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现在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当然这里面是离不开他这个领导的功劳的。
“那好,你们今年的广告预算还够吗?”
李逸帆又问道,李铮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回答道。
“够是够了,甚至还有一定的剩余,不过我们打算把这些剩余的广告费,挪到明年的广告宣传里面去。”
“哦?广告费还剩多少?”
李逸帆随口问道,之前他离开这里,当甩手大掌柜的时候,可是给公司留下了八千万的广告费用,而这笔费用还就是专门针对今年的。
按照他的预计,他会连续三年给公司投入广告宣传费用,而等到三年之后,这家公司,如果还是没能做到业界第一的话,那么在保留这家公司就已经没什么必要了。
“还剩下三千多万!”
李铮的神色有点尴尬的回答道,因为他实在是摸不准老板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把这笔资金抽走?
李逸帆可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这广告费他可是打算连年递增的,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李铮办事还真是靠谱,一年八千万,他都没花出去,居然还剩下了三千万。
“那好,这笔三千万,你也不用留着了,你把这些钱,像一些二线城市进行广告扩张用吧。这笔钱主要集中在粤东省内的一些二线城市,还有江浙沪周边的一些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因为那里的经济发达,人均富裕,所以那里的人消费能力更强,也更有购车的**和能力,把咱们的广告打到哪里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的网站,对咱们今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放心,我不会削减对广告方面的投入的,要知道,在我的设想里,咱们公司,在未来几年,可是要做全国第一的汽车专业网站的。”
李逸帆当然能够看得出李铮在担心什么,这时候连忙给他吃了个定心丸。
“是的,我知道了老板。”
李铮这时候是满脸的兴奋之色,原本在他的计划里,是打算明年开始,才开始像国内的一些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进行扩张的,比如杭城,金陵这样的江南经济发达地区,不过没想到老大,居然比他看到的更远,甚至对扩张的要求更迅猛,要求他今年就开始,那他作为这家网站的元老,有何乐而不为呢。
“对了,最近我也看了你们连续做的几期评测,感觉不错,很专业,相信这些评测放出来之后,会有很原来对车不明就里的人了解了车子的专业知识,这很好,这也正是我们建设这个网站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在国内推展,并且普及我们的汽车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一直很关注。”
李逸帆顺口又表扬了对面的李铮和潘想几句,反正这也不花钱。
1350横向评测
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请大家多多帮忙收藏,点击,推荐!传送门在书页下面!
*******************
而李铮和潘想,在听到李逸帆这样的赞扬之后,不由得红了脸蛋,毕竟他们之所以能够把网站打响名气,得到了很多车迷的专业的评价,可全是靠着对面这位年轻老板的点子,而他们不过就是具体的执行者罢了。
“诶!老板,这可都是你的点子,我们”
潘想倒是个实在人,这时候也不贪功,连忙摇手对李逸帆谦虚说道,可是没等他话说完,李逸帆就一挥手。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两个也不用这样妄自菲薄,我不过就是出了几个点子,具体的落实执行,还都要靠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找来专业的汽车评价人,还有审核了稿子,咱们的网站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在诸多的汽车迷当中不会赢得,现在这么好的口碑。你们做的最近的几期评测,我都看了,写的那些关于目前主流的几款中级车的评测,我看就都很不错。比如关于凯美瑞的,雅阁,还有帕萨特这三款车的介绍,评测我看就都非常不错,写的很专业,甚至有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呢,看了咱们网站上的评测之后,我感觉自己是长了不少知识。”
对这样的手下,该夸还是一定要夸几句的,反正又不花钱,夸他们自己也不损失什么。还能够让他们得到认同感。同时对自己更加衷心。这点好处,李逸帆是从来不吝啬的。
而李铮和潘想,对李逸帆的这几句夸奖,那是非常感动的,要知道他们以前在其他几个门户网站做的就是汽车板块,可是那时候他的工作是干啥?
无非就是搜索,复制,黏贴而已。而他们的工作有什么时候得到上面的认同过?
在上面的人看来,他们无非就是公司里的螺丝钉而已,哪里需要哪里钉。
但是现在在李逸帆手下工作那就不同了,不光是钱赚的多了,名衔高了,说出去有面子了,更关键的是还能获得相当多的社会认同感,尤其是眼前这老板的认同,就让他们非常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对了,做着几期评测。没遇到什么麻烦吧?那些厂家,怎么样?够配合吗?”
李逸帆又问道。他要是不问还好,这一问,对面这两个立马是横眉竖目,脸上的表情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
“嗨!老板,你就别提了,做这么几期专访评测,我们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小。”
李铮带着几分非常不友好的表情说道,他的神情甚至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显然实在专访评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
“哦?这话怎么说?”
其实李逸帆心里早就已经有了猜测,但是这些话,还是要这两个亲自说出来,才有些意思,要是他自己来说,那就没劲了。
“为了做这机器专业的评测,我们是亲自联系了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可是得到的回答,却都是敷衍了事,他们的态度可是一点都不配合。甚至还带着很多的轻蔑和不屑,甚至浦海的那一家更过分,他们以为我们是其他的那种黑记者呢,还派人过来威胁我们,让我们不要乱写,否则就会去告我们呢。羊城那边的合资日企,比起他们就懂事的多了,不过也是敷衍着给了我们几个红包,就想把我们给打发了呢。”
李铮和李逸帆解释说道,李逸帆听了之后,只能是在肚子里暗暗的乐了一阵。
谁让咱们现在还没名气呢?
不过这开头阶段的苦头,你们是必须吃的,这年头这些车企可是绝对强势的存在,就连消费者,人家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你们这帮说话跟放屁没什么区别的网络记者?
在网络的威力还没有达到后世的十分之一的年代,在咱们这家网站,才不过刚刚草创的年代,你们这帮网络媒体记者,就必须接受这样的待遇。
一旦等到几年之后,网络在全国范围开始普及之后,等到在咱们车托之家网站,成为业界no1之后,你在去看看那帮车企的孙子样?
等到那时候,都不用你们去找上门,他们每次要推出一款新车的时候,都会主动找到咱们,在乐颠颠的大把掏出银子的同时,还得主动送上几辆车到咱们车托之家网站。
美其名曰是请编辑去体验一下驾驶感受,免费请你们过来评测,说白了,还不就是白送给你们来开开车,然后到时候你们写文的时候,高抬贵手,给咱们写上几句好听的软文?
那时候的汽车网络媒体的记者们,才是大爷。
李逸帆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年byd的某款混动车型刚刚上市的时候,也是请了很多国内的新闻媒体的记者们去参加体验大会,还给大家报销食宿,当然也少不了塞上一些红包。
可是那时候这帮车托之家的孙子们是怎么干的?
可是狠狠的把byd的这款车给损了一通,转过头就把美国人搞出来的特斯拉给狠狠的夸奖了一番,甚至差点没把特斯拉给捧上天。
结果几个月之后怎么个情况?
byd的混动车型,成为国内最畅销的混动车,而那款高大上的特斯拉,却因为蔑视国内的消费者,不遵守合同,结果惹来了消费者当场砸车的举动。
这就是这帮汽车网络媒体记者的节操!
如果要不是因为自己要搞一家汽车工厂,李逸帆根本就不打算吊这帮有奶就是娘的家伙。
但是现在毕竟这帮孙子,已经成了自己的手下,想要让他们成为自己手下听话的狗,那好处还是必须要给足的。
现在这帮孙子,和自己这里诉苦,自己当然要给他们出了这口气。
“什么,这些汽车企业,居然这么嚣张?特么的,他们眼里,还有没有咱们这帮媒体人?这完全是不把咱们这帮无冕之王放在眼里吗?”
李逸帆一拍沙发扶手,人家都受了委屈了,自己当然要像个点子帮他们出了口气是不是。
“哎!老板,你就别提了,什么无冕之王,在他们眼里,我算看透了,这无冕之王也是要分等级的。你要是一家本地重要媒体,或者是中央的媒体去采访他们,你再看看,他们那态度,恨不得立马就给你跪舔了,可是我们这帮无名无视的记者,这要是过去,人家根本就不把咱们放在眼里的啊!”
李铮还是有些愤恨的说道,看来,之前让他负责这几款车的评测工作,可是让他受了不少的气。
毕竟这年头,那些车企,可都是店大欺客的主,就算十几年之后,他们也只是对这帮媒体有点跪舔的意思,至于消费者?
不好意思,消费者协会都已经被我们收买了,你们这帮消费者就别闹了。
“不成,还能让他们这么嚣张了,太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是吧?必须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样,李铮,潘想,咱们第一期的几款中级车的评测不是刚刚做完吗?你们现在第二期的工作,有计划了吗?”
李逸帆眼珠子一转,心里就有了算计。
“还没呢”
潘想和李铮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很是有些尴尬的回答道,确实这汽车门户网站,老板喊的口号不小,但是他们也是刚刚进入这个行当,现在刚刚上路,有些事老板领了一步,可是接下来的一步,具体该怎么走,他们还真就没有太长远的打算呢。
李逸帆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他也不拆穿,然后继续说道。
“那就好,我正好害怕,你们有安排的话,我的想法会和你们有冲突呢,这样既然第二期还没着落,我看不如咱们就继续做评测。”
“可是老板,之前市面上主流的几款中型车的评测,我们都已经做完了啊?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还有什么车型值得咱们做评测的啊?”
李铮对李逸帆的说法,很是有些疑惑,要知道这年头,可不像十几年之后,只要你说中型车,随随便便都能找出几十款来,目前国内市面上的车型就那么多。
主流的就是日系和德系的老三样。
“呵呵,之前,咱们不是做的纵向评测吗?也就是把每款车都拿出来,然后把这款车的数据,驾乘感受写出来,让广大消费者看看。这次,咱们就来个横向评测,我的意思就是把这几款车放到一起,然后把他们的数据和驾乘感受以及价格来个横向的比较,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们得到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啪!”
潘想一听这话,激动的一拍巴掌。
“好,实在是太好了,老板,你这个想法真的是太好了,太妙了啊!之前我还和老潘一起琢磨着下一期,到底做什么呢,有了这个点子,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可就好展开的多了。”
李铮脸上带着难以自抑的神情看了潘想一眼,然后对李逸帆说道。
确实这个点子,对他们而言真是太好了
1351工作重点
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请大家多多帮忙收藏,点击,推荐!传送门在书页下面!
*******************
为啥说这个点子好,因为这个点子,如果真的做出来,那么影响力,就将会是空前的,到时候那些汽车厂商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可就绝对不敢像现在这样,和他们牛逼哄哄了。
最近两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开始逐步的走向了火爆。
在2000年之前,国内的汽车市场基本就是老三样为主,说白了也就是捷达,桑塔纳,还有富康。
而大众在国内的市场是一家独大,从高到低他们是第一个完成了在国内汽车产品系列覆盖的企业。
高档车他们又奥迪,这是上面钦点的官车,中档车有帕萨特,并且正是靠着这款车,他们把国外早就流行起来的b级车,或者是中型车的概念引入到了国内。
然后紧凑型车,他们有捷达,桑塔纳,还有波罗,宝来。
所以那年头绝对是大众在国内最美好的年代,在市场上是予取予求,全无对手。
可是2000年过后,日系两大厂商,丰田和本田陆续的在国内合资落户,并且开始和大众在市场上刺刀见红的拼了起来。
而且人家一出手拿出来的就是他们经久不衰的经典车型,雅阁和凯美瑞,很快就在市场上给大众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尤其是去年,也就是2003年,本田第一个吧4s的经销理念引入到了国内。而且还开始大手笔的降价。从而引发了大众和丰田。本田之间的价格大战。
而雅阁则是靠着当时领先一筹的技术,还有最低的价格,迅速的成为了国内诸多消费者心中的神车。
中级车的尺寸,领先一筹的发动机技术,还有第一个使用五档变武器的汽车,而价格却降到了二十三万起步,这里面无论是哪一项,都体现出了本田的厚道。
而大众则是继续在他们烧机油的老路上狂奔。丰田则是世界车企的老大,对国内的市场是可有可无,态度不是一般的牛掰。
于是诸多先富起来的人,在购车的时候,首选车型,就是雅阁。
也正是这一年,造就了本田和他们的雅阁在国内汽车市场的辉煌。
大众在这一年被日系两田打得是节节败退,但是靠着国家的支持,还又那么一口元气还在。
而这时候国内的汽车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们是第一次知道中级车的概念。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帕萨特,雅阁和凯美瑞。
只不过在很多不了解汽车。或者对汽车只是一知半解的人看来,这三款车都是好车,但是具体到底好在哪里,在哪一方面有自己的特长,他们却谁也说不清。
这就让很多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往往会亲自跑很多的地方去作比较,而且还有多次比较,最后才能分辨出到底那辆车,才是自己想要的车。
而现在李逸帆让他们来做一个横向评测,这无疑就会让那些汽车消费者省去很多麻烦。
他们这个网络媒体,来做仲裁,请来一些懂车的记者,让他们把这三款车都拿出来,从做工,油耗,在到动力,技术,以及价格等等诸多方面,做一个全方位的比较。
最后在加上对着几款车的驾乘感受,放到网站上,那这绝对会是一款轰动汽车业界的新闻,因为在这之前,还真就没有人这么干过。
一旦要是他们率先吃了这口螃蟹,不光是那些消费者会感谢他们,而那些车厂们,也会立马改变对他们的态度。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手里的这只笔,到时候些你们的主打车的评价的时候,多写一句好话,或者多写一句坏话,往往就能够绝对那一家会迎来更多的消费者。
虽然现在车托之家的影响力,看似还很悠闲,可是如果他们真的把这一项给作成了,那么他们绝对会成为汽车专业网络媒体里的no1
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多少媒体敢这么干,甚至说以前大家根本就没想到过这一点。
以前的媒体,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报纸媒体,根本就没有多少专业的汽车媒体,大家对汽车的了解,更多的也都是关于那些豪车,或者是来之香江,宝岛的汽车专业媒体的评测。
自己搞得不多,毕竟在国内,这年头有很多人根本就没开过车,甚至没摸过车,你让他们来写评测,那不是扯淡?
但是车托之家,可就不一样了,这个网站目前有很多,从各大院校的汽车专业毕业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很多是从国内的一些大型汽车企业请来的师父,他们对汽车可不缺乏专业知识,所以他们写出来的汽车评测报告,可是非常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
说出去的话,可信性很高,可以给消费者们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只要消费者们留意到他们的文章,并且认识到他们的文章,确实很有用,很专业,那就好办了。
一方面,他们会继续愿意登录这个网站,看这家网站写的评测,这样就相当于车托之家,真正的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力,而且还是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等到那个时候,你说那些汽车企业,还会不会重视这家网站?
到时候人家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你的某款车型是否好卖?
说决定可能会有些夸张,但是说影响,可一点不夸张。
在上辈子的时候,这个车托之家网站,真的可以做到那样的影响力,等到那个时候,无论是那一家汽车企业,在面对这家网站的时候,那个不是的乖乖的跪舔的同时,还得给他们的记者,塞上一个大大的红包?
虽然现在车托之家,还做不到那样的影响力,但是李逸帆可是致力于把车托之家的影响力,打造到那般地步,所以这横向评测室毕竟之路。
虽然做这样的横向评测,在最开始的时候,很是得罪很多人,甚至被人家打击报复,都是会遇到的。
关于这一点,李逸帆可知道的很清楚,后世他就有个同学进入这家网站工作的,那时候这家网站也是刚创立不久。
最开始的时候,为了在读者当中建立,自己够专业的形象,他们可是没少干得罪人的事,其中就包括这样的写横向评测。
而也正是因为写真话,不收钱,他的那个同学,就曾经被某个车企找来的人给教训过,后来下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
当然那时候这个网站还不成气候,所以也不能把那家车企怎么样?但是后来这家网站成了气候之后,可是把那家车企给黑的够呛,最后那家车企更是直接拍了一个高层过来和他们赔礼道歉,大大的红包送上之后,才算是摆平了哪件事。
由此可见,这年头你搞横向评测,可不光是头脑一热,就能搞定的事。
时不时,你还真得冒一些风险,当然这些风险和后期所能够得到的好处,比起来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李铮和潘想显然都是聪明人,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这写横向评测的好处,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得罪了那些车企。
但是只要你在消费者的心里建立了口碑,这远远要比得罪那几个车企要划算的多,因为他们最后会成为对消费者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
只要他们能够影响消费者,那么不管他们现在怎么得罪那些汽车厂商,到最后那些汽车厂商都会来到他们的面前给他们跪舔。
所以横向评测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风险风险,有危险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如果连这么一点风险都不敢冒,那还出来混个屁?
“对了,接下来今年的工作重点,可不光是在这横向评测上吧?”
和李铮潘想两个很快就敲定了这横向评测的想法之后,李逸帆马上问道,因为马上今年的京城车展就要到了,这几年国内的车展可是持续升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今年对他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刚刚到手的晨华汽车,会在今年的车展上推出他们精心打造的那款晨华骏捷。
这可是他一直非常看好的一个项目,这款车也被国内很多熟悉汽车的人期待了好长时间了,毕竟这可是第一款,由咱们华国人自己建造的汽车。
李铮和潘想一听李逸帆的话,当然就知道老板这是什么意思,老板手里有晨华汽车这件事他们当然知道。
而现在老板提到了这件事,那意味着什么他们在清楚不过了。
“是啊!三月份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这几款中级的横向评测,而到了四月份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会是即将到来的京城车展了呢。这次的京城车展,我们的关注重点,和别的媒体不一样,我们关注的重点,将会是这次车展上,我们要推出的属于咱们华国人自己的国产车。不光是奇瑞和吉利,我们还要关注一下那个晨华汽车,听说他们今年要推出他们话重金打造的那款晨华骏捷,我们可是期待了很久了呢”
1352市场换技术
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请大家多多帮忙收藏,点击,推荐!传送门在书页下面!
*******************
李铮和潘想都是明白人,这时候自然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逸帆听了之后哈哈一笑:“哈哈哈,行了,你们就别憋着了,其实那晨华汽车就是咱们自己家的企业,到时候该怎么办,还用我多说吗?”
“哈哈,那倒也是,现在都是一家人,再说两家话,就显得太客套了。而且最近几年咱们国内的车展是越搞越红火,来参展的车企也是越来越多。以前那些国外的大牌车企,根本就不重视咱们国内的市场,什么车企,也就是走秀的性质。说实话他们做的不是一般的过分,国外都上市了好几年的新车,也不拿到国内市场上来买,另外一方面,就是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是一样,根本就不往国内拿。就拿一些老旧的车型来糊弄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咱们那时候就是看不过眼,也拿他们没办法,谁让咱们自己国内的车企不争气呢!”
李铮赶忙接着李逸帆的话往下说道,他这话一说完,另外一边的潘想是马上接上。
“谁说不是呢?以前咱们国内根本就没有几个像样的成熟的汽车制造企业,技术上就更别提了,只能选择和人家合资。那个什么龙部长,更是说过一些找不如买的屁话,结果这下可倒好,这帮外国车企。更是不把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当回事了。竟拿一些国外的老旧的技术来糊弄咱们。新技术。好技术全都不用在国内。就比如说大众的tsi技术,宣传的很厉害,而且在欧洲,美洲都已经上市了,据说表现都不错,可是一说到在国内的应用,就遥遥无期。他们每年从咱们国内赚那么多的钱,可是有新技术却舍不得给咱们用。可真是够过分的哈。”
作为在汽车媒体领域厮混了多年的李铮和潘想,对于国内外汽车行业的新闻可是如数家珍,尤其是国外这些车企有什么新技术,好技术,他们同样都在清楚不过了。
而对于这些国外车企,一边挣着咱们国人的钱,另外一边却不把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当回事,他们也只能是干生气,却又徒呼奈何。
“嘿!大众早就拿德行了,你看看他们。那款破桑塔纳都买了多少年了,现在还在哪买呢。就说说最近在国内火爆的不得了的日本的本田雅阁。他们在国外用的发动机,都有vtec技术,可是用在国内的发动机上还不到都是把这技术给阉割掉了吗?而且国内和他们合资的这些国企也是不争气,光顾着和他们一起合资生产,赚咱们老百姓的钱了,可是人家手里的技术,却一样都没学到。自己的工厂完成就成了组装车间,可是他们自己却一点上进的意思都没有。就说北方一汽和浦海上汽,和大众合资多少年了,从人家手里搞来一点技术了吗?当年老人家可是说了,搞合资可以,但是要用市场换技术,可是现在到是好,我们是把市场让出去了,结果技术呢?一点都没换来,想想这些企业可真是够不争气的。”
一说到这些,李铮也是满肚子的牢骚,毕竟作为华国人,还是一个混汽车媒体的新闻人,尤其是这年头的新闻人,还算是有些节操的,不想后世那些所谓的新闻人那么无耻。
这年头懂得汽车的新闻人,有几个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生产出一些像样的汽车,并且能够让国人感到骄傲的自主车型的?
可是现在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那几家民营自主车企,大多是刚刚起步,技术,设计,加工方面是样样落后,资金也不足。
而国内有资金,有实力的国营车企,却根本就不争气,人家根本就没寻思过生产自己的汽车,一门心思的和那帮外国人联合生产组装车来骗咱们华国人的钱呢。
而且这年头,生产制造销售一辆汽车的利润可是相当高的,一台中级车出厂成本价,也就是十万不到,可是拿到市场上却能买到二三十万。
而等到后世一些更加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汽车生产制造上面之后,一台中级车的成本会被控制的更低,就比如大众他们的一台中级车的出场成本价甚至会低于八万块,可是拿到市面上却要买到二十多万。
这就给了他们可以给公司的工人们一年发十五个月工资的底气!
“呵呵,不用为他们生气,他们也就那样了。不过没了他们,最近几年不是也出了几家民营自主车企呢吗?”
李逸帆呵呵一笑,然后说道,而李铮和潘想对视了一眼,然后却都是满脸的苦笑。
现在国内确实是有这么两家比较风光的民营自主车企,分别是奇瑞和吉利,可是这两家车企到底什么个水平,大家是在清楚不过了。
他们两家都有几款车目前在市场上销售,可是你看看他们出产的那些车子的外形,在看看他们的质量,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个好歹是自己家的孩子,他们真的连眼皮都舍不得夹这两家车企一下。
汽车外形别说设计美感了,不用丑陋来形容,都算对得起他们了,车子的性能和质量就更不用说了。
性能只能凑活着在地上走,至于质量,出了呵呵,大家还能说些什么。
靠着低价的缘故,这两家车企在市场上具备相当的活力,毕竟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环境就是如此。
以前汽车在大家眼里看来,就是领导的座驾,和有钱人的玩具。
而现在这两家车企联手推出市场的几款车型,虽然样子难看了点,性能一般了点,但是好歹价格便宜,能够让以前喜欢车,但是却买不起车的人,也能买得起,用得起车。
所以这两个车企,现在在市场上倒是也有着相当的成长空间。
但是作为专业人士,李铮和潘想可是深深的知道这两家企业的不足之处。
毕竟你的车企,想要做大做强,你就得在技术,设计上舍得投入,你得能够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技术上赶上来,才能让老百姓接受你。
可是这两家企业呢?
现在好像已经迷失在各个进入市场后,获得大量消费者支持的喜悦里面了,至于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方面,他们好像都没有太长远的打算。
奇瑞现在已经成了半个央企,内部的管理只能用混乱两个字来形容,公司具体未来的发展思路,好像还没弄个清楚明白。
尤其是现在公司的那款低端产品qq在市场上销售火爆的情况下,公司的领导者们,好像更加热衷于争权夺利,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他们好像并没有太明确和太长远的规划。
而至于另外一家的吉利,他们好像是刚刚在国内获得了准生证,终于可以拜托贴牌浦海华普的车标的窘状了。
不过现在他们公司的老板,对于未来公司的发展定位,好像也陷入了同样的思维混乱的状态。
听说他们打算才分品牌,玩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那一套。
这一套人家欧美日本车企玩起来还比较靠谱,毕竟人家已经发展了那么多年了,有着自己成熟的经营体系。
可是你一个刚刚进入国内汽车市场的企业,连脚跟都还没有站稳,自己更别提什么专业技术了,就想学人家的经营之道,你这不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吗?
所以李铮和潘想,对于国内的这两家民营车企,虽然抱有相当多的好感,可是对于他们未来发展的前景,却只能是持怀疑和担忧的态度。
李逸帆听了他们两个关于这两个车企的分析之后,觉得这两人还真是有点料,如果不是他们不太懂汽车公司未来的发展经营战略,把他们放到汽车网站的主编的位置上,还真是有些屈才了。
“那么,关于晨华汽车呢?你们了解多少?”
李逸帆哈哈一笑,然后问道,李铮和潘想互相对视了几眼,然后却不敢发表自己的评论看法。
关于晨华汽车,他们只知道这家企业是被老板给收购了,至于后来这家汽车到底经过了怎么样的调整,他们还真就不太知道。
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什么的一概不清楚。
晨华汽车以前在杨荣的手下的时候,在国内倒是小有几分名气,毕竟杨荣是个炒作高手,所以这家车企的产品,曾经几次在国内的车展上曝光过,不过一直没有上市。
但是后来杨荣出事,他手里的省城汽车被分拆拍卖,晨华汽车就没了下文。
原本他们两个对个品牌还是感觉挺可惜的,毕竟他们和草台班子出身的奇瑞,以及做冰箱,摩托车起家的吉利,可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根基很深厚,如果接手的人经营得当的话,那么这家企业的前景,或许还前景可期。
可是后来这家企业被收购了之后,就一直保持神秘低调的态势,甚至已经退出了很多人的视野,这就让大家对这家车企的前景越发的担忧了起来。
1353新骏捷
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请大家多多帮忙收藏,点击,推荐!传送门在书页下面!
*******************
作为国内的汽车媒体人,李铮和潘想,当然都希望,面前的这位老板,能够花多点心思,在晨华汽车上面,把这家企业给搞得好一点。
可是毕竟人家是老板,他们不过是人家手下打工一族,有些话没办法在李逸帆面前太明确的说,所以他们之前才一一列举了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目前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李逸帆的警示。
但是当李逸帆问道他们具体该如何点评,晨华汽车的时候,他们还真是说不出来,因为自从老板接手了这家晨华汽车之后,晨华汽车就显得非常的低调。
并不经常会在国内的新闻媒体上曝光,就是这次的京城车展,如果老板不说,他们都不知道晨华汽车,这次居然打算来参展。
“哈哈,也怪不得你们,只能说之前咱们的晨华汽车实在是太低调了,以至于就连你们这样的汽车媒体人,都没有太多的关注这家企业。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次的京城车展,咱们晨华汽车可是打算来参展的,而且这次我是打算亲自留在这里坐镇的,对这次的车展我非常重视,而晨华汽车,也会拿出不辜负广大消费者的产品。”
李铮和潘想又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眼睛里充满了狐疑之色,老板这才接手了晨华汽车多长时间啊?
掐掐手指算一算。好像也不过就半年多的时间。就这么短的时间。他们就能够推出新产品?
别不会是又像奇瑞和吉利那样,推出一款七拼八凑的产品来糊弄咱们国内的消费者吧?
李逸帆一看这两人的神情,就知道这俩人在担心什么,毕竟他们两个是做汽车媒体的,而且还有志于要把车托之家网站给打造成国内第一的汽车专业媒体网站。
而自己是老板,如果晨华汽车推出新车,他们当然呐义不容辞的要担任晨华汽车的鼓吹手,可是如果自己推出的产品。实在是上不来台面,他们又必须在自己的行政干预下吹捧晨华的产品的话,这可是很容易就会引起人们对他们的专业性的怀疑的。
要知道这时候网站草创,可正是打造口碑的时候,如果在这时候出了这样的事情,网站到时候发展的不好,他们两个肯定是难以接受这样的局面。
还好李逸帆也不打算,让他们感到为难,他低头看了看手表。
“哈哈,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们为难的,嗯。时间也差不多了。走我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看看。”
李铮和潘想有互相看了一眼,但是也都没说什么,只能起身跟在李逸帆的身后走了出去。
这个老板总是喜欢出人意料,他带着两人去干什么,他们还真就不知道。
两人跟在李逸帆的身后,出了大厦,然后上了李逸帆的专车,一路向西直奔京城郊区,很快就来到了xxx区,然后下了环城路,就看到了一片工业区。
在工业区里面,他们看到了一个试车场,外面挂牌是晨华汽车试车场,看到这里个试车场的时候,两人感到无比的惊诧,什么时候晨华汽车都已经开始在京城布局了,他们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其实这里是隶属于李逸帆在京城开办的那家汽车设计中心的地盘,在哪里设计了汽车,生产成型了之后,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所以当然离不开京城的地盘,这里就是他给那个设计中心留出来的试车场。
不过现在那个设计中心,还没有拿出什么成型的产品,所以这里就暂时归晨华汽车使用。
最近要开京城车展了,晨华汽车打算在这次的车展上,推出他们的新产品,所以就先期运送过来很多两展车,这时候就都停放在这个试车场里。
当李逸帆带着李铮和潘想,来到仓库前,打开仓库门,他们两个立刻就看到了,十几辆停在仓库里的新车。
李铮和潘想做汽车新闻编辑已经很多年了,对汽车外形的审美观早就已经形成了。
目前市面上什么车型最火,毫无疑问当属本田推出的七代雅阁,漂亮的外形,低于帕萨特和凯美瑞的定价,外加上使用的五档自动变速器,让这款车一下就成为了中型车市场上销量的霸主。
而作为一款车,想要靠什么才能吸引住消费者,毫无疑问当然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印象深刻的外形。
现在火爆一时的雅阁就是如此,不同于大众那种方方正正,或则是圆圆滚滚的外形,首先在国内引入了流线外形的理念。
犀利但是大气的前脸,不过的空间,非常棒的操控感,立马就让这款车引爆的市场销售的狂潮。
而这款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你不能忽略,他是因为外形设计上的成功!
而凯美瑞,和帕萨特的外形设计,现在可以说是各有千秋,都非常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就国内的两家自主车企来说,他们别说中级车了,就算是现在自己的几款主打产品,外形都只能说让人看着别扭。
吉利贴牌的华普金刚是让人怎么看,怎么感觉不顺眼。
奇瑞推出的东方之子,如果换了车标,那就是大众的捷达
至于其他品牌,而且还是中级车,目前在国内根本就没有,一款产品都没有。
而眼前这款车的出现,则是测底的颠覆了他们对国内中级车的概念。
前脸大气中庸,但是还带着几分俏皮的流线外形,中部车身修长饱满,后面的尾部设计也中规中矩。
总之光是从外形上看,这就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中级车,外形称不上好看时尚,但是你绝对不能说他难看。
漆黑锃亮的漆面,中间镀铬的进气口,正中间那个硕大的中字车标,很容易让人一眼看上,就会掀起对这款车的好感,毕竟那一个大大的中字,就已经表明了他的身份,这绝对是一款咱们自己制造的属于咱们中国人的车!
李铮和潘想,围着这辆车是前后左右的转,作为专业汽车媒体记者,他们在品评一款车的开始,并不急着进入车内,而是要先看外面。
看外面要看哪里,先看车子的漆面,然后再看车子的接缝做工,这是看国产车的前奏。
因为这年头国内的两个自主车企,已经陆陆续续的推出过好几款车了,不过那些车怎么说呢。
首先一看外形,就会给人两个字的感受,那就是别扭。
然后你在一看那车子的漆面,有的时候真的让人无语,喷涂不均是常有的现象,漆面过薄,那都不算什么大事!
还有就是那车子外面的接缝做工,更是让人无语。
合资车的车厢盖接缝,也就是一到两毫米的距离,而咱们国产车的接缝,你就是那一根小手指去比较,也还会觉得接缝比你的小手指宽。
这样的做工,你说上路一段时间之后,经过颠簸,他能不出现异响的问题吗?
而这些也正是目前国内的诸多消费者,最是诟病国产车的主要原因,首先你在外面的做工上,就让人看着闹心。
不过今天停在这车库里的十几辆车,可是彻底的颠覆了他们对国产车的概念。
外形看着中规中矩,符合咱们国人的购车感觉,中庸,大气,还不失带着一点流行元素,总之称不上是美男子, (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