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也是,魏安生转而开始讨论着另外的问题:“不过,这次和黎光电影发行公司那些人合作,他们虽然有信誉,但还是得小心点……因为这次我们谈下来的分成对他们来说已经有些略低了。”
“嗯……”李晨灿嗯了一声,然后却又说:“不过,如果我们的票房能表现很不错的话,他们还是能轻而易举把这个钱赚回来的,所以咱们也不用想得太多。”
“也对。”魏安生说。
的确,这次和黎光电影发行公司的人们经过了仔细的谈判之后,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那就是宣传渠道和宣传方面的很多东西都是由黎光电影发行公司提供,不过宣传方面的费用由李晨灿个人工作室来负责,最终黎光电影发行公司的票房分成是10%,这样的一份成绩,对李晨灿他们来说已经很优渥了。
“接下来就进入宣传阶段了。”魏安生说:“不过,黎光这些年还是不错的,主要就是在他们宣传电影方面的专业能力相当可以,毕竟他们这个和其他的公司都不一样,那些又会制作电影,又参与到发行电影里的公司,他们的精力也会被分散,这些专注于宣传和发行的,反而还有一把刷子。”
“嗯啊……不过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总算谈下来了,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庆祝一下吧。”
“看来李总这是要请客啊。”魏安生笑着说。
“走吧,你别吃太多,我得攒钱留着做宣传……”李晨灿道……
李晨灿很快就把《那些年》的宣传策划交给了黎光那边的人,这个宣传计划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其实他的这个炒作计划稍微有些牵强,但是这个炒作计划还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还占着天时地利人和。
当这一份宣传计划送到了黎光这边的时候,他们也感觉李晨灿这货,不愧是能够在那么多地方跨界,而且还引起那么多轰动的牛逼人物,看看他现在给出的这一份宣传计划,且不说最后到底能有多少的效果,但至少这个点子、切入点还真是吊炸天了。
“光棍节炒作计划!”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完全不知道这个光棍节是什么意思,但当大家具体看看这一份策划书之后,立刻就知道了光棍节的意思——11月11日,那个日子,看了一下解释之后,那可不是四个光杆么,用来做光棍节真的太合适了。
而且这个光棍节的一些解释和宣传的话,让他们看到这些东西的单身人士们都忍不住默默无语两行泪。
但不可否认,这个东西还真是特别适合大家。
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上,自黑、自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稍微找到一些适合的词语,很多人都会在那里牵扯到自己的身上去,然后开始自黑,自嘲,从中寻找一些快乐……
当这个光棍节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可想而知,许多人立刻就是要开始自嘲,这个东西也很快就会被炒火的。
至于光棍节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怎样联系起来,这个就需要一些技巧了,要在炒作光棍节的同时,就给大家灌输一个观点——光棍节,咱们去看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但是没有追到手的女孩/男孩吧。
就算是男神级别女神级别的人,大部分也会有一些追喜欢的人追不到手的经历,更别说是其他的普通人了,所以这样的宣传也就把两个概念给联系起来了。
当然,李晨灿还是觉得这样的炒作稍微有些牵强,毕竟前世炒作光棍节成功的片子是《失恋三十三天》,那个片子似乎更加切合光棍节这个主题,但有这样一个话题,总比一点噱头都没有要好得多。
这样的炒作计划反正是让黎光的这帮子人们感觉先不说李晨灿的这个想法到底能有多达的效果,但至少,李晨灿这个点子和创意真是大家都很难以想象的。
除了他们公司的炒作之外,李晨灿个人工作室那边也会有所配合,这是李晨灿个人工作室和他们黎光合作并且学习的一个机会,他们不会错过。另外,李晨灿个人也会发布一首歌来专门配合这样的宣传……
有了这么多管齐下之后,《那些年》要在这段时间之内炒起来还是不成问题的,不管是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的人,还是黎光的那些家伙,心中也就更有信心了。
第三四四章李晨灿催人泪下的光棍节新歌
从十月二十日开始,很多网民们就突然发现了一个东西被许多人提起来了,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小部分的人在说这个事儿,但很快,这样的风潮逐渐在网络上越来越弥漫。
“很快就要到光棍节了,你们打算怎么过啊?”
“又要度过人生中的第23个光棍节了……”一个叫钟离江河的围脖名人响应了这样的一个炒作——“人生还真tmd悲凉!要不找个机油脱单算了,好歹心里有个想处不是。老这样一个人忧国忧民也不行啊,我需要有个人来替我分担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梦想……”
在钟离江河之后,有许多的围脖名人们也接受了11月11日光棍节这个概念,连带着许多的普通网民们也开始接受了这个概念,并且觉得这个概念十分适合自己。
各种各样的自嘲,自黑就开始了。
很快,围脖上的人们话题榜上,#光棍节#这个话题立刻冲了上去,并且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了上面的位置。
在短短地两天之内,这一条话题居然就有了一百多万条人气,而且这样的人气还在飞速增长之中。
“果然!这个话题太容易炒火了!我们都还没有往围脖那边送钱,他们就自动把这个话题推到了每一个人围脖主页的首页上!”
“这是自然的,只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唤起了大家的共鸣。那要炒火一个话题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现在的光棍节,大家的共鸣还是挺多的。围脖虽然有的时候会收钱让一些话题上首页。但一些特别火爆的,他们不收钱也必须让话题上,不然看起来就太不公平了!”
黎光这边,很快就有许多人在讨论着这个事情。
黎光电影发行公司最开始的时候还觉得,要接下《那些年》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本来这个活儿的分成也不高,而且还要有这样那样的掣肘。而且《那些年》看着也不像什么特别能卖座的片,也不太上心。
但现在当李晨灿的炒作点拿出来之后,黎光这些嗅觉敏锐的人。还真是有些对李晨灿十分佩服的感觉……这家伙也太厉害了,找到这样的一个神切入。
现在的炒作情况,其实李晨灿也还比较满意,果然。和他想的一样。虽然不是同一个时空,但人们的这一种自嘲精神还是依然存在的,可能只要中国人的谦逊劲没改,那这样的自嘲精神就不会失去,类似光棍节之类的东西依然还是可以炒火起来。
在另外一个时空,原本是一些人自嘲的diao丝,结果被某知名导演抓着一阵批评,结果那个知名导演之后立刻遭到了网友们的围攻。这倒不是说那个知名导演做得多错,关键就是那货实在是忽略了大家的那种自嘲精神。
到了10月底的时候。光棍节这个概念已经有了大部分人知道,于是,10月25日的时候,李晨灿趁热打铁地在围脖上发布了最近刚刚在录音室里录出来的一首歌。同时,在光棍节的炒作之中,他们也更多地开始把光棍节去看看那些年追过的男孩、女孩的这样的话题镶嵌到了中间。
于是,《那些年》的人气也就慢慢起来了。
10月25日的时候,许多人打开围脖的时候,突然看到李晨灿更新了新的围脖,李晨灿这个人,他的围脖更新一次真的不是什么容易见到的事,很多时候他十天半月不更新一条围脖这都很常见,所以他今天突然更新一条围脖,再加上最近《那些年》和光棍节的炒作,让大伙儿对李晨灿的期待也增加了不少,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点了进去。
李晨灿的这条围脖说的也是和光棍节有关的事情——
“做了二十多年的光棍,今年很快又要再次迎来一次光棍节……当然,以前不存在不代表就没有过……嗯,今年的光棍节,我特意写了一首歌,希望和天下所有的男光棍、女光棍们共勉!希望大家能在歌声里找到自己……”
光只是看这个标题的话,许多人都觉得有些嗤之以鼻——李晨灿骗谁呢?他长得那么帅,还那么有才华,这么二十年都没有谈过恋爱?反正大家是不信的,觉得他就是骗人的,你说女生骗人说自己没有谈过恋爱这还可以理解,他一个大老爷们这么欺骗别人感情干什么?
当然也有不少相信的,尤其是有不少愿意选择去相信的,例如李晨灿的一些对他还抱有不少幻想的女粉丝们。
于是,类似的评论也开始出现了——
“李晨灿别说瞎话了,还是赶紧把《断章》里的女主角供出来才是正经!”
很多人都是抱着这样不太相信的想法在评论……不过在评论的同时,大家也立刻点开了李晨灿这首所谓的写给光棍节的歌曲。
李晨灿的大部分歌曲,其中都带着一种精彩绝艳的冲击力,总之大伙儿有不少都被他的歌曲给征服的,也觉得他每出一首新歌都是经典。
就说最近的这一首《再见》就是那样,用轻快、节奏感很强的曲调去唱很伤感的歌词,这种感觉让许多人认为《再见》已经跨入了经典的行列,下载量也是极速狂飙。
那他的新歌是什么样子的?
很多人都是迫不及待地点开看了。
不过,和《再见》不一样,虽然李晨灿的这首新歌也是发在围脖上的,但这首新歌只有音频连接,并没有视频,《再见》是直接拍摄了一个类似于mv的各种学校里的场景,也还是挺引人注意的。
许多人完全就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听李晨灿的新歌……
不同于李晨灿以往那些总是小清新的歌曲,这一首新歌,才刚刚开始,旋律就带着一种《再见》的那样的很重的味道,只不过这个又要比《再见》的更重一些,而且也没有《再见》那样的轻快和节奏感,而听起来好像是一首会深情演唱的歌一样……
很快,过了这段旋律之后,歌词已经来了。
听得出来,李晨灿唱腔和以往也是两种类型,他现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带着一种略带沙哑撕裂性嗓音的感觉,这种感觉把歌词催动得更加深入耳膜乃至于深入人心——
“抓不住爱情的我,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世界上幸福的人到处有,为何不能算我一个。为了爱孤军奋斗,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在爱中失落的人到处有,而我只是其中一个……”
这些歌词,绝对没有《烟花易冷》之类的那样精雕细琢的感觉,而且听起来完全都是大白话,可是就是这样的大白话,却总是拥有相当强大的感染力,而且很快就能够被人们学会……不然的话,想想《最炫民族风》是怎么红的。
当然,这首歌和《最炫民族风》倒是不是一样,《单身情歌》整首歌下来虽然西安队来说完全是情情爱爱的内容,而且感觉歌词上也比较直白,但这好歹也算是一首华语乐坛那个时代的经典,林志炫就因为这首歌火遍了半边天,可想而知,这首歌有着怎样的感染力。
尤其是放在这个所谓的光棍节之前的时候……
“爱要越挫越勇,爱要肯定执着。每一个单身的人得看透,想爱就别怕伤痛。
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
一个多情的痴情的绝情的无情的人,来给我伤痕。
孤单的人那么多,快乐的没有几个。不要爱过了错过了留下了单身的我,独自唱情歌。”
这个血泪一般控诉的歌词,瞬间撞入了广大痴男怨女们的心里,好吧,他们不得不说,这首歌在李晨灿所有的歌曲里,也算是比较白的,但是,问题是,这首歌的大白话里,感染力真的太强了……而且也让很多人都有一种真正感同身受的感觉……
只不过,那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在哪里?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还是那些痴情,绝情,无情的家伙……想到这些,这首歌的感染力更强,但大家也有些沮丧,感觉李晨灿这首歌还真是唱的太真了。
大伙儿也不得不感慨李晨灿这家伙的多变,还有他这种跨越多个层面的创作能力,之前他可以唱出唱哭许多人的《老男孩》、《春天里》,但是他转身一变,又能唱一首这样的绝对可以朗朗上口,乃至于脍炙人口的歌曲!
“我应该勇敢地过,不要爱过了错过了留下了单身的我,独自唱情歌……”
这首歌在李晨灿的最后一段演唱之中落下了帷幕,可是,这个歌词还是一直缠绕在许多人的心头。
一些痴男怨女们听完就感觉眼泪哗哗的,一些家伙们感觉心都酸的不行了,幸福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能算我一个啊?!
于是,许多人立刻在李晨灿的围脖下面评论——
“真是一首经典的歌……只是,李晨灿你把它配在光棍节的标题之下……要不要这么让人感伤啊……”
第三四五章发布预告篇(43/56)
“就是啊……李晨灿这家伙也太坏了,你这么说让我们这些人应该怎么想?”
“《单身情歌》+光棍节,还真是绝配啊……”
许多的人们纷纷开始吐槽李晨灿这家伙演唱的一首《单身情歌》,倒不是说这首歌不好听,事实上,甚至有一大部分人觉得这首歌是经典,那种大白话里吐露出来的许多东西还真是深入人心。
但也不得不说,这首歌和光棍节在一起完全是绝配。
有了《单身情歌》的推波助澜,光棍节越炒越火,在十月份的末尾里,光棍节已经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概念了。
与此同时,光棍节看《那些年》这个概念也被缝合到了光棍节的宣传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单凭这个名字,也应该去好好看看。”
“我也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光棍节看这样的电影……嗯,其实也还挺不错的!”
许多人在网上开始响应,这意味着,李晨灿的宣传策略正在成功。
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张,《那些年》要赶在光棍节之前上映,所以很快,这部电影趁着最近被炒作地方兴未艾的光棍节,开始发布了第一版的预告片。
第一版预告片在几个大的电影网站,红猫电影网、豆荚电影网、第七印画都开始发布,在一些电影院也开始播放映前广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成功的预告片。
“有人常常说。恋爱最美好,就是在开始之前,暧昧的时候……”
好听又不腻的女声传来。
场景一变。完全小清新的画面风格扑面而来,一个许多人都经历过的教室展现在大家眼前——老式空调、单人桌椅、还有黑板面前的老师……
“沈佳宜,从今天起,你要看好柯景腾,免得他带坏其他同学。”恶狠狠的声音之后,是扮演沈佳宜的江筱玥那漂亮而带着几分不屑的脸庞。
“嘿,这个女主角好漂亮!”许多男人已经被吸引了。
“男主角好帅!”女生们不甘示弱。
场景的切换很迅速。校园的东西不断展现在大伙儿的眼前。
“没带课本的站起来上课。”
女主的脸庞带着错愕和忧虑,前面伸出一只手来,把课本放在了桌面上。
“考卷呢?”沈佳宜在后面面无表情。大家却大致猜到了一点剧情——坏学生坐在好学生之前的座位上,然后,因为一些事情两人慢慢消除隔阂。其实这不算什么新颖的设定,但是。干净帅气的男主角。看起来漂亮单纯的女主角,都给看到预告片的人们带来了一场心灵上的滋润,对电影的好感建立起来了……
一个个不错的场景还有外面的对话建立起来,带着大家在过去和现在里穿梭。
“请让我继续喜欢你……”孔明灯被放到天上,带着单纯和美好。
再然后,男主角在红色塑胶跑道和蓝澄澄的天空相间的背景里,声嘶力竭地跑步,躺在干净的塑胶跑道上。最上方升起几个大字来——李晨灿导演,怀旧第二作。
雨幕打着蕉叶。通过明亮的窗户,能看到沈佳宜往外出神地看着。
柯景腾坐在台阶上,涕泗横流,好像一个犯了大错的孩子。
“大笨蛋!你什么都不懂!”
“幼稚!”
“我就是幼稚!我才会追你那么久!”
……几句话之后,画面定格在一个教室里的场景,一本书在清风吹拂下,翻开着书卷,一页一页纸张在被吹开。
色调从小清新变成带着几分回忆的昏黄,却又给人一种强烈冲击的回忆感。
屏幕上浮现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几个字,单纯的白色线条,却勾勒出美丽的画卷。
再然后,屏幕黑了下来,
“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总比同年龄的男孩成熟,而这种成熟,却总让男孩招架不住。”
最后一行字出现在了黑色的画面中间,预告片结束了。
预告片给许多人留下了太多的感觉,那线条、色彩分明的总体画面,带着异常清新的感觉,搭配那样的怀旧场景,仿佛是一件虽然不华贵,但是洗得特别干净的衣服,上面有着清香,却一点不腻。
预告片的好坏,通常也变成了一种吸引大家走到电影院的重要方式,很多电影也会费尽心思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电影的卖点展现出来。
感情、小清新、略带怀旧。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带给大家这样的感触。
……“这个预告片还挺吸引人的!再加上光棍节这个梗,不去看一下还真是对不起自己了。”
“李晨灿的最新作,感觉里面还有一些《老男孩》带给人的东西呢,的确应该去看看,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家伙。”
“不知道这电影里会不会有《单身情歌》啊哈哈!”
……预告片之后,再加上之前光棍节还有其他地方的宣传,《那些年》总算完成了预定目标,开始变得越来越火。
等到11月11日的时候,电影也就会正式上映,已经有许多的人都在等着到时候走到电影院中看电影。
“咱们最近的宣传还真是干得漂亮呀。”
钟不凡专门找到了魏安生聊这件事情:“李晨灿的能力还真是强,光是这个光棍节的创意,就让电影宣传增色了一大截,之后的其他宣传也就顺理成章。”
“对啊……他就是那样一个人。”魏安生微微点头:“不过,在排片量上。我们有没有可能再多争取一点?”
“唉……不行了,现在的这个排片量,都是因为最近的宣传有所起色才争取到的。”钟不凡微微摇头苦笑道:“很难再高了……”
魏安生点了点头。
现在。黎光电影发行公司能够给《那些年》争取到的排片量就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8。9%…14。8%之间。
排片量是影响电影票房的重要因素,至于这个数字浮动的原因,则是因为电影院都是根据之前的电影放映量来排片的。在排片量上,甚至会出现一天一变的情况,所以《那些年》到时候的排片量还得根据其他电影到时候的表现才能定下来。
这样的排片量对对于一个第一部电影上映的导演来说还是不错的,至少给了他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对于《那些年》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接近三千万的投资而言。却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了。
对于《那些年》来说,现在在排片量上想争取更多那肯定很难,接下来就只能期待电影的口碑可以给电影的票房增长注入活力了。
李晨灿知道这样的排片量之后虽然有些失望。但却没有放弃,他相信《那些年》的质量,一定可以后来居上。
但就在这似乎蒸蒸日上的时间里,突然出现了幺蛾子。
《南召娱乐周刊》上在一个版面上突然发布了一些有关于李晨灿的东西。不过这并不是大家感兴趣的八卦。却也有许多人的关注。
因为这篇版面,通篇都是在说李晨灿的坏话,而且是在说李晨灿《那些年》的坏话。
尽管已经习惯了《南召娱乐周刊》习惯于通过踩一些没有背景的娱乐圈人士来得到自身销量、知名度增长的做法,但这一次他们把黑手伸到李晨灿身上,倒是很引人注意。
这一篇文章首先骂的是《那些年》的画面——
“情节老套,设计不合理,预告片看下来充满了一种浓浓的讽刺感。李晨灿并不是一些人想的那样万能,他也总会有思维疲乏的时候。也总会有自我膨胀的时候!”
这个是单纯地吐槽,接下来就是技术性地分析——
“于是。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炮制出来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不过只是一部披着一件好看外衣,实际上无所作为的片子,电影将会面临一个十分叵测的结局。他的个人工作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拍摄电影,这说明了李晨灿的自我膨胀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前途带到一个很难说的状态下。”
“据我们目前所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家国内的一线电影发行公司肯接纳,不得已之下,李晨灿个人工作室只好采取其他办法,和黎光电影发行公司这种二流发行公司达成了委曲求全的合作,但这样的公司必定无法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排片量,《那些年》面临的必然会是票房糟糕的结局。”
这篇文章下来,许多人虽然对最开始的时候的那些专门骂李晨灿的话语选择性忽略,但是对之后说的《那些年》的困局却很有好奇心,毕竟,这部电影临时说要上映,而且发行公司也的确是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的……
这样的情况下,《南召娱乐周刊》这个叫孔金华的人刊发的消息,可能也还是很准确的吧?就算他在说这些话的过程中,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在里面,但肯定也有不少属于真相的范畴。
许多人也开始担忧起《那些年》的成绩。
ps:感谢龙魂′大大30多次打赏……感谢蓝色冲锋枪大大1888打赏,感谢赤炎狂魔、涂成伟大大588打赏。
感谢小居师、宫小涛、午夜ぁ色狼、心若天堂、丫丫个丁丁、寻找空虚、邪恶宅宅大大地打赏。
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三四六章首映
《南召娱乐周刊》虽然没有什么公信力,许多的八卦都是随便爆料,并不负责。
但是这样的周刊销量不错,而且有着一堆八卦粉丝,也就有一些影响力。
李晨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发现孔金华已经出手了……
不过他的这次出手倒是没有太大的危害性,但也让许多人开始怀疑李晨灿本人,怀疑李晨灿是不是真的步子迈得太大。
最主要的是《南召娱乐周刊》提出的那个说法很有真实性,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对李晨灿个人工作室产生了疑虑。
于是,各种各样的疑问都出现在了网上。
李晨灿在围脖上,理所当然地粘贴上了《那些年》的预告片给大家看,但是就在这条围脖的下方,多了许多对李晨灿抱有不同感情的评论。
“《那些年》真的面临着这么严峻的局势吗?我看到你在围脖上说过,这部电影的投资已经到了三千多万……那肯定收不回来成本的呀!不是要大亏一笔了么?”
“李晨灿的个人工作室,制作独立电影还是有些太困难了,我也觉得李晨灿还是可以先缓一缓的……”
“我看到《那些年》的预告片,还是挺不错的啊……怎么会面临这么大的困境呢!”
……许多人的不同观点都出现了。
李晨灿的心中还真是无奈,他之前就听到孙云章他们让自己别和这样的家伙一般见识,没想到现在。这家伙还真的出手了。
但李晨灿并不打算理会,现在已经进入了11月,《那些年》的最后准备即将开始。
《那些年》上映的日子是11月11号。那是一个星期四,星期四一般来说产不出多少票房,但电影放在星期四上映的话,可以给之后的正式大规模上映来一个预热,如果在周四这一天,电影的上座率不错,票房也可以的话。接下来的周末三天,电影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排片量,反之不然。
在周四之前。《那些年》将会在10月9日,也就是周二的时候,在中海有一个提前的首映,这个首映式上会邀请媒体、影评人、李晨灿的粉丝、普通影迷一起参加。这个首映式的目的。自然就是要把《那些年》的口碑提前扩散出去,毕竟这些影评人、影迷、媒体们说的许多话,将会成为一些人选择看不看《那些年》的重要依据。
所以,为了准备首映式,李晨灿现在很忙,也没有太多心情去理会,因为他相信,到了电影上映之后。在事实面前,一些不符合现实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
孔金华却很不满意,这种他们出声抨击李晨灿却得不到回应的感觉,好像是玩单机游戏一样,特别没劲。
于是,在围脖上,他特地找到#那些年我追的女孩/男孩#这个话题,然后再一次发布:“《那些年》现在面临的困境,我想我在《南召娱乐周刊》上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我可以猜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时候的票房最多也只能到1000万的水准,然后李晨灿个人工作室也会迎来刚刚创建之后的巨大失败。”
本来孔金华也就只有一万多粉丝,这还有许多是通过互粉之类的弄来的,但因为他特地提到了这个话题,再加上《南召娱乐周刊》上对李晨灿电影的剖析,所以一时之间,孔金华这条围脖倒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转发和支持。
一些本来也不是很看得惯李晨灿的人,也在转发支持。
看到自己的那条围脖居然破天荒地出现了一千条评论,有了一千多条转发,孔金华眼睛都笑眯了,连忙开始筹划进一步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再然后,孔金华专门写了一篇长围脖,在长围脖里详细开始从其他的一些角度来黑《那些年》。
“最近在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于所谓的光棍节的事情,也许有些人还不太明白,但事实上,透过眼前的迷雾,我们就能够看到背后的真相,真相就是,在光棍节之后,受益最大的东西是什么?可能有许多,但至少,我们能够发现,在光棍节这个概念之后,我们越来越多地会想到在光棍节看《那些年》,因为这就是一个广告!一个网络营销式的广告。”
“这样的炒作手段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让许多人开始知道这个电影甚至在心中有了观影的**。”孔金华说:“可惜,电影的预告片,那个俗套的情节已经带着强烈的劣质味道,扑鼻而来,或许他想要怀旧,或许想要打磨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但是,我看到的只有劣质。”
“再加上,《那些年》现在只能和一个二线公司合作,排片量很低,所以,我可以完全预料,《那些年》这部电影一定会在票房上很低,不可能超过一千万!”
……最后,孔金华就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孔金华因为一时间有些激动,他说话基本上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来什么余地,不过,如他所愿,这一篇长围脖的确引来了许多人的评论,而且中间夹杂着对李晨灿的更多担忧。
不过也有许多的李晨灿粉丝们发现了这篇围脖,纷纷转发评论——
“还没有看到电影内容就敢做出这样的预测,可想而知,《南召娱乐周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准。”
“这个孔金华,还真是满嘴喷粪!希望李晨灿到时候能够用事实来狠狠打他的耳光。”
不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倒是有人心虚——孔金华说的东西听起来是很让人愤怒,但应该也有部分是真的,《那些年》的确面临困境,李晨灿真的可以打他耳光吗?
也有许多人跑到了李晨灿的围脖上,希望李晨灿能够做出一点反应来。
现在,孔金华把事态扩大,李晨灿和秦丹她们经过商量之后,也觉得自己的确不应该束手待毙,在这个情况下,一点反击都没有也会让这样的事情搞得好像是李晨灿默认了一样。
于是,李晨灿的围脖开始公开更新——
“我一直习惯于用事实来说话,在一些东西还没有真正成为定局之前更是如此,主观臆断不一定能够成为事实。至于有些人,一直在说《那些年》粗制滥造,我愿意给他一张首映式的票,我希望他可以在看了电影之后再评论这个片子的是非。”
李晨灿的反驳,让许多李晨灿粉丝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底气。
“果然就该这样!李晨灿本来就是用事实说话的人,打嘴炮有什么意思?到时候看看结果如何不就行了么?”
“看看人家李晨灿说的话,多有涵养,那个什么孔金华还真是卑劣。”
李晨灿的围脖立刻让大家泾渭分明地感觉到孔金华和李晨灿的素质差距,一时之间,许多人哪怕是在心中赞同这家伙的观点,表面上也显得很是不屑。
孔金华感觉到大家的态度变化,刚刚的得意转换成了惊愕和愤怒。
“王敏是最不讲义气的!前一秒他们能把你捧上天,转眼就能换个态度嫌弃你的祖宗十八代!”
孔金华的心中浮现出某个名人名言来,听到大家说他素质低,再看到李晨灿对自己发出的友好邀请……于是,孔金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在围脖上发布:“如果我得到一张首映式的邀请票,我一定会接受!而且我会用最客观的态度来评论这部电影!但我依然坚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绝对会是一部在票房上很低很低,很有可能达不到1000完票房的电影!”
孔金华的这样一条似乎深思熟虑的围脖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谅解,反而是各种各样挖苦的消息都出现了——
“现在冒充什么文明人啊!还客观的态度呢!谁相信你!”
“说真的,我也觉得《那些年》的票房有够悬的,一千万肯定达不到,但这个孔金华也的确不是什么好人,看看他那个态度真是令人恶心极了!”
……孔金华看到大家对他直接就是一通乱骂,心中十分生气,激愤之下,他再次在围脖上公开说道:“我就是会接受电影首映式的门票,而且我依然认定这部电影的票房会很低!而且我改主意了!别说是1000万,这部电影票房500万都难到!”
发完这条围脖他就有些后悔,500万……是不是有点托大了?
但他立刻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因为他觉得那个片子本身的质量和发行公司的弱势已经决定了它要悲剧,这个不会改变的……
这条围脖下面又是许多人在骂孔金华,但孔金华干脆不管不顾也不去看了,他也等着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话。
李晨灿看到孔金华都说出那么负气的话来,心中完全不在意这个家伙,在他看来,这人没有一点威胁性……现在的自己还是准备《那些年》的各种事情比较正经。
很快,10月9日到来了!备受关注的《那些年》首映式也就在今天开始。
第二四七章吸引所有人的开头
11月9日是一个相对比较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李晨灿来说,这一天意味着《那些年》第一次在所有人的面前公开放映。
“现在总共有147个座位。”魏安生跟李晨灿说:“其中有21个媒体记者,这里面有十多个都是塞红包来的……中间的影评人有30个,其他的影迷有40个,20个是你的粉丝后援团组织来的……”
剩下的座位也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主创。
李晨灿点了点头,这些情况都是安排好的。
让人尴尬的是,这部电影的关注度还真是不高,尤其是现在的排片量之类的已经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热情,所以其中有十多个是塞红包才肯来的,虽然这意味着他们会给《那些年》说好话。但严格说来,本身用钱买他们来,这也太没品了。
只有自己真正出名了,电影拍一部就能够得到一部的关注,那样才能在每一部电影开始的时候,拥有一大堆涌进电影院的媒体,不用自己邀请,他们会主动过来。
李晨灿相信会有那样一天的……
现场的声音很是噪杂,普通影迷们的座位在最后,李晨灿粉丝团们的作为稍微比他们靠前,再往前是影评人们的,再往前就是媒体记者。
这样的划分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因为这是一个普通电影院,电影座位数也不算太多,而且《那些年》不是3d电影。角度问题并不会很大。
现场的人们因为群体之间泾渭分明,更是显得噪杂,许多李晨灿的粉丝们都在讨论交流自己对他的看法。最后面的普通影迷们在交流对《那些年》的期待或是不满。影评人们在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他们能够被邀请到这里来,好歹也是有过一些公众认证的,媒体们则是交流一些经验。
“贱人啊……!”
孔金华坐在一堆影迷们中间,咬牙切齿,他没想到李晨灿这货把自己邀请过来,居然给弄到了最后排影迷们的位置上。
其实这件事情是李晨灿的疏忽。李晨灿那天在给孔金华发送邀请的时候随便选了个自己觉得是媒体人的座位,可是当时时间太紧,也没有其他提示。于是他不小心把最后的几排当成了最靠前的几排。
但对于孔金华来说,他觉得这是李晨灿对自己的一种打压。
索性,他就干脆冒充普通的影迷,听听周边这些人是怎么说的。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旁边的两个影迷。其中一个明显是被拉来的,那家伙正在吐槽:“老刀,我真是越想越后悔来跟你看这个电影……”
“你不是挺喜欢李晨灿的吗。”
“我是挺喜欢他,但我喜欢的是他的歌……你说你特地浪费这么贵的首映票来请我看这个片子……不是浪费了么?”
另外那个被称作老刀的说:“小韩……我总感觉这个电影能够看首映式还是挺棒的……我看到预告片就觉得很不错,今天刚好也没事,又有两个名额,我觉得不来才是浪费了呢。”
“也好吧……但我估计这电影真不咋地。”
孔金华心中嘿嘿直乐,听到这样的声音真叫他暗爽。果然,这里面不一定全都是支持李晨灿的。
此时。李晨灿带着一些主创们已经到了电影大屏幕之前,他的手里拿着一个无线麦克风,让声音在电影院四周无死角的立体音响里传来:“感谢大家的到来,也希望今天这部电影能给大家带来一个良好的观影体验,谢谢!”
李晨灿言简意赅的风格之后,现场响起了一阵阵鼓掌声,再然后,就是电影正式开始的阶段了。
老刀和小韩不同,他是挺期待这个片子的……他主要是被这个片名和预告片所吸引,况且今天李晨灿也在现场,买一张昂贵的首映票进来,好歹也能让他感觉到更接近李晨灿一些,还是挺不错的。
电影即将开始之后,现场的人们都安静了下来,帝国的国民,怎么说也有一种尽量不打扰其他人的习惯。
一个鲜红的苹果,记载得满满当当的年轻人的幻想,挺拔帅气的主角,穿上了一身正式的服装。
“快点,别让新娘子等你一个人!”
电影里话音未落,在年代上却转移到了之前,主角骑着一辆自行车在飞奔。
小清新的风格和预告片里一样,明亮鲜艳的4k拍摄技术让这一切显得明艳动人,明媚的阳光,干净的蓝天和校园,还有那被打扫得很干净,却充满回忆的自行车车库,就构成了这部电影的最开场。
这样明丽的色次啊,带着先声夺人,一下子闯入了大家的心灵,让大伙儿觉得,这部电影光是看看场景也是好的。
一群朋友也展现在了大银幕上,带给大家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曾经,自己的高中时代,肯定也有那样的一些朋友。
就是在那干干净净的蓝天之下,在那课堂里,有一群这样志趣相投,分也分不开的死党。
这里并没有教官,但是门卫依然在做着原版电影的工作——
“头发太长了,该剪得剪一剪咯!”
听到这个熟悉的话,许多人都会心一笑,在大家的高中时代,经常也有这样的一些不厌其烦的学校里的工作人员,有的时候甚至是政教处主任,双手叉腰看着大家,然后说一些让大家那会儿特别烦,现在想想却挺温馨的话。
“我这几个好朋友的共同点,就是都喜欢我们班上最乖的学生——沈佳宜!但在我看起来,沈佳宜只是比一般的女生看起来还要更漂亮一点点……”镜头特写江筱玥扮演?(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天王 http://www.xshubao22.com/3/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