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第 25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所以这条轻轨的建设计划,可是让杨玉河上头了脑筋,项目已经立项了,而在北面银州新区那边,已经开始了先期建设了,可是后期的一系列的款项却成了问题。

    这当然让他很是挠头,没想到正在他感觉到挠头的时候,居然从美国来了一帮投资客,而且今天白天考察项目的时候,不过是和他们一说,并且陪着他们沿着线路转了一圈,他们就立马来了精神,而且还说这条线路大有可为,他们对这条线路的建设非常感兴趣云云。

    原本并没想到这帮美国人会这么痛快的杨玉河,这时候都感觉有些喜出望外了,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引入这帮美国人的资金,那么接下来的建设计划,可就会非常的顺利了。

    这样一来,他就能够保证,即便是在他离开之后,这条轻轨线路也会继续建设下去,不会出现人离政息的局面。

    只要到时候和条轻轨线路建成,那么到时候不管他在哪里,这笔政绩,都会算在他的头上,更何况那帮美国人在考察了这个项目之后,根据这个项目的基础,后来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提议,而他们的提议,现在看来也是有点石破天惊的感觉,就连自诩见过很多大世面的杨玉河,也被他们的宏伟计划,给震得是晕晕乎乎。

    李逸帆还在琢磨着这帮美国投资客,还有杨玉河的态度的转变,而这边大姐夫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今天和这帮美国人接触下来的事情,还颇似有越说越兴奋的意思。

    “这帮美国佬可真是够豪爽的,只是眼线考察了一圈咱们的线路,就立马决定要参与到这个项目建设当中来了,那个什么马懂还说了,没有什么比参与这样的城市基础建设最划算的投资项目了。”

    李逸帆一听这话,倒也觉得没错,想想现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兴起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热潮,几乎每一段公路后面,都会有那些外资,尤其是美国资本的影子。

    他们会勾结一些国内的衙内,然后在香江或者其他监管不严的地区,注册一家投资公司,然后在通过那些衙内们,在国内找到一些合作对象,对他们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进行投资。

    在之后就会和当地分管公路的政府单位,勾结到一起,成立一家所谓的狗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而且在明明已经收回了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之后,却依旧是保留着收费站在继续对广大民众收费,来牟取暴利,他们所作的简直就是抢劫。

    十几年之后,当华国的通货膨胀严重如斯的时候,这些一个个所谓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可是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而且这帮美国资本可不光是对华国的高速公路这样的市政建设感兴趣,他们对于其他的市政项目也同样感兴趣。

    就比如最近一些年在国内很多城市所铺设的燃气管道,还有自来水管道建设,这些市政工程的后面,可都是有这么美国资本的影子。

    毕竟这些美国资本可不傻,在进入国内之前,他们都会选择国内的合适代理人,而这些代理人一般都是红二代,这些人对于国内的情况可是最了解不过的,更何况他们靠着父辈的关系,在国内还有着常人难以匹及的关系网络?

    这么多年来每每被党国所歌颂的江姐,当年惨死在双庆某个公馆当中的美国人的手里,可是她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她的子孙,会在几十年之后,给美国人当起带路党吧?

    而在国内像江姐的子孙这样的人物,还有不计其数,有的级别甚至比她还要更高

    “那帮美国人,可不光是对咱们滨城的轻轨感兴趣呢,他们还说了,既然这条线路都已经纵贯了旅大港,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在旅大港这边修建一条海底隧道,然后直接连通到东山半岛上去?而且还可以修建双层通道,上面一层跑火车,下面跑汽车,反正现在这样的技术也很成熟了,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海底隧道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果咱们要是也有意的话,他们倒是对这个项目也可以参与建设投资,而且他们对这个项目的兴趣还会更大呢?”

    李广利兴冲冲的对李逸帆说道,显然今天他是被这帮美国大忽悠给忽悠住了,饶他是一个自诩见过大场面的人,可是当他今天听了人家美国人张口就来的大手笔之后,也不能不咋舌。

    不愧是美国来的,见过的市面就够大,这出手果然就是狗豪爽的。

    光是参与了市里面的轻轨建设还不够,人家还要建一条海底隧道哩?

    而李逸帆听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不光是满肚子的疑惑了,这帮美国人到底是何居心,原本他对这帮美国人的来头就已经产生了怀疑了,现在再一听说这帮美国人居然鼓动,杨玉河去搞什么海蒂隧道,他立马就觉得这帮人更加的不靠谱了。

    李逸帆皱起了眉头,杨玉河倒是瞧见了,他心里一顿,不过没有表示什么,而这边的李广利,可是完全没有留意到自己的小舅子脸上那一抹不预的神色,还在眉飞色舞的说着今天和这帮美国人在一起的见闻。

    “这帮美国佬就是特么的有钱,昨天我是陪同他们一起从省城赶回来的,路上他们还和我说,他们对滨城的印象很好,来滨城的主要考察目的是咱们滨城的港口建设。因为通过他们的调查发现,咱们滨城港口的潜力,还没有全部的发挥出来,只要进一步的加大投入,咱们的港口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而且咱们滨城作为北三省唯一的一个不冻港,按照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咱们的步子迈的还是太慢了,未来几年咱们必须要加大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否则很有可能会跟不上国内经济发展的步伐”

    1035警醒

    李广利说起这些话来的时候,那可是绝对的头头是道,摇头晃脑,口沫横飞,显然几天和这帮美国投资客的接触,这帮美国投资客的风度,和气魄,还有大手笔砸钱的方式,可算是把他给折服了。

    现在的他可能满脑子都是和美国人合作的念头,而且他很笃定这帮美国人是真的要在咱们这边大手笔砸钱的。

    看来这些美国佬的洗脑政策很成功啊,就连一贯谨慎小心的姐夫,都被他们忽悠成这样了?

    哪怕他们真的是要来投资的,可是现在基本是八字还没见到一撇呢,他们就已经把大姐夫这样的老实人给忽悠的五迷三道了,这就不能不说明他们的忽悠工地。

    李逸帆坐在一边,给自己悄然点了一根烟,看着那边依旧在口沫横飞的大姐夫,而这时候另外一边的杨玉河也是在悄悄的观察这李逸帆。

    关于李逸帆这孩子他是非常了解的,头脑冷静,心理素质好,而且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敏锐一场,却又精准无比的判断。

    按理说这次这帮美国人来滨城投资是好事,如果这帮美国人真的能和滨城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的话,那么靠着自己的关系,对他们李家的未来发展也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可是这时候的他,脸上为什么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反而是表现的异常冷静?不!甚至都不能用冷静来形容,而应该用冷漠来形容才最合适!

    难道他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还是还是他在怀疑这帮美国人的来历?

    李广利口若悬河说了一通,也说的有些累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尤其是在省城看到了。那帮省城商人们对这帮美国投资客的追捧。而他也恰巧赶上了个好机会,和这帮美国人搭上线之后,他就一直很心急,他很希望能够和这帮美国人展开合作,然后大赚一笔。

    其实只有他内心深处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急!

    这些年来,他们的小家日子过的不错,靠着老丈人家的帮衬。还有自己在建设局的兄弟的指点,这两年他把老丈人一家交给自己打点的曙光建设打理的一直是红红火火,每年都能赚不少钱。

    最近两年,更是靠着建筑市场的景气,他手里的曙光建设,更是一跃就成为了李氏集团旗下最赚钱的公司。

    可是他心里却很清楚,这样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

    曙光建设这几年来所参与的建设项目,尤其是那些又赚钱,有轻松的建设项目,几乎都是靠着他老丈人家。或者说是他小舅子的指点才能得到机会参与进去的。

    这些年来,在他的圈子里。别人见了他都嘻嘻哈哈的称呼他李总,可是背地里谁不是羡慕他有个好老婆,好老丈人,好小舅子?

    好像他就是靠裙带关系才能爬上去的,自己却一点真本事都没有一样?

    所以他心里憋着一口气,一直在找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真的有能力的,并不是非得靠老丈人一家才行。

    所以这次和这个美国西太平洋投资集团合作的事情,他才会这样的卖力。

    “广利啊!事情也说的差不多了,我看你也有些累了,怎么样?去了省城回来之后,就一直陪着这些美国客人,已经有好几天没回家了吧?是不是也累了?我看你今天晚上也喝了不少酒,要不早点回去休息吧。等会儿,我让人送你先回去吧。”

    李广利口若悬河的说了半天,可是总裁办的会客厅里的气氛却越发的显得有些奇怪,不过喝多了的他,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整个会客厅里,就他一个人在滔滔不绝,而李逸帆和杨玉河几乎都是一言不发的样子。

    李广利刚停下喘口气,这边杨玉河就发话了,杨玉河的话让他陡然一激灵,原本还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就冷却了下来,再一看屋子里的情况,好像确实是有些诡异。

    看这摸样,好像杨玉河有话要和自己的小舅子说,李广利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杨玉河对自己这个小舅子有多看重,而他也很尊重自己的这个小舅子,年纪轻轻,却足智多谋,最关键是眼光还准。

    所以就连杨玉河都要向他问策,这让他有时候会很骄傲,所以杨玉河让他提前走,他倒也不生气。

    “呦!你瞅瞅,还真是,杨叔叔,要不是你说起来,我还真是忘了,这两天事情太多,太忙,我这人喝点酒,就记不住事。哎呦,这时间可不早了,我得赶紧回家休息去了,明天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呢。杨叔叔,老弟你们两个慢慢聊,不过也别聊的太晚了哈,时间不早了,你们在聊一会儿,也早点休息吧。我就先回去了。”

    李广利还是很明白事理的,说完也不等杨玉河他们招呼一声,就自己起身往门外走去。

    至于什么杨玉河派人送他,他哪里能答应,反正这事在滨城,他自己也有司机在外面等着呢。

    而杨玉河之前说派人送他,其实也不过就是和他客气一下而已。

    李广利出了会客室,屋子里就剩下了杨玉河和李逸帆,这是偶杨玉河的秘书进来看了一眼,给两人的茶杯里续了一些水,然后就很懂事的关门出去了。

    “怎么了?逸帆,今天你话可不多啊,怎么,你好像对这个美国的西太平洋集团有些意见啊?”

    和李逸帆这么熟悉了,杨玉河直接就和他开门见山了,一语就直接说出了他之前的判断,而这边李逸帆也没有隐瞒的意思,也是直接就点了点头。

    “没错,我对这个所谓的美国西太平洋集团,确实是抱怀疑的态度。杨叔叔,之前这个什么美国投资集团,在省城搞投资的时候,我还没想那么多。可是现在他们又来到了滨城,而且一来就是豪气万千的要搞大手笔建设投资,虽然他们的投资计划和项目看起来都很靠谱,可是他们这摊子也铺的太大了吧?具体我没估算过,不过他们在省城那边,说要改建老中街,这可不是一笔小投资。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光是改建老中街这个项目,估计就得砸进去十个亿,而且他们还要把那些历史建筑原拆原建,要在城区北面搞一个旅游城市呢?这些又得多少钱?之后,他们又跑到了滨城,要参与咱们的市政轻轨建设,而且还说要搞海底隧道?这又得多少钱?而且他们可说了,他们的投资计划,可是要覆盖咱们整个北省的?咱们滨城才是他们北省之旅的第二考察点?这要是真的如他们所说,在咱们整个北省进行投资考察的话,这拢共估计不得投资给二三十亿美元啊?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

    李逸帆说出了自己的忧虑,而这边杨玉河也陷入了沉思。

    今天白天陪着这帮美国人转了一圈,不得不佩服这帮美国人很是会说话,一番忽悠下来,不光是李广利动了心,就连他也被美国人所抛出的宏伟计划给搞得有些动摇了。

    之前在省城的时候,他和潮河市的张书记一起吃过饭,当时那张守和就和他说过,感觉这个什么美国的投资集团,纯粹就是一群大忽悠,纯粹就是骗子。

    虽然张守和没明说,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可是点到了,当时自己没表态,但是回来之后也是一直琢磨来着。

    今天也是这帮美国人投了自己所好,一上来就说对这滨城的轻轨项目感兴趣,要知道这个项目可一直是他杨玉河的骄傲和心病来着。

    结果原本对这些人的警惕之心,倒是因为这帮美国人的这句话,而动摇了。

    现在李逸帆在一提起这帮美国人的形迹可疑,杨玉河一下子就恢复了神智清明了,确实哈!这帮美国人的投资计划,难免也太大了吧!

    这可不是一亿两亿的小项目,这可是涉及到一二十亿美元的大项目啊!他们难道就真的这么有钱?

    “杨叔叔你想想,就算美国人有钱,可是美国有钱的都是什么人?好像都是那些华尔街的投资大鳄,或者是硅谷的那些电子科技新贵吧?这华人财团,在美国确实也有那么几家,但是好像和人家那些美国大鳄比起来,好像都不成什么气候吧?但是即便是那些美国商业大鳄,说来华国搞投资,又有几个是说一下子拿一二十个亿美元,就能直接拿得出来的?而且他们在选择和咱们合作的时候,有那个不是要求多多的,而这次这帮美国投资集团的人,好像也太好说话了吧?好像在省城搞那么大的计划,就没和省政府提出什么太多的要求啊?这就有点不正常了吧?”

    李逸帆的话让杨玉河又是一个警醒,他也和美国的投资客们打过交道,以前每次想让这帮家伙掏钱的时候,那叫一个困难,这个条件,那个要求的那叫一个多?

    1036决断

    李逸帆的这么一提醒,杨玉河就算想不提起警惕都难。

    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一个谨慎的人,之前在就任滨城的时候,就曾经差点遭遇过一次骗局,所以对这样的投资诈骗的事情是格外的警惕。

    但是这两年他在滨城发展的顺风顺水,这也导致了他的警惕之心,还是难免有所下降了。

    不过还好这时候李逸帆这么一说,他一下子又警惕了起来。

    而坐在他旁边的李逸帆,一看到杨玉河这样的神情,心里紧绷着的那根弦,这时候也松了下来,看来杨玉河还是听进去了。

    如果杨玉河要是也和自己大姐夫那样的满脑子的狂热思维的话,那他才会感觉到为难呢,毕竟如果这个什么所谓的美国西太平洋投资集团,如果真的是骗子的话,那这帮家伙所筹谋的可绝对要是一个惊天大骗局啊|!

    其实他之所以会升起警惕之心,到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大姐夫之前嘴里所说出来的,这帮美国人极力宣扬的想要从滨城开建一条海底隧道,直通东山省的计划。

    其实说起从滨城建设一条海底隧道连通东山省,这个项目,倒也不算新鲜,在后世的时候,也曾经有人提起过。

    不过这个计划,被提出来的时候,那可是全国范围内大型土木工程,到处都是在搞基础建设,搞所谓的拉动内需的时候,有人提出来的。

    而且还进行过项目考证,证实这个计划。确实可行。可是即便是这样。这个计划,一直到了数年之后,也没有真正的实施通过。

    因为这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这可是一个牵扯非常庞大的项目,所牵涉到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各方各棉的关系会异常的庞杂,而且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也绝对不低,而且整个项目的投资。里里外外估计可能需要上万亿的资金。

    这样庞大的项目资金,可绝对不是一家财大气粗的美国财团所能够承受的的起的,就算是举一国之力,国家政府都不得不仔细琢磨琢磨才行,这样庞大的项目可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可是就在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建设计划,就犹如是闹着玩一般的从这帮美国投资客的嘴里被提了出来,这就让李逸帆不能不觉得有点扯淡了。

    这帮美国人到底以为他们是谁,真的以为他们可以在国内挥斥方遒呢啊?而且搞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他们真的有那么多的钱吗?

    想当年英法两国。为了搞那个海底隧道的建设,扯皮了多少年。投入了多少钱,最后又花了多长时间,才真正的把那条海底隧道打通的?

    即便是两国最高政府出面,都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最后确定立项的,可是现在一个规模完全不下于英法海底隧道的计划,居然跟玩一般的从这帮美国投资客的嘴里蹦了出来,他们的投资态度也太不严肃了吧?

    难道他们正以为,他们的级别会比英法两国的政府还高?比人家英法两国的政府还有钱?

    这个计划,听起来是很诱人,不过恐怕也就是忽悠忽悠那些没见过太大市面的土条才行的吧?真的要忽悠像他这样头脑冷静的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要稍微用点心思一琢磨,那么你就会觉得这帮家伙是在痴人说梦,可是既然是痴人说梦,为什么这样轻佻的一个计划,会从这么高级别,代表着高智商的美国投资考察团的领导嘴里冒出来?

    就说这个海底隧道的计划,所面对的别的难题暂且不说,光是首先要面对的华**方就绕不过去,尤其是华国的海军方面。

    众做周知华国海军有两个重要的基地,一个就是北方的旅大港,还有一个就是南方的海南岛。

    而在北面的这个旅大港,可一直是华国北方舰队的核心所在,整个北方舰队的核心基地,就设立在这里。

    之前旅大港可是单独设立成市的,一直是控制在华国海军北方舰队的手里,直到最近几年,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才划归到了滨城市区的所辖范围之内,成了滨城的一个区。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个城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是非常复杂的,就连杨玉河这样的滨城一把手,都不会轻易的把自己的触角深入到旅大市区内去搅和,因为这里的关系实在是盘根错节。

    很多机关单位,和民生单位,都和海军方面有牵连的,甚至可以说这座城市很大一部分的民生经济,都是靠海军来供养的。

    而这样的一个核心基地,即便是十年之后,都还对很多华国民众来说,是披着一声比较神秘的面纱的。

    现在你们这帮美国人来了,一张嘴就要说,在旅大港这边开建一条海底隧道,要连同辽东大陆,和东山半岛,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嘴巴子痒得慌,实在想找人来抽你两巴掌?

    而且海军方面暂且不说了,你就说你要建这么一条海底隧道,你知不知道你会得罪多少人?滨城的海运集团你考虑过吗?东山省的海运集团你考虑过吗?铁路方面的人你考虑过吗?航空公司那边的人你考虑过没有?

    上来就一张嘴胡乱的放嘴炮,你真以为这里是你们美利坚呢吗?光是靠嘴,就可以忽悠成事了?

    这样的事情,可绝对不是一家作风严谨,行事低调的大型投资集团所能够做出来的?

    所以当李广利说起这一茬事情的时候,原本就对这个西太平洋投资集团有所怀疑的李逸帆,立马就提升了对这帮家伙的怀疑程度,这大嘴巴说话也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吧。

    这海底隧道建设的计划,即便是在几年之后,全国范围内都被房地产和基础建设而疯狂的时候,被人提出来之后,都被冷淡的扔在了一边,更何况是现在的十年之前?

    你们的思想是不是太超前了,要不就是你们干脆就是靠着一张嘴巴,在忽悠,打嘴炮呢?

    李广利那样的满脑子都是经济利益的商人你们也许可以忽悠的住,可是像老子这样的人你们可就忽悠不了了。

    “逸帆,你的意思是,这个美国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人是骗子?”

    杨玉河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很艰难的从嘴里吐出了自己的判断,事实上他对这个美国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人,还是很矛盾的。

    其实他心里更不希望这伙人是骗子,如果他们不是骗子的话,那他的轻轨建设计划,就不愁钱了。

    而且如果他们是骗子的话,自己知道了又能怎么样?现在靳祥云可是对他们大力的吹捧,到处给他们开绿灯呢。

    而齐满天那边因为之前动了杨荣,而闹得灰头土脸之外,现在也希望靳祥云这边能搞出一些成绩,来扭转因为羊绒事件,而败坏的人们关于北省的印象。

    所以对靳祥云的一系列举措,也是默许的,而自己这边就算知道他们是骗子,难道能和那两个人去沟通吗?

    更何况原本大家就不是一个战壕里的,而且现在在省城,好像已经有很多商业集团,都被这个美国的西太平洋集团给绑上战车了吧?

    到时候就算自己跳出来揭发他们,恐怕还不等齐满天和靳祥云给自己难看,那帮商人们,就会首先跳出来攻击自己了吧?现在的北省已经是多事之秋了,如果在闹出这么一出闹剧来,那对自己来讲可是危害非常大的。

    即便是号称足智多谋的杨玉河,这时候也有点不知所措了,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面对这样的局面了。

    现在的局面确实是太复杂了!

    “没错,我是在怀疑他们的来历,不过你放心,杨叔叔我不会轻举妄动的。我已经派人到美国那边去调查他们的来历了,就是想看看,在美国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家所谓的西太平洋投资集团。”

    “嗯,这样很好,不要莽撞,一切悄悄的进行,有消息,立刻通知我。”

    杨玉河这时候脸上也是阴云密布,那是因为他很快就有了决断。

    齐满天走了之后,北省的未来就是他的了,虽然靳祥云会代理一段时间,但是他绝对不容许,因为靳祥云的错误,自己要给他来擦屁股。

    如果这帮美国西太平洋集团的人要是真的骗子,那么自己必须要站住来揭穿他们,给北省的诸多商人们,避免太多的损失。

    要尽可能的减少北省商界,在这次活动中的受损情况,毕竟这样才是对自己未来的真正负责。

    “嗯,杨叔叔,你这边也不用表达什么,就这么跟他们敷衍着就成,每天领他们到处转转,就让他们住在咱们这里。嘿嘿,别忘了,咱们上次是怎么发现了那次的骗局的?”

    李逸帆的笑容有点猥琐,而杨玉河一听这话就眼前一亮,是啊,这不还有李逸帆这小子呢吗?这小子搞监听可是很有一手的!

    1037胡教授

    上次来滨城搞诈骗的那个团伙,最后就是栽到了李逸帆的小手段之下,这次他可并不忌讳,在对这帮美国佬用一次这样的手段。

    如果要是能够听到一些有用的东西,那是最好,如果听不到什么,那也无伤大雅,反正自己已经是派人到美国那边去查这个所谓的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底细去了,相信很快那边就会有消息传回来的。

    当天晚上和杨玉河商量了接下来了一系列的事宜之后,两人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这天杨玉河就住在了正阳酒店,而李逸帆也没走远,就住在了二号楼他们家的休息室里。

    原本在滨海广场那边的滨海望月小区修好了之后,他们家已经是搬到那边去了,可是毕竟哪里离酒店还有些距离,而老爸老妈,平时还是喜欢在酒店这边休息,毕竟住在这里,就不用两头折腾。

    所以他们家人,平时还是住在这里的时候居多一点,李逸帆也不例外,虽然上辈子,他很是喜欢星海望月那边的无敌海景楼,可是现在倒也无所谓了,平时倒是更喜欢,住在家里的酒店这边。

    毕竟这样一来,可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这样也更有家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起来之后,李逸帆也没有在酒店多做停留,因为他还有其他的安排,所以关于监听这帮美国人的事情,也不急着这一两天来做。

    开着车到了滨城理工大学这边,接上了姚崇山,然后两人就直奔机场了。今天他们要直奔华中。去见见那位胡斌胡教授。争取把他也给招致自己的麾下。

    上了飞机,李逸帆到是很淡定,但是姚崇山却有点不淡定了,毕竟长了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坐飞机,所以看什么都有点新鲜。

    李逸帆不管那么多,由他自己去闹腾,自己倒是在头等舱的座椅上是倒头就睡。昨天和杨玉河交谈了那么久,一直到午夜之后才睡觉,这时候他确实是有些累得慌。

    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华中,号称是九州通衢的华中,现在还没有后世那么繁华,但是已经是初现了一座大型城市的风范。

    长江从这座城市的中心穿过,将这座城市分成了三个部分,虽然这时候的北国还是一派春寒料峭的景象,可是这边已经是春意盎然了。满眼都是绿色的景致,这让从北国赶过来的李逸帆和姚崇山感觉很舒服。

    湿润的空气。不冷不热的天气,再加上满眼葱绿,正是华中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

    这个地方在气候环境上,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适合人类居住,冬天湿冷,没有暖气,夏天湿热,而且还是全国有名的火炉之一,所以这里可是非常不宜居的地区。

    只有在这个不能不热的三四月份,这里才是最舒服的时候,再往后几个月,可就没那么舒服了。

    上辈子的时候,李逸帆倒也来过这座城市,不过来的次数不多,所以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不是很深刻。

    但是上辈子他来的时候,这座城市已经随着国内房地产风暴的大潮,初步的发展了起来了,城里面多的数不过来的高楼大厦,城市规划什么的,也有了一些国际大城市的风范,看起来算得上整齐漂亮。

    可是现在,这座城市可远没有上辈子,他来的时候那样的风采,整座城市还是一派灰蒙蒙的中部城市的风格,到处还能见到,那种老式的红砖楼,看样子一点都不国际化。

    下飞机出了机场,坐着出租车来到了市区,先找了个饭店,放下行囊,李逸帆带着姚崇山,找了个地方,吃了一顿地方特色的热干面,还有一些特色小吃之后,就打车直奔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位于华中市于佳山麓,东湖南畔,山围水绕,环境很是优美。

    不过同样是因为前段时间,sas病毒闹得比较严重的缘故,这座学校也还没有开学,包括周边的一系列的大中院校,目前也都是处于放假的状态。

    这让李逸帆有些挠头,之前光顾着兵贵神速了,没想到自己却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而且最关键的是,上辈子的时候,他和那位胡斌教授虽然认识,可是这辈子自己和他可不认识。

    而且上辈子,自己带队过来找他并且保护他的时候,那是因为国内的高层已经了解到了这3d打印技术的重要性,而且需要召集他这样的牛人,去西川的某地去参与一项重要的国防建设的时候,才派自己过来的。

    而那时候因为3d打印技术,在国际国内大规模流行,人家胡斌教授已经成名了,在华中理工大学这边,已经是颇有名气了,所以那时候他们来的时候,很容易就找到了胡斌教授。

    先是和学校通电话,然后在通过学校联系上了胡教授,之后约好时间地点,他就带队直接上门接人了。

    可是这辈子可不一样,首先他还是籍籍无名之辈,而胡斌教授也是如此,还在承受着成名之前的黑暗时期。

    而且这年头网络也不发达,华中理工大学在网络上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网页,想要查他们学校的联络电话都很困难。

    更别提来找什么胡斌教授了。

    所以李逸帆和姚崇山到了这里之后,只能是两眼一抹黑,只能是按照土办法,花钱,然后找人打探消息,一步一步的来了。

    不打听不知道,花了点小钱,打探了一番之后,李逸帆他们这才了解了这座华中理工大学的始末。

    原来这座理工大学,原来叫做华中工学院,在后来合并了华中大学,等其他几所大学的工科学院,然后改建成了华中理工大学。

    不过两年前又合并了华中是其他几所学院,现在正在闹更名呢,听说要改成华中科技大学。

    这所大学以前就是以工科强而闻名,下设多个工科学院和单位,而打探了一番之后,他们才了解到,在这所大学里原来确实是有个叫胡斌的教授,不过现在他好像不教书了。

    而是调到学校的后勤下面的一个工厂里去了,最后又花费了好长时间,这才打探到原来胡斌现在正是,这所大学下属的某个金属工艺品厂的厂长。

    李逸帆和姚崇山一琢磨,就明白过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当年胡教授研究出了激光烧结技术,可是上面却不重视,反而是拿这门技术去做工艺品。

    胡教授肯定是看不下去,然后亲自请缨过去了。

    两人按照别人的指点,最后在岳麓山的另外一边,终于是找到了那家隶属华中理工大学的工艺品工厂。

    他们找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了,外面的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不过这座工厂却是一派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摸样。

    看这样子好像生意做得非常不错,因为光是那些来拉货的客车,就从工厂的里面,一直排到了工厂大门口的道路上。

    “晕,做工艺品难道生意这么火爆吗?”

    姚崇山嘴里叨咕了一句,李逸帆也无奈的摇了摇头,两人到了工厂大门口,就被看门的保安给拦下来。

    于是两人只好说,自己是过来考察采购的客商,这保安一看这两人的气度,立马就改变了态度,放他们进了工厂。

    而且还特意告诉了他们,胡厂长现在就在地十三号生产车间那边。

    李逸帆和姚崇山,按照保安的指点,找到了工厂的地十三号车间,这时候车间里正是一派灯火辉煌的景象。

    很多工人都在进进出出,而里面还站着不少人,其中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带着安全头盔的人,明显是这帮人的核心,周围几个穿着黑西装的商人摸样的家伙,就站在他的旁边,听着他的解说,然后看着车间中间的那台机器。

    而那台神奇的机器,这时候则是有几个喷嘴,然后在xy轴上不断的滑动,然后不断的喷染拉丝,很快一层层的玻璃丝,就在喷嘴的喷射下,逐渐的成了型,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分钟的功夫,凭空就出现了一个朦胧的模型。

    然后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一件硕大的玻璃质地的工艺品,就这样的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那几个黑西装的客商,见到这样神奇的一幕,是站在那边不断的拍着巴掌,然后嘴里发出阵阵的惊叹,时不时还蹦出几句日语。

    而那个蓝色工装的家伙,则是满面谦虚的笑容,显然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任何人都会感到很高兴的。

    而当李逸帆听清楚了对面那几个黑西装的家伙,嘴里时不时蹦出来的日语的时候,脸色不由得一暗。

    怎么会有日本人?这帮家伙的触角也太敏锐了吧?要知道这年头,国际上说起3d打印技术,还是美国人在极力宣扬,不过大多数还都是出于概念阶段,而日本人对这项技术原本好像并不怎么重视的,那么这些日本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1038劝说

    十几年之后,当3d打印技术,不再作为一种展示型的技术,而是作为一种悄然进入实用性的技术,开始在市场上悄然兴起的时刻。

    作为世界3d打印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这个技术方面是笑傲全球,占据着全球3d打印技术市场的百分之八十。

    而欧洲的德国和以色列,一共才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当中占据百分之九点多的份额,而日本在这一次的技术革新潮流当中,则是再一次的落后,他们甚至跌落到了和华国一样,只占据这个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三点七左右的份额。

    不过虽然份额不高,但是他们的技术含金量,却非常高,尤其是比起华国来说,他们的技术含金量可要比华国高得多。

    就比如这种3d打印机所需要的稳定技术,精确控制技术等方面,在这些技术领域,可一贯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

    相信如果今后3d打印技术真的风靡全球,成为世界新一代技术革新的典范的时候,日本依旧可以靠着他们厚实的技术积累,非常快速的追赶上来。

    而且日本人一向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喜欢全世界范围的购买技术专利。

    在二战之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迅速的从一片废墟当中恢复过来,出了美国人给他们输血,对抗前苏联是一方面缘故。

    另外一方面,也是他们自己在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新科技的重视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二战之后。日本人在上世纪的五十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年时间里。一度靠着自己伪装的形象。满世界的在购买技术专利。

    再加上当时世界各国对于技术专利保护方面的认知程度也不够,所以才让日本人钻了空子,从欧洲和美国购买到了很多世界顶尖的技术,并且在糅合创新之后,才发展出了世界闻名的日本制造。

    这其中受创最为严重的就要数德国了,当年德国的工业机床可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技术精湛,精度高。寿命长,还耐用。

    可是正因为没有防备日本人,结果让日本人学去了不少真功夫,再到后来,日本机床,一度在世界范围内和德国人相抗衡,甚至靠着优势的性价比,把原本价格高贵的德国货,给挤兑的一度快要濒临破产的结局。

    最后要不是美国人牵头,逼着日本人签订了广场协定。给日本人来了一剂强力泻药的话,估计后来的德国非得被日本人挤兑的破产不可。

    而在那之后。日本经济也就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发展低迷的区间,这段时间,被日本经济学家称之为迷失的十年。

    但是即便是在这段艰难的时间里,日本人依旧是没有放松过,满世界搜索各种先进技术,作为自己的技术储备的兴趣。

    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乃至是本世纪之初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各种技术专利购买者之一。

    而且他们不光是卖,还偷,别看后世华国在欧美各国技术界的印象一直不咋地,但凡是鼓捣出一种新技术,就会被他们讽刺为偷窃过去的技术。

    可是在这方面,其实日本人的素质,也没比咱们好到哪里去,他们一样没少在全世界范围内偷窃技术。

    只不过因为他们的政治体系,和欧美各国比较接近,而且还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所以才不会受到过多的指责。

    但是在这方面,他们确实做得非常不光彩,就比如华国的景泰蓝,还有其他的等等一系列技术,就因为咱们不明白这个世界的游戏法则,结果平白无故的被日本人尝了鲜。

    而且在这方面,韩国人相对于日本人来说,可以说是后来居上。

    但是也因为美国人不愿意看着日本人在亚洲一家独大,而且越来越不听话的缘故,所以对于韩国人的技术偷窃行为,美国人一般也是选择睁一眼,闭一眼。

    这才造成了十几年之后,在亚洲,韩国迅速的崛起,并且在技术上和日本相抗衡,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把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的局面。

    而这一次当李逸帆在这家工厂里,再度看到日本人的时候,他心里很快就提高了警惕,难道这帮日本人的鼻子,居然这么灵敏?

    居然在华国人还没有发现这胡斌教授所研发出来的成果的价值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技术的价值?

    而且看着他们出现在工厂里的摸样,之前应该已经和胡斌教授有过接触了,不知道这次他们已经了解掌握了多少技术?

    希望这胡斌教授可别糊涂,再像之前那样,上演一次景泰蓝之殇?

    。。

    胡斌拿捏着手里那张黑色的卡片,不断的摩挲着,黑色不知道什么质地的卡片,显得很沉,而上面是几个烫金大字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