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洪涛的这位同事也是个狠人,他并没有气馁。俩人悄悄的退了出来,然后找了一条废弃多年的小路偷偷的钻了进去,高高兴兴的在水库边上钓了2天鱼。
可是当他们打算收拾收拾回家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停在路边的那辆崭新的高尔夫轿车出现了状况,整个车身上全是深深的划痕。当时洪涛这位同事都快疯了,从车里拿出一把多用途刀就要找人拼命,洪涛赶紧抱住了他,先不说能不能打过人家一村子的人,就算是能打过,你也得知道是谁划的才成啊,总不能见到一个杀一个吧!
最终,俩人只能开着这辆满身伤痕的新车回家了,其实这还得感谢人家当地人没把事情做绝,至少轮胎没给你扎了,要不连回家都成问题,库区建在深山里,离最近的市镇也有几公里的路程,这要是车胎废了,恐怕就得推着走几公里了。
洪涛的那位同事在回家之后就被老婆关了禁闭,跪没跪搓板洪涛不敢妄言,反正好几年抬不起头来都是轻的。你想啊,刚买了几天的一辆新车,连牌子都没来得急领呢,就成了一辆旧车,几乎全身的车漆都得刮了重新喷,搁谁家也不是件小事儿,洪涛为了这件事,好久都不好意思去那位同事家。
既然有了这个惨痛的教训,那郊区县的那些水库也就不能再去了,哪怕就是找辆不怕毁的旧车,洪涛也不打算再去了。钓鱼就是个运动和娱乐,为了自己乐一乐,犯不着去给当地的百姓添堵,人家是为了活命,咱们是为了玩,为了这个去挨骂真不值当。
如果这么说的话,城里玩不了,城外也不能去,出城更是别想,那干脆就别钓了呗。情况还真不是这样,虽然北京能钓鱼的水资源非常少,但是北京的钓鱼人却非常多,这就催生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人工收费鱼池。
这种人工收费鱼池,虽然不能完全代替那些自然水域里钓鱼的感觉,至少也能稍微缓解一下钓鱼人的鱼瘾。尤其是对那些时间不太充裕但是鱼瘾很大的人来说,花几十块钱,到这些人工鱼池里钓几个小时,既能过瘾又不耽误工作和家庭,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人工收费鱼池也有好多种,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按斤收费的,也就是按照钓鱼人钓上来鱼的重量收费,每斤鱼比菜市场买鱼贵多了,俗称高钓坑。一般来这里玩的大多是刚接触钓鱼、经济能力比较强、单位请客之类的。
还有一种就是按照时间收费的,比如每根鱼竿或者每个钓鱼人,12小时或者24小时多少钱,在这种鱼池里鱼的密度不大,要想钓上来就需要在鱼饵和钓法上做一些研究了。由于这种鱼池相对比较便宜,一般也就10块钱或者几十块钱一天,所以大部分住在城市里的钓鱼人都会经常来这种鱼池垂钓,像前文说过的西海,就是属于这种鱼池。
洪涛现在能选择的也就只有这种鱼池可玩了,但是他又不想去西海玩,哪里太熟悉了,大家都是半熟脸,看到谁都得聊几句,而且那里的老板也明里暗里的表示过好几次,洪涛去了之后就不收费了。
这个不收费其实不是一件好事,人家承包了这一片水域,不是做慈善的,是拿来挣钱的,如果那个人经常来钓鱼,而且钓得还特别多,那么这个鱼池的老板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来婉转的告诉这位钓友:我们服了,您是大爷,求您赏口饭吃吧,以后最好永远别来,如果要来也请您少来,给我们留条活路吧!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但凡没灭门的仇恨,一般人谁会去和别人结这种仇啊,而且这也是钓鱼圈子里的一种约定成俗的潜规则,所以洪涛不打算再去西海给人家添堵。
除了西海之外,离洪涛家最近的应该就是青年湖公园里的那个鱼池了。说起这个鱼池,洪涛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这里既然叫青年湖公园,那它就真的是一个公园,它的面积不大,位于安定门外大街,就在二环外面一点。
公园里有个和西海差不多大的人工湖,不过不像西海那样是个规规矩矩的四方形,而是不规则的长条状,而在在靠近西侧的部分还分成了2部分,一部分是个很小的水面,哪里是被人承包,改成了2个收费比较高一些的鱼池;而另一部分则和通过两个桥洞和大湖相连,也被人承包了下来,作为一个收费很低的放钓鱼池。
二百三十八章青年湖公园的回忆
洪涛之所以了解的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的时候他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当时他的单位已经放假了,他待在家里没事儿干,于是就想去公园里锻炼锻炼身体,以便能够更好的抵御传染病。
当时他已经搬到东城区去居住,距离地坛公园非常近,于是他就每天去地坛公园里跑步。有一天他闲的没事,就从地坛公园的西门跑了出来,然后一头又扎进了青年湖公园,这两个公园的西门和东门就隔着一条安定门外大街。
进了公园之后,他突然发现湖边上居然坐着很多的钓鱼人,有玩手竿的,有玩海竿的,非常热闹。对于这个发现,洪涛真是高兴万分啊,正没地方玩去呢,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居然在距离自己家这么近的地方,还藏着这么一个能钓鱼的地方!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早上洪涛基本都会在4点多起床,简单的洗漱一下,然后背着渔具直奔青年湖公园。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个多月,直到**疫情平缓,单位恢复上班为止。
当时在这里他不光很惬意的度过了那段无聊的时光,还在这个小湖里钓获了2条很少见的大鲤鱼,一公一母,每条都有小20斤重,而且是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两根杆子同时钓获的。
在当时,洪涛钓获的这两条鱼轰动了整个青年湖公园,然后又通过在这里钓鱼的钓友散播了出去,结果在这之后,青年湖公园里钓鱼的人就明显增多了,以至于洪涛有时候稍微来晚一点,就找不到钓位了。
而那个钓获大鲤鱼的钓位,洪涛从那天之后一次也没再占到过,不管你来得多早,总有比你早到的钓友在哪里垂钓。
通过这次意外收获。洪涛在当时青年湖公园的钓友里也算是出了名了,他自己制作的鱼饵、他的垂钓方式也被很多人效仿。而且在其后的某一天里,洪涛又干出一件大事,使得他更出名了。
就在钓获大鲤鱼不久之后的一天,洪涛又按时来到青年湖公园里垂钓,这天他来得也不晚,但是全部好钓位都已经有人了,洪涛背着渔具转了整整一圈,也没找到一个满意的钓位,没辙。最后只能在青年湖的北岸随便选了一个每人的岸边,把自己的4根小海杆给扔了进去。
一直钓到早上8点多,洪涛是一条鱼也没钓到,这时承包水库的郭子来了,这个郭子以前洪涛不认识,但是通过那次钓获大鲤鱼,结果给这里带来了不少的钓友,这位郭老板也没事就和洪涛聊会天,慢慢的也就熟悉了起来。
郭老板也是北京人。就住安定门内大街,原本是个玩鸽子的行家,后来通过朋友把这里的水面给承包了。估计承包的价格属于内部价,他也不太上心。也不怎么往里面放鱼,爱有人钓没人钓,他天天就躲在湖边的一个小房子里玩鸽子。
随着**的来临,他的鸽子首当其冲。全被政府给处理了,他也就没了玩意可玩。可是天不绝人,鸽子没了。钓鱼的人逐渐多了,他看到这也是个挣钱的道道,于是也盼着钓鱼的人能再多一点。正好,洪涛的出现和那两条大鲤鱼的出水,让他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原本冷冷清清的青年湖变成了一个大热门,他的收入也蹭蹭的上涨。于是,在内心里他把洪涛看成了自己的招财猫,不仅免去了洪涛每天钓鱼的鱼票钱,还经常请洪涛吃顿中午饭啥的。
这天早上,他照例转着湖岸收鱼票,他也不黑,每人10块钱,碰到熟人少给点、多钓会也成。转了一圈之后,他就端着小茶壶溜达到洪涛这里来了,往旁边的小石头凳子上一座,开始和洪涛聊东扯西。
眼看都快到中午了,洪涛还是一条鱼没上,这位郭老板也有点看不过去了,于是就打算去公园的北门外面叫外卖,顺便把洪涛的也给带回来。就在两个人商量各自吃什么的时候,突然洪涛的一根鱼竿动了,而且不是竿尖点头或者哆嗦,是整根鱼竿从尖部慢慢的向下弯,以至于挂在竿尖上的铃铛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响。
“我x,你的竿子!”由于是面对水面,郭老板首先发现了鱼竿的动静,手指着鱼竿大声喊起来,这是洪涛正背对着水面琢磨自己吃什么呢,听到喊声之后才反应过来,赶紧跑过去把鱼竿抄了起来。
“有劲啊,个头不小,我这个小轮子够呛啊!”抄起杆子之后,洪涛的心里就是一沉,一股不好的感觉浮上了心头。
从手上传来的感觉,洪涛知道这条鱼不小,至于能有多大,还真说不清楚。它在水底并不乱挣扎,而是朝着西边匀速游动着。可是洪涛不管怎么加大刹车的力量,或者摆动鱼线,都不能迫使它掉头,如果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洪涛渔轮上的线早晚会被它拉光。
由于离家近,而且每天是背着鱼竿步行去公园里垂钓,所以洪涛选择了4根2米7长的短海竿,然后为每根鱼竿配了一个4000型的中小号渔轮,上面缠了150米6号钓线。
这种配置对付10多斤的鱼还算凑合,但是再大一些,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洪涛压根就没打算在这里钓大鱼,上次那2条大鲤鱼不过是意外而已,按照住在附近的老人和老钓友讲,这里的鱼最大应该也就这么大了,没见过更大的。
但是这次洪涛又赶上更大的鱼了,以至于凭借手中的这套钓具根本就拉不动它,眼看着渔轮中的鱼线一圈一圈的被拉走,几分钟的时间渔轮就快见底了。
“郭哥,麻烦您把左边那根鱼竿帮我收上来。”见到无法控制水中的鱼,洪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打算收上一根鱼竿,然后用那根鱼竿的鱼钩缠在手中这根鱼竿上,采用鱼竿接力的方式,增加鱼线的长度,看看能不能最终战胜水里这条大鱼。
此时洪涛身边已经围上了一大堆人,这里有在公园里遛弯的老人,也有在附近钓鱼的钓友,大家七嘴八舌的在评论着水中这条鱼的大小,还有给洪涛出主意的。那个主意出得真是五花八门,有人让洪涛下水游着泳去追鱼,有人让郭老板去借一条水上的游船,然后上船去溜鱼,还有人怂恿洪涛把泄力拧死,然后去和大鱼拔河,试一试鱼线和鱼钩的质量。。。。。。
对于这些人的言论,洪涛全当没听见,这些人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还有心怀羡慕嫉妒恨的,听他们的能钓上鱼来才是怪事。
此时郭老板正在摇着渔轮往回收线,不知道是不是大鱼感觉到了危险,突然开始加速,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鱼线眼见着就要见底了。
“唉,该死吊朝上啊,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求也没用。”看着渔轮里马上就要被拉光的鱼线,洪涛已经等不了郭老板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把刹车拧死,然后努力抬起鱼竿,试图和大鱼拔拔河,争取能利用鱼钩刺痛大鱼,从而使它掉头游动。
“嘶。。。嘶。。。啪!”渔轮的刹车都无法抵御大鱼的拉力,鱼线还在向外走,洪涛不得已用手抱住了渔轮,采用人工刹车,结果只坚持了不到2秒钟,只听一声脆响,鱼线断了。
“哎呀。。。可惜了,早找条船就没事了。。。”
“嗨,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让你早关刹车,不听我的吧,这些不光鱼跑了,鱼线也保不住。”随着鱼线断裂的声音,周围立刻响起了一片惋惜和感叹声。
二百三十九章重走当年路
“这条鱼不小,至少30斤,弄不好更大,早年间这里清过一次污泥,水没全放光,里面就抓到过10多斤的大鲶鱼,那是哪年来着,老付,你还记得吗?是78年还是79年?”旁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正在问另一个老头,他们显然是周边的住户,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住在这里,他们就是这里的活历史书。
“应该是78年吧,还真别说,搞不好就是鲶鱼,鲶鱼嘴唇厚,估计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感觉到鱼钩。唉,可惜了,小伙子,你这个鱼竿鱼线不够横啊,可惜了,要是能弄上来就有意思了。”另一个老头看来也懂点钓鱼的常识,不停的扼腕叹息。
洪涛当时也是满肚子的后悔药,早知道这里有这么大的鱼,就应该带着重装备来;早知道这条鱼打死也不回头,就应该早点收竿子准备接力;早知道。。。。。。早知道尿坑就睡筛子了!
常钓鱼的人,基本都赶上过洪涛这种情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些大鱼总是选你不注意的时候吃饵,或者专门咬你那根有缺陷的鱼竿,就好像故意的一样。遗憾也是一种缺陷的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遗憾,钓鱼人才会越战越勇、屡败屡战,不亦乐乎。
洪涛也是这样的人,在大鱼跑了之后,当时他就急了,把自己的钓具委托给郭老板帮忙照看,然后借了他的车,一溜烟的跑回家,把在水库里博大鱼的重型装备全给拉了过来,在原本的钓位上一字排开,
8根红白相间的4。5米的光威海竿、瑞宝8000型的渔轮、8号尼龙线、12号日本进口鱼钩用10号大力马线栓制爆炸钩、不锈钢钢管磨制的架杆、直径80多公分的大号抄网。。。。。。
这一大堆重型装备往青年湖的岸边上一架,立刻就招来了n多钓友和游客的围观。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专门用于湖库作战、专门用于钓大鱼的渔具还没有流行起来,只有少部分人在使用。
当时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台钓。就算是玩海竿,一般也都使用不超过3。6米的海竿,再长的海竿使用起来很麻烦,不仅要求使用者的力量和技术,还对钓位附近的环境有要求,像上方有电线、树枝,后方有障碍物的钓位都无法使用。
洪涛的这一套家伙也是受了他舅舅的一个邻居的影响,才置办起来的,那个他也叫舅舅的邻居也是个钓鱼爱好者,他的职业是一名司机。而且还是给头开车,所以经常有空余时间可以去钓鱼。
由于他开的是公车,加油有单位发的邮票,修车也是单位出钱,所以他玩得比较狠,钓鱼的地点也比较远,通常都去北京最东边平谷县境内的海子水库里去钓鱼。那个水库有一处平滩的位置最容易上大鱼,但需要钓鱼人把钩饵过近百米长的平滩,进入深水后才可以。所以他就置办了这么一套重型装备。
当年洪涛搬到东城去居住之后,正好离他舅舅家很近,所以和这位邻居舅舅就成了钓友,在他的影响之下。也置办了这么一套家伙,跟着他去了几次海子水库,现在正好用在这里了。
可是洪涛的这套重型装备在青年湖摆了溜溜一周,再也没见过像样的大鱼。别说大鱼了,连小鱼上的都少。其实很正常,由于杆子粗、线粗、钩子大。一般的小鱼嘴还没有钩子大,根本吞不进去,就算碰巧吞进去了,也拉不动那么粗的线和那么硬的杆子,有好几次洪涛收杆准备回家的时候,才发现钩上已经挂着一条小鱼了。
渐渐的,大家的好奇心消散了,洪涛这套重型装备在青年湖成了一景,凡是来这里遛弯的、钓鱼的都会过来看一看,聊两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条大鱼的故事也成了一个传说,洪涛也懒得每天背着这套大家伙受累,又换成了小海杆。
想起前世里青年湖的美好回忆,洪涛决定哪儿也不去了,就去青年湖圆一圆当年的美梦,反正远处也没地方玩,这里至少能确定有大鱼可钓,环境也不错,离家还近。
坐言立行!对于玩来说,洪涛可上心了,想好了主意,立马开始行动。首先,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既然有这么一个好钓点,那就不能忘了高胖子他们,由于疫情的限制,他们也都没地方玩了,除了西海就是各个鱼坑,想再像去年去易水湖那样野钓几天基本是没机会了。
不过高胖子和杨科都得上班,不能随时随地的跑出来钓鱼,他们的年假又都舍不得请,都等着疫情结束之后再出手呢,所以能陪洪涛去青年湖的只有王健一个人。
联络好了狐朋狗友,洪涛开始准备自己的钓具,这次可不能再想前世那样糊弄了,也别什么2。7、3。6的小海杆去探路,直接一步到位,8根达瓦4。2远投竿,清一色8000型号的远投轮,架杆也不用那种插在地上的不锈钢棍了,而是换上从达瓦公司弄来的欧式海竿支架和报警器。
这一套重型装备基本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钓具了,如果没有搭上达瓦公司这条线,如果没有这次的日本之行,很多东西就算花钱都没地方买去,大部分钓具都是达瓦公司的新款,连日本国内都还没有正式发行,这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吧。
光有钓具还不成,还得有钓饵,按说这个钓饵洪涛是最不发愁的,他的那种特效钓饵已经用实验证明了威力,连加拿大的水域里都管用,用在青年湖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这个人啊,他就是贱,老想着自己能突破自己。洪涛的那种特效鱼饵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那个梦想才推出来的,从他心里面,一直觉得使用那种鱼饵就是作弊,而且玩起来不是很爽,明明知道肯定上鱼的感觉缺少了那种迫切盼望的动力,也减少了很多钓鱼的乐趣。
所以,这次洪涛不打算一上来就使用哪个彩鳞牌的特效鱼饵,他准备凭借着真本事,自己制作一款鱼饵,去青年湖和哪里的鱼儿们斗一斗法,检验一下自己的真实钓鱼水平。
自制鱼饵,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要说简单,你就去渔具店里买就成了,哪里有各种各样调制好的商品饵料,从草莓味、蛋奶味、麝香味到甜味、腥味、酸味甚至臭味的一应俱全,你能做的就是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好,然后加水就成了。
这类鱼饵由于都是人工合成的,里面有很多化学添加剂,所以对于那些养殖鱼很有效,因为它们从小吃的就是这类东西,不会感觉到陌生和不习惯。
但是对于那些在自然水域自然生长起来的大体型鱼类来说,这种饵料的效果就不太好了,因为那些鱼从小就是吃水中的自然食物长大的,它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就像人一样,一旦上了年纪,就不容易改掉一些从年轻时期养成的生活习性,所以它们对这种饵料并不是很感冒,甚至还有些抵触。
按照洪涛在前世的钓鱼经验,要想去钓那些自然生长的大鱼,就要把饵料做得更接近自然一些。首先,你选用的饵料得自然,比如我们日常种植的粮食类;
其次,味道不能太有诱惑力,需要清淡一旦,这样才能让水中的大鱼降低警惕性;
最后就是饵料的状态,由于是用海竿垂钓,对饵料的状态有很高的要求,它既不能太散,那样一扔就天女散花了,又不能太粘,您做得和一个粘糕似得,扔水里2小时不带散开的。
鱼类没有真正的牙齿,也没有叉子和餐刀,它们进食都是采用喝水一样的方式把食物吸进去的,你总不能指望大鱼在水里吃元宵吧。
二百四十章豆饼钩
洪涛这次打算采用的是一种在东北三省经常采用的钓饵……豆饼。豆饼这个玩意我还得简单说两句,可能有些年轻人不知道它是啥,它可不是豆子做的饼干,它就是黄豆榨油之后剩下的残渣。
豆饼一般都有脸盆大小,1寸多厚,圆圆的像一张大饼,它主要产于北方,因为北方产大豆,而南方也有另外一种类似于豆饼的东西叫菜籽饼,那个我们以后再说。
豆饼作为一种粮食加工之后的副产品,最多用于饲料,比如喂猪、喂鸡什么的,至于是谁想起用它钓鱼,这个没法追述,不过在中国的东北三省,用豆饼当基础饵料钓鱼,倒是很普通。这也不奇怪,中国最大的大豆产地就是东北三省,就地取材是钓鱼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很多地方都有当地独特的钓饵,就与当地盛产什么作物息息相关。
那鱼为什么爱吃豆饼呢?这个问题作者还真说不准确,只能是猜测。首先豆饼是大豆的残渣,那它的味道也和大豆差不多,咱们都吃过大豆吧,比如炒黄豆什么的,它带着一股很特别的香味和腥味,估计鱼儿喜欢这种味道。其次呢,大豆富含蛋白质,动物吃东西和人还不太一样,它们对于口味的要求不像人类这么讲究,但是它们对于营养的要求比我们人类要清楚。
大部分动物都知道自己身体里缺什么,比如山羊会在吃完草之后去舔某些石头,那不是闲的,因为它们体内缺盐,它们就用舔一些特定的石头的方式去不成盐分。而蛋白质是各种动物发育生长的必备养分,所以很多动物都喜欢吃豆饼,当然了,你要给他大豆它更愿意吃,就看你舍不舍得给了。
那为什么不用大豆做鱼饵呢?那不是比豆饼营养成分还高吗?这个问题又牵扯到加工手段上来了。大豆是颗粒状的,还那么硬,即使用水泡过之后,也很脆,很难弄在鱼钩上,而且豆饼和大豆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豆饼是熟的,大豆是生的。
在大豆榨油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炒制,掌握好一定的火候是大豆出油率的关键。而大豆也在这个炒制过程中,充分挥发出它的那股香味,是生大豆所不具备的。
洪涛在配置他的特效鱼饵时,就用了一些豆饼,他不是要豆饼的香味来吸引鱼儿,他主要用的是豆饼的形态,由于豆饼是被高压压制的,所以它的状态很硬,一旦入水之后。就会吸水膨胀,从而使得饵料团变得松散,这是鱼饵的一个必备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鱼儿把饵料更容易的喝进嘴里,而鱼钩也更容易随着饵料被一同喝进去。
豆饼在北京的市场也有出售,大概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已经加工过的豆饼。贩卖豆饼的人会把豆饼放到粉碎机里打成米粒大小的颗粒。这样购买它的人就不用再去加工了,因为整张的豆饼像砖头一样坚硬,大部分使用豆饼的人都不需要这种形状的豆饼。
还有一种就是整张的豆饼了。那玩意扔在地上能把地面砸出一个坑来,除了容易携带、不容易发霉之外,就没什么优点了。你要是想弄下一小块来使用,就得用锤子砸、锯子锯。
洪涛当时购买豆饼的时候,大部分都买得是散豆饼,不过他也买了几张整块的豆饼,虽然已经放了快一年了,但是它们都用好几层塑料袋严严实实的包着,主要不受潮,再放好几年也不会变质。
这次洪涛要做的,是一种叫做豆饼钩的东西,这玩意也是从东北那嘎达传过来的。具体的做法就是把豆饼锯成半盒烟那么大的小块,然后用电钻在中间钻一个眼,再把钩组从小眼中穿过。
这种钩组也是特制的,它是用两个小圆铁片,并在四周穿上眼,每个眼上栓一枚鱼钩,然后用线把豆饼拴在两片铁片中间,再和主线相连,俗称叫盘钩。
不过洪涛懒得费那个劲了,他就用现成的海竿爆炸钩组代替,把爆炸钩的线组穿过豆饼的小眼,然后选两只鱼钩翻上来绑住豆饼就ok了,不过这种爆炸钩组的鱼钩最好用8个钩子以上的,因为你翻上来绑豆饼的那两个钩子基本就算废掉了。
除了把钓组改装之外,洪涛还在豆饼上下来一番功夫,他把豆饼锯成小块钻好眼之后,全放到一个三个大口玻璃瓶子中。然后在瓶子里分别滴入了一些稀释了的香精,有草莓味的、麝香味的还有玉米味的,再把瓶口密封,用这些香精把豆饼块熏制几天,让它们少量的吸入一些水分,顺便把香精的味道也吸进去。
洪涛之所以这么做,他是有目的的。按照前世在青年湖钓鱼的经验,他发现这里的鱼大概分成两类,一类就是承包人从市场上买来的养殖鱼,他们会定期往水中撒一些这种鱼,用来提高鱼类的密度,吸引更多的钓鱼爱好者来垂钓;还有一类就是在这些水域中原本就存在的鱼类,别看青年湖水面不大,可是已经几十年都没有干过,里面肯定有很多原生鱼。
这两种鱼的摄食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买来的养殖鱼喜欢吃鱼饲料这类的人工食物,而原生的鱼类更喜欢比较自然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不过它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些养殖鱼被放入水中生活时间一长,口味也逐渐的有变化,不再喜欢香味浓重的商品饵了,而那些原生鱼类由于经常接触商品饵,虽然还不算喜欢,但是也慢慢的有些接受。
钓鱼就是一个斗智的过程,更是一个琢磨鱼类习性的细活,洪涛通过观察和切身体验,感觉用太原始的豆饼钓效果不算是最好,用太先进的商品饵来钓效果也不是最好,那么就把它们两个中和一下,用豆饼的原始加上香精的先进,看看效果怎么样。
熏制豆饼,最少也得2天时间,洪涛为了保证效果,又拖了一天,其间还又往里面加了一次香精。
准备完渔具、鱼饵,还不能算完,虽然青年湖距离家不是很远,也就2公里的距离,但是人坐在岸边总得舒服点吧,钓得钓不上来鱼是一回事,钓鱼这个过程舒服不舒服就是另一回事了,前面的问题无法自己控制,上不上鱼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的过程,所以咱不能强求,但是后面的问题却可以做到完美。
既然要舒服的钓鱼,那一张舒服的椅子是不能缺少的,洪涛把这个理念更进了一步,坐啥椅子啊!直接躺椅算球!舒服不如躺着,古人诚不欺我!
光有了躺椅也不算舒服,还得防止太阳晒,虽然现在也就算初夏,但是在太阳地里晒一天,也够受的,所以遮阳伞也的准备。洪涛又把这个理念更进了一步,打啥遮阳伞啊!直接天幕算球!不光得遮阳,还得大面积遮阳!
在阴凉地方躺着也不能算很舒服,光躺着容易睡着,咱还得有吃有喝不是,所以啊,还得带上一个小折叠桌,上面放上茶具和各种零食。
在阴凉地方躺着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一边吃零食也不能算特别舒服,总不能不听的吃吧,所以文化娱乐活动也得跟上,比如说来副扑克牌玩几把、带个收音机听会相声歌曲啥的。
在阴凉地反躺着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一边吃零食玩牌听相声也不能算最舒服,如果再有个美女在一边给捶捶腿、捏捏腰啥的就更舒服了,但是这个玩意洪涛真没地方找去,那个刘晓梅咱惹不起,只能躲着,如果让她知道这个活动,估计蹲一边捶腿捏腰的就是自己了,所以洪涛就不打算去追求极致了,缺失才是美!
二百四十一章大阵势
这一天一大早,天还没全亮,王健就开着他那辆切诺基来了,当时听洪涛电话里只说去附近一个公园钓鱼,王健属于那种只要有的玩就满足的人,所以都没打听细节就一口答应了。等开始从院子里往外搬东西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看着洪涛准备的一大堆东西王健都晕了。
“我说,你这是打算去哪儿啊!怎么还带着煤气灶!你不是说去青年湖公园吗?用得着费这个劲?”
“嗨,别废话,搬东西吧,你车上如果有没用的东西就卸下来先放我这儿,你那一辆车我看装着够呛。”洪涛没理他的提问,抱着自己的杆包就走,这里面都是怕压的装备,先得放到车顶上去。
“我x,还有茶具、扑克牌,你这是去郊游还是钓鱼啊!神经病啊!”王健随手打开一个整理箱,看了看里面装的一大堆零碎,一头雾水。
“是安定门外那个青年湖吧?这一车东西都快赶上咱们去易水湖了。”装完了车,王健发动的时候还特意问了一句,他怎么也琢磨不出来去那么近的地方需要带这么多家伙吗?他只带了一个钓箱,连鱼护都没带,现在他已经看不上那些巴掌大的小鱼了,打算随钓随扔,就是图个乐。
“开车吧,你这个废话真多啊,几个月没见,你怎么变成碎嘴子了?嫌多到时候你别用啊,自己蹲一边挨晒去。”洪涛撇着嘴一脸的不屑,在他看来王健这种钓鱼就是自虐啊,能舒服干嘛不舒服点,条件达不到那就不说了,有条件不用那是二傻子。
由于到的时间早,青年湖公园还没有正式开门。这里平时都是6点钟开始售票,不过由于公园里有钓鱼这个项目,所以在夜里也允许钓鱼人前来夜钓,再加上公园里还有一家临湖的餐厅,所以汽车也可以驶入,不过只能从公园北门进入。
再次来到阔别已久的青年湖公园,洪涛指挥着王健开着车一直就来到了当初他钓上大鲤鱼的的那个钓位上,还好,这里还没人玩。其实如果不是洪涛曾经在这里上过2条大鱼的话,一般钓鱼人也不会选这个地方。
这里靠近整个湖面的西北侧。是湖水最宽的地方,右前方还有一个小半岛把湖面分成了两半,既没有边边角角,也没有湾流障碍物,不像是一个容易存鱼的地方。而且由于这里的岸边光秃秃的一片水泥地。只有矮矮的一片花圃,又是北岸。太阳直射。连个阴凉都没有,大部分钓鱼人都不在这里垂钓,他们更喜欢湖的南岸或者东西两岸,哪里有高大的杨树可以乘凉,湖面也不是很宽,更容易增加鱼的密度。
“我说。这个钓位成吗?这大水面那么宽,有鱼吗?”王健现在也算是钓鱼老手了,一看这个钓位就有点含糊。
“凑合玩吧,你玩手竿。我玩海竿,这片空旷,我好扔杆子。”洪涛没敢说这里有大鱼,要是真上了大鱼自己没法解释。
“成,反正也没地方去,我就当在这儿泡漂了,我说你带那么多东西呢,你也没打算上鱼啊,你是到这儿晒太阳来了,也好,晒晒不长虫。”王健本来也没打算正经钓鱼,在他看来这个公园里的水面还没后海大呢,能有什么大鱼。
“我仗义点,我让你先挑,右边归我,你是要中间还是左边?”洪涛一边把自己海竿的东西搬到了他看中的钓位上,一边大肚的说。
“恩,真tm仗义,我以为就给我剩一个地方呢,居然还有2个地方挑,我离你远点,我去左边。”王健嘟囔着背着自己的钓箱往另一边走。
“我看出来了,你这根本就不是来钓鱼来的,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二了?专门跑这儿来显摆显摆你的小鬼子鱼竿?”王健一边弄自己的手竿,一边看着洪涛这边,看到他从杆包里把那些红色的达瓦海竿抽出来,终于恍然大悟了。
“废话,有好东西干嘛藏着?我乐意,你管得着吗?不是也给了你4根,你怎么不用?”洪涛一点都不脸红,别看王健现在说风凉话,等上了大鱼这小子就该过来和自己抢杆子了。
“我丢不起这个人,这里能钓上几条鲫瓜子就不错了,对付他们撒的那些1斤多沉的破鱼还用的着这些家伙?”王健撇了撇嘴。
“我给你一个机会啊,我现场教你怎么用这种竿架和报警器,现在不学以后到了水边我可不管了。”洪涛把他的2副欧式竿架和报警器拿了出来,一边组装一边对王健显摆。这种竿架和报警器他一共买了6套,高胖子、杨科、王健都有一副,自己留着3副。
这种竿架下面是一个三脚架,大概和照相机的三脚架类似,上面是两根横梁,横梁上有4个软橡胶的卡槽,正好可以安放4根鱼竿。由于上部放鱼竿的架梁和下部三脚架之间可以调整角度,所以鱼竿可以选择大部分角度来安放,不管是头朝下,头朝上或者平放都可以,自由度比较高。
而且整个竿架的高度还可以调整,下面的三脚架的每条腿都都是三节可调式的,对于不同地形都能很平稳的放置。它的整体基本都是用铝合金管材制作的,工艺也很精致,重量也不重,全部拆卸之后装起来就比普通的折叠雨伞粗一些,携带也不算麻烦。
这种竿架在欧洲非常流行,此次达瓦公司不知道是做的山寨产品还是授权生产的,终于把这种东西引进到了亚洲,估计很快就能进入中国市场。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护鱼竿不受地形限制而按照各种需要的角度安放,而且它上面自带报警器,就安放在放置鱼竿的4个支架上,每对支架的前端都是一个报警器。这种欧式报警器的主要部件就是一个上端开口的塑料方盒子,当海竿放在上面的时候,海竿的鱼线正好搭在开口里的一个转轮上,如果鱼线向前运动,就会带动下面的转轮转动,里面的电子装置就会响起警报。
而当鱼线向后松动时,那个转轮由于没有受力,就不能转动,从而不会响起警报。不过欧洲人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用一个不锈钢的小配重,挂在报警器后方的鱼线上,只要鱼线一送,在这个小配重的重力下,鱼线也会受力带着转轮向后转动,于是也就触动了电子警报。
这种欧式竿架前世洪涛也用过,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不过对于洪涛这种专门钓大鱼的人并不太适用。原因只有一个,这个竿架太轻,整体也没有2斤重,虽然携带很方便,但是禁不住大鱼的拉力,尤其是在夜晚上鱼时,钓鱼人大多在帐篷里睡觉,不能及时赶到鱼竿旁,这时这个竿架很可能会被大鱼拉入水中,即使是在三脚架下面配重,也不太管用,要知道水中的大鱼非常有力,有时候一个人都拉不住。
对于喜欢钓大鱼的人来说,还是那种最原始的竿架最适用,不管是架在竿身前部的还是架在海竿尾部的都成,它们深深的钉入土地中,非常牢固,配上鱼竿的弹性和刹车系统,轻易不会让鱼竿被拉入水中。
但是这种竿架也有它独特的好处,比如它的全地形适用性,不管是何种地面,都可以使用,而中国钓鱼人常用的那种竿架,一旦赶上地面过软或者石头、水泥地面,可就傻眼了,要不就钉进去也不牢固,要不就是根本钉不进去。
二百四十二章郭老板
另外,欧式竿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在下雨天里保护渔轮不被雨点溅起的泥沙侵袭,要知道使用中式的竿架,每当下雨之后,渔轮上都是泥沙,不光影响美观程度,还会损伤渔轮。
“我才不学呢,不会弄就让你弄,弄不好都不成。”王健连头都没抬,一句霸气侧漏的话就把洪涛给撅回来了。
“成,你nb。”洪涛也没辙,有些人就是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搞明白,这种人天生就是受累的命,会得越多干得越多,就像自己;而另一种什么都不想搞明白,只要别人会用就成,这种人天生就是享福的命,啥也不会就啥也不用干了,比如王健。
弄好了2付竿架,洪涛开始一根一根的把海竿弄好,整整齐齐的摆在竿架上,角度略微向上,黑色的铝合金竿架配上红色的海竿和金属色的渔轮,看着非常的现代化,不像是鱼竿而是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老刘,赶紧过来嗨,让你开开眼,你看人家这装备,就你那几根破杆子,能钓上鱼来嘛?”洪涛正在给每根海上挂上豆饼钩,身后传来一声大喝,那嗓门真是洪亮到家了。
两位50岁左右的男子出现在洪涛身后,其中一个面色黑红,大早上的就穿着一件短袖上衣,漏出来的胳膊也是黑红色的,一看就是经常从事户外活动,再看看他手上提着的一个包,就明白他的皮肤为啥是这个颜色了,那个很旧的钓鱼包里露出了几根海竿。
另外一位是个瘦弱男人,年纪和他也差不多,戴着一副眼镜,手里也提着一个钓鱼包和一张马扎,看来也是来钓鱼的,而且肯定住得离这里很近。溜溜达达的就来了。
“光家伙好没用,就这个钓位,白糟蹋好东西了。”眼镜男撇了撇嘴,有点不屑,不过他的眼光还是很热烈的,死死的盯着洪涛的这一套家伙事。
“还真是,我说小伙子,你这一套装备真是这个,不过你这钓鱼的眼光就是这个了,这地方没鱼。”红脸汉子举起一个大拇指。然后又伸出一个小拇指,冲洪涛比划了比划。
“嗨,瞎玩,哪儿也去不了,只能上这儿晒会太阳。”洪涛并不讨厌这两个人,虽然说话有点直,略微有点难听 (精彩小说推荐:
)
( 游钓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3/3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