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戏。而陪伴80后度过童年的,就是学习机。在那个科技发展并不如何体现出迅猛的年代,电脑游戏是奢侈的,DVD是罕见的,MP3是根本还没出世的!我们只有学习机,只有录像带,只有磁带。对于80后而言,只要怀念童年,就会怀念小霸王。准确点说,小霸王只是一个代称而已,潜移默化就代替游戏机。
很少有人用它学习,很少有人用它背单词,我们低调的叫它“学习机”。
还记得小时候是怎样以学习的旗号和名义怂恿家长买了学习机吗?当买了回来才知道学习机实在名副其实,成了实打实的游戏机。
还记得摇把上面的上下左右和ABAB吗?那时卡带一插,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还记得怀念以前的暑假,在滚烫的变压器上放水袋降温的经历吗?
还记得那时候和朋友轮番上阵,绞尽脑汁不舍昼夜去打大BOSS通关的热情吗?
还记得那时候在等待游戏进入时,你紧张的心态吗?还记得你在玩这些游戏时,激动地模拟着里面地背景音乐轻声或大声地跟着哼吗?
那些经典的游戏,准确点说应该是FC游戏,你还记得几个呢?超级玛丽、雪人兄弟、松鼠大战、影子传说、魂斗罗、三目童子、炸弹人、坦克大战、冒险岛、马戏团、忍者神龟……
魂斗罗30人,小时候整天想玩,长大了之后在电脑前下载了模拟,玩了一次,游戏的画面是回来了,但是当时玩的激动却回不来,那时候的我们,仿佛比任何时候都快乐,都容易满足。当年那些一起挥汗如雨的朋友……时间好快啊,他们的孩子也都到了玩小霸王的岁数了……
看着老政府在电视前按照说明书笨拙地装着学习机,我坐在旁边并不帮手,而是静静地看着,慢慢地回忆那些应该属于上辈子的记忆,我相信不论我怎样去努力,也找不会当初的感觉。有些记忆,过去了就是过去,我也只能当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
线还没接好,弟弟就跑了上来,看架势是要帮忙。虽然他现在只是读完了一年级,但是只比我小一岁而已。在游戏这方面上,我承认我还不足他十分之一的天赋,而我也是由他带领着,学熟了学习机上的游戏,然后缠着父母去买新的游戏,慢慢地通关了新的游戏;在满足不了需要时,就跑去电子室里面玩街机;通关了很多街机后,兄弟这对打遍南溪无敌手的街机黄金搭档开始觉得高手寂寞,接着就分化了,弟弟去玩更高级的电脑游戏并且在后来有所小成,而我去学习了大量的软件操作方法。
现在恍然回眸,一切的过往仿佛南柯一梦,我们兄弟再次回到了当初在游戏的起点上,弟弟还是原来的他,我却不是原来的我。
第10笔:FC-4
终于冲上新书榜前十的最后一名了,这是本人在发书的过程中第一次插话:作为一本原本在其他网站被封了的书,本书无疑是悲哀的。不说其他废话,大伙儿能看就看吧!另外,本人的读者关联账号已经丢失,无法登陆书评区,因此也无法为各位加精置顶。浅以为,书评区不是作者应该去的地方。
诸位看官请了。
——————————————
在接线的时候,老政府说出了买学习机的原因,原来他今天去朋友那里,朋友是在卖电器的,店里来了一些学习机,价格也不贵,看着也有趣,就买了回来。
不多时,线已经完全接好,那块附带过来的学习卡带,也准确地插在相应的插槽里,我总觉得如何把外壳敲掉的话,那东西像内存,窄版那种。
开电视,开机,能看到我所熟悉的画面,之后按照着那滚轮鼠标,可以看古诗,听音乐,学打字。
“跟兄的电脑很像啊!”这是弟弟的感叹。
我答说:“本来就是为了模拟电脑而出现的,当然像了,只是价格便宜了差不多一百倍。”
弟弟听得半懂不懂,我也不做多的解释,只是拉着老政府的衣角,说:
“爸爸,让他在这里先玩玩吧!我们去买卡带。”
“卡带,什么?”老政府其实也是第一次看到学习机,还以为真的能学习。
我解释:“你还真认为学习机是用来学习的啊?错!那是用来玩游戏的,不然弄两个摇把接着干吗?”
“那你说的卡带是什么?”学习机不用来学习!老政府非常不理解。唉!别说,还不止他不理解,买过学习机的家长,就没出现一个能理解的!
“卡带就是刚才你插到学习机上那一块东西,没那一块东西的话,学习机只能摆设。”
“不是有一块了么?还去买来干吗?”
“反正迟早学习机变成游戏机,不如先去买那些装有游戏的卡带。”
老政府想了想,在包装盒里面拿出了一盘卡带,亮在我面前,说:“九万九千种游戏,应该能玩够了啊!不需要去买吧!”
看着那块史上重复性最强,源自于小霸王公司自己开发的游戏带,我有崩溃的冲动!九万多种,没错,是有这么多!TM都是重复的!
老政府被很有主见并且非常强势的我拉着跑到外面去找所谓的卡带,在楼下还顺道拿了个米袋。卡带这东西,很多地方都有卖,谁让今年是小霸王销量最恐怖的一年,那么配套的设施,肯定少不了要泛滥起来。
南溪很多店里的卡带,也就是这边说的“电子片”,几乎让我和老政府买了个干净。对于那些号称有几万种游戏的,不买!几千种的,不买!几百种的,不买!几十种的,也不买!一张卡带里面才能放几KB的东西啊!以为可以当成硬盘用么!我只挑寻那些有一两款或者三四款的,超过十款的一眼不去看。而且在挑的时候,只看名字不看图,那些图全部都是美化的,根本不现实,别说现在不现实,就算到了后来显卡都1G了,也照样不现实。我确信,整个南溪,或者整个普宁,应该还没多少人在对红白机游戏的理解上超过本人,因此当买的数量超过寻常时,俺就开始砍价了。未来卖到了一元钱四五盘的白菜价地步,你现在一盘卖我二十几元,真当我是上辈子那个二愣子啊?别忘了,哥在09年就写过一本专门描述红白机游戏的小说,就算你东西不是山寨的也值不了这么多,你的进货价大概是多少,咱一清二楚!在威胁道“不卖便宜一点,俺自己去流沙进货也就你四分之一不到的价格”后,很多陶家装出心痛的模样降价了。
最近半年,在我的“辛勤劳动”下,家里的余钱也渐渐增多,否则还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例如卡带,一盘虽然让我砍到了一半的价钱——小孩子砍价是非常罕见的,当架不住多,买了半米袋时,起码就花去了好几百。一想起这些东西都还是山寨货,用不了几年金手指就会氧化,我是有那么一点心疼啊!当把整个南溪镇里面有买卡带的给扫荡一遍后,吊在车篮子的米袋几乎是满了,可惜还有至少几百款完过的游戏没买到,我表示遗憾啊!不过,我很是享受这样的感觉,如果不重生的话,哥是根本就无法享受到拿这米袋去买红白机卡带这样的“光荣经历”的。
老政府嘀咕着:“买这么多,玩得完么?你的成绩我也不说你什么,当是你弟弟……”
他哪里知道在后来有的电脑时,大学三年中,我几乎把所有能找到的红白机游戏玩了一遍,并且写出了一本关于红白机的介绍书。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才一年级,没必要学太多,搞得跟我一样老是双料一百,那是连进步的空间都没有,多玩玩也好。况且,学习机跟电脑很类似,在游戏的帮助下把学习机学好了,将来学电脑也容易。”
我的话,老政府还是能听进去几句的。老政府这个唯一知道一点内幕的很清楚,现在身边这个大儿子也算是有固定收入的,而且这个固定收入,比家里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要高,工作则是无比地清闲!要不是我偶尔还假扮一下天真,加上身高体重不是很理想,他或许会把我当成同龄人看待。至于在家中其他人的眼里,嗯,这孩子,成绩不错有前途,平时再怎么爱玩胡闹,也是合理滴!成绩一好遮百丑。
再说,我的电脑里是一点游戏也没有,连98系统附带的小游戏都被我给删除了。老政府每一次都只是看着我在电脑前查东西加打字,或者是看看照片整理东西;于是,他对电脑的印象也是非常地好,认为电脑确实是有利于学习的东西。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提出让弟弟通过学习机最终学校电脑,老政府甚为赞成。这也再次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悲哀:
“有分数,你干啥都由你;没分数……洗洗睡吧!”
很快,我的生日也到了。
本人生日在一个很顺的日子里,六六大顺,在六月初六。啥,你问是在哪一年?哪一年都是!
我也没有过公历生日的兴趣,99年的生日在7月18日里。作为一个小孩子,生日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也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两个红鸡蛋,其他的基本是啥都没有。
农村里的习惯是,要老年人都能做生日,还要老到一定的程度才有所谓的生日,比如六十岁,八十岁,八十八岁。不过,如果你真的老到了一定的程度的话,那么随便吧,年年都能生日。
而,按照奶奶的说法,如果没钱的话,生日就是平常的日子;如果有钱的话,那么天天都是生日。
对于我个人而言,生日是一个简单的日子,生日是一年中,一个母亲最痛苦的日子罢了。有时候还真不明白,到底应该算是孩子的节日,还是母亲的节日?
不过,自小到大,本人的生日都很孤独,都是孤独着过。由于每年的生日都是在暑假,因此也不可能跟在学校一般让很多同学陪着一起高兴。但是,生日在暑假,何尝不是件幸福的事。怎么说呢,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生日还是别让别人惦记着为好,因为生日意味着请客,请客意味着:吃上一顿好的,就要用很多顿方便面来换。小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日在暑假,没同龄人一起来庆贺,觉得很孤单很委屈;长大的时候,特别是在大学里,看着生日请客的同学也憋出来也似的表情,真的,我觉得自己还真TM地幸运啊!幸运自己可以去吃很多顿别人的生日大请客,却根本不用回请一顿。那啥,好吧!你要我请,没问题,暑假过来我家吧!我请你!问题是,大学的朋友几乎是来自大江南北,绝对不是单车这样简单的交通工具可以连接起来的。天时加地利,在大学里,我起码省掉了3顿生日请客的钱,消弭了不少无妄之灾。
我们还是无产阶级,生日还不需要破费。
初写于2010年12月14日21:34:36
一改于2011年01月06日12:33:41
若是大伙想认识写书者本人,可看
留宿女生十一天
那是本人大学的真实故事。
第11笔:暑假-1
开篇于2010年12月15日09:40:24
无数80后出生的人描述自己的童年时,喜欢用上金色二字,个人估计是受小时候作文的影响。那个时候的作文,应该叫做“硬性作文”,比如红领巾指小孩,特长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老黄牛指辛勤付出的人;园丁是老师……都不可以变更哪怕半点!因此,80后的童年,生活在条条框框之中。
也有一些80后将自己的童年作这样的描述:“虽然小的时候,物质还不是十分丰富,但至少每天都可以开心地生活着。”
是啊!我们小的时候有什么呢?当我们大概是七八岁时,最羡慕的不过是看到那些两三岁的小孩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玩具。
我们的童年,算是有陪伴着贯穿始末的,还有电视,只是那个时候的电视节目,是单调的,有新意的台应该算是被林百欣改办的本港(亚视)和他的死对头邵逸夫办的翡翠(无线),然而一看这两个台,都有点纳闷,纳闷啥?听不懂白话呗!也导致了现在大多数二三十岁的潮汕年轻人对白话比对普通话还熟悉。小时候听闻诸如林百欣、李嘉诚等是潮汕人,我也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他就不办个潮汕的台,长大后,我了解了,商人逐利,明显潮汕的台无利可逐,或者是人家根本看不上;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却是,潮汕很多人的官本位思想,伤了这位老头的心。
那么其他的电视台呢?我也不说别的,就单单国内最大的来讲讲——央视。2010年前后的央视,受到批评比鼓励多多了,我有一友说:“国内如果出了大事,国外的台就拼命地播事情的严重性,央视就拼命地粉饰事情的严重性;要看事情的真相,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取国外电视台和央视的平均值,第二是参考凤凰卫视。”总之央视总是能给人错觉,好比新闻联播,开始五分钟的内容相当于是“四夷朝华”,仿佛各国领导人对中国是那么那么友好;接着的15分钟表现了国内在党的领导下生活美满,人们安居乐业,有如人间天堂;最后的10分钟呢?呵呵,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午这边爆炸死了几人,中午那边飞机掉下来,傍晚火车出轨……试问,我们小的时候也就是看怎样的节目,能养成一个正确的、完整的世界观吗?固然能培养出不少民族自豪感来,但是你的民族自豪感,必须建设在更现实的基础上!相对应的,人民真的在安居乐业吗?我只看到人民都在花着保命钱。在新闻联播的熏陶下,小时候的我们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好,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多么多么友善,但从没有人主动地告诉我们这些友善后面是一声声蔑视的冷笑!长大了,幻想幻灭了,虽然没接触到多少外国人,但我不会对任何外国人友好,虽然很多外国人是无辜的,但是他们的祖先,对我们一样无辜的祖先,从来就没友好过!就好比对于日本吧!潮汕人对日本是没有任何亲切感可言的,我们从小就是听着父母爷奶对“日本仔侵略”的恨意故意长大的,虽然长辈在说的时候也少不了受影响拉一个“国民党反动派”来凑数,可以说,就在我认识的潮汕人之中,就从没人认为“中日友好”,甚至在我重生来之前,日本首相菅直人这个兼职的也说过:“中日友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日本人当了那么多年的鬼,总算说了句人话。
不过,对于还只是读四年级的我来说,这些都过于遥远,央视新闻联播轮不到我来批判,我说的话,其实跟屁一样,风一吹,也便散了。而央视的其他节目,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大风车》是最具备怀念意义的,我们都会唱《大风车的主题曲》,都看过那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此时此刻,当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再来看这些节目时,我忽然感觉到这些节目居然误导了一代的人!怎么这样说呢?所有的儿童节目哪怕到了2010年,都无一例外仅仅表现那些幸福的例子,而世界不公平一侧的不幸生活,没有哪一个节目愿意正面地播出。我们只能从节目中看到小孩子严重被朽化了的幸福眼光,而从没看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徘徊在生死线上的悲凉眼光。试问,这是多么强烈的误导啊!小孩子能懂得多少呢?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只是知道电视里的小朋友是多么的幸福,要什么有什么,从而进一步认为天底下的家长都是万能的,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我们小的时候,到底没有人愿意具体地告诉我们钱有多难赚!
因此,成长,是一个梦想慢慢破裂的痛苦过程。明白了以后走势的我,是绝对不会在上课时老师提问“将来你想做什么”中回答:我要当科学家,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我再不会要求自己每天存下一块钱,长大就去北京天安门看毛主席的画像了。
从我回到过去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我必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所接触的人或事。只要这种批判的精神还在,那么我就无法平凡得下来。感谢网络,感谢网络中无数正确并且处于交锋的观点,至少,在这些观点的熏陶下,我可以不再天真。
那么,我也要把这样的态度,传授给身边亲近的人。无它,我想多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1999年的吕某人,是无比孤独的。
暑假就这样一天接一天地过,美国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情的善后还没怎么解决,7月9日的新闻中,**就抛出“两国论”。
家里人比较喜欢看的是新闻,也经常对着这些事情说说论论。回忆着说吧!当年解放前,爷爷还曾经被国民党抽去当壮丁,是半路偷跑回来的,否则如果运气好的话,现在一家人应该是在台湾。老政府的认为是,要是当初两党打得势均力敌的话,也许可以划江而定,那么南方就不用强迫着去学什么劳什子普通话了。没错,潮汕人对普通话向来不感冒,蔓延到对生活中碰到的那些说普通话的人也不怎么感冒,不信你可以去试试,跑大街上说说几句普通话,保证旁边肯定会路过几个大婶嘀咕着:哪里来的外省仔……这些都是时代遗留问题,在中国这么多的方言中,你想在短时间内统一语言,那是想都别想!况且我个人也以为,推广普通话的背后是在压抑方言,属于文化入侵的范畴,因此是我反感的!上一世漫长的22年岁月中,我说过的普通话可能还没英语多,哪怕到了大学,也没怎么说过;到了教书,学校要求普通话教育,哥就一句话:“我不会说!”然后,在有外地老师存在的情况下,俺的公开课照样是潮汕话!
说什么话,都不如自己的家乡话亲切。对于那些连自己家乡话都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听的人,本人向来是不屑于与之交流的,不管是什么理由,你忘了自己的乡音,那就是忘本!哥不与忘本的人一般见识!
妈妈不怎么看电视,而老政府一般都在楼下帮忙做生意。因此,以前的电视,基本上也是被我们两兄弟所霸占,而所看的节目,大部分是动画片。自从我回来后,家里人都注意到我明显变了性子,连动画片也不看了。没办法,在后世的3D中把眼光养得特刁钻,以至于对现在的葫芦娃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啊,黑猫警长啊等等,那是提不起半点兴趣,只是偶尔真正无聊时,就坐在电视机前,拿着纸笔画一画。也都是很简单的线条,随便勾勒,基本的模样也就出来了。
弟弟看着我画这些画得得心应手,在羡慕之外,也来了兴趣,甚至连小霸王也不玩,说是要学学画画。在他眼里,似乎哥哥比图画老师厉害!我听了之后,心中是不以为然,想当年,本人也当过图画老师,对于那些只知道画苹果香蕉椅子桌子去忽悠小朋友的图画老师,是嗤之以鼻。不说是小学,就算是到了中学,得有几个图画老师是专业出身的?还不个个是半路出家。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图画课只是个幌子,不过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学校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不过是做做样子省得别人说三道四罢了。每周一节的图画课,大部分是被其他的老师预定去做试卷,否则就是自习。
没事在家里画漫画,未尝不是引导的一种。我有心培养自己的弟弟,让他日后走一条新的道路,那么这个培养,最好是从小时候开始,最好从他有兴趣的东西开始。在学习机的FC游戏上,他是很有兴趣,但是这样的兴趣还是不足够的,如果不去加以引导,日后迟早会在游戏上成瘾,然后再从瘾里走出来,那么浪费的时间就太长太长。任何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任何人的时间都不能随便乱耗。
第11笔:暑假-2
这些天来,我在写稿件之余,也在思考如何引导。而就我所了解的范围内,音乐和美术是最廉价的引导方式,音乐嘛,我也不是不会,当初电子琴、笛子、口琴之类也是练过,是半路出家自学自用的半桶水水准。但是从音乐这方面来的话,少不了要去买乐器,这就大大增加了消耗,而且房间中多了电脑这样的大配置已经腾不出空间,放在客厅里又觉得不合适;再说,在练习音乐从零开始时,那简直是媲美噪音的存在!不论是美声还是乐器,无一不例外会干扰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最后嘛,这样练习所产生的噪音有可能不止别人受不了,甚至是连自己都受不了,一打击之下,结果不言而喻,一切付诸东流不在话下。而美术嘛,一不产生噪音,二不浪费空间,第三还节能环保,更关键是操作简单,一纸一笔,一桌一椅,足以。
教人画漫画,当初我在大学时,也不是没做过,但是所收的那一大票徒弟个个不成器!我发现自己在大学时开的班,画漫画啊,PS考级啊,网页设计啊,就没一个能得善终,全部夭折!导致后来参加工作时,一有谁谁希望我教他什么,我都表示无能为力:哥给吓怕了!此时此刻,教弟弟画漫画,实话说,就算是弄出个最成功的穿越者来当老师,也无法打下包票。
所幸,弟弟还是很好学,能从基础学起,能从根本学起,当我不厌其烦在教他如何如何画眉眼鼻嘴时,他说他想起了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我跟他说:“世人都知道《蒙娜丽莎》笑得诡异,却不知道笑容是背后是多少个鸡蛋的苦工!”当年我高中自学漫画时,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倒也让一部分人咂舌,但是终没得好结果而草草收场,原因就是从来没有谁教过我,从来都只是自学。前人所指引的每一条通向成功道路背后,都有一条无比长的弯路。作为教授者,唯一存在的意义就是教导那些学习者如何少走弯路。
在画漫画时,弟弟说他在上了好几个月学后忽然发现上学并没有想像中的美好,每天都要按时完成老师留的一大堆家庭作业。那些在成年人、在后世人眼中是简单的算术和汉语拼音,都要机械的来回抄写,如果老师明天能在作业后写上个“好”字,那是相当荣誉的事;如果老师只在作业上打一个勾,却会让人变得消极失望。我听着他说完,他也问了我一句:“兄,你说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神情为之一滞,瞬间还以为弟弟也是穿越而来,片刻后推翻了这样个莫名其妙的想法。读书无用论在什么时候,都有市场。每一个刚刚接到课本的小孩子,在刚刚开始时都非常兴奋地发誓读好书,然而慢慢地,他们也意识到原来背后这个以前所羡慕的书包并不容易背,那些个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在路上蹦跳的孩子,原来不是因为上学而快乐,恰恰是因为放学而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制度的悲哀,偏偏相关部门还是那样地喜欢粉饰太平。
我知道,当我正式对着弟弟说要学画漫画开始,未来那个桀傲而熟悉的青年,就再也回不来了。或者说,当我自那先前某天一觉醒来发觉世界不对了,身边所有人的命运,已然改写。
“老强,”家里人的昵称,我和弟弟都是在唯一的名字前加上一个“老”字,“你说读书有什么不好的没有?”
“有!作业好多,天天都有作业,我不知道到底学这些做什么。”这样的迷茫,每一个学生都有,也出来没有哪一个老师或者家长肯真正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那么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当我站到了讲台上,当我不再是学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习是为了让生命幸福!可为什么讲台下的学生,就从来只是觉得学习是一种煎熬?这样的矛盾,不是小小的一个科任老师能够解决,甚至不是10年后的中国教育所能解决,于是大家从上级到下级,只能学习鸵鸟精神,把头埋在沙子里,然后化身成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布袋和尚——说不得。
“你看一看。”我拿过他的纸笔,慢慢地纸张上画下一个眼睛,然而几个勾勒现出睫毛。每一个重生者都会不折不扣地成为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为他们能够得天独厚地重新审视自己,那么我也不例外!“如果不学习,我们知道这是眼睛么?如果不学习,我们知道眼睛上的毛叫睫毛(目刺毛)么?如果不学习,我们知道睫毛的作用么?”
弟弟托着下巴想了好久,到底也才是正常的小孩子没有穿越者的天赋,想了半天想没个所以然:“可是,课本里没说到睫毛的作用啊!是不是要到四年级的课本才说到?”
四年级?错!如果你不是学与人体有关的专业,那么你读一辈子书都不知道眼睫毛原来是用来挡灰尘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教育的悲哀,但是我清楚,受国内教育熏陶的人中向来只出高级打工仔,只有敢于去打破这种教育模式的人才有可能进化成老板!不为什么,就因为高分低能,分数无法左右人真正的命运。
借着教画漫画的契机,我一句接一句地传播着属于我的思想,其中就有关于读书的意义,不求甚解,只要能在弟弟脑海中留住一个印象,那么慢慢地,在日后的指引中,就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结果!
是的,整一个暑假,每天能够空闲时,我总能更努力地抓紧一切时间学东西,然后带动着自己的弟弟也来学,我告诉他,其实我也茫然,学了很多东西未必用得到。不过我坚持一点,人多学一点知识总是好的,知道的越多,将来做什么事都有优势。弟弟他也没怎么问,只是每天按照我所教的,画眼睛、画鼻子、画嘴唇……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当他终于让笔下的人物拥有正常人正确五官的位置时,画画的意义接近尾声,有无这方面的天赋也明显;我开始换了种方式教他识字,教他组词,教他造句,最后教他作文。鄙人认为自己是位不错的教育家,因为唯一的受教育者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中,所学习到的东西,不亚于在学校的三年所得,而且过程甚为轻松,没有强迫,只有引导。
7月过去了,900多个常用汉字已经认了个大概,虽然还大多明显不会写,但最起码个个都认得。这个时候,画漫画的引导意义已经过去,我在与老政府商量之后……嗯,说是商量,其实是一言堂啦,老政府出马将南溪镇里能买得到的杂志买回来个大概,因为我告诉他,说弟弟懂得的字,已经和他爸爸差不多了,这由不得老政府不惊讶,或许他意识到,慢慢地,他会有两个天才儿子。
我却是在苦笑,后世中,我的外甥,也就是我姐姐的儿子,在没读书的时,起码就懂得了3000个汉字,而且还都是在接近自学的情况下;但是,读书后了呢?每天的作业重压之下,家里人的不理解之下,他没再表现出什么天赋了。
除了让老政府买杂志买书,我还给了张纸条让他去邮电订杂志订报刊,从地方到中央,从科学到社会,从天文到地理,一次性给订了起码一百个各类刊物。至于所花费的钱嘛,哈哈,老政府自己肯定还有不少,我也就懒得出了。
我对老政府说:“光认识字,是没有用的,关键还是要知道这些字组合起来可以做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当我们无法行万里路时,读万卷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老政府看着这些个五花八门的杂志,毕竟相差了好几十年,有代沟:“但是成绩……”
“不不!”我摇头,“你认为像我这样一个月可以赚到几千块钱的人,需要什么试卷上的成绩吗?”
这句话的打击力度,绝对不亚于即将发生的911事件!是啊,山西煤老板他就小学没毕业,可人家家财万贯,学习成绩有用吗?潮汕人天南地北地做生意,做到类似李嘉诚和黄光裕一般,这些个亿万富豪中,得几个是大学毕业?又得几个从小学习成绩一流?
老政府也是生意中人,慢慢地明白了一个到底:没有赚到钱,你学的东西就没有用!于是,他不再多说,也不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一些,他除了去买和订杂志之外,还顺便劝服了在成绩上一向死心眼的妈妈。
到底我让他找来的这些书有什么用呢?这些书没有一本是给我看的,全部是给弟弟看的,从83年全国唯一一本以小学中高年级为读者对象的儿童故事读物《故事大王》,到《故事会》,再到海纳百川的《读者》……弟弟没有我那样奇特到类似倒行逆施的人生经历,他只有九百多个汉字,所以只能引导,引导通过这些汉字走进书里面,去认识更多的汉字,靠自己去体会字里行间的意义。
不论是何时,不论在何地,书都是让人成熟的第二条件。啊,你问什么是第一条件?呵,我告诉你,是生活。
人一生大概有接近十分之一的时间都处在懵懂状态,这些时间没法利用真是太可惜了。我现在已经不再可以拥有这样的懵懂状态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不是跟其他所有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意味着我将比其他所有人多了十分之一的时间,更意味着我能比其他所有人走得更远!这就是重生者与生俱来的恩赐啊!而在我的帮助下,也能让其他人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弟弟有了这些书可以看,暑假就很少跑出去外面玩了,得一物则失一物,他放弃了游玩的童年时间,必然在未来或者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八月份时,我也从一个教授者,成为了一本万能词典加十万个为什么以及人工智能故事机和小霸王游戏顾问。还好寡人到底有1。5把刷子,而且这刷子还是用准提道人的七宝妙树做成,自然是不同凡响。只要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我就放下手头的事,从不懂讲到懂为止!自古以来,点对点的教育,向来是最有效的方式。
第12笔:缅忆-1
1999年的暑假,是十几年来最忙碌的暑假,嗯!应该说是央视新闻联播最忙碌的暑假。很多人都知道央视新闻联播只有半个钟头,但是在7月22日下旬却变成了一个钟头。这还不是奇怪的,我还知道到明年的寒假,新闻联播会变成一个小时,并且持续很多天,因为中国受到了威胁!
这些日子来,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5月8日炸了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不多久**开始唱“两国论”,7月22有一个轮子被打掉……
跟轮子有什么关系呢?7月22日,真的有人**了,党说:李同志不是好同志;紧接着,轮子功成了邪教,轮子成了邪教的一等一法器,就纳闷他们怎么不把金轮法王当作他们的祖师爷。大家都很忌讳,你可以在房间里随便说,但是就不能随便地写,否则某天,肯定会出现东厂西厂的厂卫或者锦衣卫,来叫你去喝茶,好好地喝上一壶。
在网络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网络是单纯的,除了粗话禁得严之外,无国界,无限制,无屏蔽。
一想起轮子功,我总是能想到《倚天屠龙记》的明教。当老朱家入驻明朝的中南海时,明教成了邪教!凭老朱家的子孙如何努力,邪教总是打不完,你干掉了白莲教,那边就来了弥勒教;你把弥勒教挑了,白莲教又死灰复燃。每个朝代都少不了邪教的存在,那么新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了,打压邪教,是保证执政的第一前提!当然,不仅仅在中国有邪教,隔壁日本家也有,奥姆真理教。日本的老大,美国一样有,不过人家自然是世界警察,那么他家的邪教自然威力要强大一点,否则跟世界警察这一称号既不搭配影响外观,也无法体现美国扁人时的力量美,所以它家的邪教升级了,成了恐怖组织,为此,不仅丢掉了两栋楼,连五角大楼都缺了个角……
八月份渐渐来了,热度也有所上涨,但不会跟后世一样热到怪异,也还很少有人说到温室效应。
8月15日有新闻说,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国内要开展三个月的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然后合并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紧接着,信用社的利率就慢慢下调了,全国只要是储蓄机构的,也在近几年纷纷下调利率,标志这储蓄机构的渐渐完善,然后储户慢慢成了肥羊,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收费直叫人大斥银监会不止是形同虚设,甚至还有狼狈为奸的嫌疑。
家里的日子一如既往,每个人都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坐着,让整个家有条不紊地运转。在这个暑假的后四分之一里,大家都是忙碌的,而且各忙各的。
平均三四天,我就会开一次MP4,随便找本小说看上半个小时。这样当然不是在找灵感,而是在保养MP4的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虽然没有了记忆性,但不意味着从此寿命长长,如果长时间不用的话,对于电池也不是好事。98系统的USB插口无法显示MP4或者U盘,不过还是能当充电器来用,以前横在跟前的电量问题便不再是问题,虽然开这电脑来给MP4充电是奢侈了点。
8月18日,弟弟在偏厅外的客厅里看杂志,我在偏厅里上网。最近似乎受到中美黑客大战的影响,网速不是那么稳定,时常断线。这不,又断线了。
“先天不足,后天营养又跟不上。若不是还有人海战术能凑合着用,想干掉白宫网站那简直是做梦没醒了!嗯,白宫好像是在后年才被端掉吧!”后世经常看到跟电脑有关的小说,对于这些事情,倒也是了解个大概。在电脑上,我们暂时无法跟西方发达国家比,不为什么,就因为标准都是人家制定的,就因为WINDOW在中国占据了九成以上的份额!我们没办法用中文语言来编写程序,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我们起先做出的“龙芯”居然是假的……每一件事说出来,都会让人禁不住去叱骂国内的程序员。理论上,大家长着就算差别再大也都还是人,也都是妈生的,最多只是皮肤颜色不一样,咋就区别那么大呢?难道是我们缺乏创造力?难道是我们缺乏财力物力?
我摇摇头,为什么中国能领先世界4800年,然后在最后的两百年落后了?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问题啊!一代人教育不好,那么将影响不止一代的人!这些问题,我也只是能说说,老百姓在目前,也只有说的资格而已。如果你寄希望给那些开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闭口“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所谓“人民公仆”的话,我劝你还是扑街去吧!
等了半天,线也还是没接上,我心中难免继续烦躁,干脆关了电脑不去理会。俺作为重生者,别的没有,就有自知之明,黑客大战也不是我所能去参与的,我只是知道这一次的黑客大战不过是小小规模,后年的01年中美撞机后的大战,才是真正的精彩,还直接导致了传奇人物LION(红客联盟组织者)宣布红盟解散。然后记得是在05年攻击日本后,冰儿担任领导的红盟再次解散。然后最清晰地记忆在10年5月,红盟再次成立,攻击了日本后,又差点解散……这个中国最早最大的黑客组织的命运,是坎坷的,是政治家们的棋子和弃子。
摇摇头,我不再去想那些我参与不了的事情。
电脑联网联不上,一时找不到事情干,我只好摸出MP4,找本小说看看,随便是当保养。
小说太多,屏幕就太小了,我挑了好久,也没找出有兴趣来看的。继续翻了翻,翻到了机子里面还有两个视频,一个是本人在2010年6月23日离校前正式发布的《毕业纪念册》的主题曲,另一个则是这本长达7个半小时的毕业纪念册中唯一被我认定是做得最好的片段:07届入学前的学校——那些我们没看过的景色。
源自于宿舍里两号鸟人的选修课作业是做一个PPT,他们找了我来帮忙,草稿也打好,说是不如来做一篇体现学院十年变迁的PPT,况且刚好有一些老的照片可以用。于是,我们在老照片中节选出好十来张打印出来,按照这十来张照片所指引的方向假设自己是站在当时照片拍摄者的位置,用同样的角度来拍摄今年的场景。毫无疑问,这是对比最为强烈,也是最能体现学院变迁的方法!也毫无疑问,我们几人拍摄得非常辛苦,拿着相机和三脚架仿若白痴也似的一般在学院里相应的位置上比比划划,还能清晰地记得旁边走过的人的异样眼光。是的,旁人还太年轻太天真,他们不清楚时间的残酷,也就无法理解我们对学院的热爱。我们可以不去顾虑一切的眼光,只想着能为?(精彩小说推荐:
)
( 带着优盘去穿越 http://www.xshubao22.com/3/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