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第 16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但是好像出版社和印刷公司,倒也并不是无利可图的。

    就比如上辈子,他曾经痴迷一时的那些网络,甚至在那几年之后,从网络小说里改编出来的电视剧和电影,那些不都是先是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之后,就印刷成实体书出版,然后才被人改编成电视剧的吗?

    正好自己和郝军这个搞娱乐的还有合作,这样看来,只要让这个老张,在网络图书市场里选出那些有利可图的真金白银出来,然后再把影视改编权给弄过来,这不特么的就是一条产业链了吗?

    嘿!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光琢磨着,让这家工厂去占地方去了,根本就没想过好好经营这个公司呢?

    看来这专业方面的事情,还真就得找这样专业的人士来打理,才靠谱啊!

    “对了,还有你那温泉度假村的计划,在莲花乡那边建设的也挺顺利,明年头半年就可以完工了,到时候装修一下,在检验一番,放个半年的味儿,等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进入营业模式了”

    684杨玉河的命运更迭

    说起这个温泉度假村,当时也是因为当时想要把滨城建成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的杨玉河,提了一嘴,冬天的时候,滨城没有旅游优势,李逸帆才想起来的项目。

    这个项目,在最近几年经营,估计会不是那么赚钱,可是等到几年之后,当冬季旅游的热度被炒作起来之后,这个项目估计才能够进入到盈利状态。

    更何况在莲花谷的山顶,他还修建了一个山顶观光酒店,当然这个酒店不是以旅游为主打目的,而是以赌场为主要经营模式的。

    而酒店的管理以及经营方,已经被他给挂到了外资的方向,主要是有他那个堂哥比利来打理,所以他倒是也不太担心将来会被人查。

    而且莲花谷这样的地方,说好听一点叫冬季度假村,说的不好听点,那就是穷乡僻壤的,就算有心人想去查,一般也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

    更何况,等到将来这里旅游行业要是真的兴起之后,他就打算看情况,把赌场的营业给转移到邮轮上去,到时候依旧是让堂哥比利来经营,到时候就算有人想来抓他的小辫子,也抓不到。

    所以这个项目,将会和他们家在满城乡的蓝莓种植基地,还有在应城的海产养殖基地一样,都会是一个长期投资项目。

    还好最近家里的企业盈利都非常的惊人,所以他倒是也不着急资金的问题。

    “对了,明天你没什么事吧?”

    老爸问了一句,李逸帆点了点头。正好这几天好好的休息几天。然后他就会转头去日本。争取在春节之前,完成在日本的一系列举措之后,在回家过个春节。

    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今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晚,所以他打算先在家里休整几天,同时在制定好了到日本的行动计划之后,在动身前往日本。

    “那就好,明天晚上别乱走。到时候你杨叔叔会过来吃饭,前次碰面他还叨咕呢,说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还挺想你的呢。”

    老爸的脸上很是自豪,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最让他自豪的既不是他的酒店,也不是他所经营的李氏集团,而是坐在他眼前的这个他的儿子。

    正是因为这个儿子,才有了他今天的一切。才有了他们李家今天的一切。

    李逸帆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然后问道。

    “恐怕不止是想我这么简单吧。”

    李立强又给自己点了根烟,然后笑骂道:“就你小子鬼精,当然不止是想见你一面这么简单,你杨叔叔可是盼着你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了。前段时间你不是和他说起过,想要投资一个特种钢材厂的事情呢吗?你杨叔叔,最近可是对这件事相当的上心呢,听你哥说,最近他可是让他的秘书,找了不少关于国内特种钢材市场的资料呢。对了,你那特种钢的事情有没有什么眉目了?”

    李逸帆没多说,只是点了点头,前几天和李安妮见面的时候,她给了自己一个硬盘,里面就大多都是关于特殊钢材冶炼的配方和技术资料,都是她从南阳理工大学那边搞来的。

    正好这次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估计有了这些材料,明天杨叔叔一定会非常的满意。

    杨玉河主政滨城这段时间,他主政的主题,就是想要把滨城打造成一个花园旅游城市,而且他做的也很好。

    可是滨城和滨城所在的北省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再加上这么一块地方,在原来国家的政治版图里也是以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出现的,可是最近十几年来,因为国家政策倾斜,以及这个老工业基地技术没落,人才流失的缘故,这个原来所谓的共和国的长子,已经成了一个老大难的破落户。

    这也一直是国内一些人的心病,当年因为经济困难,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回报高,见效快的轻工业的扶植上面去了。

    再加上那时候的领导人的本位主义的思想,当然要把国家的资源和政策,倾斜到自己的家乡上面去,这也就造成了滨城和北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的没落,和南方的轻工业基地,以及新兴经济圈的崛起。

    这样的举措,虽然是让很多地方的人民得了不少的好处,可是却也让很多人对这样的政策充满了抱怨,不光是在平民百姓之间,就算是在高层里也是争论不断。

    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国家逐步的走出了缺钱的阴影之后,却猛然间发现,自己在国际上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并没有提高,尤其是几次被美国人打脸之后。

    大家才发现,当年抛弃重工业,以为靠着某个领导人的那句,自己搞不如买的论调的可笑之处,于是最近一些年来,大家重振北方老工业基地的想法,就渐渐的起了苗头。

    但是北省现在换届在即,现任一把手齐满天调任中枢,已经成了既定事实,而杨玉河入住北省,也一样成为了既定事实。

    面对整个北省的治理和发展,杨玉河当然是有自己的想法,而重振老工业基地,就是他打算在他主政期间要打的牌。

    而国内重工业的弊病,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摸排调查,查来查去,总算是有了眉目,材料科学的落后是根本,所以杨玉河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一旦要是他登上北省重要领导人的岗位之后,大力扶持重工业企业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他就打算以政府为主导,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材料科学的研发力度。

    而李逸帆之前和他提起过的那些特殊钢,对他来说,当然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突破口,所以他对李逸帆的这件事当然是非常重视,甚至他身边的大秘还透漏过,杨玉河对这特殊钢的重视,甚至还一度超越了他对那条贯通滨城南北的轻轨线的重视。

    这些都是李立强告诉李逸帆的,李逸帆听了之后,心里也是暖呼呼的,甭管杨玉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但是人家能够想到这些,并且愿意在这些问题上主动出击,解决问题,而不是像某些领导那样选择回避,选择见效更快的其他面子工程来做,这就说明人家杨玉河是个做实事的人。

    上辈子的时候,杨叔叔因为没有碰到这辈子他们李家的崛起,还有他们家的帮助,在滨城执政的过程很是不顺利,所以没有得到上面领导的赏识,一直在滨城一把手这个位置上,蹉跎了数年,最后才被调入了省里,当了一个副省长,估计也就是要在那个位置上做到退休了。

    所以没能一展他的胸怀抱负,但是没想到,这辈子却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连带着也改变了杨叔叔的命运,让他更早的步入了上层领导的视线,并且还能够早早的担任北省的重要领导职位。

    而从老爸嘴里所得知的杨叔叔,关于他自己上台之后的规划,则是很符合李逸帆的胃口。

    诚然在今后的十年时间里,国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省份的领导,都把自己的主要工作目标,放在了拆毁,于重建当中去了,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最有效的提高gdp的方法,最有效的展现他们才能的方式。

    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导人都在这样疯狂的拆于建当中迷失了,而华国也因此又再度的错过的一次重要的经济转型的机会。

    如果在这个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能够有像杨叔叔这样独树一帜的,能够为华国的工业转型,甘愿打基础,做实事的当政者的话,也许在未来的十年过后,当这一股元气被保留下来之后,当国内影房地产开发过度,而险些陷入经济停摆的时候,北省也许就会接着这样的一个机会,而一跃而起,重新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说不定。

    李逸帆的心里,初步的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劝诫杨叔叔,要尽可能的把他当政之后的主要精气神,都放在这工业改革上面来。

    想到这里,李逸帆就有点心情激荡,其实他大心眼里,也是希望北省的重工业基地能够振兴起来的,这样一来国家在十年之后,也就不至于,光是会喊经济转型的口号,但是却没有任何实质的举措了。

    而如果这时候开始投入的话,那么将来他们就绝对会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

    不过关键就是要看,明天怎么样来说服杨叔叔了。

    这一晚,李逸帆都没怎么睡好,都是在辗转反侧的琢磨着第二天晚上的会面,一直辗转到了天明,这才沉沉睡去。

    白天醒来之后,酒店这边又很是嘈杂,最后他只能是无奈的选择了去自己家的新房那边去休息,来为晚上的碰面养精蓄锐

    这新房正是他们家在滨海广场那边分到的房子,宝岛的王姓投资商,很是有实力,这边的滨海望月花园,在今年上半年就开发完毕了,精装修的房子,用料很实在,只不过他们家人还一直没来得及入驻

    685投桃报李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碧海蓝天,还有下面滨海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李逸帆的心情格外的舒畅。

    上辈子的时候,这滨海望月小区的房子,只能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从刚刚建成开始,这里就成了领先全国地价的房子。

    到后来房地产大潮到来之际,这里虽然已经是有五六年楼龄的老楼了,可是房间却依旧是坚挺无比,甚至还一度是,整个北省,位数不多的可以和京城房价叫板的房子。

    由此可见这个小区的房源,所在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房屋的质量,更有夸张的说法是,这里的房子才一建好,就有很多港台明星,选择在这里买房子,作为投资,由此可见这个地段的优越性。

    确实以前只能是站在这广场上,看着这个小区的房子流口水,没想到,今天自己却成了站在楼上看风景的人,这样的角色转换,还真是让李逸帆自己都感觉有些措手不及。

    睡到了下午二点多才醒过来,然后草草的对付了一口,就站在客厅的大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无敌海景,开始发呆,虽然是冬天,但是这时候却正是一天之内阳光最好的时候,再加上屋子里的暖气供应,所以待在这样的房间里,很是舒适。

    那开发商王胖子,早早的就给他们家留下了两套,位置非常好的房子,作为回迁的礼物,而且当得知他们和杨市长的关系之后,还特意把这两套房子进行了精装修。

    尤其是在隔音防潮方面都下了大工夫。没住过的人可能不知道。这可以看海景的房子。住起来确实是气派,可是如果要是在没有供暖的春季和秋季的时候,住这样的房子,那简直就是遭罪。

    原因很简单,就是太潮湿了,尤其是像滨海望月这样和大海,仅有一片空旷的广场相隔的小区。

    所以如果想要在这个房子里住的舒服,那就必须要把防潮措施搞好。

    而王胖子倒是非常的舍得材料。和工本,在给李逸帆他们家的这两套回迁房里,隔音和防潮的材料,用的都是十足,而且还加了不少的电加热的材料,这样一来,在春秋季节,当没有供暖的时候,他们依旧是可以靠着自动的电加热来驱潮。

    所以潮湿的问题,对于李家人来说。就完全不成问题了。

    “没想到,这个王胖子。倒是会讨巧。”

    想想那王胖子的示好,李逸帆叨咕了一句。

    在新家里养足了精神,晚上李逸帆就神采奕奕的来到了正阳酒店,他刚到没多久,杨玉河就带着秘书,和另外一个人进了他们早就准备好的包间。

    等看到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李逸帆不由得神情一愣,因为这个人他也算是认识,只不过还说不上熟悉,但是今后他们李家如果想要在滨城发展顺利的话,那么就离不开这个人。

    这个人正是之前,和他们家有过合作,一起兴建了理想广场的那个河口区的区长夏青禾。

    杨玉河这两年在滨城主政期间,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在中枢那边也是得到了大佬的赏识,正所谓是春风得意之时。

    虽然卖相上,他没有齐满天那么引人注目,可是仔细品味下来,倒也是自有一番儒雅之风。

    而夏青禾,则是一副白面书生的摸样,他的年纪比杨玉河小那么几岁,去年已经从河口区的区长的位置上,被提拔到了滨城副市长的位置上,上面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等杨玉河走了之后,就由他来结果杨玉河的班。

    由此可见,正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这夏青禾,背后的势力,也同样是不小。

    现在夏青禾很明显,就是杨玉河的接班人,也应该算是杨系的人马,所以两人走的很近,而这次杨玉河带着夏青禾一起过来,很明显,就是有一种托孤的味道,意思就是自己走了以后,夏青禾也不要怠慢了李逸帆他们家。

    夏青禾哪里不知道杨玉河的意思,所以他对李家人的态度很是和蔼,更何况之前大家在理想广场的兴建方面也合作过?

    再加上深知杨玉河的发家轨迹,可是离不开李家人的支持,而李家又有神秘的海外财团背景,所以他对李家人也是格外的重视。

    李逸帆对杨玉河的态度,那是不必多说了,就和一家人一样,可是对于夏青禾,其实他心里却是有着小小的鄙视的。

    上辈子的时候,杨玉河在滨城一把手的位置上比这辈子,多蹉跎了五年,然后才调入了省中枢,而之后也确实是夏青禾接的班,只不过这家伙接手了滨城之后,立马就全盘否定了杨玉河在位时候的执政理念,什么花园旅游城市,这特么的哪里有搞房地产来得快?

    于是滨城也就迅速的,步入了全国其他大城市一般的发展轨迹,到处都是在拆,在建,原本漂漂亮亮的一座花园城市,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到处都被搞得乌烟瘴气,而且这家伙不但是大张旗鼓,还特别的大胆,杨玉河开山填海是为了建广场,他也跟着开山填海建广场,而且还直接把杨玉河主导的高新园区给改成了一个新的居民区。

    开了几座山,添了不少海,从那之后滨城湛蓝的天空,一年都难得能看到机会,更多的时候,都是一种雾霾天气。

    他另外一方面,还大张旗鼓的从外地引进一些,被淘汰的高污染的化工企业,还给浪费水源的高尔夫建设项目大开绿灯。

    搞得滨城很快就变成了一座濒临危险的濒危城市,石油管线几度漏油,炼油厂几度爆炸,反倒是他人影都不见一只。

    搞得几年之后的滨城是人人破口大骂,对他的意见可是不老少。

    所以李逸帆打心眼里,其实并不是特别待见这位夏青禾,未来的夏市长,不过现在可不是他能够给人家脸色看的时候,在面对这样的人物的时候,他还得笑脸迎人。

    酒席就定在他们家顶级的天字号包间,酒席也正是他们家最有名的宫廷御宴,其实要不是因为有夏青禾到来,杨玉河和他们家一家人一起吃饭,可能就用不着这么顾忌了。

    “对了,逸帆,之前你和我说起过的那个特殊钢的事情,你搞得怎么样了?有眉目了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再加上也都没什么外人,杨玉河直接问李逸帆到。

    “嗯,已经有眉目了,资料已经收集了不少,现在要是有个工厂就可以开工了。”

    “哈哈,那就好了,这下子咱们滨城的特殊金属材料公司,总算是有着落了。青禾,回头这件事你跟进处理一下。”

    和李逸帆接触多了,杨玉河也知道,这孩子从来不大诳语,他所有眉目了,那这件事基本就是靠谱了的意思,所以这样把那濒临破产的特殊金属材料公司,交到他的手上,也放心。

    夏青禾点了点头,前段时间,杨玉河就和他提起过这件事,他当然也知道,这特殊钢材的重要性,对于这件事他也很重视,更何况杨玉河走了之后,这就算是他的功绩呢,现在杨玉河让他处理,明显就是在买他的好处呢么。

    “对了,还没恭喜杨叔叔,您明年就要高升呢!”

    李逸帆笑嘻嘻的举起了酒杯,而杨玉河则是假装嗔怒的对李逸帆责怪道:“你这孩子,瞎说什么?”

    “嘿嘿,反正都不是什么外人,这件事不已经是内定了吗?恭喜啊杨叔叔。”

    李逸帆嬉笑着对杨玉河说道,杨玉河没有接话,但是这样的态度,则是表示了默认。

    “哎!咱们北省的经济,可不是那么好搞的啊!”

    李逸帆长叹了一口气,不过却是把杨玉河给听得一愣,确实,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琢磨着,自己如果执政北省之后,到底该怎么治理这个省份。

    而现在李逸帆这样说,明显是话里有话啊!

    “哦?看样子,逸帆,你好像是对这件事有点见解哦?”

    杨玉河微笑着问李逸帆到,而这时候就连夏青禾,都不由得跟着竖起了耳朵。

    刚刚杨玉河一句话,就已经让他们李家,把滨城的那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给弄到了手,所以这时候,李逸帆当然觉得,自己是应该给杨玉河来个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嘿嘿,我这一方面也是替杨叔叔高兴,另外一方面,也不过是自己最近没事的时候瞎琢磨而已。”

    “那好,那你就把你瞎琢磨想出来的东西,给你杨叔叔我好好说说。”

    杨玉河微笑着说道。

    “那好,那我就献丑了,要是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杨叔叔,你要多多的海涵啊!”

    杨玉河点了点头,他知道李逸帆这孩子,可不是随便胡吹大气的那种,而且和他接触了这么多年了,他这个孩子,别看年纪不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好像还都是很有自己的见解的,那今天就看看他,对于发展一省经济,到底有什么样的见解?

    686华国鲁尔区(1)

    “嘿嘿,杨叔叔,你也知道,我大学的专业,就是学经济,金融,和管理的,所以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势问题,我也一直是有所关注。咱们国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之后,把很大一部分的资源和政策,都倾向了轻工业和出口贸易行业,而这些行业,也确实是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可是当这种经济模式发展了十年之后,我们已经成了所谓的世界工厂之后,咱们回过头一看,咱们的重工业居然全都丢了,而另外一方面,现在这轻工业,和出口贸易行业的发展,好像也到了一个极限。”

    杨玉河对李逸帆的这番见解,并不感到有什么意外,而夏青禾,这时候却不得不重视起李逸帆来。

    虽然之前和他们家谈合作理想广场的时候,他就被这小子给震过一回,不过那之后,双方就没有过太多的接触了,虽然也知道这小子是个天才,可是今天这小子一张嘴开了个头,却还是把他给震住了。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他说的没错,可是要知道这才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而已,怎么说起话来,就好像是那些大学里的经济学专家那样的老道呢?

    “最近几年来,因为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咱们和美国,还有欧盟,甚至是日本,韩国,都频繁的爆发了贸易摩擦。比如美国对咱们出口产品的反垄断调查,欧盟对咱们出口的鞋子,还有仿制品的反倾销调查。还有日本。韩国和咱们频频爆发的农贸摩擦。这些都说明。咱们的出口能力,已经到了过剩的边缘。我在大学里,有很多来至江浙,粤东的同学,甚至有几个,家里就是做进出口生意的,而从他们的嘴里,我得到的信息。就是现在生意越做越难做。竞争太激烈,而且国际商业环境也不是特别好。”

    李逸帆说的这些都是基本情况,可是像杨玉河和夏青禾这样能够接触到商务部的数据的人却知道,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实是出了些问题,尤其是这样已进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已经是发展到了一个绝对的瓶颈期。

    “明年新一任的领导班子,就将上台了,而他们上台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选好一个。可以在他们任期之内,可以长期的为咱们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命题。说白了也就是重新寻找一个合适的,全新的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李逸帆说道这里的时候,杨玉河的脸上终于是闪过了一丝的诧异,能够明白这些东西,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这小子是不是有点太妖孽了?

    “哦?那你说,新一任领导班子,将会寻找到的新的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会是什么?”

    杨玉河脸上的笑容颇为玩味,而夏青禾,这时候看着李逸帆的眼神,也充满了感兴趣的色彩,眼前的这个小年轻,还真是有令他吃惊的本事。

    “嘿嘿,无他,也就是两项,一个是房地产,另外一个就是汽车行业而已。”

    “啪啦!”

    夏青禾手里刚刚端起来的酒杯,竟然不由自主的一下子又掉到了餐桌上,这小子,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呢?他怎么就能够猜到这一点呢?

    新一任领导班子的经济发展命题,其实对于他们这个层次,尤其是有在中枢有着万千关系的官员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不需要接触那新一任的领导班子,只要和他们的智囊团接触过,就能够知道这些秘密的。

    可是那些领导的智囊团,总不是李逸帆这个层次的人能接触到的吧,可是这小子居然硬猜到了,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

    “哦?你为什么这么想?”

    杨玉河对李逸帆的妖孽表现,早就已经习惯了,他更感兴趣的是这家伙是怎么猜到的。

    “嘿嘿,其实很简单,只要借鉴一下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就能猜得到,咱们现在走的路,人家都走过。而另外一点就是,现任的总理大臣,这样大张旗鼓的做什么房产改革,其实不就是再给后继者铺路呢吗?”

    李逸帆微笑着忽悠到,他哪能把他是一个过来人的事给说出来。

    “呵呵,这也只能解释了房地产可以作为未来发展的经济引擎,可是汽车行业大发展,你又是怎么能猜到的呢?”

    杨玉河又问道。

    “新一代的房地产经济的命题,相对应的命题,就是人口城镇化,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到城市里,这就会给城市带来极大的扩张。而城市扩张之后,交通就自然而然的会成为一个难题,再加上前几年的发展,国内已经有一部分中产阶级产生,他们自然对生活的质素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汽车私人化,应该会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吧,再者说国家已经喊了多年的拉动内需的口号,以前考的是家电,可是现在总该找到一个新的,可以让全国百姓都大手笔消费的消费点吧?出了房子之外,还有什么比汽车更合适的?”

    李逸帆的这番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要是仔细分析下来,倒也算是中规中矩,说的没什么漏洞。

    “嗯,说的是那么回事,那你认为,咱们北省,在这次新的经济改革当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杨玉河问的很隐晦,其实意思就是,那你认为咱们应该怎么办?

    但是这话,总不能当着夏青禾,和其他人的面问出来,于是就用了一个比较文艺性说法。

    “嘿嘿,这可是咱们北省打一个翻身仗的好机会啊!杨叔叔,咱们北省以前就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炼钢,炼铁,还有机械制造,可都是咱们的强项。而未来的这两个行业,一个房地产,一个汽车行业,又有哪一个能力的开咱们擅长的领域?所以我认为啊,咱们应该抓住这次的机会,迎难而上,加大力度攻坚,培养和完善咱们自己的人才制度,振兴咱们北省这个老公也基地。”

    “得得得,你甭给我所这些假大空的套话,这些话我比你说的溜乎,你给咱们来点干的。”

    杨玉河一挥手,打断了李逸帆那一套空话套话,看来他是真把夏青禾当心腹了,这些都不避讳夏青禾,而这时候夏青禾,听得可比他还认真呢。

    “你就直说把,咱们应该抓住那一项?或者说,像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哪一个行业倾斜?”

    之前杨玉河也一直在这个问题之间摇摆,北省原来留下的底子厚不假,可是十几年的功夫,再厚实的家底,也折腾的差不多了,所以作为北省的政府,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倾斜的话,还真是没办法,做到两个行业兼顾的局面,所以他必须要从中选择一项出来,作为重点扶持和倾斜的对象。

    “嘿嘿,那就要看杨叔叔你的志向还是什么了?”

    李逸帆的神情很是诡异,杨玉河心里打了个突。

    “这话是说很么意思?”

    “搞房地产的话,尤其是全省大搞房地产的话,这土地项目,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投资小,见效快,最能快速的拉动gdp的增长,很多人都能靠着这个,一跃成为政治明星。可是这玩意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那就是老百姓不一定玩得起,咱们北省的普通百姓的收入摆在那呢,和全国其他的发达地区比,那差的老了。而且这种项目,往往会留下一屁股的地方债,给后来的继任者留下一个烂摊子,而且容易滋生**,让民众对咱们产生敌对情绪。”

    李逸帆说道这些,杨玉河的神态开始凝重起来,原来他也是像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可是现在看来,却不能不慎重起来了。

    “可是如果下大力度搞工业呢,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这可是百年的生计,你看看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企业,那个不是国家发展的主体,而且即便是换了多少人的领导班子,他们也不敢轻视这些产业。就说汽车行业,你看看日本和德国,那个不是顶呱呱的,他们的产品,大量的向外出口,咱们华国的市场,几乎就是被他们和美国人瓜分的,所以在我看来,这就是机会啊,如果咱们以重振老工业基地,打造国内的鲁尔区为口号,大力的发展机械工业,或者汽车工业的话,不用说去和日本德国相比,只要咱们真正能搞出来,能占据国内市场的那种产品出来,那咱们的成绩就不得了喽。杨叔叔,你想想看,咱们国产家用电器的发展历史,再想想看这国产汽车,现在在国内好像还是一片空白哦”

    李逸帆的话让杨玉河陷入了沉思,确实搞房地产见效快,但是很容易落得一屁股的骂声,但是如果搞汽车或者搞机械行业,能够搞出名堂的话,那可就是奇功一件,要被传颂好久的,这就是政治资本啊。

    华国的鲁尔区,嘿嘿,这个口号还真是不错!

    687华国鲁尔区(2)

    想要让北省从未来举国疯狂的房地产大潮当中清醒过来,想要让北省在未来的房地产大潮过后,依旧能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和上升空间,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忽悠杨玉河,下定决心来确定,未来北省的经济发展重心。

    所以李逸帆这边是在竭尽所能的忽悠,而杨玉河这边有何尝不明白这搞工业发展的好处?

    作为一个上位者,搞房地产的好处,显而易见,投资小,见效快,容易出政绩,但是坏处也同样明显,容易滋生**,引起民生不满,给后继者留下一堆烂摊子。

    而搞工业,则就不同了,这可是百年生计的问题,如果搞得好,你可以想想一下现在的日本,和德国的景象,人家就是以工业为主体,在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的。

    如果有那么一天,华国的北省,成为整个华国的机械制造中心,能够在华国的政治经济版图里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环的话,那么自己未来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么

    一想到这里,杨玉河就不由得砰然心动了,好一个华国的鲁尔区,这个命题,确实是不错啊!

    可是再一想到省内工业环境方面的烂摊子,他不由得就是一阵头疼,几十年的大锅饭吃下来,再加上现任总理大臣的国退民进的国企改革政策,已经是让北省的工业体系,变得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如果让自己来当这个补锅匠的话。自己也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成绩。

    十年的任期。看起来很长,但是其实也不长,如果在任期之内,没有交出一份令上面满意的答案的话,那自己的政治前途

    这就是一场赌局啊,赌赢了,荣华富贵,赌输了。那结局不用多想就能知道了。

    杨玉河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感觉自己的脑瓜仁有点疼!

    “杨叔叔,这搞汽车制造,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命题,他涉及到金属冶炼,加工,化工,制造业,装配业等等方面。而一旦这个方面,咱们搞活了。甚至咱们在其中的任何一点取得突破的话,那对咱们国内工业界的发展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工业环境看来,虽然咱们北省已经没落多年了,可是咱们的底子,还是最丰厚的。就比如目前国内的机床制造厂,国内领先的就有咱们省城和滨城的两家。咱们省内还有多家大型钢铁冶炼企业,化工单位也不少,滨城的化工冶炼单位就很多,涉及到石油化工不胜其数。咱们还有造船行业,这些可都是老一辈的领导者,给咱们留下的丰厚的遗产。”

    李逸帆看出杨玉河有些犹疑,于是继续开始忽悠。

    “所以只要咱们在一点上取得突破,那么就可以以点带面。别的不说,就比如在机床,和汽车装配,或者机加工领域。咱们的机床,比人家落后,但是如果咱们加把劲,赶上去呢,不敢说赶上日本和德国的水平,但是只要和他们的差的不是太远呢?以咱们的价格优势,那在国内还不是杠杠的?国内的机床市场有多大,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还有汽车装配,看起来很简单,都是人力活,可是咱们省内也有自产汽车多工厂,可是咱们产品的装配完善程度,和人家日本货,德国货比起来,差的有多远,也不用我多说了吧?如果咱们做到和人家差不多,再把这经验,引荐到咱们的机车制造业,轮船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上来,你在看看,咱们能有多大的进步?还有机加工,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咱们为什么加工不出,人家日本货和德国货那样的机械零部件?机床是一方面,工人培养也是一方面,咱们如果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的话,你再看看,这几个行业,能够给咱们省带来多的变化?这件创造多少的就业机会,和利税?我敢说,搞这些,只要搞成了,带来的效益,就绝对不比房地产来得差!”

    李逸帆所描述的美好前景,一下子还真是让杨玉河心动了,虽然不是搞工业发展出身的,但是他以前好歹也是工科的工程师出身,对于这里面的效益,他可是一清二楚。

    对于目前国内的机械行业,大多是在使用进口货的局面,想想就有些心痛,如果他们能够有三层到四层是使用国产的设备的话,那么这利润就是相当可观的。

    可是如果这搞机械行业,可不是光有政策和投资就行的,还要有时间,十年的时间,应该够省内的工业基础起步了,可是这十年如果光是投入,不出政绩,别说上面的人了,就是省内,恐怕都有人要指着自己的鼻子来骂娘了吧?

    李逸帆一看杨玉河的神情,立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马上接着说道。

    “当然,在注重,工业发展的同时,咱们也不能忽略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毕竟咱们也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吗,而且这条路,还能够给政府,带来丰厚的收益,这样一来,政府也有钱,能够在工业发展上加大投入”

    杨玉河一听这话,也感觉松了口气,对头,注重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吗

    “逸帆,你说的都是比较宏观的,你能不能在说的详细一点。”

    夏青禾突然问李逸帆到,他对李逸帆的点子也很感兴趣,可是总是感觉说的有点太宏观了。

    “那好,我就来说说,就比如咱们省城,就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和汽车制造业的基础,在省城,有咱们华国的老牌火车车头的制造中心,还有大型的钢铁冶炼厂,还有很多机加工单位,以及农业用机械制造单位。还有华牌汽车就在省城吧?听说他们现在在和德国宝马谈合作的事宜,一旦谈判合作成功,那么宝马在国内的生产基地,就将落户省城。就拿这个华牌汽车制造公司来说,咱们就不能光顾着和外资合作,他们也有兼顾自身品牌的雄心吧?不说别的,在说说我自己,其实我自己,也有要进军机械制造业的打算,而且还是和汽车制造业有关的。”

    李逸帆买了关子,然后就开始让自己的产业上来绕,而杨玉河和夏青禾一听这话,顿时也来了兴趣。

    “哦?逸帆,你也打算进军汽车制造业了?”

    “嘿嘿,倒也并不是全盘进入,其实我打算进入的就是汽车制造业的一部分,也不卖关子了,其实就是汽车变速器的生产单位而已。杨叔叔,夏叔叔,你们也许不了解,这汽车生产,最关键的就是三大件,一个是发动机,还有一个是底盘,另外一个则就是变速器了。就目前而言,这发动机和底盘技术,都是需要长期的技术,数据积累的,而在变速器的制造领域而言,这个虽然也是同样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可是入门的门槛,相对于发动机和底盘来说,就相对比较低。咱们国内目前有一汽,二汽,上汽,东风这样的老牌汽车制造厂,可是说道底子上,真正有自己独门技术的却根本没有几家,全都靠从外资哪里引进技术才成。尤其是这变速器,现在国内已经发展到自动变速器为主流了,可是在看看我们国内,还在使用老掉牙的手动变速器,这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商机,未来如果全国的汽车行业要是发展起来的话,光是这个变速器的市场,就要有上百亿的规模,所以你们说这个行业,有没有潜力可为?”

    李逸帆这番话算是说道了点子上了,光是一个汽车用变速器的领域,未来的市场规模就要有上百亿,那么其他的零配件呢?整车的市场规模呢?

    杨玉河和夏青禾不是草包和笨蛋,李逸帆只是以点带面,他们就很快想到了全局,别的不说,就算是把几个关键的零部件的单位给做好了,那还了得?

    光是这些,恐怕就要有数百亿的规模了吧?而再看看现在北省的全省每年的gdp规模才多少,也不过才千把个亿左右,如果要是能够把这些产业给做大做强了呢?

    诚如李逸帆所说,以点带面的突破,一个小小的变速器,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这里面就涉及到特殊金属的冶炼加工,还有机加工领域,还有机电工曾领域,如果把这些全都加在一起的话,那这样的产业如果形成规模的话,在经过华国这么大的市场一个放大,这可就是要有上千亿的规模了吧?

    甭说是吞掉了整个华国的市场,哪怕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份额,那么光是靠这些市场份额,就能够让北省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经济强省了吧,说不定可以和南方的江浙和粤东比肩也说不定。

    如果北省要是能够达到那样的经济规模,那咱们在共和国的政治版图上的地位,也就显而易见了。

    一瞬间,杨玉河和夏青禾就同时动了心了!

    这华国的鲁尔区,好像是很有搞头的吗!?

    688自成一系

    李逸帆接近所能的忽悠,引起了杨玉河和夏青禾的沉思。

    李逸帆所说的什么汽车变速器,他们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毕竟他们也不是专业的工科出身的专家,但是李逸帆所说的意思,他们却明白了过来,李逸帆想表达的就是,要把北省,甚至是整个东北,重新变成国内的工业中心。

    如果要是真的能够确立东三省这样 (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