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刚才就是开玩笑,不是真的。你要是想卖就卖给他们,至少你这些天的鱼票钱就出来了。”郭老板一听洪涛这个回答,以为他顾忌自己刚才的表演呢,凑上来特意和洪涛交了个底。
“不是因为那个,我是真不卖,放这里给您当个活广告,够仗义吧,您也不用谢我,中午先自罚三杯吧。”洪涛哈哈一笑。
从5点多来到钓位之后。一直到9点,不散曲永军上的那条大鱼,洪涛总共上了3条鱼,都是鲤鱼。不过最大的也就15斤上下,没有前世那一对鲤鱼夫妻。此时洪涛的钓位上已经是人满为患了,附近的钓友全都跑了过来看热闹,随着消息的传播。就连在东岸钓鱼的也跑了过来。
大家一拨一拨的来,一拨一拨的走,就好像逛展览馆一样。水里面拴着的那几条鱼可就受了大罪了,时不时的就得被人从水里提起来看一看,估计再这样折腾下去,它们一个都活不了。
“我给高哥打电话了,他和杨科吃完午饭就过来,他们说让你少钓点,给他们留点。”王健坏笑着举了举电话,刚才后几条鱼都是他来溜鱼,洪涛抄鱼,现在过足瘾了,才想到高胖子和杨科。
“你就多余,明天就是周六,你非得逗他们。”洪涛知道自己的好时候没了,高胖子和杨科一来,连抄网自己都抢不到了,唯一能干的就是打竿子。
11点左右,大部分溜公园锻炼的人都回家弄午饭去了,那些钓鱼的人也都去干自己的事情,洪涛这里送算是清静了下来,郭老板正好也把曲永军给找了回来,4个人就在天幕底下弄了一桌子菜和2瓶二锅头,一边吃一边喝,热了有从湖面上吹来的和风,冷了直接去天幕外面晒晒太阳,这小生活,给个县长都不换!!!
饭还没吃完,酒刚喝了一半,高胖子和杨科就急匆匆的杀了过来,见面以后先是一顿埋怨,怪洪涛没死乞白赖的求他们一起来,结果错失了上大鱼的机会。说完一顿没营养的废话之后,这两位直接宣布,钓位被他们接管了,高胖子玩王健的手竿,杨科看着洪涛的海竿,至于洪涛和王健去干嘛,人家不管,爱干嘛就干嘛去。
不知道是王健的人品太低还是换手如换刀,高胖子坐在他的钓箱上刚扔了2竿,一条1斤多重的鲤鱼就上岸了,当高胖子哼着小曲在水边扭腰的时候,王健的眼睛刺啦刺啦的都有火星在窜动了,这个小子白白给人家打了2天窝子,上鱼的时候没他什么事儿了。
可是杨科就没高胖子这个命,他霸占了洪涛的海竿阵地,像条看门狗一样坐了4个多小时,p也没赶上,茶水喝了好几壶,烟也抽了不少,但是鱼竿愣是纹丝不动。不过杨科比王健要沉稳了许多,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先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最终他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来的太晚,明天早上他要早点来,赶每天清晨那一波鱼。
喝酒聊天的活动一直持续到3点多才散场,洪涛和王健都喝美了,一人一张躺椅,盖上衣服呼呼来一觉儿,直到高胖子把他们叫醒,睁眼一看,天色虽然还没黑,但是曲永军已经来接班,6点都快半了。
临走的时候,洪涛还特意嘱咐了曲永军一下,箱子里有方便面和鸡蛋,半夜饿了就用煤气灶煮方便面吃,那玩意买了就是吃的,别不好意思,不吃白不吃。
由于中午喝了酒,晚上的聚餐活动就取消了,4个人说好,明天早上在洪涛家门口集合,继续青年湖,杨科和高胖子也打算带上自己的海竿,洪涛劝了半天没劝住,爱带就带吧,就当是晒晒竿子。
第二天青年湖的北岸又出现了一个大蘑菇,杨科嫌洪涛那顶天幕下面空间有点小,挤不开4个人,于是又把他的天幕也给支上了。
高胖子也是个能躺着就不坐着的主儿,头一天看到了洪涛的那两张折叠躺椅很是满意,但是他没有准备,只好把家里的竹子躺椅给搬来了,虽然往车上装费了点事儿,但是效果比折叠躺椅可好多了,尤其是他那个体重,一般折叠的椅子也禁不住。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凡事要想保密就不能超过1个人知道,这不,还没到中午,洪涛他们的营地里就来了好几拨探望的钓友,他们都是洪涛店里的熟客,以前渔具店开着的时候,还能没事坐一块喝茶聊天,现在渔具店也关了,他们也就没那么合适的地方聚会。现在正好,把室内聚会给改成室外活动,一起都跑到这里看洪涛他们钓鱼来了。
这些个人再加上原本在青年湖闲逛钓鱼的人,往一起一凑,那可热闹了,大家不管怎么论,反正转来转去都能转到各种各样的联系。于是洪涛这里比招聘会还噪杂,大家东一堆、西一群的各自找个小圈子就开始蛋上了。
话题从钓鱼聊到钓具,再从钓具聊到时政,聊渴了还有洪涛提供茶水,光是一早上,洪涛带着2桶纯净水就没了大半,照这个样子下去,还得开车出去专门买水。
“洪涛,洪涛,过来,过来,我和你说点事,快点儿!”洪涛正躺在躺椅上,和两个钓友就豆饼块上的眼究竟应该钻多粗这个高端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突然听见郭老板的喊声,抬头一看,他正站在营地后面的小马路上,隔着花圃对洪涛招手呢。
二百四十八章内幕消息
“郭哥,是不是人太多了,影响公园正常营业了?”洪涛看到郭老板那个躲躲藏藏的样子,以为自己招了这么人来这里闲聊,公园里向郭老板提意见了呢。
“那关我蛋事儿!公园还怕人多,不是这个,我问你啊,你带小钩子了没?”郭老板一撇嘴,完全否认了洪涛的猜测,又问了洪涛一个问题。
“小钩子?有啊,我箱子里钩子多得事,您有朋友要钓鱼?别费那个力气了,让他上我这儿来凑个热闹,想玩海竿玩手竿都有!”洪涛一指自己的钓位,现在不管是手竿还是海竿,都没人关注了,高胖子和杨科也各自扎在一堆人里,说得神采飞扬。
“嗨,不是我要玩,我跟你说啊,昨天夜里老王那里的网箱被人给划开了,整整跑了15000斤鲂鱼,他也是早上才发现的,已经报警了,但是哪儿找人去啊。我一听说,这不赶紧过来告诉你一声,你换点小钩子用糟食钓鲂鱼吧,估计能连杆。别四处乱说去啊,我就告诉了几个不错的哥们,你们先过过瘾,等别人知道了,这儿地方得因为钓位打起来。”郭老板凑到洪涛耳边把情况大概的介绍了一下,临走冲着洪涛使了一个你懂得眼神。
“我明白,我这就弄去,擎好吧您!对了,让曲哥没事也过来帮忙吧,上了鱼全给他,我一条都不要,让他公园门口一摆,保准好卖。”洪涛笑得脸上都开花了,这就是命啊,百年不遇的事情让自己给赶上了,至于是谁和东边那个承包鱼池的老板有仇,那就不是自己该管的事儿了。
“对,你这个主意好,我这就给他打电话。你麻利着啊,我过来的时候西头钓鱼的都已经钓上来鲂鱼了,这个事儿瞒不了多会儿!”郭老板一路小跑着走了。
“王健、杨科!别蛋了,快过来,帮个忙,有事儿!”洪涛返回天幕下面,立刻从箱子里找出几包8号到10号的鱼钩,开始临时绑炸弹钩组,顺便把王建和杨科也叫过来一起帮忙。
“干嘛啊?绑这个小钩子做什么?你还想钓鲫鱼?”杨科正和那一帮人聊得起劲呢,不情愿的蹭了过来。
“嗨。别问那么多,现在人多没法说太详细,赶紧帮我绑吧。”洪涛的天幕下面也有一帮钓友在聊天,不能把详情说出来,只能冲杨科和王健使了个眼色。
杨科和王健也不是刚进社会的棒槌,一看洪涛这个样子,就知道准有特别的事情,既然现在不好说,那就先别问了。让干嘛干嘛吧,估计不会是坏事儿。
三个人一起动手,没用十分钟,就绑好了几副炸弹钩。洪涛把绑钩的任务交给了这哥俩负责。然后自己从箱子里拿出特效鱼饵,兑了点散豆饼,用水一和,把送三度调整得差不多喽。开始攥球。
不一会,8根挂着炸弹饵的竿子就扔进了钓位的正前方,洪涛没有使用自己那8根挂着豆饼钩的鱼竿。而是用了高胖子和杨科带来的另外8根海竿,他们早上来了之后,刚把竿架和鱼竿弄好,都没来得急扔下去,就被人拉走聊天了,现在正好用上。
鲂鱼,学名叫鳊鱼,在我国南方也叫团头鲂、武昌鱼。伟大的毛爷爷曾经做过一首《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里面的武昌鱼说的就是这玩意。
不过毛爷爷吃的武昌鱼那是长江里野生的,味道鲜美,算是中国的一道名菜,这里的武昌鱼,是鱼池里用饲料喂大的,吃起来肉质没那么嫩,还有一股土腥味,味道和诗中的差着十万八千里。
但是咱们老百姓哪儿有那么多可挑的,平时谁不是上菜市场里去买鱼,吃的都是饲料喂养的鱼,只要是鲜活,水质污染不太严重,也就凑合了。
“滴滴滴。。。滴滴滴。。。”洪涛扔完竿子,继续埋头攥第二波备用的炸弹饵,刚攥了2个,就听见了报警器响,抬头一看,竿架上2根杆子同时在点头,还有一根竿子的鱼线已经松垮了下来。
“洪老板,你卖我们的鱼饵好像没这么厉害吧,你这是私藏了肯定,不仗义啊!”看到洪涛这里同时3根鱼竿中鱼,旁边有几位老顾客不乐意,他们从洪涛哪里买的鱼饵虽然非常好用,但是像这样的景儿可是很少看见。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这和鱼饵没啥关系,高哥,过来帮忙啊,别说你那点丢人事儿啦!”洪涛也没功夫和他们磨牙,一手一根鱼竿抄起来,先把鱼钩刺入鱼嘴,然后再把鱼竿放下,去抄另一根鱼竿。
“哎呦,来啦来啦!”高胖子今天一来屁股就没离开过他那张竹子躺椅,手里还端着一个紫砂茶壶。
“个头不大啊?哪儿来这么多鲫瓜子?”高胖子颤巍巍的跑过来,拿起一根鱼竿,一边往回摇,一边纳闷。
“不是鲫鱼,你弄上来就知道了,小心点别碰了其它竿子的鱼线。”洪涛也再拿着一根鱼竿猛摇,另一根鱼竿被一个熟人给接过去。
“我x,这是鲂鱼吧!这里还有这个玩意?没听说啊!”当鱼被从水里直接飞上岸之后,有一位眼尖的钓友突然发现了异常,他也经常在青年湖里玩玩,算是这里的熟客了,从来也没听说过这里有鲂鱼。
他这一嗓子,把大部分聊天的钓友都给惊动了,大家伙围了上来,看着地上的三条鲂鱼又开始抬杠,有的说是原坑里存的老鱼,有的说是郭老板昨天放鱼时不小心带的,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只要有一个观点,立马就能跳出几个人来反对。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洪涛这3根鱼竿还没换好鱼饵打进去,另外又有2根鱼竿几乎同时响起了报警器。
“不对吧,你们这个海竿都连杆了,难道今天水里的鱼聚餐?我试试手竿去。。。。。。”那些钓友里也不光是抬杠的,也有脑子聪明、喜欢琢磨的明白人,一看洪涛和高胖子两个人都快忙不过来了,心里就有点想法,于是跑到杨科和王健的钓位上,拿起他们的手竿还是试钓。
疯了,完全是钓疯了,高胖子、杨科、王健这3个人轮流抬竿上鱼,都忙不过来,洪涛和另一个钓友撅着屁股在饵料桶里给他们攥炸弹饵居然赶不上他们用的,那8根海竿几乎扔下去几分钟就有动静。
除了海竿之外,另外两个钓友试钓的手竿也没闲多久,他们抽了几分钟窝子之后,也开始你一条、我一条的开始上鱼了,而且是一水的鲂鱼,虽然频率赶不上洪涛的海竿这么高,但是也不算低了,乐得这两个人不住拍大腿,这回算是过瘾了。
剩下的人看到这个场景,都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景象也太吓人了,水里的鱼好像有统一指挥一样,不要命的抢食鱼饵,不管是海竿用的那种彩鳞特效鱼饵,还是手竿用的那些王健和杨科自己配制的普通鱼饵,只要扔下去就吃,绝不犹豫!
“老陈,这有点不对劲吧,你看这些鱼个头都一样,一看就是一波鱼啊,这里哪儿来的这么多的鲂鱼啊?没听说这几天有人放生鲂鱼了啊?就算放生也放不了这么多吧?”一旁看热闹的有人开始嘀嘀咕咕起来。
“真tm邪门了,我在这儿钓了好几年了,没见过这种事儿啊,不成,我回家拿家伙去,你也别闲着,去旁边占个好地儿,我帮你带一套家伙,咱们也过过瘾。”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这个机会不能眼看着不抓啊。
二百四十九章疯狂的一天
一个人往家跑,也提醒了其他人,于是洪涛营地里的人瞬间少了一大半,剩下的也开始四处找钓位,还有几位本身就带着钓具来的,干脆就在洪涛他们旁边架上鱼竿开始钓,有一个老钓友从王健的钓位上借了一小块鱼饵,准备试漂,漂还没试好呢,就中了一条鱼,惊得这个老头连鱼都忘了抄了,一手举着鱼竿看鱼在水中游,一手挠着自己的脑袋,直说邪性!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一波反应过来的人刚刚把渔具拿来,有些人还没架好竿子,事实的真相就被挖掘了出来,隔壁那个收费鱼坑里的鱼跑了,跑得全是鲂鱼!
这个消息一传过来,青年湖边上立刻就炸窝了,几乎每个钓鱼的人都开始找位置准备大干一场,还有很多人掏出手机,在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让他们带着鱼竿速来,这种大餐不是年年都有的。
此时的郭老板已经不再走着收鱼票了,随着一波又一波的钓鱼人开始在湖边落座,整个湖岸上都能看到鱼竿的影子,他不知道从哪儿借来一辆小三轮车,蹬着车围着整个湖边一圈又一圈的转圈。只要是拿着鱼竿的人,不管钓不钓,一律每人10块,而且只限一人一根手竿或者4根海竿,多了就补票。当然了,像洪涛这样的熟人就没那么严格了。
洪涛此时已经不攥鱼饵了,1个多小时的忙碌,他的双手都累的有点哆嗦了,杨科和王健被换下来去攥鱼饵,他和随后赶来的曲永军两个人负责溜鱼,高胖子负责摘钩和往鱼护里装鱼。
钓鱼这个玩意吧,钓不到着急,恨不得把鱼竿给撅了!但是钓多了又有点无趣,当水里面的鱼前赴后继的往鱼钩上扑的时候。你就烦了,尤其是你已经百分百知道了下一条上钩的是什么鱼,这时候钓鱼就成了一项工作,一旦成为工作,乐趣就没了。
洪涛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反正他是钓烦了,把溜鱼的工作全交给了曲永军,自己跑到躺椅上抽烟喝茶外带看热闹。高胖子是第二个烦的,看到洪涛跑了,他也溜号。结果溜鱼、摘钩就都成了曲永军的工作。
杨科和王健还没烦上鱼,但是烦了攥鱼饵的工作,要不活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呢,这两位攥的炸弹饵是越来越小,最后干脆就在炸弹钩的每个钩上捏个小球,炸弹饵改成葡萄饵了,但是上鱼的效果一点没减,还是扔下去就吃。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青年湖岸边就几乎找不到一块适合扔海竿的地方了。是个空地就有人在钓鱼,不管是海竿还是手竿,只要你去钓,保准有收获。那些刚刚从网箱里跑出来的鱼,由于从小就被人饲养,不是很怕人,也不怕噪声。而且还抱团,它们东一群、西一波的在青年湖里游荡,碰见能吃的东西。上去就是一窝蜂。
“曲哥,歇会吧,这个鱼一礼拜都钓不完,来,咱先吃饭,那两个鱼护都快满了吧,你别光往里放,一会怎么弄上来啊!”此时就剩下曲永军和王健还在水边上奋斗,高胖子和杨科都不钓了。
“嘿嘿,好不容易过次瘾,难得啊,这得跑了多少鱼啊,估计得上万斤了吧?”曲永军和王健也都不钓了,这两人忙得一脑袋汗,但是精神很旺盛。
“听说有一万五千斤,就是昨天晚上跑的,那边那个坑的网箱被人给用刀子划开了,估计是得罪人了吧。”洪涛把郭老板告诉他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全跑了?”王健还不太信。
“嘿嘿,肯定是全跑了,鱼这个玩意,看着傻,其实贼着呢,只要网箱里有一个小洞,这些鱼一条跟着一条,就和排队一样,能跑得一条都不剩。”曲永军接过洪涛递过来的筷子,夹了一口酱牛肉,和王健解释着。
“这尼玛不是**嘛,这得多大仇啊?不过挺过瘾的啊,你说咱们这一天能钓多少斤?”王健看来还没钓够。
“至少得500斤,如果玩命钓的话,1000斤也不是吹牛,对了,曲哥,这么多鱼你拉得走吗?我看郭老板那辆小三轮不错,你干脆借他的车先拉回去点吧。”洪涛突然想起如何处理鱼的事情了。
“不用,我认识一个菜市场里卖鱼的,他等我电话呢,到时候他开车过来,直接过称装走,要说这事儿还得谢谢你们了,郭子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都蒙了,真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钓到这么多鱼。”曲永军挺高兴,这些鱼卖出去也是不少钱,洪涛他们又不要,他算是发了一笔小财,虽然谈不上光彩,但是不偷不抢,也用不着内疚。
这些鱼在上钩过程中都受过伤,就算你送回去,人家鱼坑的老板也不愿意要了,鱼身上说不定沾上了什么细菌,弄不好还得把他坑里的其它鱼也给染上病,那就更麻烦了,一般鱼坑买来的鱼都要经过消毒一天半天的才能放入鱼坑里供大家垂钓。
虽然这一天上的鱼是洪涛见过的最多的一次,但是洪涛并没什么可高兴的,由于这些逃出来的鱼这么一捣乱,他那8根豆饼钩整天才上了2条鱼,一条草鱼和一条鲤鱼,个头都没超过10斤重。
那条他盼望能再见一次的大鱼始终都没露面,就连前世曾经钓上来过的两条大鲤鱼也不见了踪影。
“缺憾才是美!”洪涛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在青年湖已经守了3天时间,该钓上来的也都钓上来了,前世的遗憾虽然没能弥补,但是天意不可强求,老天也没亏待自己,不是还补偿了这好几百斤鲂鱼嘛。
经过和高胖子他们的商量,大家一致决定:鸣金收兵!
人多力量大,中午吃完饭之后,洪涛他们就开始慢慢的收拾家伙,最后全部装上车时,也差不多下午4点多了,留下3个鱼护给曲永军,他的那个卖鱼的朋友还在路上,洪涛他们也不打算等了,鱼护暂时就放他哪里,日后有机会一起玩的时候再说。
和郭老板、曲永军告别,互相留了电话,洪涛几个人没有回家,在安定门内找了一家没关门的涮肉馆,连吃带喝,折腾到晚上8点多才散。
睡觉前,洪涛看了眼自己的手机,发现上面有3个陌生的未接电话,时间是上午10点多,那会儿自己正忙着上鱼呢,估计是没听见。
“嘟。。。嘟。。。成啊,终于看见人了啊,你是不是打算反悔啊!干嘛不接我电话!”电话刚响两声,就接通了,然后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就回响在耳边,一股凉气顺着电话线爬到了洪涛耳朵上,让他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哦,是你啊,我出去钓鱼了,没听见电话响,回家才发现,有事?”洪涛庆幸自己把电话打过去了,这要是拖到明天,指不定得有什么更难听的话呢。
“没事儿我给你打电话啊!明天早上在家老实待着,我去找你,挂了!”电话那一头的刘晓梅破天荒的没喷毒,说完就直接挂了电话。
“x,又找我干嘛?”洪涛一听她要来,脑袋就大,这刚舒服了几天,难不成又得回到解放前?刘老板他们老两口不会又走了吧?
本来可以睡到自然醒,这下不成了,一清早洪涛就从闹钟不屑的嚎叫中爬了起来,先洗了个澡,再吃了点早点,然后在屋里等着刘晓梅同志的驾临。
好像是专门和自己作对一样,一直等到10点多,刘晓梅才扭搭扭搭的出现在洪涛的小院里,进屋之后还把里屋巡视了一圈,对屋内的卫生、环境大概评估了一下,看到没什么特别脏乱差的问题,才算是满意的嗯了一声。
二百五十章买房子
“你不会就是来检查卫生的吧?”洪涛困劲儿又上来了,打着哈欠问。
“检查卫生怎么了?不该检查吗?别忘了,咱俩现在是特殊关系,搞不好哪天我妈妈还得过来,如果让她看到脏乱差,那就更麻烦了!走吧,刚起来你又困了?”刘晓梅做完了巡视,站在门口催洪涛。
“走?上哪儿去?”洪涛真是不明白她的意思。
“你不是说要买房吗?我家的一个老乡在北京买了不少房子,他答应按照原价匀给你一间。”刘晓梅眉毛又要立起来,这个人一点耐心都没有。
“啊!?我。。。我没准备啊。。。这也太突然了吧。”洪涛有点诧异。
哪天在刘老板家里吃饭的时候,那位方阿姨曾经问过他,现在有没有什么投资做买卖方面的打算。洪涛哪儿有投资做买卖的打算啊,但是又不能显得太窝囊了不是,结果他就随口说想用手中的闲钱买套楼房,然后租出去,一边挣租金还贷款,一边等着房子涨价。
其实这也不是洪涛完全信口开河的胡说,他现在手中有点钱,达瓦公司给他的酬金加上周大江分给他的赌资就有几十万,在加上这几个月渔具店挣的钱,付个首付足够,就算是付全款,买个小户型的楼房也差不多。
而且洪涛还真打算这么干,虽然他比身边的人都多活了十多年,知道很多现在人不知道的东西,但是如果让他做什么大买卖,他还真不成。他属于那种对金钱不太感冒的人,前世里他除了挣点工资之外,既不会炒股也不会玩期货,对于金融业务完全是一窍不通,再说了。他一个搞旅游的,除了去的地方多点,别的也不拿手啊。
相对于做买卖,他觉得有钱了多买几套房倒是个好事,后世的房子什么价格他比盖房的开发商还清楚,目前的房价不管多贵,只要有钱你只管买,连价儿都别侃,也不用看什么房屋的朝向啊、地理位置啊、交通方便与否,只要是房子。就赶紧买下来。
不用多,能熬过08年,那恭喜你了,你就是百万富翁,如果能存上个3、5套的,那你就是千万富翁,到时候都不用把房子卖了,只要租出去,一套2居室一个月至少能收3000以上。位置好的5000也随便租,光靠吃房租,你就能过得比别人幸福!
不过那天在饭桌上洪涛也就是被逼急了随口那么一说,说完就忘了。根本没往心里去,谁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人家刘老板还真拿这儿当回事了,居然连卖家都给找好了。再听人家这个话说的,原价转手,这不是吃饱了撑得吗!除了刘老板的面子估计也没别的解释了。
“这个还准备什么啊?你又不是自己住。去看看户型和位置,满意就去办过户手续,房款早点给晚点给都成,人家也不差你这点钱,而且你也跑不了,哪天我在你的抽屉里看到房契了,你要跑了,这个小院也跑不了!”刘晓梅倒是真想得开。
“那不成,该给钱就得给钱,要不我不成吃软饭了,以前你不是讨厌吃软饭的吗?”洪涛这个破嘴又开始管不住了。
“就你?逛个商场都逛不痛快,还吃软饭?你以为吃软饭那么容易那!那也是一门技术,你有吗?”果然,刘晓梅一听立马又要翻车。
“口误。。。口误。。。我得先去取钱,还得把美元、加元换成人民币,今天有点来不及了吧?”洪涛赶紧投降,和这个女人吵架,没赢的机会,她说不过了就动手,这玩意无解!
“哎呀,我可没功夫天天陪你跑,我都和人家约好了,先去看房,剩下的你和他自己慢慢商量,赶紧走,你走不走!”刘晓梅立着眉毛开始左右找顺手的东西,眼看就要动手。
“走。。。走。。。”洪涛没辙了,赶紧起身往外跑。
这次是刘晓梅开车,她带着洪涛沿着中轴路直接向北,一直开上三环,然后沿着北三环向东,又沿着东三环再向南。这一路上洪涛曾经在脑海里浮现出n个区域,但是随着车开的方向,又一一否定,最终,刘晓梅在东南三环的华威桥前拐下了主路,然后钻过桥洞,进入了一大片楼群里。
“这是松榆里小区吧?”洪涛对这片很熟悉,前世他的公司就在劲松,只隔着一条三环路。
“你就是你们北京人嘴里的胡同串子吧?整天也不干点正事,就知道四处乱窜。”刘晓梅没回答洪涛的问题,顺嘴开始教育起洪涛来。
“。。。。。。”洪涛正好施展自己的左耳朵进右耳多出绝技,看着窗外不说话。
汽车左拐右拐的停在一幢高层居民楼下面,刘晓梅掏出手机和一个她叫王阿姨的人聊了几句,不一会,一个单元门开了,一个胖墩墩的中年大妈走了出来,刘晓梅赶紧拉着洪涛迎了上去。
“哎呀,梅子,你是越长越漂亮了,你说你妈是咋养的你,你看我们家那几个丫头,比你可差远啦,这位就是你爸说的那个洪涛吧?你看这个个头,比我们家老五强多了。。。。。。”这位王阿姨一张嘴洪涛就听出来了,和刘老板家那个王婶肯定是一个地方的人,口音一样,不过洪涛很为她惋惜,照她自己说的,他最少也得有五个孩子,合算是一个不如一个,女的没脸蛋、男的没个头,这不是养了一窝残废嘛!
“嗯,我带他来看看房子,这次还多亏了王姨您了,算是便宜他了。”刘晓梅也不是不会好好说话,她和这个王姨说的就挺有人味的。
“嗨,我们家老头和你爸爸那是一个窑洞里长大的,当年要没你奶奶给他两口吃的,早就饿到乱坟岗子里去了,还说这个干吗,再说了,我这儿也是买着玩,闲着也是闲着,小洪也不是外人,咱这个肉也没烂到别人锅里,来进来吧。”王姨虽然嘴上在和李晓梅说话,但是眼睛一直盯着洪涛,上下左右的瞧。
“小洪啊,你也别客气,我们两家太熟了,梅子一说我就答应了,你随便挑,3层之上都是王姨的,你随便挑,看上那间就要那间,我琢磨着楼层太低了不安静,所以就没给你准备底层的,如果你想要底层的也没关系,我在别处还有,咱们去那边挑去。”王姨真是豪爽,进了单元门之后,胖嘟嘟的手往上一伸,这个单元就基本全是她的了。
“没事,没事,那层都成,我也不是自己住,以后可能要租出去,不知道您这儿方便不方便啊,我怕来了外人影响您的休息。”洪涛扭头看了看电梯,上面的显示着12层,别问了,这座楼最少也得12层高。
“嗨,谁是住啊,婶子我也不住这儿,你高叔叔的腿不好,他住不了楼,你愿意租就租,愿意卖就卖,我平时都不过来,家里不指望这个赚钱,这是我给孙子和外孙子买着玩的,没人住就这么放着,你不用管我。”王婶听完洪涛的话笑了。
“尼玛,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土豪的朋友全是土豪,你听听人家的话,买一大堆楼房,是给孙子和外孙子买着玩的,不过这话说的有问题牙,那我要买了,不也成孙子了?”洪涛已经无话可说了,这个阶层他没有什么密切的交集,前世也没有,虽然知道他们有钱,但是真看到真金白银,还是眼晕。
二百五十一章她奶奶
房子都是好房子,四白落地,水泥地面,算是简单的装修吧,屋子除了尘土啥也没有,看样子这个王阿姨说的不错,这些房子很久没人进来过了,地面上一踩一个脚印。
“怎么样,看上没?每层的房子都一样,我建议你要单号的,单号阳台大。”王阿姨领着刘晓梅和洪涛在5层看了一遍,这里都是一梯两户,单号的房子由于在拐角,所以多了个大阳台,其它都差不多。
“这个房子面积有点大,我本来打算分期付款的,要是全款我怕手头钱不够。”洪涛吭挤了半天终于把实话说出来了。
“哈哈哈哈,你婶我不等着钱用,你也别和银行分期付款了,这里我买的身后5300一平米,我一分都不加,还是5300给你,至于钱你怎么给,那你和梅子他爸去商量吧。那成,就这间了啊,等我儿子回来,我让他直接找梅子去,这层在他名下,让他带着你过户去,你们愿意看就再看看,婶子我得走了,好几个老姐们等着我去美容院呢,梅子,走的时候把门撞上啊,钥匙你们拿着吧。”
王阿姨听完洪涛的苦衷,脸上的肉都笑哆嗦了,拿出手机来看了看,急急忙忙的就跑了。
“唉,一朝回到了解放前啊,不光没了存款,还欠一屁股债。”洪涛按照刚才那位王阿姨说的平米数大概算了算,这一套三居室下来,差不多得70多万,离自己原本计划的有点远,不过房子真不错,交通方便离市区还近,升值空间也大。
“别哭穷了,又没让你付全款,我给你当银行。你上我这儿来分期付款,我还不收你利息,怎么样,你没白帮我吧?”刘晓梅看着洪涛那张苦脸,终于露出笑容了。
“那我就吃一次软饭吧,我尝尝什么味儿,如果好吃的话,以后我也练练吃软饭的功夫。”洪涛本来想谢谢她,但是想起她可恶的地方,真张不开嘴。最后就出溜出来这么一句。
“哈哈哈哈,我很看好你,加油哦,要不我给你介绍几个有钱的寡妇,你虽然不是小白脸,但是身子骨不错,吃上几年软饭,估计能换好几套这样的房子。”刘晓梅格外的高兴,居然也说起了涉黄的段子。
刘晓梅今天不光是来陪洪涛看房子的。她还肩负着一个使命,那就是奉刘老板两口子的指示,拉洪涛去她家吃饭。洪涛对于这个安排无可奈何,当初答应了刘晓梅帮她作弊。其中肯定少不了去女朋友家吃饭这一项,这也就是洪涛父母走得早,要不还有更麻烦的事情。
“刘叔、阿姨、王婶。。。。。。”一进院门,洪涛先来了一个罗圈揖。给所有人都问声好,不过院子里不光刘老板一家人,还坐着2个陌生人。洪涛看着这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也不知道叫什么。
“啊,洪涛来啦,怎么样,房子看好了吧,来,这是我母亲,也就是梅子她奶奶,你面子比我大啊,我亲自去老家接老天太都不来,这么一听说梅子有男朋友了,老太太自己就跑来了。”刘老板揪着洪涛的胳膊,把他拉到那两个老太太面前。
“奶奶好。。。。。。”洪涛的奶奶死的早,他根本就没见过面,所以这个称呼他基本没说过,猛一出口,有点别扭。
“这是我的老姨,梅子的三奶奶,按你们北京人的叫法应该是姨奶奶吧?”刘老板指着另一位老太太向洪涛介绍。
“姨奶奶。。。。。。”洪涛也不知道北京如何称呼奶奶的姐妹,这个姨奶奶叫着也是那么别扭。
梅子的奶奶和姨奶奶都是标准的老太太打扮,一头白发在头后面盘了一个小髪儿,用一块黑布包着,满脸的皱纹,一身青色的布褂子,而且还是那种在胸口斜着开襟的,上面是用布做的扣袢,这种衣服洪涛小时候看自己姥姥穿过。
两个老太太让洪涛在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又开始从祖宗八代聊起,这回问得更细致,就连洪涛为什么没兄弟姐妹都质疑了一下,因为按照洪涛这个年纪,应该没赶上计划生育的开头。
刘老板也站在他老妈和老姨身边陪着,不是他想陪着,而是两位老太太的口音太重,洪涛经常听不太明白,他得帮着翻译翻译。洪涛一边应付这两位太上皇,一边在心里暗乐,当初自己在加拿大也给刘老板当了好几天的免费翻译,这就是现世报啊,现在轮到刘老板这个土豪来给自己当翻译了,而且还得站着翻译,解气!
“这孩恓惶是个好孩儿!”两位老太太在听完洪涛的父母遇车祸去世,洪涛现在是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又蹦出一句山西方言,洪涛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也知道是在夸人呢。
陪着两个老太太聊了一会儿,午饭终于开始了,洪涛可算是如释重负,这两个老太太对洪涛喜欢钓鱼不太赞成,她们都信佛,不鼓励杀生,抓到洪涛坐坐实实的教育了一番。洪涛不得不祭出他的绝技,一边点头称是,一边一句话也没听见,不过他这个态度得到了两位老太太的赞赏,甚至还拿她们的孙子比较了一下,说洪涛更懂事,对于老人的叮嘱更上心。
这顿饭洪涛吃得还算凑合,饭桌上有两位老太太在,刘老板和他媳妇都成了哑巴,不再问东问西,而两位老太太牙口不太好,也没功夫和洪涛废话。桌上的饭菜很有特色,据说都是从老家带来的,全是素菜,然后一人一大碗面片。
洪涛从小就跟着他姥姥生活,一直是吃素,所以对这种食物没什么抵触,那碗面片的味道也挺好的,洪涛一不小心就吃了2碗,结果遭到了两位老太太的夸赞,顺手又把刘老板和刘晓梅给训斥了一顿,说他们两个是忘了本,有两个臭钱都不会正经吃饭了。
其实整个桌子上,除了两位老太太和那个王婶之外,刘老板一家三口面对这碗里的面片都没怎么动筷子,但是两个老太太只说自己的儿子和孙女,却一句也没说刘晓梅她妈,看来这位方阿姨在家里面的地位还挺高的,婆媳关系处理的也不错。
老年人精神头不足,吃完饭喝了点水,就回房间里睡午觉去了,临走一人塞给洪涛一个红包,说是见面礼。洪涛也不知道这是她们家乡的风俗啊,还是有别的讲究,老人家给的东西又不好不收,只好先拿在手里,看都没看,不管里面有多少钱,找机会再还给刘晓梅就是了。
洪涛以为见个面吃个饭这事儿也就算完了呢,谁想到真不是那么简单的,饭后刘老板又提出让洪涛陪着两位老太太去雍和宫去上上香去,她们啥都不喜欢,就是信佛,走到哪儿就拜到哪儿。而且老太太嫌弃刘老板这一家人都不吃斋念佛,不让他们跟着,怕佛爷见到了不高兴。本来刘老板打算让送两位老太太来的亲戚跟着,不过他们对北京不熟悉,也不太合适,现在洪涛来了,又吃了两碗素面片,应该是最佳人选。
洪涛头一次听说吃面片也能吃出篓子来,心里虽然不乐意,可是这事儿还得答应,而且还得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保证完成任务。
雍和宫离洪涛家不远,就在北京的东城,北二环的边上,清朝的时候这里原本是雍正皇帝登机前的府邸,后来雍正登基之后,就把这里变成了一座藏传寺庙,里面不是和尚,而是喇嘛。
二百五十二章童年
洪涛的姥姥家就在雍和宫的旁边,从小他就在这里长大的,那时文革刚刚结束,雍和宫里全是一人高的荒草,只有几个老喇嘛在里面看着,是附近孩子们游乐的好地方。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政府又把这里修缮一新,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慢慢的香火也旺了起来,不光是国内的游客都来这里烧香拜佛,连外国人也跑来凑热闹。赶上初一、十五的日子,这里从半夜就有人排队,争着去烧头香。
其实他们都是自欺欺人,头一波香他们就是从头一天排队也烧不到,那些有钱优势有关系的人,早就从雍和宫的后门进去了,等到前门开放的时候,佛爷早就听烦了众生的愿望,回去睡回笼觉了。
但是两位老太太来了,不管是糊弄也好,装也好,还是让她们满意最好。刘老板这一家人都不信这些,在北京也没这个门路,虽然可以去现找,但是时间上有点紧,一下午能不能找到还是两说。
看在两位老太太心地善良,又给了自己两个大红包的份上,洪涛一咬牙、一跺脚,把这个任务给揽下来了,这到让刘老板三口子有点意外,再三确认洪涛有这个能力,不是好面子吹牛之后,才放下心来,去让洪涛办这个事儿,至于所需的花费,那根本不是事儿,刘晓梅会跟着洪涛一起,花多少钱她负责付账。
其实这事儿花不了几个钱,在北京有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不要随便得罪人,哪怕是看大门的大爷也别得罪,因为这个天子脚下,关系网非常复杂,搞不好这位大爷就是那位高官家保姆的丈夫,真把人家惹急了连北京市公?(精彩小说推荐:
)
( 游钓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3/3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