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那么这样一来,他现在的表情这样轻松,就只能说明,在他的心里,肯定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呵呵,你还真没猜错,我心里确实已经有了那么几个想法,首先就来说说这个关于dsi收购的事情。”
李安妮立刻竖起了耳朵,而李逸帆则是再给自己点上了一颗烟,最近他的烟瘾在不断的增大,尤其是每当思考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要抽上两口。
“现在这帮孙子这么有底气,是不是有其他的公司也在和他们接洽啊?”
李逸帆微笑着问道,李安妮点了点头,然后回答到。
“是的,是有一家澳洲本土的机械制造企业叫ion的正在和他们接洽,而且我还听说,他们走的很近。”
“呵呵,难怪呢,他们那么有底气。”
李逸帆微笑着吐了一口烟气,然后对李安妮说到。
“既然他们不愿意买,只想卖给他们自己人,那就由得他们去肥水只留自家田好了,不过他们也别想这么得意。既然他们不愿意卖,那咱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得到它的。”
李逸帆的笑容很是诡异,而李安妮则是被李逸帆的这句话给搞迷糊了。
“怎么个意思,你难道还能通过其他手段得到他们的公司不成?”
“哈哈,安妮,你理解错了,我问你,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知道。”
“哈哈,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啊!”
李安妮是聪明人,她很快就明白了李逸帆话里面的意思。
“你是说。”
“没错,他们既然不愿意买公司,那咱们难道还不可以去挖墙脚吗?哈哈哈哈哈!”
李逸帆说完,自己就忍不住开始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刚刚在琢磨dsi这家公司的时候,他陡然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
上辈子的时候,因为国内的吉利公司收购这家dsi的事情,他对这家dsi公司也做了一些简单的了解,不过了解的并不是特别的深入。
最开始想要入手这家企业的时候,他一直以为这家公司的技术储备很深厚,可是后来在李安妮从澳洲那边陆陆续续的给他寄来一些资料之后,他不由得觉得有些后悔了。
目前世界上专门靠做变速器而闻名的企业有三家,一家是德国的采埃孚,另外一家是日本的爱信精工,还有就是这家澳大利亚的dsi了。
可是这三家里面如果论名气最大的,当然要数德国的采埃孚和日本的爱信精工,澳大利亚的这家dsi在人家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所以他们只能窝在他们自己的国内,给澳洲福特和克莱斯勒公司供货而已。
而且后世他们被吉利公司收购的时候,他们是可以生产六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可是那也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售价,集中了人力物力,在公司宣布破产之前,才研发出来,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多的增加公司的价值,这才搞出来的,可是在那之前,他们的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却只能是匹配在那些大马力的后驱车上的。
而现在世界上主流自动变速器,还集中在4档手自一体,高端一点的是五档手自一体,至于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那还存在于传说当中。
而这时候的dsi也不过就是能够生产四档手自一体的变速器而已,至于他们生产的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那要等到九年之后呢。
所以他们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强大!
676挖你丫的墙角
就汽车未来的主要发展前景来看,现在4at的自动变速器,已经开始落伍了,甚至已经开始渐渐的步入了暮年时代。
世界上的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在纷纷的开始研究新一代的自动变速器。
德国大众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他们的新目标,dsg双离合变速器上,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则是把目标放在了cvt自动变速器,和六档手自一体变速器上面。
而未来几年世界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将会是逐渐的步入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时代,而关于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给鼓捣出来了。
比如日本的爱信,德国的采埃孚,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进入六挡手自一体的时代了。
而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出了本田的独门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之外,其他厂家研发出来的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都会被历史评为失败者。
因为无论是从换挡的平顺性,还是从节油性能方面,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和四档手自一体变速器比较起来,都并没有太强的优势,所以五档手自一体变速器,从被推出市场之后,就注定不过是一款过渡性质的产品,它的产品寿命,并不如四档手自一体,或者是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那么长。
而在十年之后,在中低端车型的市场里面,唱主角的注定将会是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和cvt的无级变速器。
原本李逸帆想要拿下dsi这家公司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就是给国内的未来几年之内。发展起来的国产汽车品牌做配套。
而既然注定四档手自一体变速器将会是个被淘汰的货色。而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方面。dsi又是在九年之后才鼓捣出来的,那么现在又何必,花着大价钱,还要去看dsi的脸色呢?
既然他们不愿意买掉这家企业,那就不妨去挖角他们的公司好了,而且挖角他们的公司,总会比收购dsi这样的企业要划算的多,花销上则会更少。
李安妮这时候看着李逸帆的眼神有些不善。这家伙绝对是不能得罪的那种人,要是你得罪了他,保不齐他会用什么其他的手段等着报复你呢。
呵呵,dsi的这帮傻蛋,他们恐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会面临这样的劫难吧!
不过旋即,她心里又起了担忧,既然人家dsi方面,都已经回绝了咱们是收购意向了,而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澳洲人的自傲,这时候再去他们公司里挖墙脚。难道他们公司里的那帮澳洲佬能够愿意吗?
“逸帆,咱们这次收购dsi受阻的主要原因,就是澳洲人的保守和自大,所以我相信,你对他们公司的情况以及澳洲人的性格应该是有了解的,可是现在咱们再去他们的公司挖墙脚,难道会有这么容易吗?”
李安妮把自己的担心问了出来,没想到李逸帆这边却完全没当回事。
“哈哈哈,如果他们研发部门的主管,要是一个澳洲人的话,那我可能还不会这么自信,可是谁让他们的研发部门的主管是一个中国人呢?”
“什么?你是说”
李安妮不由得有点被李逸帆的信息给惊呆了,她在之前做准备资料收购dsi公司的时候,只是更多的去了解了这家公司的背景,历史,和目前的资金状况等等,对于这家公司的高层,她也仅仅是去了解了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而已,至于公司的真正核心部分,也就是研发中心的团队,她却并没有花费多大的功夫去了解。
所以现在当从李逸帆嘴里得知,dsi的研发设计中心的主要领导,竟然是一个华国人的时候,她就不能不吃惊了。
难怪这家伙刚刚会那样的信心满满的要去挖角dsi呢,原来是把包袱埋在了这啊!
“呵呵,是啊,前段时间我也做过了解,原来这澳洲dsi公司的研发设计部的高级主管,名叫周元超,是咱们正宗的华国人。早些年的时候,曾经是京华大学的汽车工程学院的博士毕业,后来去了澳洲留学,然后加盟了澳洲dsi公司,在哪里一干就是十几年。现在已经是dsi公司研发设计部的主管了,据说在研发设计部门是很有权威,很受尊重的,所以咱们只要撬动了他,那么就可以直接瓦解dsi公司。”
李逸帆说道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眼冒寒光了,对于这家澳洲公司,他现在可谓是恨之入骨了。
特么的,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老子给你开出了那么优厚的条件,你们居然还要唧唧歪歪,那好老子就特么的直接挖断了你的根子好了。
而李安妮这时候听了李逸帆的讲解,不由得是打了一个寒颤,不过她对这件事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
“逸帆,听你这么一说,这件事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毕竟你也说了,这个周元超已经在dsi这边供职了十多年了,难道他对于公司一点感情都没有吗?咱们想要说动他,会有那么容易吗?”
“呵呵,这件事应该是没什么难度的,毕竟现在一来dsi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另外一点就是,这人其实是个技术宅,而dsi公司,目前扣扣索索的拨款政策,已经让他很是着恼了。”
“技术宅?技术宅是什么?”
李安妮对于李逸帆嘴里冒出来的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而李逸帆则是满头的黑线,这自己刚刚一激动,一下子把十年之后的网络名词给说出来了,于是只能给李安妮来了个含混不清的解释,说就是那种痴迷于技术,对别的东西都不太感兴趣的家伙。
李安妮这才释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接下来的工作,可就好办的多了。
而李逸帆之所以想要撬dsi的墙角,去挖这个周元超过来,也是因为这家伙上辈子的时候,就有过被过你企业挖角的经历。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当中,因为日本车的节节胜利,澳洲福特和澳洲克莱斯勒两家公司,在澳洲的日子都开始不太好过了起来,在澳洲唯一还能和日本车对抗的,可能也就剩下通用控股的那家澳洲本土的霍顿公司了,而澳洲人也还因为存留着那么一点爱国货的心思,这才能让霍顿公司维持着销量,可是说到根子上,其实也不过就是靠着该公司的皮卡车,和一些大排量车型来维持市场而已,随着日后石油价格的攀升,霍顿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了起来。
不说那些,就说这澳洲福特和澳洲克莱斯勒的日子不好过了,dsi这边的订单自然就开始减少了,他们的资金链也就陷入了紧张的阶段。
这时候英国橡胶轮胎公司,就把这家公司出售给了澳洲本土的一家名叫ion的机械制造企业。
可是dsi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再加上他们在研发上面的投入也不大,高层董事只想着,趁着公司倒闭之前,在捞上一笔,所以每年批给研发部门的资金是越来越少。
而且高层对于未来产品的设想也和周元超所领导的研发设计部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公司每年给研发部门资金,但是要求他们研发的却是那种能够适应后驱的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当时周元超他们都疯了,人家别的变速器企业都在拼命研究适应前驱的六档手自一体,或者是cvt,或者是双离合呢,你这倒好非得和人家反着来,你这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吗?
可是没办法,不按照上面的意思来,人家就断你的研究经费,最后没办法大家只能硬着头皮上。
结果研究成果很快是出来了,可是这玩意,出了大马力的机车之外,别人谁愿意用?
产品卖不出去,再加上总公司ion那边又出了问题,结果还没等解决问题,等到了2006年的时候,总公司ion公司居然直接宣布破产倒闭了。
而这时候在国内已经小成气候的奇瑞公司,则是率先像周元超伸出了橄榄枝,当时可谓是天时地利都非常成熟了,周元超几乎是没怎么多想,就答应了奇瑞的邀请。
而在他的带头之下,dsi的研发部门几乎是立刻就走了个精光,二十多人的研发团队,几乎是没人留下,大家都是打着行李卷儿立刻就直奔奇瑞而去。
于是过了没几年的功夫,人家奇瑞就搞出了自产的cvt变速器
所以李逸帆这时候想要挖dsi的墙角,也不是没有前科的,反正就算那ion收购了dsi,那dsi的日子过的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自己早早的就开始下手了。
这几年的功夫,dsi公司,可以说是频繁的易主,而dsi的这帮员工,心里也肯定是对公司的前景早就没了底了。
再加上周元超领导的是一帮技术宅,大家对于公司拨款的不爽利,恐怕早就已经不满了,这时候自己在过去撬撬墙角,说不定就会给他们那边引发一场地震呢!
677放血
李逸帆通过各种神乎其神的忽悠,说什么自己前段时间无意间认识了一位京华大学的朋友,而这位朋友,之前恰好听说过这个周元超,他们两人是校友,虽然不是朋友,但是也听说过他的事迹。
正好那时候自己和他提了一嘴所想要收购dsi的事情,那个朋友就挺热心的让自己去联系那个周元超云云,于是自己就对周元超进行了调查,于是就掌握了目前这么多的信息云云。
这番解释下来,总算是把李安妮给糊弄了过去。
“嗯,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总算是有点底气了,那好既然那帮澳洲佬不愿意买,那咱们就试试挖他的墙角好了,回头我就去和那个周元超接触一下,看看他是不是有意离开这家dsi公司,如果他要是真的愿意走的话,那咱们可就赚大了,挖角几个人,可远比收购一家公司来,要省事的多。”
李安妮微笑着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确实现在dsi还没到后世那样山穷水尽的地步,当年他们实在是坚持不住,破产的时候,吉利只花了四千多万澳元就拿下了这家公司。
但是现在这家公司,还能够坚持着勉力维持,所以这时候如果想要收购他们的话,在加上澳洲佬,一贯喜欢狮子大开口的毛病,搞不好他们敢和自己要五亿澳元也说不定。
既然特么的他们都不仁了,那自己还和他们客气什么,挖了他的核心。就算给他高薪厚职。再把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挖出来。重新成立一家变速器设计公司,恐怕也花不了五个亿的澳元吧?
嘿嘿,恐怕有一个亿人民币都足够了!
一想到这次挖澳洲佬墙角的事情,李逸帆心里就是一阵大爽。
“这件事咱们要徐徐图之,不用着急,毕竟他在dsi也工作了十几年了,要说一点感情没有那肯定是假的,更何况咱们还要靠他去说服他的团队的那些人一起出来。所以咱们可以慢慢的和他接触。不要逼急了他,反正就算他暂时不愿意出来,继续在dsi待下去的话,也没多少好处。现在dsi的乱象,还有公司的政策,早晚会激怒他和他的团队的。只要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咱们能够搞定他,那就最好,当然如果你有其他的手段,那就是越快越好。最好能够在明年就把他和他的团队给挖出来。”
李逸帆微笑着对李安妮说道,李安妮也点了点头。确实想要挖一个在dsi工作了十几年的人,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他带领的团队里,还有二十多个澳洲佬呢?
想要劝说这些人背井离乡的,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李逸帆对这件事倒也不是特别的着急,毕竟就目前而言,国内的所谓自主品牌的车企,还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他们真正的开始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上亮相,恐怕要等到2003年之后,而就算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再出手的话,也并不算迟。
“对了,既然这dsi的事情,你已经有想法了,那么那力拓公司的事情呢?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的吧,你挖墙脚那一套,用在dsi上面也许还可以,可是用在力拓身上,恐怕就不那么好使了吧?尤其是他们还有很浓厚的日本人的背景的情况之下?”
李安妮微笑着看着李逸帆问道,李逸帆也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件事确实是非常棘手的,先不说来至澳洲佬的阻力,光是来至日本人的阻力,就肯定不小。
原本他还琢磨着,等在过几年,自己时间宽裕了的情况下,再去日本溜达一趟,毕竟因为比现在有着多出十几年的经历,他对于这段时间日本国内的变化,还是非常了解的。
尤其是日本社会里的一些人士方面的变动,他可是非常了解的,这些家伙的手里,可是有着不少的好东西呢,原本他是想几年之后,在过去收割一番的,不过现在看来,自己的计划好像不得不提前来进行了。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过段时间,春节的前后,我会亲自去日本一趟,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来化解日本人的压力,相信只要化解了来至他们的压力,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李逸帆说这话的时候很自信,不过李安妮听得却很迷糊,日本人是那么好对付的吗?怎么这家伙说起来这么自信?
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家伙,毕竟他总是能够搞定一些自己不敢想象的难题的。
“对了,既然现在收购dsi的事情,已经暂停了,咱们为了收购dsi准备的资金也就用不上了,我看咱们应该去早点别的出路。”
“哦?什么出路?你来说说听听。”
李逸帆的投资眼光算得上非常独到,这时候他所想要搞点投资,李安妮也来了兴趣,她很想知道,这家伙这次又瞄上的是哪一家企业。
“你帮我查查riversdaleminingltd这家澳洲企业,现在这家企业的盘子应该是不大,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这家公司,给我全额的拿下来。”
李逸帆微笑着对李安妮说道,同时心里也算是发了狠,既然你力拓这边不想要我好过,那你们也同样别想好过,你想让我出血,那咱们就看看,到时候谁出血出的多。
“riversdaleminingltd?这家企业是干什么的?”
名声不显的riversdaleminingltd公司,显然李安妮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现在一听李逸帆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她也就跟着来了兴致。
“这家公司是一家澳洲本土的焦煤提炼产业公司,公司有几座质量非常不错的焦煤矿,不过现在经营的状况却不是太好。”
李逸帆淡淡一笑对李安妮解释道,在2001年,世界的经济指针,还没有因为华国的经济疯狂转动爆表的时候,世界范围内的钢铁狂潮也同样没有到来。
众所周知现在的炼钢企业离不开焦炭,他们需要焦炭来对铁水提纯,所以焦炭可以说是钢铁企业需求当中仅次于铁矿石的存在。
目前华国的钢铁大潮还没有到来自己,国内的铁矿石完全可以自产自足,而华国产的焦炭,更是不仅仅够国内使用,甚至每年还大量的出口到国外,供国外其他的钢铁公司使用,等到2002年到2003年的一段时间内,华国产的焦炭,甚至一度占据到世界焦炭出口份额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不光是供应本国,还出口到欧洲,美洲,日本,甚至是澳大利亚等地的钢铁企业里。
原因也很简单,提炼焦炭这玩意,成本虽然不高,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而欧美,澳洲,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度,对于本国的环境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样的企业,如果生存在欧美,日本,或者澳洲这样的地方的话,环境治理的成本就会非常高。
所以才会造成了华国的焦炭大量出口的,甚至是独霸市场的局面。
而随着华国经济发展车轮的转动,当新一任领导班子上台之后,华国进入了房地产和汽车发展的模式之后,国内的钢铁企业,开始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连钢铁的狂潮之后,华国国内的焦炭基本也就只能供应本国的钢铁企业使用了。
甚至等到2004年的时候,华国发财委员会还干脆就出台了一纸禁令,直接宣布禁止本国的焦炭出口,这样的禁令不光是让华国本土的焦炭企业的产品价格一路飙升,从原来的不到三百元伊顿,直窜到一千三百元一吨,更是令国际上的焦炭价格是一日三涨。
后来欧盟还专门因为华国禁止出口焦炭的禁令,和华国展开了一系列的贸易大战。
而在那之后,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焦煤企业,则是抓住了机会,开始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不但供应本国的钢铁企业使用,甚至还一度将产品远销国外,而当华国的钢铁狂潮愈演愈烈的时候,本国的焦炭产品不敷使用的时候,这家公司,甚至还开始大批量的向华国出口焦炭产品。
在华国焦炭企业开始推出国际焦炭市场的时代,这家企业接着机会一跃就成为了世界焦炭市场最大的出口商,最顶峰的时候,甚至占据着世界焦炭出口市场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份额。
最后就连力拓也是眼红了这家公司,感觉看不下去,直接出手四十亿美金,将这家公司拿下!
不过那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当国际市场上还是华国的诸多焦炭企业,在一统天下的时候,随着大量质优价廉的华国产的焦炭不断的被推出到市场之上的时候,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的市场份额更是低的可怜。
别说是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了,甚至就连本国的力拓和必和必拓旗下的钢铁厂,都不太愿意使用他们的焦炭,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产品价格比起华国的焦炭来太贵了。
所以这时候这家公司的日子,只能用举步维艰来形容,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局面!
这样一来,李逸帆有怎么会错过这个给力拓公司放血的机会?
678国内焦炭玩不起
其实做焦炭行业,也完全是一个暴利型的行业,虽然这个行业的入门标准并不高,而且技术难度也不是特别的大,但是这个行业是个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特别的严重。
所以在欧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度,他们对于环境的重视态度,就导致了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注定是生存不下来。
因为他们要面临着更加高昂的环境治理成本,而这样的环境治理成本,对于焦炭企业来说,往往就是生存的关键。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有着华国的廉价焦炭源源不断的供应市场的情况下,在现在的华国,关于环境成本这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加上各地的政府的眼睛里,只有gdp这样的硬性指标,至于什么绿色环保,则根本就不再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所以原本世界各地还生存着的一些焦炭公司,在面临这廉价的华国焦炭的市场冲击之下,很多都已经是摇摇欲坠的生存局面。
甚至有很多,最后只能选择关门歇业,要么就是转投他行的局面。
而澳大利亚的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够苟延残喘的活着,一方面是因为澳洲实在是地广人稀,他们的工厂和矿山的所在地,人烟稀少,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有人会投诉,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手里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澳洲最大,也是质量最好的焦煤矿。这让他们的成本要远比其他发达国家的焦炭企业要低得多。所以他们才能够勉强在华国的廉价焦炭的冲击之下苟延馋喘。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依旧是不太乐观,毕竟澳洲的人工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即便是他们的工厂位于人烟稀少的地带,可是政府方面,却依旧在对他们收取着高昂的环境治理费用,这就让这家企业的生存环境愈发的恶劣。
再加上目前世界范围内钢铁冶炼产业,大多是萎缩的状态。这就导致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环境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这样一来,他们只能是在靠着微薄的利润,勉力的支撑着。
上辈子的时候,李逸帆也是在特勤组织开始关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业的时候,才开始附带着了解了这家企业发展历程的。
这家企业的崛起,应该是在2004年之后,从2002年开始,华国开始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到2003年华国的钢铁联合体开始悄然发力,而等到了2004年的时候。华国的钢铁企业就开始发现,原本价格低廉,供应量充沛的焦炭,在全国大炼钢铁的情况下,好像有些不够用了。
于是就鼓动发财委下达了一纸禁令,全面的禁止国内的焦炭出口国外,因为这样的一纸禁令,甚至还一度引起了国际间的经济纠纷。
而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却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趁着华国焦炭退出国际市场的时候,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噬华国焦炭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而这段时间,因为世界范围的焦炭供应紧缺,焦炭的价格是一日三涨,从最低时候大概300元人民币一吨,最后涨到了超过1700元人民币一吨。
而且原来属于资源输出型的华国,甚至最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焦炭进口国,而riversdaleminingltd这样的企业,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在华国身上很咬一口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一家资本重量不过4亿澳元的企业,最后一跃成为了价值40亿美元的企业,没错只不过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的市场市值就翻了十倍,当然也许并不值得这么多,但是最后力拓公司入手这家企业的时候,他们是花了四十亿美元
所以李逸帆当然是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与其等到十年之后,在插手,还不如现在就来捡便宜,更何况现在这家riversdaleminingltd的市场市值,因为华国焦炭的冲击,已经下跌到远远不值4亿澳元这么多。
这家在悉尼金融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最高的时候每股的价格,能够达到23澳元左右,不过那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经过十几年的和华国焦炭市场竞争的连连败北,现在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到每股也就是几毛钱澳元的地步了,他的市场市值,现在也就是两个多亿澳元左右的水平。
而且在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他们的资金状况只会继续的恶化下去,现在好像,正在四处的找银行,或者投资机构进行融资。
可惜因为市场表现不佳,再加上外面还有华国廉价焦炭在源源不断的供应市场,很多银行和投资机构,根本就不看好他们,毕竟这样连年亏损,并且让人根本就看不到发展前景的企业,谁要是愿意丢钱进去,谁就是傻b!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拿下这家企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拿下这个公司之后吗,李逸帆倒也不指望这家公司能够赚钱,只要他能够自负盈亏的坚持两年,甚至每年有少许的亏损都可以接受,那么等到两年之后,这家企业就会一举起死回生,到时候能够给自己赚来绝对丰厚的利益。
说实话,李逸帆其实并不像舍近求远,毕竟澳洲那地方,规矩多,而且对外来投资者的背景,调查的也多。
尤其是对于华国来的投资者,那帮澳洲鳖孙,更是极其的谨慎,总是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人,审批满,卡口多,而且澳洲的这帮工人可是大爷,动不动就喜欢给你来个罢工,要么就是要求加薪什么的。
所以李逸帆在心里是不喜欢这帮澳洲佬,而且也不愿意到澳洲来搞这个企业的。
想搞焦炭,在国内搞多划算?
人工成本低,资源也足够丰富,而且最关键的是根本就不用考虑什么环境污染的问题。
只可惜,在国内搞企业,还有一点你要考虑到,那就是政治成本,国内的大多数焦炭企业,都是位于晋西的。
这晋西本地的商业势力可是相当保守,极度排外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私人企业,如果想要进入焦炭行业的话,你还要面临很大的政治风险。
因为国家发财委朝令夕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在今后的十年,将是最喜欢与民争利的时代。
经常是看着某给产业红火的令人眼馋的时候,干脆就一纸政令下来,把这个产业直接给你划归国有,你能咋地?
就比如这晋西的卖炭产业,想当年国家煤炭产业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就撂挑子,把这些产业全多甩给私人经营,让私人来扛着。
可是当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好转了,煤炭行业开始变得越发的暴利的时候,国家这边立马就翻脸,私人煤老板们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人家一纸政令就又下来了,晋西的煤炭变成了国家资源,要全部收归国有来经营
而焦炭行业也是如此,这年头在国产焦炭供大于求,大家都是低价竞争,无利可图的年代,国家根本理都不理你,只管收税。
可是等到过几年之后,国家的钢铁大潮到来之际,又是发财委的一纸政令,将所有私营的焦炭产业,全部收归国有,这个盘子只允许国家和那些世家子弟来玩,至于你们这帮普通老百姓,站在边上看看就行了。
可怜了那些焦炭行业的私人老板,刚刚受的云开见月明没今天,大家刚刚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这辛辛苦苦盯着的企业,就特么的被国家给收走了
最后只得到了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回购费用,可是这些钱和他们的焦炭企业所能够产生的利润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
国内的商业环境,恶化至此,李逸帆也是无话可说,所以他是绝对不敢在国内玩焦炭企业的,这样的‘与国争利’的产业,在他来看还是算了吧,到国外玩也是一样,更何况还可以祸害国外的自然环境?
李逸帆大致的把这个riversdaleminingltd的情况给李安妮讲解了一番之后,李安妮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看来这家伙是铁了心的要赌,未来国际市场上回兴起一股大炼钢铁之风啊!
不过既然人家愿意赌,那就由着他去好了,反正这钱是他自己的,他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好了,再者说这riversdaleminingltd,现在看来,确实也不算贵,到时候就算让新加坡的钢铁企业,给他们一点订单,都足够他们吃的了。
而这时候的李逸帆,可不光是在琢磨这个riversdaleminingltd,他还在琢磨着,其他适合在澳洲投资的项目。
这年头的澳大利亚,别看已经列入了发达国家之列,可是其实在很多领域,他还是一片空白,还有很多有利可图的地方。
今后几年,这个国家就犹如是一只趴在华国身上的蚂蝗,靠着贩卖资源,可是从华国身上吸了不少血,自己怎么着也得帮国人讨回一点利息不是?
679澳洲快车!
说起澳洲这个国度,很多人都会想起袋鼠,树懒等等动物,还有和煦的阳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那些成群的牛羊。
诚然这个国家的发展史虽然短暂,可是只能说英国人老祖宗给他们留下的遗产实在是太过丰厚了,作为世界上被发现最晚的一块大陆,这里的一切,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两千多万的人口,世界前十名以内的国土面积,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国土,都是出于荒原或者沙漠地带,可是老天爷实在是太厚爱这里的人了,给他们留下了他们难以想象的丰厚的自然资源。
最早的时候,他们光是靠着像欧美等国度出口羊毛,牛羊肉,以及乳制品,就可以顺顺当当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国度。
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他们的经济发展更是走上了一条难以想象的快车道,而他们之所以能够经济发展的如此迅猛,靠的也就是搭上了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顺风车,他们靠着大批量的像华国出口各种自然资源,这才达到了那样的经济发展成就。
在澳洲佬搭上华国快递这趟飞速前行的快车的时候,李逸帆琢磨的就正是如何来搭上他们的这趟快递列车。
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澳洲的经济发展创造着一个有一个的奇迹,原本他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英国,然后是日本,之后是美国,可是在几年之后。他们的最大贸易对象。就变成了华国。
因为他们的无赖手段。还有华国一些领导单位的昏聩无能,他们可以说在和华国的商业交易当中是予取予求,赚取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暴利。
这样顺当的外貌历程,让他们甚至一度对和美国人的外贸经济都有些不屑一顾了,原本和美元应该是固定在一比二之间的汇率,甚至在十年之后,一度达到了一比一的地步。
而那个时候澳洲佬,甚至还一度打算专门开辟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通道。允许华国政府用人民币来支付,他们想要购买的澳洲资源,这样的计划,一度是让美国佬大为光火,甚至还不惜,搞了几个澳洲的高官下台为止。
而这个国家毕竟是白人的基督教国家,虽然和华国的经济发展的挺热乎,但是毕竟还是要给宗主国面子,所以最后他们两面三刀的举动,可是给华国政府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就连李逸帆对他们的印象也是非常的一般。甚至可以说非常差!
这样一来,坑澳洲人几把。他当然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甚至他还巴不得,能够坑的澳洲人吐血才好。
想到就要做到,反正这dsi也收购不成了,而力拓这边的融资方案又进展的很不顺利,手里了这些钱也不能就这样的放着,怎么也该找个合理的去处不是,李逸帆就把这心思动到了澳洲人的地盘上。
说道澳洲的资源丰富,可是却也不尽然,老天爷虽然给了他们不少好东西,但是有一样最为关键的东西,他们却是极度的匮乏,而这样东西,就是被成为工业血液,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珍贵的资源石油!
想当年看着中东的沙漠,随便一挖就能够喷出几口油井的时候,澳洲佬也曾经眼红的发紫,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找来了各种人才和设备,对本土的沙漠和荒漠地段,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和考察。
甚至连英国人和美国人也都纷纷插手进行的这样的考察,毕竟这块大陆可是有着八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子,谁知道这里的地下会藏着些什么?
这样的国土考察,一直进行了十来年,到六十年代初期才结束,可是考察的结果,很是令人失望,大家把这片土地翻了个底朝天,可惜除了找到了一些原本大家就知道的矿藏之外,其他的矿藏也发现了不少,可是就是没有找到大家最想要的石油。
于是这个国家从此就带上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即便是到现在为止,这国家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石油供给,还都是要靠从中东进口才行。
而其他的百分之五左右的份额,不过是他们国内的一些小型的石油公司,在这个国家的边边角角上找到的一些小型的油田来供应,而这些油田的产量,真的只能用足够悲惨来形容。
最近几十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海上钻井平台技术不断的得到发展,澳洲人再度燃起了寻找石油的雄心,只不过这次他们把目光放到了自己的近海一代,尤其是靠近赤道一侧的近海领域,毕竟印尼这样的邻国,都能从他们的近海大陆架上打出油井,为什么自己就不能?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澳洲的近海领域,又开始兴起了一阵勘探热,而参与的很多公司,其实都是抱着投机心理的一些澳洲的小型的石油公司。
这其中就有一家叫做迪拉姆的石油公司,引起了李逸帆的关注,他之所以关注这家公司,一方面是因为它那有趣的名字,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家公司,后来曾经涉及到华国国内的一场石化方面高层的**案当中。
说起这家迪拉姆公司,也曾经有过一段风光的时候,这家公司早前不过就是澳洲本地的一家小型石油勘探公司。
手里面有那么几座不好不坏的小型油田,不过那几块油田的日产量实在是低的有些可怜,几块加在一起,也不过是日产几千桶左右,供应给澳洲国内,因为地理优势的缘故,所以靠着运输方面的优势,他们倒也能够勉力维持,在bp,壳牌,和美孚这样的巨头的夹缝当中,得以苟延残喘,赚的也就是一些辛苦钱。
虽然也是在悉尼金融市场上上市了,可是他们的股价一直是被打压的位于可怜的几毛钱的价位,公司的市值,甚至比之前李逸帆提到的那个riversdaleminingltd的焦炭公司还惨,最高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多亿澳元的盘子,低的时候连一亿都不到。
这家公司最近的日子有些不好过,他们前段时间,在达尔文一代的近海进行的勘探以失败告终,赔了不少钱,不得不把他们的公司原来就不多的几条加油管道,和加油站体系给抵押了出去。
现在听说他们正在积蓄力量,打算在干一票,而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李逸帆却知道,这一票就让他们发达了。
他们这次选择的是在珀斯的外海搞勘探,而这一次,他们直接就找到了两口油井,而这两口油井,在刚开始爆发出来的时候,竟然都是那种日产量过万桶的高产油井。
这一下子,可就让这家公司咸鱼翻了身,公司的股价,更是从找到油井之前的一澳元,在短短的一个月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