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字体: 滚屏: 自动翻页 夜间看书

游钓天下 第 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作者:萨瓦斯托波尔

    第一章后海边上的家

    2000年的北京城,还不像如今这样大,没有5环路、6环路,连4环路也只通车了不到一半。据说是全亚洲最大的住宅小区望京也刚刚开始建设,地铁也只有1号线和2号线,不像现在10多条线,都快把地下给挖空了。

    做为国家的首都,北京的唯一一个特点就是人多,到哪里都是人,每天上下班的身后,从二环一直堵到长安街延线,几个商业区更是拥挤,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本地人一般很少去这些地方转悠,买东西的时间还没有堵车和找商品的时间多。

    不过作为一个六朝古都,这座城市中还有很多不为外人知的好地方可以闹中取静、忙中偷闲,比如位于西城区北侧的三海。

    三海是一个地区的总称,它包括了前海、后海和西海(也称积水潭)这三座人工湖,大概位置是从北海公园的北门向北,然后沿着鼓楼西大街往西,一直到新街口附近。这一大片地区估计有3平方公里的面积,基本都是平房,围绕着这3个大湖,既没有商业区,也不是旅游区,更不是办公区,居民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其实北京真正的三海指的不是这三个人工湖,而是北海、中海和南海。现在北海是公园,而中海和南海统称为中南海,成为了国务院、中央书记处的办公地点,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而老百姓就把在它们北面的前海、后海和西海也成为三海,算是新三海吧。

    由于这里没有什么旅游区,也没有商业区,再加上都是平房,所以生活节奏相对要显得慢一些,早晨起来附近的居民会在三海的岸边上进行晨练;天气热的时候,住在附近的大人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跳进清澈的湖水里游上几圈,暑气全效;傍晚,这里是饭后遛弯和谈恋爱的好地方,那些小树林中的椅子基本上都是一对一对的,你要是一个人都不好意思往哪里座。

    另外这里还是附近居民进行体育休闲运动的重要场所,当冬天来临的时候,三海就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了,大人穿上冰鞋去冰面上溜冰,小孩则拿着自制的冰车,用两根铁棍(一般都是家中捅煤炉用的通条)一杵一杵的在冰上前进,实在连冰车都没有,也没关系,穿上北京特有的白塑料底棉鞋往冰上一蹲,一个小孩前面拉,一个小孩后面推,你就是冰车了。

    如果有那些表现北京70、80、90年代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尤其是说当时年轻人的生活的时候,大多都会选择一个非常著名的活动场所,前海冰场。这个地方在当时那个年代,就相当于90年代的jj迪厅、00年代的后海酒吧街、10年代的三里屯酒吧街一样,属于那些冲锋在时代前沿的年轻人的特定场所。

    当春暖花开之后,沿着三海一圈,都会看到有人在垂钓,三海中常年水流不断,水中长满了水草,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大多是野生鱼类,人工撒放的鱼苗不多。在这里钓鱼的人有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小p孩,各色各样,有的用很讲究的商品鱼竿,动辄十多米长,从岸边用一个自制的钢架子架着,笔直的伸向水面,北京俗称叫“大炮”。

    也有那些不讲究的,用根细竹子自己把枝杈削掉,2、3米长,也算是不错的鱼竿;而那些孩子们随便撅一根柳树条,拴上点棉线,把缝衣针烧软弯成钩子状,和一点白面团,加点香油啥的,也能钓一些小鱼取乐。

    而就在后海的北岸,宋庆龄故居(清代醇亲王府)前面的沿岸小花园里,一个青年人正坐在后海的栏杆上,愣呆呆的看着湖面。其实在这里小憩、闲逛的年轻人有的是,看着湖面发呆也不新鲜,但是这个年轻人在这里已经坐了好几个小时了,连在他前面不远处湖岸上钓鱼的老大爷都已经发现了身后的这个小伙子,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他,生怕这位爷想不开再跳了湖。

    这个年轻人穿着一条牛仔裤,绿色短体恤,短短的头发,面容有点清瘦,虽然是坐着,但是看个头可不矮,年纪也就是十**、二十啷当岁,他的所有地方都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就是他那双盯着湖面的不大的眼睛让人看了有点慎得慌,那个眼神啊,咋形容呢?绝望中透着希望、空洞中带着内涵、乜呆呆中还夹在着那么一丝清明,反正就是一个欠抽的类型。

    如果你见过那个倒霉的“雷震死”洪涛,你会发现,这个青年长得和洪涛还真像,除了瘦一些和没胡子之外,基本就是洪涛的翻版,难道他是洪涛的儿子?不对,洪涛夫妇倆没孩子,就算有,也没有这么逆生长的,老爹是70后,儿子也是70后。

    其实这个就是被雷劈的那个洪涛,用俗话说他被雷劈回n年前了,用专业术语说,他穿越了。当倒霉的洪涛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他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他初中时候出奇讨厌,拿二踢脚在屋子里放,结果把房顶蹦出来的那个大黑圈。

    然后一扭头,第二眼还没看完,就像见了鬼一样,从床上跳了起来,床头柜上摆着他的大学毕业照,这张照片当初搬家的时候粗心大意,早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可是现在连同那个吃肯德基送的相框,正端端正正的摆在眼前。

    咱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大喊大叫、也不用跑出屋子四处问别人,前世中已经40多岁的洪涛已经有了基本的阅历,这种事情自己分析分析也就清楚了,原因只有2个,一就是自己已经嗝屁了,现在是在阴间;二就是自己被那条粗大的闪电给劈到很多年前,看屋子里这些个摆设,就看这台大脑袋显示器吧,估计也就在自己大学毕业后不久,因为显示器上还有烟头烫过的痕迹,那个痕迹是在大学宿舍中弄上去的,而这台电脑在他毕业后就从宿舍中搬回家里,用了没多久,就换新的了,中间的时间顶多有一年。

    洪涛是2000年从科技大学毕业的,1年后就搬家了,所以现在很可能是2000年,或者2001年初,再抹了把脑袋上的汗,感受了一下这个温度,别2001年年初了,这个气温肯定是夏天,在原来的历史里,他早搬家了。

    虽然脑子里已经大概确定了怎么回事,但是还得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洪涛的父母都因为车祸去世了,去世的时间就在他毕业前半年,所以目前这个属于洪涛的小院中,应该只有2家人,一家就是洪涛家,他住着2间北房和一间南方,而另一家则是一对在北京教书的外教,他们2人占据了其余的3间北方和2间东房。

    这是父母走后,邻居帮他介绍的一家房客,由于父母走的早,也没留下什么大笔遗产,而肇事司机也没找到,那时候还不流行什么商业保险,所以洪涛除了这里的一个小院和东城区的一处老房子,算是一穷二白了。

    所幸的是,北京啥玩意都不缺,就是缺房子,对于常驻人口1300万,户籍人口1000万的城市来说,能找到一处合适的临时住所,是每一个到北京来创业、生活的人的头等大事。所以,洪涛饿不死,也不会太穷,他的两处房子就可以月租3000块钱,这基本等于当时两个人的工资了。

    推门走出屋子,外面的太阳很足,看时间差不多得临近中午了,院子里非常安静,这也是当初洪涛的父亲为何不愿因搬到单位分配的楼房去居住,而选择把亚运村的楼房让给同事,只象征性的要了一间位于东城的简易楼。他的父亲是位大学老师,由于需要备课,所以特别喜欢小院的清净和安宁。

    第二章无业青年

    院子中间是一颗石榴树,这是洪涛小时候父亲抱着他从北海公园里向园丁要的一颗幼苗,父子俩亲手把它栽在院子中间的花池中,现在它已经长大了,就像是洪涛一样,已经从一颗小苗长成了大树,至于今后的生活,就需要自己去奋斗了,没有了呵护、没有了浇灌,全看自己本身。

    “山姆大叔,在家吗?”洪涛冲着东边的两间北房大喊,外教两口子是美国人,丈夫还起了一个非常美国人的名字,山姆·博吉斯,刚41岁就头顶光光、大胡子一把,如果不了解内情,会以为他快60了呢。

    他的妻子叫劳拉·博吉斯,比他还大一岁,是位身材非常火爆的白人少妇,据说在美国是挂牌律师,就为了配丈夫来北京工作,辞去了律师行的工作,跑到科技大学里当了外教,专门教经济法。

    在前世,洪涛和这对外教相处的还算凑合,不过时间很短,因为他为了结婚,把这个小院给卖了,当时的价格是70万,这是洪涛自认为这辈子干得最操蛋的一件事,为了娶媳妇就把父母留给他最后的一个念想给卖了,而且还是贱卖,难怪他被雷劈!

    山姆夫妻两口子性格很好,他们在北京已经待了4年,没事就跑道后海边上去看老头下棋,中国话说得一点都不比洪涛差,北京味甚至比洪涛拿的还足,就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儿话音比正音咬的还重。

    “涛。。。儿,我在备课呢,啥。。。儿事?”一口流利的美式京片子从隔壁的北屋里传出来。

    “我没事,爷我出去一趟,看你在家不在家,在家我就不锁院门了。”洪涛最烦这个老外学着老街坊的口气叫他,因为北京老一辈人的儿话音有点重,叫“涛”这一个字的时候后面拉长音,但是到了这个美国佬嘴里,就变成了“涛。。。儿”这两个字,就好像古装电视剧里父亲叫儿子或者母亲叫儿子一样。

    不过洪涛也不吃亏,每当山姆不听他的劝告非要这么叫的时候,他就故意用老八旗的语气称自己为爷,不管山姆听的明白听不明白,反正嘴上先找补回来再说。

    “你在占我的便宜,后海。。。儿边上的大爷说了,你的年纪和地位不能和我称爷,你这是歧视外国人,你得向我道歉。”山姆这些日子的后海边没白溜达,连这个都弄明白了,不过洪涛没打算和他道歉,拉开院门跨步就往外迈,临走还饶了山姆一句:

    “姥姥!”

    出门过马路,就是鸦儿胡同,再往前就是后海北岸了,大夏天的还是中午,但凡没急事或者脑子没啥毛病的人,都不会选择这个时间来湖边上压马路玩,但是目前的洪涛属于脑子有毛病的,穿越的后遗症还没消失,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一挨完父亲揍,就不自主的跑到后海边上来治疗内心的创伤了。

    漫无目的的溜达了一会,心灵上的创伤还是比不上大自然的威力大,后脖颈子都晒疼了,再这么走下去,心里的伤没好,皮肤就该灼伤了。正好,走到了宋庆龄故居门口,这里有个小花园,湖边的树木也很茂密,坐这里凉快凉快,顺便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

    人打小养成的毛病,有时候带一辈子都改不了,花园里的椅子,洪涛非常自然的就过滤了,那是成双成对的恋人才坐的,咱一个小光棍,不能坐,丢不起那个人,所以洪涛找了一个靠近岸边的栏杆做了上去,抱着石头柱子,坐得高看得远,大石头柱子还挺凉快。

    目前的状况洪涛基本搞清楚了,这就是2000年的夏天,他大学刚毕业,应该说是毕业证还没拿到呢,像他这样的本地学生,6月份就可以回家该干嘛干嘛去了,有关系的赶紧利用关系往那些好单位里钻,没关系的赶紧找关系去联系工作,而洪涛是父母也没关系,自己也没关系,他也不想去作揖求人找那个关系。

    在这一点上,他非常随他的父亲,当初父亲和他聊天说过,特殊时期的时候被打成了臭老九,下放到首钢去铲钢渣劳动改造,当时一同改造的还有2位教育界的大拿,洪涛的父亲岁数最小,也最能干,经常帮着其他2个人干活,因为不完成每天的工作量,第二天就得脖子上挂着大铁块上台去坐土飞机批斗。

    等到70年代末,大家都平反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洪涛的父亲一次也没去找过那2位已经是副部和校长级别的人,尽管人家也曾经来家里聊天看望过他父亲,但是不管洪涛母亲如何侧面诱导、正面要求,洪涛的父亲就是不去求人家办事,并且还得意洋洋的告诉洪涛,这叫骨气,人越穷,就越得有骨气。

    骨气不骨气洪涛没感觉出来,反正他也是万事不愿意求人,哪怕碰到难事了,只要能熬过去,宁可自己吃亏都认了。这个性格不是学出来的,是从小一点一点养成的,尽管他也看出来了,在当今这个社会上,这种性格就是受罪的命,但是一赶到事上,他还是缩着脑袋不愿意出头。

    所以,工作的问题就别想了,大学早就不包分配了,虽然这个时候大学生还不像10年之后那样廉价,但是优势也不太多,想不利用关系找个非常合适的工作,三个字,撞大运!而且洪涛所学的专业也非常蛋疼,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这个专业并不是洪涛选的,也不是他父亲给选的,而是只有那个专业有名额。洪涛的初中和高中都非常讨厌,属于那种没事找事,有事给搞成大事的主。在学校里是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折腾的学校不停的请家长,但是洪涛的父亲和学校的教务处主任是高中同学,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又不太好开除洪涛,所以只能强忍着让洪涛读完了高中,参加高考。

    结果高考分数一下来,洪涛的父亲脸就绿了,在父亲心目中,自己是大学老师,自己的儿子最次也得上完大学,要不在单位都抬不起头来。可是洪涛的分数离分数线还有点距离,父亲期望他能考上的学校一个都不够,无奈,父亲只能去卖一次老脸了,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把洪涛弄进了自己所在的科技大学。

    白吃馒头不能嫌黑,分数都不够,还有脸去挑专业?所以洪涛就稀里糊涂的学了4年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学懂没学懂洪涛不知道,反正金属材料系里很容易让人踏实的学习是真的,因为这个系就2个女生,还是给首钢代培的,根本就缺少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去哪里找工作呢?找什么样的工作呢?这个问题前世中洪涛就没太处理好,在家待了2年,整天窝在屋子里和电脑游戏较劲,直到舅妈给介绍了一个女朋友,才不得不买来报纸四处去应聘,结果他这个学金属材料的居然跑到一个旅游社去上班了,也不知道哪位决定聘用洪涛的旅行社老板到底看中他那点了。

    既然生命可以重新来过,洪涛决定要换一种活法,不再整天朝九晚五的像蜜蜂一样无脑运动,他想利用自己比同龄人多活了几十年的经历,看看能不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自我一些。

    据洪涛自己的回忆,这个年代里正是改革开放的顶峰,下海、炒股、房地产、it,各种行业开始大洗牌,成功的机会不少,但是适合自己的却不多。炒股吧,自己玩不转这个玩意,因为前世自己就没涉及过这个游戏,别说具体到那支股票的涨跌了,就连大盘的走势都不清楚;房地产吧,这个玩意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和上层关系,缺一不可,而这两个重点洪涛一个都没有;it行业吧,那是非常专业的领域,自己这个学金属材料的顶多去做机箱来卖,更不靠谱;

    第三章重温儿时

    想来想去唯有下海自己创业这条路还算稍微靠谱,因为自己目前的状态基本也不算在岸上,别人都在下海捞金子,自己提前就站在海里了,再要捞不过别人,那还不如撞死,免得把那种不喜欢的生活再温习一遍。

    要下海,就得选一处人比较少的海滩,竞争太激烈了,洪涛对自己的游泳技术真不是太放心,别到时候没捞到金子,反倒让海里的那些怪兽把自己给吞喽。那个行业自己又熟悉而且竞争还不太激烈呢?

    洪涛想了整整一下午,把什么开发廊、歌厅、美容院、去中关村租柜台买电脑配件、提前去簋街租门脸开饭馆等等在后世前景都不错的行业都想了一个遍,屁股都在栏杆上坐疼了,也没最终确定下来一个自己又喜欢、条件又具备的项目来。

    不过洪涛不是太着急,目前自己有吃有喝有零花,只要保住那所小院别一时冲动再给祸害喽,自己的后半辈子就算没搞出什么名堂来,吃喝不愁是肯定的了,后世的房价放到2000年那就是天价,当时在3环外买新楼房的价格也就4000块钱一平米,如果是南边价格更便宜。

    所以不管干什么,洪涛都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底线,就是这所小院打死都不卖,这是自己的养老保险。至于到底应该去干什么,这个不用太急,自己先在选定的这些行业里摸摸情况,都了解一些行业的内幕,再决定投资不迟。

    大概给自己的新生活确定了一个方向,洪涛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起来,眼神也从原来那种无聚焦的远眺变回了有目标的扫视。

    哎呀,好熟悉的景色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洪涛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湖对面的游船码头还是那么的清闲,整天也没几个人去租船游玩,也是,这里离北海那么近,游客们肯定会去北海里划船,谁闲得没事跑这里划船,不光两岸没什么古建筑和风景可看,稍微离岸边近一点,还会影响那些钓鱼的人。

    钓鱼的人们也还是那么多,而且按照水平和玩法的不一样,大致分成了几波,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上垂钓,谁也不碍谁的事。想起钓鱼,洪涛的手又有点痒痒,目前他唯一能确定自己比这个时代人强的,就是自己玩了几十年的钓鱼本领,后世中的那些钓鱼装备目前还没有,后世中钓鱼的难度和竞争也要远远高于目前。

    看看手表,已经4点多了,傍晚正是上鱼的好时候,洪涛决定先不去考虑那些烦心的长远问题,回家拿鱼竿先重温一下童年钓鱼的乐趣再说。一路小跑回到家里,山姆的太太也从学校回来了,两个人正在院子里摘菜,准备做晚饭。看到洪涛进门,博吉斯太太热情的邀请他晚上一起吃晚餐,还特意举了举手中的一把韭菜,说是晚上吃春饼。

    “土鳖,三伏天吃春饼,不知道又是让谁给骗了,这儿天得吃麻酱面,用凉水一过,就上一根黄瓜。。。”洪涛一边嘴上婉言谢绝了山姆两口子的邀请,一边在心里鄙视这两个傻吃货,他们两口子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去学做不知道从那个犄角旮旯里弄来的老北京菜,大早上吃涮锅子、晚上喝豆浆吃油条的事情没少干。

    “涛。。。儿你要去钓鱼?我父亲也喜欢钓鱼,就是不知道你们两个谁的技术更高一些,你去哪里钓?我们吃完饭去找你。”洪涛拿着渔具包和一个马扎从屋里出来,院子里又传来山姆那非常有特色的普通话问候。

    我和你爸差不多,宋庆龄故居门口找我,顺便给我带2个春饼啊,我还没吃饭呢。”洪涛不光要白吃人家饭,还在言语上占人家两口子便宜。

    “你都没见过我父亲,怎么知道他的技术?”山姆的中文还停留在能听能说的阶段,深于字面的引申意思还听不懂。

    一路小跑来到宋庆龄故居门口,放眼一望,得,还是来晚了,刚才走的时候还有几个空位子,就半个小时的功夫,全占满了。钓鱼这个玩意存在一些职业道德或者游戏规则需要钓鱼人自觉去遵守,比如占位置。

    一般在自然水域中,两个钓鱼人大多相距有个10米左右的距离,因为水下的鱼警惕性非常高,别人先到钓位,用饵料把鱼聚过来(俗称打窝子),结果您老人家来了,一屁股坐在人家旁边了,伸杆子就钓,这就等于抢别人的地盘,很容易引起矛盾,所以大多数钓鱼人都会有意的距离别人远一点,这样可以互不干扰。

    当然了,也有不开眼的那种人,看别人上鱼了就拿着鱼竿屁颠屁颠的跑到人家旁边下杆,然后再舔着脸蹭别人的饵料用,大多数钓鱼人碰见这样的都是有多远躲多远,也有脾气火爆的,找半块板砖,不是往对方脑袋上拍,而是照着水里一扔,把自己的窝子毁了,宁可自己不钓,也不让这种人占便宜。

    既然这里没地方了,洪涛肯定不能去当那种万人嫌去挤地方,虽然这里的水面最宽,还是个大湾子,更适合钓鱼,但是也不能为了钓鱼就把自己的人品给败坏了啊。于是洪涛沿着湖岸向东走,在100多米外找了一处上方没有树枝的地方,放下小马扎,开始准备钓具。

    钓鱼分好多种钓法,总体上说,有海钓和淡水钓两大类,在国内除了沿海地区之外,大多数钓鱼爱好者玩的都是淡水钓。而淡水钓中又分了好多种,比如溪流掉、拟饵钓、池塘钓、野钓等,像在后海这种不是专门喂养鱼类的自然水域中,就算是野钓。

    除了用钓鱼场所来分类之外,钓鱼还要用钓具来分类,比如手竿钓和抛竿钓就是最基本的两类,手竿最为常见,就是手里拿着一根杆子,拴上线和钩,再用一个浮漂来进行垂钓,这种钓法什么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钓法,由于有浮漂的存在,所以鱼儿在水下吃饵时的很多动作都可以通过浮漂来表现出来,钓鱼人在根据浮漂的各种小变化来决定什么什么提杆,让钩子钩进鱼嘴,把鱼钓上来。所以这种钓法的关键就是调整浮漂的灵敏度,只要能让浮漂尽可能真实的反应水下鱼儿吃饵的动作,那么你就算高手了。

    抛竿钓没有手竿钓的历史早,但是在中国古代也肯定有,因为很多古代诗词中都描写了一个细节,那就是鱼竿上有个线轮。抛竿和手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抛竿在杆身下部装有一个绕线轮,而手竿没有。

    这个绕线轮有各种各样的,种类非常多,我们这里先不介绍了,以后慢慢再说给大家听。它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绕线用的,绕这么多鱼线干嘛用呢?并不是为了断线之后备用的,而是要把鱼饵扔得离岸边远一些。

    鱼类这种动物的警惕性非常高,尤其是野生鱼类,它们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本能的远离岸边,因为岸上有人、有车、有各种声响,它们认为这些都是不安全的。而手竿这个时候就有点麻烦了,它不能向水面上伸展太长的距离,顶多20米,然后就无能为力了,对于那些大鱼来说,它们有可能在30米甚至更远的地方活动,所以就钓大鱼来说,抛竿的效果往往要好于手竿。

    但是抛竿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一般都没有浮漂,记住是一般情况哦,有些抛竿钓法就有浮漂,而且是必须有。没有浮漂就无法准确的感受到水中鱼儿吃饵时的动作,也就无法主动提杆刺鱼,只能选择被动的等待鱼儿再把钩子吸入嘴中,发现有异物再吐出来时,鱼钩锋利的钩尖会挂在鱼嘴中,然后鱼儿越挣扎,鱼钩就刺入的越深,最终拉动鱼线,使鱼竿的前端出现摆动,钓鱼人会根据鱼竿前端摆动的幅度来判断是否提杆。所以抛竿的重点不是看漂和调漂技术,而是饵料和钩子的选择,俗话说,手竿玩漂、海竿玩食,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章白板

    洪涛喜欢玩抛竿,因为玩抛竿不用坐在太阳底下死盯着漂看,只要把饵料团弄好,包裹在钩组之上,扔进选定的水域,就不用看着了,至于杆尖子是否有动作,钓鱼人发明了一种自动报警器,其实就是一个夹子上挂个小铃铛,把夹子夹在杆子尖上,一旦有动作了,铃铛就会响,这时候你跑过去提杆子就ok了。

    洪涛的鱼饵选用的是一种饲养鱼用的饲料颗粒,用水泡软之后就成了粉末状,然后加上2种买来的商品鱼饵,使饵料的味道更容易被鱼接受就可以了。饵料配置好之后要像家里做面食一样把饵料团醒上一小会,让饵料充分吸收了水分,软硬适中,才可以用手攥成乒乓球大小的饵团,再把6个钓钩组成的钓组捏入其中,挂在鱼线上,用抛竿扔到选定的水域中去,稍微把鱼线收紧,让杆子尖略有弯曲,就算完成了钓鱼的准备工作,下面就等着鱼儿去吃饵料了。

    一般玩抛竿还要准备杆架子,它的作用就是把鱼竿支撑起来,让杆子的前部与地面有一个角度,这样能增加杆尖子的灵敏度。不过在后海这里垂钓就不用那个杆架子了,这里的岸边都有铁栅栏,把杆子斜着放到铁栅栏上,正好就是一个杆架子。

    抛竿还有一个最基础的基本功,那就是抛。抛竿抛竿,就是需要用抛投的方式来把饵料扔到选定的水域中去,一般这个选定的水域也就在几平方米大小,距离岸边近则2、30米,远则上百米,如果你扔不准,几根杆子的饵料胡乱分布在一大片水中,诱惑鱼儿来吃食的作用的差一些。

    不过洪涛的这项基本功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50米外的水中放一个矿泉水瓶子,洪涛用抛竿把饵团扔过去,不敢说百发百中吧,也是**不离十,全落在矿泉水瓶子一平方米之内,这个技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句话:唯手熟尔。

    洪涛总共使用了4根抛竿,这也是抛竿比手竿优越的一个方面,手竿由于要用眼睛盯着浮漂的变化,所以一个人顶多能同时玩2根,一般都是一个人一根手竿。但是抛竿就不一样了,它只需要用耳朵听铃铛响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一个人可以玩无数根抛竿,只要你不怕累,你就扔吧,扔多少都没事。

    扔完了杆子,把手上的鱼饵洗一洗,洪涛坐在小马扎上,侧身对着湖面,开始他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看大腿!

    北京的夏天很热,气温经常在38度以上,尤其是三伏天里,气压非常低,身上老感觉粘糊糊的不舒服。但是住在后海边上,就有这样一个好处,这里到了傍晚,湖面上会吹来一股股小凉风,比在家里吹空调要感觉好多了。

    所以很多附近的居民都会在吃完晚饭之后,来后海边上散步遛弯消化食乘凉。这时候,大闺女小媳妇啥的都会穿得比较随意清凉,碰上一个线条美的,够你看半天的,连热都忘了,再赶上附近有游泳的,就算看不到三点比基尼啥的,也能过过眼瘾不是。

    当然了,这只是在等鱼儿咬钩期间的一个额外小福利,不过洪涛今天的运气不太好,脖子都扭歪了,也没在路过的女性当中,找到哪怕一个称得上美的。转过头,把脑袋靠在栏杆上,洪涛打算先暂停一下自己的看大腿事业,抽根烟休息休息。

    “嗯,你还跟着我一起穿越啊!”正从兜里往外摸烟的洪涛突然一愣,然后从短裤兜里掏出一个东西,那玩意不是别的,正是他前世钓上来那尾大鱼留给他的鳞片,不知道是否是因为穿越,鳞片上原本金色的光辉已经没有了,现在看上去,就是一片半个手掌大小的类似玉石或者塑料材质的圆片。

    看到了这个东西,洪涛更加确定自己已经穿越了,当初钓大鱼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惜自己已经跨越了几十年而重生了,不知道自己的妻子现在如何,也不知道舅妈还会不会给自己介绍女朋友而遇上后世的妻子了。

    “哗愣愣。。。哗愣愣。。。”一阵铃铛响把洪涛从思绪中叫了回来,不过他并没有起身去提杆子,因为从声音判断,响的不是他的杆子,而是右边几十米外另一位钓鱼人的,那个40多岁的人正从举着杆子猛摇呢,看杆子的弯度和他揺轮的力度,鱼应该不大,不过这也招来了一大群遛弯的人在栏杆附近看热闹,见到有人围观自己,那个上鱼的中年人美得摇头晃脑。

    “唉。。。还没鞋底子大,美个p啊。”洪涛羡慕嫉妒恨的嘟囔了一句,扭头看了看自己的鱼竿,它们的姿态真tm稳定啊,一动都不动,仿佛已经和铁栏杆融成一体。

    又等了20分钟,鱼竿还是没动静,在这其间,洪涛左边的一位钓鱼人也上了一条鱼,合算就洪涛这里没上。这个真不能忍,咱学问上可以不如人,工作上可以不如人,钓鱼上绝对不能在这里栽了,怎么说也是上过50斤大鱼的主儿,还能干不过你们几个!

    钓鱼人最没出息的一件事就是看不得别人上鱼,尤其是在你身边的人,你说你这里就像把钩子扔进自家水缸里一样纹丝不动,要不动咱大家都不动也成,最可气的就是你一条都钓不上来,旁边的人是一条接着一条,然后再有这么几个闲人站在附近这么一白话,那感觉啊,让你把那个人踹水里的心都有。

    “看来是饵料的味型不对路,这里的鱼不喜欢蛋奶香,我换一种草莓香的。”洪涛嘀咕着起身,拿起饵料盆,又开始调制第二种不同味道的饵料。

    在自然水域中,鱼类都不是人工饲养的,所以它们的食物基本都来自于大自然。如果不是常年在一个地方垂钓,头几次基本都是在试验这里的鱼到底喜欢什么味道的饵料,成绩往往都不会很好,这是一个有经验的钓鱼人所必备的知识。

    洪涛虽然从小在后海边长大,但是自从搬家之后,就很少回来这里了,再过几年,这里就成为了有名的酒吧街,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即使洪涛想回来,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况且相隔了几十年,洪涛早就忘了当年他在这里钓鱼到底用的什么饵料配方,只能一种一种试验了。

    一直钓到7点多,天色已经逐渐黑了下来,洪涛总共试验了4种味道的饵料,居然一条都没钓上来,这就是钓鱼人通常所说的“白板”状态,越是到这个时候,钓鱼人越是容易冲动,我就不信钓不上来你了!

    不过洪涛怎么说也是老钓手了,他早就过了和鱼较劲的时期,钓鱼这个玩意不确定因素太多,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变量都考虑进去,所以这个运动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你能钓上多少鱼,钓上来什么鱼,钓的钓不上来鱼!不管你是多高的高手,只要是在自然水域,白板总是难免的,人工养鱼塘免谈,在哪里钓不上来鱼比钓上来的难度还大。

    看了看天色渐暗,再过一会蚊子大军就该出动了,洪涛决定最后扔一波饵团就结束今天的垂钓去回家睡觉,如果想钓明天起早再来,为了几条小破鱼在这里喂蚊子不值当。但是当他准备捏饵料团的时候才发现,除了颗粒饲料还剩一点之外,其它调整味型的商品饵料都用光了。

    第五章反常

    无奈,为了不浪费这点已经被水泡过的颗粒饲料,洪涛只得再加上一点水,打算勉强揉几个饵团扔进去完事,这么早回家除了玩电脑看电视也无事可做,玩过了后世的电脑游戏,洪涛很难想象这时候的游戏还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吸引力。

    当把饵料团和好,把3根杆子都扔进目标水域之后,洪涛开始收拾自己的渔具,饵料盆需要刷一刷,装饵料的塑料袋也得收拾一下,装水的小桶也涮涮干净,咱钓鱼人必须得有素质,不能人走了,垃圾留一地,让被人指着后背骂。

    “靠,坏了,鱼鳞掉水里了。”当洪涛把装水小桶里的水倒掉时,眼看着自己那片鱼鳞也随着水一起掉进了湖水中,这时他才想起来,最后一次调配完饵料,为了怕鱼鳞放在地上被无意中踩坏,而手上又都是鱼饵无法把它放进兜里,就随手把它放进了小桶中。

    赶紧趴在岸边上,伸手把鱼鳞从水中捞起来,幸亏这个东西比重比较轻,没有沉底,要不洪涛就得和他的这个战利品说拜拜了。刚打算用毛巾把鱼鳞擦干收起来,一阵刺耳的铃铛声突然传来,洪涛猛的一愣,1秒钟之后就已经本能的向几米外的鱼竿扑去,这是自己鱼竿的铃铛在响!

    提杆、刺鱼动作一气呵成,手感不错,虽然比不上洪涛后世中钓获的那些大家伙有力道,但是个头也不会太小,5斤往上是肯定的了。由于手中的鱼竿是那种玻璃钢的便宜货,鱼线也都是父亲采购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太贵的牌子,所以洪涛并没有急着向回收线,先是高举着鱼竿让突然被刺穿嘴唇的鱼折腾一会。

    “嘿,这条鱼不小啊,你看杆尖子都弯成大弓了,少说得有5斤。”不知道什么时候,洪涛的身后已经围上几个遛弯的人,凡是住在后海边的,很少有不懂钓鱼的,就算是不喜欢,从小就看也能看明白一点。

    “5斤不止。。。少说得7斤,而且是条鲤鱼,你看着走线的方向,横着游,肯定是鲤鱼。”又一个专家发言了。

    “弄不好是条鲢子吧,这里面大鲤鱼可不多。”旁边的钓鱼人也跑了过来,略带酸味的猜测。

    “唉。。。唉。。。唉。。。出水了,是鲤鱼,红尾巴我都看到了,真不小,照着10斤去了。”随着洪涛把鱼慢慢溜到岸边,鱼第一次露出了水面翻了一个大花,那些眼尖的钓鱼人已经从着一瞬间看出来了,是条大鲤鱼。

    “涛。。。儿你的抄子呢,我帮你把鱼弄上来。”一个特别的声音响起来,洪涛都不用回头,山姆两口子来了。

    “抄子还在包里,别急没事,鱼已经没劲了。”洪涛一边把鱼领向岸边,一边嘱咐山姆翻越栏杆的时候别着急,鱼跑了没事,人再掉水里就成笑话了。

    2分钟之后,鱼被山姆用抄子抄上了岸,在路灯的照耀下,这条大鲤鱼正奋力挣扎着,按照洪涛的标准,个头不算大,也就8斤左右,但是看热闹的人群里缺一片赞扬声,虽然湖中比这个更大的鲤鱼肯定有,不过鲤鱼最狡猾最难钓,平时能够成功钓上大鲤鱼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钓获的都是草鱼和鲢鱼。

    就在洪涛刚放下杆子准备去摘鱼嘴上的鱼钩时,放在栏杆上的另外两根杆子突然同时响了起来,而且杆尖还在大幅度的点头,它们居然同时上鱼了!

    洪涛转身就抄起一根杆子,先是用力向后一拉,让鱼钩刺入鱼嘴,然后往山姆手中一塞,喊了声别急,慢慢摇,又顺手抄起另一根杆子,开始溜鱼。这下围观的人们更多了,大家一边看着洪涛和山姆两个人在湖岸上举着杆子溜鱼,一边七嘴八舌的评论着洪涛鱼竿上鱼的大小、洪涛的溜鱼动作是否标准、洪涛的钓技如何如何高超、湖岸上还在蹦跶的那条大鲤鱼是该红烧还是该熘鱼片。。。。。。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晚间饭后娱乐的一部分。

    洪涛一边溜鱼,一边看着不远处山姆的动作,这个大胡子显然是会钓鱼,他不仅能够熟练使用鱼线轮,还懂得把鱼向远离洪涛的西边溜,避免两个人的鱼线被鱼扯到一起发生缠绕。看到山姆不是新手,洪涛就放心了,专心致志的把自己鱼竿上的鱼溜到岸边,一手拿着鱼竿,一手用超网把鱼抄上来,然后再去帮助山姆也把鱼抄上来。

    湖岸边栅栏外面一下子就有3条大鲤鱼在蹦跶,最大的一条差不多10斤的样子,最小的也有7、8斤,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现象,几分钟之内连续3条鱼上钩,而且个头还都不算小,更难得是都是比较难钓的鲤鱼,围观的人群已经站了一大片,还有两个大妈显然认识洪涛,居然知道他父母的名字,不过洪涛只能是看着她们眼熟。

    本来洪涛想把这3条鱼都放了,但是碰见邻居或者熟人了,人家还一个劲的夸咱,咱也不能装听不见吧,得,2条鱼送人情吧,交给大妈拿回家尝尝,剩下一条准备给山姆,他的嘴也挺馋的,谁知道山姆说他不吃这种鱼,在他们国家没人会吃这种淡水鱼,刺太多,不好处理。

    “土鳖!”在内心鄙视了一下山姆和他们国家的饮食文化,洪涛又把鱼给了一位看着眼熟的中年妇女,然后趴在岸边上洗干净手和超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山姆两口子本来是出来遛弯的,结果伴着洪涛这么一抓鱼,身上也溅了不少泥点和水,也准备回家收拾收拾,3人就背着钓鱼,一起往家走。

    刚才一忙活,博吉斯夫人忘了手中还拿着带给洪涛的春饼了,现在终于想了起来,洪涛正好也饿了,一边走一边把2个春饼卷给吞了,够不够的就是他吧,还别说,山姆两口子的手艺还真不错,春饼做得一点都吃不出来是美国人做的。山姆对于洪涛的称赞很高兴,一路上不停的介绍自己所掌握的菜式,顺便还夸了夸洪涛的钓技,按照他的比照,洪涛应该比他父亲的钓技要强上这么一点,因为他父亲最多一次也是钓了3条鱼回家,不过重量比不上洪涛这3条鲤鱼。

    回到家中,把钓具收拾好,又洗了一个热水澡,洪涛躺在沙发上,有一搭无 (精彩小说推荐:

    ) ( 游钓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3/313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