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天下 第 7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至去刻意结交了几位手下有好货色的妈妈桑,时不时的从她们手中预定小姐,再由专车送到北京周边的某个度假村里,与他的客人们进行彻夜畅谈,聊一聊人生、顺便进行一下保健按摩啥的。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花钱不太多。效果出奇的好,只要这些人答应和你出去,不管是度假村也好,温泉城也罢,他们心里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如果你有节目,那是正常的,如果你没安排节目,那反倒不正常了。不信你凉人家一次,洗完澡就回家,看看下次人家还和你出来不?在看看下次你找人家办事的时候还顺利不?

    理顺了官面上的事情,这个买卖算是做成了一半。还剩下另一半,那就是去找房源了。这个东西洪涛刚结识的那些人帮不上他什么忙,人家天天坐在局里的办公室内,喝着茶聊着天。那儿有功夫去下面的各个所里去帮你打探房源啊,除非那个人是你亲爹,否则给钱人家也不干。太丢份儿。

    不过这难不住洪涛,既然钱已经花了,那咱就得让这个钱花得值!你们不是不能去亲自帮我打探消息吗?咱不光理解还支持,不过你们帮我介绍几个下面所里的头面人物,这个不丢份儿,不劳心吧?

    于是,洪涛又开始奔波于几个房管所之间,这回的节目依旧,只不过档次稍微降低一点,以前去的是豪华高档海鲜大酒店,现在就改成高档海鲜酒店,把豪华给去喽。

    以前找得是超五星级度假村,现在就把超字给去了,找个五星级的,或者四星级的也可,多说一句,四星级还真不好找,但凡能够得上四星级的,拼死也得挂上五星级的牌子,哪怕准五星级也成。

    以前找得陪同谈心的小姐都是800块起步的,现在咱改成500块的,其实除了价格不一样,装扮谈吐略微有差别之外,500的和800的没啥区别,有时候800的服务还不如500的呢。

    其实这到不是洪涛心疼那几个钱,而是不能把他们的胃口提得太高,你的能力、位置和档次就决定了别人迎合你时的位置和档次,局长的待遇肯定不能和所长一样,花这个冤枉钱没必要。

    而且你也不能对每个人都这样,每个单位你只能挑一两个主要拍板做主的人这样伺候就成了,剩下的再分出几个层次来,那些是该没事请吃饭聊个天的,那些是该年节里送点购物卡让人家记住自己的,那些是隔三差五甩条烟混个脸熟的。

    这样一套工作下来,差不多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工作到了这里才算正式开始,前面那些都是铺垫,您就说吧,干事业容易吗!那个小庙都得进去拜一拜,但凡漏一个,后果就很可怕,说不定你以前拜的庙全白瞎。

    没有花钱的不是,也没有请客吃饭的错,钱花到位了,关系处到位了,你想要的信息是马上就到,而且一来就不是一个,是一批。

    如果说前面那些铺垫工作还比较考验人的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话,那后面这些工作就得考验人的阅历和对这座城市的熟悉程度了。

    从几个房管所工作人员哪里得到的消息都是笼统的,片面的,人家不可能去亲自给你过问那些有意出售房屋的房主的具体报价和想法,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意向和具体门牌号以及房屋的质量和面积。

    于是,洪涛的工作又来了,他得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最具操作性、最符合自己要求的房源来,然后再反馈给具体管这一片的房管员,通过他们和房主建立直接联系。

    经过了2天的仔细甄别,洪涛从这一批信息中选出了3处目前看还算合适的房源。一处是位于东城区黑芝麻胡同的两间平房,这里是个大杂院,房屋就谈不上啥质量了,已经好几年没人居住,屋顶都快漏了。

    房主是位40多岁的下岗工人,家里有个同样下岗在超市里干合同工的妻子和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儿子。他们一家人并不住在黑芝麻胡同的这所房子里,而是住在朝阳区的回迁房里,是个二居室。

    这所房子是他父母留下来的,父母前两年去世了,房子就转到了他们的名下。其实他们属于有房户,按理说不应该继承这两间平房,不过这位男主人的户口一直都落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房管所的人都不会和人较这个劲儿,差不多花点小钱也就把这事儿给办了。

    目前他这个儿子要结婚,但是没钱买新房,而他们的儿媳妇又不愿意继续住在这种大杂院的老房子里,一直蹿腾这他们的儿子去买新楼房,而且还拖着不肯去领结婚证。

    其实这事儿是明摆着的,人家女方就是想要一套新楼房,也算是正当要求,一点都不过分,那家的闺女愿意嫁给一个没房的男人啊。不过这个正当要求可就让这两口子犯了难,去哪儿弄那么一大笔钱给儿子付新房的首付啊!别说几十万,就算是几万,这两口子也一下拿不出来啊!

    三百四十二章商机

    于是房管所的管理员义正言辞的把这件事就给否了,那两口子也清楚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不过他们花不起那份送礼钱,更缕不顺这里面的弯弯绕,只好就这么作罢。巧了,这件事刚发生没几天,洪涛的腐蚀就蔓延到了这个房管所,当洪涛在小白羊里请这个所里的几位管理员吃饭时,这个管理员趁着上厕所嘘嘘的功夫,悄悄的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洪涛。

    洪涛是个懂事的人,不能白听了人家的消息,虽然还不能确定这个小心的可靠性,但是两条软中华还是妥妥的落入了管理员的皮包,至于后续的好处,那就得看洪涛的选择和管理员的办事能力了。

    除了这两间平房之外,洪涛还选出了另外两处房产,有一处同样是学区房,位于府学胡同,属于另外一个东城区的房管所,也是公房,情况和黑芝麻胡同的这两间房差不多,也是急等钱用。

    不过这个房主是个酒鬼,从年轻就开始喝,每顿饭少则半斤多则2瓶,他原本是个电梯维修工,挣得也不少,但是整天这么喝,已经酒精中毒了,不喝酒手就哆嗦,啥也干不了,最后让单位给辞退了。

    没了工作,就没了收入,他媳妇也是个实在人,一看大事不好,干脆离了吧,反正孩子也都大了,没啥可牵挂的。自从离婚之后,这位酒鬼就更加变本加厉了,原来喝酒还找不到个由头,现在可好,妥妥的借酒浇愁啊,名正言顺了。

    不过就算你喝最便宜的酒,也得花钱买不是,他又没了收入,虽然每月有几百块钱的低保,但是也架不住顿顿往酒厂里送啊。几年下来,就混不下去了。于是他就想着把多余的这处房产给卖了,拿着钱再找个外地媳妇,凑合把后面这几年或者十几年的余生给混下去,反正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他是活不长了,阎王爷曰小鬼,舒服一会算一会儿吧!

    第三处房产比较特殊,这里是一座小院,里面连同房主一共有3家住户。而且这是一座私房,更巧的是,这座小院居然就是洪涛的邻居,不过洪涛和这家人没什么接触,也就是见面点头的关系,搞不好连那三家人都认不全。

    这家人不是急等钱用,而是生了一个争气的闺女。他们的女儿已经在美国定居了,据说是个女博士之类的高端人才,两口子都移民了。在当地混得不错。现在正催着这老两口赶紧也过去呢,估计是去给他们带孩子。中国人这个传统走到哪儿都不容易改变,就说美国那个地方教育体系是多给力啊,但是不成。中国人一去,还是愿意让自己父母帮着带自己的下一代。

    老两口本来是不想去,谁不愿意守着祖产养老啊,这么大岁数了。语言也不通,大老远的赶过去,把这把老骨头也埋在异乡。太亏了!不过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德行,尤其以中国人为最,不管你有天大的理由,一听说自己孙子或者外孙子需要自己了,立马浑身都是劲儿,啥祖产啊,啥自行车!全都顾不上了。

    所以啊,现在还没结婚没当父母的朋友们,快长点心吧,世界上谁亲也不如爹娘亲,那才是赤果果的爱,一丝杂质都不添,就算是在某些地方和你有不同意见,那也是百分百为了你好,只不过是出发点不太一样而已,对不起谁。也不能对不起父母,让他们过得舒心一点、快乐一点是做儿女唯一能够回报给他们的,其它的东西他们用不到。

    写着写着就跑偏,赶紧拉回来继续说正题。

    这老两口下定决心要去米国照顾外孙子或者外孙女,在有生之年估计也就不打算回来了,不过他们这所房子可就成了难题了。这玩意带又带不走,卖又没法卖,因为里面还住着两家人呢,这个属于文革时期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还不能轰走。而且那两家的情况也挺清楚,人家真的没房,单位也不可能分房,按照他们两家的工资,也不可能买得起商品房,就算是两限房也买不起。

    其实这个问题挺好解决的,找房管所给调配一下就成了,把那两家人给调到那些无人居住的公房里,双方都不会有意见的。不过话有说回来了,在当今这个社会,让你去当房管员,不光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可能得罪同事,并且肯定会有一大堆麻烦等着你,你会去给他们调房子吗?反正我是不会,我能不害人就已经很克制了,这个年头当好人不得好死,什么土壤就长什么作物。

    这件事儿也不能怪房管所的人不主动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都什么年代了,指望不上这些了。怪就怪那老两口当教授当傻了,光把自己闺女教育成才,却没跟上时代的步伐,结果落伍了。

    这个事情解决起来其实非常容易,只要老两口吐个口,答应给房管所的经办人员一笔费用,那两户租客立马就能转到别的房子里去,就算你是在不想掏钱,你睁只眼闭只眼的让买你房子的人掏这份钱不是也一样嘛!

    不过这老两口活得那是真硬气,直接就把房管员这个提议给回绝了,并且放下话来,不清楚楚的事情人家老两口坚决不干!如果房管所不能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去找房管局的领导投诉,如果房管局也不管这件事儿,他们宁可把房子荒废了,也不会花这份钱走这个门路,人家活了一辈子,从来没干过亏心事儿,到了到了,离坟头没几步远了,更不能干这种事儿了。

    洪涛听完还是很佩服这老两口的硬气,不过也得送给他们一句话,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您们这是去米国投靠女儿女婿,那边也不缺吃缺住,有没有这所房子两可。如果你闺女等着结婚缺钱,不卖房子就结不成婚,看您老两口还这么硬气?洪涛真的不信。但是洪涛觉得,这个社会不是这种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由于土壤的原因,这种人活得很艰难,基因自然变异,下一代长出来就会自然而然的适应社会,也就没了这份硬气。

    这三处房产对于洪涛来说,前两份很简单,找管理员联系房主,然后谈好价钱,一手交钱一手签字,就算过户完毕了,至于自己算不算有房户,符合不符合租用公房的条件,那都不是规定说了算的,而是领导说了算。

    自己花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多时间,陪着领导连吃带玩的,都涉及到五大铁之一了,求得是什么?不就是求这个领导说了算嘛!而且不光是五大铁之一,事成之后还有五大铁之二呢,一起分过赃这点也很重要!

    但是这第三处房产洪涛更眼红一些,小时候洪涛去过自己家前面的那个院子里玩,因为那个院子里有一颗很大的核桃树,周围的小孩没事就想爬到房顶上去摘核桃,自己也不例外。

    您就琢磨吧,院子里能种一颗大核桃树,这个院子就不可能太小,至少是不比洪涛家的小,而且人家那个院子更规整,更符合四合院的标准,洪涛家里的那个院子不严格的说起来也不是四合院,先不说有没有影壁了,就连院子都不是规整的长方形或者四方形,院门的位置也开得不对,除了那几间正房是青条石地基的老玩意,其它房子都是后盖的,顶多也就比洪涛年纪大几岁而已。

    三百四十三章旗开得胜

    但是这个邻居的院子就不一样了,洪涛清楚的记得那个院子非常方,正中间就是这颗核桃树,而且树下面还有一个花坛。北面是几间正屋,具体有几间洪涛记不得了,反正不会比自家的少,东西都有厢房,南面还有两间更矮的房子,那应该叫做倒座房,也就是南房,因为与正屋相反,所以叫倒座。

    而且那个院子的院门也非常独特,和洪涛他家这个简单的两扇木门不一样,上面还有一个门楼,也是像房子的屋顶一样,只不过就是小点,到了下雨的时候,雨水根本就不会大湿木门。

    费了这么多话,说白了洪涛就是很喜欢这个院子,真想把它据为己有,但是希望不大,不过要是作为商品出售的话,洪涛觉得好好收拾收拾,该翻盖的翻盖,该仿古的就仿古,弄完了之后,卖出去的价格肯定不会低,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审美观点还算有代表性,尤其是对比较高端上档次的玩意,房子当然也算是高端上档次的东西了,至少从价格上来说够高了。

    不过这个小院操作起来的难度就比较大了,既不能让这老两口怀疑里面有猫腻,又得像办法把院子里的那两户人给迁走,最后这个院子还得落在自己手里,不能便宜了别人。

    但是洪涛目前还顾不上处理这个院子,他得先把那两处简单的房产弄下来,虽然和小院比起来那两处房产都不好意说是房子,但它们的利润也是不小的,而且作为公司的第一笔业务,还是很提振人心的,必须要搞定!

    和洪涛想象的一样,当两位不同房管所的管理员分别接到洪涛的电话之后,来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有一位甚至打车跑到了洪涛约定的酒楼里。当然这个事情不可能大家混在一起谈。这玩意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每多一个人掺合,洪涛就得多掏一份钱,不管人家帮没帮忙,这个嘴得封上,而且省不得,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万一你忘了一份儿,人家以为你看不起他。故意给你折腾捣乱,那就太麻烦了。

    虽然不是同时间同地点谈的同一件事情,但是两位管理员的反应基本相同,只要洪涛开口说求自己办理房子的事情了,那他们这份好处就算是没跑了,至于所里的领导签字盖章的问题,那就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了,当初洪涛和所里的人勾搭的时候,还是所长带来的。据说人家上面还有人。

    一旦打通了办事的环节,那事情办起来就是飞快,比什么政务综合大厅、减少审核手续都管用,只用了3天。原本被告知不符合手续的两口子就接到了房管员的电话,手续一切ok,到所里签一份协议之后,就可以当面从洪涛哪里拿走17万现款。对于另外一个房主那位酒鬼也是一样。到所里签一份协议,然后7万现款也是当面点清。

    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三间房子已经到了洪涛的名下。连上房款带给所里经手人和领导的好处费,一共花了29万。如果按照04年的市价,这三间房子大概也高不到哪里去,这时的房价还没进入飙升期,同期北京南三环三环外的新楼盘每平米也就5000左右,这还是产权房。

    由于是私下操作,卖得又是使用权,所以这两户的房子更卖不出市价,不过洪涛并没有玩命往下压价,明知道是占便宜的事情,就没必要计较那些分毫了,这是洪涛一贯的性格,所以前世里他始终也没发上财,性格决定成败!

    开门大吉!新公司成立短短一个月多月的时间,两处学区房到手,虽然现在学区房还不是很热,价格抄得也不是很高。但是不用等多久,就会有更多的人发现这块热土,然后扑进来,而房价也就水涨船高了。

    所以在这个热潮到来之前,手里能屯多少就屯多少,那些房子不是房子,比印钞机还管用。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这么多闲钱可以供你挤压好几年,所以这个玩意即使像洪涛这样的明白人,没有刘老板和桃心头他们的信任,也是玩不转的。

    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完,房子不能老没人住,那样还没等卖出去,就得全塌了,所以买房是一方面,后期的维护管理还得需要跟进。不过洪涛不打算自己去操这个心了,桃心头他们哥几个一直都喊着没事情做吗,现在事情来了。

    虽然这些房产名义上是房管局所有,一切修缮都包含在每月交得那几十块房租里,但是要等到房管局给主动上门维修,也是不现实的,能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吧。

    桃心头对于这些房子非常上心,立刻就准备着手加以休整,然后对外出租。不管这个租金和买房的钱比起来是如何的渺小,这也算是他和他那两个小伙伴有生以来依靠自己挣得第一笔钱,不高兴是不可能的,人生能有几个第一次啊。

    况且这些租金只不过是开胃小菜,按照洪涛的说法,再等几年,最好等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之后,再出手这些房子,那时候这些房子的价格可就不是十几万或者几十万了,甚至都不能再用6位数来表示,应该是直接在后面加一个零的节奏。

    本来心里就高兴,再让洪涛这么一忽悠,桃心头和他那两个小伙伴都快找不到车门把手了,不过洪涛很快又教育了他们一顿,这几个败家玩意居然打算在北京找包工队来把这几间房子修缮一遍,还舔着脸聊什么包工包料的问题。

    我呸!你们老家那边那么多外出打工的建筑队,就尼玛不知道回去找一个!北京的包工队,这得多贵啊,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要是这样玩,还不如直接拿出钱来,顺着二环路撒呢!

    桃心头丝毫没在意洪涛的蔑视语气,反而对洪涛更加佩服了,光是一个修缮房子就能搞出这么多道道来,看来这个挣钱是指日可待了,啥也别说了,谁让咱脑子没洪哥好用呢。

    不过咱也不气馁,脑子不成咱还有身子,不就是跑回老家去找包工队嘛!不就是把工钱尽量压低嘛!这对咱来说也不算个事儿,回去找咱爹去!包工队大大滴!不光得包工包料,工钱给不给都不一定,感和镇书记的公子要工钱,你还想不想在这一亩三分地混了!

    说走就走,桃心头听完洪涛的教诲之后,立马抓了一个小伙伴当陪同,开上他那辆路虎就出发了,临走还向洪涛保证,肯定不敢耽误了工期,连夜赶路,争取明天就把包工队给带来。

    “路上注意安全,车速慢一点,哪儿尼玛有工期啊!”洪涛听罢赶紧再叮嘱几句,看来刚才自己这个火儿拱得有点大了,别再把桃心头他们给烧死,万一这个路上再发生点意外,人家家长干不干另说,自己这个投资就得瞬间少多一半啊。

    桃心头还是挺靠谱的,虽然不像他说的一样第二天就把包工队给拉来,但是也没出入太多,隔了三天,他就带着包工队来了。具体这个包工队工钱怎么算、工期多长时间、用什么材料、把房子修整成什么样,这些琐碎问题洪涛就不去操心了。

    桃心头也不是傻子,只不过是见得世面有点少,亲身处理过的事情更少,现在正好可以让他实践实践什么叫生活,什么叫事业,什么叫挣钱。洪涛只是大概的叮嘱了一下房子的定位就不去操心房屋修缮的问题了,只需要定期过问过问就可以,别让他把三间普通的民房按照他家的档次给装修成宾馆就成了。

    三百四十四章曲线救国

    至于出租的问题,那就更好解决了,北京城里永远不愁租不出去房子。价格的定位也简单,根本不用自己去考察什么市场,你找家房屋中介,装成租房的人问问就大概明白了。找一家不放心就去多找几家问,然后把房屋位置、价格综合一下,这个租价就出来了。

    这件事情桃心头和他那两个小伙伴干起来很合适,正经玩意他们不会丁点,干这些破事一门灵。而且洪涛还特意叮嘱,那两间房子装修完了放放味道,然后就作为桃心头他们在北京的临时驻地了,别在天天泡宾馆了,有那个钱都快能买一间房子住了。

    解决完这两套学区房,洪涛还有一个大心病,那就是自己邻居家的那个小院。这个院子原来不留意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好,现在一开始倒腾房子,愈发的感觉到了它的珍贵,既然现在自己也算是半个房虫子了,那不再这座院子里下个虫卵都对不起自己这个职业。

    具体的解决之道还得依靠这几个月搭上的这些公职部门,那老两口不是不打算搞邪门歪道嘛!得,咱就不搞,至少不明着搞,搞也不能让他们发现不就完了。

    洪涛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把西城房管局的一位副局长给请了出来,这位也算是洪涛的老关系了,几个月里至少吃过了3次大饭,喝了3次大酒,度假村和洗浴城也去了不下3次,基本属于忘年交,一起漂过唱,就差一起分赃了。

    现在洪涛就打算给他一次分赃的机会,不过这位副局长听完洪涛的讲述,还没等洪涛说到分赃的那一部分,就笑呵呵的说了一句话,然后洪涛脑子里立刻就开窍了。后面分赃的事情也就不再提了。

    “哎呀,这个事情还是应该找所里出面协调啊,毕竟人家已经住了很多年,由我们出面贸然给人家调换房屋这不符合国家的政策。不过我们毕竟也是为了人民服务的,如果他的房屋出现了质量问题,比如被划到危旧房屋里面,我们也是要尽到我们的责任的,不能让人民群众住在这种房子里,那就是我们的失职了,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也必须进行调换。”这位副局长一边品尝着盘子里的龙虾肉,一边喝着杯子里的五粮液,一边用极其富有正义气息的语调说。

    “尼玛啊,什么叫人才?这就是人才啊!我琢磨了半个多月这件事儿,还以为有多么的困难,多么的棘手。你看看人家,短短几句话,事情就基本定性了,只要性质定下来。这个院子也就有了眉目了,剩下的问题就得靠自己去跑所里了,不过有了局里的指导性意见,所里基本也就没问题了。完全就是个跑手续走过程的功夫。”洪涛在听完这位副局长的讲话之后,脑子里就像是被注入了一丝仙气,豁然开朗。

    要说专业的问题就得找专业的人士来解决,往往他们都有让你想不到的解决方式。而且比你冥思苦想出来的各种方法都要简单、易行、更靠谱!

    副局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调整房子不是不允许,也不是完全违反政策,主要还是要看房管所采用何种方式向上级部门提交申请。你要是说老两口打算把院子卖了。那百分百没人给你签字盖章,好嘛,你买房子落一大笔钱自己揣起来跑国外享福去了,剩下我们一群二傻子在这儿帮你忙里忙外的调换房屋,凭什么啊!

    所以副局长又指出来,如果老两口院子里的那两家人住的房间定性成危旧房屋,这个事情就非常容易了,只要这个报告递上来,是个领导就敢签字盖章,而在这儿之后,你就是不想搬也得搬了,这个院子不久空下来了吗。然后既然是人家老两口的空院子,又是私产,那想卖就卖呗,只要按照国家的要求该上税的上税,该缴费的缴费,房管部门也会给你出具相应的材料。

    当然了,副局长并没有这样说,这些都是洪涛自己脑补的,不过副局长话里话外的含义就是这些东西。在中国讲究敲锣听声儿,说话听音儿,中文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么长的历史中,人民赋予了这种语言各种神奇的表达方式,其中就有含蓄这么一种。

    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说话就必须要含蓄,比如你看到一个花生,那你不能直接说这是一个花生,你得说: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

    这样说不是啰嗦,而是非常有必要,万一这个玩意不是花生,或者上级领导说它不是花生,那你说他是花生不就有了大麻烦了吗?和谁对着干也不能和领导对着干啊,而且这种事情还不好圆场,你说是你能力不足把花生认错了呢,还是说领导眼光不准,把花生认错了?

    都不成,你认错了,那是你能力有问题,换人吧!领导认错了?你敢这么说,就不是换人的问题了,你干脆就别在这个单位里混了,一连串小鞋让你小子自觉滚出这个单位甚至这个系统,哭都找不到庙门。

    所以但凡需要表态的时候,领导都会选择一个政策性比较强的说辞,这样说才不会犯错误,即使是洪涛以后哪天玩陷了,让政府给抓起来了,也咬不到这位副局长丝毫,人家只不过是把国家的房屋管理政策背了一遍,能有什么错误呢?

    这还是比较熟的关系,人家才会费心费力的去给你造这个句遣这个词,要是关系一般,人家只会给你留下一句话:这个问题还是很难办的,我回去再向领导汇报一下,研究研究。

    既然问题解决了,洪涛也没吝啬钱,分赃的事情人家都给咱省了,那这点小钱该花!必须花!于是饭后就是唱歌、泡澡这一系列了,当然那位熟悉的妈妈桑的电话也得拨一个,由于洪涛找她的次数日渐增多,现在他已经成为了那位妈妈桑和她旗下的那些小姐眼中的大客户了,说去哪儿都成,再也不扭扭捏捏的装蒜,倍儿有面子!

    第二天一大早,洪涛就按照这位副局长暗示的这个方案,首先就是找到了管理自己家这一片的房管所的所长,丝毫没有掩饰什么,直接就提出了这个方案,然后在隐晦的表明,这些招数并不是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得到了房管局里高层的指点。

    洪涛这片的房管所所长属于第一波被洪涛拉下水的,而且他还掌管这洪涛自家的小院,所以洪涛在公关力度上肯定要偏向一点,两个人的关系算是比较近的。

    听完洪涛的明说和暗示,这位所长基本也就明白了,对于洪涛所暗示的高层关注,他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像这样专业的主意,绝对是来自专业人士的点拨,至于这个专业人士是不是来自高层,那就是不是这位所长需要关注的了。

    洪涛这个小伙子他已经侧面打听了打听,而且他和高胖子也算是工作上有接触的熟人,对于洪涛背后的能量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既然人家拿出了可行性方案,而且这个院子的问题拖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现在有了解决的可能性,对于这位所长来说,何乐而不为呢?既能切实解决管片内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又可以收到一笔小小的好处费,这是双赢啊,至于洪涛到底是赢还是输,那就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了。

    三百四十五章大忽悠

    当下,这位所长大笔一挥,房管所里负责修缮房屋的组长就接到了一份指示,大概内容就是接到了某某某群众的举报,某某某号的房屋出现了危旧险情,让这位组长去进行仔细的评估,然后按照程序汇报。

    这是一张在外人或者行内人看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工作指令,不过在这位负责房屋修缮的组长眼里看来,却完全不是这么普通。这位组长也是所长的亲信,否则这种充满了油水的事情也轮不到他头上,在前往洪涛那个邻居家院子进行正常的工作评估的路上,这位组长又向洪涛询问了几个看似平常,但是很有深意的问题,当得到洪涛肯定回答之后,这位组长基本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洪涛家的这位邻居家的院子虽然属于是私产,但是在危旧房屋管理这方面还是要归房管所管理的,所以房管所派人来查房也是非常正常的。院子的主人也就是想卖房的那老两口今天也在家,还算是热情的接待了前来查看的房管所工作人员。

    那位组长也没和老两口说什么,只是在房子里转了转,就告辞走了。然后一份有关某某某号院子里、3间东房和2间南房由于年久失修、保养不善,水泡虫咬,结构发生不可逆损伤,房屋目前已经属于危旧房屋的报告就出现在了房管所所长的桌面上。

    所长也是个雷厉风行的脾气,大笔一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批注,再盖上单位的公章,本来想找人给送到局里去,不过又转念一想,还是给洪涛打了一个电话,让洪涛帮忙找辆车,送他去局里递交一份文件。

    洪涛接完电话。后槽牙都快乐出来了,人家所长并不是真的要蹭他这趟车,人家自己有车,虽然赶不上桃心头这辆路虎高档,也没必要特意来电话指定让洪涛送他去局里。人家这是在向洪涛表功呢,意思是你看看,你的事情兄弟我真是当自己的事儿去办了,上午说的下午就往局里送文件了,至于到了局里能不能批准的事儿,那就得看你自己了。我这边的工作算是帮你干完了,该表示的赶紧表示吧。

    表示是必须的,洪涛在车上放好一个普通的纸提袋,标得是稻香村的糕点,里面也确实有一盒糕点,这是洪涛在来的路上顺手买的,不过糕点盒子包装里略微多了一点红灿灿的纸片,数量也不是太多,100张而已。

    “魏叔。咱婶让我帮她买了点点心,您正好给带回家去,让嫂子看看是不是她要的。”洪涛把糕点袋子递给那位所长时是这么说的,其实都是p话。他连这位魏所长的妻子到底长什么样儿都没见过,帮着买个球的东西。

    不过话还得这么说,意在提醒魏所长,里面除了糕点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拿回去仔细看看,别真的给当糕点送人或者扔喽。

    魏所长是位年近50的老干部了,对于这些道道儿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深刻了解。当下连问都没问,很自然的提着糕点包就下车了,临了还大声招呼让洪涛没事儿去家里玩,这些都是给房管所的门房和闲人看的,一方面表示了他和洪涛的关系不一般,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个点心包只是一个小辈送的点心包儿,别瞎琢磨。

    那么糕点包里的那些红纸片的数量所长到底满不满意呢?这个东西就不能当面问了,就算你问了对方也不会直接表示。这些东西都是心照不宣的层次,说明白就没意思了。

    至于对方到底满不满意,暂时你还看不出来,不过下次你再求人家办事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你上次的意思到底够不够意思了。不过洪涛自信还是很能把握其中这个度的,这个数量既不会让这位老所长有什么惊喜,也不会让他感觉到什么不满。

    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这种感觉最好,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事情办理得很是顺利,报告递到了西城区房管局只有区区一周,洪涛就接到了房管所魏所长的电话,电话里说报告已经批下来了,只差最后一个手续就可以进入落实阶段。

    魏所长的这个意思就是报告中的内容已经批了,你该干嘛就赶紧干嘛去,等你那边和房主谈好了,我这边最后一个手续也就走完了,如果你那边谈不好,我这边最后一个手续就拖着不走,这样的话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洪涛的前期投资,不会被别的人钻了空子,把这笔买卖给抢走。

    你看看,这真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不仅帮你办事,还帮你料理后事,上哪儿去找这么贴心的管理人员啊!

    洪涛撂下电话就去敲邻居家的门了,见了那老两口也没多废话,直接挑明自己是来买房子的,让这老两口给开个实在价格。

    老两口显得非常诧异,他们卖房子的事情并没有四处张扬,甚至连自己的亲戚都没告诉,只是咨询过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可是这位邻居家的小青年是怎么知道的呢?

    除了诧异之外,这老两口还对洪涛的经济能力表示了怀疑。虽然双方很少接触,但是当邻居当了几十年,就算是瞎子也能大概了解周围住家的一些信息。洪涛家的大概情况他们还是清楚的,父母双亡,就洪涛一个人,大学倒是毕业了,但是也没什么正当职业,无非就是在后海边上开了一家渔具店,平时遛弯的时候经常可以路过。此外就是他们家的院子里还住着两位外国夫妇,如果经济条件能买得起院子,还用把房子出租给外人?

    对于老两口的这些疑问,洪涛没有一一仔细解答,只是说买房的钱是父母留下的,还有一部分是舅舅给的,而且买这个房也是替舅舅来买,自己就是个经手人。

    老两口虽然有点半信半疑,但是看洪涛说得挺认真,而且他也不是个不正经的孩子,至少也是上过大学的,所以尽管觉得不太靠谱,还是把洪涛当成了一个大人,把房屋的价格报了出来。

    当洪涛听到这么一个院子只卖120万的时候,差点没忍住乐出声来,听老头的意思,这个院子的土地是国家的,房子就按照现在的市价计算,一共4间正房、5间偏房,和一起就算2套三居室和1套两居室的价格,差不多和3、4000一平米,就是此时北京三环左右的房屋均价。

    不过这老两口也是实在人,说完价格就把这个院子出售的难题也告诉了洪涛,并且对于这笔买卖不抱什么信心,因为房管局他们老两口已经跑了好几趟了,别说局长了,连副局长甚至处长都没见到,只是一个办事员接待了他们,面无表情的听完他们的陈诉,然后表示会向相关领导汇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您放心,我听说咱们这一片开始危房改造了,前些天不是有房管局的人来查房了吗?我有个同学就在房管局上班,听他说咱们这片很多都是危房,属于这种住户都得搬走,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您这里的房子也给划进去了,那这个房子咱们就按照现在谈的价格卖给我,如果没划进去,那我也就死心了,再去找别的合适的院子给我舅舅买,您二老觉得呢?”洪涛编瞎话从来不打草稿,脱口就来,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里面百分之八十都是真的,不过最重要那百分之二十都是假的,这样的瞎话才更具欺骗性,赶上有心人去一打听,肯定是有这么回事儿。

    三百四十六章得手

    “还真别说,前几天是来了房管所的,说是查房,不过我家这个房子前几年刚刚翻修过,恐怕轮不上危旧房屋吧?”老天太一听洪涛这话,立马有了回应,不过还是不太相信。

    “嗨,咱这不是先这么定嘛,万一也给算上了,那您就卖给我,如果没算上,那就再说呗,您看成不成?”洪涛继续忽悠。

    “成,方正我们也要卖,卖给陌生人不如卖给你,好歹咱们也是邻居,我和你父亲还算是比较熟,大家都是教书的,聊得到一块儿,你也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真要能卖给你我反倒舒服点。”老头一看在家里就是说话算数的主儿,根本没征求老太太的意见,直接就给答应了下来。

    “那好,明天我去找个律师给咱们先弄一份买卖合同,或者您去找也成,这个费用我来出。您二老也是老知识份子,咱们就按照法律法规正经办事儿,这个房子也不是个小事儿,放在我这样的普通人家里,算是一辈子顶天的大事儿了,能办的手续咱都给办全喽,您二老看看这样可好?”洪涛很能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有些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和小辈做买卖总是担心自己吃亏上当,但是又不好意思提出太苛刻的条件,所以有的时候显得不够利落,瞻前顾后。所以自己干脆把这些不好意思都给说出来,这样让老人也放心,办起事儿来就麻利多了。

    “嗯,你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好,办事儿就得守法依法,律师的事情你就不用忙了,我们老两口也不缺那两个钱,既然是我们卖东西,当然是我们去找律师,你还年轻。还没结婚吧,能省点就省点,赶明给自己娶媳妇用,你也是个可怜孩子啊,父母走得早,得自己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啊。。。。。。”老太太让洪涛这些话给打动了,连洪涛的律师费都给省了,后面就是动了恻隐之心,不住口的开始扯闲篇。

    洪涛丝毫没有烦的感觉,这老两口都算是知识分子了。至于算不算高级的,他也不清楚。不过他们的做派都比较清高,轻易不和这片的其他邻居接触,当初自己当大学老师的老爹活着的时候,对这老两口还是挺尊敬的,有时候见面还能聊几句。

    所 (精彩小说推荐:

    ) ( 游钓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3/313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