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第 21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别以为,浦海帮的人和青年党的人这么算计了老子一道,老子就完了,没那么简单!

    其实他这样高调的打击杨荣这个巴结浦海一脉的人,相当于狠狠的给了浦海帮的人一个耳光,有着很浓重的宣战的味道,可是这样做,也是要让那些原本一直看好他,支持他,一直站在他背后的人,对他重新树立一种信心。

    只要老子还没死,那么就还有翻盘的机会,浦海帮的人又怎么样?有种,你们就放马过来吧!

    他这么蛮不讲理的一拳,可是着实让浦海帮的人有些哑口无言,他们其实也不是不想来救这杨荣。可是却真的有心无力。

    一来。他们之前干的事不太光彩。二来这齐满天的势力,也确实是够强横的,如果你不让他把这口气给出了,今后大家的摩擦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就算真的撕破了脸皮,只要人家的老子还在,你还真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而让浦海帮一脉没想到的是,齐满天到任中枢,当了商务部的部长之后。他会那么的不给浦海帮的人面子。

    上任伊始,他就从来没去过浦海一次,浦海递上来的任何发展计划,政策调整请求,一律否决。

    哪怕是从中枢的几位浦海一脉的长老,给了旨意,人家也不鸟你,就是给你拖着不办,你能怎么地?

    牛b,你就把老子给免了?

    结果浦海一脉的人还真就没能把他怎么样。到最后,还硬是被他拖着。拖到了浦海一脉东窗事发,被青年党几记重拳,给打成了重伤,从而实力大减。

    而他倒是靠着青年党的某位成员的失误,又从中枢走了出来,到了地方成了一方大员,这期间的曲折离奇,可真是不是人们能够想得到的。

    反倒是李逸帆这个穿越人士,才能够凭借着往生的经历,了解这么多。

    而且上辈子,他可是亲自参与了这齐满天事发之后的国外追逃的过程,追缴的就是这家伙藏匿在海外的存款。

    当时国内也在审判这家伙,可笑的是,法庭上说这家伙贪污受贿的最高上限,也就是两千多万,而只有他这样参与过国外追缴赃款的人才知道这家伙的钱有多少。

    最起码从他手里过的就有二十多亿还是美元不过总数肯定是不止这些,这样的数目,说出去,国内恐怕早就乱套了。

    这杨荣案件的始末,和齐满天在这个案子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杨荣,还有浦海帮一脉的纠葛,恐怕也就只有他这个重生人士,才能看得这么清楚了吧。

    这杨荣是注定没救了,这些年的顺风顺水,让他变得有点太骄狂了,而且他也低估了齐满天的能力,和xxx党的无耻。

    哪怕那些股权是属于你的有怎么样?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把你的股权全都挂名在那个和华国银行,还有其他几个部门一起成立的基金的管理范围之内。

    你还是小看了那些单位,别看他们平时都不出声,由你来掌握这些股权的动向。

    可是如果上面真的有人要办你,他们立马就能从原本人畜无害的喵星人的角色,一下子就跳出来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老虎。

    可笑的是,到现在你还没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想去和省政府去掰腕子,还想找浦海帮的人来救你,来和齐满天别苗头?

    你也真是太高看了你自己,太小瞧了齐满天,太错误的相信了浦海帮那帮两面三刀的家伙了。

    你也不好好研究一下华国新时代一来的政治历史?那帮浦海一脉的人能相信吗?这么多年一来,他们玩背后捅刀子,出卖自己人的次数,还少吗?

    欺软怕硬就是他们一贯的表现,他们掌权的时候,对外就是如此,而他们不掌权的时候,对内也一向是如此!

    这个杨荣,亏得他当年还靠着眼光准,纵横华国的金融界多年,可惜在这一次上,他是完全的看走了眼,押错了宝啊!

    不过实话实说,他这样的一个有能力的人物,就这样的陨落,李逸帆还是觉得蛮可惜的。

    十年的光阴,他当初入驻省城汽车的时候,省城汽车不过是一家状况非常不好的企业,就算通过关系,在国内上市搞融资,在那个人人都为股票疯狂的年代,都没人理会他们。

    以至于他们发型了四千六百万的原始股,居然无人认购,在广大股民的眼里看来,他们就是一个笑话。

    就这么一家企业,在他的带领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扩张成,旗下拥有五家上市公司,收购了十多家的零部件供应商,更是年产销量超过七十万辆,接近一百万辆,成为仅次于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全国第三大车企。

    这说明,这个杨荣,无论是在金融投资,还是在公司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有本事的。

    只是可惜的是,他不懂得分享,蛋糕被做大了,可是他却并不像给其他人分润一点,而是想着自己独吞。

    而在金融投资方面,多年的成功,让他又非常的刚愎自用,而对官场形势的判断,他也出现了失误。

    正是这样一次失败的投资,就造成了他今天的困境。

    想想看,他出走美利坚之后,这省城汽车,被北省政府接管之后,原本风光无限的一家明星企业,很快就被折腾的奄奄一息。

    上来的几任领导,都是省政府任命的,这些人溜须拍马一个顶俩,但是搞金融,管企业,他们就都特么的是狗屁不通。

    杨荣原来制定的非常好的那一套机制,都被他们搞得乱七八糟,原本控制严格的质量关,还有零部件采购的关口,更是被他们乱搞一气。

    拿着国企的资源,去给那些太子爷们做好处,结果省城汽车出产的一系列车型,是质量良直线下降,很快就在市场上失去了口碑,同时也失去了市场。

    杨荣原来所主推的家庭民用车的生产牌照,后来倒是在齐满天到了中枢之后,很快就被发改委给通过了。

    可是你看看这帮瘪犊子到底搞出了什么个玩意?人家杨荣早就给你准备好的材料,生产线,设计成熟的车型,还有底盘调教,以及其他的一些技术转让什么的,人家都给你准备好了。

    可是这帮家伙接手之后,愣是花了五年的时间,才搞出来一款民用乘用车。

    而推出市场之后,也就是昙花一现,在最开始的时候热闹了一阵,然后很快就因为质量差,服务差,而被市场和消费者给淘汰掉了。

    倒是杨荣负责引入了和宝马的合作,被他们搞得风风火火,毕竟他们不是傻瓜,自己搞汽车研发,哪有和宝马搞合资赚钱来个快?

    宝马方面,只要从德国把他们的产品,以零部件的形势,发到国内,自己这边提供一个场所,直接来个组装,就能够完成一辆车了。

    创造了就业机会不是?而且最关键的是还能带来丰厚的利税,这就是政绩啊!

    于是,晨华汽车,就这样,逐步的走向了没落,杨荣一手打造的国产汽车腾飞的一个基础,很快就在这帮尸位素餐的人的手里,毁于一旦了。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就感觉到一阵无比的惋惜,杨荣是注定要完蛋了,他的下场,自己根本是无能为力,尽管自己对他感觉挺可惜的。

    而且就算自己有能力能帮他,李逸帆也不打算出手,一方面自己根本就不认识他,另外一方面,为了这样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而去把齐满天给得罪死,那可真是太不明智了。

    所以这件事,最好的结局,就是自己选择沉默。

    不过杨荣所创立的基业,可不能交到那帮败家子的手上,让他们给败活光了。

    十年耕耘的基础啊,要是就这么给败活掉了,实在是太过可惜,那金杯面包,还有和宝马合作的事情,自己倒是不感兴趣,这些都可以留给那帮家伙。

    而杨荣所一手打造的国内事业部,也就是国产家庭用车的这个部门,自己是不是可以淘弄过来呢?

    906展望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的心思,立马就白的呢火热了起来。

    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去了印尼一趟,很是意外的从印尼淘弄出来一笔钱,而这笔钱,他是交给了李安妮来帮忙洗白。

    而在那之后,他就打算用这笔钱,从澳大利亚人那边淘弄一点好东西出来,原本他是打算用这些钱,把澳洲的那个dsi集团给收购过来。

    为未来加入华国轰轰烈烈的汽车发展大潮打基础的,原本最初的想法,就是搞一个可以生产自动变速器的企业,一方面是填补一下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另外一方面也是进军国产制造业的一步试水的计划。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之后,他在和雷良发他们的一次喝酒聊天的过程中,被那几个人一忽悠,竟然动了想要自己搞整车的想法,毕竟这搞整车的利润比较高。

    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一种自己特有的心态。

    上辈子的时候,国内在经历了几年的房地产热潮之后,很快经济就陷入了低迷不振的状态,国内的制造业的实体产业,因为这样的一番资本狂潮的洗牌之后,变得是虚弱不堪。

    很多企业,除了国有垄断企业之外,基本都是陷入了一种举步维艰的状态。

    而从那时候起,国内的制造业也就陷入了一种困局,出口方面,因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状态,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劳动力成本迅速升高。而出口不振。

    而且我们一直所从事的都是低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太低。大头都被外国人拿走,而本国,出了出卖了鲜血一般的劳动力,还有牺牲了环境和各种资源之外,根本就没赚到什么好处。

    国家当时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也在谋求着转型升级的经济战略,可是因为制度的限制,国营企业的垄断。以及政策的放不开,导致根本就没人愿意在实业,和研发领域的投资。

    搞研发,国内的山寨太厉害,国人根本没有尊重知识产权的概念,只要你这边能把东西搞出来,转手人家就能给你山寨出来。

    而且现在的杨荣就是大家的榜样,你如果咬着牙投入搞研发,就算你把你想要的东西,搞出来之后。拿到市场上大获成功,赚取了巨额的利润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搞不好,你一个不小心在政治上行差踏错一步,就会是今天杨荣这样的抄家灭族的结局。

    要么就是,你的企业搞得好好的,赚了大钱,可是惹来眼红的衙内们怎么办?几年之后的国内环境,可是比现在还要恶劣。

    那时候的红二代,还有红三代们,可远没了现在的矜持,但凡是他们看得上眼的企业,产业,如果他们想要掺一脚,你要是不答应的话,那你就等着倒霉吧你!

    所以那时候,国内根本就没有任何搞研发的土壤,国产制造业大而不强,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是只能被动的被国外的企业牵着鼻子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还有着那么几分拳拳的爱国之心的李逸帆,对于那样的场面是非常看不惯的。

    所以他是一门心思的想要,踏踏实实的搞一些实业产业,给华国的制造业,留下一些火种。

    所以他就选择了这汽车整车制造业来打算,毕竟这方面,就算你想山寨,也不是那么好山寨的。

    这一个小小的汽车制造,他所涉及的东西却非常多,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人们所,从一辆小小的汽车制造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技术水平。

    所以李逸帆在这个时候来投入,后面就根本不怕有人来山寨!

    就比如这汽车的一个发动机,他的缸体,和缸盖所需要的特殊合金,你想要轻量化的话,那你就必须要用国际主流的铝硅合金,这就不是国内的材料科学所能够搞得出来的。

    但是他李逸帆就可以搞,凭借着他从日本搞来的那些资料,他就可以搞出来。

    还有变速器,上面所需要的特殊金属的齿轮,他需要耐磨,而且还要耐锈蚀,能够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保证使用强度和寿命,这些就不是国内的特殊金属可以做到的,但是他李逸帆,却一样可以通过从日本搞来的材料把他搞出来,所以他就不怕别人来山寨。

    至于后面的,在政治方面走错,他就更不怕了,凭借着他比现在超出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熟知未来华国政治的走向,在这方面,他就更是不怕走错路。

    至于那些眼红的太子爷,他李逸帆就更不怕了,只要他在政治上,一直不走错路,一直能够押对宝,只要他挺过接下来的十年,把他的这个企业做大,做强,那么到时候,别人就动不了他。

    想想看,十年之后,当房地产经济,把国内的实体制造业折腾的奄奄一息的时候,当国内新上任的领导们,谋求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时候。

    他的企业,能够成为整个国家,为数不多的能够拿得出手的掌握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企业,到时候就会成为国家重点宣传的对象,是整个行业的榜样。

    而且那时候国家已经开始重点保护和扶持这样的产业和企业了,光是那些国家政策,那就犹如是黄马褂加身,谁还敢对自己轻举妄动?

    那不是找死呢吗?

    再给自己另外一个十年,等到在自己的带领下,把华国的鲁尔区这个名号彻底打响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在这里彻底的站稳了脚跟,谁要想动自己一下,估计都得好好的琢磨,琢磨!

    等到那个时候,自己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了!而自己的家族,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延续下去!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不由得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了,不知不觉之间,原本的半包烟,都已经抽完了,他又从身旁的手包里,拿出了一盒。

    同时还找来几张纸,和笔,开始在纸张上信手涂鸦了起来。

    之前所想象的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杨荣留下的基业,给挖下一块墙角过来。

    就目前而言,杨荣留下的省城汽车,有三个大部分。

    目前对省城那些留着口水,准备分食省城汽车的人来说,他们最看重的就是那金杯汽车,这个绝对是目前省城汽车最值钱的部分。

    省城汽车,目前在全国年产销量达到七十多万辆,基本可都是这金杯面包车,所创下的成绩,所以这绝对是他们的重中之重,自己也绝对不能染指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杨荣主导的和宝马方面合作的谈判,就算杨荣被赶走,这个方面,他们也不能放过,毕竟在国内搞高端的合资汽车,这个利润,可是绝对能够让人眼红的。

    想想看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每年光是靠卖奥迪,卖桑塔纳什么所能够赚取的利润,相信那帮家伙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一块的。

    还有一部分,也就是杨荣最近几年一直折腾的这国产民用乘用车的部分,他之前大手笔的采购了五条整套的生产,涂装设备,现在可都在那边晾着呢。

    还有他和意大利设计工作室的合作,以及请来的保时捷的技师帮忙设计,调教的底盘,这些可都是无形之宝。

    但是对于那帮官二爷们来说,这些可能就是鸡肋了。

    他们没胆气去搞国产汽车,毕竟如果省城汽车成了国有资产的话,谁要是去搞这个玩意,那就相当于是去趟雷啊!

    你搞得好,还好说,可是万一你去搞失败了怎么办?省城汽车如果划归国有,那可绝对是无数人眼盯着的香饽饽,谁都想来咬一口的,你一个行差踏错,那就会给别人提供攻譴你的机会,赶你下台的机会。

    所以相信上台的人,对这个部分肯定是最不重视的,因为在上台的领导者,他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商人,而是一名政客了。

    政客所关注的就是政绩,他需要对上面负责,而不需要对公司负责,所以他们是绝对不会冒险搞国产汽车的,毕竟这玩意之前在国内没有先例,没别人搞过,所以他们肯定不敢搞。

    而这就是自己的大好机会啊!

    如果能够把杨荣搞来的那些生产线全都拿下,还有继续延续他的步伐,继续和那个意大利的设计工作室合作,最关键的是把,他专门请保时捷的技师,帮忙设计和调教的底盘技术给搞过来的话,那自己就发达了。

    要知道自己搞整车制造的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来自己没经验,二来你就算投入要搞,可是你去购买那些生产线设备,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呢?

    还有你要生产汽车,总得设计汽车外形吧?可是这方面,国内根本就没经验,你还是得去国外找人。

    而且这一辆车的好坏,底盘可是最关键的三个环节之一,这可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而这些杨荣都给自己准备齐了,如果要是错过,那可真是太对不起他了。

    907老爸成了香饽饽

    真是没想到啊,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个突然萌发的念头,让李逸帆非常兴奋,原本打算开始搞汽车产业的时候,他还琢磨着,想让海蒂来帮忙,去欧洲采购一番,在从欧洲请来一些技师,还有设计汽车外形什么的,都要从零开始。

    可是如果自己要是能够从省城汽车这边,把这国产汽车这一部分给接手过来的话,那对自己的汽车计划而言,无疑就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了。

    杨荣这人虽然在这次政治投机当中很失败,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个人在商业投资领域,还是非常有眼光的。

    他搞出的这个国产汽车的计划,还是非常值得信得过的,只要自己沿着他设定好的路线走下去,那么相信,自己这条路,应该很快就能获得成功。

    而且另外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的因素。

    这杨荣把持了省城汽车十年的时间,并且给这个老旧的工厂,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并且非常严格的执行了下去。

    严把零部件采购,和生产的质量关,这才造就了省城汽车今天这样辉煌的局面,金杯面包车,能够在这年头,在市场上一卖就是超过七十万,这和他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肯定是分不开的。

    自己上辈子就是个间谍,这辈子,虽然也是在商业上经常给老爸他们提意见,而且搞投机的话,自己比较擅长。但是真正的让自己来搞这样的工厂和公司的管理,自己肯定是不成。

    而杨荣被赶走之后,他留在省城汽车的那批人才,肯定也是待不住的,省城这边肯定会疯狂的往省城汽车里安插人手,到时候这些人很快就会失去生存之地。

    而如果自己在这时候把这些人给挖过来,组成自己的班底,那岂不更是一件大好事?

    省城派下来的人,可以直接扫除掉杨荣的旧部,他们眼中的眼中钉。而自己则是可以招揽过来不少有真才实干。有管理经验的人,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又把这一点,给记录了下来。然后有在那几张纸上。开始写写画画了起来。主要是把自己灵光一现,所想到的东西,全都记录下来。

    免得后面自己事情一多。就把这些灵光一现的点子给忘记掉了。

    这一写写画画,就直接写到了凌晨的三点多,还好这时候的省城虽然是早春时节,但是天亮的还是比较晚。

    整理完了思路,李逸帆也感觉到累了,洗漱了一番就开始休息,一觉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大天光了,看了看房间里的石英钟,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多了。

    赶忙起床洗漱了一番,来到了隔壁,老爸这时候睡得正香。

    昨天和他的那帮朋友,喝了一下午,虽然偷奸耍滑的少喝了不少,可是实打实的却依旧是喝了不少酒,再加上年纪大了,所以难免会宿醉一场。

    李逸帆把老爸召唤起身,洗漱了一番之后,两人就来到楼下开始吃东西。

    一路上老爸的电话依旧是响个不停,接了几个都是约他晚上出去继续喝酒的商圈里的朋友,昨天的那一次,可是把老爸给喝怕了,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呢,怎么能够答应他们这样的邀请。

    于是赶忙找了几个接口,把这些邀请给推掉了,只可惜老爸是没想到省城的朋友会这么热情,这边刚推掉几个,那边又有人打进来,最后老爸干脆找了个借口,直接把手机给关机这才作罢。

    “这帮家伙,可真够可怕的,我要是开机,估计他们能把我给烦死。”

    老爸边走边和李逸帆说笑道,李逸帆微笑着回答到。

    “谁让,您老人家现在是省城炙手可热的人物呢?”

    “嘿!你这小子,瞎说什么?你老爸怎么就炙手可热了?”

    李立强带着李逸帆进了酒店的饭厅,然后找了个包间坐下,点了几个饭菜之后说道。

    “哈哈,老爸,你以为这帮家伙就纯粹是因为和你是商业伙伴的缘故,才跟你这么热乎呢吗?他们那帮人,哪个不是人精?一来,您和杨叔叔的关系,我相信很多去过滨城的商人都知道,他们这帮人可能更是没几个不知道的。现在什么个情况,省城的官场马上就要洗牌了,而杨叔叔马上就要过来接任省城一把手和省委常委的位置了,他们能不巴结你吗?”

    李逸帆这么一说,李立强也点头称是,确实那帮家伙可都是人精来着,要不然光冲着自己,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还有啊!这也是咱们家实力的体现,你看看这个?”

    李逸帆说着把屋子里饭桌上面的酒牌给老爸推了过去,之间上面推荐的白酒,赫然就都是他们家酒厂出产的凤凰大曲和凤凰老窖。

    省城这边有一些小型的白酒酿造企业,可是却没有什么特别有名气的白酒酿造企业,而因为天气的缘故,省城甚至整个北省的人,一般都喜欢喝上两口。

    而在省城这边的市场上,一般流行的也都是从南面过来的五粮液和茅台,中低端市场,则是从蒙疆省过来的几个品牌在把持。

    这样的情况,直到李逸帆他们家推出了凤凰老窖和凤凰大曲之后,才有了改变。

    虽然凤凰老窖和凤凰大曲在名气上,是没有茅台和五粮液那么大,但是他们的酒很有特色,而且包装精美,价格也覆盖了中低端的市场。

    在滨城市场火爆了之后,很快就随着滨城商业集团的渠道扩张,而开始进入到了省城的市场,而这一两年下来,因为质量稳定,口感上佳,这凤凰酒厂的白酒,已经迅速的占领了省城,甚至是整个北省的市场。

    “你看看,现在咱们凤凰酒厂已经在省城这边是彻底的打响了名气,而且现在居然到朝廷台上去打广告了,你以为这帮商人是傻子吗?他们啊,分明是看准了老爸你的前程无限,所以才在这时候主动过来跟你套近乎的。”

    李逸帆微笑着拍起了李立强的马屁,李立强一琢磨也是这么回事,不由得感觉挺高兴,正好饭菜也端上来了,索性就让李逸帆回去车里,拿了一个小瓶装的凤凰酿过来,在透透酒,醒醒酒!

    现在他们家凤凰酒厂可不光是凤凰老窖,和凤凰大曲广受欢迎。

    他们家这特制的药酒,在市场上也同样是火爆的一比,之前国内的酒品市场上,刚刚好也就有那么一个枸杞子为主酿造的劲酒。

    而现在他们主推的凤凰酿和凤凰醇,可是专门针对体虚需要药补的男人,和那些患有腰腿痛,风湿病的慢性病患者的药酒。

    这两款酒,广告刚一打出去,那就火爆的不得了了。

    原因很简单,都不需要说什么这酒起源是来至于原来的宫廷秘方,光是这酒的疗效就足以让这两款酒名扬天下了。

    不光是滨城本地,和北省本省的人爱喝,就是南方的那些气候潮湿的地区,和经济发达,娱乐行业发达的地区,对这两种酒就是趋之若鹜。

    要不是因为产能的问题,这两种酒的销量,恐怕早就要超过凤凰老窖和凤凰大曲了,但是也正是因为产能的问题,导致这两款酒在市场上的售价是节节攀升,原本没怎么多想的两款产品,现在竟然自然而然的被市场给推到了高端产品的定位上,这也是让李逸帆他们始料未及的。

    老爸平时出门在车上都会备一些这样的酒,以防止突然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来送礼,做人情,要知道这两款酒,现在在市场上可绝对是走亲访友,过节百年的送礼佳品呢啊!

    老爸美滋滋的喝完了一小瓶的凤凰醇,吃喝完毕,然后对李逸帆说道:“下午没什么事的话,就跟我出去一趟。”

    “怎么回事?”

    一听说又要给老爸当司机,李逸帆有点奇怪,老爸这是要去哪里。

    “昨天,几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几个地方,我寻思着下午过去看看,有几个地方,他们说可以建酒店,这个看现在省城这乱糟糟的摸样,咱们倒是不着急。但是有几个地方,他们说可以做咱们凤凰酒厂的分厂倒是不错,我寻思先去看看这几个地方,毕竟时间不等人啊!”

    老李这么一说,李逸帆倒也觉得没错,于是也没多话。

    从酒店出来,李逸帆就按照老爸的指引,把车子往省城的东南郊方向开去,省城的西南方向,是以前的重工业工厂的集中区。

    早些年的时候,哪里曾经是一片辉煌的景象,可是现在却是一片破败不堪的摸样。

    至于东南郊区这边,以前也有一些工厂,不过主要都是一些小型的轻工业产品的工厂,以前都是一些做衣服,鞋子,还有劳保手套什么的地方,还有些食品加工企业。

    而这次他们要去拜访的就是以前那家有名的东北一锅烧的厂区,这家酒厂,前些年的时候,还算是有些名气,不过最近几年,好像是陷入了困境。

    908一锅烧酒厂

    这年头马路上的私家车还不是很多,即便是省城,也还没富裕到满城尽是私家车的地步,所以从市中心,到了南郊这一带,也不过就是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这家名叫一锅烧的酒厂,很好找,就位于这一带的诸多小工厂里面,面积不小,周围都是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差不多同类型的企业。

    不过开车从外面绕了一圈,感觉这里的整体经营情况都不是特别好,出了有那么几家小食品作坊,还开门营业之外,其他的一些小型服装厂,鞋帽厂之类的大多都是关门歇业的状态。

    在个体的小型私营企业方面,毕竟不是北省所长,这一点和南方灵活发达的私营企业比起来,北省还是差距不小。

    这一片的小厂区,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市里面的领导,到了南边几个私营个体经济发达的省份考察了一圈之后,回来一拍脑门决定成立的。

    不过毕竟北省这边没有那么完善的轻工业产业链,而且在海外关系上也没有南方人那么发达,所以这些小工厂,当初在市里面决定扶持试点的头两年,还红火锅一阵,不过很快就在竞争的大潮当中败下阵来。

    毕竟这样的小作坊,做出来的产品,面对的市场,就国内而言,肯定是不太大。

    主打还是要接一些国外的订单来做,而南方省份靠这些之所以能够经营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海外关系发达,能够找到订单。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那边的私营小老板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就算是遇到经济寒冬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找到资金来过冬。

    可是这在北省,这些私营小老板,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这里的小工厂区,并没有像某些领导想象的那样红火起来。

    后来齐满天到任之后,更是一门心思的搞市政,改善市容市貌。要么就是大搞其他的面子工程,就算扶植一些企业,也大多是扶植那些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是规模更大的企业,对于这些小企业,根本就不屑一顾,所以很快这一片曾经红红火火的企业就败下阵来。

    据说去年的时候,这些小企业主,也曾经联名去市政府那边,申请政府帮助指导。而市政府那边也说会想办法,当时还一度风传。所市里面要搞一个新的工业园区,到时候把这些小企业,全都整体搬迁过去,然后在那个工业园区,政府会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对他们进行扶持。

    可是随着今年年初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还有sas病毒的爆发,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了下来,具体到时候,市里面的保证,会不会真的落实,这个谁也不好说。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换上一任新的领导,这个领导总会有自己的执政思路和策略,到时候齐满天走了,新上任的领导,还会不会重视这里的这些企业,谁也说不准。

    所以现在这一片小企业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死气沉沉。

    今天李逸帆和李立强要来考察的这家工厂,是一家酿酒工厂,早些年还是国营一刀切大锅饭的时候,这家企业就是省城的市属酿酒厂。

    专门出产一些本地特色的高度粮食白酒,后来体制改革了之后,原来的老酒厂,因为市场竞争不力,很快就变成了破产状态。

    然后这家酒厂就被省城市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给卖了出去,接手这家酒厂的正是这家酒厂原来的一个副厂长。

    而这个副厂长,也还是有几分本事,这家酒厂,原来的厂址是在市中心一代,毕竟那年头省城的城市规模,还不大。

    而这个厂长接手之后,就把原来的厂子的地皮一卖,把工厂搬迁到了这里,然后利用买地皮得来的资金,开始搞中低端白酒。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做得还非常不错,他们厂出产的中低端白酒,在省城和周边地区的农村市场里很受欢迎。

    价格便宜,度数高,正是北省人喜欢的这一口,所以可以说是曾经风靡一时,很受大众的欢迎。

    而这个工厂的老板也着实是赚了不少钱,听说这家伙当时还靠着这些钱,搞了一个外国身份,然后在省城这边继续扑腾。

    那几年也是全国第一次房地产大潮爆发的时候,那家伙靠这家工厂抵押贷款,从银行里贷了很大一笔钱出来,去搞房地产了,也赚了不少钱。

    打那之后,生意是越做越大,不过那家伙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其他生意上了,对这个酒厂,也就没了之前的重视。

    而这时候从其他地方过来的中低端白酒,开始进入省城的白酒市场,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条件下,这个酒厂的经营状况是每况愈下。

    老板不关注,也不愿意往里投钱,外来的产品,竞争激烈,所以这个酒厂的状况只能是越来越差,只不过短短几年的功夫,就到了现在这样一幅,濒临破产的摸样。

    其实这个工厂倒也不是就没得救了,只要他的老板,愿意再往里投点钱,在精心的把一把质量关,然后在宣传上下点功夫,这家工厂,倒也能够维系下去。

    可是听说这个工厂的老板,头两年的时候,在做房地产生意的时候,因为一次投资失误,而元气大伤,现在又把钱都投入到了其他项目里,所以对这个酒厂就更加的不上心了,这才让这个酒厂混到了如斯地步。

    这些关于这个一锅烧的典故,都是昨天老爸从他的酒友哪里听来的,听说他向进军省城,尤其是想要把凤凰酒厂扩产,最近打算在省城这边选新址,建一个更大的酒厂。

    他的那帮朋友,就极力的给他推荐这个一锅烧的酒厂,毕竟这里的设备都是现成的,而且也有原来的技术底子,想要搞的话很容易就能够搞起来。

    而且那个老板,现在也因为资金都压在一个房地产项目上,手头上正是紧缺资金,所以如果现在找到他和他商量,想要购买这个酒厂的话,会非常容易,所以老爸的那些朋友,就极力的推荐,老爸来这家酒厂先看看,如果觉得合适,想要拿下,那么他们就能帮着老爸,把这家酒厂给拿下来。

    李逸帆开着车,带着老爸,绕着这个酒厂兜了一圈,大概的看了一下这酒厂的环境。

    这个酒厂在这一片小工业区里,算是最大号的一家企业了,当年搬过来的时候,因为地皮非常便宜,再加上市里面也是特意给他们一些优惠,所以他们当年在这里拿了不少地。

    其实这一块地方,原来应该叫做郭家村,是省城周边的一个郊区农村,十几年前,这里的村民还都是在靠种地为生。

    但是这些年来,随着省城城市规模的扩大,这里也就被划入到了主城区的范围,虽然还属于郊县,但是未来几年,这里会发展的更好。

    李逸帆上辈子的时候,也来过省城几次,不过那时候他主要是出入于京城和滨城,还有国内其他的大中城市,对于省城反而是不太熟悉,所以这个郭家村,他虽然听说过,但是却并且有来过。

    厂区的面积大概有十多亩地左右,对于一家酒厂来说,面积不小,跟着酒厂的锈迹斑斑的大铁门,还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

    酿酒车间有那么几间,靠门口的地方,还有一幢三层高,看起来半新不旧的小楼,还有大部分的面积,都是荒废的,长满了杂草,整体看来,这里的规划不是很好。

    车子刚停下来,工厂门卫室的大门就开了,出来一个打更的老头,很是警惕的看着李逸帆父子,然后张口问道:“你们是干啥的?这里不许停车!”

    李逸帆微笑着走了过去,然后给老头递上了一根烟,微笑着说道:“大爷,和你打听点事”

    看到李逸帆很和气,递过来的又是中华烟,不像是什么为非作歹的人,老头放低了警惕,几句话下来,尤其是听李逸帆说,他们想要购买这个酒厂的时候,老头立马就来了精神,把李逸帆父子俩,给让进了门卫室,然后开始很主动的帮他们介绍起了这家酒厂的情况。

    “郭少泉这王八犊子,非得去搞什么房地产,现在赔了吧?活jiba该,要我说,这个小瘪犊子,就守着这家工厂,老老实实的干,哪得多好?就特么的有俩钱烧得慌,再被他那狐狸精的婆娘一忽悠,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以为自己混了个菲律宾国籍,就特么的多了不起了呢?走到哪里还都把自己当根葱,细看在咋样?亏了吧?瘪犊子玩意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老人是根直肠子,而且多年来,就一个人在这里看门打更,显然很寂寞,一旦找到合适的听众,立马就打开了话匣子。

    李逸帆一听这老头说起这厂子的厂长时候的口气,很明显认识,嘿嘿,有戏

    909酒中高人

    “怎么的|?老大爷,听你这口气,看来和这酒厂的老板,还认识?”

    “王八犊子艹的,他郭少泉,我还能不认识?他是我从小看着,光屁股长大的,我是他大爷!”

    这老头一提起这一锅烧的老板郭少泉来,就好像是一副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其实李逸帆看得出,他更多的是对这个郭老板恨铁不成钢。

    “哎呦,你看着都三点多了,马上就到晚饭时间了,要不我们去买俩菜,回来,咱们爷几个边吃边聊”

    李逸帆说着就出去了,他进入这个保卫室的时候,就看到了,屋子里的环境很简陋,原本的白灰墙,现在都是漆黑一片。

    靠北墙的墙角下,正烧着一个炉子,主要是给屋子里供暖,而在炉壁上还放着一个饭盒,显然这打更老头,是正在打算热饭,看着时间点,很明显老人家吃的是两顿饭。

    既然想从人家的嘴里套出点东西来,那就请人家吃顿饭又何妨,更何况这老人家还是那厂长郭少泉的大爷。

    刚刚老爸和李逸帆围着这个工厂转了一圈,对这个工厂的环境,感觉非常的满意,老爸满意的是这个工厂的面积,足够大,将来只要接手之后,稍稍以改造,就可以变成产量更大一级的工厂。

    而李逸帆对这里满意的原因,则是这里的地理位置,上辈子省城他虽然来得不多,但是郭家村,他还是听说过的。

    这里后来成为了省城的一个新区。还是地铁的一站。是通往省城机场的关键节点。听说这里后来成了省城的一个新兴的繁华商圈。

    如果能够拿下这个工厂,哪怕后来在经过搬迁,那也划算啊,毕竟这年头拿地可是非常便宜的,要是等到房地产大潮兴起之后,在想来这块拿地,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吧。

    李逸帆给老爸使了个眼色,然后自己出门。开车到附近的一个小餐馆,点了几个硬菜,打包带了回来,进保安室之前,还特意从车子的后备箱里,取了两瓶凤凰大曲出来。

    进了屋,老爸正和那老头聊得起劲呢,老爸当年也是村里出来的人,年轻没学手艺的时候,也就是在村里种地。所以和这样的农村老头很是有共同语言。

    几个硬菜到位,再加上那瓶凤凰大曲的出现。老头很是闻着香味儿,吞了几口唾沫,显然平时的日子过的不算太好。

    滋。

    一杯凤凰大曲下肚,老头眯缝起了眼睛,这杯酒入?(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