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一帆风顺还好说,一旦出现麻烦,这支队伍必将承受重重考验。
第五十六章:藤冲遭遇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2318:43:07本章字数:4392
第五十六章:藤冲遭遇
“秦学兵,过来一下。”
殷柔把秦学兵拉到一边,有些无奈:“让叶琼和赖勇去骗你,是我指使的,你要怪就怪我吧,但我还是希望能有一次愉快的合作。”
“我说过,寻宝之外的其它事情跟我没关系,至于寻宝,我既然答应了,就会全力以赴。”
“好吧,我希望你能够说到做到。”殷柔叹了口气,暂时也只能这样了,心结毕竟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
带着这样的情绪,一群人登上飞机,赶往天南省会,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藤冲。当然,也有人这一路上过得很愉快,那就是黄教授和孙刚。
黄教授对一切与历史有关的东西都感兴趣,正好秦学兵带着唐刀,他这一路上都在研究这把古代名刀:“从锻造工艺来看,确实唐代无疑,可千年不腐不朽也确实神奇,真不知道当时的人士怎么发明这些工艺的,就好像勾践剑和夫差矛,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对于这些,我可是连边都没学会,还得靠你们这批老智慧去研究。”秦学兵心里其实很清楚,这把剑之所以能够不腐不朽,绝对是因为奇门中人在上面刻下阵法,以至于唐刀不断吸纳元气,所以能够不腐不朽
不过这些跟普通人是解释不通的,哪怕黄教授这样的老学者。所以秦学兵也没准备向谁解释。
相比之下,孙刚这个傻大个就更悠闲了,一路上哼着小曲,让人感觉他不是来寻宝的,而是来度假休闲的。
事实也是如此,孙刚从没有把这次行动当成真正的寻宝,而是休闲计划的一部分,他就又决定等这边忙完了再出国旅行一圈。
抵达藤冲,一行人并没有住进酒店,美女蛇的情报员早已租下一栋民宅,四层楼高,每层有三个房间,可以随意选择。
“我就住二楼,秦学兵你住我旁边,我有些是和你商量。”
出发之前,路线都是保密的,包括叶琼也不知道,就连美女蛇自己也不明确,只有几条可供选择的路线,只有跟秦学兵商讨过后才能决定。
美女蛇把房门关好,摊开一张军事地图:“出发之前我们查过很多文献,但根本找不到相关记载,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不过我们已经制定了几条比较可靠的路线,需要你从中挑选。”
顿了下,美女蛇又叹了口气:“如果在境内还好些,军方会派遣直升机协助我们,从高空俯视,相信会对你的旬报计划有帮助。但如果在境外,就只能靠我们徒步了。”
美女蛇的担心不无道理,百年前国境线模糊,更没有像今日这般严格划线,谁也不能肯定翡翠巨商会不会把墓穴修道缅甸境内去。
如果真是在缅甸境内,届时所有麻烦都要靠考古队自己解决,哪怕是发生火力交锋。
“先从怒江这一带开始。”秦学兵认为翡翠巨商不可能把自己葬得太远,因为翡翠棺材太过沉重,且怕磕碰,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根本不可能进行远距离运送。
所以这次考古只需要锁定藤冲及其附近就行,当然,也不能排除进入缅甸的可能。
“那好,明天我们两个去踩点。”美女蛇说道。
“明早叫我,现在我要出去逛逛。”
难得来到边境小城,秦学兵自然不愿意窝着,藤冲这地方不但是翡翠集散地,还是古玩流通,形成了一条集珠宝古玩于一体的步行街。
秦学兵拉着叶梓菁出门,叫了一辆摩托车径直赶往步行街,下车后秦学兵突然想起一件事:“叶大美女,我记得你还欠我一件东西吧?”
“我欠你?你还欠我见面礼呢。”叶梓菁哼了一声,拜师的时候,这家伙竟然没准备见面礼,还很理直气壮地说时间太短,准备见面礼来不及,随便买一件显得太没诚意,日后再补上。
“我欠你的自然记得,不过你应该不会把我们在地下鬼市的赌注给忘了吧?”秦学兵笑了起来,当初买藏有藏宝图那张画时曾与叶梓菁打赌,赌注就是一枚五十名珍。
“今天我就找一枚给你。”
叶梓菁哼了一声,迈开步子,却又被秦学兵拉住:“要不今天再赌一把,也是一枚五十名珍?”
“秦学兵,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好敲诈啊?”叶梓菁没好气,掉头就走,她算是怕了秦学兵出门就能踩狗屎的运气了。
“秦老弟,你不够意思啊。”
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秦学兵转头一看,竟然是罗杰。罗杰亦快步走了过来,笑骂道:“到藤冲玩竟然不通知我,难道老哥我还招待不起你吗?”
“我也刚到不久,准备等肚子饿了,晚餐时间再去叨扰老哥你。”秦学兵玩笑道。
“那晚上咱们哥俩一定要好好喝两杯,现在陪老哥去看一件东西,顺便帮老哥掌掌眼。”罗杰拉着秦学兵就往前走。
秦学兵招呼了一声叶梓菁,然后问道:“罗老哥,这次看上什么宝贝了?”
“一件宣德炉,不过不好断代。”罗杰叹了口气,要为一件宣德炉断代实在是太困难了。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
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可宣德炉名声太响亮了,后世纺织品不断出现,各朝各代均有,其中不乏精品,大多也都打上“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底款,以至真假难断,年代难断。
“就是这家了,他们的老板入行很早,在八十年代初,人们还未意识到古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投入全部精力搞收藏,多进少出,积累下不少好东西,光是宣德炉就还有二十多件。”罗杰对店老板非常推崇,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能够在乱世中认识到古董价值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凡。
“原来是老收藏家,那可得好好看看。”秦学兵心里一动,像这种老收藏家手里肯定有好东西,但也可以肯定,想要在这种老收藏家手里捡漏几率很小,一切还要凭本事。
三人刚走进店铺,突然就被吓了一跳,竟然有人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吼道:“八嘎,骗子退货,不退货我就砸了你的店。”
“倭人?”秦学兵瞳孔急速缩小,目前国内正在保钓,竟然还有三个倭国人在这里撒野。
“小鬼子,眼力不济就别在古玩这一行混。”
小鬼子挺猛地,店里的老头更狠:“有本事你今天砸看看,哪怕是破了一块玻璃,我也让你走不出藤冲。”
“八嘎,敢威胁我,我要杀……”
一个倭国人举起拳头,就要去打那老头,不过被另一个倭国人拦住了,用倭语说道:“别动手,一动手事情就闹大了,说不得会破坏这次行动,难道你想被组织制裁。”
“有杀气!”秦学兵能够感觉到那一瞬间倭国人身上散发出一丝杀气,那绝对是杀过人之后才能形成的。
而且,他的预感再次出现,感觉这次寻宝不会一帆风顺。
第五十七章:龙蛇混杂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2512:49:40本章字数:3927
第五十七章:龙蛇混杂
“老张,你这可真热闹的,咋回事啊。”罗杰走了进去,皱着眉头,显然很恶心小鬼子在华夏大地上撒野。
“几个不长眼的鬼子罢了。”老张笑了下,说起今天发生的故事。
原来这三个小鬼子今天到别宝斋寻宝,看到一件开裂的笔洗,以为是南宋哥窑,就跟老张套近乎,用五百万把“哥窑笔洗”套走了。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但哥窑数量非常稀少,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
也正因如此,哥窑在市场上无比珍贵,就没有价格低于千万的。
小鬼子回去之后找到同行的另一位朋友鉴定才发现竟然是赝品,只是现代做旧的,这才知道自己被套走五百万,气愤地跑回别宝斋,想要退货。
“没错,事情就是这样,拿赝品欺骗我们,我们自然要退货。”领导的小鬼子火气依然很大。
“小鬼子,眼力不行就别混这行,省得丢人。”
老张轻笑了一声,很是不屑:“整个交易过程中,我说过卖给你的是南宋哥窑吗?你再看看转让合同上,写的是南宋哥窑吗?古玩,玩的是眼力,玩的是文化,我们华夏五千年历史可不是你们这些目光短浅,没有文化的小鬼子能玩得转了,赶紧滚蛋吧,省得丢人。”
“合同上是没写,但你确实说是南宋哥窑,我要报警,我一定要告到你这家古玩店关门。”为首的小鬼子仍不罢休。
“欢迎你报警,我还可以告你一条恶意骚扰,妨碍我做生意,说不定还能再赚一笔。”老张头一点也不着急,丝毫不节再从小鬼子口袋里弄点钱过来。
“你……”为首的小鬼子又举起手,杀气再一次闪现。
“怎么着,还想在华夏大地撒野?”
秦学兵突然笑了起来,关掉一直处于拍摄状态的手机:“小鬼子,我已经把刚才的画面拍下来了,过会我就发给在倭国留学的朋友,让他们发到倭国的网上。对了,看你的样子,在倭国也有一定身份吧,不如把身份也告诉我,这样放倒网上会更轰动一些。”
“你……”为首的鬼子愣了一下,他在倭国确实小有身份,是一个大家族的旁系继承人,如果秦学兵真的把这段视屏放倒网上,那他绝对会被剥夺继承人的身份。
原因很简单,两国关系紧张,而他却在华夏丢了倭国人的脸,以倭国人那种被扭曲的自尊心绝对无法忍受,必视他为耻辱。
“我觉得你应该砸两件东西,然后我再把你狠揍一顿,效果会更好些,你认为呢?”秦学兵笑咪咪地,一脸戏谑。
“你们华夏人做生意真没信誉,我们走。”为首的小鬼子哼了一声,转头就走,所以他并没有看到秦学兵对着他的背影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手势。
“你准备怎么整这些小鬼子?”叶梓菁上前一步,挽着秦学兵,轻声问道。
“没那么简单,这些小鬼子来藤冲有别的目的,说不定会与我们的目标冲突,你出去打个电话,让美女蛇带人过来。”秦学兵低声说了一句,叶梓菁微微点头,先出去了。
“小伙子,谢谢你了,省得我再跟这些小鬼子磨牙。”老张笑了下,意思很明显,你这人情我接下了,有什么要求的话,我这边会尽量满足,但也别提太过分的要求,毕竟这个人情重量有限。
“老弟,这位就是别宝斋的老板,叫他老张就行。老张,这位是秦学兵,别看他年纪轻,却是个行家。”
罗杰介绍了一下,又道:“大家也别墨迹了,快把宣德炉拿出来掌掌眼。”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但这并不是说宣德炉只有一种款式,会在这些基本款式中融入其它东西,最常见的就是有耳和无耳,而在收藏上,有耳宣德炉的价值要高于无耳宣德炉。
另外,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
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黑白带红淡黄色的,叫褐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还有黄红色的地、套上五彩斑点的,叫仿宋烧斑色;比珠砂还鲜红的斑,叫朱红斑;轻及猪肝色、枣红色、琥珀色、茶叶末、蟹壳青等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不过宣德炉最好的还是宣德三年那一批才能算真正的宣德炉,往后的都是纺织品。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乃至当今,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简单,造成市场上随处可见宣德炉,但其制作工艺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太大。
不过有一批宣德炉却是例外,其制作工艺几乎可以与真品媲美,权威专家也无法辨别。
这一批仿品就是宣德炉停止制作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的。也正因为这些仿品的存在,以至现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因为根本没法与这一批仿造品区分开来。
也正是这样,部分藏家产生了一种心理,既然两者几乎一模一样,且无法区分,那就当做是真品得了,反正也没人敢说是仿品。
老张抱出来的是一件无耳的栗壳色宣德炉,体型较大,直径大于二十厘米,属于大号宣德炉。
宣德炉以大小而言,径8-12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
秦学兵可以肯定这是老物件,还没走进别宝斋时元气就产生感应了。只是这并没有办法断定这件宣德炉的年份,因为宣德炉在明清时期就有大量仿制品,那些东西也足以令元气产生感应。
“秦老弟,什么感觉?”罗杰之前就已经看过了,但感觉不准,只能确定这不是一件真正的宣德炉。
但收藏宣德炉并不一定要收藏真正的宣德炉,各个时期的宣德炉,只要做工足够精细,哪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一眼看去,感觉应该是清初的。”秦学兵完全是根据自己对宣德炉的了解做出判断,因为不同时期的宣德炉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有不同侧重点。
明炉重韵味,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
发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铜炉依然浑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时至18世纪,风格开始趋向纤弱,在造型和装饰上力求变化,有的也雅致,但总体上浑厚不足。
而这件宣德炉,给予秦学兵的感觉就是厚重有余,清雅不足,没有那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不过具体的,还要再看看才能知道。”说完,拿起宣德炉仔细辨别。
PS:第二更到,明天继续。
第五十八章:追踪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2512:49:41本章字数:4236
第五十八章:追踪
宣德炉一上手,秦学兵马上催动元气,以玉笔鉴定,回馈回来的讯息是三百六十八年。往前推算三百六十八年,正好是顺治时期,完全符合他的判断。
这让秦学兵有些得意,眼力总算是有长进了。不过虽然给宣德炉断了代,但却不能依此评定宣德炉的价值。
除了真正的宣德炉有相对固定的价格,仿制品则要根据工艺、落款等方面进行判断,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多少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味道。
秦学兵首先从包浆进行判断,制作宣德炉的工艺越好,包浆就越温润,宝气内蕴,制作工艺越差,包浆就越枯槁,有的甚至像油漆,时间越长越难看。而这件宣德炉的包浆显然非常不错,宝光温润,是众多放品种比较高档的。
其次就要从颜色上进行判断,旧时有五色之分,佛经纸、栗壳、茄皮、膛梨和褐色,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褐色为最差,这件宣德炉能保留栗壳色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仿品了。
秦学兵又试了一下重量,这也是衡量宣德炉纺织品的价值的重要因素,曾经出现过一只直径15。8厘米的宣德炉,其重量高达七斤,是该尺寸宣德炉中的超重量级选手,价值要比普通三斤重的高数倍。
而这一件宣德炉虽然是大号的,但有十来斤重,也是重量级的了,价值无疑要高出不少。
最后就要看底款,底款制作得越精细,越容易判断年份,价值就越高。这也是古玩市场上常见的规律。同样时期的东西,一眼真的物件的价值肯定要高于具有争议的藏品。而这件宣德炉的落款完全模仿真正宣德炉的落款方式,包括字体等等,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劣势。
最后,秦学兵说道:“是顺治时期的作品,虽然落款方面比较差,但其他方面都是比较精的。”
罗杰也能看出这是老物件,又听秦学兵这么一说,便有了底:“老张,开个价吧。”
“二十万!”老张跟罗杰是老熟人,再加上刚才罗杰能够站出来,所以就没有漫天要价。
“成交!”罗杰二话没说,马上开了一张现金支票。按照他的推论,如果这真的是顺治时期的,只要拿到拍卖行炒作一下,或者在藏友圈里炒作一番,价格应该能翻半番,甚至翻一番。
“秦学兵,让我们过来,到底有什么事?”
美女蛇把赖勇留在住所保证黄教授和大马猴的安全,带着叶琼和孙刚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
“我们这次旅游计划可能会有小的变故,不过也不用着急,等会再说。”
秦学兵投以一个放心的眼神,走到玻璃货柜前,指着三件瓷器:“老张,能不能把这几件瓷器拿出来让我掌掌眼?”
“当然,你若想要的话,我保证给你实诚价。”老张把三件瓷器都拿出来,从工艺来看,都是哥窑,分别是玉壶春瓶、笔洗和碗,至于年代就好不说了。
秦学兵拿起玉壶春瓶,看了几分钟,问道:“老张,什么价位?”
老张竖起三根手指,秦学兵亦点了点头,表示三百万还算合理。然后拿起笔洗看了一会,问道:“这个呢?”
老张竖起一根手指,秦学兵仍旧点了点头,表示一百万很合理,最后又拿起碗看了一会,再问价格,老张苦笑道:“一百万,小伙子,你到底要哪件啊?”
“老张,把你的账号给我,三件我都要了。”秦学兵没有任何迟疑。
“跟你小子做生意就是痛快。”老张麻利地把账号报给秦学兵,这三件东西他给出的都是比较实诚的价格,但肯定是有得赚的,尤其是三百万的玉壶春瓶,是他九十年代收的,当时才花了两千块。
签订转让合同,秦学兵让老张把三件瓷器严严实实包好,然后转头对罗杰说道:“罗老哥,突然发生了一些事,今天恐怕不能一起吃饭了。”
“那可不行,这显得老哥我太不厚道了。”
罗杰连连摇头,秦学兵一来是客,二来帮忙掌眼,若是连晚饭都不请,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样,你先去办事,办完事打我电话。”
“罗老哥,今天我真走不开了,要不这样,明天晚上让你请?”秦学兵苦笑了起来,事情有点麻烦,一时半会未必能够解决。
“行,明天我打你电话,顺便咱们再去赌一把。”罗杰这才放秦学兵离去,顺便看看秦学兵明天会不会又有逆天的运气。
从别宝斋出来,叶梓菁看怪物一般地盯着秦学兵:“行啊,一出手就买三件,五百万花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越来越财大气粗了。”
“关键是物有所值,先不谈这个,谈正事。”
秦学兵带着几个人找了一家茶馆,要了一个包间:“看来我们是没法平平静静地寻宝了,多了一伙倭国人。”
“你是说刚才那几个小鬼子也盯上宝藏了?”叶梓菁眼神一亮。
“就算不是,也肯定会跟我们发生冲突。”秦学兵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次寻宝绝不可能顺风顺水。
“那还不简单,直接收拾掉就行了。”叶梓菁满不在乎,在华夏大地上,别说三哥小鬼子,就算三十个,一样轻松收拾掉。
“能让我产生强烈预感,事情就绝不会简单,这三个人估计只是外围势力。”秦学兵可以确定这一点,如果只是三个人,根本没有资格让他产生如此强烈的预感。
“等等,你是说,你的判断都源自预感?”孙刚先皱起眉头,怎么都觉得不靠谱。
“不要怀疑他的预感,从来不出错。”叶梓菁很严肃地警告孙刚。
“没错,他的预感不会出错的。”叶琼也可以肯定,当初在大青山里,美女蛇的行踪完全被他掌握着,若不是叶梓菁受伤,未必能够拿到藏宝图。
“秦学兵,我知道你们奇门中人的本事,既然你有这种感觉,那我们就先商量下。”
美女蛇早就听叶琼说过秦学兵的本事,此时自然不会怀疑:“既然你感觉他们背后还有势力支撑,那我们就把他们的势力全部挖出来,只要是在国内,就完全不用担心。”
“我现在就担心宝藏的地点在缅甸。”
秦学兵苦笑了起来,若是在国内,军方的力量随时可以插入,小鬼子有通天的力量也没用。可要是在缅甸,军方的力量不可能明目张胆介入,搞不好就会发生剧烈的冲突:“先不管这些,你们能不能监视住这些人?他们现在在云月旅馆,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一家家庭旅馆。”
“叶琼、孙刚,交给你们了,晚上我会让天南这边的同事去换你们的班。”殷柔说道。
“头,放心吧。”叶琼点了点头,马上走出去。
“本以为会是一次无聊的寻宝,这下要精彩了。”孙刚舔了舔舌头,有些嗜血。
“秦学兵,你不会吧?这样都能推算出来?”叶梓菁很是惊讶,对奇门秘术就越加期待,恨不得快点结束寻宝,开始学习。
“我在他们身上种下灵符,无论他们走到哪,都能推算出他们的位置,不过就算没有灵符,也能推算,就是比较费力罢了。”
“既然你能锁定他们的位置,那这些人可以留着,说不定会有大用。”殷柔眼神一亮,要是真的会发生冲突,那就意味着这三哥小鬼子也会参与到寻宝中,只要能锁定他们的位置,必然能获取更多讯息,掌握主动。
而在云月旅馆的一个房间里,一个老鬼子突然给了之前为首的那个小鬼子一巴掌:“八嘎,谁让你这时候出去惹事的?要是出现纰漏,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PS:第一更到,这周没有推荐,所以更需要藏友们的支持,谢谢!
第五十九章:确认身份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2512:49:41本章字数:4460
第五十九章:确认身份
为首的小鬼子本是倭国政坛五大家族分支继承人麻生小野,颇有地位,不过在老鬼子面前大齐都不敢喘,低头哈腰:“伯父,我错了,愿意接受家族的惩罚。”
老鬼子名为麻生长鞭,是麻生小野的伯父,也是麻生小野这一分支的家主,可惜没有子女,将来家主之位只能传给麻生小野。
听麻生小野这么说,麻生长鞭突然又扇了一巴掌过去:“八嘎,现在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吗?记住,这两天我不在时,决不允许你踏出旅馆半步,否则我就收回你的继承权。”
“嗨,我记住了。”
“小野,你要记住,只要完成这次任务,我们这一分支就能获得更多份额,家族就能够重新揭起,这时候决不允许出半点差错,否则你就等着回国剖腹自裁吧。”
“嗨!”
不远处的另一家旅馆的一个房间里,孙刚拿着望远镜盯着云月旅馆,孙刚舔了舔舌头,眼中散发着嗜血的光芒:“这批小鬼子不简单啊,是一批不错的对手,值得我出手。”
“从那些守卫来看,应该都受过正规训练。”叶琼放下摄影机,从目前的情形她已经能够做出大致判断,一共来了十三个小鬼子,几乎没一个都受过正规军事训练。
这一点从云月旅馆的人手布置就能看出来,那些小鬼子看似在各个地方散步闲聊,其实是在负责警戒,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死角。
“我敢肯定,国内这边肯定有人配合他们,不然他们不会住在同一家旅馆。”
孙刚也很快作出判断:“哪些小鬼子的巡视路线覆盖每一个角落,如果在正常旅馆,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你是说云月旅馆的老板有问题?”
叶琼想了下,打开电脑,接入摄影机,很快把拍摄的短片发送出去,并附上一行字:查这些人的身份,入境渠道,与那些人有接触,以及云月旅馆的背景。
“可惜这里防卫紧密,不然可以再里面装几个窃听器。”孙刚感觉有些可惜,在如此严密的防卫下,很难获得更多的信息。
“咦,快看,有发现了。”
孙刚的音量猛然提高,叶琼连忙拿起望远镜,正好看到麻生长鞭在看一张地图:“秦学兵说得没错,这些家伙果然是找东西来了,说不定与我们一样。”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地图劫走?”孙刚又舔了下舌头,他很有兴趣做这种事。
“不要打草惊蛇,这些人只是一部分,就算我们拿到地图也说明不了什么。”叶琼并不喜欢鲁莽行事,就像当初在大青山,如果不是秦学兵放倒美女蛇,她也不会拔枪,而是一直潜伏下去。
“可惜了,只是一张残图。”麻生长鞭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张地图关系着上千亿倭币,可是这张地图除了山川就再没有其它图标,想要凭此找到宝藏根本不可能。
说白了,就是上头根本不信任他,只是让他过来踩点,找出相应的地形图,然后才会展开寻宝计划。而像他这样的队伍还有好几支,麻生家族的几个分支都已经行动起来了。
“秦学兵,正事谈完了,该谈谈那几件哥窑了吧?”叶梓菁绝不相信秦学兵会无缘无故收购仿品,那根本不是秦学兵的性格。
以她对秦学兵的了解,秦学兵在古玩市场上只会买两种东西,一种是像缺角大齐、成化斗彩鸡缸杯这类的绝世精品,自己收藏。另一种则是捡漏,能够实现经济利益。
所以秦学兵根本不可能花钱买既不在收藏之列,又不能实现经济价值的仿品哥窑。
“我也看不准,只是有种感觉就买下来,回去让黄教授掌掌眼吧。”秦学兵当然清楚那三件哥窑的底子,但以他的眼力要鉴定哥窑就显得困难,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干脆把事情推到黄教授手上。
“看不准你会出手?故弄玄虚。”叶梓菁嘀咕了一声,抱起盒子就往外走,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些哥窑有何玄机。
“黄教授,我们带了几件好东西回来让您掌掌眼。”叶梓菁把三哥盒子放到桌子上,打开其中一个,正好是哥窑玉壶春瓶。
“哥窑,你们才出去一会就弄回这么好的东西?”黄教授揉了揉眼睛,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是哥窑没错,但那个年代就不知道了,得靠您老人家断代。”叶梓菁笑着说道。
“那敢情好,我倒是希望能看到一件南宋哥窑。”
黄教授笑了下,然后又摇了摇头:“可是我的愿望落空了,这件明显不是南宋的哥窑,应该是雍正时期仿制的,多少钱收的?”
叶梓菁白了秦学兵一眼,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万,不算亏,但也没多少赚头。”
“你这丫头片子境界就是不如小秦,这是文物,怎么能老是用钱衡量呢。”黄教授玩笑道,他跟老叶家交情不俗,如果不是在京大任教,叶梓菁又正好在京大上学,都得喊他一声黄爷爷。
“黄教授,您就别给他戴高帽了,这家伙就是个古玩贩子。”
叶梓菁嗤笑道:“我敢肯定,等回京了,这家伙一定会把这件玉壶春瓶卖掉。”
“只要不出境,在谁手里不都一样。”黄教授笑了下,他倒没有钟院长那么偏执,恨不得把所有古玩都收进故宫博物院。
“得,还是您老境界高,那就在看看这件。”
叶梓菁打开另一件盒子,把哥窑笔洗拿了出来,这一下黄教授眼睛都直了:“不会吧,又是哥窑,而且这件看起来成色很正啊。”
“成色很正,你是说真是一件真正的南宋哥窑器?”叶梓菁睁大眼睛,愈发感觉不可思议,这可是宋代五大名要啊,价值数千万呢,秦学兵竟然用一百万就买来了。
“还不确定,得细看之后才知道,不过就算是真正的南宋哥窑,这件也只能算作次品。”黄教授叹了口气。
“组织上已经传回消息了,对方的身份已经确定,倭国麻生家族旁支成员,麻生长鞭、麻生小野,分别是这一分支的家主和继承人。”叶琼看着电脑屏幕念道。
“原来是麻生家族的人,那这些人就留不得了。”孙刚又舔了一次舌头,只是这一次眼中嗜血的光芒更盛。
世界上流行着一句话:麻生家族,财富带着血腥味。
现任麻生家族家主麻生太郎的高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大久保利通(“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的儿子牧野伸显,官至外务大臣、内大臣,其女婿便是前首相吉田茂。吉田茂把女儿许配给了麻生多贺吉。
麻生多贺吉的父亲麻生太吉,是倭国著名的“煤炭大王”,依靠榨取韩国、朝鲜以及华夏劳工的鲜血而发家。麻生太吉靠着这些带血的钱当上议员,并同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吉田茂攀上了亲家。
麻生家族也是典型的影片成员,在二战时期残害了无数国人,其二战的家族二把手麻生直郎更是个疯子,对参加战斗一直有一种莫名的狂热,最终投笔从戎,成为“神风敢死队”的一名队员。1945年5月,在冲绳,一群倭国飞行员奉命驾机起飞,在空中高呼“效忠天皇”的口号,向米国的军舰冲去,企图与对方同归于尽。麻生直郎正是其中的一名“自杀性袭击者”。然而,他的飞机还未靠近美国战机,就被炮火击中,机毁人亡。
经过倭国方面的宣传,麻生直郎很快就被塑造成一名“战斗英雄”,灵柩也被搬进了靖国神社。有倭国媒体分析说,正是麻生直郎的死,才让麻生太郎的父亲成了麻生家族的掌门人,并传衣钵于他。感激、愧疚、尊敬……对叔叔的这些复杂的情感,让麻生太郎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表现得格外强硬。而且,他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态度,都与麻生直郎极其相似。
而在当代,倭国政治问题专家岁川乔雄曾说:“一谈到麻生太郎,我们就会想到他在外交上的失礼。”是典型的影片,仇视华夏。
“没那么简单啊,这次麻生家族有大动作。”
叶琼盯着屏幕继续念道:“他们是通过旅行团入境的,事实上这个旅行团就是麻生家族扶持起来的,而云月旅馆的老板也是麻生家族留在华夏的一颗棋子,由此可以看出,麻生家族为了这次寻宝已经准备非常久了,绝对不可能只派出这么点人。”
第六十章:准备出发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2512:49:42本章字数:4073
第六十章:准备出发
从发过来的情报分析,这家赴华旅行社成立已经五年,云月旅行社的成立时间也正好是五年,也就是说麻生家族五年前就开始准备这次行动。
一项需要五年时间筹备的行动又岂会孤注一掷?相信大多数多有能力的组织都不会,除了这支队伍,麻生家族肯定还有后手。
“来越多越好,正好一并杀了。”孙刚嘿嘿地笑着,眼中嗜血的光芒越来越盛。
孙刚,民国第一高手孙禄堂的后人。
孙禄堂,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
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两年后,孙的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不久他便把形意拳的真功学到手。
然而他并不满足,还继续寻师学艺,到京城跟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由于孙禄堂本来功底深厚,又得程师竭力指教,苦练年余,尽得八封掌的精髓。为使他经风雨见世面,广识神州武林各派之精华,追本求源,挣脱师法樊篱,日后自成一家,便诚恳地劝他离师门去四海访艺。
1886年春,孙禄堂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必访之,逢人较技未遇对手。1888年他返归故里,同年在家乡创办了蒲阳拳社,广收门徙。孙禄堂早年精研形意拳,师从李魁元,复从郭云深,共十一年,其间又得宋世荣、车毅斋、白西园诸前辈亲授,加之孙禄堂天资弥高、性情恬淡,故孙之形意拳功夫能超逸前代,功臻冲空化境。继而孙禄堂为了研究拳与《易》之关系,又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拳数月,多有心得,技艺精深,但丝毫无自得之意。年余后,程廷华称赞道:“吾授徒数百,从未有天资聪慧复能专心潜学如弟者。吾与弟意气相投,故将余技尽传之。弟生有宿慧始能达此。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由此聘他为幕宾,同往东北,1909年孙随徐返回京城。
1912年孙禄堂在京城遇太极名家郝为真。郝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此时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
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1928年3月,国术馆成立,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7月,又被聘为苏江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
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倭国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倭国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孙刚是孙禄堂的后人,自幼学拳,早已摸到拳法精髓所在,加入特殊部门后,转战四方,杀敌无数,也是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高手。
因为家族的关系,再加上进入特殊部门,孙刚对倭国人,尤其是倭国鹰派极为仇视,现在麻生家族的人送上门来,他自然不会客气。
“还得向总部请求情报支援,看看麻生家族最近都有什么大动作。”叶琼的手指不断地敲打键盘。
“天南这边的同事也快要过来接班了,准备一下跟头报导吧。”孙刚虽然嗜血,但也保持着足够的冷静,否则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黄教授,咋样,到底是不是真的南宋哥窑?”叶梓菁催促着问道,其实她自己的眼里也不差,只是这件哥窑有些古怪,一时间也难以做出精确判断。
“那就当它是真的,你来说说?”黄教授有意考校叶梓菁,看看这丫头对瓷器的掌握程度如何。
“要是这样都被您难住,那我也不好意思再在古玩圈子里呆着了。”
叶梓菁拿起笔洗,说道:“就从裂纹说起,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如果说这是一件真品,那就只能说这是一件较差的真品,因为裂片太小、太碎了,简直就是百裂纹。”
在当今古玩圈子里对哥窑价值的评判是有一定规则的,大器开小片或者小器开大片都比较珍贵,而像这件笔洗 (精彩小说推荐:
)
( 奇门相师 http://www.xshubao22.com/3/3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