚步声,茫然地望过来:”富贵哥回来了?“
”闻闻,看哥给你带回啥来了?“田大康把烧饼递到她鼻子跟前。
明明抽抽小鼻子:”哥,是烧饼吧?爷爷最爱吃烧饼了。“
田大康揪揪她的小鼻子:”跟小馋猫似的,鼻子还真好使。“
”嘻嘻,不光鼻子好使,明明的耳朵还好使呢。“明明抿着嘴乐,感觉今个像捡到宝了,特别高兴。
”一般眼睛坏了的人,耳朵都格外好使。“田大康心里暗叹一声,又琢磨起啥时候上山,看看能不能找到大帅叔说的夜明砂,这些日子忙完了菜籽忙学校,一点没闲工夫。
”哥,我能听懂小燕子叫呢。“明明神秘兮兮地小声说。
”嗯,俺也能听到——啥玩意,听懂话,不可能啊。“田大康瞪大眼睛,简直是开玩笑嘛,小丫头就是喜欢幻想。
”你听啊,窝里的小燕子都吵吵饿呢。“明明叽叽喳喳,跟小燕子也差不多。
田大康挠挠后脑勺:”这俺也知道,大燕子一叼食回来,小燕崽子肯定都这么叫。“
”不信是不是?“明明鼓了鼓小腮帮,嘴里咕噜几声,令田大康无比惊讶的事情生了,只见一只打食回来的大燕子,十分轻盈地落到明明伸出的手背上,嘴里叼着个小飞虫,圆溜溜地黑眼珠一眨一眨的。
”哥,你要是不信,我就叫大燕子给你喂食试试。“明明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兴奋劲。
”算了,俺可不想吃飞虫。“田大康纳闷啊:这是咋回事,碰巧了吧,也许这两天她没啥事,跟燕子混熟了。
于是领着明明进屋,李奶奶把饭也做好了,一家人坐那吃饭。明明把自个的烧饼掰了半个,然后递给田大康:”球球说它问道香味了,再不给吃,一会就馋哭了。“
李奶奶和吴清源听了,先是一愣,然后一起微笑,都把这个当成小孩玩意,属于儿童的天真。
一听她还拿这个说事,田大康不由接过话茬:”黑妞还说呢,它也馋了,明明你剩下的半拉烧饼就给它吧。“
”哼,不理你了,黑妞说它抓了一窝大眼贼,已经吃饱了。“明明撇撇嘴,开始吃饭。
田大康一瞧黑妞还真没在屋,心里也有点纳闷:要是往天吃饭,这家伙肯定在地上晃悠,今个咋出息了呢?
于是扒拉了两碗苞米茬子水饭,然后到外面查看,只见黑妞正在篱笆墙底下用鼻子拱土呢,看到田大康,晃荡了几下尾巴。
田大康知道,狼和狗都有埋食物的习惯,吃不了的东西,先用爪子挠个坑埋起来,等饿的时候扒出来再吃。于是连忙找了一个柳条棍子,在它刚才拱的地方捅咕了两下子,露出一个耗子一样的家伙,唯一的区别就是尾巴毛蓬蓬的,赫然是一只大眼贼。
看着小主人张大嘴,仿佛真能吞下大眼贼的样子,黑妞一下子扑上来,叼着大眼贼跑回狗窝,嘴里还哼哼几下。
”怎么会这样?“田大康的大脑一时间有点短路。
”哥,黑妞说你要抢它的东西吃呢。“脆生生的声音从身后飘过来,田大康猛然一回身,抓住明明的胳膊:”告诉哥,这是咋回事?“
现在,他终于有点相信了。
明明小脸上满是得意:”是刘爷爷告诉我的!“
”刘爷爷,哪个刘爷爷——“田大康想了一下,屯里好像没有姓刘的老头,不由惊呼一声:”不会是刘老六吧?“
”嗯,你去公社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刘爷爷来电话了,跟我说了半天话,他还夸我是个好孩子,然后说给我一个礼物,就用那个手机给我脑子里什么波,然后我就能听懂球球和黑妞它们说话了。“明明兴冲冲地把经过说了一遍,看得出来,对于一个盲孩子来说,这个本领叫她很开心。
”这个死刘老六,这么强大的功能,他咋不给俺——嘿嘿,好啊,给明明最合适了——“田大康忽然一下子想明白了,明明的眼睛虽然坏了,但是却有了这个补偿,那不是正好吗!
听他这么一说,明明脸上的笑容更灿烂:”哥,刘爷爷说,这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连你也不许知道呢。“
”别听他瞎白话,不叫别人知道就行了。“田大康有点郁闷,跟刘老六接触好几回,啥好处也没得到。这老小子,简直是重女轻男——
”那咱们俩拉钩。“
田大康在她伸出的小手指上勾了勾,然后才醒悟过来:”那个手机是俺的啊——“
(第三更也来了,呵呵,回家接着码字)
第十九章 人生第一课
田大康本来想拉着明明好好实验一番,不过外面已经黑天了,只好进屋。小油灯已经点上,黄草纸裁成方形,铺在桌上,就连毛笔也已经用水把笔头泡开,架在一块石头上,那是李奶奶找来充当砚台的。
”富贵,写字吧。“吴清源目光炯炯,投射到田大康脸上,竟然无比热切。
”不会是教学生也会上瘾吧,这么急?“田大康心里琢磨着,身上可不敢怠慢,前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致使碌碌无为,如今重活一回,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正是青春年少,又有名师当家教,要是再学不好,那就找根歪脖树上吊算了。
”以后除了在学校的功课之外,在家还另有任务,下边就开始临字吧。“吴先生瘦削的脸上渐渐归于平静,似乎这一刻,身外的荣辱兴衰都浑然忘却。
在第一张黄草纸上,写着四行字,一笔一划,一丝不苟,遒劲有力,力透纸背。
田大康知道,因为没有现成的字帖,这是先生给他写的范字。于是轻声**起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到最后,也不觉加重语气,似乎一股天地正气,从纸上扑面而来。虽然他以前的文化水平不咋地,但是也知道这是文天祥的《正气歌》。
”富贵,胸中有正气,鬼神趋避之,这口气,你可敢有?“吴清源目光如电,似乎一下子穿透到田大康的心田。
”先生教导,永远铭记心间。“田大康也不免激动起来,未曾学艺,先学做人,看来自己找对先生了。
吴清源微微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富贵,你认识字?“
田大康抓抓脑袋:”先生,俺以前看小人书,读**语录,也认识一些字。“
”都是自学的吧,那就好,下边我教你执笔。“吴清源手把手地开始教,田大康以前还真没用过毛笔,捏在手上,感觉有点别扭,在纸上写了一横,哆哆嗦嗦,跟锯锯齿似的。
李奶奶拿着做活的针在油灯捻子上挑了两下,灯光立刻亮了不少,然后笑眯眯地看着田大康:”富贵会写字啦——“
田大康脑门有点冒汗:还是重生者呢,真失败。
”莫慌,手要稳,心里更要稳,毛笔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行笔需中锋,如为人之中正……“先生拿起笔,给田大康示范,一老一小两个人影,被油灯投射到墙上,都显得格外高大。
第二天早晨起来,田大康觉得手指头有点疼,尤其是无名指内侧,硌得最厉害,不过对于苦水里泡大的人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事。
吃过早饭,田大康收拾好书包,然后领着明明出门上学。他心里急着去开门,就要背明明。可是明明却晃晃脑袋,两个蝴蝶结也跟着飞起来:”黑妞领着我就成。“
只见黑妞乖乖地走到明明身边,明明摸索着在它脖子上绑了一截绳子,绳头攥在手里,然后拍拍黑妞的脑门,黑妞就迈着四方步走起来。
导盲犬啊——田大康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地上,这招都能想出来,小丫头还真够聪明的。最主要的是,她能跟黑妞完全交流,配合起来肯定会十分默契。
震惊之余,田大康心里也不由暗自敬佩:别看小丫头瞅着文文弱弱,但是心里更要强啊——
跟在明明身后,很快,前面就传来清脆的歌声:”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两个小辫一甩一甩,红蝴蝶结飘呀飘,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
六指子和几个小娃子站在道边都看傻了,嘴里**叨着:”这个可比富贵哥教的那个六十六岁刘老六强多了……“
到了学校,田大康给他们文具,教室里面顿时开锅了,田大康咋喊也压服不住,最后只好使出绝招:”先生来了——“
这一嗓子真好使,娃子们立刻各就各位。田大康这才把三光子叫上来,挨个给大伙小瓶。都是装青霉素的小药瓶,上面带着胶皮盖,里面黑乎乎的,装着半下子磨好的墨汁。
这是昨天上公社的时候,路过卫生院,田大康突奇想,捡了不少小药瓶,用来装墨汁,又方便,又不怕洒。
”把手都背过去,挺直腰杆坐好,明明你先教大伙唱歌。“田大康挥大班长的作用,在先生没来的时间,先上起音乐课。
”嘿嘿,这帮小兔崽子,唱得还真来劲。“老支书透过窗玻璃往里面瞧了两眼,然后笑眯眯地吧嗒小烟袋。
”这一上学就是不一样,坐那都人模狗样的。“吴大帅也笑嘻嘻地凑过来。
”走吧,咱们别在这影响娃子学习。“老支书扯扯他的衣襟,吴大帅也就背着手溜达了,嘴里还哼哼着样板戏,哼着哼着,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太阳当空照,花儿对俺笑“。
吴清源走进教室,田大康赶紧吆喝一声起立,娃子们齐刷刷地站起来:”老师好——“
”请坐——“吴清源面色沉静,内心却早就澎湃起来,站在这里,竟然感觉无比神圣。
整个一上午,忙忙活活就过去了,娃子们学会了执笔,还学会了四个生字”山石田土“。因为没有黑板,所以吴清源就把整张的黄草纸粘在墙上,然后在上面直接书写。
本来还计划上一节算术课和一节政治课,结果吴清源还是高估了这些娃子的能力,这是他们上的第一节课,一上午学会四个生字就不错了。
听到当当当的钟响,吴先生也只好宣布放学。教室里面重新开始兵荒马乱,等出了屋之后,八叉子嘴唇上就多了两撇黑黑的八字胡,他还从裤兜里面掏出小木头枪,嘴里喊了一声:”八格牙路——“
”消灭日本鬼子。“三光子领着几个娃子冲上去,八叉子立刻就被摁在地上。平时大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抓坏蛋,而八叉子年纪又小,跑得又慢,当然回回都是大反派。后来自个也就习惯了,直接就友情出演日本鬼子。
等他从地上爬起来,周围的娃子全都笑翻在地上,只见八叉子脸上全被抹上墨汁,只有两个眼珠子还带点白色,一眨一眨的翻着白眼——
(第一更。据小道消息说,明个才能把网线修好,所以今个还是在网吧,也是连续三章。杯具啊,今晚上不能等着冲榜了,大伙别忘了到时候给胖子砸票啊。)
第二十章 苇叶飘飘
开学伊始,娃子们的劲头都特别足,渐渐也就转入正轨。吴先生的教学也很有意思,真跟私塾差不多,分层次教学,比如说田大康,直接就学唐诗三百,起点非常高。
大部分娃子就只能从最简单的生字开始学,每天十个左右,算术则从一加一开始,先学十以内的加减法。
因为基础太差,再加上平时上天入地淘惯了,娃子们自然有点苦,不过先生手里的教鞭可不含糊,专门打手心,吓得娃子们那些偷懒逃学的**头,刚冒出来就抛到九霄云外。
好在先生时间观**比较强,每天下午三点就放学,给娃子们自由的时间,也能帮着家里干点活;另外,星期六上半天,星期天放假,这才叫娃子们喘口气。
总之,大多数娃子对于学校和先生,都是既敬又爱又怕,这种思想感情,还真够复杂的。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中午回到家,田大康看到奶奶正往盆里泡大黄米。这还是年前蒸豆包的时候留下来两碗,一直没舍得吃。
大黄米的颗粒比小米要大一些,颜色也差不多,不过煮出来的饭是黏的,用来蒸豆包最好。当地人把这种作物叫糜子,以此跟谷子区分开。
”富贵啊,下午不上学吧,去打点苇叶子,晚上包粽子。“李奶奶仔细挑着米里的杂质,最近天天上几遍眼药水,她的眼睛明显好使多了。
”包粽子,快到五月节啦!“田大康连忙看看阳黄历,哈哈,下礼拜一就是端午节。那时候不知道端午节还跟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系,小娃子们就盼着过年过节,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一口吃的。
哪怕日子再穷,年啊节啊啥的也得应应景,杨白劳过年还打回二斤面包饺子呢。
东北这嘎达因为不产江米和竹叶,所以包粽子就用大黄米和苇叶子,还有用苞米叶子的,也能凑合,就算是因地制宜吧。
五月节最大的盼头就是粽子和鸡蛋,所以田大康一听奶奶这么说,立刻腰杆一挺,喊了一声:”是,保证完成任务!“
扒拉一口饭,田大康就着急忙慌往外跑,跑到当院又跑回来:”嘿嘿,明明你去不去啊?“按理说上苇塘子,不应该领她,可是田大康心里又有点不忍。
明明痛痛快快答应一声,就摸索着下地:”球球,把鞋拿来。“
球球还真听话,乐颠颠把鞋叼到她的手上,看得田大康这个羡慕啊:刘老六,俺跟你没完——
出了屋,黑妞又当起导盲犬,田大康站在道上一吆喝,就跑来四五个娃子,都挎着小筐,看来大伙目标一致。
”富贵哥,俺们也要去——“后边又跑出来一帮光腚娃娃,不过他们太小,去苇塘子有点危险,据说有时候还能看到野狼出没呢。
最后,二牤子、三光子、四喜子和七仙女加入到队伍里面,一共六个人,出了村子往南走,走上三四里,就是苇塘子了。
看着明明一手领着黑妞,一手拉着七仙女,蹦蹦跳跳的,二牤子就小声嘀咕:”富贵哥,明明眼神不好,你咋还把她领来了呢?“
田大康抓抓后脑勺:”俺就是怕她憋得慌——“
”富贵哥,你对明明这么好,是不是想长大娶她当媳妇?“三光子笑嘻嘻地说。
”别瞎说,明明是俺妹。“田大康擂了他一拳。
闹闹哄哄,洒下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苇塘子,放眼望去,前面是一望无际碧绿的芦苇,小风一吹,就跟绿色的海洋一般。不时有一些水鸟冲天而起,向远处飞去。
这片苇塘子极大,等到了冬天,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这割苇子苫房;前两年还有编苇帘子卖的,这两年割资本主义尾巴,也就没人敢了,大多数都烂在地里。
”野鸭子啊,这要是逮住一只炖上——“四喜子留着口水,开始幻想。
”别想美事了,明明,你跟七仙女就在这边上玩,别忘了采点马莲叶缠粽子,俺们四个进去割苇叶子。“田大康吆喝一声,就带头冲进一人高的芦苇荡。
置身于芦苇荡,四周碧绿一片,叫人顿生天地苍茫之感,越感觉到自个的渺小。芦苇荡里面一个水泡子连着一个水泡子,星罗棋布,根本就没有路径,只能弯弯绕,从水泡子边慢慢前进。
田大康他们几个虽然胆大,但是也不敢走太深,要是在这大苇塘里面转晕了,那就别想转出去。前两年,屯里有个半大小子,就陷进苇塘里,再也没走出来。
”行了,就在这割吧。“田大康放下土篮子,抄起剪子,咔嚓咔嚓,挑着宽阔的苇叶子剪起来,一阵阵芦苇的清香就开始往鼻子里钻。
对于半大小子来说,剪苇叶子根本就不算活,一边玩一边就干了,不大一会,几个筐里就满了,估计全屯子都够用了,毕竟家家都没多少米,能包多少啊。
”嘿嘿,不能白来一趟啊,看这个——“田大康在书包里面鼓捣一阵,拿出一块木头片,上面缠着一圈圈细线,还有两个亮闪闪的鱼钩。仔细一看,原来是用缝衣服的针弯成的,和标准的鱼钩相比,就是没有倒须。
”钓鱼啊——“那小哥几个乐坏了,顿时对田大康佩服得五体投地。
田大康把鱼线鱼钩解下来,二牤子早就找了两根柳条棍子,把线系在棍头,这也不是正宗的鱼线,就是纳鞋底用的麻线搓成的。
”把这个拴上。“田大康又掏出两根鹅毛翎,是翅膀上的长羽,用来充当浮漂,最后又从小瓶里倒出一根蚯蚓,掐出两段,穿到鱼钩上。
找了一个大水泡子,小哥四个坐在旁边开始钓鱼,八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里的鹅毛翎。
”动了,富贵哥,赶紧拉弦——“四喜子急得啊,都赶上拉地雷紧张了。
”别忙,小鱼一般都先试探两下——“田大康说到这,向上猛地一抬柳条棍子,只见一条银光闪闪的鲫瓜子被提出水面。
”好啊——“另外三个小兄弟齐声叫好。可是那条鲫瓜子在空中扑棱几下,又重新落到水里,看来鱼钩没有倒须,就是不怎么好用。
”没关系,再来。“田大康不急不恼,一边钓一边跟二牤子他们传授经验,果然,很快就又拎上来一条,足有一两多。
三光子在岸边用手挖了一个小坑,又捧满水,然后喜滋滋地把鱼放到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钓上来的越来越多,而且个头都不小,还有一条半斤多沉的鲇鱼呢。
”扑棱棱——“身边的芦苇塘一阵摇荡,只见一只野鸭子忽闪着翅膀飞过去,不过飞的不高,一只膀子耷拉着,看样子是受伤了。
”追——“四喜子嗷得一声蹿出去,二牤子和三光子也红眼了,紧跟上去。田大康愣了一下,也只好把手里的柳条往地上一插,然后也在后面撵。
很快,四个小娃子就消失在无边的芦苇荡中。
(第二更)
第二十一章 张三和小仙女
野鸭子带着一串小娃子在芦苇荡里面转了半天,最后一飞冲天,飞了。田大康也终于回过味来:有些鸟类为了把窝边的危险分子引开,会故意装出受伤的样子。看来,四个一门心思想吃野鸭肉的馋小子,被人家扁毛畜生给涮了一回。
”哎呀,差一点就抓住啦。“四喜子明显还没醒过腔,在那顿足捶胸,埋怨自个怎么不长一双翅膀。
”别吵吵,咱们好像迷路了。“田大康四下张望,只见到处都是密密的芦苇丛,远处的景物根本看不见,抬头看,满天黑云,连太阳都遮住了。
”坏啦,转向啦!“二牤子也是一声惊呼,在林子里面或者芦苇荡这些地方,就怕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太过辽阔,没有方向,肯定是越转越晕。
几个娃子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起村里以前就有人迷失在这片芦苇荡,不觉相顾失色,后脊背嗖嗖冒凉风。
”找找来时候的踪迹。“田大康最先镇定下来,猫着腰四处查看。只不过现在他们的鞋子都湿透了,很多地方都是趟着水走过来的,根本无迹可寻。
”喊人吧——“三光子胖乎乎的小脸已经变得煞白,把俩手拢在嘴边,扯嗓子喊起来:”来人啊,俺们被困在这啦——“
二牤子和四喜子也不怠慢,也扯脖子嚷,不过小哥仨嗓子都快喊哑了,还是没动静。
一阵阵虚弱的感觉涌上来,三个人也顾不得地上潮湿,扑倒一片苇子,坐在上面。他们还算有点经验,知道与其在芦苇荡里面乱转,还不如静坐待援。
”四喜子,都怪你,非要追野鸭子!“三光子埋怨起来。
”外面就是七仙女和明明,明明眼睛又看不见,就凭两个小丫头肯定不敢进来,估计要等到天黑才回去报信。天要一黑,大人也不敢进苇塘子,看来,咱们晚上要在这过夜了。“二牤子别看平时挺憨厚,但是心思却最细,连田大康都承认,他分析得很有道理。
沉默了一阵子,四喜子忽然抹着眼睛抽搭起来:”俺要回家,俺怕张三——“
他说的张三,并不是人名,在东北,人们管狼叫张三。妇女们哄孩子睡觉,小孩要是不睡,大人嘴里就**叨歌谣:”熊来啦,虎来啦,张三背着鼓来啦,就在门口看你呢——“一吓唬,小娃子就麻溜闭眼睛,据说效果不错。
有人在这片苇荡子里面看见过有张三出没,所以四喜子一害怕,就尿唧上了。
”别**叨,张三可不抗**叨!“三光子连忙把四喜子的嘴捂上。
这时候,远处的芦苇丛传来哗哗的声音,二牤子嗖得站起来:”好像有人来啦!“
四个人八只眼紧盯着芦苇丛,三光子还喊了一声:”俺们在——“没等他喊完,只见从碧绿的芦苇丛里面闪出一个灰呼呼的大脑袋,比狗脑袋要大上两圈,耳朵立立着,两只眼睛黄焦焦的,寒光烁烁,眼窝上面还有两个白色的圆点。
”张三!“娃子们就觉得汗毛一下子竖起来,三光子结结巴巴地说:”俺——俺就说嘛,不——不能**叨——“
那只狼并没有急于动进攻,这家伙似乎在那观察情况,大概是现没啥威胁,这才把身子钻出来,好家伙,身体跟牛犊子差不多,一呲牙,鼻子后边的皮毛抽抽起来,露出半寸多长的狼牙,白森森的,吓得四喜子和三光子直接坐在地上,捂上眼睛不敢看了。
二牤子还行,站在那俩腿直哆嗦:”富贵哥,咋整啊——“
田大康也没招啊,要是真叫张三给吃了,估计肯定是最窝囊的重生者了。不过四个手无寸铁的小屁孩,想要打狼,确实有难度。
”都起来,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教导我们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田大康吼了一嗓子,这时候,也没别的招了,只有靠伟大的**思想了,希望在精神上战胜阶级敌人。
还真别说,这一嗓子还真把张三吓了一跳,田大康甚至从它的目光中看出一丝疑虑,狼性多疑,没准能蒙混过关。
不过,张三很快就现对面的小娃子才是纸老虎,于是眼神更加凶恶,一步一步逼上来。
完了,这下田大康也彻底失去信心,嘴里吆喝一声:”下水“,然后拉着三光子,回身往水泡子里面跳下去。二牤子也有样学样,拽着四喜子,噼里噗通跳进水里。
那张三也一个猛扑,把四喜子的裤子撕下来一条,然后也紧跟着往水里扑腾,看来是对自己的水性比较有信心。
”拼了,抱住它脑袋,使劲往水里浸!“田大康也杀红了眼,虽然知道凭着四个娃子的力气,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还是要垂死挣扎。
”呜——汪汪——“
”富贵哥,我来了——“
黑妞的叫声以及明明的呼唤同时响起,张三伸到水里的爪子又缩回来,狐疑地望着几个不之客,比对双方的实力。
只见黑妞呜呜几声,随后明明就拍拍它的脑袋,然后独自向前迈步,向着张三的方向摸过去。
”明明快回去,前边有张三!“二牤子在水里急得直嚷嚷,田大康心里却是一动,他想起了明明那种特异功能,或者能把张三劝得放下屠刀也不一定。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只见明明嘴里出几个怪异的声音,然后那张三就耷拉着大尾巴,迎着她走上去。不过走了几步,又停下爪子。
明明则蹲下身,把手伸出去,嘴里继续声。那只狼终于不再迟疑,快步走到明明身前,把嘴巴子凑到她的手上闻了闻。
水里面站着的四个小家伙都瞧傻了,简直不敢相信自个的眼睛,随后,就见明明的小手在张三毛乎乎的脑门上拍了几下,嘴里脆生生地说道:”去吧,回家吧——“
张三的大尾巴十分生硬地晃荡几下,然后转过身,消失在芦苇荡里,就像从来也未曾出现过一样。
黑妞则咆哮两声,爪子直挠地,看样子想去追,却被明明叫住,然后转过脸,向着水塘方向:”富贵哥,你们都上来吧——“
看着小丫头在那招手,二牤子他们几个都把自个的手伸到面前,看看手心,瞧瞧手背,然后彼此对了对眼,异口同声道:”小仙女啊!“
明明的脸上露出俩小酒窝:”瞧瞧你们几个还是小男子汉呢,叫一条狗就吓得躲到水里。“
”狗?刚才那是张三,就是狼啊!“二牤子他们仨彻底无语,心里话:眼睛看不见也有好处,无知者无畏啊。
”狼,噢——“只见明明吃惊地捂住嘴,身子一仰,坐在芦苇丛中,好像吓晕了。
”嘻嘻,还真能装相。“田大康连忙从水里扑腾出来,把明明扶起来,就看到小丫头把脑瓜埋在他的胸前,肩膀一耸一耸,正偷着笑呢。
(第三更,凌晨还在的乡亲们别忘了给俺投票啊,要不明个早晨也成,当个事办,嘿嘿)
第二十二章 囫囵吞枣
有黑妞领路,田大康他们顺利地回到钓鱼的地方,一路上,二牤子他们几个在后面嘀嘀咕咕,眼睛不时往明明身上瞄。
”这事回去甭跟家里说,不然以后就不能放咱们出来玩了。“田大康也担心瞎传,万一要是传到造反派耳朵里,没准又拿这个说事了。
”小仙女,你能不能叫几只野鸭子过来?“四喜子贼心不死,跑到明明跟前溜须。
”四喜哥,刚才那个真是狼吗,我还真想再摸摸,看看跟黑妞一样不一样?“明明长长的眼毛忽闪几下,四喜子就连连摆手:”算俺没说,算俺没说还不行吗!“
把钓上来的二十多条鱼用马莲穿了,挎着土篮子,大伙兴高采烈往家走。田大康一边走一边琢磨:这里的水泡子有都是,要是养点鱼啥的肯定成。
到了村口,田大康扯嗓子吆喝一声:”谁家要苇叶子,快来拿啊—— (精彩小说推荐:
)
( 大富贵 http://www.xshubao22.com/3/3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