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接下来,李晨灿仍然是那种十分引人注目的讲述手段,整个讲述过程里,大家都在用心听着他说的一切。
波谲云诡的斗争,在他的口中再一次展现开来,一桩桩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也开始正在李晨灿这里娓娓道来。
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到现在,也总算进入了晚期……
天下分得太久,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合的时候……
每个人,不管他们抱着什么目的来听《品三国》,在听的过程之中,都是津津有味,被带入到了那种历史岁月之中。
一直到《非常君臣》讲完,很多人都随着李晨灿松了一口气,却又开始期待着下一集《水火难容》。
除了期待下一集之外,也总算到了一些人对李晨灿最期待的演唱新歌的阶段。
屏幕慢慢变黑,这一次,李晨灿歌曲之前的画面,再不是那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画面,而是滔滔长江水,正在冲向远方。
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却没有滚滚长江天际流的气势浩大,反而充满了一种带走一切的感觉,在这滚滚长江面前,天色昏暗,一切带着一种莫名的伤感。
旋律也开始响了起来。
声音缓缓地通过电视机的喇叭穿入了众人的耳朵之中,深沉的音调在不断地飘荡,在大家的耳膜里响起。
可惜,没有《向天再借五百年》那样的豪气冲天,风云激荡,也不似《醉赤壁》那样充满一种幽怨的情调……
这种旋律带给大家的感觉,随着几声琵琶,开始酝酿到了极致。
这是一种悲怆!
一种真正的悲怆!
悲怆的感觉沁入心脾。
每个听到这个旋律的人,都觉得自己心脏微微一怔,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英雄人物,此时都随着这长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甚至有一些人脑子比较快,直接想起了李晨灿《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他在里面说,以史为鉴,不可能……
在这样悲怆的旋律声音之中,大屏幕上,跳出了这首歌的名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
而李晨灿的声音,也在这个名字跳出来之后,开始飘荡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这是第一句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就是那一首诗词,《三国演义》最开场时候用的诗词。
李晨灿的声音,一改往日的小清新和清澈,而带着一种空远寥廓,构成核心的,仍然是旋律里带上的那一种感染力十足的悲怆!
第一八八章《品三国》结局
这是李晨灿作过的歌曲之中,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以往,他的歌曲里,或者是小清新,诸如《栀子花开》、《同桌的你》,或者是励志,例如《海阔天空》、《朋友》,或者温馨,例如《真心英雄》,或者极致地冷淡,例如《烟花易冷》,或者就是一种歇斯底里,例如《浮夸》。
而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旋律上,完全颠覆了之前李晨灿的歌曲类型。
那种悲怆的感觉,能够穿入每个人的心中,让他们都感觉到了。
偏偏,大家都能够理解,这样的悲怆来自何方。
因为大部分来听《品三国》,乃至于期待李晨灿在《品三国》末尾里唱歌的人,都看过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看过李晨灿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写的后记。
在那里,他说,以史为鉴,根本不可能。
这是一种消极的历史观,但在他解释之后,大家却又觉得这并无不妥,人性本恶,或者人性本善都那样,至少人类是自私多一些,有小的自私,也有大的自私,这样的自私存在的一天,很多的东西,哪怕看起来改头换面,实际上,他们换了一件华丽或者普通的衣服,却又让历史重演。
仔细想想,三国里的历史,很多人都觉得,用这一首词来作为结束,那是再好不过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不是李晨灿原创的词,也不是罗贯中原创的词。这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遭到贬谪官员杨慎的诗词。
杨慎是一个大诗人,也是一个大学问家。
而他的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有力气在中国文学史上延绵千年。也让他本人的影响力,一直延续下来。
因为这首词,太过于经典……
景物、人生、历史、思索、哲学……很多种东西都被他揉捏在一起,最后变成了脍炙人口的这首《临江仙》。
整首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每个人看这首词,总能感受到那种苍凉悲壮,同时却又能感觉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感觉到从中折射的高远意境和深邃思索……
此时此刻,李晨灿演把《滚滚长江东逝水》又演唱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采来,而在总体感觉上,却又和杨慎的词的用意。如此相合。
那种悲壮的感觉。融入到了每一个旋律,每一个用词之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歌词在继续,那慷慨悲壮的旋律,依然在继续。
而在那屏幕上,却没有过多的变动,仍然是浩荡奔驰的浩瀚长江。长江水一直在流,一直在奔腾。带走了一切,带走了岁月,时间,还有一个个英雄的故事。
李晨灿的声音,是大家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感觉,那种带着怜悯,又带着悲壮,最后形成了他对岁月的最后一丝叹息。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因为是从这首词改编而成的歌曲,李晨灿的这首歌,也没有太多的词语,就是这一首词……
歌词仍然延续了之前的风格,此时,李晨灿的歌声,少了演唱《那些花儿》时候的轻柔与感伤,少了《浮夸》那样的极致疯狂,而是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怜悯与叹息。一直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时候,音调高了起来,却反而把那种情感渲染到了淋漓尽致!
词曲、旋律在经过李晨灿的演唱之后,最终开始慢慢结束。
而画面上的长江,仍然在奔腾流荡,仿佛人间的一切,都与它毫无关联。
的确,它那么浩浩荡荡地奔流了多少年,看惯了人间的春秋更迭,见多了世上的人情冷暖,是非成败……
多少的争斗,多少的努力,最终,不过只能变成史书上薄薄的一页。
享尽了荣华富贵,见识了人间的大好时光,最终,不过只是黄土下的一堆红粉骷髅……
冷漠,莫过于时光,它掩埋了一切,带走了一切!
“好词,好旋律。”
当电视机里,最后一个音符戛然而止后,多少的人,感觉到胸膛里,好像堵着什么。
再怎么想和上天借五百年,最后还不是要在岁月长河里沉珂……
成也好,败也罢……
是非成败,转头空……
“虽然是李晨灿重新作曲,他并没有写这首词,但总感觉,他好像已经改造过这首词一样,听了这首歌,心里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一样,心里头好像掠过了很多的东西。”
“历史的沧桑,厚重,在李晨灿这种语调和旋律的改变中展现得很好,不管大家怎么迷三国,但结局,毕竟都是注定的,注定就是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在凋零,在死去……他们的事迹再怎么动人,又如何,最后还不只是留在了历史的滩头,我们怎么念叨又能怎样,他们还不是无法复活。”
“杨慎,真是一个伟大的词人,我每次看《三国演义》最后都会回来好好背上几遍他的《临江仙》,人生,历史,在他这里,不过只是一场梦,但这场梦,却又被他刺骨地说穿了。李晨灿,也是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人。听听他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我感觉他的曲调最适合这首歌,那种悲壮,那种喟叹,都在他的音调里,不用多说。期待他有一天,能够再给我们献上改变的词曲佳作……”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李晨灿在中美文化交流团之后。再一次重新回到了大家关注的视线里。
李晨灿版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很快就被录了下来,然后传到网络上。在围脖上大量转发。
在围脖上的转发,并没有李晨灿的团队背后的身影,而完全就只是大家的个人行为,而这个个人行为,在经过转发之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听到这首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感染。
“最好版本的《临江仙》,转发,大家感受一下。”
“真是大爱李晨灿。不得不转发。”
“百变小王子,歌声随意转化。”……很多种不同的转发言语,让《滚滚长江东逝水》顷刻之间就拥有了几万条转发量。
……李晨灿讲完这一期的《品三国》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听完了这一个版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
说实话。他自己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也经历了不少的挑战,那种歌曲风格的转化,并非随随便便就能做成的事情。
他在录音棚里尝试了很多次,才最终把这个版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定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一首歌,如果不唱出那种苍凉悲怆的话,那唱出来也没有用。大家还不如去看原版的杨慎词呢,那多好!
花了一天多的时间。他才录出一首十分满意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现在听来,这个版本的确相当不错,毕竟是他磨了那么久的歌。
听完之后,虽然是自己唱的,但他自己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感慨,在胸臆里逐渐扩散开来。
似乎的确就是一种历史的长叹。
他特地经过了一下监控室,洪天辉今天居然也在,洪天辉看到李晨灿之后,立刻从数据监控室里走了出来,看着李晨灿笑笑:“今天我都听了,这一期很精彩,那首歌也十分精彩!听了真是……嗯,感触良多。”
李晨灿微笑着点头:“《临江仙》毕竟是杨慎在经过了多少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才最终写就的,里面那展现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都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
“嗯。对啊……”洪天辉的眼睛深处似乎在回忆什么,居然偶尔闪过几丝落寞,然后才说:“一直都没能亲自跟你聊聊呢,你有没有什么新节目的打算了?”
李晨灿感觉到洪天辉眼神深处的落寞,想着他特别年轻的时候,也许也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梦想吧。
每个人到了中年的时候,谁不是没有一点梦想呢?
李晨灿想着自己的前世,还不是那样?
“我再想想吧,有了决定我会告诉你们的。”李晨灿对洪天辉说了一句。
“好吧。”洪天辉对他这个回答,颇有无奈,却也只能点头,如果李晨灿不能接着做《品三国》这样的节目的话,那对天府省二台,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但也不好强迫人家……
很快的,《品三国》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即将落下帷幕。
李晨灿很快就要开始讲《品三国》的最后一集:后浪变成前浪。
所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最终要离开,剩下后浪大放异彩……
这不过是历史的常态,也不过是人生的常态罢了……
没有多少好说的。
而这一天晚上,数据监控室的人们,看到了相当恐怖的收视率数字:8。17%!
ps:感谢殘天大大10000起点币打赏!真的很感谢,又是一个万赏啦!咳……看到万赏,总是心里特别激动,谢谢殘天大大。加更就算在明天啦!
感谢四家格式、倞倞大大1888打赏。
感谢殘天、湮o无情大大588地打赏,感谢。
感谢沉落之炎火、书虫19810704、书友140104232924683、小草hyc、丫丫个丁丁、lee0001、两情依依、几位大大地打赏。
双倍月票结束了,接下来,每天保底三更,每增十张月票就多更新一章!更死为止!
明天保底四更(一章为殘天万赏。
谢谢大家支持……
继续求订阅和月票。
第一八九章收视神迹!!
(ps:上章数据弄错了,是0。82%,已经更正,新的一天,求一切。)
“卧槽!这个收视数据……今天之内,是我们台的第一了吧?”一个在数据监控室里的工作人员,忍不住大声喊了出来。
因为,不光是在《话说》栏目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高的收视率,就算是在整个天府省二台的历史上,这样高收视率的节目,也只出现过寥寥几个。
曾经,天府省二台因为一些人的灵光一现,也制作出过几个高收视率的节目,但他们所谓的高收视率,也就只是有0。6%以上,最完美的收视率不过也就是0。91%,而且这还是巅峰阶段。
但现在,李晨灿的一个说史栏目,就靠他的上下嘴皮子这么一翻,居然,就给他说出了0。82%的收视率……
这种节目,来得太简单,效果却太华丽。
“别说今天,就是咱们台,也很少有这样的高收视率节目……能超过0。5%的收视率就很不得了,但现在的收视率,可是到了0。8个点!”旁边的工作人员,也在带着几分震撼说。
“0。8%,天啊!李晨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他们知道原因,不过只因为陷入震撼中,总免不了说出一些没有太多意义的话。
0。8个点的收视率,已经缔造了极端的辉煌。
面临《品三国》的结局,很多的人暂时离开网络录播。而是转移到电视机面前,跟着李晨灿的实时解说一起,观看这《品三国》的最后一集。实时听到李晨灿的声音。
这也带来了《品三国》大结局收视率的激增,这样的激增是之前都没有过的速度。
围坐在电视机面前,看到李晨灿出场,这种感觉,还是被很多人喜欢的。
一直到今天的《品三国:后浪拍死前浪》正式开始,0。82%的收视率继续往上在增长,过了一段时间。已经突破了0。85%……
别小看这0。05%的收视率,事实上,这在拥有电视机的几亿观众之中。已经代表了上十万台电视机,新增观看这一部《品三国》。
于是,数据监控器的几个工作人员,最大的乐趣成了紧紧地盯着监控器的屏幕。看这个数字地不断跳动。往日枯燥乏味的工作,此时此刻,却拥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体验,他们的眼光离不开这个屏幕,因为想要看看,李晨灿到底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品三国》的结局,李晨灿总算还是正式开讲了。
仍然是一如既往的风格,鞭辟入里的分析。引人入胜的词语,一个个说法。一个个用词用句,从他的口中往外蹦。
“就是这种感觉,《品三国》的用语没有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诙谐幽默,但总是能撩拨人心,我看了好几集《品三国》都有一些欲罢不能的感觉,就是因为李晨灿的说话风格。”
“《品三国》,可以说是中国这边,讲史节目的巅峰了,之前也很少有过这样的收视人群吧……可惜,今晚已经大结局了。”
“没有办法,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既然有开始,就总会有结束的,相信李晨灿也可以在其他的一些地方,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经过三十多分钟,中间有过一段休息之后,《品三国:后浪拍死前浪》总讲完了部分!
“0。93%!”
数据监控室里的几个工作人员,呆呆地望着这个数据,仍然有些不敢相信。
“神迹!”有个工作人员,实在忍不住溢出胸腔的冲动,张口就说了一声。
“对……还真的能用上这个词!”
《品三国》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打碎了《话说》栏目以往的一切收视率记录,甚至打碎了天府省二台历史上的节目的最高收视率,0。93%的数字横贯在眼前,将会成为天府省二台所有的后来者们,一道要用尽全力去爬过的高山。
不过,高山有时候却很难翻过,只能给人一些高山仰止的痛楚。
“收视率又突破了!”
当洪天辉走到这个门里面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立刻对他欢快地说:“已经突破历史高记录,达到0。93%了。”
“真的吗?”洪天辉立刻加快脚步来到了里面,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画面,一时间,连他这种已经惯看春江秋月的人,都有点儿忍不住激动起来,滚烫的灼热在血管里乱窜,这样的感觉让洪天辉激动难耐,脑门上的青筋都给露出来了。
“我这就打电话给台长报喜!”他连忙掏出了手中的电话,把电话打给台长。
因为这个收视率,再一次创造了巨大的奇迹,大伙儿都想把这样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他。
当这个数字传入台长耳朵里的时候,他也坐不住了,原本沉稳的人,都在一瞬间之内被打破了平静。
“什么?0。93%?”洪天辉听到一贯沉稳的台长也忍不住发出这样的声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其实他也抱着这样的目的,现在果然还让他得逞了。
台长干咳一声,对刚刚的表现他有些惊讶,便说:“是时候该和李晨灿好好聊聊新节目的事情,这样的宝贝呢,最好还是别把他放走。”
“对。”洪天辉也是深有同感。
……此时此刻,李晨灿站在摄像机的面前,开始讲述《品三国》的最后收官一段,在这里,他也要讲一个后记。
这一个后记,也是对三国的一次总结,对很多人心中那个三国梦的总结。
很多东西,毕竟总要结束。
想到那三国,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一个个人物,从自己的眼前掠过,一桩桩历史,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场景,也跟着一起在眼前划过。
李晨灿的心潮也慢慢跟着起伏,想到那写东西,血液也逐渐燃烧起来,他对着话筒,也是面对着电视机面前的几百万观众,声情并茂地说道:“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一场跌宕的英雄人物风云际会,雍和安静的华夏文明,放逐了三国这段如此血性的岁月,让它特立独行地闪耀在青史,连接着两个迥异的统一王朝的彼端。”
“不需要怀疑三国的惨烈与残酷。这里毕竟不是安逸一统的大汉,没有倚叠如山的金石宝玉为帝王织一场春秋万载的大梦;这里也不是初临一统的西晋,没有旖旎靡丽的丝竹管弦为宗室们哼一段稍事喘息的小曲……”
“这里,是绵延数千里的烽火,是军营昼夜不分的炊烟,是战马在征伐道路上激起的征尘……但这里,闪耀着无数的文臣武将,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满腹才华为天下苍生追寻一条追求统一的道路。无可奈何花落去,历史毕竟无法十全十美,谁又忍直视王朝战争惨烈的献祭?铁蹄下的血肉在悄然哭泣,刀光下的残躯在无声悲鸣。百年战乱烽火燃尽几代凋敝的民生,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大军王朝,总在以杀止杀,雪锋映刻的,分明是身处乱世的无奈。”
“到了现在,时间已经过去接近两千年,正是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们的故事在传颂,战火纷飞的三国也留在了史书上。只是,当我们仔细审视的时候,却总会无奈地发现,英雄的脸庞和很多的往事都在远去,都在消失,王图霸业,铁流滚滚,最后总要在时光面前败北。杨慎的《临江仙》,听起来消沉,但却是在说一个再不变的真理,是非成败,刀光剑影,最终,所有的人不过只是黄土一堆。”
李晨灿接着说:“在《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上,我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很难,甚至不可能,洪武大帝为后来的子子孙孙,打算架构一个没有任何漏洞,可以绵延万古的王朝,咳他才刚刚去世,儿子就篡了孙子的位,王朝更迭,总逃脱不了开始兴盛,却在抵达顶点之后日渐衰微的命运……如今,三国已经落幕,所有的叹息,也终究会随着时光消逝,但我们却总会铭记这一段历史,铭记那所有的铁和血,汗与泪……我的《品三国》结束了,谢谢大家!”
当最后一段话说完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都上升起一种浓浓的不舍,在之后变成了惆怅。
《品三国》结束了……
这个吸引了上百万人来整天守着电视机观看的节目,结束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旋律,最后一次在《品三国》的末尾响起。
那悲怆的旋律,也深入了每一个人的灵魂,大家听这首歌,从来没有和现在这样有感觉过。
三国时代,那一个个名字,那一场场马蹄滚滚的征战,都在这首歌之中,都在屏幕上显示的大江波涛里,逐渐消逝。
所有的干戈,最后都寥落成了历史长河里无奈的叹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两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不知道是这首词打动了他们,还是李晨灿的唱音打动了大家,总之,很多人一时惆怅无两。
第一九零章要准备新节目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后一句歌词,在悲怆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仿佛三国岁月的马蹄滚滚,大军征伐,也就这样跟随着所有的命运,一起落下帷幕。
李晨灿的《品三国》,也真正划下了一个句号。
带着难言的感伤与惆怅,很多人丝毫不给天府省二台面子地换台乃至关掉电视,对于一些人而言,《品三国》一结束,他们对天府省二台的关注,也就此戛然而止,没有存在必要了……
这也正是洪天辉、孟超然他们无奈的事情——别看《品三国》期间,天府省二台的收视率爆火,但只要李晨灿一不开讲这个节目的话,这一切都会被打回原形。
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想要留下李晨灿。
等李晨灿从演播室里走出来之后,立刻看到了似乎等候他多时的洪天辉。
洪天辉脸上带着笑意,看到李晨灿之后,说:“怎么样?讲完这一期,累了吧?”
这是一种很亲近的语气,仿佛两人之间已经是老朋友了一般,李晨灿早就熟悉了他的套近乎,更何况他们也的确是朋友,也只是不以为意地笑笑:“没有,也不是第一天讲了,这么晚了,洪台长还没有回家吗?”
“我等等你,跟你说个事儿。”洪天辉说:“我们台里,明天下午想请你吃饭,不知道你肯不肯赏光?”
李晨灿就笑:“吃饭这种好事,我当然不会错过。”
“那就一言为定了。”
李晨灿当然知道天府省二台要找自己做什么。也不会拒绝,他现在也需要天府省二台,双方的确可以在一些地方。接着展开合作。
这对自己也有好处。
但是现在也不是谈事的时候,现在应该回家了……
和洪天辉,还有这些天在天府省二台这边认识的所有人告别之后,李晨灿也要回家了。
《品三国》他讲了有五十多集,最开始的时候,收视率是慢慢增长的,但从后面开始。收视率的增长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也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因为这个数字相当吓人。
根据他和天府省二台的协议,《品三国》一下子就让李晨灿赚到了人生中。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财富!
这可是一千多万国民币……扣了税之后也还有八百多万。
家里的债务,李晨灿之前已经偿还清楚,现在这八百多万。是全部属于李晨灿的。
虽然比起拍电影而言。这样的资金还远远不值得他特别高兴,但八百多万,还真不是一笔小数目。
想到自己的银行卡,很快就能有这么多钱,虽然李晨灿算不上财迷,但心中总归带着兴奋。再回想一下家里没有钱的那段日子,这幸福感也就瞬间爆棚……当然,这也就是李晨灿单干的又一个好处。如果是那些加入大经纪公司的明星,现在这八百万。他们到手大部分也就四五百万,一些比较过分的,可能只可以拿到两三百万甚至更低……
而李晨灿,这些钱都到了他的手上……
当然,要维持李晨灿现在的团队,每一年,也需要好几百万,这是必须的。
因为各种公关,找关系什么的都需要钱,也要给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发工资,还有奖金……总不能让跟着李晨灿的人,最后都捞不着什么好处吧?
李晨灿既然是一个人单打独斗,那他对自己的这个团队,必然也需要用利益拴在一起。
来到了家外,李晨灿对在楼道旁边的几个保镖微微点了点头,几个人冲他回礼。
这些天,李晨灿他们倒是有可能要搬家了……
因为之前他们所在的地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区,而他的地址也不是什么难事,随便一个和他玩得不错的高中同学,都会知道他的家庭地址,所以,在李晨灿成名之后,也带来了自己家家庭住址的曝光,经常会有一些人来到家里拜访,而且人数特别多,一来二去的,李晨灿只能初次下册,雇人来这边帮自己想要来敲门的人。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虽然这些雇来的人不多,也花不了多少钱,最重要的还是李晨灿成名之后对自己家的影响。
要搬到新家里,倒是可以分期付款,但李晨灿并不打算那样做。
他打算让自己整个家都搬到蓉城富人区的听业小区那边,那边也住着很多名人。
本来,天府省也是一个人文大省,文人比较多,出名的人也特别多,所以,蓉城作为省会,也有这样能够保证大家**的小区,但那边的房子特别贵,均价在两万多,这比起蓉城六千多的房子均价而言,贵了好几倍,但贵有贵的道理,这里环境优雅,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而且房间的建造,虽不说奢华,但都恰到好处,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
最关键的是,这种小区进出十分严格,所以,就算是知道了李晨灿在里面,一般的人也进不来,而不会和现在那样,一天到晚都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焦头烂额,严重影响到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是的,每一个想要见到李晨灿的人,都有着自己想要见到他的理由,这样的理由也许会带着狂热,也许纯粹只是喜欢,在他们的世界里,别的人见到见不到李晨灿自己管不着,但他们都觉得,李晨灿有理由见自己一面……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那来到这里亲自看李晨灿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由,李晨灿在接待了一些之后,发现一条真理——粉丝和偶像之间,真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自己忙不过来,而且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于是,他现在出此下策,但长久来看,最好还是搬到听业小区去。
李晨灿让孙云章帮自己忙一下这些事情,让他和李朝勇、杨怡芳商量着来办,在那边找到了一间一百六十多平的房子,房子很大,容纳下他们一家人是绰绰有余,但这个房子很贵,价格是26400一平米,而且这还是打折之后的价格。算下来,算上装修,购买家具等等这些事情之后,大约需要四百三十万左右可以全部拿下。
之前李晨灿他们家居住的房屋有一百一十平,现在当成二手房出售,能卖个五十多万,对新房子的补贴不高。
这里的房屋,大约都是别墅类型,房子不高,但采光和很多东西都是最完善的,虽然离市中心有点远,但附近的教育等等很多东西都是最完美的,而且离李映雪的学校啊,离李朝勇、杨怡芳他们的上班地点都比较近。
新房子的价格太贵,让李朝勇总是在犹豫——如果是他自己花钱,他不犹豫,但关键这一切都是儿子的,就让他犯了踌躇——原谅这些父亲吧,他们的心中总是有自己的骄傲的。
不过,现在居住的地方的确是太不方便了,为了家人考虑,李朝勇也要答应下来,这样答应一下,也是为了李晨灿的心中安宁。
原本他们住得好好的,也是因为李晨灿骤然成名,原本住的很好现在也变成了不方便。
听业小区的房子,李晨灿大致是要拿下来了,刚好他手头上也有一大笔从天府省二台拿来的钱,就可以用在这上面。
这样,李晨灿的八百多万,现在要用四百多万,而他的这个小团队,也需要用钱来维持在很多地方搞好关系,做好公关,同时也要维持好一些必要的宣传之类的能力,以便在李晨灿需要的时候能够用最快速度投入使用。
算来算去,其实李晨灿又不剩下多少钱了,他要拍电影,还得接着攒钱才行……
有时候,这个钱,来得快,花得也快,李晨灿现在《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大结局了,《浮夸》专辑的销售速度经过几个月之后也慢了下来,其他的代言合同,因为大部分不太合适,宁缺毋滥的李晨灿都没有答应。
那么,这样一来……
开源节流,开源节流……现在他要的是开源!
而开源,今天与天府省二台的几个人谈话,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李晨灿要从他们这里,建立新的合作。
讲历史是不可能的了,与之前分析的一样,现在的李晨灿并不适合接着讲历史,但是他也不愿意放过这种与电视台合作壮大自身的机会,那么他打算与他们合作一个新节目,来实现双方的双赢,大家一起挣钱。
来自另外一个时空的李晨灿,带着那个时空里各种各样的娱乐业精华,要做一个赚钱的节目,他自己觉得还是挺简单的。
晚上,天府省二台的人宴请李晨灿的时间已经到了,李晨灿在家中梳妆打扮一番,尽量穿得很正式,然后对着镜子照了一段时间之后,喊来司机让他送自己过去。
今天,李晨灿就要和这些人谈新节目的事情了。
ps:感谢大家的支持,订阅上去一些啦!谢谢谢谢!
昨天有万赏但没加更,今天保底是四更的,能不能让月票到十张啊,就能五更了……
第一九一章李晨灿的明星亲子节目
饭桌上,推杯换盏,气氛十分融洽。
今天,天府省二台的确来了几个大头头,这其中就包括天府省二台的总台长,孟超然。
孟超然现在带着微笑,正在和李晨灿相互敬酒。
这一世,李晨灿能够不喝酒,那就尽量不喝,尤其是经过《中国好音乐》结束那晚的《爱情买卖》事件之后,李晨灿对喝酒是真的怕了,也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李朝勇让他喝酒的时候都拒绝……
但今天,这样的应酬场面,总免不了要喝上几杯,他虽然不太喜欢喝酒,可酒量还可以。
“这一杯敬你。”孟超然用右手端着精致的白色小酒杯,脸庞上,笑意盈盈,对李晨灿说:“也敬你给我们带来的接近1%的收视率!说真的,这的确能用奇迹两个字来形容,甚至有人说是神迹。”
“谢谢,是你们给了我一个展示的平台。”花花轿子人抬人,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在前世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李晨灿绝对不缺乏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主要还是你自己的实力。”洪天辉也在一旁微笑着道:“我见过很多你的同龄人,但你是最优秀的一个。”
“谢谢。”李晨灿也微笑着点点头。
酒过三巡,慢慢地开始聊到了正事。
孟超然的右手伸出几个手指来捏在精制的酒杯上,眼睛里却带着重视,对李晨灿问:“晨灿。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你打算把自己的歌曲出成一张专辑吗?这次中美文化交流团,你又作了两首脍炙人口的歌了吧,《我心永恒》。说起来,我的女儿都很喜欢呢。”
“暂时还不出专辑。”李晨灿现在的工作室,如果直接出专辑的话,其实条件不太成熟,更何况,《浮夸》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消化完毕,那也没有必要。李晨灿打算再过上几个月,再发布几首新歌,到时候再出专辑。也就能把自己的知名度接着往上提升,经过一段日子之后,他就会彻底凭借实打实地成绩,在歌坛站稳脚跟。
“那你的打算呢?”
李晨灿笑了笑:“可能百花出版社的人。已经在和咱们的《话说》栏目谈条件了吧?我们约好了。《品三国》会出一本整理版的书籍,我会把之前讲过的东西总结出来,重新写成一本书,接下来也许会忙着这样的事。”
孟超然嗯了一声,口中又说:“这是一个好想法,一个节目也好,一本书也罢,我们一直都知道渠道的力量。《品三国》能够用多种形式走向市场,这总归是一件好事。不过。整理《品三国》,以你现在的能力,应该只用花费很短的时间吧。”
孟超然打量着李晨灿,看到他默然不语,便微笑着道:“有没有兴趣接着和我们电视台合作?我们强强联手,好好做一番事业。”
出乎意料,李晨灿现在答应得很爽快:“其实我也在考虑这样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天府省二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而我的脑子里也有一些想法,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出来。”
“那正好。”孟超然笑道:“我们把《话说》这个栏目,办得更加有声有色,接下来你还可以讲讲其他的历史嘛!”
李晨灿听到这句话却摇了摇头:“孟台长,我的确想要和咱们台接着合作,但我不打算再用《话说》这个栏目了,不瞒你说,如果接着讲历史的话,不管是明朝还是三国,我之前的书,我之前的节目都已经把我知道的大部分东西讲得很透彻,再接着讲下去,也只会招来大家的反感,我自己如果再讲历史,也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所以我有另外的想法。”
孟超然与洪天辉他们,听到了这句话,都皱了皱眉头。
李晨灿不讲历史的话,对他们的吸引力,瞬间降低了一大截。
现在,要说李晨灿的身上有什么大众都知道的闪光点,那就是——音乐、诗词、历史……这三项上,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也在因为这三项,成为了帝国近些年来,最强大的天才。
但如果撇开了这三项,那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建树。
音乐的话……总不能让李晨灿来讲他的词是怎么写的,那没有人愿意听……
于是,孟超然说:“那要不,你来这里讲讲古诗词?我想这有很多人喜欢听的。”
李晨灿摇头:“我的确是写了一些古诗词,但这并不代表我的造诣很高,至少没有达到可以这样电视讲学的地步。”的确,如果真要上电视台来讲,李晨灿那点墨水,一两天就会被掏空,而且还不一定有人喜欢看那些枯燥乏味的平平仄仄。
李晨灿感觉到孟超然和洪天辉的态度,也就知道,这两人也就只是想让自己接着去《话说》罢了。
但他又真的不可能留在《话说》栏目里耗。
他觉得现在还是自己先把这个提出来比较好,于是,他说:“刚刚孟台长提到你的孩子?”
“嗯,对啊。”听到李晨灿提起自己的孩子,孟超然摇了摇头,嘴角却挂上一抹不自觉地笑容,看来,天下父母的心,大部分都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这方面上,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也就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家是个丫头,十四岁了。”孟超然道:“她现在很喜欢你,一直缠着我说要见你一面,我告诉她我虽然是个台长,但也不能滥用职权。”
李晨灿笑道:“这有什么呀?改天我可以和她交个朋友。”……说完这句话,李晨灿看了一眼孟超然,道:“其实,是这样的,孟台长,我一直在策划一个亲子类节目,我可以进行这个节目的制作和录制,到时候在电视台上播放,也能够填补一些空白……我对这个节目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今晚就提出来,想和你商讨一番。”
孟超然和洪天辉对视一眼,才明白了李晨灿的想法……
原来,这家伙就是想单独制作一个电视节目呢。
只是……这个……他有经验吗?
一个十九岁的小孩子,他能独立策划然后再制作一个节目?
不可否认,李晨灿的《品三国》是得到了很高的收视率,甚至创造了天府省二台的历史收视纪录,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在其他节目上,也能够发挥自如。
《品三国》那是什么?那个节目是依靠什么东西红起来的?那是依靠李晨灿的历史知识,还有他讲述的手段,和制作精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李晨灿也就是个十九岁的青年,他能写诗作词,他能写出很精彩的歌曲,甚至开创了中国风音乐,他也能够写出《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的经典书籍……但这不代表他可以制作出精良的节目呀。
天府省二台,收视率是不高,但也不可以胡来。
想到这些,孟超然的嘴角微微一撇,但他又不可能当面和李晨灿说,这个不行,这个真的不好……
李晨灿这种青年才俊,一定要和他打好关系,况且,中国人的性格大部分人都虚伪得很,哪怕心里恨得咬牙,表面上也会不动声色。所以,孟超然敷衍似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天王 http://www.xshubao22.com/3/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