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三二七章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40/56)
7月份的风,带着一种湿热,灌入蓉城的每一个窗户。
全国各地都迎来了强烈地高温,高温正在摧残着每一个人。
但是,离别的味道,却给这个季节带来了一抹其他的颜色。
那些正在离别中的人,还有他们煽动起来的一些有关于离愁别绪的东西就一起飘扬起来。
就在这样离别的季节里,李晨灿的个人工作室即将正式组建。
他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根据这些学生们的一些离愁别绪把这样的事情慢慢煽动。
“又是个离别的季节,每到了这种时候,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感觉,但不管大家如何散落在天涯,也总会有再见的一天。”
李晨灿在围脖上说,同时还分享了自己的两首歌——
《那些花儿》、《同桌的你》。
这两首歌够渲染气氛的,当然,一些歌手随便这么分享自己的歌不一定有人理会,但李晨灿就不一样了。
大家听到这样的歌曲,再回去听听李晨灿的其他歌,《朋友》、《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之类的,一时间,都是感触良多。
这一天,李晨灿陪着李映雪去她们的学校,因为今天也是毕业的时间了。
“哥,你这样真的没问题吗?被认出来了怎么办?”李映雪有点担忧地说。
“没关系,反正我答应了你要陪你过来,这个没什么的。”
走进初中校园里。空气中有一种温热的潮湿感,路边的树木,枝繁叶茂。天府盆地的天空,居然也很难得地从云彩缝隙中投下几束光芒来。
李映雪抱着李晨灿的右手往前走,也不管别人异样地眼光,李晨灿扛着个墨镜,大家认不出来他,也看不出两人在眉眼之间的一些相似。
看着李映雪一直拿过了自己的毕业证,拿到了自己的那些东西。李晨灿把她毕业证抢过来,看着她之前的正规照,哈哈笑了起来。
“你笑毛!”李映雪气呼呼地重新抢过去。
“……你居然对长辈说粗口。”李晨灿使劲揉着她的头发:“再不教训你一下。你真是要翻天了。”
“你是哪门子的长辈,长辈是说与小辈相对的,家族中辈分大的人,兄弟姐妹还有与自己同年龄只是同一辈分!”李映雪口气中带着鄙视:“让你不上大学。你看。这个道理都不理解。”
李晨灿:“我不上大学是自己选择不去上……那可是燕京大学!但我看你这成绩,重点高中有问题啊,要是实在不行咱就去蓝翔算了。”
李映雪很奇怪:“你怎么总是说蓝翔?蓝翔是什么东西?”
“一个高级技工专修学院。”李晨灿笑着说:“培养出了各种人才。”
“听都没有听说过。”
……兄妹二人打打闹闹地要走出校门,在走出校门之前,路过一片草坪,来到这附近的时候,李映雪已经恢复了最开始走路地姿势,把自己的身子几乎都拽住了李晨灿的右手。她反正挺享受在自己老哥身边这样的感觉。
反正是亲兄妹,而且从小亲热惯了。虽然两人岁数慢慢变大了一些,但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动作有什么。
走到草坪边上,李晨灿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手里抱着一个吉他,他的身边已经围着许多的人。
此时,这个男生正在给大家唱一首,从前年之后就逐渐耳熟能详乃至于被很多人记住的歌——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有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这个歌声挺好听的,没有太多唱功地帮忙,反而带着几分返璞归真的味道,李晨灿微微站住听了一下。
李映雪在旁边笑:“你说,如果他知道,对面就站着这首歌的原唱,那他会是什么心情?”
李晨灿微微摇头一笑,也没有说话。
看着周围越聚越多的人,李晨灿倒是想起了前年毕业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在听自己唱歌。
如今时光倒是又过去了两年。
但比起一般人来说,他真的幸运了太多……
他是第二次经历从十八岁到二十岁。
“走吧!”
李晨灿感受着许多人越来越多的离愁,拍了拍李映雪的肩膀:“等下待久了会被人认出来的。”
“好。”
李晨灿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也有必要拿一首新歌来给最近他们正在炒作的学生们离别的这件事情,再添一把火,同时,他也想给这些面临毕业,面临离愁别绪的各种各样的同学们一个能够更多演唱的素材。
让自己的歌曲,不仅仅是《同桌的你》、《栀子花开》、《朋友》、《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些花儿》留在他们的记忆里。
于是,很快,不过只是两天以后,李晨灿的围脖上,就发布了他的一首新歌。
这是李晨灿第一次直接在围脖上发布自己的新歌,当然,这首新歌已经有了专门的配合的画面,还算不上是mv,因为画面完全都是通过一些现在的学生们的毕业时候的照片剪辑而成的。
事实上,这样的片段,就是李晨灿一个人用自己的能力,用‘中核影视工作组’那个软件剪辑出来的,都没有动用过别人。
当然,最吸引大家的并不是这首歌的mv画面,而是这首歌的内容。
这首叫做《再见》的歌曲,让很多人们感觉到一股奇怪的力量。
用轻快的曲子哼出一些悲伤的歌词。
当毕业生们听到这首歌,点开这个mv的时候,又一次有同样的命运降临在了他们的身上,每一个人再次被李晨灿的歌曲毫无阻碍地感染了,在这种强大的感染力面前,他们很多都用最快的速度学会了这首歌。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的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
最开始的这一段旋律,还真是没有半点李晨灿以往那些歌唱离别的歌曲的感觉,旋律一点不悲伤,反而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感,鼓点配合的旋律,更是敲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与心中。
畅快的节奏,仿佛一短踢踢踏踏的快板,带着强烈的节奏感,在一个个声音和一个个音符中把每个听着的人,还没有听到歌词便已经被感染。
当李晨灿声音正式响起的时候,大家发现,他演唱的这一首《再见》,歌曲里与他以往那些一听便是忧伤或者充满小清新的歌曲的感觉还真是大相径庭,从他演唱的方式上看都是那样。
他唱《再见》,让人有点儿想起了《听妈妈的话》的感觉,他的声音并不是常规声音,但是他在唱《再见》的时候,却有一种以前都没有的强烈的节奏感,让人能够跟着他的节奏一起唱歌。
但是,偏偏这样的轻快而急促的旋律感,却又带着一些伤感怀念的歌词,这种感觉,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有些奇怪,但很快,他们就会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慢慢地觉得,这多像是一些人,在离别的时候,表面上说的不在乎,表面上说,离别了之后就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转过头去,却满眼泪水。
用这种轻快来掩盖那样的落寞!
《再见》带给人们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当他们清楚这个之后,便越来越觉得,那哼出来似乎很快乐的节奏,调动的却是更深层次的感伤。
当然,其实这首歌的第一句歌词,便刺中了好多人的心肺——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或许是离别太匆匆,或许是其他的原因,但总之,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地走下去。”
**部分到来,不过**部分的音调也并没有比最开始的时候高到哪里去,大家感觉到的也就只是**部分带来的更大的震动。
一句句歌词依然直指人心,虽然很简单,也没有《兰亭序》、《烟花易冷》之类的那样华美非常,但是简单而朴素的东西却好像一根直戳戳的线条,瞬间能够击中人们的内心最深处。
《再见》的节奏感真的太强了,很多人不过只是听了一遍,就感觉自己基本上已经会哼这首歌了,然后,再听个两遍三遍,基本上就能感觉自己可以记得住所有的旋律,记一下歌词就全部会唱了!
歌曲出乎意料地简单,但正是这样的简单,反而赋予了这一首歌极大的魔力,于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再见》就在国内走红,尤其是李晨灿发布了《再见》的这条围脖,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居然有了十多万条转发,还有无数地分享,立刻上了围脖火热话题排行榜。
与此同时,很多的毕业生们也找到了新的可以演唱的歌曲,ktv老板们又有的忙了……
当然,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李晨灿他们为了新电影进行的一些宣传大业越来越成功。
ps:哈哈,还到40章啦!
还有16章!刚把爹!
第三二八章工作室正式成立!(41/56)
“李晨灿个人工作室即将正式启动。”
这条消息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之中扩散,带来的是不同的反应。
经过深思熟虑,经过商量了再商量的小心谨慎之后,李晨灿和孙云章他们最终决定,还是尽量办一个稍微有点儿规模的小仪式。
这样的仪式倒不是为了显摆还是什么,主要就是宣告一下李晨灿现在取得的一些成就,他们已经有能力组建工作室了。
这两年,其实很多明星也脱离了各自的经纪公司,开始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但工作室这个事儿,虽然可以让明星避免被经纪公司继续盘剥,但他们的工作室需要巨大的人脉才能给明星接到活儿,进行公关——毕竟以前是一个公司作为后盾,现在只有一个工作室了。
而且,明星也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收入,才能满足自己工作室里的一帮子人,因为工作室算下来,一年的薪酬支出也不低。
李晨灿组建工作室,人脉方面早就有基础了,薪酬方面最不用担心,他现在就有几千万资金。
除了一点儿对娱乐圈的宣告之外,最重要的是同时宣传一下工作室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个作品。
随着《再见》在网络上引起的火爆,还有全国各地很多人们的争相学唱,李晨灿工作室的人们一些对他新电影埋下伏笔的宣传也逐渐火爆了起来。
现在再加上一个个人工作室即将组建的消息,就给李晨灿本人。还有这个工作室带来了更大的反响。
“李晨灿组建个人工作室之后,不管做什么事情,肯定会更有一些反响了吧?估计效率也会更高的。所以我还是很期待这个工作室的。”
“有了工作室,他肯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希望他能多发布一些《再见》这样的歌曲,真是又新颖又好听,还意味深长。”
……
“孙哥,咱们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李晨灿特意询问孙云章,有关于工作室正式成立的一些筹备问题。
“现在一切都好。媒体也邀请了一些。”
“媒体邀请,还是宁缺毋滥吧……最好能找几个可以塞红包的,不然到时候一堆负面消息。”李晨灿对这点还是明白的。有些媒体他们发布一些信息并不是为了让大众得知真相,而纯粹就是为了调动大众心里的一些心思来提高他们的市场占有率。
“你放心,这些我们都已经解决好了。”
“好……”
李晨灿皱着眉头,他看着最近这些宣传自己个人工作室成立的地方——围脖、网页、bbs、广告投放。还有在蓉城本地一些平面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都已经完成了。效果也很不错。
“先这样吧,希望能一切顺利。”李晨灿说道。
“会的。”
……“多日的筹备,从进入娱乐圈到现在的准备,我现在可以说,对待自己,对待很多支持我,喜欢我的朋友,我都有了一份答卷。7月18日。李晨灿个人工作室,正式成立。这是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工作室,我相信,能够在以后的日子中,给大家带来更加优异的作品,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李晨灿的这一条围脖发布之后,带来的是可观的转发量。
自从《再见》之后,现在的李晨灿,围脖的粉丝已经突破1300万了,对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来说,1300万的粉丝值,很了不起。
“7月18日!我们一定会来!”这是很多李晨灿粉丝们打出的口号。
这件事情对李晨灿粉丝们而言,已经提上了日程,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准备开拔,不过当天的成立仪式也就是在天府省蓉城市的一个租借的天府大学的报告厅进行,所以现场到不了太多的人,更多人也只能看看之后的报道了。
7月18日,在一片喧嚣之中开始了。
“妈的!学生会这些贱人!都在我们学校举办的仪式,结果我们学校的反而没什么票,这不是坑人吗?”一些学生们看着很多豪车停在了法学院大楼的门前,一些人也正在尽量走上那个多功能报告厅,忍不住就开始吐槽了。
“他们也拿不到什么票的……毕竟我们又不是给李晨灿免费提供报告厅,我们是收钱才租借给他的,里面的人都是他来安排。”
“这倒也是……”
很多人来到现场,发现这边安排得还是很好的,甚至每一个座位上都贴着自己的名字,如果是网络上得到票的人,可以在座位上看到自己的昵称。
现场收拾得很干净,整个报告厅大约可以提供四百多个座位,分成了三个区,是标准的那种大教室,也可以作为报告厅,很多人来到这里都有种熟悉感,大学时候,这些地方一般是上大课,或者是学院辅导员喊整个学院来开会的地方。
当然,最前方的位置上并不是以往的那种一个讲台,而是一排盖着红布的桌子,应该是会有很多人坐在上面,这就变成了新闻发布会的样子。
现场已经布置得很妥当,音响里在播放着《那些花儿》、《栀子花开》这些显得比较轻的音乐,不过大家也能看到,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的开办并没有剪彩之类的仪式,看来今天的工作室,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多过以往的形式。
用不了太久,李晨灿和工作室的所有的成员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除了魏安生暂时没有来之外,工作室的其他所有人都来到了现场。
大家就是分成一大排坐在了这里的桌子后面。
很快,现场的噪杂声也因为李晨灿他们的到来而减轻。很多媒体记者们的摄像机开始工作,打算记录下这些画面来。
“今天校方出了点幺蛾子,把《南召娱乐周刊》的人给放进来了。”此时。李晨灿在回忆之前孙云章给他说的话:“但这些名额之前就给了学校,他们那边也没法推掉,所以等下如果遇到他们提一些尖锐的问题,那尽量压一下,他们觉得占不到便宜就没关系了,毕竟公道有现场的人帮评判,舆论上我们也有其他记者的支持。”
当时的李晨灿满口答应了下来。现在看了一眼,果然看到最左边那里,看到了南召娱乐一个记者。
心里有点儿忌惮。《南召娱乐周刊》在国内也算是臭名昭著,整天挑唆是非,跟踪偷拍,挑动大话题。满足观众们心里的一些八卦思想。偏偏他们喜欢找一些没有大背景的人来爆料,这些人在新闻舆论自由的今天也很难发动对《南召娱乐周刊》的反击。
发布会正式开始,首先就是李晨灿说的一些自己办这个个人工作室的初衷——为了能够有更多的好作品,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当然这也是一些套话。
就在这些套话之后,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每一个在场的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的人,都在镜头面前说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说了一些介绍自己的话,让大家认识他们是谁。
很快的。事情就到了下一个环节……
李晨灿坐在话筒的面前,然后微笑着对大家说:“其实,今天出了对我的一个个人工作室的宣传之外,我们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一起推出我们的新电影信息。我的第一个个人工作室组建,暂时的工作侧重点是在我的电影上,我们会在工作室成立之后,立刻开始拍摄属于我的,属于这个工作室的第一部电影!”
“还有这一茬啊!”很多来到现场的普通观众们有些始料未及,之前的李晨灿并没有说明这件事情,所以来到现场还真有些惊喜。
李晨灿的《老男孩》虽然是一部微电影,但真的挺深入人心,在跨越三十多年左右的年龄段里,引来了强烈的反响,所以,李晨灿如果发布电影的话,自然也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喜欢。
“我的新电影会走出微电影的范畴。”李晨灿笑着说:“这部电影将会变成一部大银幕上的影片。这部新的电影,与《老男孩》在剧情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一些本质脉络上,也还是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些感情上,也会有相通的地方,我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到底是什么电影呀?别卖关子了!”一些性急点儿的人,大声说:“反正我们是会支持的。”
李晨灿却不紧不慢地说:“新电影我希望能够有很多人参与到其中来,所以我们还会进行一个公开选拔男女主角的活动,这个活动将会延续两个周到三个周,会最后挑选出适合的主角来!好了,既然大家也让我别卖关子,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新电影名字,还有一些构想,这个电影,更多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而拍的……”
于是,在投影仪的光束照射之下,幕布上图案开始改变,改变成一幅手绘的二维画面,在画面上是一片蓝天白云,还有肩并肩坐在一起的一些少男少女。
ps:十分感谢逆之翼online、天堂车来车往两位大大588、1888打赏。
感谢涂成伟大大588打赏。
感谢灭印日美南西、奋斗的懒人、心若天堂、书虫19810704大大地打赏……
唉,好几天努力恢复作息,又被《重生之大科学家》废了……我真恨不能自己永远厌恶小说,每次调整作息,一旦迷上一本书,什么理智又都被扔到爪洼国了,再这么下去非得英年早逝不可……艹艹艹艹艹艹!!!!
第三二九章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这张图还不错嘿!”
一些人在心中想着。
这张图并不是出自李晨灿的手……
其实经过前世的画一些分镜头脚本,手绘场景,李晨灿也是会一点构图,但那些构图都只是为了满足拍电影的需要,跟一般的画画根本不一样。
而且也没有必要他自己来一幅。
但眼前这张图,蓝天白云,并肩坐在一起的伙伴,都带来一些视觉上的冲击,让人有种很安宁的感觉。
在这幅图的最上方的正中央,写着很长很长的片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怎么是这样的名字?”
很多人小声地交头接耳,大家还以为,既然李晨灿说,这个片子会和《老男孩》的一些地方有些类似的话,那也是一个带着沧桑的名字呢,但现在这个名字,很长,却没有沧桑感。
“这是讲述什么的?”
无数的疑问在人们的心中生成,李晨灿微笑着看大家,然后说:“这就是我的新电影名字。”
同时,幻灯片稍微一变,从最开始的那张蓝天下的一些人们的照片,变成了另外一张画面。
熟悉的教室,熟悉的黑板,熟悉的同学。
不过,这是以两个人为中心的。
帝国现在的高中座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两人一张桌子,一种是一人一张,李晨灿他们的保留着老式习惯,所以那个时候他会有叶菡雪那个同桌。
但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一人一张桌子。这个教室是一人一张。
这个视角就在前后两个同学这里发散,前面的是男孩,后面的是女孩儿。此时,男孩正转过身子来,和女孩子说着什么。
但很明显,男孩子满脸笑,女孩子却很生气。
第三张图画,变成了几个男孩坐在凳子上,他们的目光都盯着那个正在走过去的纤细高挑的女孩儿。
很容易看得出来。这个走过去的女孩儿,是他们目光的焦点。
第四幅图画,婚礼现场。充满了中国风味的一片大红,之前的那个女孩穿着婚纱,却满脸错愕,捧着鲜花的双手都有点儿扭曲。因为在她的面前。突然冲出来几个家伙。他们撒腿跑向新娘。
……四幅图画完了,大家还是没看出什么来。
李晨灿说:“这是一个有关于青春,一个有关于回忆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能在里面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前世是台湾的小清新片子——当年台湾电影被美帝的好莱坞大片杀得节节败退,又没有港片那样可以北上大陆,于是他们只能走一条拍小清新片子的道路。《那些年》、《星空》之类的电影,评价很好。
这部电影的确能唤回很多人的共鸣。只因为那些荷尔蒙泛滥的日子里,大家心中都总会有国一个类似的女孩儿。
在这方面,与《老男孩》的确有一些异曲同工的感觉。
李晨灿选择这个电影,是想把这种青春伤感展现出来,让大家想起这个的时候总会想起他。
而且,先选择一部口碑不错,能引起很多人共鸣,但算不上经典的片子来拍,也有助于他切入电影圈,毕竟如果一开始就是经典,那也不太好。
这个片子也相对符合他现在的年龄和一些心情。
但在场的大家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古怪……
反正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刻接受下来的。
“这部电影,我们经过了精心地筹备。”这个时候,孙云章对之前的话筒说:“从拥有一个想法到逐渐有现在的这些准备,我们付出了不少,李晨灿拥有了拍摄《老男孩》的经验,他将会再次担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总导演。”
李晨灿接过话头说:“所以,我们的这部电影,将会和个人工作室的成立息息相关,这也是工作室的第一个作品!接下来要进行的是选角活动,只要对自己有信心,觉得符合我们接下来发布的一些主要主角和配角的性格特征和外貌特征,都可以来争取角色,我们的大门向每个人敞开!我会担任最后的选角导演,从中挑选出觉得适合我们这个片子的演员……”
李晨灿的一堆话结束之后,现场的气氛也还算是很火爆,因为很多人都在讨论琢磨着李晨灿的新片的问题。一直到了记者提问的时间,在新闻官的准许之下,记者们开始提问一些无伤大雅,或者原本就安排好了的问题。
“请问,这个电影的名字有没有什么深意呢?”
“请问,这个电影主要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李晨灿轻而易举地应付着这些问题,毕竟是商量过的,他回答这些问题根本不觉得紧张,游刃有余。
但就在这个时候,角落中有人站了起来……
总算得到了提问机会的这家伙,现在站起身来,这是一个瘦瘦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跟竹竿儿似的。
“你对《那些年》这部片子有信心吗?不可否认你在之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突然转到胶片电影,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复杂呢?你凭什么认为你能拍好这个片子?”
大家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了这个《南召娱乐》来的人身上,这人的名字叫孔金华。
孙云章用膝盖碰了碰李晨灿,示意他不要冲动,《南召娱乐》这群人知道李晨灿并没有大背景,很可能是要欺负他的。
“和你说的一样,我之前也有过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给了我信心。”李晨灿不紧不慢地回答:“我认为我做出一些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但在很多人眼中,你通常会第一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孔金华推了推眼镜说:“但很多事情通常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大家都感觉到现场有了点儿火药味,似乎正在逐渐酝酿。
不过很多人都有些反感这个孔金华,因为他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些顾虑。
“我会用事实来说话的。”李晨灿微笑道:“新闻官,下一个!”
“你等等!我还有其他问题!”孔金华在这里大声说道。
“这是规矩。”新闻官根本不管孔金华。
这家伙在那里不爽了一阵,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新闻官对他们记者而言,必须得遵守指挥,否则人家直接把你给驱逐的话,那就一切没有可能了。
大家听到这个人不说话了,反而觉得现场的气氛在重新恢复正常。
孙云章微微松了一口气,李晨灿虽然还是有点强硬,但从现在来看,他的强硬是很有好处的。
很快,今天的这个个人工作室的发布会已经结束了,李晨灿和粉丝们合影,签名这些活动结束之后,一切也就完成了。
等到大家逐渐散去之后,孙云章不无忧心地对李晨灿说:“晨灿,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这个孔金华回去之后可能会发布一些负面的消息。”
“这个应该不是可能,我想他肯定会发布的。”李晨灿说:“但是,他发布也没有问题,反正大家应该都知道《南召娱乐》是什么样的,到时候乐一乐就过,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这倒也是。”听到这里,孙云章也挺赞同的:“只是说要小心一点。”
“嗯,小心无大错。”李晨灿说:“但我想,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现在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还是把咱们的拍摄片场搞好,同时也把男女主角都选好选出来,能直接开拍。”
“嗯。”
对于《那些年》的拍摄,李晨灿是打算采用一些在娱乐圈里默默无闻的男女主角,倒不是为了省钱,最关键的还是为了要达到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也能够营造出那种小清新的风格,老戏骨们大家见到过太多,到时候会影响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新的男女主角也不用太会演戏,在李晨灿这个片场老油条的指点下,随便来两个普通人他也能拍出《那些年》,因为这电影还真不怎么需要演技,关键是还要气质,形象符合那种感觉就行。
前世的沈佳宜那种类型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但李晨灿如果选《那些年》的男女主角,会选择男女主角年龄最好是在20岁以内。
这些构想都是现成的,《那些年》李晨灿主要还是要修改一些剧本内容,例如上课打。飞机那个事情太耸人听闻了一点,还男主角在家里整天裸奔的戏份,虽然很有意思,但李晨灿不会用上,因为他要让《那些年》在电影分级审核上,能够尽量进入全民观看的级别……
帝国的电影分级制度还是挺严格的……每一个级别之下,都能够卡住一大群潜在观众,这一点,李晨灿习惯了那个世界中国的不分级别的电影,现在也必须要适应这个世界的电影审核分级制度。
片场的准备,虽然在进行,但也需要一段时间,毕竟《那些年》虽然拍摄也不会太久,但拍摄的场景比《老男孩》多多了,所以拍摄和片场准备,李晨灿是要同时进行。
第三三零章开拍准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跟《老男孩》里的校花一样吧?但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调调的,我以前也喜欢我们学校的校花。”
“李晨灿说这是又一部怀旧,能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片子……他说的话肯定不会有假的。”
“他发的那几张图挺好看的,很有一种小清新的感觉,看看那些并肩坐在一起的少男少女,有没有想到咱们的过去?”
……《那些年》很快就在网上以及很多地方得到了不小地关注。
《那些年》的消息混合着李晨灿的个人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还有李晨灿最近又一首火起来的歌曲《再见》作为组团捆绑式宣传,影响力的扩散还是挺快的。
不过,很多人更加关注的还是选角的事情,李晨灿很快就在自己的围脖上,还有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官方围脖上公布了这一次的选角人物类型还有报名地点:
男主角:柯景腾——
热血,幼稚,一根筋,但可以专注起来,要求,身高175厘米以上,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年龄最好在21周岁以内……等等一堆。
女主角:沈佳宜——
冷静,学习好,清纯可爱,长相甜美,要求,年龄在21周岁以内……等等一堆。
再然后,还有谢明、胡家伟、许博淳、曹国胜这些角色的各自要求,很快。这条围脖也被飞速转发。
李晨灿并没有要求大家有专业的表演技巧,而主要是看人适不适合,选角接受网上投递。在第一轮筛选之后有燕京、中海、南昆、蓉城、西京五个角色选拔点,到时候李晨灿会负责蓉城这边的选拔,其他地方的二轮筛选就会有专业的选角老师进行。
第一轮第二轮之后会淘汰绝大多数的人,所以第一轮的网上投递,需要生活照片至少十张,最好有视频介绍……总之还是挺麻烦的,到了第二轮之后。最终进入第三轮选角那就是最后定角,到时候只能留下每个二轮选拔点最多2个名额,总共10个名额供李晨灿做最后的选择。
这样的选角计划。很中庸,没有新奇的地方,但也符合一些公开选拔角色的选拔。而且这个计划花费很大,毕竟要找人来挑。来筛选。在《那些年》发布选角计划之后不过只有两天时间,网上投递的简历已经超过10万份了,可想而知,这中间有多大的工作量,需要多少人来负责。
全套选角计划下来,就得花费至少五十万的资金,但这一切李晨灿也是有目的的,选角计划有时候就相当于一个选秀。很能引人关注,不然可以看看他原本那个时空的红楼选角和直通春晚……
这是提高自己电影知名度的办法。
果然。当选角计划真正开始之后,虽然很多工作人员被弄得焦头烂额,但也的确调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提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大家并不会毫无概念,基本上都能想起,这个电影正在进行选角计划,到现在为止似乎挺顺利的!
这也就是李晨灿的目的了……
选角计划的同时,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的一些人,包括李晨灿自己也忙得飞起,一天到晚几乎脚不沾地。
罗礼杰和秦丹这些天在忙着选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拍摄场地的事情。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故事,会发生在2000年左右,2000年到现在,教室没有改观的地方很多——这也是发达国家的一些特性,他们在最开始做一些设施的时候做得最好,所以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换,换一次会花很多的钱,反而不如一些一穷二白的国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看到有什么好东西,都能直接拿来用。
要找到那个时代共同的记忆,首先一点就是要找到适合的场景。
经过一番努力地寻找之后,他们在蓉城二环以内找到一个中学,现在刚好遇到中学放假,他们的教室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不过,等到9月1号的时候,学校又要重新开学,在那之前的8月15号左右,学校就会重新收回去,进行清洁之类的,等学生们重新开学。那个时候剧组必须强行结束所有的事情,从电影预计开拍的八月初到这个,只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所以在时间上需要赶一些,幸好真正在学校这种场景里拍摄的时间也不算多,大家先拍摄这边的镜头,之后转移到其他场景也行。
其他场景就更容易许多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其他场景反而都要比学校简单,甚至都能在摄影棚里直接布景。
因此,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之后,场景问题也解决了大半,接下来就是道具,还有群演这些问题。
道具又包括服装等等很多东西。
服装和群演的问题重合在一起,因为要拍摄升旗时候的场面,也要拍摄许多的校园生活,这里需要动用的群演少说也要上三百,最多的时候可能需要五六百,而且这些人都需要一些十六七岁、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在寻找类似的群演时候要花上不少的功夫,他们身上的校服也是一个大问题,两千年时候的校服风格和现在不一样。
这两年的校服偏向于保守一些,男女都裹得越来越严实,两千年的时候,相对更暴露一些,女生们夏季的校服直接就是裙子在膝盖以上的……
所以,这些校服只能现做……做出几百套校服来这就成为了《那些年》准备上的第一次群体花费。
还有,群演们的校服凑合做做,一套四百多就能拿下,但几个主演的好歹也得几千——帝国这些年,基础制造业几乎全转东南亚去了,很多时候买这些东西很不容易买到廉价的。于是,场地和校服之类的支出就已经很高了。
群演和个人演员的片酬也不低……
这里拍片和李晨灿另外一个时空的那些地方完全没有办法比……另外一个时空,就说找群演,找几个群头,让他们带着手底下的人来就行,那些群演们忍耐力高的很。前世有一次李晨灿他们在横店拍摄一部电影,拍到了水战的戏份,结果有个大牌和导演闹别扭,导演一边安抚大牌,一边为了节约成本不重新布置场景,前前后后居然让群演在水里泡了十个小时!那个群头也有几分义气,过来找李晨灿说情好几次,但李晨灿也只能摊手无奈,他虽然听起来是副导演牛b得不行,实际上他就是打杂的,他顶多跟导演说一下,导演一句话把他顶回来——“多的成本你来给啊?”
这一句话之后李晨灿也没法再说什么。
结果那些群演在水里吃的饭,后来每人加了二十块钱作为补贴,群演们也就忘了之前的不爽,也没人给他们维权……
但是在这一个时空……你那么干试试……立刻就有演员工会把你告个遍体鳞伤。而且,拍戏的时候强制要在五公里之内有医院,强制要有随队医生,演员一旦超过合同规定时间就得有加班费……而且,不止如此,如果和演员工会关系不好,你还得防……因为如果剧组没有女人他们会告你性别歧视,如果没有同性恋的话他们甚至会告你歧视同性恋,麻烦得很。
所以在不同的规则下有不同的生存标准,这个时空的很多制度和另外一个时空的好莱坞差不多,又多又烦。虽然这些制度,总体上来说是人道的进步,但对于电影的成本和掌控电影的人来说,李晨灿也不得不从那个世界过来适应这个世界。
而且,这里的帝国,超级大国那不是挂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很多东西融入到了骨子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收入水平很高,所以打发这些群演,那个开支也很大……
这样一来,《那些年》的成本肯定会很高,光是群演这一项,至少就是要接近一百万资金要花在里头。
当各项报表摆在李晨灿面前的时候,他也不得不吃了一惊,因为根据目前的一些推算来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制作成本上,绝对低不了一千五百万,甚至会到达两三千万。如果算上宣传成本,非得把电影的总成本搞到三四千万不可!
这个结果让李晨灿这种坚定拍电影的人都有些被吓了一跳——如果在另外一个时空,这片子在大陆拍,还是选用新人演员的话,制作成本顶多到个七百万顶了天了,很可能是四五百万就能拿下的,算上后期的宣传,也就是一千万左右的水准……
现在这直接高了一大截!
但是,在被吓了一跳之后,李晨灿也平静下来了,拍!还是得拍,哪怕电影要拍5000万呢!
洒家又不是没钱!现在光流动资金都有六千多万呢,而且,还有一些地方的后续收入并没有来到,所以拍完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也照样会有盈余。
ps:抱歉,这章晚了,忘了定时。
第三三一章选角行动
在中华帝国拍片还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尤其当李晨灿越来越明白其中的游戏规则的时候。
这边限制人的条条框框实在是太多,彼此限制彼此。
当然,这本质上来说真的是一种进步,他能够尽量避免人对人的太大压迫,麻烦也有麻烦的好处。
用工成本高,这也是说明社会经济的进步嘛……
更何况,李晨灿再自信也绝对不会认为自己可以撬动游戏规则,所以他只能在这个框框条条之下,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实还有一条……虽然这个时空的拍摄成本要比另一时空的中国高了许多,但电影票价反而低了一大截,在这边的2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天王 http://www.xshubao22.com/3/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