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按道理来说,力拓才是这家矿山的主打控股权拥有着,可是考虑到三井,还持有力拓公司的超过百分之十的股权的话,那么三井财阀其实才是这个矿山拥有者。
这也是日本人最精明的地方,在澳大利亚,很多铁矿山,他们都是一这样的方式和力拓还有必和必拓,联合控制的。
和力拓联合控股的铁矿山,他们一般占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控股权,而和必和必拓联合控股的铁矿山,他们的控股份额则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
但是他们还会通过收购力拓,或者必和必拓公司的股票成为他们的股东的方式,争强对那些铁矿山的控股权。
所以说,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渗透之后,其实日本人才是澳洲铁矿山的真正主人,这话有点过分,但是却一点也不夸张。
这罗勃河矿山,现在是力拓公司掌控的铁矿山里面,品质最好,最值钱的一座。
首先他离海岸线比较近,而且周围的铁路和深水港建设非常成熟,运输不是问题,而且这里的铁矿石品位高,年产量巨大,还有更大的深挖潜力的可能,所以这座铁矿山,其实挺值钱。
尤其要是等到几年之后,华国大搞房地产建设,和大搞汽车,高铁之后,那时候,他们对铁矿石的需求,简直就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掌握这么一个铁矿山,无疑将是掌握着一个未来的宝藏。
更何况这座铁矿山的储量还可以在坚持数十年,而他出产的可一直都是品位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高品位铁矿,目前的年产量是三千二百万吨,等到几年之后扩产之后,这里的产能可是达到过五千万吨每年。
这样的产能,就算拿出一半,都可以满足李逸帆在国内自己的那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需要,甚至还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到市场上去卖给其他的钢铁公司呢。
所以其实这次李逸帆来日本,就是为了这个罗勃河铁矿山而来的,当然现在这迪拉姆公司被炒作的这么值钱,光是一个铁矿山,可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毕竟现在她的迪拉姆石油功夫,如果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的话,分分钟都有可能成为一家市值过百亿的大型企业。
而三井现在拿出来的不过是一座铁矿山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加上他之前获得的百分之七,也不过才百分之四十的股权而已。
虽然这已经能够保证,李逸帆将会成为这座铁矿山的最大控制者,但是对他来说,这些条件还是不够。
反正要坑日本人,那还不把他们往死里坑?
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老天爷不说什么,李逸帆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好吧,就算五亿美元,可是三井,你还是差的太多了。现金方面,你能拿出多少?”
这时候化名詹姆斯的李逸帆,也不打算和三井在兜圈子了,直接问道。
“现金吗?我想想五个亿怎么样?”
三井之良琢磨了好半天,才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你在开玩笑吗?三井,还是你根本就是没诚意?三井财阀,可是作为日本八大财阀之一的顶尖存在,现在你要购买我的油田,可你居然连十个亿的现金都拿不出?”
詹姆斯的脸一下就阴沉了下来,而这边三井之良一看他这神态,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詹姆斯,我真的不是在开玩笑,而且这也是我最大的诚意,因为你要知道,毕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
1478抽醒
本书月底即将结束喽,感谢各位书友的鼎力支持,不过现在蚂蚁的新书更需要大家的支持,还请大家移尊就驾,多多赏光蚂蚁的新书,蚂蚁在这里叩谢各位书友啦!
*************
“詹姆斯,你要知道,三井现在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这是一个财阀。而且我也不是这个财阀的掌门人,如果我要是的话,那还好说,可是我现在在这个集团里,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高级打工者而已,五亿美元,已经是我所能够调动的现金额度的极限了。”
三井说这番话的时候,很是情真意切,看起来不像是在撒谎,不过他到底有没有撒谎,李逸帆倒也并不在乎,因为他要的,就是从这个三井之良的手里榨取到更多的利益而已。
而当三井之良和他大倒苦水之后,他也陷入了一阵沉默,不过他这阵沉默,是故作沉默而已。
“好吧,三井,既然你拿不出这么多的钱,那我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你要这样,詹姆斯,我们还有其他的可以谈啊?你想要什么,只要是我能帮你搞得到的,我都能帮你。”
三井这时候也是被詹姆斯那满脸的冷漠给逼急了,这个詹姆斯一直是他琢磨不透的一个人,而且关于他的背景,他到现在也都还没搞清楚。
不过唯一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的,就是这家伙是个华人。而华人吗?
好像对日本的某些技术,都特别感兴趣,比如机床制造。比如芯片制造等等,而这些东西吗,三井之良都能搞得到,甚至对他这个级别的人来说,搞到这样的东西,完全就是轻而易举。
反正他们三井财阀也不是靠这些制造业为生的,资源才是他们所追求的极限。
果然当詹姆斯听到他这样充满了暗示性的提议之后。那张白板脸也为之动容了。
“三井先生,你这话的意思?”
“哈哈,得了吧。詹姆斯,我们就别再绕圈子了。我知道你是华人,而你们华人,对我们日本的制造业。不是一向都很感兴趣的吗?”
三井说道这里的时候。冲着李逸帆眨了眨眼。
“哈哈,好吧,那我倒要看看,三井先生,你们能提供什么?”
詹姆斯这边哈哈一笑,虽然这句话,虽然是开玩笑的性质,但是这边厢的三井听了之后。确实心头一松,还好这家伙到没有直接拒绝。
“东芝的芯片生产技术。你看怎么样?”
“wtf,你在开玩笑吗詹姆斯先生?”
三井听到这个条件的反应,果然如同李逸帆之前预料的一般,先是爆粗口,然后就是勃然大怒。
东芝果然是三井的禁脔啊!
作为一个靠控制资源起家的财阀,在后期的扩张过程中,当然不可能对生产制造方面毫无建树。
三井也是一样,这家早在幕府时期起家的财阀,最早的时候,是靠放高利贷起家的,然后再后来的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及后来的侵华战争和二战当中是捞足了便宜。
虽然后来二战结束之后,这家公司被他们美国干爹一纸政令,强行拆分,但是他们还是靠着他们强劲,身后的底蕴,很快就复苏了回来。
最早靠着联姻的模式,大把的和姓丰田的家伙们结婚,把丰田绑架到了三井财阀的战车上,然后又靠着垄断国内物流,产于金融经营等等模式,从新回到了日本顶级财阀的行列。
在哪之后他们也依旧是没有放慢他们对日本国内制造行业的侵蚀,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人把目光集中到电子制造行业当中的时候,三井财阀也果断的出手。
靠着他们资本的优势,他们不断的给东芝,三洋,索尼这样的刚刚诞生的电子制造公司注资,投资,融资,最后终于是成功的获得了那些公司的股份,把这些日后大名鼎鼎的日本公司,绑到了三井财阀的战车之上。
而现在制造业方面,出了大名鼎鼎的丰田之外,三井财阀手里最知名的三家制造业企业,全部都集中在电子制造领域,而这三家就是在国际上都声名显赫的东芝,三洋,还有索尼。
其中东芝和索尼就不必说了,这两家可以说是现在三井财阀手心里的瑰宝级企业,那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东芝电子,可是日本国内大名鼎鼎的电子制造业企业,而且在后来因为发展势头迅猛,他们开始不断的扩张。
从最早的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作坊开始,到后来生产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空调,再到后来制造机床,东芝就成了日本国内鼎鼎大名的制造业的no1。
只不过后来因为太贪心,他们走错了一步,假借出口挪威兵工厂的道道,然后把机床悄悄的卖给了前苏联,结果导致前苏联靠着那几台二手机床,制造了后来让美国人非常头疼的大名鼎鼎的海洋黑洞,基洛级潜水艇。
这下子,东芝可是捅了马蜂窝,美国人在花了力气,最后查出了东芝这个蠢货元凶之后,直接给东芝开出了一张巨额罚单。
这一罚,可是把东芝给搞的元气大伤,最后因为市场限制等等条条框框,最后一下从当年的日本第一制造企业,沦落成了一家不出名的二流制造企业。
东芝在那次受到重创之后,因为市场大面积的被自己的同行侵蚀,松下,索尼,都开始大把的分食他们打下来的家电市场。
而在制造业方面,尤其是在机床制造方面,因为美国人的罚单,他们不得不退出了这个市场。
而这样一来,东芝就只能把心思全都花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上,而等到现在这个时节,东芝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闪存制造商,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控制集成制造商之一。
只不过这一次,东芝比起原来的时候,要低调很多,就一直闷声不响的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的耕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四处的去打广告。
虽然他们保持低调,但是他们的利润报表可从来都不低调。
当日本其他的电子设备制造商,被韩国的电子设备制造商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只有东芝还依旧是超然物外,潇潇洒洒的活着。
等到2012年的时候,日本的其他三大芯片制造商,瑞萨科技,富士通,还有松下不得不拆借组合,联合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才能和东芝对抗的时候,他们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日本电子设备制造业里的一个霸主。
而现在李逸帆半开玩笑似的和三井之良索取东芝的芯片制造业务,这在三井之良眼里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你这个要求太混蛋了。
别说是日本人,只要是这个世界上有头脑的人,都不会认为东芝手里的芯片制造技术的价值,会比两口油井要低。
事实上,在很多人眼里看来,这东芝手里的芯片制造技术,其实远远要比一块油田还要来的值钱。
毕竟你这一块油田,总有采干,枯竭的时候,可是这芯片制造技术,可不会,只要你日积月累下去,每次都能及时的推出更新换代的产品,那么你的产品,就相当于那远远不断的石油,能够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而且永远不会有枯竭的那么一天。
所以在三井之良眼里看来,东芝手里的芯片生产技术,那简直就是无价之宝,根本就不是那几口油井能够换来的。
所以在他看来,詹姆斯的这个要求真的太过分了,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现在就是他们三井财阀的一个现金奶牛,他们怎么可能把这么牛掰的东西交出去?
三井之良嘴里嘟嘟囔囔的骂着些什么,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对面的李逸帆已经变了脸色,就在他一句咒骂该死的支那人的话才出口,对面的李逸帆猛地站起身,然后一把把他的脑袋按在了左面上,这狠狠的一撞,顿时把三井之良给撞得清醒了过来。
草特么的,大意了,跟这家伙接触多了,只看到他闻名的一面了,可是自己还忘了他那神秘背景的一面。
我靠,自己刚刚骂出的很多话,可是太过分了,真特么的,这家伙不会真的被激怒了吧?
三井之良脑子被狠狠的撞到了咖啡桌上,一阵剧痛传来,却把他从刚刚那种莫名的愤怒当中一下给撞得清醒了过来。
而这一撞,也是让他一下想起了对面坐着的是个什么家伙,他不光是一个商人,还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家伙。
上次自己带人过去,好像结果就不是那么特别好。
“和我谈判,你最好管住你的嘴巴,还有你给我记住,这笔生意是你找上门来和我谈的,并不是我来求你谈的,你特么,如果不愿意,远的不说,在日本就有三菱和住友,在等着和我谈判,草泥马的,你听懂了吗?”
说着李逸帆松开了三井,三井抬起头,可是他刚刚抬起头,就是一阵风声传来,然后脸上一阵阵哗啦啦的疼,空中传来了噼里啪啦的抽耳光的声音,还夹带着那个詹姆斯的叫骂声。
“草泥马的,你这个八嘎,你以为你是什么个几把东西,一个三井财阀的废物,一个花花公子而已。”
1479东芝的机床
月底本书即将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目前蚂蚁的新书《警路仙途》急需大家火力支持,已经七十多万字了,可以杀了。
***********
三井之良被詹姆斯的突然爆发给吓傻了,连带着他的那些手下保镖,这时候也根本没人敢靠上前来,因为他们猛然间发现,在他们每个人的胸口,突然出现了一个红点点。
当他们几个人互相看的时候,都能够看到那些在他们胸口的红点点,正在一点点的挪到他们的脑瓜门上。
他们不过也就是领着薪水的普通人而已,真要让他们为三井之良去卖命,恐怕还真就没几个人能做到。
更何况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喊着半载要去玉碎的傻瓜们,现在都躺在靖国神厕里呢,让他们这帮新时代的年轻人,替被人去卖命,那怎么可能。
就算你钱给的再多,也总得有命花不是?
李逸帆一连抽了三井之良七八个大耳光之后,这才缓了下来,然后缓缓的坐下来,刚刚他抽对面这家伙,可是一点都没留力。
这个日本龟孙,居然敢在自己面前骂支那人,真尼玛的找死,其实日本人和华国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已久。
华国人骂日本人是倭寇,倭奴,而日本人则骂华国人是支那人,这也是约定束成的潜规则,不多虽然双方在骨子里,都恨不得把啊对方吃了。但是至少在面子上还是会表现出互相的尊重的。
可是今天这三井之良被自己激怒,爆发出了他本来的真面目,这倒也没什么可说的。本来自己就估计着,他对华国人不会太友好,可是他居然当着自己的面骂了出来,那就是他要找死了。
这次没抽死他都算是给他面子。
而三井之良,被李逸帆这一顿耳光招呼之后,倒是没了之前的傲气,说实话之前他和李逸帆一起坐下来谈判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心里感觉好像缺少一点什么。
所以他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一种强势,或者说一种优越感。来给自己找存在感,之前李逸帆一直都没吊他,他以为自己把对面那家伙给唬住了。
可是当这一顿耳光被抽下去之后,他才明白。自己招惹的是什么人。怎么就把这一条给忘了呢,对方可是一个极度危险,加极度野蛮的家伙。
他之前和自己一直好说好商量的模样,其实就是他装出来的一贯的假象,自己可真是够蠢的,居然把这一条都给忘了。
“好了,三井先生,现在我们能好好的谈判了吗?”
这时候李逸帆正拿着一张白色的餐巾。擦拭着自己的右手,刚刚这只手可是前前后后给了三井之良好几个大耳光。
而这时候他这浑然不在乎的模样。一下子就让三井之良想起了自己和他的第一次碰面,那时候好像是自己带了十几个杀手去杀他,结果人没杀成,自己的十几个手下,倒是被人家给包了饺子。
那时候他把自己抓住之后,带着自己去谈判时候的神情,就是现在这样,好像刚刚杀了十几个人,对他而言,就和杀了十几只小鸡没什么区别一样。
这才叫真正的杀人如麻,那次自己也是硬着头皮和他谈的,还好,那次这家伙并没有动杀心,如果他这次他要是真的生气的话。
一想到这里,三井之良,感觉自己的后脖颈就是一阵发麻。
“能,当然能,詹姆斯先生,你到底想要什么,请您尽管提,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像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这样的要求,您就不要再提了。”
三井也很快就从刚刚的慌乱当中恢复了过来,刚刚的那一顿耳光,唤醒了他心中的某些东西,比如恐惧,可是这时候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这样说。
因为那东芝的芯片生产技术,就算他想给,也给不了,因为那是财阀的绝密,受绝对的保护的,如果被人知道,他把这技术资料偷偷的给卖掉了,那等着他的恐怕就是掉脑袋的结局。
而且那技术,他就算想搞,也搞不出来。
对面的詹姆斯没有急着说话,就那么盯着他,他那冰冷的眼神,就好像是在看一个死人,可是三井之良,不得不硬着头皮的挺在哪里,因为他知道,这时候自己绝对不能示弱,一旦自己要是表现出任何一点软弱,那等着自己的就是灭顶之灾。
他一直在等着詹姆斯张口说话,而对面的詹姆斯却一直在盯着他,场面很僵,甚至他都能感觉到屋子里的温度在直线下降。
差不多过了十分钟左右,坐在对面的詹姆斯终于开口说道:“好吧,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我们不要了。”
十分钟对于三井之良而言,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而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不由得是尝尝的吐出了一口气。
还好,他们真的不要了,如果他们要是坚持要的话,那自己可就死定了,因为那些技术,自己真的搞不定。
“东芝的芯片生产制造技术,我们不要了,但是他们的机床生产技术,我们倒是很想要,这方面,你们可以搞的定吧?”
东芝的机床生产制造,在现在这个时代,是一点名气都没有,甚至很多人都不曾知道他们还能生产制造机床。
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东芝的机床,其实可是赫赫有名的,而且早在那个时候,他们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只不过卖给俄国人五台母机,就能够让前苏联的国防工业水平整整提升一个档次,而且才花了前苏联两千万美元,由此可见东芝技术的强大。
而在后来东芝的人被美国人抓住之后,东芝就被雷霆大怒的美国人下了一张大大的罚单,今后他们将不会再被允许从事机床制造和销售的行业。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东芝的机床制造就渐渐的走向了没落,而他们的同行,发那科和山崎马扎克,则是开始悄然崛起,最后凭借东芝留下的市场空缺,很快就成为了机床制造业的新的霸主。
而东芝则是封存了技术,退出了那个行业。
但是虽然已经退出了很多年,他们的技术,在这个领域,其实却并不非常落后。
尤其是他们其实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能够生产出最高九轴联动的数控机床了,九轴联动听起来很玄幻,但是这却是真的。
只不过因为生产成本,和当前的生产环境,并不需要这么高的联动轴,所以这种高联动轴的机床,并没有普及开来。
要知道等到几年之后,德国人甚至开发出一个足球场大小,高达二十二根联动轴的机床,那得是何等概念。
不过那么多的联动轴,那么厉害的高精尖对于李逸帆来说,根本没必要。
毕竟一现在的生产和加工环境来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就已经足够了,而且即便是东芝现在已经封存技术二十年了,可是他们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准,现在国内依旧是不能达到。
他搞这样的技术,倒也并不是处于什么为国为民的高大上的想法,主要是针对国内加工行业,尤其是精加工领域的不足。
就比如说他现在的晨华汽车公司,他这个工厂里,所出产的产品上就有很多需要精加工的零部件。
而这些零部件主要都集中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现在他手里有大概二百多台,各种杂牌子的来至日本的二手机床,加工这些零部件倒也足够用。
可是等到几年之后,他们晨华品牌立足国内,打开市场之后,需要上产能的时候怎么办?
光靠这些东拼西凑的二手机床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想要从日本或者德国进口这样的精加工设备,肯定会被他们卡脖子。
所以还不如未雨绸缪,早作准备,而且今后几年可是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进军机床制造业,对李逸帆来说,也是个非常不错的想法。
而有东芝的技术来打底的话,这条路,肯定会好走的多。
李逸帆提出了这个要求,三井之良只不过稍微考虑了片刻,就同意了。
因为对他而言,东芝反正今后也不但算再去参加机床这样的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了,毕竟现在光是芯片制造,就足够东芝赚的了。
所以那样的行业,根本没必要去掺乎。
更何况现在在日本,山崎马扎克,还有发那科就做的很好,如果东芝在贸然返回到这个市场,很容易会激起其他厂家的愤恨,被围攻,毕竟东芝在这个行业之前有着不良记录。
这很容易被人找出来说事儿,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这詹姆斯要求的技术,也不算过分,都是一些二十年前的老技术,相比现在日本国内其它机床制造公司的技术而言,已经远远的落后了,所以就算给他也没什么。
他真的很好奇,这詹姆斯到底要这些落后的技术做什么,毕竟这些技术,在二十年前也许是主流,可是现在,却早就已经落后的不能在落后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李逸帆看重的其实是这里面的伺服电机,还有滚珠丝杠轴承的生产和制造技术
1480搞完东芝搞三洋
月底本书即将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目前蚂蚁的新书《警路仙途》急需大家火力支持,已经七十多万字了,可以杀了。
***********
说起机床,这玩意,其实国内也一直是在研究追赶,而等到十几年之后,国内某些无良媒体,居然敢喊出,我们的机床,已经追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口号。
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李逸帆都会嗤之以鼻,如果真的能够追上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我们的所谓五代战机,不能大规模量产?
其中要求精加工的部件到底有什么难的?你不是说机床加工水平已经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准了吗?
当时德国人的机床上面的钻头,最快转速已经可以到达每分钟十几万转的速度了,而国产的呢,能够达到万转的水平就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一整台机床,看似国产了,可是拆开来你就会发现,里面最核心的滚珠丝杠轴承,还有交流伺服电机几乎全部要靠进口,而且还是人家的二代产品,就这样的水平,你也敢说追赶上了国际水准?
说出去都让人笑掉大牙,如果要是真的脚踏实地的来搞的话,这些东西,咱们倒也不至于生产不出来,就算生产不出来,也不至于说比国外落后那么多。
最可恨的就是有一些人,明知道落后,却并不去努力自己我提升,追赶。而是靠吹牛忽悠那些不懂行的人。
还整天吵嚷着我们的机床终于可以出口到德国了,可是你也不看看你出口到德国的都是什么货色?
穷极整个工厂的最精华的科技人才,打造出来的所有机床里面技术含量最低的磨床,出口到德国,而人家之所以采购你的产品,还是因为你这款产品的价格低。
而回头在一核算,你这完全是为了完成一个政治任务,卖多少钱,盈利不盈利,这款机床今后能都在国内大规模推广都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要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把这款机床出口到德国去。哪怕是赔了本也不用在意,毕竟只要这段时间,这则消息能够上报纸头条,能够让上面下来视察的领导看到。那就足够了。
就这样的心思。你还指望着他们能够造出好的机床来?
后世当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振的时候。经常吵嚷着要在国内高产业革命,要提升国内的工业加工的技术含量。
可是就这么搞,还怎么提高?
本来对这些。李逸帆倒也不愿意太操心,可是毕竟他现在投资的晨华汽车,发展的是顺风顺水,而这个行业,可是非常需要精加工能力的。
一旦你要是在这方面止步不前,做的不到位的话,那么将来,你很有可能就会被你的那些竞争对手给甩开了去。
所以李逸帆不得不自己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既然那些搞机床的不上心,那就只能自己上点心了。
到时候自己生产出来的机床,哪怕是不能和那些国际一流顶尖品牌的相比,但是只要能够做到比他们只差一代或者半代,也就足够了。
因为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有时候并不是你有足够精密的机床就可以的,毕竟这个国家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大量的人力的,而且人力成本有时候确实要比机械来的便宜。
所以只要你生产出来的机床,质量不是太差,能够当得起,耐操这两个字,就足够了。
尤其是那些小型的加工作坊,他们对机床的精密度的要求其实并不是特别高,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耐用。
而东芝机床的技术,虽然已经落后现在的世界二十年了,可是如果拿到国内的话,只要你能消化吸收,那也绝对是好东西。
毕竟人家早在那么多年前,就已经能够生产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了,而那样的家伙,就算是现在,国内也还生产不出来。
而且他们比现在的其他机床厂家落后,恐怕也就是在机械设备的简化,设备的小型化,省电程度,还有道具的转速方面,可能要差,其他的基本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这些技术,对东芝来说也许就是索然无味,但是对他们来说,这确是再好不过的东西。
三井之良只考虑了片刻,就点头答应了李逸帆的这个条件,那些技术资料,东芝在继续留着,也没有任何的用处,还不如拿出来和眼前的这个家伙,换一点有用的东西。
见到三井之良点头答应之后,李逸帆又开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条件。
“我也不坑你,三井先生,我这人做生意,一贯喜欢公道两个字。之前你们的罗勃河矿山的股权,作价五个亿美元,然后是五个亿美元的现金,剩下这东芝的机床技术,我在给你作价五个亿美金。不过这也才十五个亿美金,这离我的心里底线,还远远不够,还有差距”
三井之良一听李逸帆的话,倒也没多辩解什么,因为他也知道,李逸帆这样的估算也算是非常的厚道。
毕竟东芝的机床技术,比起现在已经落后了足足二十年,人家还能给你股价五个亿美元,这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当然这得从很多角度来说,这样的技术,对于日本本国的机床企业,或者德国,美国的机床制造企业来说,别说五个亿,就连五万美金他都不值。
毕竟这几个国家,本来就是机床制造业的强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非常的身后,所以这些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是二十年前的垃圾。
而对于华国这样的后进国家来说,这样的技术,别说五个亿,就算是五十个亿,也不算多。
因为这制造机床的技术,可是欧美各国一直强制对华国这样的国家隔离的,是严禁输出的。
就像当年前苏联得到了那一共五台机床,就可以高出大洋黑洞出来,谁知道如果华国得到这样的机床之后,他们能搞出什么东西来?
而且现在的华国人,可比当年的前苏联要强大的多,他们自己的国防科技,虽然一直是在靠搞逆向研发,但是他们自己的科研工作,也是相当厉害的。
他们现在最落后的无非就是材料科学,和精加工而已,如果这些机床给了他们,别看是二十年前的货色,可是这肯定会给他们的国防科技发展,带来很大的提升。
所以别说五个亿,就算是跟他们要价五十个亿,也真的不算多。
因为二十年前的技术,现在的华国还不具备呢。
但是现在主导这场谈判的人是这个詹姆斯,而不是他三井之良,所以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过他也正在心里盘算着,等到回去之后,自己要不要耍个小小的花招,到时候只要不和你这家伙,照面,你又能把老子如何?
不过再一想,如果自己耍花招的话,对方一样可以耍花招,而更关键的是,自己才是那个需要着急的人,迪拉姆油田可不等人,更何况现在看上这个公司和他们的油田的人,可不止自己一个,三井想想还是决定算了,等以后再说吧。
“好吧,说完了东芝,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三洋,我就不墨迹了,我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技术。”
“什么?这”
三井之良感觉自己的嘴巴里一阵发苦,这该死的他怎么想起要这玩意啦?
“怎么?难道不可以吗?”
李逸帆这时候冷笑着问道,而他看着三井之良的眼神也是冰冷冰冷的,一想到刚刚被他把脑袋狠狠的撞在桌子上那一下,还有被他抽过的那七八个打耳光,三井之良一下子就软了。
“没,怎么会不可以呢?可以,可以!”
“这就对了,这液晶面板的制造技术,也不是像东芝的芯片制造技术那样的复杂和关键,更何况你们三洋在这方面,也不是做的最好的。”
李逸帆说出来的嘲讽,听在这三井之良的耳朵里,让他感觉是那样的不是滋味。
特么的,你都知道我们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不是最好的,你非得来我们这里抢个屁啊?
液晶面板技术最好的是夏普和松下那两个王八蛋,你怎么不去抢他们呢?
三井在肚子里一个劲的暗骂道,不过他可不敢像刚才那样张口骂出来,毕竟刚刚李逸帆的凶狠,还有他赏赐给三井的几个大耳光可是让三井现在还无法忘怀呢。
而当李逸帆看到三井现在这样的唯唯诺诺的神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那一套小花招成功奏效了。
其实他今天的这一幕幕布局,都是他老早就安排好的,从迪拉姆公司那边在澳洲外海钻出石油开始,他就跑到日本,其实就是为了等这个三井之良过来咬钩呢。
而他来日本之后也就一直在等着今天呢,他手里的这个迪拉姆石油公司,其实他从头到尾都没打算卖给别个过,就是给这三井财阀准备的一个坑。
而他想要从三井这边得到的好处,那可就多了去了,他盘算了很多他想要从三井财阀手里得到的东西,出了澳洲的铁矿山股份之外,也就是东芝的那点技术,还有三洋的液晶面板技术,让他比较动心了。
1481声东击西
月底本书即将完本,感谢大家一路支持,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七十多万字了,继续大家的支持,恳请大家莅临捧场,蚂蚁叩谢各位书友!
**************
早在开始算计着三井之前,他就开始着手调查三井手里的砝码了,而他主要留意的,当然是三井财阀手里的那些制造业的明星。
丰田就不用想了,虽然他们名义上是属于三井财阀,其实更应该说他们和三井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两家是儿女亲家,曾经有过很多的联姻。
所以想要通过三井财阀去丰田那边搞点技术,这不太现实,一来是三井财阀对丰田公司的影响力非常的有限,二来就是丰田那点技术,现在他并不是特别看得上。
而剩下的三家属于三井财阀的电子设备制造公司,李逸帆就非常感兴趣了。
东芝是三井一手扶植起来的电子设备制造企业,虽然在八十年代经历了一场危机,可是现在他们是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低调一族,现在东芝可是三井手里的一只现金奶牛。
尤其是东芝所出产的闪存和集成控制芯片,这些可是东芝的拿手绝活,现在东芝的这两款产品,可就供应着世界上大半的电子设备生产企业。
每年光是这两种电子设备的进出口,就能够给东芝带来超过一万三千亿日元的利润,所以这绝对是三井心头的核心的核心。
就算你手里有中东的油田。除非是沙特那种世界最大的油田,否则日本人是绝对不会把这种技术拿出来和你换的。
所以之前李逸帆之所以提起这门技术,不过就是一个试探,为的就是激怒三井之良,果然三井之良这个花花公子,在控制自己的脾气方面是没什么长进,而这也就给了自己一个借口,狠狠的教训了他一顿。
在教训他一顿之后,这会让三井那原本有点的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让他知道谁才是这次谈判的主导。
在之后。当他在提出要东芝那已经尘封了二十年的机床的技术的时候。三井之良才会答应的那么痛快。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心理落差的问题,最开始李逸帆要的是三井财阀的心头肉,东芝公司的皇冠上的明珠,所以他当然会反应那么激烈。并且拒绝李逸帆的要求。
可是当接下来。李逸帆暴揍了他一顿。然后再告诉他,那个技术不要了,我要你们废弃依旧的一些技术的时候。三井之良就不会觉得那么的难以接受了。
毕竟和东芝公司皇冠上的明珠比起来,那些尘封了二十年的技术,虽然是当时的皇冠上的明珠,但是过了二十年,经过岁月的侵蚀,那些技术也早就变成垃圾了。
所以答应李逸帆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接下来,当李逸帆提出要三洋的液晶屏技术的时候,三井之良也就是那么一犹豫,然后再李逸帆的威逼之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因为有一就有二,之前已经答应了李逸帆给他东芝的机床技术,现在再给他液晶屏的技术又能如何?
更何况三洋的液晶屏面板制造技术,本来就不是日本最好的,也就是三洋机电名下的一款鸡肋技术,给他又何妨。
而且就算给了他那些技术又能怎么样,以他们华国人的技术水准,就算是拿去了那些技术,恐怕没有一两年的功夫,也追赶不上我们日本人,而且就算他们把那些技术都吃透的时候,我们日本人早就已经开发出更加先进,更加领先的新技术了。
这就是三井之良的小算盘,可是他那知道,他那点小算盘根本就瞒不过李逸帆的眼睛。
三洋也算是日本电子制造圈子里的老前辈了,不过这家企业怎么说呢,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跟屁虫,从来没有在一个行当里领先的时候。
最早的时候东芝开始造电视,并且靠着电视大赚特赚,他们也跟着造电视。
后来人家去造冰箱,空调,他们也跟着去造空调,冰箱,顺便还造了洗衣机,虽然每次都能跟在东芝,松下,夏普,索尼这样的企业后面吃上那么一点,可是每次也就是捡别人的残羹冷炙而已。
从来没有想前面那几家企业那样,在某个领域里证实过自己。
最近日本各大电子设备制造商,可是一窝蜂的涌入到液晶面板的制造领域,三洋当然也不甘于人后,于是也进入到这个领域里耕耘了起来。
不过人家夏普和松下的领先优势是无可争议的,他们就算想跟也跟不上,尤其是在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制造领域,三洋的技术储备确实是有些不足。
于是他们就把脑筋动到了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制造上面,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他们还是很有天赋的。
前段时间,他们开发出一款智能点反转输入技术,可以让液晶屏成像消耗的电量比起以前节省一倍。
这项技术,对于那些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来说,可能有点鸡肋,可是对于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来说,这项技术可就相当牛掰了。
而且这三洋还真就是专门主攻27英寸液晶屏,和十寸左右的小液晶屏电视的技术的。
其实如果他们要是坚持走这样的发展道路,只要在挺个几年,还真就说不定能够做到企业在某个领域的第一次突破。
只可惜这次三洋又是在半途而废,也就是在今年,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们会选择和精工爱普生合作,开始专攻大屏幕液晶屏的制作,想要在这个领域和夏普,松下这样的传统行业巨头,掰掰手腕。
结果很悲剧,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在这个领域,一直没能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最后只能是解散了这个合资工厂。
三洋把他们手里的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转手卖给了精工爱普生,然后灰溜溜的回去搞洗衣机去了。
可是在等两年过后,苹果的乔帮主就推出了第一代35英寸屏幕的智能机,从此掀开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而且就在第一代苹果推出后没多长时间,乔帮主又推出了平板电脑,而最早的平板电脑的屏幕尺寸就是十英寸左右的。
这让最早做出七点一英寸大小液晶屏的三洋是情何以堪啊?
虽然他们做的液晶屏,和智能手机还有平板电脑所主推的触摸屏还是有相?(精彩小说推荐:
)
( 反转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3/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