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阵亡……”
“这不可能……”虽然很伤痛,但李瑞恩才说:“我弟弟他们还在上中学……”
“好嘛……”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只是同名同姓的……就算是西方国家,那么多的一串名字都有同名同姓的,更别说在中国这种名字一般最多只有4个字的国家了……
时间到了晚上,小队开始第一次休息,就是在这个晚上,许多的谈话才在大家中间发生……
这种谈话,没有太多的大义凛然,也没有太多的反法西斯的豪言壮语,里面的人也没有用连续不断地形容词来修饰自己的语言,大家的谈话特别朴实,但就是在这样的朴实之中,带给了每一个观众更多的感动。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并不算太感人,但是就因为朴实所以特别能够击中大家的心灵。
事实上,不管是李晨灿原本的时空,还是这个时空,基本上所有的战争片本质上都是反战的,所以,很多电影也开始深入挖掘战场上士兵们的人性,而在这里倒是没有什么教条性地挖掘人性,只不过,大伙儿在听到这些朴实的故事,又想到开场那一场残忍的登陆战的时候,心中的感触很多很多。
之后,几个人再次踏上了前进的道路,有一个场景是他们走在黑暗之中,只有天空中突然惊雷炸裂的时候,才能够通过那一闪而逝的侧影,看到他们走在山梁上的样子,这一幕蕴藏着残酷,看起来却很美丽。第二天他们又和另外一个部队汇合,在这里寻找瑞恩,他们在死去士兵们的‘狗牌’(代表死亡者的身份)上翻找瑞恩,并且他们还在肆意评价着这些狗牌上的名字,这个情况让许多他们的战友感到不满……
这一幕之后却是更强烈的冲突,陈宾和刘林他们都想要退出这个任务,他们宁愿说服王开国和其他人说,李瑞恩已经死了。
在这一段里,李晨灿依然没有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而是把想法交给观众们评价——到底这样几个人换一个人值不值得。
从陈宾他们的角度而言,他们的想法其实也没有错,尤其是在想起登陆战那个血肉横飞的战场之后,大家都容易理解他们——谁也不想死,谁都害怕这样的战争,更害怕无意义的牺牲。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耳朵几乎被震聋的家伙解决了这个难题,他说他知道李瑞恩在哪里。
大家开始突入一个德军阵地,他们必须越过这个防线,然而,就在这里,一直充当保护着大家的医生杨建德,此时却陷入了死亡的阴影之中。
一直在拯救别人的医生,此时面对自己生命的流逝,焦急、害怕,却又无能为力。
“我……我想回家……妈……妈……”
杨建德的口中断断续续地说着这样的话,话音之中带着哽咽,带着无法提起气的可怕,生命的流逝就这样残酷地被表现出来,这个镜头真的可怕到了极点,也震撼到了极点。
医生在这种时候,也对自己无能为力……
在此时此刻,很多人终于看着那个鲜血流出来,肠子也流出来的医生,看着他无助地含着妈妈,死亡的恐惧仿佛也降临在了每一个人的脑袋上……对啊,对死亡的恐惧,谁都有。
是的,在想起人类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时候,大家会想到,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流血牺牲,为的是全人类的安宁与和平……
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时候……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更不是血肉磨盘里的一朵血花。
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情感……
也许他们也会怯懦,也会害怕,恐惧死亡……但正是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构成了这样一场伟大的战争。
当医生最终死去的一刹那,很多人心中都升起了浓烈的悲哀,如果说电影最开场是真实战争带来的震撼和恐慌,那么现在,就是这种情感带给每个人的强烈感染力。
第四五九章“只能用伟大形容”
此时,电影院之中一片寂静。
就算有人流出眼泪,也只是无声地流出。
电影的感染力,死亡带来的震撼,就那么悄无声息地进入每个人的心灵最深处。
于是,在抓住德军俘虏的时候,每个人都想要直接杀了这个家伙,一方面是为了仇恨,另一方面是为了安全。
在一场争执之后,电影的主角,最稳重的,这个小队里大家的主心骨,王开国上尉,却拿着医生的东西在战争后哭了出来。
这个时候的争执最强烈地爆发,大家想要杀死那个德军,但张文全不让……大家也能够理解他的想法,此时也不好做出什么评判,而很多人还沉浸在医生希望时候带来的感染力之中回不过神来,所以大家都是在等着接受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
王开国最终阻止了大家杀俘,他也公布了大家一直在猜测乃至在花钱赌的事情的答案——他曾经是一个篮球教练(中国很少打棒球吧)。
王开国说的一番话,搭配上一些旋律,让他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另外一项争执,陈宾想要离开这个队伍,王开国说的一番话,让大家感觉这个人的形象,代入感之类的都高了一大截。
在路上,他们和另外一个友军小队一起击毁一辆德军坦克之后,总算和李瑞恩所在的不对汇合了,也总算找到了李瑞恩!
李瑞恩在这里的扮演者,是之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时候的宋繁,他这里演得也还很不错。
“为什么是我?我何德何能?我的每个战友,都比我努力……为什么我能先离开战场?”
李瑞恩却不是一个只想要脱离战场的人。在这里,人性的光辉也在他身上展现无遗。
他们的军队在奉命死守这么一个小地方,他不想扔下其他人一起走,这让电影院里的大家也对李瑞恩产生了一些好感……
其实,当电影发展到了现在的时候,就先不说那些早就恨不能把自己的眼睛都贴到大银幕上的人,就算是那些片商们。此时都早已经忘掉了自己最开始来到这里的目的——他们忘了自己要用商业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此时他们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最单纯的影迷,只想要把这部电影看完。了解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对李晨灿顶礼膜拜……
他们忘了自己的身份……
只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太好看了。
之后,又是很多给了大家许多情感冲击的对话,王开国上尉他们这个小队。最终决定和李瑞恩他们的部队一起停留下来抵抗德军的进攻……
好吧。有电影经验的人,其实大部分都能够想到,这就是最后一战的到来了。
电影差不多也已经放了两个小时,是到最后决出胜负的时候了。
这是一场巷战。
战争从开阔的奥巴哈海滩转移到了这个到处都是逼仄空间和街道的地方,转移到了这个小镇。
到处都是废土……眼前是敌人的威胁。
几个人面临着弹药不足的困境,也面临着敌人有坦克那种大杀器的困境……总之这是一场相当艰难的战争,但他们还是留下来了。
李瑞恩和王开国两人在废墟里,就着旁边的破烂的cd。有了一场谈话,这场谈话带来的是一些温馨。但可惜,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温馨,就是惨烈大战之前的最后宁静。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电影的最后一场大战爆发了……
这是一场惨烈万分的战争,而且,电影依然保持了那种几乎完全还原真实的风格,中**队这边,人在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所有的感官都在被那战争带来的震撼所包裹,现在的大家,很多都是不自觉地绷紧了整个身子,等着这场战斗可以有个尽快的结果。
当然,从纯粹的电影方面来分析这最后一战的话,大家会觉得,这部电影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李晨灿设计的这最终一战,并不是对开头的奥巴哈海滩登陆战的重复,而是一场全新的战斗,那是抢滩登陆战,这里是巷战……总之,两场战斗的不同也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但虽然这里是巷战,但是在3d镜头的渲染之下,这里的最终大战,比开头的那段虽然少了人山人海,无数人死去的规模。但横飞的弹片,巨无霸的坦克,着火的坦克兵,不断喷射火舌的机枪……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可怕……战争的残酷性,现在暴露得更加充分,所有的镜头都在大伙儿的眼前抽丝剥茧,更是显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极端地震撼。
这是一段和开头并不同,却依然同样惨烈而震撼的战争。
而且这里还有贴身肉搏,短枪射击,坦克炮击,飞机轰炸等等无数的战争手段,短兵相接的战争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大家没有参加过二战,但是他们中间许多人依然能够感觉得到,这部电影在对真实战争的还原上,真的是做到了极致。
而且,人物也总算在这里发生了转变,最开始带着几分懦弱,而且也有着慈悲之心,大家最有代入感的张文全,到了现在,他也转变成了真正的战士……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许多人都忍不住心中的感慨——也许这就是战争的威力,如果真的把自己放到那个战场上的话,说不定也会和张文全一样,很快就发生了整个人的改变呢。
这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思,都有着自己的兴衰枯荣,他们也会惧怕死亡……可是,在面对凶悍的德军的时候,依然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包括李瑞恩,也自己特地要了一把手枪,独自狙击坦克……虽然他们在战争之后会反感战争,但是在战争真正进行的时候,他们却是悍不畏死的战士!
在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也让大家有一个相当感兴趣的镜头,那就是和最开始的时候一样——周围的声音似乎都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过来的,视线里的很多人都只剩下动作而几乎没有了声音,最开始的时候大家怀疑是音响出问题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感觉李晨灿这个镜头用得真是太妙了!
动作片、战争片拍到现在,很多地方都难有新意,但是,李晨灿的《拯救大兵瑞恩》在营造那种真实感上已经做到了极致,而现在,又有这样一个创新性十足的镜头,让大家感觉到了李晨灿那种深层次的才华。
影片的主角,王开国,已经无法站起身来,他的身上染着血。
“李……瑞恩”他喊李瑞恩过来,凑到他的耳边。
“什么事……”
“别……别辜负……别辜负大家。”
在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之内,很多人再次忍不住鼻子一酸,哪怕是那些片商们都很难止住自己的心酸。
卢卫东曾经的金龙奖影帝的功力也在这里展露无遗,他从说话到死去,双目暗淡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演技带来的逼真感觉,这种演技的感染力也深入了每个人的心。
一部电影的框架和很多细节其实都是导演编剧他们架构的,但一部电影是方方面面的,最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很多时候都需要演员去完成,原版的汤姆。汉克斯在这里真是演得特别棒,感染力十足,而卢卫东在这里,在李晨灿严格要求之下,也演得相当完美,让人忍不住心中的酸痛。
然后,在李瑞恩回家的消息之中,还穿着中**队二战时候的作战迷彩服的瑞恩正在斜着注视下方那个已经死亡的王开国上尉,他的背景是蓝天……然后,空镜头瞬间切换,变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老人的镜头,同样的角度看着下方的墓地。
他对着王开国上尉的墓碑说了很多的话,他蹲下来,用已经变老的声调在说着这些话。
大家都知道,这是电影的结局了……
老人说着说着,已经让忍不住哽咽。
“跟我说……我这辈子,没有白活……”
“跟我说,我是个好人……”
李瑞恩就这样用带着急切的语气,用充满了期待的态度,问他身边的家人。
“你是个好人……”家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瑞恩的脸上,一点点欣慰扩散开来……大家其实都知道,他为什么会有些欣慰,也就是这么一瞬间,整个电影院,想起电影里逝去的那一个个人物,想起了那死去的王开国上尉,瞬间泪流成河。(太抱歉了……笔力不足,看过这片子两遍,为了写这片子又去拉过一遍,每次看到米勒死的那一瞬间都忍不住流泪,但写不出那种感觉来……)
……
电影结束。
在电影刚结束的一瞬间,电影院里,居然还有一些人忍不住地咽泣,而一些人,早已经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和感动,直接站起身来,带头鼓掌。
噼里啪啦的鼓掌声几乎要淹没偌大的imax电影厅……
“这部电影……只能用伟大来形容啊……”有人一边鼓掌,一边激动地说着。
第四六零章好口碑的疯涨
这是一个能够容纳三百多个观众的超大imax电影厅。
别看三百多个人听起来并不是很多,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毕竟这是imax电影,所以一些位置大家实在不愿意坐,所以今天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放映厅里总共约莫有280多个人。
此时此刻,这280多个人,除了主创之外,其他没个人,几乎都是发自内心地为了这部电影真正鼓掌!
因为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是一部真正震撼到了极点的电影。
开头、结尾的两个战争场面的渲染,把战争的残酷用最逼真的手段展现出来,在战争中每一个人拥有的复杂情感,把电影的主题升华。
看完了这个片子,大家的心中还有很多强烈的情感正在回荡。
其实,电影真的是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上来看这场战争。
中国导演或者美国导演拍摄诺曼底登陆战的场面的话,几乎每一个导演都会有朝着自己国家有利的方向去拍,如果是中国导演拍的,很多都会抹黑美**队,渲染他们的坑队友,把自己国家的军队塑造得很强大。如果是美国导演拍摄的电影的话,他们大部分又会塑造出中国人骄傲自大,不配合友军,把他们自己塑造成军纪严明的军队……
但是,《拯救大兵瑞恩》,从头到尾都是第三人称。
在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抹黑美军的镜头。甚至连抹黑德军的镜头都没有……毕竟,德军虽然杀死了他们的士兵,但那毕竟是在战场上。战场上就意味着总要有人死去,德国人的纳粹是疯狂的,是世界毒瘤,但在具体到每一个士兵上的时候,为了杀死对手,无所不用其极,这是战争的规则。
所以。这部电影的第三人称视角真是冷静得可怕!但正是这样的冷静,才让这些人们高呼,《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真正完美的电影。也是可以称之为伟大的片子。
在对于这部电影的主线,电影主要展现的故事上面,居然还是冷静的第三人称视角!在这里,从头到尾。李晨灿也没有评价他们这么多人拯救一个。到底是对是错……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错误的话……但是,李瑞恩的母亲毕竟只剩下了这样的一个儿子,如果再失去这样一个独苗的话……那她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更何况,李瑞恩也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他一直恪守着王开国给他的那句话,别辜负大家的那句话活到了最后!
但如果说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话……难道真的值得吗?为了一个人,死掉那么多的人?每个人,可都是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意志,有着自己的感情的血肉之躯!他们为什么要为了另外一个人。牺牲自己呢?谁没有家人,谁没有苦苦盼望自己回到家里的母亲?
这样的一些思索围绕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哪怕是那些片商们,此时此刻,几乎都忘掉了他们过来是买片的,他们此时还是感觉,枪林弹雨的感觉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还是感觉,电影里那些人性的纠结问题也盘旋在心中。
……李晨灿和卢卫东,是《拯救大兵瑞恩》今天到达展映现场的唯二主创,他们听到了现场的这些人们的鼓掌声,还有他们不断地叫好声,心中十分高兴……
总算,成功了!
李晨灿的心中也落下了一块大石头,总算,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开端……接下来的时间,他就会抓住这个开端,完成自己想要的事情。
一切的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的!
接下来,就是反攻大。陆……啊呸!是要扩大影响力的时间。
因为这毕竟是展映厅,再过个15分钟左右,下一部电影就要在这边上映了,所以大家的时间都很紧,所有人开始退场,虽然他们依依不舍,还想要再看一遍这个电影,但也知道这暂时不可能了……毕竟《拯救大兵瑞恩》在这里17号的展映,到时候来的会是另外一批人。
所以他们能够盼望的,只是《拯救大兵瑞恩》在欧洲市场上能够尽快上映。
李晨灿和卢卫东也快步退场,一些片商们想要追上来,影评人们也想要追过来询问很多问题,但觉得这样贸然打扰也不太好,就赶紧憋着回去写对《拯救大兵瑞恩》的绝对好评了。
片商们在要追上来之后,突然想起了……在最开始入场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一张名片,如果想要谈论《拯救大兵瑞恩》的版权问题的话,可以找名片上人……所以他们也就不追李晨灿了,李晨灿是导演,又不是负责电影具体谈判的,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去找负责电影具体谈判的人。
此时,评审团的两位在欧洲电影圈德高望重的家伙,立刻忙不迭地朝着李晨灿和卢卫东的背影追了上来,这让一些影评人们大跌眼镜。
他们两个人看来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变得十分激动……于是,左边那位说了一大堆意大利语,右边的那位说了一大堆法语。
看着李晨灿和卢卫东一头露水,只是出于礼貌才安静听着的样子,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是说意大利语的那位抱歉地笑笑,然后才用不太熟练的汉语道:“晨灿李导演……我……我是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副的……我叫阿戈斯迪诺……”
李晨灿听着他说汉语还真是不太熟练,不仅发音不准,而且语法错误到处都是,太难听懂了……
尽管这个时代的汉语普及率高,但问题是,汉语对他们来说真的太难学了,这倒不是说用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有多大优越感……只是,他们的那些语言,一般情况下,发音和形状之间有关系。但是在他们看来,甚至在中国人眼中看来,方块字的发音和形状其实没有太大联系。再加上汉语的联想太丰富了,很多词有着无数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又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跟他们的语法规则还不一样,所以这些人学汉语那叫一个难。
李晨灿就善意地笑了笑,用英语说:“鲁索先生,我想我们能够用英语交谈的,那样或许会更方便一些,你觉得呢?”
安格斯迪诺听到这句话对李晨灿那流利的英语大感震惊,但他很快把惊讶压了下来,然后和李晨灿聊《拯救大兵瑞恩》的事情。
他用英语说话果然流利多了。
另外一位听到能用英语对话也立刻就凑了上来,于是,他们两人发现了,李晨灿对英语的掌控还真不一般……他用英语居然可以和他们交谈许多电影的专业词汇……看来这个年轻人的才华,真的很出众!
他们对李晨灿的印象也就很好了。
……当接近一百位经过认证,从欧洲各个国家飞来的影评人们,都回到了自己家中的时候,无数的对《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评立刻飞到了网络上!
李晨灿他们已经等待了一段时间这个东西的出现,他们的宣传触手自然还没有延伸到欧洲,不过,只要肯花钱,这边当然有一些专门负责宣传的公司可以帮忙宣传。只要有影评人们的火星,他们就能够把这个点燃成为大火。
当然,李晨灿他们的资金有限,而且也并不打算在欧洲直接上映《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话对电影的中国市场没有帮助。所以,李晨灿他们只是让电影在欧洲进行很小范围之内地宣传,主要是要把电影给炒上去。
这些被邀请过来看《拯救大兵瑞恩》的影评人们,其实大部分都是德高望重的,就算谈不上德高望重,至少他们在国内的圈子里有很多人关注,很多的影迷们都是看他们的评论才决定要不要去看一部电影的。
而这些影评人,在回到了家中之后,基本上都是交口称赞,立刻都把对《拯救大兵瑞恩》的最好的评价发在了能够被其他人看到的地方!
于是,各种各样的好评蜂拥出现——
“真实到极致的震撼,在观影过程中,好几次我感觉我已经死在了那个战场中,被一颗飞来的子弹命中……”
“纯粹看战争的真实性,《拯救大兵瑞恩》毫无疑问超越了许多同样类型的电影,而且,电影不仅体现了场面的真实性,而且导演是用一个纯粹中立的态度在拍摄诺曼底登陆战,所以,我推荐大家来看看这部真正真实的电影。”
“真实之中蕴藏感动,每个人都不是战争机器,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无间道》导演的新作,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拯救大兵瑞恩》虽然是中国导演导演的,但是却带着一种极端地真实性,不加偏颇,大家不应该错过这样的好电影。”于是,就在这样的影评人们的渲染之中,《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评已经如同潮水一样涨上来,铺天盖地地弥漫,在一些宣传公司的推波助澜之后,这部电影早已经是口碑爆棚。
第四六一章欧洲点映,神一样的上座率
“《拯救大兵瑞恩》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战争电影,也真正看到了活生生的人,我好几次差点在电影院中哭红眼睛。如果你要去看的话,请你自备擦眼泪的纸巾。”
“年轻的中国导演,拍出的电影却有一种很多浸淫此道几十年时间的导演,都拍不出来的老成和冷静,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所有的导演都应该和他学习。”
“这是一部游离于拯救大兵瑞恩的主题之外,却反而营造出一个真实战场的伟大电影……”
……好评在欧洲的席卷是突如其来的。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一个个欧洲国家都出现了对《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评,同时,伴随着是李晨灿个人工作室往里面砸进去2000多万国民币宣传费用的渲染。
一时间,很多影迷们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前一个时空,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基本上都集中在大中华区,顶多在韩国、东南亚有点半死不活的影响力,还有成龍电影在俄罗斯有点影响力,中国人的文艺情怀在欧洲比较容易得奖……在其他地方,都没太多人愿意看中国电影。
但是,这一个时空不同,这个时空,中美电影是共分天下的,所以一部中国电影口碑爆红,引来的关注是滚雪球似的巨大增长。
只是,这些国家的人们,在产生了对《拯救大兵瑞恩》的兴趣的同时,一个个傻了眼——
“哥。你这是想干嘛?宣传了这片子多好,却不上映!不带这么玩人的。”
17日,《拯救大兵瑞恩》第二次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imax厅展映。这一天,受到了之前的好口碑的影响,有很多人涌进了电影院之中,居然把三百多个人的放映厅塞得满满当当。
就算是第一排这种倒霉地方,居然都有三十多个打算治疗多年的颈椎病的家伙坐在了这里。这样庞大的观影人群,在电影开场的时候也依然被震撼了,情感、视觉……无数的东西都在他们的心中盘旋回荡。到电影结束,上尉死去的时候,第一排的几个家伙哭晕在了座位上——感动是次要。主要是第一排太难坐了。
……于是,第二波观影人群走出imax放映厅之后,《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评率疯狂扩大,仿佛沾染了火星的汽油一样。爆炸出冲天的火光。
在这样的一波好评潮之后。许多欧洲影迷们,都是血红眼睛——
“尼玛的!电影到底啥时候上映?”
在《拯救大兵瑞恩》15日的上映和之后的炒作之后,李晨灿、孙云章、魏安生他们在看到了欧洲市场的疯狂好评,感到十分欣慰的同时,却也感觉到了不妙——他们似乎捅了马蜂窝!
最开始他们在这边的宣传,只是想要让电影能够扩散影响力,把口碑传到中国,但是现在来看。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在这边的宣传砸进去了一些资金,却不让电影上映……这似乎真有种在玩人的感觉。于是,欧洲影迷们有很多要抓狂了。
所以,他们现在必须开始商讨《拯救大兵瑞恩》在欧洲的上映问题。
有一条原则他们还是必须遵循,电影不能在这边大规模上映……这个道理很简单,毕竟,中国电影市场就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市场了,一部华语电影不在自己的家门口上映,反而在其他地方上映,这对电影在国内的票房是很不利的——国内的票房市场才是王道,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为不能在欧洲提前大规模上映的原因,虽然有很多的片商早就找上门来希望可以发行《拯救大兵瑞恩》,但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的态度就是大家可以慢慢谈,但电影暂时还不能在欧洲大规模上映。
但到了现在这个情况,《拯救大兵瑞恩》也是骑虎难下,所以他们必须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这样吧……我们在欧洲小规模点映吧……把点映规模控制在50家影院之内……”李晨灿考虑了很久之后说:“这样的话,也没有在欧洲大规模上映,但是有了这么多人,口碑的扩散就容易的多了。”
的确,现在的《拯救大兵瑞恩》的口碑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真金不怕火炼,相信在电影点映之后,这个口碑的建立还是很容易的,但是50家影院的上映规模,这样的口碑建立肯定要比现在大得多。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讲,50家影院比起欧洲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人来说甚至显得有些吝啬了,所以这样的电影也不会达到李晨灿他们一些不想要的效果,总之这是个还不错的打算。
魏安生点了点头,笑着对李晨灿道:“这样一来倒是挺不错的……毕竟只是在50家影院的点映,临时安排档期也比较好。”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拯救大兵瑞恩》要在9月份之内就在欧洲大规模上映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这么短的时间,档期之类的怎么可能调整得过来?
但是,只是在一百家影院的点映那就好办多了,这么一家影院沟通一下就行……而且《拯救大兵瑞恩》的放映场次也不会追求太多,哪怕是安排在早上十二点之前,晚上九点钟以后的垃圾时间拉都没问题……
毕竟这是点映。
点映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压箱之作,一般就只会在个别城市的个别影院播放……《拯救大兵瑞恩》的50个影院的电影规模,分摊到可以进行电影的9个国家,每个国家的电影院那就少的可怜了,而且这还不是五十条院线,而纯粹就只是五十个电影院,而且在上映的时候也不会用他们的大部分厅做正常上映,就只是随便拿个放映厅,不挑时间地进行上映……
电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欧洲,《拯救大兵瑞恩》经过之前的好口碑还有李晨灿他们加入了一些宣传之后,已经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也有了很多人的期待。
现在,大家总算是等来电影的上映消息了!只不过,这个上映消息不怎么样,至少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立刻破口大骂了。
毕竟电影只是点映,在很多城市并不会有所涉及……幸好欧洲国家的面积,比起中国那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真的很小,而且交通特别发达,所以要去其他城市看电影这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这样做的人就有限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不走出自己的城市看到《拯救大兵瑞恩》。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都在等待这部口碑爆棚的电影的正式点映。
《拯救大兵瑞恩》的正式点映从25日就开始了,但这些电影院基本上都有比较严密的放映计划,所以电影在点映的时候,大部分只能挑一个很差的时间段上映——中午十二点之前,晚上九点以后……
而且电影总共47个点映影院之中,有19个还是艺术影院……欧洲这个艺术影院很多,在这块总是飘着蒙蒙细雨的土地上,很多国家都有一种神经质的文艺感。
很多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欣赏,甚至在许多国家被定性为禁片的电影,能够播放的地方就只剩下这些艺术院线了……
但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看了《拯救大兵瑞恩》的影迷们,依然有很多的情感纠缠着他们,电影那恐怖的战争场面也成了他们最推崇的东西。
正如一个影迷所说:“我感谢这个世界出现了imax3d技术,但我更感谢能够用好这个技术的电影人!”
他们说的自然就是李晨灿。
因为《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场面,的确用imax3d达到了极致,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这部电影的震撼。
而电影带来的感情冲击那也理所当然,《拯救大兵瑞恩》本来就是一部美国的片子,要用这样的故事来打动他们自然就更加轻松。
……所以,《拯救大兵瑞恩》在点映之后,口碑的扩散更加疯狂。
到了第二天开始,《拯救大兵瑞恩》点映的一些影院,不仅把电影调到了黄金时段,而且还有一些影院直接开始征求李晨灿个人工作室的意见——他们影院打算增加放映《拯救大兵瑞恩》的电影厅,不然,如果只是现在这些电影厅的话,就算从早到晚火力全开,甚至增加凌晨场,都没有办法容纳那么多的人。
……到了现在,《拯救大兵瑞恩》的成功已经初露峥嵘!
在《拯救大兵瑞恩》的第二天点映的时候,47个影院之中的上座率,已经从第一天的48。7%,涨到了第二天的86。4%!
3d电影有80%的上座率!这简直就是神话!这样神一般的上座率,震惊了欧洲,当然也让《拯救大兵瑞恩》的口碑更是扩散得如同瘟疫一般,拥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大家都在说《拯救大兵瑞恩》好,已经不用太多的宣传费用了!
第四六二章好口碑倒卷中国
在现在的这种上座率之下,《拯救大兵瑞恩》在欧洲已经彻底地爆火了。
电影的点映和只是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的展映,受众毕竟是两个级别的。
现在的点映是在47个电影院进行,但是影响到的人依然十分多,在86。4%的神话般的上座率面前,这样的影响力简直太强大了。
一时间,欧洲很多影迷们都在讨论着《拯救大兵瑞恩》,很多的影迷们都迫不及待地在发布着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
李晨灿个人工作室在欧洲谈好的一些公关公司也开始发力,把《拯救大兵瑞恩》在欧洲的火爆程度又往上推了一大截。
这样一来,讨论这部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以十分制的法国、英国、意大利甚至是德国的电影网站上,这部电影的评分都达到了8。5分以上!
可想而知,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有多强。
而普通的影迷们,在看了之后,也被震撼得无法忘掉电影里的场面……
只是,这样一来,又造成了冲突——很多人根本看不到《拯救大兵瑞恩》!因为这部电影在欧洲的47个电影院的点映,不过只有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点映就结束了,接下来要看这个片子的话,他们就必须要等到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了。
这对欧洲的影迷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许多已经被调动了最强烈好奇心的影迷们。直接想要搭车到其他城市,就为了看一下《拯救大兵瑞恩》!
“你们真打算去看《拯救大兵瑞恩》?你可要想好,那可是在柏林。我不确定等你回来的时候老板会不会炒了你……”
“得了吧!我才不信!这部电影被那么多的人推荐,而且他们都有很多的观影经验……我一定会去看的……”
“那好吧,记得回来和我分享……”
类似的对话在欧洲的很多地方发生,只不过,这样的对话的主角,有好几个都悲剧了,因为当他们到达点映的影院的时候。《拯救大兵瑞恩》的点映票都已经没有了!
“该死的!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应该多放几场的!”许多人都忍不住开始咒骂了。
与此同时,第三天的点映,让《拯救大兵瑞恩》刷新了之前的纪录。上座率居然突破了90%,达到了91。5%的地步。
三天的点映正式完成,《拯救大兵瑞恩》获得了比李晨灿想象之中要好了许多的效果,电影的高上座率。也让《拯救大兵瑞恩》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不过三天的点映。在这样超高上座率的支撑之下,居然让《拯救大兵瑞恩》在欧洲拿到了总共234万美金的票房,平均下来的票房高得令人发指……尤其是联想到在这些电影院的电影排片数字之后,《拯救大兵瑞恩》带来的东西真的太可怕了。
疯狂的上座率和票房,带来了无数弥漫扩散的好口碑,口碑在欧洲的扩散如同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一个令人惊叹的导演,22岁的年纪,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以至于让电影成为了他才华最华美的展示舞台,我相信他的未来会棒到难以想象。”
“李晨灿的一次绝佳贡献。《拯救大兵瑞恩》带来的震撼力,很强很强……”
“逼真到了极点的战争场面,让人纠结而充满思索的电影剧情,《拯救大兵瑞恩》就是这么完美。”
“要我来说,不带任何感情的第三人称视角,才是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之一!”
……在类似的口碑之中,欧洲的口碑总算传到了美国,也传到了中国!大家这才猛然发现,原来李晨灿的《拯救大兵瑞恩》已经在欧洲展开了点映,并且得到了很棒的口碑。
在这个时候,欧洲人的各种评价也纷纷过来了。
此时,大部分欧洲的影评人和普通的观影群众都把《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推得很高,认为这是一部十分出彩的片子……有一些不好的评价也是集中在电影的价值观的讨论里——但电影确实没有宣扬什么价值观,很多东西是要让大家自己去体会的,所以这些站不住脚。
但是,当一个评论出现的时候,对这个片子的发问就有些直指人心,深入要害——
“大家都觉得,《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完全用第三人称在拍摄战争,在拍摄人性的电影,大家都觉得李晨灿在电影里没有代入自己的任何情感,但很可惜,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我们都错了,李晨灿在里面虽然看起来是用了第三人称角度,可是……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们却已经不由自主地会在心里觉得,中国人为了这个诺曼底登陆付出实在太大了,他们是诺曼底登陆战,以至于二战胜利的真正英雄,我们甚至会忘了其他盟军对这场战役的惨烈付出。电影的潜移默化在《拯救大兵瑞恩》上表现出来得很恐怖……”
这个评论其实大家都知道,绝壁是美国人的手笔,但是,这的确引来了大家的一点思考,毕竟李晨灿虽然是用第三人称视角,可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是从中德交战的地方延伸开来的,所以这个事情还是引来了一些关注。
但这也就仅仅只是关注而已了……
很快就有人说这些家伙实在是管得太宽了。
“那故事就是那么发生的,你难道还要让李晨灿一个中国导演,拍摄美国人登陆战的故事吗?”有人立刻质疑:“其实,比起其他的中国和美国导演,李晨灿根本没有美化他们的军队,这已经很棒了好不好……”
经过这样的反驳,那条评论很快就被淹没了。
其实电影就是有着这样的力量……
另外一个时空,国产电影式微,很多时候要依靠国产电影保护才能艰难呼吸,很多人受着美国大片的熏陶长大,慢慢的,他们的行为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也就变成了美国人那一套,这种和平演进挺可怕的。
美国人能用《变形金刚》、《超级战舰》宣传美军正面形象的同时还赚到一大笔钱,这就是电影的魔力。
《拯救大兵瑞恩》拍在哪个国家,如果电影对国外有很强影响力的话,那给那个国家历史军队带来的效果真的不小。
但这些都不重要,很快就被淹没。
只不过这样的评论传回中国,意义就不一样?(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大天王 http://www.xshubao22.com/3/3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