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除非他去耐心学历史,但学历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他过目不忘也那样……
因此,在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李晨灿也不打算去接着讲《两宋风云》之类的东西了,他认为自己还是把精力留着吧!但《品三国》这个栏目,到现在为止真是给李晨灿带来了巨大的收入,让他不得不留恋这个节目。
他要拍电影,就需要钱。
当然,就算不拍电影,他也想要钱。
就这样,他也没有对天府省二台一口回绝,而是在模棱两可,他觉得自己虽然不能接着搞《品三国》,但也可以做做其他节目……带着那个世界的那么多经典节目的李晨灿,很有信心。
除此之外,《明朝那些事儿:日暮西山》已经开售了很久……
因为《明朝那些事儿》,李晨灿很早就在自己的纸张上全部写完,所以后面的几部,在商定好了大部分事宜之后,都是直接出版了,所以,《明朝那些事儿》仅仅只用了半年,就到了即将发布大结局的时候。
历史,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但仍然想要看看,李晨灿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写就大结局。
历史的过往,历史的结局,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崇祯上吊而死,然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坐了两百多年天下……但看《明朝那些事儿》和知道这个历史,毕竟是两码子事情。
越是看到最后,《明朝那些事儿》带给大家的思考,带给大家的东西就越多,很多人都已经跟着李晨灿,在大明帝国那煌煌两百多年岁月里走了一遭,体会了一趟一个老大帝国的兴衰枯荣,体会了一番民族从崛起再到被击败的过程……
在《明朝那些事儿:日暮西山》里,李晨灿已经给大家展现了一个虽然偶有奋起,但终究积弊太多。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这个王朝。终究已经在走向自己的末路。
在这本书之后,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大结局。
12月31日。也是2013年的最后一天,《明朝那些事儿》将会发布大结局,选择在这样的时间里发布最后一本书,也算是真正为了这段时间做一个真正的总结……给《明朝那些事儿》,给大明王朝,真正做一次总结。
李晨灿带给大家的,是这样的一本书……
12月30日晚上,李晨灿的围脖开始更新这句话:
“有明一代,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中国历史的封建王朝中,最开明,最进取,最铁血的时期之一,而今。历史的硝烟远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英雄,却淘不尽英雄们的故事。敬请期待《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
李晨灿的这一条围脖虽然是打广告的。但是围脖下面回复的人数特别多,很快就有了超过五千条评论。
“从最开始看《洪武大帝》到现在,也是半年的时间。也看到了这段时间里李晨灿的沉浮。明朝这个老大帝国的故事,现在也总算要落下帷幕。想到那一个个名字。一张张脸孔,最终还是要消失在时光中。明朝这两个字,也总归还是在历史长河里消失走远……心里百感交集,我等这个大结局等了很久,却又害怕看。”
“大结局总算要来了……追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半年,了解了很多的东西,也看到了李晨灿在里面投入的心血,而现在,这本书的大结局总算要来,我一定会去买书,但也希望,李晨灿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加精彩的新书。”
“看到李晨灿的评价,心中真的很难过,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李晨灿真的是一个奇人,他能够把大明王朝总结得如此形象生动,以至于几百年的悠悠岁月,也就都在这样的总结之中。想到看《明朝那些事儿》的经历,想到那一桩桩发生的故事,心里真是有很多的话想说。但历史就是历史,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明朝终究也只能变成历史中的一个符号……再见了,大明,再见了,《明朝那些事儿》。”
李晨灿的这条围脖立刻引起了疯狂转发。
“李晨灿对明朝的评价真的让人很有感觉……你可以说是他们的文官集团死要面子,可以说是明朝人顽固死硬,但不管怎么说,李晨灿的评价,都是正确的。明代,没有过称臣、和亲、纳贡、赔款的记录,最后一任皇帝崇祯,也是死在了自己的江山上……”
“明朝的风云总算要落下帷幕,但李晨灿这个对明朝的评价,让我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不少,大家对明朝的印象,长久以来似乎都觉得它很弱小,被农民军打碎,但李晨灿开始给大家真正展现了一个明朝,而他现在说的这些话,又是道出了明朝的精髓。”
……很多人看到李晨灿那一条围脖带来的火爆效果,立刻有一种预感——《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在销量上,可能还会爆炸!
比之前它创造的无数销售记录还要高。
第一六四章新人神话
12月31日,凝聚了很多人关注的《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全国公开上架。
《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才刚刚摆上货架的时候,就引来了很多等待购书的观众,很多人在书店的门口,排起了长队。
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外面有塑料包装的话,大家可能会直接打开,在等排队的时候看这本书。
一些小报记者们,扛着照相机,开始拍摄这些画面。
“看这样子,还真是声势浩大,居然都要排队买书!”一些记者们一边拍照片,也是一边感叹:“这一本大结局看来是在销量上要创造奇迹了。”
“之前他的销售记录,是一天15。8万册,但我感觉,这个大结局还有可能打破15。8万册的记录……他真的很不简单。”旁边有同伴也在附和着说了一句。
“真是很少能够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十九岁的作者能够得到那么多人追捧,还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
“对啊……”他的同伴一边说,眼神看着那些抢购的人,却有点儿飘忽不定。
“你干嘛啊?”之前说话那个记者有些无语地问道:“好好说话。”
那个人却把手里的东西往他这边一塞:“对不住了!这边你先忙,我要过去一趟。”
“怎么了?”
“我看这个数都快被这伙人抢光了……我赶紧买一本,不然等下就买不到了。”那个人已经走到了书架那边……
《明朝那些事儿》的粉丝们,现在果然是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而且隐藏在很多人中间,随随便便一个人。都有可能属于这个群体。
这个记者也只能摇头叹息,心中却高兴得很——这二货。本来买《明朝那些事儿》他们是记者,可以让店家先预留的……结果现在这货要去多此一举……那还能怎样呢……随他了吧!
很快,全国各地,发售《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的地方,基本上都掀起了抢购狂潮,很多人生怕自己抢不到这本书,很早就去排队,而《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也就在大家这样的追捧之中,销量越来越高。很多书店到现在,已经把存货都给销售一空。
这样的现象,也让很多人在估计《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的首日销量最终能够达到多少。
“打破之前的销售记录是肯定的了,只是不知道这个销售记录能够打破到什么程度。”一些专门的评论员们在自己的围脖上公开发表道:“最近五年,作为新人,一本书的首日销量最高的记录是一天卖出18。7万册,李晨灿的销售数据,说不定可以打破这个数字的!”
“十八点七万是有点高,想要达到这个数字也比较困难。但现在看大家抢购这本书的样子,应该很有可能的。”
“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二十万的数字呢?”有人立刻对这个表达了强烈的兴趣:“如果卖出去了二十万本,那李晨灿一下子要成为最近几年的新人神话吧!”
“二十万本……这个倒是真的有些难了,最近五年来。电子出版物对传统出版物的空间挤压很大,二十万的数字对这个市场来说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但李晨灿就是在经常创造奇迹的。他的书还说不定会突破这个数字呢!”
总之,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的眼睛都盯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大结局上。
确切地说,应该是盯在这本书的销量上……
等到12月31日的晚上。《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的单日销量总算出来了……摆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极端不可思议的数字——21。6万!
这个数字真是让很多人觉得自己被闪瞎了眼睛,在很多人都觉得,《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不可能达到二十万本的时候,它直接狂卖了接近22万本……
这真是一个十分不可思议的成就。
这个数字刚刚出现之后,虽然已经是晚上,但依然有很多人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数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二十一万……真是没有想到,这本书的销量居然停在了这个数字上,比我们所有人估计的都要高了一大截!”
“明朝那些事儿积累了那么多的粉丝,现在是大结局,得到这么高的销量其实严格说来的话,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李晨灿的实力……不过,不管大家怎么说,现在的李晨灿,是近几年真正的新人神话,21万册的销量,让他成就了这个称号。”
“有了那些事儿大结局21万册的首日销量之后,《明朝那些事儿》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500万册,五百万册的累计销量,21。6万册的首日销量,这能够给李晨灿成就一个实打实的新人神话的地位!”
“大家别总是盯着《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看吧……”有人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道:“你们更应该看到《明朝那些事儿》背后带来的东西,还有这本书的质量……我想说的是,《明朝那些事儿》真的是一本好书,一本很好很好的书。”
很多人其实也把关注的东西转移到了《明朝那些事儿》本身上。
这本书在刚刚出现第一部《洪武大帝》的时候,有太多的人觉得眼前一亮,被惊艳。
他们没有想到,历史还能用这种方式来写。
快乐地读历史,这是他们以前都没有过的一种体验,所以,《明朝那些事儿》很快就遭到了追捧,哪怕其中还经历过李晨灿休学,跟风书炒作这些事情的影响,很多死忠们,还是坚持一直支持《明朝那些事儿》,一直到了现在的大结局。
这本书用很独特的笔法,把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娓娓道来,让人在很愉快的阅读体验之中,明白了这段历史,甚至感觉自己在读很精彩的小说一样……
现在,作为收尾的一本书,《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引起了很多人对这本书追捧的一些心情。
想到了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样子……
好评也在网络上不断出现,《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在豆荚网上的评论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都还是好评。
江凯安就是这样的,他从《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追看这本书,和他的同事例如熊坤那样的,一起追看《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一晃眼,半年已经过去了,李晨灿从当初那个小作者,变成了现在拥有多重身份,才华横溢的多个领域内的最强新人。
不过,《明朝那些事儿》一直是那样严谨,一直是同样的笔锋,也一直在讲述明朝的历史……
这些都没有变……
今天,他打开了刚刚买到的,还带着油墨香味的《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
除了对这本书即将完结的伤感之外,江凯安也有对大明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充满了伤感……正如同李晨灿说的那样,大明王朝,留下的其实有很多铁血的传说。
翻开这本大结局,最开始,他就能够感觉到,李晨灿的笔锋与之前略微有些不同。
在这个大结局里,他的笔锋慢慢变得严肃起来,很少再用调笑的语气来讲东西,果然,在厚重的历史面前,李晨灿开始变得带着足够的敬畏,去观看那王朝的衰亡。也就是这种口吻的转变,让江凯安会觉得,李晨灿比之前要更加成熟了。
不过,虽然笔锋转变了一些,但《明朝那些事儿》依然是那样地吸引人,让人沉浸在书中带来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仿佛整个人都被李晨灿笔下的《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带入了明末那风云激荡的岁月里。
李自成、张献忠、崇祯、孙传庭、皇太极、多尔衮……一个个名字,都在那样的岁月里交汇,最终组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在这里,有的人被打趴,有的人抓住机遇站起来……
历史的兴衰充满了巨大的吸引力,矛盾地交错在李晨灿的春秋笔法之下看起来无比清晰,却又有着强烈的即视感,仿佛能够让人看到那马蹄滚滚、大军驰骋,仿佛看到内忧外患的明廷,耗干了最后一滴心血。
等到看完这一本书之后,江凯安合上书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明朝,终究还是灭亡了,这是历史早就带给大家的,无法更改的答案,不过它的灭亡,却留下了很多的东西,以前也许大家不太愿意去知道,但现在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让大伙儿都开始关注这些,明白这最后一个汉人的封建王朝,是什么样子。
江凯安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喟叹,却也因为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看完这本大结局而觉得酣畅淋漓,很久没有过这么痛快的阅读体验了,他重重地喘息出一口胸膛里的浊气,感觉世界正在自己的眼前。李晨灿的驾轻就熟,让《明朝那些事儿》在他心中成了永远的经典……在他的心底里,《明朝那些事儿》的地位,应该没有其他的同类书可以超越了。
很多人心中都有着同样的感觉。
ps:第三更,求订阅,求票。还有两更!
第一六五章争夺音乐奖
《明朝那些事儿》的大结局,并不是以什么历史事件来作为最后的结束,而是选择用徐霞客,来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
这样的设定,最开始的时候,被一些读者不理解,但很快就有很有学问的人,以及李晨灿的后记来作为解答。
解答他为什么要选徐霞客这个当时默默无闻,后来名动天下的人物作为这本书的结尾。
书的最后,明朝像任何一个王朝那样覆灭了,崇祯自杀了。在那个时空里,当年明月用了七大本书来写一个王朝的兴起到覆灭,却在最后说,帝王将相,建功立业,不过都是浮云,都是粪土……
作为一个后来者、局外人来看这一切,争什么打什么呢,最后都是一把黄土,什么都输给了时间。
但身在其中,你又如何看待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时间?
当年明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徐霞客这里,农民起义、后金崛起、帝国覆灭,仿佛都和他没有关系,他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生,却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财富。和张居正、戚继光、袁崇焕这些人比起来,徐霞客只是个小人物,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脚踏实地实现了理想。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在后记里,当年明月说,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会发现,虽然死去的朝代已经死去,但新生的朝代,在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之后。仍然还会上演同样的事情——尽管衣冠改变了,朝代改变了。那群人变了……
但他们还是做同样的事情。
说真的,李晨灿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可是前世,他学的东西,看的东西都特别杂,要不然他也不会知道这么多东西。他对历史的东西也看过不少,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观……
他的历史观,与那个时空的当年明月是很相近的,的确,以史为鉴,说得简单。做起来太难。
每一个朝代,到了后期,灭亡的本质原因,总是大同小异,人的自私性不能消除的时候,历史上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总还会一次接着一次的上演,所以,虽然无数罪犯被抓入监狱的事情正在发生。但还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地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李晨灿在这边复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的大结局后面,他也加入了当年明月的后记。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后记完全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把李晨灿作为一个十九岁的青年人,他的很多考虑都展现了出来。
大家以为他在结局的时候写了徐霞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让一本书的很多东西。立刻就发生了改变。
于是,对于《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的评价。在整个网络上,也越来越高。
豆荚网上,这本书的评分维持在了9。0分的高分水准,而且,也许是因为这本书是大结局的缘故,很多心潮澎湃的人,都在网络上给了长评,长评的内容很多种,但绝大多数,都是对《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的好评。
“我是一个从来不读历史的人,直到开始看《明朝那些事》,才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朱元璋,朱棣,郑和,张居正,戚继光,徐阶,王阳明,孙承宗,魏忠贤,崇祯,万历…读完最后一本,闭上眼,所有人物都仿佛在我脑中活了过来。那是真真正正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那是完完整整地在世上活过的人。
相信,怀疑,气节,责任…我看到了那些悲伤和欢乐,那些隐忍和狂妄,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感谢李晨灿用这七本书,向我展示了友情,爱情,亲情,让我了解了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里,那一幕幕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史诗……我为中国厚重的历史骄傲、自豪。”
“如果不是《明朝那些事儿》,我想,也许,这辈子我都不会去碰明史,也不会去关注,但我现在成了明史的忠实爱好者,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有着同样的感觉,我现在越来越对明史感兴趣……
之前有过很多人攻讦《明朝那些事儿》,认为这部书严肃不足,在历史文中是异数,但我现在认为,这种观点实在有失偏颇,《明朝那些事儿》让很多人了解明朝历史,同时去关注明朝历史,这就足够了,善莫大焉!”
这样的评价,代表了很多人对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的观点……
已经到了谈论是非成败的时候,对李晨灿《明朝那些事儿》带来的好东西,大家都很赞同。
现在,这部书在经过半年多的征程之后,总算落下了帷幕……
2014年已经到来了。
崇定十一年也来了。
这一天晚上,李晨灿缩在中海的一个被窝里,看电视机里的新闻,电视机里的皇帝,穿着很传统的汉服,正在给所有的国民做新年致辞,在屋子之外,一团团鲜艳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
李晨灿度过了在这个时空中的第一年。
2014年1月1日,李晨灿和孙云章王冰凝他们开了一个很短暂的碰头会,在这个屋子里,李晨灿和孙云章讨论了一下目前李晨灿身边的事情。
孙云章道:“现在,最近在眼前的是艾米音乐节颁奖典礼,里面的那个最佳乐坛新人的奖项,年度最佳原创歌曲,我们都可以争夺一下。”
2014年到来之后,年终总结,年终盘点之类的很多东西都在进行。
对李晨灿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音乐节上得到一些奖项,因为现在,有关于他身上的名气,都是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的,很多东西都会逐渐贴在他的身上。
虽然经过《浮夸》专辑销量的大反击战之后,李晨灿的人气已经真正被展现了出来,他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创作型歌手,通过《中国好音乐》的舞台究竟得到了多么高的人气,但娱乐圈总是一个容易被忘记的地方,李晨灿的背后没有大音乐公司支撑,他很容易被人忘记。
而这样的音乐颁奖,对李晨灿而言就特别重要,每一次得到一个好的奖项,都是给他的背后增加一些含金量。
“嗯。”李晨灿说:“争夺年度最佳原创歌曲的奖项,就主打《东风破》、《烟花易冷》吧,这是我比较有竞争力的两首歌……”
孙云章点点头。
在有了这个小团队之后,李晨灿暂时有了公关能力,宣传能力等很多东西,不过,公关宣传之类的,那都是要花钱的,他的团队,花钱也花的快,这一次,为了在各大音乐节上得奖,李晨灿也付出了不少的金钱。
而现在主攻《东风破》、《烟花易冷》这两首歌就行,主要就是希望能够用这两首歌展开公关能力,希望可以得到最后的奖项。
年对最佳原创音乐奖,如果在千寻风云榜上,未必能够有李晨灿的机会,但艾米音乐榜的音乐颁奖典礼上,太偏向于文艺和创新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创新了一种歌曲类别,那他在艾米音乐榜上很可能会得到最后的奖项。
而千寻音乐风云榜,最佳原创歌曲不仅要考虑那首歌的创新,还有在文艺方面的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首歌的传唱度,以及这首歌是什么人作的……千寻音乐风云榜那一边,一首歌是什么人写的也很重要,就是有一种论资排辈的感觉,资历深的,自然就更加容易获奖。
因此,这个艾米音乐节的奖项,李晨灿是很想要争夺两个的。
“这些都是入围名单的详细资料。”这个时候,孙云章把入围艾米音乐节最佳原创歌曲奖项的所有歌曲和作词人,演唱的人都写在了上面,这些歌大部分都是其他人作的,然后一些歌手演唱,只有两三个是自词自曲自唱。
李晨灿就是其中之一。
“自己作词作曲,自己演唱的几个人之中,也都挺有竞争力的,尤其是这个沙占星,他的那一首《雨季》很有竞争力。”
李晨灿看了一下这个沙占星的资料,这人23岁,出道两年,这一次,也是卯足了劲头想要冲击这个奖项。
李晨灿看了一下沙占星的背景,他是来自破晓音乐制作公司的,和石军祥是一个制作公司,不过之前也不是很有名气,但今年他的《雨季》有些火,最关键是,这首歌的构词比较巧妙,很有文艺气息,所以对这个艾米音乐榜才特别有想法。
因为,如果能在这里得奖的话,对他现在在破晓音乐制作公司里不尴不尬的地位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刺激。得了这个奖项之后,公司对他的重视,立刻就要更上一层楼,他的前途也才会更美妙一些。
而《雨季》也是李晨灿这几首歌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
ps:感谢大家支持,第五更可能要在十二点以后了……好累……
不过看到大家的支持,一切都是值得的!继续求订阅和月票。另外,我在163章最下面写章节感言,感谢大家打赏还有说今天五更的,不是在章节里ps,不知道大伙儿看到没……以后可能就要那样做,不然的话,虽然这些ps是免费的,但加在收费章节里总有些不妥。
第一六六章夺得大奖!
“《雨季》真的是一首相当不错的歌曲。”
李晨灿听过这首歌,所以现在评价道:“那个沙占星,也是有些才华的。”
孙云章点点头,然后对李晨灿说:“的确是这样,不过,这首歌的受众并不算太广,比咱们的《烟花易冷》低多了,在艺术上……《烟花易冷》也是要更好的。而且,我们这次最好还是要争夺这个奖项,也不用太理会他们……”
李晨灿嗯了一声,然后说:“破晓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专门对付我吧?”
“他们想要暗中动一下手脚或者有可能……但我们现在也在很多地方花了那么多钱,如果他们动手,我们是能知道的。”孙云章自信满满地说道。
“那就好……”李晨灿点了点头。
李晨灿虽然谈不上完全了解孙云章,但也开始了对他的了解,知道孙云章是一个不喜欢说大话的人,也是一个实干派,他既然说得这样自信满满,那他肯定是有一些把握的。
很快,1月14日,艾米音乐节年度颁奖典礼,在中海市正式举行!
1月份,就是国内两大颁奖典礼的天下。
1月14日是艾米音乐节音籁奖颁奖的时间,之后,1月21日,将会举行千寻音乐风云榜音乐大奖的颁奖典礼……
事实上,这两个奖项如此密集,有点浪费资源,不过因为这两个奖项在一月份的颁奖主要就是对去年的一次总结,所以两者也沿用了下来。难得的是,两个奖项之间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样对抗。反而还是相互之间有所合作,有所包容的态度。
例如。之后的千寻音乐风云榜年度音乐大奖,中间会穿插一些之前在艾米音乐节音籁奖上得奖的歌手来演唱一些歌曲。在这样的穿插之中,也体现出两个奖项的良好合作。
这样的合作的确是有些难得……
1月14日这一天,中海特地有了艾米音乐节音籁奖颁奖典礼的专属场地,现场能够容纳一千多名观众,不过这样的颁奖典礼,主要还只是颁奖而不是吸引观众参加,因为在艾米音乐颁奖典礼上,并没有选手演唱歌曲的地方,这样一来。艾米音乐音籁奖颁奖典礼上,也没有特别多的吸引观众们的地方——很多人不觉得来这里听选手的获奖感言有多么重要。
但就算是这样,现场还是全都坐满了,人头攒动,就是现在的最好写照。
每个人都抱着不同的念头来到现场。
他们来到这里,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的喜欢的歌手,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喜欢李晨灿的——
“今天这个音乐节,不知道李晨灿能够拿到几个奖项……真希望他可以把所有入围的奖项都拿下来。”
“其实他就是入围了两个奖项——最佳原创歌曲、年度最佳新人两个奖项。这两个奖项的竞争力都比较大的,不过他还是有希望全部拿下,就看他之后的情况怎么样了。”旁边也有支持李晨灿的人,就在一起讨论。
的确。今年的这个奖项,李晨灿就是入围了两个。
最佳原创歌曲,年度最佳新人!
年度最佳新人。现在为止,李晨灿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华鑫宇。
华鑫宇。毕业于帝国著名的音乐学院中海音乐学院,在学校就是绝对的尖子生。他是去年毕业,然后今年正式发布新专辑出道!在良好的宣传和人脉之下,虽然作为新人,但华鑫宇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新专辑到现在的年度累计销量,也只是仅次于李晨灿的《浮夸》。
和李晨灿不同的是,华鑫宇是正宗科班出身,带着十多年的音乐学习经历,他的钢琴更是十分出色,曾经代表帝国夺得过世界冠军。而且他对音乐也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
现在,甚至有人说,李晨灿和华鑫宇,都是今年最出色的的两个新人,一华一李,都是帝国乐坛今后的中流砥柱!
而在最佳原创歌曲上,李晨灿有其他几个对手,其中沙占星的《雨季》,是李晨灿的主要对手。
李晨灿最终入围最佳原创歌曲的,是《烟花易冷》,在这个比较偏向于艺术的最佳原创歌曲奖上,烟花易冷这种脱胎于《洛阳珈蓝记》的歌曲,虽然受众不如《东风破》,但在这个奖项上,它的竞争力绝对超过《东风破》!
沙占星的《雨季》在破晓的公关能力和他自己的努力之下,现在成功入围,也成为了李晨灿的对手之一。
此时此刻,沙占星的心中也充满了紧张。
他觉得,这是自己很少有的一次机会,自己一定要抓住——他在公司太不受重视,太没有存在感了,今天必须要击败李晨灿!
“李晨灿崛起的速度那么快,他得到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也不缺少这个奖项。”沙占星在心里说:“而且他崛起速度太快,也应该停一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沙占星已经给李晨灿的失败想好了退路!
“不过这个人就是个笑面虎……也可恶得很。”想到之前李晨灿和公司那个石军祥的一番战斗,沙占星的心中就带着几分忧虑,但也带着几分不爽,李晨灿这人,的确不是什么好鸟,打败他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他几乎把这个当成了责任……
其实这也就是沙占星的心里总是患得患失,在找出各种事情来……但说实话,对于李晨灿这种顺风顺水的人,他是真的嫉妒,嫉妒这个人怎么能够那么优秀?这才刚刚进来,就那么厉害了,让他这种有大音乐公司却出不了头的人,情何以堪?
不在这个行当里,谁都不知道被人压制着到底有多么悲惨。
那真是让人蛋疼……
很多时候,在大明星面前,很多东西都得让路,自己在他们面前,要忍受不屑的目光,他们到不一定是讨厌自己,可是,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资源也要优先考虑安排他们……
有的时候想去和他们搞好关系吧……结果付出一些东西之后,换来的只是人家跳过自己好像跳过空气的目光……
这些事情,让沙占星十分渴望这次击败李晨灿……把李晨灿踩在脚下。
他都能把李晨灿这种人击败了,公司难道还不应该尽快力捧他么?
这就是沙占星的想法。
……在很多人不同的心思之中,这一届艾米音乐节音籁奖的颁奖典礼,总算正式开始了……
最开始就颁发了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等很多大奖,其中有几个奖项,人家正主根本就没有来——尽管音籁奖还算不错,但对于那些天王巨星们而言,这也可有可无!看到这一幕的李晨灿,止不住皱起了自己的眉头。
他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也在整个帝国范围之内,得到了很多可以独占鳌头的东西,但到了这种时候,他依然发现,娱乐圈虽然有一飞冲天的可能性,但这依然需要累积。
现在他作为一个没有音乐制作公司为后台的人,更是需要不断地拔高自己……
他还需要发布更多的歌!拥有更多的成绩,得到更多的关注!
他要更快地成名!
李晨灿现在倒不是成名痴汉,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很需要更高的人气,尤其是在面对这些大明星的时候。
他不想再看到这些人无视的眼光……
至少这些人对李晨灿,也不是特别在意……
对于他而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的这个音籁奖,如果能够得到奖项的话,他现在入围的两个奖,任何一个也有着一些含金量……到时候他在歌坛上的地位,自然也不是现在能比的。
这些东西他都需要!
于是,李晨灿,沙占星,现在心中都对这些奖项充满了渴望。
而颁奖典礼,已经挪移到了现在最佳新人歌手奖上了……
穿着靓丽的女主持人和男主持人说了一些调剂场面的话,然后,女主角切入正题道:“接下来我们就要颁发饱受期待的一个奖项——最佳新人歌手奖!谁都知道,我们的这个奖项,今年竞争者是人才济济,这其中有在《中国好音乐》上大放光彩,开创中国风音乐的李晨灿,也有一直就是才华横溢,今年真正踏入歌坛的华鑫宇……”主持人用这些话介绍了一下入围的几个选手之后,总结道:“不知道,这个奖项最终能花落谁家呢……?让我们揭晓答案吧!”
在说到自己名字的时候,李晨灿和其他几个选手都微微紧张起来了,不过李晨灿的表面上,却是没有露出半点紧张的感觉来,他面带微笑,仿佛胸有成竹,又仿佛并不太在乎……
另一边的华鑫宇,眼神之中带着一种淡淡地不屑,他的不屑似乎并不是装出来的,而且也不知道他的不屑是想要送给谁。
这个英俊的青年,他的想法让人难以捉摸。
此时此刻,那个绽放着笑容的男主持人,总算揭晓了答案:“经过紧张评审,我们最终获得最佳新人歌手奖的歌手是……李晨灿!”
ps:五更完毕!好困!
求下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第一六七章连得大奖
“李晨灿!”
这个名字响遍了全场。
尽管李晨灿是一个十分厉害的新人,他开创了中国风歌曲,又给大伙儿带来了一种十分震撼的音乐享受,而且他的《浮夸》专辑到现在为止,历史性地销售了40多万张!
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他是新人的身份。
尽管在这个时空里,帝国十分强大,从外到内,深入各行各业,强大融入到了每一个帝国国民的骨髓和血液里,但是,炎黄子孙的很多特性,也还是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脑髓之中,开始支配着整个庞大帝国下的各种行为。
按资排辈,这个谈不上是劣根,但还是来到了这里。
倚老卖老,依旧是很多人的特性,尽早进入这个行当的,也总会对后面进来的人,抱有一些不算太好的态度。
所以,这依然是一个资历十分重要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李晨灿尽管取得了这样那样的成就,但在一些资历老一点的。成名早一点的人面前,李晨灿。依然不算是特别有影响力。
谈不上不正眼相看李晨灿,但对这个后辈。在态度上,总带着一种颐指气使,觉得李晨灿毕竟是晚辈,当不得自己的太高度对待。
李晨灿就在这样的颁奖典礼里,感觉到大家表面上客气,实则有些淡淡优越的味道。
即便自己的成就超过他们,他们会想——咦,现在的年轻人,还不错嘛!心里有些嫉妒。又要安慰自己,他们是晚辈,长江后浪推前浪。
李晨灿对这一套,真是门儿清!
这一辈子的帝国毕竟要比上一个时空强大太多,也还是有不少的东西改变,至少效率更高,很多东西也没有那么多扯皮,但人还是那群人,留着同样的血液。说着一样的话语,所以李晨灿很习惯这些东西。
他带着一种特有的,在前世被其他人多次践踏埋葬的尊严,不会主动凑上脸去。也不会和华鑫宇孤傲清高。
但尽管这样,在现在的这一刹那,李晨灿。他是所有人的视线焦点。
哪怕是四五十岁的音乐人,他们的资历够老。他们的成就够高,这一瞬间。眼光也都要盯在李晨灿的身上。
因为现在,只有李晨灿,是那个绝对的主角。
十九岁的李晨灿从座位上站起来,摄像机们对准了他,还有人们的焦距,也锁定在他的身上。
他迈着不疾不徐地脚步,一直走到了领奖台上。
这个时候,之前那个似乎很不屑地华鑫宇,眼神的深处闪过一丝遗憾,这种人伪装得很好,但他们的心里,未必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冰山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个年轻人,事业走得很坚定啊。”一些年长一点的音乐人,看着身材颀长,长相俊朗的李晨灿站在领奖台上,心中掠过几分羡慕:“有才华,有人们的支持,又有奖项傍身,接下来的道路,应该会走得很顺。”
“从今天起,李晨灿是彻底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了。”一些人就在心里带着羡慕想:“哪怕他仍然是一个独立音乐制作人,也是这样。”
沙占星的心中也带着其他的味道,可惜,他错过了这样的奖项,如果那一年,他随便在某个音乐节奖项里得到一个最佳新人,在公司的地位,总不至于和现在这般不尴不尬,让人提起来零落唏嘘。
有羡慕,也有嫉妒…也有强烈的危机感。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自由音乐制作人,是中国风音乐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好音乐》总冠军的获得者,他的《浮夸》累计下载量接近千万。”这个时候,主持人在给大家介绍李晨灿:“此外,他的精选专辑《浮夸》,迄今为止,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52。4万张,这是近十年来,新人精选专辑在一年之内的最高累计销量,是当之无愧的新人之王!”
虽然这样说,可能会不太照顾诸如华鑫宇之类的人,但现在毕竟是领奖,一些人也不用那么当真。
反倒是有的之前不太了解李晨灿的人,现在听到这些成就,倒吸一口凉气!
“《浮夸》好像才卖了两个多月吧?就有52万张销量了!这……别说是今年的新人之王了,十年的新人之王,放在他身上都绰绰有余吧!”
“原来李晨灿这么厉害……如果放在一个大音乐制作公司里,早就是力捧的对象,有52万张销量的专辑做打底,无论是在什么大音乐制作公司,都可以把他当成未来的超级巨星去培养,但现在他居然还能表现得这么低调?这么低调的年轻人,将来前程真的不可限量啊。”
的确,在有的时候,气度决定格局,决定将来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向,发展前景!
一个有才华但成天到处放嘴炮的人,自然走不?(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天王 http://www.xshubao22.com/3/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