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神医 第 4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宋念遥听自己居然还是县委办副主任,眼眶一下子红了,哽咽着对龙书记说:“谢谢龙书记,谢谢县委的各位领导!”

    说完这句话,她就抬起眼睛,望向站在龙书记背后不远,正微笑着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的黎影,心里只觉得一阵温暖,一阵感动,本来一直强忍着的泪水终于缓缓地从脸颊上流了下来……

    五一节过后,黎影把重点精力放到了药材研制基地的“逍遥露”药液的研制方面。已生产的一万瓶药液,都放在冷藏库守着,一律是蓝色瓶子、橙红色盖子,一排排摆在垫着棉花的药箱里,看上去非常舒服。

    由于还没有在人身上做临床试验,所以这第一批药液还都是样品。

    这天中午,黎影正在药材基地和几个化验师一起分析药液里面所含的化学成分。大概两点钟的时候,放着很多试剂瓶子、管子的桌子忽然间剧烈地晃动起来,那些瓶子和管子全都掉到地上,“哗啦啦”摔得粉碎。

    黎影他们还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忽然感觉到地上开始微微晃动,整个实验大楼也好像开始摇摇晃晃。

    “不好,这是地震!”

    黎影率先反应过来,一把拉过那两个化验师,飞快地钻出实验室,从安全通道跑出实验大楼,站到外面的操坪里。

    这时候,很多人都从实验大楼和职工宿舍里面跑出来。有几个正在午休的妇女衣服都来不及穿,就穿着一条三角裤,惊惶失措、大呼小叫地跑到了操坪里,引得很多男人都把目光投向她们那白生生的大腿,而她们则浑然不觉。

    当大家都跑到操坪上以后,却发现房屋的晃动早已经停止了。

    聚在操坪里的人中,很多都是药材基地的高级工程师和技师,都是些见多识广的人物。在惊魂稍定之后,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和分析起来,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不是本地发生地震,应该是邻近某个省的强烈地震的余波传到了这里。因为天南省所处的地方,是在地壳板块的中间,不是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构造很稳定,不可能会发生强烈地震。

    接下来,大家又忧心忡忡地分析了一下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有的说是甘凉省,有的说是云溪省。虽然大家分析的地方不一样,但对地震强度的预测却都差不多:这次地震不管发生在哪里,它的余波既然能够传到天南省来,就证明震级肯定很高,起码都是7。8级以上……

    大家在操坪里议论了十几分钟,那几个穿三角裤的妇女这才突然想起自己几乎等同于**,陪着这么多男人在操坪里站了十多分钟,全都羞得“妈呀”一声,捂着脸便往楼上奔,引得下面的男人发出一阵阵哄笑。

    黎影回到实验室后,首先便打开电脑,只见在某门户网站的首页赫然跳出一行大字:“××网最新消息:据华夏国家地震局消息,今日13时50分,川都省川北市发生7。8级以上强烈地震,震中在川北市熊虎山下面的秀水镇。目前,尚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情况报告。有关本次地震的消息,本网将派出记者前往震区进行深度报道。”

    黎影看到这里,只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里:上次苏晓丹告诉过自己,她们拍戏的地点正是熊虎山,而她们落脚的地方,正在熊虎山下的秀水镇!

    、第三百一十章搜救分队

    ?黎影赶紧拿出手机,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拨打了苏晓丹的电话。。

    然而,电话里传出的语音提示却让他的心里一片冰凉:“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黎影不死心,又拨打了谷黎明的手机,里面传出来的仍然是那个无法接通的提示音。

    黎影只觉得自己的心“砰砰砰”地跳得像有几十面鼓在胸腔里同时敲响,血液一股股地直往头顶涌,冷汗一股股地直往地下掉,一时间呆在电脑屏幕前面,眼睛紧紧地盯着那几行报道地震消息的触目惊心的大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这样呆坐了几分钟以后,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看号码,是杜书记家的座机。

    接通电话后,只听杜夫人在电话里焦急地问:“笑天,你有丹丹的消息没有?刚刚老杜打电话过来,问丹丹是不是在川都省川北市拍戏,还说那边发生了特大地震。我刚刚打丹丹的电话,打不通。你能不能和他的导演联系上?我现在担心死了。要是丹丹有个好歹,小虎子可该怎么办啊!”

    黎影定定神,安慰杜夫人说:“叶姨,您先别急,我再和丹丹的同事联系一下,应该没事的。”

    此时,黎影口里虽然安慰着杜夫人,但心里已经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了。挂断杜夫人电话后,他便紧紧地盯着电脑,关注着上面传过来的关于地震的消息。

    但是,两个小时过去后,网上只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今天下午15时,内阁总理已乘飞机赶往川都省地震灾区。灾区情况仍然不明。但据国家地震局传出的消息:北川市此次地震震级为8级。”

    看到这里时,黎影再也坐不住了,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匆匆奔出实验大楼,驾车赶回县委,找到龙书记,焦急地说:“龙书记,我想请几天假,赶到川都省地震灾区去。我有个很重要的亲戚正在川北市的熊虎山拍戏,现在怎么也联系不上,估计是遇到危险了。那里正是此次地震的震中,我想快点赶过去,看能否利用我的逍遥宫把她救出来,顺便多救几个灾区群众出来。”

    龙书记知道他的逍遥宫很厉害,治疗各种跌打损伤立竿见影,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基本上就能救活,于是很爽快地说:“好,我批准!这样吧,我们干脆组织一个小小的救援队,由你带队,明天清早坐飞机前往川都省,争取成为第一批进入灾区的救援队,你觉得怎么样?”

    “行!龙书记您安排吧,最好选派身体素质好、有一定医疗技术的骨干人员。另外,我准备从药材基地带1000瓶逍遥露药液过去,万一那边有急重病人,又来不及救治,可以考虑试用一下逍遥露,看有没有效果。我刚刚与邢总商量好了,他也同意。”

    “哦?

    龙书记很感兴趣地眯起眼睛,深思熟虑地说:“这是好事啊!如果这种药液在灾区实验有效果,那可是轰动世界的新闻,其广告效应比什么都强。当然,我们不是去打广告的,但如果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这种药液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不要我们自己宣传,各大新闻媒体就会连篇累牍地报道。以后,逍遥露可能就会声名远扬了。”

    黎影只是想起要用“逍遥露”去试验一下能否救人,没想这么多。此刻听龙书记这么一说,果然有道理,便又打了邢利华的电话,把龙书记的话告诉了他,并要求他再调1000瓶药液,准备明天由救援小队带往地震灾区。

    当天晚上,电视和网络上开始不间断地滚动播出地震灾区的消息:在紧邻北川市的两个重灾区,先后发回里灾区的照片和人员伤亡情况统计数字。但是,北川市却因为地处北部山区,所有进入该市的道路都已经在强震中毁损,车辆和救援人员无法进入。而且,北川市所有通讯设备都已经破坏殆尽,没有任何消息从灾区传出来。整个北川市成为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从飞机航拍的情况看,北川市上空浓烟弥漫,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下面房倒屋塌、一片狼藉的惨状。据初步估计:北川市70%的房屋和建筑物已经坍塌。北川市西面紧邻熊虎山的一座山峰,已经崩塌下来,掩埋了三分之一个城市。由此,有关专家判断:北川市的伤亡将异常惨重。

    而黎影最关心的北川市秀水镇,则完全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飞机在航拍时也拍不到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小镇。

    当天晚上,吴水县赶赴地震灾区的搜救小分队就成立了,包括黎影在内,总共16个人。其中,有专业矿山救护队员10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外科医生各两人,另有一个民政局的干部作副队长,协助黎影带队。

    晚上八点,搜救小分队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上,大家分析了一下进入灾区的途径:从现在的情况看,像他们这样的小救援队,在公路毁损、交通中断的形势下,要进入灾区展开搜救活动,只怕会非常困难。而且,在现在灾区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为他们的安全着想,肯定不会支持他们贸然进入灾区。

    果然,就在他们开会的时候,电视上就播出了有关部门发出的通告:现在灾区情况不明,余震很多,而且震级很大,建议各地的搜救队伍最好不要自行进入灾区。现在暂时由部队先行进入,探明情况,扫清障碍,再统一调度安排搜救队伍进入灾区……

    黎影一看到这条消息,就急了起来:因为他从很多地方看到过有关地震救灾的基本知识,知道在地震发生后72小时是最佳救援的“窗口时间”,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的心理和生理还能支撑,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线,生还的可能性就很小。

    现在,虽然不知道苏晓丹和摄制组的人员到底遇没遇险,但是,他们所处的位置正是地震的震中,只怕很难幸免。如果自己不早点赶去,万一苏晓丹还被压在地下,错过了救援时间,自己就会后悔一辈子……

    想到这里,他断然说:“各位队友:明天我们一定要赶赴灾区。我想了一下:每次发生灾情,冲在第一线的肯定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我们要想早点进入灾区,只有一个办法:跟随部队进去!大家觉得怎么样?”

    那个姓王的民政局的副局长疑惑地问:“我们一个小小吴水县的搜救小分队,部队会同意我们跟他们走吗?再说:电视上报道了,到现在为止,短短的七八个小时,北川已经发生了五级以上的余震四次,估计近几天还会有更多更大的余震发生。我们即使进去了,也会非常危险啊!”

    黎影听他的语气中有畏惧之意,心里很不高兴,说:“王局长,你如果害怕去灾区,现在你可以退出。抗震救灾本来就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也要做好自身受伤甚至死亡的思想准备。不过,有我在这里,你们大家都可以放心:龙书记之所以要我组织一支搜救队伍去灾区,就是因为我有一点功夫在身,可以多挽救一些垂危者的生命,可以多救活一些人!你们不管谁受了伤,只要还有一丝气,我就可以救治。这一点请大家放心。而且,我会相机行事。如果是太危险的地方,我不会让大家去冒险,最多我自己进入。至于与部队联系的问题,不要你们操心,我自会安排好。”

    那个姓王的副局长将信将疑地点点头,不敢再说什么。

    散会后,黎影立即拨打了黎青山的电话,告诉他自己组织了一个搜救小分队,准备跟随西南军区的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开展搜救活动。

    黎青山此时正在紧张地调度安排部队救灾事宜,听到他的请求后,有点不耐烦地说:“笑天,我现在正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全力以赴安排部队抗震救灾事宜。你不要用这样的小事情来打扰我!再说,你一个小小的吴水县的救援分队,能救几个人出来?到时反倒给我的部队添乱!”

    黎影固执地说:“大伯,您是知道的:我身上有逍遥功,对各种信息非常敏感,在探查生命迹象方面有优势和特长。而且,我的气功有起死回生之效,对于那些伤势很重又得不到及时救治的生还者,可以给他们救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要去救小虎子的妈妈。她也在灾区里面,目前生死不明!”

    小虎子的事情,黎影在一个月前就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和大伯,所以黎青山知道他。当时,黎青山还很高兴地说:没想到笑天也有儿子了,还一定要他抽时间带小虎子到部队去给他们看看。

    现在,当听说小虎子的母亲也在灾区,并且生死不明之后,黎青山终于答应黎影,让他明天带着救援分队坐飞机赶到川都省会,到军区等候与下一批救援部队进入灾区。

    、第三百一十一章高空伞降

    ?到达川都省会的机场后,黎青山专门安排了一台军车前来接黎影他们到军区驻地,准备在那里等候跟随下一批进驻灾区的部队进入北川市。。

    在快要到达军区驻地时,黎影他们立即就感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只见公路往西北的方向,一队队军车像一条条长龙,盘旋蜿蜒往川北市而去。每辆车前面都挂着“抗震救灾”的横幅,一排排士兵神情肃穆地站在军车上,很多人都背着或是拿着搜救工具。在不远处的一座军营里,大量的士兵正在迅速集结,估计这就是下一批出发的救援部队。与此同时,在附近的军用机场,不时有侦察机和军用运输机“轰隆隆”地飞上天空,又从黎影他们的头顶掠过……

    到达军区司令部以后,十几个人稍事休息,黎影便独自走进黎青山的办公室,向黎青山请求跟随下一批部队进入川北市。

    黎青山对黎影说:“你们目前还不能进入川北市。现在,我们有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到灾区外围,正在抢修通往川北市的道路。近两天,我们还会有更多的部队集结到灾区,估计届时参与抗震救灾的大军将达到10万以上。但是,目前川北市还是一座孤岛,没有任何消息从里面反馈出来,外面的部队又进不去。为此,我们按照军委的指示,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在明天中午十二点之前一定要派空降兵进入川北市区,摸清那里的灾情,了解伤亡情况,掌握重点灾害区域,并搭建起一条内外联系的信息渠道,为我们的后续人员、物资和装备大规模介入灾区提供基本信息。同时,他们还要和当地政府联系,组织开展自救工作。因此,你们必须等我们的空降兵进入川北市,摸清里面的情况,同时还要等我们的工程兵把道路修好,才能进入里面开展搜救工作。”

    黎影听完黎青山的话,登时就急了:找这样算来,他们这支队伍至少要到两天以后才可以进入川北市。而到那时,已经是地震之后的第四天了,早已经过了救援的黄金时间。在这两天内,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救援不及时而死去。其中,很可能就包括苏晓丹和谷黎明等人……

    于是,他便向黎青山请求道:“大伯,我想跟随空降兵伞降进入川北市。我身负逍遥功,早进去一小时,很可能就会多救活几个甚至十几个生命垂危的灾民。同时,我还得尽早赶去秀水镇,找到苏晓丹她们落脚的地方,去看看她还活没活着。”

    黎青山大吃一惊,用怪异的目光看着他,说:“笑天,你开什么玩笑?你知道这次伞降的风险吗?首先,空降的地点是在高原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非常复杂,而且估计只能从五千米左右的高空跳伞,难度非常大;其次,这是我军空降兵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情况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其凶险可想而知;第三,川北市本身就属于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000多米,如果在其上空5000处空降,就相当于到了海拔8000米的高度,和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相差都不大了。一般的人,在上面都会严重缺氧。而且,在那样的高空,还会结冰。最后,最主要的一点是:你没有任何跳伞经验,连一点基本的跳伞常识都没有,在这样复杂凶险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你绝不能去冒这个险。”

    黎影想起苏晓丹现在可能正压在某个废墟下面,度日如年地等待别人去救援,心里就是一阵绞痛——虽然,她也许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也许也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就香消玉殒了。但是,他宁愿相信她还活着。只要她还活着,以她坚强不屈的性格,是绝不会放弃求生的**的。而这一点,对身处绝境中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始终充满希望、始终充满求生意志的人,往往在相同的困境中,会比那些意志薄弱、自暴自弃的软弱的人要存活得更久……

    因此,在听到黎青山的规劝后,他坚决地说:“大伯,这次不管是什么情况,也不管会遇到多大的风险,我都会去救丹丹、救其他需要我救的人。您所说的风险,我考虑了一下,对我来说,应该问题不大:我练过逍遥功,高空缺氧和寒冷对我来说根本没任何问题,我的真气足以保证我客服这些困难;我虽然没有跳过伞,但我心理素质过硬,绝不会在空中产生慌乱情绪,只要教练告诉了我拉伞绳的方式,顺利打开了降落伞,我就可以安全降落,这一点您完全可以放心。”

    这时候,黎影的父亲冷继道听说黎影来到了军区,便从黎青山家里赶过来和儿子见面。在问过了基本情况后,得知小虎子的妈妈现在还在地震灾区生死未卜,顿时也急了,对黎青山说:“哥,你就不要拦着笑天了。难得他有这份情意。不管小虎子的母亲最后结果如何,你让他去尽一尽他的责任。再说,他自己身上有这么好的功夫,不管别的,自保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黎青山听冷继道也这么说,不好再阻拦,只好打电话叫来一个参谋,让他连夜送黎影到空降师去,并安排他成为第一批伞降到川北市的人员。

    黎影回到小分队住的地方,告诉他们:自己准备跟随空降兵先进入川北市,让他们在这里静候消息,等通往川北市的道路畅通以后,再随大部队进入。到时他会来找他们。

    在临走时,黎影又从那2000瓶“逍遥露”里面拿出100瓶装进自己的背包里,准备用于空降以后的急救。

    第二天,三十几个空降兵从早晨八点就在机场开始等候。但是,前方传过来的消息却始终是空中能见度太低,云层中完全没有可以看到地面的空隙,不宜开展伞降行动。

    黎影不时抬头盯着天空中黑压压的云层,恨不得像小时候大人骗自己时所说的那样,只要将手往那些乌云一指,心里再默默地念几声:“乌云走开,乌云走开!”然后那些乌云就真的散开——可惜,这仅仅是一个大人逗小孩子玩的把戏。自己虽然练了逍遥功,但对那黑压压的乌云却毫无办法。

    好不容易等到十一点四十分,前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在川北市的上空,云层之间露出了一块可以俯瞰地面的非常狭窄的空隙。这块缝隙虽小,但只要飞行员技术过硬,采取分批空降的方式,应该可以送一部分空降兵伞降。

    于是,这三十多个空降兵加上黎影,在一个叫做张博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带领下,携带所有伞降装备和通讯设备,跑步奔向早已停在机场里随时准备起飞的一家大型军用运输机。随行的还有两个军区报的记者,正一边往飞机跑,一边不时回头摄像。

    这次伞降的指挥官张博知道黎影是黎司令的亲侄子,所以对他特别照顾,吩咐两个经验丰富、体能很好的伞兵照顾黎影。可是,在向飞机奔跑的过程中,这两个伞兵发现:黎影的速度远比他们快了很多,一下子就把他们甩到了后面,并且紧随着张博率先登上运输机。

    不久,伴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马达轰鸣声,运输机滑翔起飞。起飞两分钟后,飞机上升到近五千米的高空。

    机舱内,教练员开始逐个检查战士们的伞降设备和其他工具。张博趁此时机,抓紧对战士们进行最后的叮嘱:“同志们,通过卫星云图观测,我们的空降点上空的云层缝隙很小,大家等下跳伞时要要以最快速度出仓,争取多跳几个战友下去。同时,由于我们着陆的空降点地面很不平整,有山坡、有石头,在附近还有一条河,大家一定要注意把握以下着陆点,注意观察地面状况,防止发生意外。此外,我们彼此之间要注意不要把距离拉得太大,不管我们的高度差如何,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朝一块儿走,不能分散队形。听明白没有?”

    “明白!”

    正在接受装备检查的战士们齐声高喊。

    此时,由于机舱内缺氧,很多战士开始感到胸闷头晕,脸上都露出难受的神情。只有黎影若无其事,没有任何不适的反应。

    不久,张博便接到了指令:“飞机能够看到地面目标,可以实施伞降!”

    一个指挥官听到张博传达了指令后,站到机舱门口,开始做战前动员:“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的老百姓、灾区的群众正在期盼着我们去救援!我们跳下去以后,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灾区这边的情况摸清楚,并反馈给上级领导,好让中央和军委的领导能够知道这边的情况,及时作出决策,派出应急分队过来,把灾区群众给救出来!大家有没有必胜的信心?”

    “有!”

    战士们虽然身体都因缺氧和寒冷而感到很不舒服,但这一声回答却全都铿锵有力,震耳欲聋的吼声在机舱里久久地回荡

    、第三百一十二章地底深处

    ?地震发生的时候,苏晓丹刚刚躺在一张老式乌木雕花床上,拍完一个小丫头给她喂药的镜头。。

    她们拍戏的地方是旧社会川都省最大的地主和军阀在熊虎山脚下修建的一栋西洋式别墅里。但是,这个军阀在别墅里摆设的东西却又全部是华夏国的传统式样的家具。比如这张乌木雕花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张乌木雕花床,是由一整根的乌木剖开制作而成,珍贵无比,价值连城。

    乌木又称为“乌沉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古时候,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将地上的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和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长达数万年的炭化过程,最后才形成了乌木。故此,乌木又称“炭化木”。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工艺品、佛像、护身符等物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乌木质地坚硬无比,堪比金铁。由于质地致密,放在水里会自然下沉。用乌木制作的床,不仅结实耐用,而且永不生虫、永不腐朽。夏天人睡在床上,根本不要挂蚊帐,因为这张床有自然驱蚊的效果……

    幸运的是,由于秀水镇避居川北山区,加之此地民风淳朴,所以解放后这栋小洋楼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里面珍贵的家具和装饰还被保护了起来。近几年,这栋小洋楼又成为了很多影视剧的取景之地。

    谷黎明这次拍的电影是一部反映解放前一个封建家庭内部倾轧的伦理剧,苏晓丹在里面客串一个姨太太的角色。

    此时,她穿着红色的旗袍,慵懒地侧卧在那张垫着厚厚的棉被和绒毯的乌木床上,一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刚刚给她喂了药,正端着碗走开。至此,这个镜头拍完。

    谷黎明站在门口,让助手给摄影师和苏晓丹每人拿来一瓶矿泉水,让大家休息一下在接着拍。

    苏晓丹接过助手丢过来的矿泉水,刚想去拧盖子,忽听天崩地裂般一声巨响,宛如附近爆炸了一个大炸药包。跟着,地面便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摆在她面前的摄像机、桌子、茶几全都倾倒在地。那两个站在房子中的摄影师和那个还没有走出门的丫鬟,在地上立足不稳,全都惨叫着摔倒在地。

    谷黎明最先反应过来,大吼一声:“快跑!这是地震!”

    他刚喊完这句话,小洋楼的二层和三层的墙壁便“轰隆隆”倾倒下来,把苏晓丹她们所在的房间掩盖得严严实实。

    谷黎明见势不妙,赶紧拉着一个男演员就往院子外面跑。可是,他刚刚跑出那张铁门,旁边的围墙就倒了下来,把他的大腿压在废墟里面……

    而此时,在他们拍戏的那间卧室里面,两个摄影师和那个演丫鬟的女演员被“哗啦啦”倾倒下来的砖石当场砸得血肉模糊,哼都没哼一声,便相继死去。

    苏晓丹在谷黎明喊出那一声之后,立即便醒悟过来,在一阵天旋地转般的晕眩感觉中,凭借自己超强的自控能力,翻身滚到乌木床的最里面。那里,有结实的木格子拦住外面的砖石。床的顶部也有乌木顶板,那铁石一般的厚厚的木板,暂时挡住了从上面掉落下来的砖石。

    与此同时,苏晓丹伸出双手,牢牢地抓住了床里侧的木格子,不让自己从不停地剧烈晃动的床上面跌下来。

    但是,紧接着,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铺着青石砖的地板在晃动了将近一分多钟后,从床底下开始,忽然裂开了一道口子。仅仅几秒钟后,这道口子处忽然像有一条巨龙在地下拱动一样,两边的地面先是往上慢慢凸起,然后又是“轰隆隆“一声巨响,床底下的地板豁然裂开,露出一道断崖一样的大坑。跟着,这张乌木床便笔直地往大约十米深的坑底掉落下去。

    与此同时,屋顶的砖瓦跟着掉落下来,很快就填满了这个坑。由于这栋洋楼也是钢筋水泥结构,所以也有水泥板掉落下来,正好在乌木床周围架起一个三角形的支架,顶住了上面的砖石。否则的话,即使乌木床再结实,也是顶不住两层楼的砖石的重压的。

    在乌木床垂直掉下去时,苏晓丹下意识地紧紧抓住床格子。但是,在床落到地上的一瞬间,她有点惊慌失措,便抽出右手,想抵住床板,以缓冲下坠之势。但就是这个错误的举动,让她的右手在巨大的冲击力下,腕骨被折断,痛得她差点当场晕倒过去。

    幸好,这张床上铺设的垫被很绒毯很厚,床在下坠过程中有收到两边土壁的拦挡,所以速度并不是特别快,苏晓丹除了腕骨骨折外,身上其他地方并没有受伤。

    而且,由于上面掩埋的砖石之间有钢筋和水泥板架空,虽然缝隙很小,但外面的空气还能够进来。加之由乌木床和几块水泥板架起的这个空间也还算大,所以里面并不是很闷。

    等到所有的响动都停止后,苏晓丹忍着右手手腕处钻心的疼痛,胆战心惊地轻轻从床上坐起来,借着从钢筋水泥的空隙处漏进来的一点点亮光,四处寻找可以在自己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发挥用途的东西。

    当眼睛渐渐适应黑暗之后,她终于发现:在床底下不远的地方,有一瓶矿泉水,正是自己刚刚没来得及打开的那一瓶,也随着床铺滚落下来,居然没有被砖石掩埋。

    苏晓丹看到这瓶矿泉水,如获至宝:她虽然从没有经历过地震,但从很多资料上了解过:人在地震中,被埋在废墟底下的时候,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东西就是水!俗话说:“饥饿易忍,口渴难耐!”一个人不进食,可以维持6…7天不死,有的持续时间还要长一些。但是,如果人不喝水,绝大部分会在三天之内死掉。所以,这瓶水对苏晓丹来说,简直就是绝境中的一束生命之光!

    苏晓丹小心翼翼地爬下床来,把那瓶宝贝水捡起来,珍而重之地搂进怀里。然后,她抬头分别向头顶、两边打量,试图寻找一条爬出去的通道。但是,她很快就绝望了:头顶是厚实的水泥板和层层砖石,上面还不知堆积了多高;东边和西边是裂开的土壁,南边和北边也被废墟严严实实地盖住。凭自己一个弱女子的力气,要想扒开那些废墟,那是痴心妄想。

    她又试着仰头高喊了几声:“有人吗?上面有人吗?救救我!”

    喊完后,她侧耳倾听,上面却是一片死寂。只有那些砖石受到她声波的冲击,不时“簌簌”地掉下一些尘土。

    喊了几声以后,苏晓丹完全冷静下来了,开始分析自己目前的处境。现在,自己面临三个危险:一是紧接着强震而来的余震,很可能会把这个三角形支架压垮,头顶的砖石和水泥板掉落下来,把自己砸死;二是这条裂缝在余震时忽然合拢,自己会被活埋在地底下;三是即使没有发生上述险情,但在自己的生命极限时间内,没有人前来救援,或是无法救援,自己被活活饿死或渴死……

    想到这些可能,她只觉得自己这次真的是九死一生了:像这种强烈地震,余震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个拦在自己头顶的支架稍有不稳,自己就会被活活压死。而且,外面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在这条裂缝里还会有一个活人,那些救援队的人可能根本就不会到这边来搜寻。再说,即使他们知道这下面有活人,可要清除掉她头顶几层楼的砖石和钢筋水泥,如果没有大型起重机械,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即使有大型起重工具,他们在清理废墟时,也难以保证不触动悬在她头顶的支架。一旦把支架触倒了,自己照样还是一个死……

    想至此,一股绝望的情绪开始在她的心头升起。但是,正如黎影分析的那样,她并不是个听天由命的人,也不是个轻易放弃和认输的人。就在这种绝望情绪的支配下,她仍然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开始谋划自保之策。

    她缓慢地走到床边,把床上的垫被拿出来,弯腰铺到床底下,然后,把那床厚厚的绒毯披在自己只穿着一件短袖旗袍的身上,钻进床底下,仰头躺在垫被上,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势。这样,一旦发生余震,自己的头顶至少有两层乌木床板保护。而且,自己这样躺着不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体能和热量,尽可能让自己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多支撑一段时间。

    至于那瓶水,她决定:至少要在十几个小时以后才开始喝第一口。而且,每次喝水都要控制量,要保证这瓶水能够支撑七天以上。因为在七天以后,如果还没有人来救自己,那基本上就已经虚脱了,喝水也没用了。

    同时,她还决定:从自己估计的两天以后开始,不管上面有没有人,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爬出床底,对着上面喊几声“救命”,让有可能找过来的救援人员知道自己还活着。

    、第三百一十三章惨绝人寰

    在指挥官作出动员后,机舱内几个准备先行伞降的空降兵已经排在张博的后面,准备跟着他率先跳下去。

    黎影本来想和张博他们一起先行跳下去的。但是,张博考虑到他无任何跳伞经验,要他和那两个负责带他的伞兵在第二批跳。

    在机舱门快要打开时,一阵白雾开始在机舱内弥漫。黎影从一个伞兵口中得知:这阵白雾是液化氧气,是为了增减机舱内的含氧量,让那些准备跳出机舱的伞兵尽可能多地吸一些氧气进去,以免在高空中因严重缺氧而导致昏厥。

    很快,机舱门上面的指示灯开始一闪一闪地发出信号。当信号灯熄灭后,机舱门“哗啦”一声打开,一股寒冷的气流从机舱外“呼”地刮进来,吹得站在舱门口的几个伞兵几乎有点立足不稳。

    张博站在最前面。他探头往外面看了一眼,然后便毫不犹豫地纵身往外面一跳,顷刻间就消失在机舱外面。

    后面几个伞兵依次跳下去。当跳到第七个时,舱内的指挥官得到指令:飞机已经越过云层空隙,暂停跳伞。

    黎影见机舱门就要关闭,想起飞机第二次返回到这里来还不知要多久,而且等一下不知道还能不能跳,不由心急如焚,就在机舱门快要关闭的一瞬间,他突然冲到门口,像一只大鹏鸟一样,张开双臂往机舱外耸身一跃,人已经到了空中。

    此时,黎影非常清楚:飞机此时已经飞越了预定的着陆地点。自己如果就这样打开伞包跳下去,很可能会跳到川北市的外围去,还是进不了市区。

    于是,他决定暂时不打开降落伞,而是采取自由下坠的方式,在空中看准下面有降落伞的地方,不停地调整自己的下坠方向,尽量往张博他们那边靠近。

    黎影虽然是第一次跳伞,但是,由于他身负逍遥功,所以心里素质特别好,在高空中没有一点慌乱的感觉,甚至还有意翻了几个筋斗,以缓解下坠速度,给自己调整方向争取一点时间。

    很快,他就追上了张博他们那七个人。大概在1000的高度,他把胸口的伞绳一拉,随着“砰”地一声,背后的伞包被打开,一股强大的浮力突然把他快速下坠的身子往上一拉,下坠的速度立即减缓。与此同时,他也清晰地看到了下面被地震毁损的川北市:只见下面到处尘烟滚滚,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已经倒塌,一堆堆的废墟把下面的街道全部掩埋或是切断,看上去满目疮痍、触目惊心。

    在川北市北部,半座山峰垮塌下来,把那一边的几条街道和楼房全部掩埋。山坡下面的那条秀水河,也被垮塌的山体堵截,几乎已经断流。被堵在上游的河水漫灌进城区,很多低洼之处已经变成了水乡泽国。

    在快要降落时,黎影清清楚楚地看到:在废墟中、在街道上,到处是横七竖八地躺卧着的尸体。一些幸存的人正在到处寻找自己的亲人:有的在废墟里面拼命地扒拉,有的在奔跑着高声叫喊,有的跪在亲人的尸体旁哀哀痛哭……

    黎影他们降落的地方正在川北市正中心的一座操坪里,这里原来好像是川北市的体育中心,但现在,这座操坪的跑道已经扭曲,体育场也已经垮塌,大部分废墟都堆积到了操坪的西边。

    在操坪中央的草坪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百多具用蓝色塑料布盖着的尸体。有两个伞兵不小心,正好降落在尸体中间。在快要踩到那些尸体时,那两个伞兵忽然把脚一抬,冒着受伤的危险,以背部着地的方式躺到那些尸体中间。

    黎影看到这一幕,心里非常感动:这些伞兵为了不踩踏到那些死去的人,宁可自己冒危险,充分表现出了他们良好的素质和对遇难的灾民的尊重……

    在解下降落伞之后,张博带着黎影等七人,上去揭开一块蓝色的塑料布看了看,见是一个七八岁的儿童,于是又揭开另几块塑料布一一查看,发现都是一些小学生模样的儿童。

    张博脸色凝重地站在那里,望了望操坪对面那座倒塌的建筑物,初步估计那里应该是一座小学,这些遇难的儿童应该就是那座小学的学生。

    在快要离开时,张博带着这些伞兵,朝那一百多具儿童尸体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对黎影等人说:“从这些小学生被摆放在这里的情形看,川北市当地的党政应该组织起了一支自救队伍,估计正在某个地方开展搜救工作。我们要赶快找到他们的负责人,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并尽快向上级汇报。”

    一行八人于是便离开操坪,开始在市区内寻找当地的党政领导和自救队伍。

    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穿行在街道上,就像走在人间地狱一样:到处是悬挂在倒塌的楼房上面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到处是辗转呻吟的伤病员,到处是哭爹喊娘的惨嚎和哭泣……

    那些伤病员看到张博他们身穿迷彩军服,好像见到了救星一样,立即便围拢过来,向他们哭诉地震后的惨状。有的还跪倒在地上,请求张博他们去把他们困在废墟底下的家人救出来。

    张博他们总共只有八人,而且他们的任务是了解市内的灾情和伤亡情况,并向上级报告,并没有搜救工具。因此,对于灾民们提出的救人要求,张博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说:“乡亲们,真对不起,我们现在还有重大的任务要去完成。请你们放心:北川市外面已经聚集了我们几万子弟兵,一旦得到我们反馈的信息,会立即制定相应的方案,在第一时间赶过来救援。”

    黎影见有几个伤病员伤势非常严重,便走过去,用真气给他们封住伤口,同时给他们止血止痛。

    其他伤病员和张博等人见黎影只是在那几个重伤员伤口处用手掌按摩了几下,那些流血不止的伤口立即便神奇般地止住了血,而且看那些重伤员的表情,显然伤痛已经大为减轻。很多人本来一直在痛苦地呻吟,此刻脸上却露出了轻松的表情,不由得全都露出惊诧不已的目光。

    不只是谁喊了一声:“大家快来这边啊,这里有一个活神仙,可以给大家治病。”

    他这一声叫喊,立即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附近很多伤病员闻声而至,一下子把黎影等人团团包围在中间。这些人全都浑身鲜血,有的伤口已经溃烂发炎,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他们都纷纷把断臂断腿露出来给黎影看,满怀期待地等着他给他们治疗。

    黎影加快了治伤的速度,不停地一个 (精彩小说推荐:

    ) ( 花都神医 http://www.xshubao22.com/3/313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