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之后,她又冲着李晨灿表达了一下内心的惊赞……再然后,李映雪总算把郑微微拉走了:“说好去逛街的啊!”
“好吧。”这丫头还有些依依不舍呢,李映雪刚要跨出门,冲着里面喊了一声:“哥,我们先出去了,下午饭不用等我回来吃了。”
“好。”李晨灿答应了一句,又想起了什么,就说:“小雪,你回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嘛……有什么话说啊……你快点,我同学还等着呢。”李映雪扁着嘴。
“……”李晨灿把两百块钱给了李映雪,然后说:“你先拿着用吧……跟同学一起去逛街,肯定有要花钱的地方。”
李映雪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再说……不是一贯都是你跟我要钱么?”的确,以前的李晨灿,老是钱花光了就去跟妹妹要,当然这是她们家还很富裕的时候了。
“拿着吧,女孩子总要买这买那的,就算我以前还你的,你放心,我这里还有钱……这个是刚刚拿到的奖学金。”李晨灿道。
李映雪咬了咬自己的下嘴唇,点点头,把钱接了过来:“谢谢哥。”
“去吧。”
李映雪走在大街上,脑子里仍然在回荡着李晨灿的歌声,还有他的笑容,还有递给自己两百块钱的样子。
哥哥似乎真的变了很多……让人觉得以前的他又回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加强版更好的他。
李映雪和郑微微走后,李晨灿在家中总算把《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也记在了笔记本上,然后收起笔记本,走到了街上。
第十二章惊艳的高中生作品
蓉城是中国仅次于燕京、中海、广平、南昆的中国第五大城市,也是帝国西南天府省、西疆省、南云省、万山省、贵溪省、平南省西南六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人口达两千三百万的世界性的超级大都会。
天府省在帝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蓉城军区是帝国的大军区,主要需要防备南云省和平南省的躁动,南云省还好,虽然少数民族众多,但都是比较温和的南方少数民族,而且南云也是帝国毫无争议的领土范围,但平南省不一样,这全都是二战之后从老挝、缅甸、越南接收过来的,虽然经过几十年帝国已经完全消化,但也需要防止一些小人作祟。
而天府省人口有一亿多,gdp等等都是帝国排名前列的,在历史上又有苏东坡等文化名人。军事上,抗日战争五年,川军战死六十万,后来反攻日本岛,攻入东京的前两支部队就是川军和现在在蓉城军区之下的滇军。现在臭名昭著,让地球人惊呼中华民族是邪恶战斗民族的东。京大屠。杀,杀害平民八十万,就是这两个部队打响的第一枪。
十年前,美利坚中亚战略被帝国再次破坏,便策动印尼土著。排。华,帝国悍然发动反击,四个航母战斗群,十五万大军攻入印尼,攻入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川人和滇人、桂人,后来虽然帝国极力掩盖,但还是被一些西方国家记者,甚至是因为言论自由而控制不了的帝国记者给披露出来——那一场战争之后,又是这两支部队,率先动手,让一场印尼土著至少被屠。杀甚至虐杀三百万余的惨案有了开端,而且很多印尼土著都是用燃烧弹轰在身上烧死,死状惨不忍睹,据说印尼附近的海水都被染成了血红色。
也就是那场战争给帝国的光辉蒙上了一层血色,迄今都没有完全消弭。
现在还在打的叙利亚战争,帝国前后已经投入了三万多名士兵,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西南蓉城军区。
所以,天府省的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在帝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只要能够在蓉城成名,也就在西南六省成名,很快也能在全国成名。
蓉城文艺出版社,是蓉城最大的几个出版社之一,出版过很多影响帝国的书籍。
今天,蓉城文艺出版社,来了一个穿着黑色t恤,蓝色牛仔裤的十八岁左右的青年。
李晨灿站在门口,在前台那里说明情况之后,穿着高跟黑丝职业装,身材妙曼,长相诱人的前台小姐居然忍不住多看了李晨灿一眼。
这个青年,长得很好看,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
他身材颀长,长相是让人觉得很舒服的那种类型。
前台小姐心中有几分奇怪,因为这个青年是带着自己的稿子过来的,但是他看起来顶多也只是十**岁,就能出版自己的书了?
“您请稍等。”前台小姐竟然和李晨灿鞠躬,她胸口开的不高,让李晨灿可以看到白花花一片。
李晨灿皱了皱眉头,这幅身躯十**岁,正血气方刚,虽然前台小姐不是挑逗,但也让他有点生理反应。
过了十多分钟,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了李晨灿的面前,他穿着职业西装。
虽然帝国这几年在鼓励大家穿汉服,但很多人还是习惯了穿西服。
“你好。”这个中年人随意地看了李晨灿一眼,然后说:“你有稿子要投递?”
“嗯。”李晨灿点点头,中年人就说:“你先把稿子放在这里吧,一星期左右给你答复。”
“要一星期啊?”李晨灿没有想到这点,他还以为现在就能审稿呢,不过仔细想想也是那样……这么大的出版社,里面还不知道堆积了多少稿子等待审核呢。
“这个也没有办法,我们这里的稿子太多。”中年人说了一句之后,李晨灿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等着……不过他现在的确很缺钱……
“那麻烦你把稿子再给我一下。”李晨灿说:“我把它多复印几份。”
中年人却皱着眉头道:“这倒是没有问题,不过我要提前告诉你,这个稿子,既然你给了我们,在我们给你一个答复之前,暂时不能投到其他的出版社。”
“什么?!”李晨灿没想到还有这种不可以一稿多投的限制,中年人却解释说道:“不过,我们会尽量加快审核速度的,请把你的联系电话留下来,有消息了我会告诉你。”
李晨灿在心中纠结了一下,稿子交给这种大出版社毕竟更放心一些,所以他也只好点了点头:“那就多谢了。”
“没关系。”中年人从头到尾都显得十分彬彬有礼。
等李晨灿的背影走远之后,这个叫做聂远的中年人,才在嘴角边露出一点点无奈——现在的年轻人,居然随便就想写一本历史书,看看现在这个,《明朝那些事儿》?
看他顶多也就十七八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一个明朝的历史浩如烟海,可书之处处处皆是连篇赘述无法写完的,那都不是美利坚只能到处去拍欧洲往事的diao丝历史可以相比的。他一个这样的小青年,想写明朝历史?
虽然表面上聂远对李晨灿很友好,但实际上,这家伙心中对李晨灿可是真有些不屑。
这种不屑等李晨灿离开之后,聂远也就自己偷偷嗤笑一下,打算把这本书放到最底层,但仔细想想,聂远也经历过一个和李晨灿那样如花的年纪,对很多事情也很期待……哪怕他也许只是乱写的,但毕竟是一个梦,也罢,就抽点时间给他读一下吧。
他是初步审核编辑,他觉得可以的才能推荐到主编那里。
帝国从上上届内阁以来,对传统汉文化的复兴就鼓励得不遗余力,也更加鼓励国民们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国历史。
帝国对很多东西都是兼容并蓄的态度,对文化复兴也是希望百花齐放,就算有一些解密帝国档案的东西出现,他们也不会太理会。
全民读史热也慢慢出现……
中华帝国的历史,并非另一个时空的中国那样让人读史读到伤心处,心中郁积无比……中华帝国的历史,一战、二战读后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对开国太祖崇敬心情无以复加。当然,除了这些,帝国的古代史也十分值得关注。
聂远想,也许李晨灿也是想跟风的……只不过,他一个十七八岁的家伙,想来跟历史书的风,这不是胡搞吗?
一边摇头想着,聂远一边打算强迫逼着自己看小孩子的涂鸦之作——
“朱元璋篇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看到这些诙谐的语言,聂远忍不住洒然一笑:“胡闹!历史能这么写么?”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开头很搞笑,也很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这小家伙还挺有意思的。”
聂远摇头一笑,接着看下去:“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看到这里,聂远倒是略微凝重了一点——这小家伙就算是胡闹,可这还真是写得挺有意思,虽然语言诙谐,但说的挺有道理!
再往下看,聂远戏谑的神情却已经全部消失,而是变成了极端地凝重和万分的惊讶。
ps:感谢握住吹过的风大大打赏。
真希望收藏能多点啊……
第十三章历史还能这么写?!
“历史还能这么写?”
蓉城文艺出版社,聂远的同事们,都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看着聂远。
因为,这家伙从拿到了一个黑色的小本子之后,就陷入了奇怪的状态之中。
他时而抚掌大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摸着下巴微笑,时而满脸遗憾,有的时候直接从凳子上站起来,有的时候甚至一拍桌子!
他这一拍桌子,吸引了所有人,都用不满和奇怪的目光望着聂远。
可这家伙对众人的目光浑然不觉,他用左手捏着黑色的笔记本,身子微微后仰,对四周的一切都没有什么了解,仍然只是看着那个黑色的小本子,脸上的表情还特别奇怪。
“喂喂喂!”他旁边的同时小李推了推他的肩膀:“姓聂的,你怎么了?神经病?”
聂远被推了一下,就从那种故事之中被拽了出来,满脸不高兴,看到小李的不满之后,猛然想起自己刚刚拍了拍桌子,才很不好意思地说:“抱歉抱歉,刚刚看这个稿子一时入迷了。”
看一本书入迷之后对外界的事情没有太大反应,这并不奇怪,可是聂远平常一贯很理性,怎么也发生这种事情了?
“什么书啊?”小李问道。
聂远哦了一声,然后语气很震撼地说:“一本新说历史的……英雄出少年呀!我刚刚居然还觉得送稿子的作者年纪太小了一些,现在看起来,他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没有想过,历史居然还能这么写?!”聂远心中的确充满了惊讶和震撼,《明朝那些事儿》最初看似乎是搞笑小说,但仔细看,根本不是那样……
这不知道是算小说还是算什么题材的文,从开始到现在,语言诙谐,但仔细一看,却几乎字字珠玑,三言两语就把一些事情给说得很清楚,尤其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时候,精炼的语言、煽动性的语气,偏偏又不失逻辑!笔力雄浑,一针见血,而且他虽然写的是历史,但里面的戏剧冲突让人不得不期待结果,更是期待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实在是让人看了之后就放不下的书。
聂远是真的没有想到,历史居然可以这么写。
这本书,和以往的那些历史书都不一样,那些历史都是板着脸的,可《明朝那些事儿》是笑着的!
而且你还不能说这本书太诙谐不严肃,毕竟,这又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
这本书就好像一块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聂远的目光,以至于让他惊醒的时候才发现,时间已经悄悄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而这个小册子也快看完了。
“拿来,我看看,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书。”听别人说的,终究不如自己所看到的,小李一下子把书抢过来,刚开头他也想说胡闹,但忍了下来……于是,他很快也沉浸在了书中。
“喂,还给我!”刚刚还没有看完的聂远过来抢走这个小册子,小李大怒:“给我看一下你会死啊,刚刚不是看了很久么?”
聂远怒道:“你这人有没有道理?这是我拿过来的稿子!”两人争夺了一下,突然想起还有复印这种神器,连忙复印了两份过来看……周围好奇的人也拿过稿子去看,顿时间,他们这个编辑室一下子就陷入了对《明朝那些事儿》的沉迷里。
“历史居然能这么写!”
“写的好生动!”
“这个历史竟然那么吸引人啊。”很多人都在感慨着说道:“这么写历史还真是不错。”
“嗨,你们别老说这本书多诙谐,你们好好看看,这作者写战争特别有一套。”
“聂远,这稿子你是从谁手里拿过来的?”有人问聂远。
聂远这才想起这本书的作者,顿时间惊讶到无以复加——对啊,这本书居然是一个十**岁的小青年写出来的?!!!
看着聂远有些呆滞的神情,小李不耐烦了:“到底是谁写的啊?哦……李晨灿……不对啊,李晨灿,我们好像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历史学家吧?”
“难道是民间爱好者?”有人说道。
“民间爱好者……如果有这能力,应该早就出现了吧……”
“说不定人家要用这本书出道呢!”在议论纷纷之中,聂远却直接说道:“这个李晨灿……大家都猜错了,我之前拿到稿子的时候,看见过他,他就是个十**岁的青年,我感觉可能还在上高中的样子。”
“什么,还在上高中?”所有人都因为聂远的这个推测而被惊呆了!
“假的吧?高中生能有这种历史水平?他们不都是在准备高考么?”
“聂远你别瞎扯淡。”
聂远连忙澄清:“是真的……不信的话……哦,他给我留电话了,我现在就给他打。”说完他掏出手机就要让李晨灿过来。
大家这才有点相信,同时心中却都是惊讶——不会吧,真的是一个高中生写的?这不是逆天了么?这雄浑的笔力,这诙谐实际上却一针见血的文笔,是一个高中生的?对明朝历史的了解,居然是一个高中生的?
大家都不敢相信,而聂远就要打电话,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一个个都给我闭嘴!现在是上班时间,叽叽喳喳的,菜市场吗?”
听到这个声音,刚刚还兴高采烈的众人,现在却立刻变得噤若寒蝉,连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从门口走进来的人是他们的主编赵中阳,是一个老资格的文学工作者,作协成员,对历史也有不小地研究。
“聂远,过来跟我说说,刚刚是因为什么事?”赵中阳并不会因为大家的噤声就把刚刚的事情给直接掠过,他严肃地要求聂远过来给自己解释。
聂远就把那个黑色的本子递给了赵中阳:“我们刚刚在讨论这稿子……是一个高中生写的,但写的很有意思。”
“什么书?”赵中阳看了一眼《明朝那些事儿》几个字,有些皱眉道:“高中生写历史文?这不是荒唐么?”一边说他一边看,谁知道看了两章以后,赵中阳自己也给陷到里面去了,对外界的世界也有点反应迟钝起来。
第十四章峰回路转
对于赵中阳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种诡异叵测,却又直指人心的叙述手段。
“这真是高中生写的?”赵中阳有点意犹未尽地放下眼镜,心中充满怀疑。
但赵中阳想到自己刚刚蛮横地拒绝那些人,现在如果说这本书好,他脸上有些挂不住,清了清嗓子,然后走出办公室,把稿子交给聂远。
聂远现在满脸期待地看着赵中阳:“主编,您觉得这本书写的怎么样?”
赵中阳努力正了一下自己的气场,哼了一声:“哗众取宠!历史能这么写?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把稿子退回去,让他好好学习。”
说完这句话,赵中阳直接把黑色的本子重新递给了聂远,甚至还教导他:“历史本来就是严肃的,可不能这么没心没肺地来!以后多注意点。”
聂远迫于赵中阳的权威,十分无奈,却也只好收起本子,历史本来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此时在赵中阳口中说得那么严重,聂远有些不服气,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个老学究!老古董!”
“真是很难慧眼识珠啊!”
“要不找找其他的主编?”大家听到赵中阳的拒绝之后,实在是喜欢这个稿子,便七嘴八舌地说着。
“这个不合规矩……”立刻有人开始反驳。
聂远收起本子,皱了皱眉头,然后道:“我自有主张。”
……蓉城逐渐进入盛夏。
这是一个人生中最最美好的年纪,一旦过去,无论用什么办法也再不能回来。
和隔壁的南云比起来,天府的天气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姑娘,一年四季看不到太多阳光,但今天,是少有的艳阳高照。
穿着汉服的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接着转过头来推推眼镜,时光就好像头顶上吱吱旋转的电扇,稍纵即逝。
“嗯,这题是这样。”李晨灿在给叶菡雪讲题,叶菡雪的脑袋离他有点近,一点点清幽的香味慢慢沁入心脾。
讲完了之后,叶菡雪茅塞顿开。
两世丝毫不差的记忆,在经过几个月的融合之后,让李晨灿对这些题目了如指掌,随手就能破题。
讲完题目,李晨灿也在看自己的书,他现在看的是一本帝国历史,他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的东西。
前世拍了那么多电影,也算是厮混过文化圈,对文化历史之类的东西,李晨灿有着很敏锐的触觉。
身为这煌煌帝国的一员,而且还是同根同种的炎黄子孙,李晨灿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更是有一种热爱。
《明朝那些事儿》投稿过去了一天,现在没有什么消息,让李晨灿心里想着,是不是应该把稿子拿回来,重新投一家出版社。蓉城文艺出版社是庞大,这点没错,但庞大也意味着会店大欺客,对自己这样一个高中生,他们凭什么多加关注呢?
在这样的思索里,时光如同手缝里的沙粒一样慢慢流逝,数学课下课,所有人站起身鞠躬,数学老师走出教室,刚刚有些压抑的课堂气氛,现在慢慢鲜活起来,仿佛黑白画面变成了彩色。
最近,班级里两个姓李的人,再次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李东一次次被李晨灿打压。
李晨灿却在名动江湖。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两首歌让他火遍校园,而且两首歌也用很快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而且他的一首《浪淘沙·北戴河》惊动了校长!
虽然处在即将高考这个万马齐喑的年代,但八卦永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很多人也还是为这些事情一直不断地八卦着。
此时,李晨灿接到一个电话,走出了教室。
“喂,你好。”
“你好,请问是李晨灿同学吗?我是蓉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聂远,我们昨天见过面的。”
李晨灿想起了昨天那个接待自己的编辑,心中涌现出一股希望来:“聂编辑,你好,我也记得你的。请问是有关于稿子的事情吗?”
“对……”聂远说:“你的稿子写的很好,也很新颖……”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不过,很遗憾,这个稿子和我们出版社的风格不不太搭,所以稿子暂时无法通过审核。”
听到这句话,李晨灿心中的希望被冷水浇灭。
不过,聂远说好三天审稿,第二天就通知自己了,而且从头到尾他都保持着彬彬有礼的态度,很难让李晨灿对他产生恶感,再说他对《明朝那些事儿》有信心,没必要和聂远为难,所以,李晨灿也很有礼貌地说:“谢谢你给我这个消息,我会过去把稿子拿回来的,也谢谢你的审核。”
听到李晨灿有礼貌的话,聂远心情大好——这个小伙子,还真是能给人好感。
聂远就说道:“其实,就我个人来看,我很喜欢这种写法,历史在你的手下被写得诙谐有趣,但其中也蕴藏着不变的东西,所以,这篇稿子虽然和我们蓉城文艺出版社不太搭,但我之前把这个稿子推荐给了一个出版社的朋友,他很有兴趣……嗯,他是蓉城百花出版社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的话,我那个朋友他也希望能和你见面聊聊。”
李晨灿没想到事情还能这么峰回路转。
在给《明朝那些事儿》投稿的时候,他曾经查过出版社的各种资料,也知道那个百花出版社,这个出版社的名气也有,不过比不上老牌的出版社,但百花出版社很多时候是年轻人在搞,很多东西不太一样,倒也能吸引一些人的目光。
当下,李晨灿点头说道:“好啊,那麻烦你帮我们联络一下,我抽个时间去见他。”
“好的好的。”聂远听到李晨灿答应得这么干脆,也开心地说道。
蓉城文艺出版社的确不可能出版这本书了,但他心头也不愿意这样一本好书就那么被埋没,所以他推荐给了自己在百花出版社当上了主编的朋友石传峰,石传峰看到稿子之后也和他们有相似的反应,立刻就打算见见李晨灿,他们也没有蓉城文艺出版社那样的死板——只要书好看,能卖出去,这就够了!
第十五章敲定合同
石传峰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微胖的中年人,戴着黑框眼镜。
不过他身上却也有一种年轻人的跳脱活泼,说话的时候神采飞扬,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晨灿同学,蓉城文艺出版社的确是这里的大出版社,但是,店大容易欺客,而且他们的书都是一些比较死板、严肃的,聂远那小子在里面,我总笑他都快成个老古董了。”石传峰用很随意的语气和李晨灿说话,他的谈话方式很容易把人慢慢带入他的节奏之中,也很容易就会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其实这些我也不太会评价,但既然这本书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我也就只能另投他处。”李晨灿微微一笑:“相信总有个落脚的地方。”
石传峰眼睛深处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李晨灿年纪轻却那么沉稳,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如果谁骂他的敌人,他肯定会立刻产生好感,跟着打好关系,但李晨灿对自己评价蓉城文艺出版社,却没有什么反应。
“所以,你现在遇到了我。”石传峰笑着说:“怎么样?李同学,把《明朝那些事儿》交给我吧,我保证会给它最好的出版待遇。”
李晨灿已经思考过很多,如果能让百花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但他现在主要是需要钱。
在这点上,他必须把握好。
“版权是可以的,只是,石先生,那咱们在商言商,也谈谈这本书的价格吧。”
石传峰微微一愣,李晨灿还真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人,其他的人对于价格这种事情,总会有些扭扭捏捏,到最后丧失主动权,李晨灿却是这样开诚布公。他又怎么知道,李晨灿十八岁的身体里,住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魂灵呢?
“好,我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买断价格,50元每千字。怎么样?”石传峰说道。
“五十元?”
李晨灿立刻皱起了眉头。
一本神书,不应该廉价到这个地步。
就算他脑袋里,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可以爆火的书有很多,可是这本他觉得不应该这么廉价。
石传峰发现自己看不穿李晨灿的神情,这个年轻人表现出来一种出乎寻常的沉稳和琢磨不透。
“五十元有点太少了,能不能分成?”李晨灿提出另外一个可能性:“我这本书,我可以保证会成为畅销书。”
“五十不少了。”石传峰摇头道:“一般你们这样的中学生新人,价格上能有30元都已经很不错,更别提是五十。至于分成……那可是大牌作家才有的待遇,李同学,不要让我太为难。”
石传峰话是这么说,但心中却在思考着,自己的底线价格是多少。
他心中总有些预感,这本书会火。
“这样吧,100每千字。”李晨灿说:“我只签第一部,然后看第一部地销量,咱们再重新谈价格,这样可以吗?”
“千字一百?”石传峰摇头:“这太多了,我给不了。”而且他想的是,这个家伙居然想先出一册,接着重新谈价格!这份远见还真是让人吃惊。
李晨灿说:“实在不行,那就麻烦石先生了,我会接着给这本书找下家的。”
哎呦喂!石传峰心中暗叫要命!
他仔细打量着李晨灿的神色,这货脸上没有半点佯装要走的样子,而是真的想走,也就是说自己现在不挽留他,他真的会拿着书稿走人。
今天怎么遇到了这么一个难缠的青年?
他真的十八岁?
“千字八十,这是我能给的最高价格,不能再高了。”石传峰咬牙道。
李晨灿皱眉想了一下,八十每千字的话,第一册23w字,自己可以拿到接近两万块钱,扣了税之后也有一万六千左右。毕竟自己是新人,这个数字也还算不错了。
于是,李晨灿点点头:“好的,不过这是第一册的价格,咱们在第二册的时候再谈接下来的书吧。”
其实这也是双刃剑,如果第一册卖得好,那他的第二册,第三册当然也会有高价格,但如果第一册扑街了,那接下来出版社也就不用给他这样的一些钱,可以重新谈价格了嘛!
但李晨灿似乎打定了主意,认为他的书会火。
于是,石传峰感兴趣地说道:“李同学,你对自己的书,真的那么有信心?”
李晨灿嗯了一声:“对,我有着绝对的信心,不过,石先生,你呢?”
石传峰突然发现现在自己被李晨灿的这份淡定和自信感染,直接说道:“好,既然你都那么有信心,我也不能输给一个年轻人啊!第一册千字八十!第二册,看第一册的成绩,咱们再谈其他的价格!不过,我们蓉城百花出版社,要拥有接下来几册书的优先出版权。”
李晨灿微笑着伸出右手:“石先生,谢谢你给我这次机会。”
“合作愉快!”石传峰也和李晨灿握握手。
从茶馆里出来,李晨灿一身轻松。
帝国的文化有些滞后是相对于灿烂的五千年文明而言,实际上,帝国的现代汉文化十分发达,与英语文化平分天下,很多产业也有自己的格局,相当健全。见微知著,他的一万六千多,很快就能到自己的账户上。
到时候,多少能够缓解几分父母的皱纹吧?
李晨灿看着阳光给蓉城涂上了一层光泽,心情大好。
与李晨灿的洒脱相比,石传峰在离开茶馆之后,眉头却慢慢皱了起来——他用80块每千字的价格签下一本新人的书,虽然对这本书很有信心,但接下来,他石传峰肯定要面临很大的阻力。
他的阻力近在眼前——百花出版社的另外一个主编严小康。
严小康和石传峰在百花出版社的影响力分庭抗礼,两人平常明争暗斗,两人手下每出一本畅销书,都会成为各自的战绩炫耀给对方看。
但如果谁审出一些销售不畅的书,立刻会成为对方的攻讦手段。
现在,石传峰用八十元每千字签下一个新人的书,谁知道严小康会怎样借题发挥?
想到这些,石传峰的心中也就多了几分阴影。
第十六章争斗
他不知道的是,石传峰和严小康,为了《明朝那些事儿》几乎公开干上了。
“石主编,我认为,不管是在任何时刻,我们都不应该失去最基本的判断能力,看看现在,看看这个,一个高中生的文章,而且还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历史,你都敢签下来?好吧,签下来也就算了,你竟然还给了80块钱的高价!难道我们出版社,是给高中生发奖学金的么?”
严小康脸红脖子粗地给石传峰添堵。
石传峰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质疑,他想了想,道:“严主编,我们两人都有让稿子通过的权力,我只是在行使我的权力而已。我认为这篇稿子,它就值那个价!我也相信这个稿子大有可为。”
“那都只是你的猜测吧,这样的猜测也太不负责任了。”严小康道:“毕竟是个新人,又有那么高的价格,这在别人看来,也说不过去。”
其实严小康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稿子了,的确觉得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也有火的潜质,但更大的可能是被淹没于书海,最关键的是,这本书是石传峰签下来的,所以严小康恨屋及乌地觉得这本书也就那样。
现在他也要大声说出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让很多人都去想——哦,原来石传峰给了一个新人那么高的价格!
“严主编,我们各自有自己的职责,我用不着跟你解释!到时候,书的销量会说明一切!”
石传峰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这是要让严小康自己走出教室。
严小康愤怒地你了一声……看到石传峰已经低头看书,自己也只能离开,不接着在这里自讨没趣,不过,在离开之前,他恨恨地转过身来,说道:“石主编,等着看吧!如果到时候这本书的销量1000册都不过,我看你怎么跟上面的人交代!”
说完这句话,他走出办公室,把门狠狠地带上。
“砰!”
一个响声把石传峰关在里面的空间。
外面的很多职员其实都听到了石传峰和严小康的争吵,也大致听到了新书的事情。
“什么,石主编给一个新人签了80元每千字?他是怎么想的?”
“也许这本书真的很好呢!”
“再怎么好,这80也有些打坏规矩的意思了!”
“等着吧……”一个比较八卦的职员压低声音,悄声说:“如果到时候那本书销量真的不过1000册,那石主编,可就有的看了!”
大家听到之后,心照不宣地点头。
1000册是一本书销量算合格的标准,一般新人的书销量只要能够过1000册,那还是有接着写下去的可能。
如果石传峰签下的这本新书1000册销量都没有到的话,那他这次肯定是颜面尽失,在出版社的话语权都要大大降低。
甚至他这件事情还会沦为笑柄!
1000册销量听着不多,实际上也不简单,这年头,写书的人越来越多,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卖出去1000册其实也是一个还算可以的成绩。
很多人也开始等着好戏开锣。
办公室里,石传峰铁青着脸。
严小康毫不客气的态度,让石传峰相当生气。外面那些职员们的议论,虽然他听得含糊不清,但也知道这些人在期待什么,想到自己在背后被人指指点点,他心中更是生气。
“李晨灿啊……这次,我可是把很多东西赌在你身上了……你的书可别让我失望才好。”
严小康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嘴角还挂着一丝冷笑——“石传峰,你也是老江湖了,这次怎么会栽在一个新人上?”
高考的钟声越来越近。
叶菡雪几乎都在学习,李晨灿一直在写他的《明朝那些事儿》,现在为止,一万六千多已经打到了他的账户上,只不过李晨灿暂时没有公开罢了。
突然班里的一个女同学走到了李晨灿桌子的斜边上,然后说:“李晨灿,余老师让你去办公室一趟。”
“哦,好的。”
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在猜测,余风找李晨灿又会有什么事情呢?
上次,余风和吴川因为李晨灿的《日暮归州》特意来班里找他,这次,难道又有什么好事?
一些女生们看着李晨灿的目光,逐渐恢复了以前的痴迷,而一些男生们则是对他羡慕嫉妒恨。
李东把脑袋压在自己的桌子上方,暗暗握紧拳头,屈辱感在心底里上升……转而他又拼命地投入到题海之中,他一定要在高考里压过李晨灿!
李晨灿敲敲门,走到余风的办公室之中,余风看着李晨灿很亲热,让他直接坐在自己的对面。
“余老师,您找我来有什么事吗?”李晨灿坐在凳子上问道。
余风笑眯眯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吴校长已经把你的两首诗推荐到了帝国古诗词大赛上,他特意让我来告诉你一声,好好学习,这两首诗参赛的事情,他会帮你解决的!”
李晨灿点了点头,这两首诗如果真的可以在古诗词大赛上获奖,那也是一种对自己的福利,所以如果这件事情能成功的话,他自己也乐见其成。
“谢谢余老师,也请您代我谢谢吴校长。”李晨灿有礼貌地说。
余风笑呵呵的,这个年轻人让他觉得很不错,很得体。
他接着说:“这些就不用了,我其实还想问问你,有没有其他存着的好诗?如果有的话也可以一并拿出来。”他有些期待地搓搓手:“我倒是想看到更多。”
李晨灿想想之后暂时摇了摇头,虽然他脑子里的存货不少,可是一拿出就是经典这太引人瞩目,还是等等吧:“暂时也没有更多了,如果有的话,我会和余老师说的。”
“这样啊。”余风有些失望,但转而又挂上了笑容:“你回去上学吧,有什么消息我会通知你的。”
“好,谢谢余老师,再见。”
李晨灿走出了办公室,他想着,如果自己的两首诗词真能在古诗词大赛上得奖,那还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而且他也还有很多存货,能够证明自己不是江郎才尽。
第十八章还债
周末,又只是李晨灿、李映雪两兄妹在家,李朝勇和杨怡芳两人趁着周末都出去做兼职了,儿子的学习成绩好起来,在让她们心情愉悦的同时,肩膀上的压力却也更重了。
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写完了第二部,但这个暂时没交给石传峰,只要把第一部交给他就成了。
第二部是要另外谈价格的。
石传峰说,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已经走上了流程,最快高考结束的时候就能走完流程直接出版。
现在距离高考已经只有二十天的时间,李晨灿自己并不太着急,有了聪明两倍的大脑,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而他又是文科生,那对高考自然不必担忧。
“哥,等下我做腌菜炒肉给你吃啊。”李映雪在厨房里提高声调,对李晨灿说。
“腌菜炒肉……”李晨灿有点不详的预感:“不对吧,我怎么记得,好像那个肉已经放着有味道了。”
家里的冰箱被要债的人给抱走了,这几天很多新鲜的菜都没有办法保存,只能尽快吃完。
这个肉稍微多买了一点,现在五月多的天气,稍微多买点肉,一下子就有了味道。
“没关系,我能洗净。”
李晨灿瞬间无语了……他得准备一下,什么时候应该把一万六的巨款说出来,好歹也买个冰箱什么的,让爸妈少辛苦点。
吃过饭,李晨灿去洗碗,突然听到了门铃声,李映雪穿着粉红色的小拖鞋,一蹦一跳地跑去在猫眼上看外面的人……谁知道,她才这么一看,瞬间变得脸色惨白,身子微微有点抖,右手握在门把上,却怎么也捏不动。
甚至于,李映雪大大的眼睛里,慢慢被水雾覆盖,仿佛受惊的小兔子一般。
“开开门吧!我知道你们在家,求你们了。”门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之中带着哭泣,虽然隔音效果很好,但这个声音还是断断续续地传到了李映雪和李晨灿的耳朵之中。
无声无息地眼泪流满了一张脸,李映雪小小地后背靠在门上,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门被敲了一次又一次。
外面的那个人声音越来越凄厉了。
李晨灿皱了皱眉头,放下洗碗的橡胶手套,走过来看着惊慌的李映雪,心里好像被刀片割了一下。
李晨灿透过猫眼看到外面的人,已经猜到了来人的大致身份,只不过身边和小猫一样柔弱的小妹,却让李晨灿的心仿佛被融化了一样,他搂住李映雪,轻轻拍着她的背:“没事了,没事了,我来应付。”
外面敲门敲得越来越响,李映雪用手抓着李晨灿的背,清秀的小脸蛋上早已经是梨花带雨。
虽然催债的人有过一波一波,但李映雪总是没能适应这种情况。
李晨灿拉开了门,这些人不打开门的话他们会一直赖在那里,而且还会一直敲门发出各种噪音,最后影响邻居,也影响在里面人的心情。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穿着有些破烂的人,虽然刚刚他敲门敲得很响,但偏偏生了一张老实巴交的脸庞,他是个农民。
虽然帝?(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天王 http://www.xshubao22.com/3/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