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天下 第 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住后海北岸,这里不常来,我们家门口就是水,干嘛跑这里花冤枉钱。”

    “也是,你住的地方好啊,我就惨了,钓个鱼还得跑老远,我就喜欢这里的环境,水面大,钓着也舒服,那些小鱼坑我也去,烦了,不过这里的鱼真是不太好钓啊,我今年。。。哎呦。。。靠!!!”小伙子抽着烟开始话痨,刚说了两句,忽然看到自己的鱼漂猛的一沉,就没影了,大黑漂啊!

    他当时一愣,然后猛地一抬竿,瞬间鱼线就被拉直了,然后随着鱼儿在水下的挣扎来回乱晃,2秒钟还不到,啪的一声,子线断了,鱼也跑了,他举着杆子疑惑的看着洪涛。

    “这可不怪我没提前说吧,我这个是鲤鱼食儿,肯定上鲤鱼啊,您那小钩细线肯定没戏。”洪涛幸灾乐祸的往人家伤口上撒盐。

    “这是蒙上了吧,我就不信了,你这个鱼饵就这么灵?”小伙子有点急眼了,好不容易上条大鱼,结果还跑了。

    他把手中的鱼竿往旁边地上一放,从钓箱上站起来,扭身就来到他的杆包哪里,从里面又抽出一根鱼竿,然后重新开始换上更粗的钓线和钓组,几分钟之后就组装起来一套钓鲤鱼的装备。

    “孙贼,我让你跑,你y的敢吃钩,我就敢把你钓上来。”小伙子把上了饵料的鱼钩扔进水中,对着水面开始唠唠叨叨,不过眼光一秒钟都不离开鱼漂。

    “来了!”就在小伙子刚换好鲤鱼钓竿扔下去之后没1分钟,洪涛突然小叫了一声,然后猛的提杆,杆身顿时就完成了一张大弓,就算是不会钓鱼的人也能看出来,水下有个活物在拉着钓线来回的快速游动。

    “嘿,真邪了了啊,我们都坐好几个小时了,总共没上2条,你来了就上鱼啊。”一旁的小伙子眼都直了,盯着水下正在挣扎的鱼不忿的说道。

    “得嘞,大哥,您还得帮个忙,我这忘了带抄子了。”洪涛把这条鱼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溜了几个来回,就准备下抄子抄上来了,养殖的鱼长期没有大运动量活动,一身肥膘,没有什么力道,很容易制服。

    “来了来了,慢着慢着,走你。。。”小伙子回身拿起自己的抄子,跑到洪涛这里,两个人配合着把鱼给抄了起来。

    “厉害啊兄弟,这不是蒙的吧,这条鱼看着像老鱼了,不是这周撒的。”小伙子也不嫌弄脏了自己的衣服,撅在地上,把抄网里的鱼摘了钩,两手抓着鱼站起来。

    “你鱼护呢?”他看了看洪涛的钓位前面,没看到装鱼的护,转头问洪涛。

    “护也没带,先扔你护里吧,我也不要鱼。”洪涛笑着直接把一根烟塞到他嘴里,然后帮他点上。

    “那成,我护里就2条小鲫鱼,混不了。”小伙子叼着烟,颠颠的跑回自己的钓位,把那条鲤鱼给扔了进去,然后拿起毛巾擦了擦手。

    “我。。。我杆子呢?我杆子呢?”忽然,小伙子那边传来一阵喊声,之间他从钓箱上直接蹦了来,前后左右的满地踅摸。

    第三十一章钓友王健

    “靠,水里呢,水里呢,前面。。。前面。。。还动呢!”洪涛眼睛尖,一眼就看到小伙子钓位前面的水里,有一根鱼竿正在慢慢的划动,离他的钓位越来越远。

    “操!忘了挂失手绳了。。。谁能想到啊。。。我。。。”小伙子这是也看到了,拍着大腿喊冤。

    “别急,你带海竿了没?”洪涛把自己的杆子提上来在架杆上放好,然后走过去问。

    “带了。。。哦。。。对。。。”小伙子恍然大悟,转身跑到杆包哪里,从里面拿出一根海竿,几下就抽满了节,然后手忙脚乱的在主线上挂了一个大铅坠,开始瞄着自己那根被鱼拉走的鱼竿抛。

    一般钓鱼的时候,尤其是有可能人离开钓位的时候,都会在手竿的尾部挂上一根细绳,术语叫“失手绳”,它的作用就是防止人不再的时候鱼竿被大鱼给拉走,还有一个功效就是如果鱼太大,为了避免断线断杆的情况发生,可以把鱼竿向扔进水里,等到鱼挣扎的不那么激烈了,再拽着失手绳把鱼竿捞上来,如果鱼还在钩上,就可以继续溜鱼。

    小伙子可能是着急,扔了几次铅坠的落点都离那根手竿有点远,这下就更急了,越急越乱,更扔不准了。

    “来,我试试。”洪涛看他实在扔不准,那根鱼竿在鱼的带动下,越飘越远,再扔不准,就更难了,伸手接过他的杆子,稍微瞄了瞄,一杆打了出去。

    “靠谱。。。靠谱,你来扔吧,我海竿本来就打不准。”小伙子看洪涛第一杆就把铅坠扔在了那根鱼竿旁边很近的地方,决定自己还是退居二线吧。

    又扔了2杆,铅坠终于挂到了水中鱼竿的鱼线上,然后洪涛慢慢的摇动渔轮收线,水中的鱼竿慢慢的被拽了回来。

    “你准备啊,鱼还在钩子上呢。”洪涛凭借手感就能感觉出来这根手竿上还挂着鱼,它还不听的在水里挣扎呢。

    鱼竿被拉近了湖岸,小伙子趴在岸边上,伸手把鱼竿从水里捞出来,然后开始慢慢溜鱼。估计是这条鱼在水里已经折腾一会了,本来就没劲了,十几秒钟之后就被拉到了近处,然后被洪涛拿着抄子给抄了上来。这条鱼和洪涛上的那条鱼差不多,都是2斤多不到3斤的大小。由于这里的鱼都是从养鱼塘买来的,所以大小都差不多。

    “过瘾啊。。。过瘾。。。”小伙子已经把杆子下水的事情忘了,拿着鱼非常高兴。

    “我这不是吹牛吧,保证上鱼。”洪涛开始忽悠。

    “有点意思,等我再试试,再试试。”小伙子还是比较理性的,一条两条的鱼说明不了问题,他擦了擦手,马上又坐在自己的钓箱上开始钓鱼。

    由于杆子被拉下水,然后两个人这一通折腾,东岸的很多人都被惊动了,两个人的后边已经围了好几个看热闹的。这些人里有住在旁边的住户,他们守住水边,不管钓不钓鱼也愿意出来看热闹,而且由于见多识广,天天看钓鱼的,一般都懂点,藏着几个高手也说不定。

    洪涛和小伙子捞完杆子,又坐下开始钓鱼,结果这一发就不可收拾了,基本上是隔10多分钟就上鱼,而且全是鲤鱼,你一条是我一条,再加上那个小伙子嗓门也大,钓高兴了就开始唱歌,摇头晃脑,唠唠叨叨,很快就把整个东岸都轰动了,身后的人也越围越多,大家都不钓鱼了,该成看洪涛和小伙子的双人钓鱼表演了。

    “这个怪了啊,我刚从北岸过来,那边的1号位出鱼都不好,老郭一早上就钓了2条鲤鱼,这俩位可都连杆子了啊。”这肯定是一位喜欢沿着湖岸看钓鱼的老街坊。

    “我从昨晚上就在出水口哪儿,干到现在了,一共就5条鱼,还2个小鲫瓜子儿,我数了数,他们钓了快20条了。”这必须是一位老钓手,都黑家白了,瘾头真大。

    “是鱼食的问题吧,我看他们两个用的一种食儿,就在那个盆儿里呢,黑乎乎的,看着像颗粒啊。”这也是钓鱼的主,一眼就能看出鱼饵大概的主料是什么。

    “这不就这个吗,我抓了一点,啥也没闻出来,您闻闻,这是加的什么啊。”另一位老钓手把手伸过来,让那位闻闻。

    “就是颗粒味啊,看不出加什么了,碰见高人了吧,两边都不上鱼,就人家这里上,我问问去。”另一位拿过来闻了闻,还伸出舌尖舔了舔,然后砸吧砸吧嘴,还是没分辨出来,实在忍不住好奇心,这位决定丢开面子,上去问问洪涛。

    “我说小伙子,你这鱼食里面有窍门吧?”这位50岁左右的老钓手蹲在洪涛旁边,客客气气的问道。

    “恩,特意配的鲤鱼食儿,后海边上刚开的那家店里有卖的。”洪涛如实回答,人家跟你客气,你也不能装孙子。

    “那家店?后海边上什么时候开渔具店了?”这位一看就是经常来这边钓鱼,诧异的问。

    “卫生部幼儿园哪里,刚开业的,叫彩鳞渔具。”洪涛解释着。

    “你这个鱼食哪里买的?多少钱?”老钓手追问。

    “50块钱一袋。”

    “多少?这个小袋50!你这也太贵了吧,比小鬼子还黑啊。”老钓手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便宜没好货,您看围着西海这一圈钓鱼的,连用小鬼子鱼食的都算上,谁有我们钓的多啊?鱼食贵肯定有贵的道理,我们俩这一上午怎么也得干20条鱼吧,50斤有了吧,承包这里的就算是1块5一斤收鱼,我们现在就已经把鱼饵钱赚出来了,连余票钱也够了,还有富裕呢。”洪涛给老钓手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这倒是,我看看去。。。”谁也不糊涂,老钓手一听就明白,站起身来就出了人群,估计是去洪涛的渔具店买鱼饵去了。

    “我说哥们,都11点半了,饿不饿啊?我得去吃口饭了,你给我看着鱼竿,我就不收了。”眼看到饭点了,洪涛打算歇会,顺便喂喂肚子。

    “别啊,等我钓完这杆,一起去,一起去。”左边的小伙子现在已经进入忘我状态了,你要不叫他,他能一直钓到天黑都不带动地方的,这就是瘾。

    “兄弟,今天可得多谢你的鱼食了,我这胳膊溜鱼溜的都拿不住筷子了,但是咱累的高兴啊,我钓了2年鱼了,没这么爽过,一会带我去买点你用的那个鱼食吧。”洪涛和小伙子两人就近在后门桥找了一间饺子馆,要了1斤饺子、2瓶冰镇啤酒和几个小菜。

    “成,吃完饭就去,下午我也不想钓了,累了,这鱼钓太多就成了劳动而不是娱乐了。”洪涛一边吃一边答应,他真是不想钓了,广告的效果已经够用了。

    “我姓王,王建,自己做点小买卖,估计应该比你大点,你姓啥?”

    “我姓洪,洪涛,大学刚毕业,现在开了一家渔具店,专卖这种鱼饵。”洪涛如实回答。

    “这种鱼饵是你弄出来的!?”王建有点吃惊。

    “刚才不是和你说了吗,秘方啊。”

    “嘿,高啊,成,我也不问这里面都是啥了,反正我也没功夫去琢磨这个玩意,只要保证好用就成,你是不知道啊,每次我去杆坑,白板的次数多,现在那帮孙子都叫我白健。你说问他们点窍门吧,一个个拽的没边了,要不就不告诉你,要不瞎告诉你。”王建显然没少到杆坑里去受气。

    第三十二章大厂

    两个人边吃边聊,一顿午饭吃了1个多小时,等他们回到钓位的时候,大部分看热闹的人都散了,不过还是有几个人刚刚闻讯跑过来,不时的提起王健的鱼护看看,以确保他们听到的不是谣言。

    看到本主回来了,那几个人纷纷和王健搭话,估计他们看洪涛年纪太轻,应该没什么可聊的。王健也不和他们多废话,直接告诉他们自己的鱼食都是洪涛提供的,另外想打听这个鱼食的事情,直接去后海北岸的彩鳞渔具店就成了,其它的一概不知道。

    由于鱼护里面的鱼太多,两个人费了老劲才把它从水里提上来,然后放到洪涛的自行车后座上驮着,送到东北角的承包这里的人哪里去出售掉。很多商业钓鱼池的老板都有这项业务,他们把客人钓上来的鱼再用更低的价格回收回去,然后放到一个小网箱里养几天,恢复恢复体力,消消毒,再重新放到钓鱼水域里去,能够省不少成本。

    一共52斤鱼,买了70多块钱,正好够洪涛和王健两个人的余票钱和鱼食钱的,这次他们两个人等于是白玩了。卖完鱼洪涛骑上自行车先走,王健是开车来的,他先要去北岸取车,然后按照洪涛告诉他的路径直接去渔具店。

    当洪涛回到渔具店的时候,高明正站在柜台后面收钱呢,柜台前站着2个人,每人买了1包鲫鱼饵,正和高明抱怨这个鱼饵太贵,高明也不听他们啰嗦,问啥都是不知道,弄得那两个人也没辙。看到洪涛来了,高明赶紧喊了一声,老板来了,然后和洪涛说他还没吃饭呢,就从后门跑了,估计是找他舅舅要午饭去了。

    “你这个店面到不小,就是东西少了点啊,全都是空的,合算你就光卖一种东西啊。”洪涛和那2个客人聊了几句,刚把他们送走,王健的车就停在渔具店的门口了,来到店里之后,王健头一句话就是觉得渔具店里货物太少。

    “这几天我正准备去大厂进货呢,还没来得急去,过两天再说。”洪涛把茶壶里的剩茶倒掉,然后沏了一壶新茶。

    “去大厂啊,我也想去呢,要不下午我拉你去大厂得了,反正下午我也不打算钓鱼了,正没事干呢。”王健提议。

    “也成啊,那咱喝口茶就出发?”洪涛一想,等高胖子不知道要等到哪天了,既然王健有车他又愿意去,不是正好吗。

    等到高明吃完饭回来,洪涛和他交代了一声,让他继续看着店,然后带上这几天的营业款,和王健一起上车直奔香河县而去。在路上洪涛算了算兜里的钱,整整2700块,其中开业第一天卖了1000块,今天卖了1500块,中间那2天就卖了200块,还都是一个人买走的,看来洪涛这个活人广告真没白打。

    说道打广告这个事情,洪涛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回去解决一下,那就是这个鱼饵的效果还是太强,也就是说上鱼太多了,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那些开鱼坑的老板们就该不乐意,如果把他们都弄得不赚钱或者赔钱了,都不开鱼坑了,这些钓鱼人上哪里钓鱼去啊。

    就北京这个城市,有水的地方本来就不多,多一半还都不让钓鱼,有车的钓友还好办点,开车跑远点还能找到玩的地方,没车的钓鱼人可就惨了。所以,洪涛不能杀鸡取卵,光顾着自己挣钱高兴了,这个买卖还得长远着来。

    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洪涛早有主意了,鱼饵的效果不是太强吗?那好办啊,把鱼饵中其主要诱鱼效果的鱼鳞水的比例调低不就成了,至于调整到多低合适,这还需要洪涛回去慢慢试验,既要让这种鱼饵的效果明显比其它鱼饵强,还不能是个人拿个杆子,不管会不会钓鱼就能随便上一大堆鱼。

    这个工作并不是太急,反正已经分装好的那200多包鱼饵还剩下不少,还能卖几天,这一批鱼饵洪涛就不打算改变比例了,就当是打广告了,后期再分装的鱼饵,就得采用新比例配方,来降低诱鱼效果。

    一路上,王健的兴奋劲还没过去,和洪涛聊完了钓鱼聊工作,聊完了工作聊家庭,反正是他能想到的都聊了一个遍,这1个小时的车程下来,两个人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老朋友。通过闲聊洪涛才发现,别看这位钓鱼技术不怎么样,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才,他精通德语,以前是学机械专业的,前两年他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德国的2家公司,专门代理那两家公司在中国的产品,具体是啥玩意洪涛也搞不清,反正就是一些机械设备配件,据说还挺专业的,普通工厂都用不上。

    越是专业利润就越大,而且这东西还没竞争,王健每年只要按照国内几家使用这种机械的工厂的要求进口一部分零部件,然后就啥事都没有了,每年多了不说,挣个50万玩似的。原来王健喜欢玩麻将,整天泡在麻将桌上,不光身体搞坏了,还差点和老婆离了婚,更麻烦的是前年一次身体检查,查出患了糖尿病!

    这下王健真怕了,打针吃药不说,这玩意是个慢性病啊,全世界也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自己在饮食上、生活习惯上多加注意,控制住病情不再发展。为了自己的后半生,王健把麻将戒了,但是一个大老爷们,总得干点啥吧,总不能每天躺床上发呆吧,最后他的一位医生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没事钓钓鱼,据说这个运动不光能修身,还能养性,对这种慢性病最好了。

    “合算你是因为怕死才钓鱼的啊?哈哈哈哈”洪涛听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这位玩钓鱼是被病逼的。

    “起因是这个,后来我一玩,还挺有意思,你说吧,你不光要和天气斗,还要和鱼斗,还得和人斗,我就喜欢这种玩意,我家里有两个笔记本,上面都是我钓鱼的日记,每天几点出发,天气如何,用的什么配方,钓上来几条鱼都记着呢,每年我还自己总结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总结出点窍门来。”王健得意的说着自己的成长历程。

    “这是好习惯,只要用心,必有收获。”洪涛这是真心称赞,这种事他以前也干过,不过最终没坚持下来。

    “收获是有,我这两年都是自己摸索的,问别人他不一定真告诉你。不过和你比起来,我这个进步幅度有点小啊。”王健又说到洪涛的鱼食上了,他对自己的智商和努力都挺满意的,但是洪涛的出现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嗨,你和普通人比比就算了,千万别和天才比,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洪涛故意其他。

    “我呸,还天才,说你胖你就喘啊。。。”王健气得直拍方向盘,但是又找不到反击的素材,只能干瞪眼。

    说说笑笑,大厂到了。这个叫“大厂国际钓具城”的钓具批发市场非常大,由好几区组成,不过在这个年代它只有一个区,其它的都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但是这一个区也不小,大概能有上百家厂商在这里设立门市搞批发,从钓鱼用的衣服、鞋、伞、钓箱等大件装备,到鱼竿、鱼线、鱼钩、鱼漂等钓具,再到铅坠、太空豆、铅皮座、铅皮、漂座、连接环等等小配件一应俱全。

    在这里买东西有一个小窍门,不过不是适用于所有人。一般有经验的老钓友来这里之前,都会问一问比较熟的钓友有没有需要的东西,然后凑够一定的数量,到这里之后,不说自己是来买东西的,而是说自己是来上货的。

    第三十三章新配方

    因为北京市内很多渔具店都是从这里进货,所以这里的商家一听你是来上货的,就会给你报一个更低的批发价,至于你是不是真的拿回去卖,谁管你啊,只要你要的数量满足批发规模就成。

    两个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不同的商户里窜来窜去,到了走的时候,王健的那辆切诺基里已经快装不下了,从钓鱼伞、杆包、鱼竿、鱼钩、鱼漂等等钓鱼能用上的玩意洪涛都多少买了一些,大件的一般就买一样,消耗品稍微多买了一些,买得最多是2大包整整400斤颗粒饲料。

    洪涛原来配制鱼饵都是到官园里买的颗粒饲料,差不多1块钱一斤,而这里的颗粒饲料才3毛钱一斤,洪涛在询问了王健那辆车的载重量之后,一下就买了400斤,把王健的车压得都有点抬头了。

    回到渔具店,王健说要去接媳妇,买了2袋鱼饵就走了。洪涛带着高明开始把那些渔具贴上标签往货架上摆,听高明说,下午又来了不少买鱼饵的,大概卖出去20多袋左右。看来自己去西海钓鱼的广告效果开始发酵了,今天一天的营业额就接近3000了,这个钱太好赚了。

    货架上埋上鱼竿、柜台里码上鱼钩、鱼线,空地上再放上钓鱼伞和杆包,洪涛这个渔具店终于像一个渔具店的样子了,不过您要是仔细看看那些渔具的标签,能把钓鱼的人气死。除了鱼饵之外,所有的渔具的标签上都写着“样品不出售”,你还别问这个多少钱,你问了更生气,回答就是两个字:没货。

    都没货你开个什么渔具店啊!其实洪涛不是故意逗大家玩,他根本就不想卖这些渔具,因为这些东西和他的鱼饵比起来,利润都太低了,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了。而且这些渔具大老远的从河北拉过来,一旦你标得价格适中,卖出去了,你还得去进货,洪涛这时候自己又没有车,进货就得求别人,与其费哪里劲舍那个脸,还不赚钱,不如就把这些渔具当样品撑门面,挣钱还得靠鱼饵。

    经过了洪涛亲身去西海给自己的鱼饵做广告,彩鳞渔具店再也不像刚开业那几天门口罗雀了,每天都有慕名前来这里看看的钓友,就算是他们觉得鱼饵太贵不想买,也愿意亲自过来看一看这个渔具店和这位高手老板,因为据传说这里的鱼饵都是这位小老板自己配制的,不管什么水域,什么天气,只要里面有鱼,那是一钓一个准。

    这也不光是流言,由于最先知道这种特效鱼饵的大多是在西海玩的钓鱼人,所以购买这些鱼饵的也大多是这些人,承包西海的老板这些日子可倒霉了,往常每天能钓10条鱼,就算是当天的冠军了,可是随着洪涛卖出的鱼饵数量增加,西海这里一天钓2、30条鱼的人大有人在,据说还出过一天钓50多条鱼的,每当他们拿着鱼去承包人哪里去卖的时候,承包人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据来买鱼饵的钓友说,那个承包西海的人已经放出话了,准备明白不继续承包了,正在四处找人接手呢。

    洪涛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小小的跳了一下,有了一些想法,西海这个位置真的是太好了,不光位于市中心,而且还是活水,它的上游接着京密引水渠,水质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而且据洪涛的记忆,这里再过几年就会成为北京的酒吧聚集地,北岸也会建成一大溜高档四合院。那时候的鱼票钱已经是50一位了,而且来钓鱼的人络绎不绝,算是一块风水宝地了。

    不过洪涛最终还是压住了自己想要去承包的念头,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人脉关系太浅,玩不转这么大的一个场子。西海不像北京郊区那些自己挖的小池塘,只要按期交钱就可以承包,这里严格意义上说是叫积水潭公园,属于北京公园风景管理处管理,也就是这里是国有资产。

    想要玩转这里,您最少也得认识个管理处的人吧,要不说不定今年承包给你,然后明年就不包给你,至于你说签多少多少年的合同,这个玩意和国家政府部门说还真不太管用,到时候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至于赔偿什么的,人家高兴了给你个三瓜两枣的,不高兴你爱上哪里告去就去哪里告去,有一万个非常正当的理由等着你呢。

    洪涛琢磨了琢磨自己目前的状况,好像根本不具备承包并管理好哪里的条件,而且洪涛也不愿意让一个西海拴住自己的全部精力,他之所以看着哪里眼馋,主要还是因为北京可供老百姓娱乐休闲的水面太少了。

    至于那位承包西海的老板最终是赔是赚,是否真的转包了,跟洪涛p关系都没有,他也不用因为自己的鱼饵给承包老板造成了损失而内疚,你既然敢开鱼塘,就别怕别人钓的多,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目前洪涛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重新调整饵料的配方,降低饵料的诱鱼效果,否则其它杆坑的老板也得跟着关张!调整这个比例说容易也容易,一次一次的试验就成了;说难也难,因为你要找好这个火候,既要比其它饵料诱鱼效果强一些,又不能太强,这个度很难找。

    不过洪涛不怕麻烦,每天他以到店里,就拿着鱼竿,调配好几种不同比例的鱼饵,跑到门口的后海边上,一试验就是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周时间,他就把最合适的比例给试出来了,与此时市面上的主流鱼饵相比,这种饵料的诱鱼能力更强一些,受水情、鱼情、天气的影响也更小一些,但是如果你选的钓位太次、钓技太差的话,也不可能收获非常大,总的来说,会钓鱼的人用一用,很明显能感觉到效果,但是也不会太逆天了。

    虽然没日没夜的熬了好几天才把配方调整好,但是洪涛并不吃亏,因为这种新配方的饵料成本更低了,原来那一袋50元的饵料差不多可以配成3袋多了,但是洪涛的价格并没有降,还是那么贵,这等于是变相提了3倍多的价格,当然了,这些东西洪涛会烂在肚子里,和谁都不说。

    原来的那种配方洪涛也留着,并且配出一少部分来藏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锁上,这是洪涛打算自己用或者给像高胖子这样的关系户用的。新饵料配好之后,洪涛立刻就把原来的饵料给下架了,然后继续向外出售新饵料,几天之后,也有几个钓友找了回来,说新买的饵料没有原来的那种好用了,不过洪涛打死也没承认饵料有了变化,只是说天气变冷了,鱼的活动少了,摄食量下降。

    虽然有些顾客还是有些怀疑,但是洪涛说的也有道理,马上就进入11月份,很多杆坑都开始清坑了,就算他们想通过多次试验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也得等明年开春了,到那时候,洪涛标签上的有效期就管用了,有效期只有3个月,过期了效果自然下降,这没什么可说的。其实洪涛自己也不知道有效期到底是多长,反正经他试验,最早配置的鱼饵到目前都快4个月了,依然有效果。

    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渔具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就算有人来,大多也不是来买东西,而且没鱼钓闲着实在是难受,而洪涛这里又有地方待,有几个和洪涛混的挺熟的钓友们就没事上彩鳞渔具店里坐一会,聊聊天,吹吹牛,总结一下今年,展望一下明年。

    第三十四章冰钓

    洪涛并不反感这些人,他们不像那些鱼鹰们一样是对自己有企图的,这些人无非就是喜欢钓鱼而又没地方去钓鱼,又在家坐不住,所以才到洪涛这里来凑到一起侃大山,至于喝店里点茶水什么的,洪涛根本不在乎,如果开门做买卖,连这点小钱也算计,那要是不成为世界首富得多冤啊。

    冬季渔具店的买卖都不太好,大部分钓鱼人除了一些喜欢冬钓的人之外,都开始缩在家里猫冬了,一边没事把鱼竿拿出来擦一擦,一边盼望着春天赶紧来到。不过洪涛到没有因为生意不好而让渔具店关门,他依旧每天来渔具店里坐会,和钓友们聊会天增进增进感情,然后没事的时候拉上王健跑到官员或者大厂溜达一圈,不买咱还不能看看,在这点上,钓鱼的人和喜欢逛商场的女人有一拼。

    快到年底的时候,洪涛到了一封从美国寄来的明信片,别问啊,这是艾琳姐妹寄来的,上面只是几句普通的问候,并祝洪涛圣诞节快乐,然后说自己和凯蒂很希望能够寒假去中国来找洪涛,不过她们没有获得山姆的同意,所以就没有机票钱了,只能在美国和爷爷一起度过寒假等等,不过在最后特别标注了一个词,e-mail。

    洪涛打开电脑进入自己的邮箱,由于长期不清理,邮箱里塞满了各种邮件,99%都是广告。在第三行洪涛找到了艾琳写给他的邮件,打开之后只有一句话:谢谢你的帮助,我们赢了。然后还有3个附件需要下载。

    经过10多分钟龟速下载,附件终于下载完了,这是3个图片文件,洪涛不用打开就猜出来到底是什么了,这估计就是他和艾琳姐妹拍的那些艳照!看着图片里姐妹俩的样子,洪涛又想起了当初那快活的一周时间,最终长叹一声:

    “唉,还得攒钱啊,你们来不了我可以去美国看你们啊!”

    北京的冬天很是没意思,整天的西北风从天亮刮到天黑,往日里绿油油的树枝全变成了光秃秃的叉子,看不到一点生气。钓友们来的也少了,谁也不愿意顶着风出来扯淡玩,只有那些不惧严寒的真正的战士们,才能有说有笑的背上钓具,几个人凑一辆车,开始奔向北京北边郊区的一些水库,哪里由于是山区,气温比城里能低10度以上,所以冰钓一般都是从北边开始。

    王健是个闲不住的人,刚过了新年,他就开着切诺基来找洪涛,哭着喊着非要学别人去冰钓,而且他还把家伙都置办好了,就等着找个伴儿出发了。冰钓洪涛玩过,但是玩的不多,因为他怕冷,即使是穿的和狗熊一样,在冰上待的时间长了也冷,如果再赶上风力比较大,吹到脸上和小刀子一样,挺难受。

    一想起冰钓吹风难受,洪涛突然想起后世里的一个东西:冰钓帐篷。帐篷大家应该都见过,就是野外露营的那种可以收放的玩意,分单层和双层帐篷。而冰钓帐篷和普通单层帐篷区别不大,也是由几根支撑杆撑起来的一块尼龙布,不过冰钓帐篷一般都没有底部,或者在底部开一个弧形的拉练,使用的时候把拉练拉开,就露出冰面了,这样就可以坐在帐篷里钓鱼,不用再去忍受冬天的西北风肆虐。

    “你有帐篷没?”

    “有啊。。。这天用帐篷干嘛?”王健很纳闷。

    “在车上带着呢吗?”洪涛追问。

    “可能在呢吧,应该在整理箱里,我去看看。”王健虽然纳闷,但还是去车里翻腾去了。

    “你看啊,如果我们把这个帐篷底给剪开一块,是不是就能坐在帐篷里冰钓了,这样就不怕风吹了吧。”洪涛和王健两个人在后院中把帐篷支了起来,洪涛试了试帐篷的高度,还好,王健这个帐篷够高。

    “你是说把帐篷搭在冰上?别说啊,这个有点意思啊,不会把冰给捂化了吧?”王健明白了洪涛的意思,就是有点小担心。

    “咱俩都脱光了趴冰上,最终也是咱俩冻死,绝对不会把冰弄化了,你才有几两热乎气啊。怎么样,这个帐篷舍得不?”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拿剪子去,开剪!”王健倒是不心疼这个帐篷,只要能玩痛快,花钱不怕。

    “嘿、嘿嘿。。。你别下手啊,你有着个技术吗?银锭桥哪里有个修鞋的,送他哪儿去,让他再给砸上个拉锁,不用的时候可以拉上,夏天还能凑合用,是吧?”洪涛拦住了从柜台下面拿了剪子就打算动手的王健。

    “也是啊,你这脑子都长熟了,里面全是主意啊。”王健伸出大拇指,表示佩服,然后亲自抱着帐篷去改装去了。

    金海湖,位于北京最东边的平谷县境内,离市区大概80都公里。说是湖,其实就是一个水库,面积还不小,能有上万亩水面,是北京第三大水库,仅次于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这里三面环山,有很多风景区可以游览,比如大峡谷、大溶洞等等,到了夏季,这里的水面上还有汽艇、滑翔伞等项目,不过这都是后话,目前这里啥也没有,还没开发呢。

    此时的洪涛正和王健、高胖子一起站在金海湖靠近东北角的冰面上,洪涛拿着一个冰镩正在冰面上狠凿,王健拿着一个冰钻在旁边等着钻冰窟窿,高胖子带着一个座山雕一样的翻毛皮帽子自己独自在一旁整理那个帐篷。

    那天王健改造完帐篷之后回到渔具店,正好碰上高胖子过来聊天,就一起把洪涛的新发明冰雕帐篷给高胖子看了看。高胖子冬天也冰钓,听说洪涛和王健要在准备上冰,立刻自告奋勇要和2人搭伴一起去,于是3人决定等到周六一起出发。

    关于去哪里冰钓,3人还产生了一点小争执,高胖子建议去上庄水库,他每年都去,比较熟悉;王健想去官厅水库,他说有人告诉他哪里出大鲫鱼;洪涛对他们两个说的地方都不感兴趣,因为他知道北京几乎所有的水库的兴衰史,虽然上庄和官厅目前也还没衰败到没鱼可钓的地步,但是要想钓获好,必须选一个人少的地方钓。

    洪涛选择的是金海湖,这里钓鱼的人现在还不多,而且这里的鲫鱼个头非常大,这点洪涛可以肯定。但是他也不能和高胖子和王健实话实说,只能是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意见。3人一看谁也说服不了谁,也就不再争论了,这并不是放弃和妥协,他们三个采用抓阄的方式避免了争议,洪涛命好,抓到了决定权,于是他们就杀到这里来了。

    “你先钻这个,我去帮高哥把帐篷弄上。”洪涛在冰上一连凿了3个小洞,然后把冰镩一扔,去帮高胖子支帐篷。

    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苦干,6个碗口大的冰洞已经全部钻好了,帐篷也支了起来,端端正正的座在了冰洞上,帐篷底部的开口正好把冰洞漏出来。人坐在帐篷里钓鱼,一点都感觉不到外面的西北风,显得暖和多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帐篷有点小,钻进去3个人稍显拥挤,但是3人已经很满足了,你没看见冰面上其它冰钓的人都缩着脖子搓着手抵抗寒风呢吗,知足吧。

    3人一人两根小冰钓竿,用活蚯蚓当饵料,一边聊天、一边喝着热茶、一边不时的抖一抖手中的鱼竿,让钩子上的饵料在水中稍微动一动,更能引起小鱼的注意力。

    第三十五章冰钓也犀利

    钓了大约1个多小时,高胖子和王健分别上了2条和1条大鲫鱼,个头还真不小,足够半斤多,可是洪涛却一条鱼都没上。这主要跟洪涛不愿意频繁换蚯蚓有关,蚯蚓这个玩意吧,一肚子的泥,换一次鱼饵就弄一手指头粘糊糊的东西,所以洪涛懒得换。但是看着他们两个都上鱼了,而是嘴里的小话也多起来了,洪涛决定试试自己带来的那种特效饵料在冬天还管不管用。

    见洪涛拿出饵料盆,高胖子和王健哈哈大笑,纷纷指责洪涛已经急了,不上鱼就开始玩邪的,哪有用素食钓冬钓的。但是洪涛没理他们两个的嘲笑,自顾自的开了半袋鱼饵,当然是那种老配方高效的。

    开完饵之后,连醒都没醒,就就在钩子上捏了一小块,扔进了水里,同时把另一根鱼竿也收上来,换上新鱼饵。

    “我说,你这能上鱼吗?我可都上3条啦。嘿,这大鲫鱼,还挺有劲。”高胖子看着洪涛自己在哪里忙活,非常没品的连挖苦带挤兑。

    “你那个蚯蚓放水里太长时间了就得拿上来换个新鲜的,您这是一槽烂啊,扔里面就不管可不成。”王健也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我乐意,先说好啊,谁钓的最少谁请晚饭,现在1点了,到4点收杆,不许耍赖啊。”洪涛依旧嘴硬,到不是他对自己的鱼饵有信心,只不过是为了吓唬那两个得意忘形的家伙。

    “成啊,我们也不欺负你,从现在开始算,刚才钓的鱼都不算。”高胖子第一个响应。

    “你要是想请我们吃饭你就直说,还搞这种小把戏多伤感情啊,是吧,高哥。”王健更蔫坏。

    又钓了半个小时,不知道是洪涛换的新鱼饵起作用了还是风水转到他这边来了,第一个上鱼的居然是洪涛,一尾半斤多的鲫鱼被老老实实的提出了冰洞。过了十多分钟,又一条大鲫鱼被洪涛钓了上来。

    这是高胖子和王健有点坐不住了,高胖子年纪最大,没好意思找洪涛要饵料,还在坚持用蚯蚓钓,而王健可不管那套,啥面子不面子的,上鱼最重要,不过他就是个墙头草的命,居然一根杆子用蚯蚓,一根杆子用颗粒鱼饵,这让高胖子和洪涛一起鄙视他。

    一直钓到下午3点,洪涛钓上来7条鲫鱼,高胖子钓上了3条,王健一条都没上。残酷的事实让他不得不抛弃了高胖子,也用洪涛的鱼饵开始钓,还真别说,换了鱼饵之后没多会,就上了一条大鲫鱼。

    “我说几位,你们这个小帐篷真不错啊,又挡风又不挡光。”就在王健准备奋起直追、洗刷耻辱的时候,帐篷外面响起了说话声,从向南打开的帐篷门里开出去,一位50多岁的老者正站在帐篷外面,左右端详着。

    “呦,您进来坐会,我出去透透气,里面地方有点小,太憋闷。”正感觉到获胜无望的王健一看来人了,扔下钓竿就钻了出去。

    “那我打搅了啊。”老人低头钻进帐篷,仔细看了看帐篷内的摆设,对帐篷底部开一个口子露出冰洞钓鱼很赞赏。

    “你这是用素饵钓呢?”闲聊的时候洪涛又上了一尾鲫鱼,当他重新上饵时,老人发现了他用的饵料。

    “哦,挺好用的,比蚯蚓快。”洪涛随意一说。

    “不会吧,冬钓都用活饵啊,就这样还不好钓呢,你用素饵能成?”老人有点不信。

    “嘿,我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用素饵钓,别说,上的比我用蚯蚓还多,这不,一大半都是他钓的,他那个饵料是自己配的,夏天非常好用,没想到冬天也管用。”高胖子在一旁说道。

    “能给我看看不?”老人很好奇。

    “就这个。”洪涛把剩下的半袋饵料递过去。

    “。。。这不就是颗粒粉吗?”老人接过去,同样是先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拿手指捏起一点搓了搓,最后放了一点到嘴里尝了尝。

    “嘿,我第一次用的身后也是这个感觉,可是不服不成啊,在后海西海那边,大多数钓鱼的都知道,他卖的鱼饵保证上鱼,不上鱼退钱。”高胖子抓着机会就帮洪涛坐广告。

    “你还卖鱼饵?这个怎么卖啊?”老人有点感兴趣了,因为洪涛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游钓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3/313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