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第 21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侍狻?br />

    甚至就是将led如何作为背景光源的技术,他也从远藤达人哪里搞来了不少。

    可是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关键技术,他没能找到答案,这就是对于液晶显示器进军电脑市场至关重要的响应时间加速技术。

    上辈子的时候,当时液晶电视已经彻底将crt技术,赶出了家用电视领域,可是他们却迟迟不能进军电脑市场,就是以为这响应时间延迟的问题。

    后来经过了一年的研究,这才将这个问题攻克,当时作为一个魔兽迷的李逸帆,正好是处于大学的最后一年时间,那时候的他对于电脑的液晶屏幕可是非常期待的。

    毕竟谁也不愿意看着一个占地大的大脑袋crt显示器,长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这种crt显示器,笨重,占地,耗能而且散热也非常成问题。

    如果换成液晶显示器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那时候他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延迟如何解决也是非常的关注。

    他记得当时他看过一篇文章,那是在响应时间加速被解决之后所写的解决方法,他还大致有一些印象,那上面说的很明确。

    这响应延迟加速技术的关键,其实就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降低液晶单元的粘稠度,另外一个就是增大驱动电压。

    而降低夜景粘稠度会让显示色彩变淡,现象效果失真,而增大驱动电压,则会带来降低真实色彩还原能力的后果。

    所以最后如何能够在这两项技术中间寻求到一个合适的平衡,这就很是能够体现厂家的技术根本了,上辈子三星在这方面就做的最好,所以他们后来也成了液晶屏幕领域的霸主。

    而这辈子,留给最近的还有足够的时间,只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式,剩下的实验调整,对于人力资源丰富的华国来说,就完全不成问题了。

    就让夏普,松下和三星他们去斗个你死我活吧,老子在液晶显示器的领域,会另外一个角度,开始自己的征程,几年之后,咱们再见!

    897不怀好意的日本人

    回到酒店之后,李逸帆的心里,已经是有了一系列的想法,雄心壮志也涌上了心头。

    不过很快他就有再度的陷入了困境,那就是这个工厂到底该如何来建设的问题,要知道建设一座工厂,可不光是有钱,有人有场地,就行的事情。

    尤其是针对这样高尖端科技的工厂,这可是他的私人工厂,不是那种国营企业,所以像国营企业那种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在他的企业里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后世的那些大型国营企业,要不是靠着垄断政策的支持,其实有几个是能够干的过那些灵活的私营企业的?

    那些大型国营企业的领导,一般都有着一定的政治级别,所以他们更关心的是,让自己如何往上晋升,对他们来说,如何媚上,如何讨好上级,保证自己的升迁之路,这才是关键。

    至于如何经营公司,如何做好市场,如果研发更好的产品,他们才不关心这些,因为他们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生意人,他们是政客!

    让这些政客来领导公司,如果要是没有国家的垄断政策支持,你相信这些公司,能够把生意做好?

    这也是后世为什么,这些个垄断国企,在国内一个个是耀武扬威,对国人无尽的压榨,欺负你还不解释,可是一出了国门,立马就变成乖孙。

    别说那些同行业的巨头,可以随意的教训他们,就算是行业里的一些小型外资企业。也可以抽他们的耳光。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对外。他们更看重的是面子,对他们这些领导而言,面子就是功绩,有了功绩就有了政绩,有了政绩,那就可以升官发财。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为了面子,而收购外国的垃圾公司,最后赔了个底儿掉之后。却安然无恙的领导,继续升官发财。

    至于他们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人家一句话,那是交学费,但是收购了那些外资公司,这对于国内的领导来说,就是咱们大国崛起的证据,这就是领导的政绩。

    对于这样的公司经营模式,李逸帆是绝对不敢苟同的,未来他的企业。可没有那么多的国家政策的支持,他要在自由的市场上拼杀。靠的那可全都是自己。

    所以这样的工厂,必须要找个懂行的专业的人来领导,正所谓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可是想来想去,现在他也没想明白,自己身边,出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懂的,什么叫做lcd,什么叫做led的人。

    能够领导这家工厂发展的人,必须要即懂的技术,又要懂的经营,这样的人才,可是非常难以寻找的。

    当初在离开日本之前,他可是让信田勇和远藤达人,帮他找了不少在国立材料研究所里工作的华国人出来见面的。

    当时他也从其中选中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是非常懂的技术的人才,但是至于他们到底懂不懂得经营,这个就不好说了,这一点还要靠时间来验证。

    在他离开日本之后,他通过李安妮设立在日本的猎头公司,就对这些人发出了邀请,约他们出来谈生意,事情也不知道进行的到底怎么样了。

    毕竟那之后,没多久日本就爆发了sas危机,而且作为病毒的发源地,哪里的疫情一度闹得非常的严重。

    后来李安妮的那家猎头公司,都不得不停止了运营工作,所以也不知道这人找的到底怎么样了。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就感觉有点烦心,毕竟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工厂还是月快的建立起来越好。

    毕竟从今年开始,夏普,松下,三星等企业,在液晶市场就要开始全面发力了,等到明年中旬,这液晶屏幕的成本就回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在明年年底,他们就会彻底的占领,家电领域的液晶屏幕市场了。

    而在那之后,就是持续了两年之久的等离子技术,和lcd技术之间的争斗,最后以韩国厂商的获胜而告终。

    而在这段期间,双方主要的争夺市场,就是电脑市场,只不过因为响应速度的问题,在电脑屏幕市场,他们都没能获得成功,最后知道延迟响应加速技术的出现,lcd才靠着成本优势,获得了成功。

    而又过了一年的时间,lcd就进入了led液晶屏的时代了。

    所以想要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那他就必须要抓紧时间。

    可惜,有些事情是急也急不来的,毕竟现在他面临的是有钱没人的局面,这一切,还是要等这sas病毒的风潮,平息下来之后再说吧。

    也不愿意多想这些,他索性就打开了电脑,点开了邮箱,开始查看自己的邮件。

    正好里面就亚欧李安妮设立在日本的那个猎头公司,给他发过来了一些个人资料。

    这些个人资料,都是猎头公司,经过筛选之后,觉得比较合适的人选,应该能够入得李逸帆的法眼的家伙。

    李逸帆开始一一的翻看起这些人的资料起来,其实之前,这家猎头公司,一直是有陆陆续续的给他发回来一些资料,可是当时他都因为时间太忙,没有来得及仔细的查看。

    现在终于是有时间,可以坐下来慢慢看了。

    这家猎头公司的速度还挺快的,这才刚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面试了大概五十多个人,要不是因为sas病毒的缘故,估计他们这时候已经能够面试上百人了。

    看着屏幕上这些人的个人资料,李逸帆不由得感觉到一阵阵的心痛,这些可都是人才啊,可惜他们都只能在日本来工作,并不能够留在华国来发挥他们的作用。

    想想看,那日本的国立材料研究所,在日本是那么一个顶尖级别的研究所的纯在,可是整个研究所里,一千五百多人的配置,其中却有三分之一是华国人,你就不能不觉得这个情形的可笑滑稽。

    一方面华国和日本是一衣带血的仇敌关系,双方的关系,一直是政冷经热,因为经济的缘故,要互相依托,但是因为政治的缘故,却有互相的讨厌。

    从心里上而言,其实每个华国人的心里,可能都会很讨厌日本。

    可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搞科研的环境,这些对于华国而言,都非常难能可贵的人才,最后却不得不沦落到日本,被日本人所用,这就不能不说这个世道很是滑稽了。

    而且日本人对这些科研人员的态度,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真的非常友好。

    事实上这些科研人员,除了一些真正的大拿,以及学霸以及的人物之外,其他的科研人员,在国立研究所里,只能是充当一些边角料的纯在。

    要么是干着那些最苦,最累,最枯燥的数据采集,和普通的基础实验工作,要么就是被排挤到一旁,只能看着,不能上手。

    反正都是不得重用,可是日本人却依旧是愿意给你开出高薪,其实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这些人,我就算把他们都用高价养起来,也不能让他们为你们华国所用。

    因为这些人,一旦回了华国,只要你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资金,和一个合适的平台,他们所能够带来的科研成果,往往回事让你觉得可怕的。

    所以日本人,宁可用这样的方式来废了这些人才,也不愿意让他们回国去效力,毕竟在这里,他们可以很轻松的拿着高薪,而且不用回到国内,去面对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的经营,在这里活着更省心。

    但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这样的研究所里面蹉跎岁月的,尤其是那些后来过去的大陆方面的研究员。

    他们对日本人的态度,可是和宝岛人和香江人,对日本人的态度不一样,毕竟还是受大陆的教育长大的,虽然成人之后,世界观可能是有些改变,可是对日本人的讨厌,还是会埋藏在心底的某一个角落的。

    这一点从这短短的二十多天的时间,就能够招来五十多的科研人员,去面试就证明了一切。

    如果这些科研人员,要是真的对国立材料研究所的环境非常满意的话,那么就不会在这家猎头公司稍有召唤的时候,就立马过去面试的情况发生了。

    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这些科研员对于他们现在的情况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恐怕更多的人是想要逃离哪里的吧?

    只要自己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安稳的环境,还有充沛的科研资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慕名投奔而来了。

    李逸帆一边想着这些,一边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资料,并且在几个人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圈,这些人将会是未来重点考察的对象

    这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的墙角,果然是挖的好啊,不挖不知道,还真是给自己找回来几个人才。

    就比如这里面这个叫钱德志的人,这可是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干过的高级人才,而且还是自己最想要的那种懂技术,同时又懂的统筹管理的人才啊!

    898招揽人才

    钱德志四十二岁,江浙人士,京华大学光电专业毕业,后来到美国留学,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曾经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干过一段时间,后来自己还曾经创业了一个小公司,再到后来他的公司,被美国的大科技公司并购。

    之后他进入了美国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工作,工作的方向就是液晶屏幕领域,再到后来他成了一个科研小组的组长。

    不过之后,因为天花板效应,钱德志在取得了一行的成绩之后,可是却并没有得到美国人的认可,他的职务始终不能向上晋升。

    就在这时候,日本的国立材料研究所向他发出了邀请,请他到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里面当液晶屏幕方面的研发主管。

    之后他在国立材料研究所里,一干就是五年,直到现在。

    别的不说,光是这份简历,看起来就很是令人感到振奋,这绝对是个即懂的科研,但是又懂的管理的人才。

    而且从他的从业经历来看,他目前的工作方向,正在从原来的科研,开始转变向现在的管理方向,这样的人才,正是李逸帆所急需的。

    他要建立的led液晶屏幕企业,现在的主要功用,并不是急着进入市场,去和夏普,松下,三星这样的庞然大物去掰手腕。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需要的是搞科研,掌握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专利技术,毕竟现在可不是十年之后。led液晶屏技术还有很多地方不太成熟。

    就比如这延迟响应加速的技术。就是目前他所急需要攻克的。还有那液晶面板的生产技术,虽然他已经掌握了薄膜晶体管技术,可是如何能够提高成品率,将他们的液晶面板,做到人家夏普,和三星那样的高稳定,高效率的生产高度,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科研实验来搞定。而研究技术的人才,比较好找,可是管理实验室的人,却并不一定好找。

    毕竟如果你招来了相应的人才,那么这些人才就会对这样的科研项目,产生不同的科研思路,而这些科研思路,递交到实验室的主管手里之后,这实验室的主管,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实验室未来的主攻方向,和产品未来在市场上能都获得成功做出判断。

    然后跟自己自己的判断。来给这些申请资金的项目立项,批资金,然后还要跟进实验进度等等。

    而这些可都是需要一个非常有经验,即懂的技术,同时有懂的管理的专业人士,才能够解决的。

    李逸帆对于液晶屏幕技术,虽然是有自己的了解,可是他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在大方向,和大技术上面,他有自己的见解,可是在一些细枝末节,和未来这个技术的发展方向上,这就不是他的所长了。

    再者说他对未来的了解,也就局限于他重生之前,那么多,如果想要这个实验室继续走下去,光靠他了解的这一星半点的知识,那可不成。

    所以对于这门技术领域未来的走向,还是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判断把握的,所以他对于实验室的掌舵人的需求是一个有经验,懂的管理,也懂的技术的人才,而不是一个专门的应声虫而已。

    从这些基本的需求上来看,这个简历上的钱德志,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可是到时候到底能不能把人找来,他现在也没把握,毕竟这个钱德志,虽然是到了李安妮所设立的那家猎头公司去面试了,这虽然说明,他对于目前的工作环境有所不满,想要谋求一个突破或者改变。

    可是这却并不代表着,人家愿意回国来工作。

    要知道这样的科技人才,可都是当年从华国走出去的,对于国内的科研环境,他们可是非常了解的。

    科研单位里讲政治,讲关系,就是不讲本事,论资排辈情况严重,抄袭,山寨成风,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国内的科学界的劣迹,而且都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这样的话,人家到底愿不愿意回来,这就是个关键了,同时也是李逸帆所非常担心的问题。

    所以尽管看到这样关键的人才,李逸帆是非常的心动,但是到时候具体,能不能把人招来给自己工作,他心里,其实是一点都没把握。

    资料上还有其他的几个人才,比如有搞特殊金属冶炼的,还有搞光电领域的,还有就是专门搞ccd光刻机的,等等,这些人才,看的李逸帆真的是直流口水。

    可是现在那个猎头公司,因为sas的缘故,还没有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所以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李逸帆这边也把握不太准确。

    但是最起码这些人,参加了这个猎头公司的邀请,参加了第一轮的面试,这就说明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改变现在生活状况的意愿。

    只要有这样的意愿,那就好办。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要尽快的搭建好这家公司的结构,让章程什么的必须,快速的明确起来。

    然后就是要大手笔的解决,这些人的待遇问题,要知道人家在日本拿的可都是高薪,平均下来,相当于一个月人民币几万块的工资。

    这些钱在国内,可没有几个科研所能够出得起的,但是对于李逸帆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光是薪资待遇上面的满足,可并不一定能够让人家同意,来你这里工作。

    要知道人家还有家人,他们的子女,需要接受教育,妻子可能也需要工作,而且还需要住宿等等这些都是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人的后顾之忧,他们才有可能会愿意过来为你效力,这样的话,恐怕在这方面的投入不会小。

    但是李逸帆也考虑过这些,其实只要自己在省城这边成立一家公司,那么这些就都不是问题。

    未来几年,华国最赚钱的行业,无非就是房地产而已,而省城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也是得到了突飞猛进一般的发展。

    随着未来杨玉河即将入住省城,那么在机械加工,和房地产领域,他李逸帆是都打算要掺上一脚的,毕竟放着这样一个赚钱的行当不做,这颗不是他的作风。

    更何况他要搞的机加工,还有一些高科技实业领域,可都是需要大把的现金来支撑科研进度的,而这房地产行业,无非是来钱最快的一个行当。

    而且在搞这个行当的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这些员工的家属工作问题,还有他们自己的住宿问题等等。

    一想到这,李逸帆就有些动心了,很快就拿出了纸笔,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了起来,开始研究这省城一系列项目的进展问题。

    现在他的摊子是越铺越大,以前在滨城的时候,不过就是酒厂,酒店,还有奶粉厂那么几家主力公司。

    可是随着家里集团话的初具雏形,还有产业要面临升级的挑战,现在他花在这个自己一手建立的家族企业上的时间和精力,就不能不越来越多。

    想要像以前那样的当个二世祖一般的混日子,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可能了。

    这段时间,姐夫的房地产公司,经营的很不错,不过因为sas的缘故,现在他管理的曙光建筑公司旗下的很多项目,都陷入了停滞阶段。

    不过不要紧,一旦sas病毒警报得到解除,他那边就可以迅速的回复正轨,很快就能够成为他们集团的现金奶牛。

    现在曙光建设的很多项目,都集中在滨城,在京城那边,因为自己的饮料厂建设,还有自己拿下的那一堆地皮的缘故,他们的精力也算是有所分散。

    不过有了自己搭的桥,他们进军京城,那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在进军京城的同时,省城这边的市场也是不能错过,这两年齐满天在省城是大搞基础建设,公路越修越宽,广场越秀越大,商业广场也修建了好几个。

    算是给省城未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个人房地产领域的发展,省城进展的并不快。

    这当然也是和省城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省城现在号称是有八百万人口,可是这可是包括了省城下面的几个区县的人口全算上。

    其实在市区的常住人口,也就有四百万差不多了,而且这个城市可是和南方那样人多地少的城市不同,这个城市并不缺乏土地。

    而且因为早些年这里大多是各种大型国企,而这些大型国企,可是没少修建员工宿舍,所以省城的老百姓并不却房子住。

    再加上这些年来,因为这些国营企业的倒闭,破产,所引发的大规模的人才流失,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外流的局面,这样一来,省城的私人房地产领域,最近几年发展的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局面。

    甚至就算在全国房地产都火爆一时的时候,这里也依旧是这样的局面

    899水很深!

    事实上,省城的房地产领域,一直到2008年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直接砸下去了4万亿之后,全国兴起了炒房的风潮之后,那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兴旺了起来。

    而在那之前,省城的房地产热潮,其实一直都不算很热,就算是全国其他的热门城市的房价,一路高升,突破万元的时候,这里的最低房价还也不过就是三千多一平左右,出了市中心的一些繁华商圈附近的房价比较高之外,其他地区的房价一直都不是很热。

    在全国范围来讲,这里的房价,算是涨的比较平稳的,直到2009年左右,才开始进入了疯狂的阶段。

    虽然省城的房地产行业,在后世看来,潜力并不如全国其他各地的那些热门城市,但是在李逸帆看来,却也并不是无利可图。

    就比如后来开始逐步展开的旧城改造项目,这就是个很大的一块肥肉,别说一口把这个项目,全都吞下来,就算是能咬下一块肉来,也够他吃饱喝足的了。

    就在李逸帆琢磨着今后该如何,在省城发展的时候,他听到隔壁的房门想起,然后还有老爸那满嘴的醉话。

    看来老爸这是回来了,中午他和赵东亮出发去看工厂的时候,老爸正好约了一些他在省城的朋友一起吃饭喝酒。

    这帮人都是老酒鬼,一上了酒桌,不把你灌醉,那是绝对不会下来的,所以这一顿饭。一直是从中午。吃喝到了晚上。这才算结束。

    李逸帆赶忙起身,来到了门外,果然正好看到,在几个酒店服务员的搀扶之下,老爸正在哪里开门呢。

    他赶忙过去帮忙,把老爸搀扶进了房间,几个服务员把老爸给放到了床上,李逸帆打赏了几百块的小费。看着这些服务员欢天喜地的那这钱出去了之后,这才开始打理老爸。

    看来老爸这次是喝了不少,自从他自己也成了老总之后,他已经是很少喝这样的大酒了。

    李逸帆去洗手间弄了一条热毛巾,给老爸敷上,然后又给老爸泡了一杯浓茶,刚把浓茶端回来,就看到老爸正靠在床头,抽着烟。

    “呦!老爸,你没醉啊?”

    “我要是不装醉。那帮家伙能放我回来吗?后来,他们给我敬酒。都让我偷偷的吐了,我年纪可不轻了,跟他们可喝不起。”

    老爸的脸上挂上了狡黠的笑容,李逸帆听老爸这么一说,也感觉很是欣慰。

    确实东北人好面子,一般和人喝酒,那都是往死里来劝酒,总之要是不把你灌趴下,这酒就算没喝透,人家就会不高兴。

    给你敬酒,你要是不喝,你就是不给面子,人家也会不高兴。

    反正这习惯,在李逸帆看来就是恶习,但是这却是本地的地地道道的酒桌文化,除非你今后不想在那个圈子里混了,要不然就算你再不喜欢,你也得忍着,并且学着来习惯。

    老爸年纪不小,已经五十出头了,可禁不起这样的折腾,所以尽管他和希望,老爸能够和那帮家伙关系更进一步,迅速的打开在省城的关系网,可是也不想老爸这样的折腾。

    还好,老爸还自己长了个心眼,学会偷奸耍滑了,这要是以前,恐怕他老早就被灌趴下了。

    “呵呵,和他们喝了一下午,情况了解的怎么样?”

    李逸帆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把自己刚冲的这杯浓茶给老爸递了过去。

    “情况不是很乐观啊?原本我以为,咱们做生意,就是做生意,来省城这边投资搞餐饮,酒店什么的,怎么着人家也会欢迎不是?可是来了省城之后,和我这边的朋友,这么一打听,好家伙,好像这省城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啊!”

    老爸接过那杯浓茶,喝了一口,脸上原本轻松的神情,却不见了,换上来的表情却是异常的凝重。

    “怎么回事?”

    李逸帆也没想到,老爸出去喝了一顿酒,结果回来之后,却得来的是这样的消息。

    原本来打算来省城搞投资之初,他也知道省城这边的水很深,很混,可是没想到这情况居然会恶劣到如此地步?

    历来东北的官场,和全国各地其他的官场比起来,就是独树一帜。

    在建国之初,东三省在全国的政治版图上还是很重要的,可是后来出了个傻13居然想要和当家太祖去掰手腕,以为靠上的前苏联,就找到了靠山,结果被太祖当场拍倒在地。

    从那时候国家的领导人,就对东北的态度很是独特,一方面他们需要东北的重工业,和丰富的资源,来支撑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可是在政治权利上,却又并不愿意赋予东三省太多,太大的政治权利。

    这就造成了早些年的东三省一直是政冷经热的局面,国家的几任大领导里,始终没有东三省的人。

    这也就造成了省城的一些领导,干脆不思进取,抱团成窝的局面。

    不光是北省这样,北面的黑省,和吉省也是同样如此,因为大家都知道上面没人帮他们说话,向上的通道,被南方的一些政治派系所把持,所以大家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之后,往往都会变得不思进取,只盘算着该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局面。

    近些年来,省城的政治环境,出了齐满天的到来后稍微有那么一些变化之外,其他的时候,大多是一潭死水的局面。

    而哪怕是齐满天这样权柄熏天,背景雄厚的人物,也不敢轻易的去触及北省本土帮的利益。

    不过齐满天在北省主政的这几年来,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攫取了北省的大部分权柄,在北省掌握着非常强大的话语权。

    而这次的这起事件,也是因为他而起的。

    “你听说过晨华汽车吗?”

    老爸斜起眼看着李逸帆问道,李逸帆点了点头。

    “知道啊,当然知道。”

    同时他的心里却是咯噔一下,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发生了。

    说起这晨华汽车事件,但凡是任何一个关注华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人,就没人不知道这次的大事件。

    而这次的事件,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一场政治闹剧而已,而这场政治闹剧最后的受害人,却是那个后来曾经被很多国人所称道的金融奇才杨荣。

    后来为什么很多国内的企业家,一旦把企业做大之后,就首相想的都是移民,那一个外国身份?

    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件事,让这些商界精英们看清了某些人的嘴脸,根本就不足以信任!

    说起这个杨荣,他还真是华国商界的一个传奇,想当年从苏省的小地方走出来,参加过越战,也算是国家的功臣,而且还在越战中付过重伤,说到底还能算作是国家英雄。

    后来他也是在这次越战当中结识了某位他生命中的贵人,后来他复员之后,正是在这位贵人的扶持下,才走到了今天的地位。

    当年他先是去了香江,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在那位贵人的牵线搭桥下,和省城的汽车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控制这家汽车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可是在十年前,他在一场不可思议的金融运作当中,硬是把这家汽车公司,给包装运作的在美国上了市,并且融资了八千多万美元,这不得不称之为当年的一场商业奇迹。

    要知道那年头,美国人刚刚结束的第一次海湾战争,而国内也因为两年前的那场动乱,正处于被国际封锁的阶段,国内的一家国资背景的公司,想要在美国上市,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他却硬生生的把这件事给运作成功了,最后还从美国拿回了八千多万美金,这不能不被称之为是一个商业奇迹。

    后来他正是凭借着这笔商业融资,将这家原本籍籍无名的汽车企业,给运作了起来,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并且大手笔的投资研发,引进技术。

    在没有国家政策扶持的情况下,愣是把这家原本年销量不过二三万辆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给打造成了年产销量突破二百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并且成绩紧追一汽和上汽之后。

    这就不能不说,这个人非常的有本事了。

    只不过在这之后,他也经过了一系列的金融运作手段,把这个企业的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划归到了自己的名下,成了这家公司的真正掌舵人,而这也让他得罪了无数省城的权贵。

    一个去年还是福布斯华国富豪榜上头名,身家超过七十亿的商界大鳄,没想到只不过一年时间,就瞬间沦落为阶下囚,资产被没收充公,这样的结局,对于他而言,确实是有些太过悲惨,而这对其他的商界精英而言,也不能不说是一个警示。

    而这么一起政治闹剧背后的主导者,则正是那个有着清官,好官美誉的齐满天,一想到这个人吗,李逸帆就不能不嘴带冷笑

    900冲击

    如果说这杨荣,屁股赶紧,说出去恐怕没人会相信,作为华国最早起家的一代资本大鳄,其实他们每个人的毛孔里,都渗透着肮脏的贪婪之血,都带着那么一股难以磨灭的原罪。

    但是杨荣又和其他的那些靠房地产,靠国家政策,或者是靠关系起家的所谓商家大鳄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为他不属于红子党的范畴,他确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出身,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靠的全是自己的能力,当然也离不开官场上朋友的帮衬。

    虽然他的发家之路,如果仔细推敲的话,可能也不是那么光彩,但是在李逸帆看来,这个人可要比后世那些什么王xxx,潘xxx的要么靠自己的祖辈蒙荫,要么是抱媳妇大腿,直流的所谓房地产大鳄要强得多。

    李逸帆对这个人很是有些喜欢,甚至是有些崇拜,因为他当年就是一穷二白起家,而且还是踏踏实实的在做实业。

    愣是把一家名不见经传,年常量不过四千多台的小型汽车厂,给折腾成了国内前三,资产超过三百亿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在上辈子的时候,如果他要是没有出事,那么接下来华国汽车大发展的十年,也就是他这样的人大展宏图的时候,所以每每想起这个人的事迹,李逸帆就不由得感觉扼腕可惜。

    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出事,但是他已经是省城的风云人物了,最近一段时间。在省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这个人。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时候,他正在和省城政府打官司,而官司的根本,也就是在于这个即将新成立的华晨汽车的归属问题。

    “怎么?他杨荣,不是致命企业家吗?去年还是咱们国内富豪榜上的头号人物呢,号称有身家七十亿呢,在咱们北省,他可都是拔尖的人物啊!省劳模。人大委员,呵呵,这名头,可着实是不小呢。”

    “哎!不小,又能怎么样?去年风光今年又如何?逸帆,到现在为止,我才明白,之前你为什么,要非得让我来省城投资,跟着你杨叔叔的脚步。哎。在华国做生意,尤其是想要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可真难啊!”

    老爸这时候竟然有了这样的感慨,和感悟,还真是让李逸帆大吃了一惊。

    原本老爸根本没想过要跟着杨玉河来省城的,在他那不太开放的思维世界里,能够在滨城踏踏实实的把家业给做大,比什么都好。

    可是现在来省城之后,尤其是今天在酒席上,听了那些生意伙伴,讲了那些关于杨荣的事迹之后,他这心里,就不好受了。

    在华国想要老老实实的做个生意,怎么就这么难呢?

    你想想看,这杨荣,人家身家那么大,比他们家可是要多出好几倍的身家,可是现在某党说要动他,不就还是给动了?

    而且看目前这架势,好像这杨荣别看叫得凶,但是最后倒台的可能性非常大,哎!你一个商人,还想去和xx党叫板?你以为胳膊真的就能拧得过大腿吗?

    老爸,抽着烟,然后又低头猛喝了一口李逸帆送上来的浓茶,皱起眉头,心思蛮多。

    看看杨荣的下场,他今天是真的感觉有点心虚了,杨荣什么人物?人家在北省纵横了十年,和北省的一众高干那都是称兄道弟,去年是华国福布斯富豪榜上的老大,身家七十亿,可是你在看看现在,他马上就面临破家的结局。

    在看看自己,原本在滨城,以为自己家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身家十几亿,已经觉得挺了不得的了,可是和人家杨荣这一笔,根本屁都不是。

    连杨荣这样的人,最后都难免会招人算计,更何况是自己?

    如果真的在杨玉河走了之后,自己就窝在滨城的话,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轮到这样的结局,通过今天这件事,他算是看透了,想要和xxx党,掰手腕,你根本想都别想,到时候人家一个大帽子给你扣下来,你根本就是躲都别躲,生意做得越大,你就越是要小心。

    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道里,把生意做下去,那么你就必须要跟对人,在政治上必须要跟对人,否则

    可是如果不跟人,行吗?除非你不想把生意做大,而且就算你不想去搀和政治那摊事,不想把生意做大,就是像老老实实的在家守住家业,恐怕也不行。

    正所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事,根本就不是你能说的算的。

    杨玉河走了之后,滨城的领导人是夏青禾,自己家虽然和夏青禾关系不错,可是毕竟没有和杨玉河来的亲。

    等夏青禾要是在高升了呢?到时候还会有谁来罩着自己?

    没了上面的人罩着,到时候那帮早就瞅着自己家,垂涎三尺的各路衙内,还不得都来粉墨登场吗?

    到时候什么理由都不需要,只要你凤凰酒厂的几层干股,你给不给?你要是不给,到时候你这生意,根本就别想做下去。

    虽然李立强是草根出身,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发达起来的,这样的事情,虽然他没怎么经历过,但是好歹他也上过mba班,接触过很多和他同层级,甚至比他更高一个层次的商人,所以这样的事情,他没少听说过。

    你想要在华国做生意,尤其是把家业做到了他们家这个规模的,如果还想继续安安稳稳的把生意做下去,那么你要么跟对人,把自己的家业做到更大,要么你就趁早的把生意结了,拿着本钱,出国到国外去做个富家翁。

    否则,外面横行的那些虎豹豺狼,早晚会把你给分尸八块,吃个干净。

    毕竟这江山是人家祖辈打下来的,他们这些小崽子,现在也都是轮番在国家的主流位置上坐庄,你要是不想成为他们口中的猎物,那么你就得变成和他们一样强大的存在,甚至你要变成比他们更有威慑力的猎人。

    这条路可不好走啊,以自己的能力,恐怕是很难带着李氏家族走到那一步了,但是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大大的不同,他可有主意着呢。

    一想到这,李立强转过头,看了看李逸帆,房间里的灯光不亮,很是昏暗,可是这时候坐在对面的李逸帆的眼睛里,却闪现着一丝丝的精光。

    “儿子,你说就连人家杨荣那样的人物,都要倒了,我怎么老是有些担心,咱们家将来”

    “呵呵,老爸,你别怕,他杨荣倒台是由他的原因的,咱们家和他不同,他之前就是和国有资产纠缠不清,这点就是咱们和他最大的不同。而且现在跟紧了杨叔叔的步伐,咱们在北省最起码,还有十年的好光阴。等到十年之后,杨叔叔只要不犯错,将来肯定是要升上去的,而那个时候,咱们最起码在北省,就已经是站稳了脚跟了,到时候还怕的谁来?而且那个时候,杨叔叔上去了,不是还有夏青禾会顶上来呢吗?而且大不了,到时候咱们在进一步,跟着杨叔叔一起去京城不就结了?”

    李逸帆笑呵呵的对李立强说道,李立强现在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尽管今天所听来的关于杨荣的事情,对他的冲击很大,再加上酒席上,大家都是破口大骂齐满天,对于前景,大家的态度都不是特别乐观,所以他才会心情特别的灰暗,不过现在儿子这么乐观的态度,还是感染到了他。

    算了,想不了那么多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大不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别想太多了老爸,如果你要是不放心,要不这次回去之后,你和我妈就先办移民,混个外国身份,披上一层虎皮,咱们国内这什么个鸟情况,你还不知道?对付自己人够狠,但是对付外国人,一般都比较麻爪,只要你拿着外国的护照,到时候他们也不好太动你。”

    李逸帆给老爸支了个损招,毕竟这也是没办法,谁让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操行呢?

    一个外国的护照,就是比国产的红皮要好使,这也是后来为什么,那么多的商人,在功成名就之后,都会选择移民国外,那外国护照的主要原因。

    不是大家不爱国,而是大家都害怕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说得好像是挺霸气,可是体会起来的时候,却是那样的苦涩。

    整个天下都是人家的,就连你也是人家的奴才,人家要你怎么地,你不还是得怎么地?不听话?

    ?(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