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七年的学习之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专科分系,譬如中药系、针灸系、中医系、按摩系等等。在为医药馆培养医生的同时,也在为天医堂制药厂和百草园储备后继人才。还有一个外科系。这是水明扬担任系主任的外科手术系,也是天医堂中医学院最为特殊的一个西医科系,为天医堂中医学院培养出了世界上一流的外科手术医生。在培养学生全能的同时,也令其有所长。
天医堂中医学院的教材都是由宋子和、林凤义、章甲方等人亲自分工编写的。他们曾对国家正规的中医学院的大专和本科的教材进行了参考,除了不适合这些小孩子们的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是,这些教材的内容已然脱离了真正中医的教学特点,自令这些老中医们摇头之余,舍弃不用。
林凤义曾感慨道:“忽略了经典,就失去了继承传统的意义,永远也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医生来!尤其是轻重不分,开始就令中西医知识混学,能扰乱学生对中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部分西医课程,必须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中医基础之后,才可以进行学习。否则中医不成,出来的都是‘半吊子’西医。误人误己深矣!”
众人闻之,皆自点头称是。
天医堂中医学院的创建和独特的招生行为,是宋浩颇费了一番周折,才获得了国家教委的正式批复,并定为国家传统中医教育基地试点单位。也是天医堂的影响今非昔比,加以天医堂中医学院独特的招生和教育模式,深合中医教学之道。对滞后的中医教育,在天医堂引头示范的情况下,国家教委也是采取了灵活的方式给予了特殊支持。现今中医教育滞后的势头由此逆转,从天医堂中医学院开始了。
若干年后,世界十大名中医中,天医堂就占了八位,他们是天医堂中医学院第一批的毕业生。此为后话,暂且交待一下罢了。
这是天医堂中医学院计划招收的学生班。根据天医堂各分部急需人才的情况,在原来的名医讲习所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七组成人班,学员是从“中国中医民间发展联合协会”中的会员中招收的。这项工作在天医堂中医学院还在建设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这一时期,天医堂上下忙碌得不亦乐乎。天医堂中医学院的建设和招生工作同时进行,天医堂中医特色美容院也在天医堂医药馆的旁边破土动工了,原来的美容科经过发展壮大,日后要从医药馆分离出来。同时又有四处天医堂的分部在四个省市创立。此时,天医堂设在各地的分部已经达到了十四处。宋浩计划在今后的两年内,在全国各省市都建有天医堂的分部机构,而后再分建到重要的大中城市。
这一系列计划的顺利实施,齐延年暗中汇给天医堂的那10个亿起了重要作用。宋浩倒是个甩手掌柜的,对天医堂的经济状况从不过问,有个想法说出来让人去具体的实施就是了,所以这笔资金唐雨也未让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天医堂的一切,皆在蒸蒸日上。
这一天,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到了天医堂医药馆。他先是在门诊部挨着科室的走,在林凤义和吴启光、章甲方等人的诊室内,呆呆地望着满屋子的病人,以一种复杂的神色在观察着林凤义等人为患者诊病,而后叹息一声,又来到了另一诊室。接着又去药房部走了走。此人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天医堂保卫部门的注意,于是派人监视。
这个人在天医堂医药馆大楼内的对外开放的地段走了个遍后,出乎意料到蹲在一个角落里莫明其妙地哭了起来,并且愈哭愈是激动,声音也愈是大了起来,这才被保卫部的人带到了保卫室进行询问。
开始保卫部的人认为此人不是神经有问题,就是精神上出了毛病。然而当此人从带来的袋子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叠证书后,皆自大吃一惊。此人叫孙雪枫,竟然是一名出自名牌大学的中医博士。另外还有一份证件,令保卫部的人对他另眼相待,那就是“中国中医民间发展联合协会”的会员证。持有此证件的人,虽然不是天医堂的工作人员,但也会被视为天医堂的一分子,而被人尊敬。
“孙先生,您这是……?”保卫部的人茫然道。
孙雪枫缓和了一下刚才激动的情绪,说道:“我刚才看到天医堂的情景,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中医院。知道吗,我从学习到从事中医工作近二十年了,但没有一天说是真正的以中医的技术去为病人治过病的,我所在的中医院不需要我这样的中医,那里的一切都已经西医化了。带来不了效益的工作是不允许你再搞下去的。结果半路上又搞起了西医,以至于中不成西不就。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几人再继续坚守中医的阵地了,也自将我原来学得的知识丢了一大半去。愧疚啊!我用中医博士这个头衔又去搞所谓的科研,骗国家的经费来用,其实都是唬人的东西,没有实用的。可是大家都在这么搞,你不这样做就没饭吃。这大半辈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混了过来。直到我知道了天医堂,加入了‘中国中医民间发展联合协会’,我才真正的又看到了中医的希望。于是决心来天医堂实地看一下,中医在现代这个社会还是否真的存在。在看到了那几位老中医在为病人诊断后,我真的好是激动,这不也曾是我的梦想么,我为什么要放弃呢!天医堂竟保存了中医的一块真正的净土。怎不令人激动和愧疚!我下定了决心,我要应聘天医堂,哪怕是做天医堂的清洁工,每天扫地擦灰,也能觉得这里的气氛给人带来的实在。”
也是那孙雪枫中医博士这个名头太大,保卫部的人直接将他引到了天医堂的行政院长江河那里。江河听了事情原委之后也自吃了一惊。博士级的人物在天医堂也只有手术外科的水明扬了,并且他还是西医博士。论起来,全天医堂的名医圣手们之中,也没有中医博士级的人物。于是又将这个孙雪枫引见给了唐雨。
唐雨听了孙雪枫的又一番叙述后,倒被他的这种重新认识中医的精神所感动。不过知道这种虽是博士级别的人物,但在临床上未必有博士级的真正水平,于是坦然相告,可先在名医讲习所里讲课,以及日后做天医堂中医学院的讲师,暂且从事理论方面的工作,天医堂也是急需这种理论方面的人才。至于以后若是对中医临床感兴趣,可以择机会跟随那些老中医们进行学习。
孙雪枫听了,感激涕零,连连点头应了,说是天医堂重新给了他一个做人和再学习的机会。
事情传到宋浩那里,尤其是感慨万分,半生辛苦,拼搏到了博士的程度,却学无所用,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极大的悲哀。好在孙雪枫能及地醒悟,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这个孙雪枫的经历,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多言无益,点到为止。)
通过对“中国中医民间发展联合协会”会员资料的统计,宋浩发现有许多擅一技之长的中医人士,这些人虽非全能医者,但每以手中的绝活专治某一病种而响誉一方,治疗效果上是那些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们有时也为之汗颜的。自是惊叹,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只有联合起这些有志于中医发展的中医人士,才能令医道在这个时代的振兴。于是天医堂对这些奇人异士们广为聘用,在天医堂各分部成立中医特色专科。天医堂也自令这些志同道合的医家们看到了中医的未来和希望,天医堂也自以海纳百川之气势,包容天下医者,令其发展势头又为之一振。
第三卷 中医天下之医行天下 第43章 性味归经
天医集团原有两处大型的中医药研究机构,虽是注重于药品的研发工作,但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对中草药的研究一直走在当今世界的前列。在和天医堂合作之后,也自顺理成章地与天医堂原来的科研部门合并,组成了“天医堂中医药研究中心”。不过在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方面,宋浩、秋茹、章甲方、唐纪等人为 “天医堂中医药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个方向和宗旨,那就是对中草药的现代研究,不可能全部采取以现代的科技手段去对其成份的研究,而来确定某一味药种的功能效用。因为中药是讲究寒、热、温、凉和性味归经的,并且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甚至于是相反的药效。对这方面是要进行专门的研究的。现代的科技,仅仅能分离出某一种药物的化学成份,而无法去辨别它的气味的厚薄和那种自然之性。这些草根树皮的奥妙,只能另行去研究,医者意也,用药亦然,不能以现代的研究结论一以概之。因为在国内外有许多的中草药研究机构已经在这种误区中愈走愈远,逐渐脱离了本质。要想发扬,必须在真正的继续了传统之后,才能讲发扬,否则只能得出些华而不实的“成果”,甚至于是南辕北辙。
这天,宋浩正在办公室和洛飞莺讨论天医堂美容院未来发展的问题。
唐雨这时打来电话,兴奋地道:“宋浩,有空吗,有空的话请来吴老师的诊室一下。让你见识一位奇人,他竟能在服食某种药物之后,以身体感觉到这种药物的归经现象,实在是神奇极了!”
“哦!还有这种奇人!我马上过去。”宋浩听了,意外之余,忙说道。
宋浩和洛飞莺随后来到了吴启光的针灸诊室。此时唐雨和林凤义都在,与吴启光正在兴奋地谈论着什么。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一名有些拘束的年轻人。
通过唐雨的介绍,宋浩这才明白了原委。那名年轻人叫陶则龙,在县城一处工地上打工,本是陪着一名患了病的同乡来天医堂看病的。在林凤义那里,他无意中说起自己一吃东西,身体的某些地方就有一些奇怪的反应,或麻、或跳。他的话引起了林凤义的注意,把脉之下,竟觉这个陶则龙有脉象有种奇怪的“透彻”之感。林凤义愈发的好奇,便将陶则龙领到了吴启光这里,被吴启光确认为“经络敏感人”。根据陶则龙所述身体奇怪的现象,令其嚼服了几种少许的中药。在服用了干姜数分钟之后,陶则龙便说,他的腹部和手臂的某些地方有轻微跳动的感觉。吴启光细查之下,惊讶地发现,那里正是脾经、胃经、心经、肺经循行的部位,而干姜一药,正好也入此脾、胃、心、肺四经。又令陶则龙试服了几种药物,多是符合,他在身体上的感觉,与那几种药物的归经是有八九分一致的。这种意外的发现,令吴启光、林凤义、唐雨三人惊奇不已。
宋浩听完后,惊讶道:“古人如何对药物性味归经的发现和定义一直是个迷,难道说竟是以人体本身感知的?那神农尝百草就是这样的吗?可是以一人之力,难以尝遍天下之药啊!”
吴启光道:“不管怎么说,古人能定义中草药的归经,以人体来感知也是一种途径的。并且也证明了经络的存在。‘内景遂道,唯返观可视之’,医道中人不可能都有那种修为,但是有天生经络敏感之人,也是能感觉到经络存在的。而陶则龙天赋异禀,尤其是对药物敏感异常,又能神奇地反映在经络上,与药书所载多相符合,也当是有了一个佐证。”
宋浩点头道:“这是经气之变!研究中医,研究经络,当要立足于一个‘气‘字,而后辨以阴阳,就好办多了。人对‘气’的感应,是最直接和迅速的。”
宋浩于是对那陶则龙说道:“你现在做什么工作的?月薪是多少?”
陶则龙道:“在县城一家工地上打工,一个月能有一千多块钱。”
宋浩道:“想不想到天医堂工作?”
陶则龙茫然道:“我又不会给人看病,来这里能做什么?”
宋浩笑道:“你对中药敏感,并能具体地反映在经络循行的部位上,可定此药物的所归之经,你可是千古难遇的奇人啊!我们天医堂准备特别聘请你到中医药研究中心去工作,月薪一万。放心,不是拿你去做药物试验,而是在安全的情况下想再具体的验证古人所定的药物归经的准确性。”
陶则龙听了,惊喜道:“真的啊!我……我同意!”
吴启光笑道:“我们针灸科发现的那几名‘经络敏感人’也都在中医药研究中心工作,以让我们研究经络之迷。你比他们都特殊,应该当做宝贝来对待的。”
林凤义感慨之余,摇头道:“古人已经发现并且证明了存在的东西,我们还要再去验证,很难说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
宋浩笑道:“一切的研究工作我们都要从源头开始,要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这才是我们研究中医和人体生命奥秘的本义。古人告诉了我们他们的伟大发现,而我们要了解其中的机理,才能更令现代之人信服。否则这层神秘的面纱不揭去,难以令伟大的中医散发光芒的。”
“宋浩就是宋浩,想得比我们深比我们远!”吴启光敬佩地笑道。
这天,宋浩在刘天的陪同下视察了天医堂美容院和天医堂中医学院的工程建设工地。
“宋浩!”刘天笑道:“天医堂的发展真是太快了!已经有了医药馆、制药厂、万松岭百草园,现今又开始大兴土木建设天医堂中医特色美容院和中医学院。我看那,整座白河镇快要被你建设成‘中医之都’了。”
宋浩道:“要想真正的振兴中医,必须有一个这样的令中医药发展基地的存在,以庞大的资金和各方面人才做保障,来具体的认真的运作这件事,否则也只能是空唱百年。”
“中医已经空唱百年了,在天医堂创建之前,全国也仅仅是有少数的老中医在维持着中医的这种尴尬的局面。若没有天医堂应弱而起,在那些真正的老中医们过世之后,中医的存在,真的是怕徒有虚名了。也仅仅当做一种遗世的文化令后人景仰罢了。”那个孙雪枫走了过来。
“孙老师!”宋浩忙上前打了声招呼。
“宋总,我找你有事商量。”孙雪枫说道。
“那就回办公室谈罢。”宋浩说道。
“在这说罢,就几句话。”孙雪枫说道:“我已经将自己在天医堂的见闻告诉了我的一些同窗好友,他们大多和我一样,本对中医失去信心的。在听了我的述说之后,都表示要来天医堂发展。宋总,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学院出来的‘偏废之才’,学无大用。但是有一定基础的,也对中医别有着一种抛舍不下的感情,我想只要经天医堂的这些真正的名医圣手们带一带,短时间内都可以成为出色的中医医生的。”
“孙老师说得不错!”宋浩点头道:“本来你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中医医生的,但是都被当下这种西医化的环境给误了。中医的发展,必须要打造出我们中医自己的气氛来,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象孙老师这样的人才,天医堂正是急需的,你们本已成金了,但还未经过真火来炼,故不能学以致用。就让你的那些朋友们都来罢,天医堂会敞开大门欢迎他们的到来。你们本来就应该成为中医发展的中流砥柱!”
“找到天医堂,我们这些人算是找到家了。”孙雪枫激动地道。
这天晚上,宋浩给远在云南大理的阿龙打了个电话,询问寻找经书的事。阿龙告诉宋浩,他和石云利用空闲时间,正在那座老宅子里逐寸的掘地三尺进行寻找。只是目前还无所发现。宋浩告诉阿龙,不要急,耐心地寻找就是了。对《灵兰秘典》八十六部古医书的牵挂,宋浩是日趋强烈,希望早一日找到,以能看到古代圣贤们对医道的真正的阐述。更为主要的,这些经书的面世,当能令中医在这个时代的真正崛起做出重要的贡献。
忽一日,那青海塔尔寺的年轻喇嘛那嘎龙林来到了天医堂,乃是以个人名义来天医堂进修学习针灸术的。自是受到了宋浩的热情接待,并安排在了吴启光的针灸科室。那嘎龙林应宋浩之请,向众人展示了“独龙针” 法,令大家惊叹不已。那嘎龙林的到来,从此开启了天医堂与少数民族医药的交流,藏医、蒙医、苗医等少数民族医药中的有着特殊疗效的医药技术逐渐被天医堂所采用,并同时加以研究,并入了“天医堂中医药研究中心”的少数民族医药研究部门。
这天,李贺所主持的天医堂洛氏分部转过来一份特殊的病案,引起了天医堂针灸研究所的注意。有王氏患者,病虚痨,泛无力,访遍数省名家,皆曰不治,以至群医束手。后至天医堂洛氏分部,李贺诊之,绝症也,针药所不能为,亦曰不治。病者哀求,天医堂若再却之,天下无医矣!李贺为其所动,转思古人曾有以灸法逆返疑难绝症之病例,于是处以灸方,择要穴数处,令其归家自灸。三月后,病家喜来谢之,竟获奇效,病愈八分矣!其所患虚痨绝症,竟以灸法活命。
宋浩阅毕此病案,感慨道:“中医之神奇,是在治疗效果上的神奇,而取之治疗方法上的平淡。”
于是命天医堂针灸研究所另立“艾灸”研究部,与洛氏分部和金针门窦氏分部紧密配合,独研灸术。半年后,成果显著,推广于天医堂各针灸科室,艾灸一术,竟与针法平分天下。且在那些针之不能、药之不可的特殊的疑难病种的治疗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医堂针灸研究所是天医堂中医药研究中心的分支机构,广泛收集、整理、挖掘民间各种奇异针法,且有部分针法得以临床应用。
在针具上的奇特针法,除了蜂针,还有蜞针针法,棒针针法,木(竹)针针法,皮肤针针法,电梅花针针法,辊针针法,空心针针法,气针针法,火针针法,温针针法,蜡针针法,电针针法,磁穴针针法,磁电针针法,磁极针针法,自血针针法,穴位埋线针法,小针刀针法,蟒针针法,皮内针针法,激光针针法等一系列民间奇特针具针法。
人体不同部位的奇效针法有:耳针针法,头针针法,面针针法,眼针针法,鼻针针法,口针针法,舌针针法,颈针针法,项丛针针法,脊针针法,腹针针法,手针针法,足针针法,足象针针法,手象针针法,腕踝针针法,对应点针法等一系部位奇特针法。
在刺法的研究上,综合古今各家手法,除了吴启光的“冰火神针”和宋浩自有的那种不易普及的“霹雳针法”外,对流传于民间的各式刺法也进行了广泛研究整理,因手法繁多,暂不一一列举了。
其中李贺所主持的洛氏分部还发明了一种“冰针”。是由来自金针门窦家的窦微无意中在一册针灸古籍中发现的,书中记载古人曾以清水凝冻成细小的“冰针”为人疗疾治病,择穴刺入,冰体在穴中融化,在短暂的时间内,取以冰之寒性,疗以热疾,以补医者手法上的不足。在古时,此“冰针”之法,只在北方的冬天方能采之用之。但由于细小的冰体质脆易折,不甚实用。
不过那窦微受其启发,加以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配制相应的药物制成的洁净药水,抽入特制的注射器中放进冰箱加以冷冻。而后在冰水混合状态下缓缓注射穴位,寒意绵长,作用持久。方便实效,又自不同于那种简单的穴位注射法。在治疗某些热性疾病中,应手而效,效果奇佳,起到了针药合用的双重作用。后又反用,取相应的药水加热,在人体能忍受的情况下注射穴位治疗寒症,效果亦然,类世行的“火针”而又不尽然,在一定程度上倒是取代了唯有吴启光和宋浩才能在普通的针体上施出的那种“冰火神针”之术。
宋浩对天医堂中医药研究中心的重视程度,每每令人出乎意料,他不但为中医药研究中心每年提供一个亿的研究经费,而且命天医堂总部及各分部的名医圣手们每年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研究中心指导工作,他们带去自己的临床心得,由研究中心的人员加以整理。不但研究古人的医药经验,也结合现代的中医药的进展,全方位的对中医药加以研究探索。古老的中医药,在天医堂中医药研究中心里进行了古今最为具体和最为完善的整合。
天医堂美容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准确地对不同人群和体质的划分下,由天医堂中医特色美容专家组研制成功的系列中药美容内服调理剂,对人体进行全面的调理,还人一个健康之美。加以“面药”的配合使用,而令那些爱美的女士们自信地显耀于人前。
国内外曾经盛行的美容产品,大多是在一种外在的修饰下,令人获得短暂的人前之美,一旦卸妆之后,若非天生丽质,皆被打回原形,甚则“惨不忍睹”,而不敢在这种情形下见人。天医堂的内服外用的美容产品,自是开创了一个还人自然真美的美容时代,天医堂美容院也渐渐成为了天医堂中另一个不亚于天医堂制药的支柱性产业。
天医堂逐渐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医在现代的发展模式,并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
这天,宋浩和章甲方从儿科住院部查完病房出来,迎面遇上了孔飞。
“宋总,唐总陪了一位客人在你的办公室等你。”孔飞说道。
“哦!”宋浩听了,随后和章甲方招呼了一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进门,宋浩不由一怔,见唐雨正在陪同一个自己认识的人说话,原来那位客人是齐延年。
“齐先生你好!”宋浩还是礼貌性地上前与齐延年握了握手。
“宋……宋总!”齐延年不自然地笑了笑。
“齐先生,没有别人的时候,您还是叫他宋浩罢。”唐雨不失时机地笑道。
“也好!”齐延年感激地笑了一下。
第三卷 中医天下之医行天下 第44章 天医药库
宋浩未置可否。天医堂与天医集团的合作,已是让齐延年有正当的理由进出天医堂了,并且和宋浩直接地见面了。
“宋浩,我今天来天医堂是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与你商谈的。”齐延年郑重地说道。
“哦!”宋浩淡淡应了一声,在唐雨拉了他一把的情况下,坐在了齐延年的对面。
唐雨沏了壶龙井茶,为这双父子各斟了茶水,然后也坐在了一旁,以在适当的时候缓和一下这两个人的尴尬。
“业务上的事,齐先生直接和唐雨说就行了,她有权决定一切。”宋浩淡淡地说道。
齐延年没有理会宋浩态度上对自己的冷淡,而是认真地说道:“我和你谈的这件事不是现在业务上的事,但是也关系着天医堂和天医集团日后的发展,那就是找到富可敌国的‘天医药库’!兹事体大,你且容我慢慢说来。”
“天医药库!”宋浩、唐雨二人闻之一怔。
齐延年呷了一口茶水,然后说道:“此事本是天医集团的前身天医门的一个秘密。天医门的事你也应该知道一些了罢,旧时为众医门之首,门中医术秘法冠绝天下。可惜到了我这里领导不利,再加上诸多因素,已是风光不在了,变成了重药轻医的纯营利性质的商业集团了,实是有违齐氏先人创建天医门时立下的济世救民的初衷。好在因各种机缘,令你独创天医堂,医药并重,算是将已偏离了医道正轨的天医门又拉了回来。你今天的成绩,令我愧疚之余,也尤感欣慰。”
齐延年感慨之余,又说道:“那还是在清朝末年,当时天医门的门主,也就是你的曾祖父齐良主事时……”
说到这里,齐延年微微停顿了一下,见宋浩没有什么反映,于是继续说道:“当时你曾祖父因为给慈嬉太后治愈过一种顽疾,令天医门名震朝野,得到朝廷厚赏,故天医门又有御医门一说。后来有一位蒙古的王爷叫都都尔,患有重病,特差人请了你曾祖父远涉外蒙古为其治病。你曾祖父用安宫牛黄丸治愈了都都尔王爷的中风惊厥之症,蒙古诸王公贵族闻讯而来,纷纷请你曾祖父为他们疗疾治病。于是你曾祖父和天医门人施以医术,治愈了诸多疑难杂症。都都尔王爷和那些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为了感谢你的曾祖父,便许下诺言,只要蒙古草原上有的,天医门尽可取之。”
“你曾祖父于是说,他身为医者,不求金银珠宝,但能求得一些能治病救人的好药便足矣了!来时一路上见蒙古草原上牛群遍地,其中或有偶生牛黄者,又见麝群遍野,当是富产香囊,若能得之此二药,别无它求。同时告诉都都尔王爷,治好他的病的那种奇药安宫牛黄丸中,就是以牛黄和麝香为主药的。都都尔王爷和那些蒙古的王公贵族们闻之,不以为意,因为对草原上的牧民来说,只有那种生病的牛才容易长出这种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处的黄色石头。闲时猎麝也是他们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两物易得。”
“都都尔王爷从你曾祖父那里讨要了安宫牛黄丸的配方,说是要大量收集这药方上的药,然后赠送天医门,酬谢救命之恩。你曾祖父说,按方索药,大可不必,只要方中贵重者牛黄、麝香、犀角、朱砂这四味就可以了。都都尔王爷当时问,要多少?你曾祖父也自开玩笑地说:多多益善!都都尔王爷回应道:没问题,日后各收集几车让天医门来取回就是了。你曾祖父闻之,当时也是一笑而过,未以为意。时值天医门内有事,你曾祖父便从外蒙返回了关内。”
“后来时局动荡,满清覆没,民国兴起,中国也自陷入到了一种混乱的局面中。内部军阀混战,外部列强虎视,皆有瓜分中国之意。你曾祖父对蒙古王爷的许诺也自忘记了,因为天医门也自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保天医门不受国内战乱的影响,你曾祖父那时已经开始实施将天医门迁往海外的计划了。直到有一天,外蒙来人,找到了你的曾祖父,带来了一个令天医门上下惊喜和意外的消息。那个蒙古王爷都都尔和曾受过天医门恩惠的那些蒙古王公贵族们竟然为天医门收集和收购了一大批牛黄、麝香、犀角、朱砂。原来在你曾祖父走后,整个蒙古草原就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杀牛取石和猎麝取麝香的行动,数年未止。那种安宫牛黄丸的奇特疗效,也自令都都尔王爷推崇倍至,准备让你曾祖父和天医门为他配制一批,流传后世令子孙备急之用。所以还和那些蒙古王公贵族们不惜余力,各命领地上的牧民们宰杀病牛,猎手们狩猎麝群,以大量的获取牛黄和麝香,然后统一集中在都都尔王爷的府中。那时候在蒙古草原上还未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麝群就成了捕杀的目标了。都都尔王爷还从那些蒙古王公贵族们的手中收集朝廷赏赐和入蒙的商人们赠送的部分犀角和朱砂。并且还不惜重金的请商人们为他代购犀角和朱砂两药。以至于引得很多商队将大量的犀角和朱砂运到蒙古以获其利。。来人还带来了那四种贵重药物的部分样品。那牛黄皆是天然牛黄中的上品;麝香是除去囊壳的麝香仁,竟然还是呈颗粒状的极品当门子;朱砂也都是那种质量上乘的“镜面砂”和“豆瓣砂”,红鲜透光,质存无杂;犀角是从南亚各国和非洲商运来的全形犀角,那支样品足有数斤之重。你们俩知道这四种珍贵的宝药,那都都尔王爷各收藏了多少吗?”齐延年随后闭目问道。
“多少?”宋浩和唐雨异口同声地应道。他二人早已被此事惊呆了。
齐延年缓缓地道:“牛黄1400公斤之多,麝香180公斤之多,全形犀角275支,朱砂9600公斤。即便在大药商的手中,这些药也都是以克来计的,而在都都尔王爷那里,竟是以几百斤来数了,匪夷所思啊!这是一座富可敌国的宝库,已是无法估算它的价值了。是那都都尔准备赠送给天医门的,所以称之为‘天医药库’!”
“这么多!?”宋浩和唐雨一惊而起。这四种药本已珍贵异常,数量上竟如此丰巨,古今罕见,是那千古不遇的一座宝库。
齐延年接着说道:“你曾祖父闻之震惊万分,没想到当年一句戏言,竟令那都都尔王爷当成一件真正的事情给做了。于是对来人说,他所带来的这些四药样品,便已是万金不易了,不敢再去奢求那数量如此庞大可抵一国之力的药库了。来人却说,他们的王爷敬重天医门的医术高超,故备这批药物相赠,也是实现当年的诺言,蒙古人重信,也是对朋友的敬重。并且这四药已备,他人得之无益,只有天医门能善加利用。你曾祖父知道此事重大,应该亲自前去和都都尔王爷说明此事为好,这也是古往今来,天下间的牛黄和麝香、数量上收集得最丰巨的一次了,天医门几百年也用不完的。但这般大礼天医门又不能轻易的照单全收的。并且此时天医门内外事物缠身,又暂不能远涉蒙古和那都都尔王爷商量如何解决此事,左右为难之际,只好对来人说,令其先回,待过一段时间天医门再去蒙古和都都尔王爷商量如何接收这座药库。并再三叮嘱,要做好牛黄、麝香二药的密封保存工作,以免泄散气味。来人领言而去。”
“你曾祖父在以后的日子里,开始变卖天医门的资产,尽可能的筹集一笔资金后再去接收那批贵重药品,否则他也是不敢就这样收下这般大礼的。但是世事难料,时局忽起变化。外蒙古在前苏联的操纵下,脱离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宣布独立。紧张的局面令天医门不可能再进入外蒙古接收那批贵重的药品了。并且同时国内风云变幻,令天医门处于进退维谷之中。更加不幸的的,你曾祖父当时由于过于操劳,又加上年迈休弱,竟至一病不起。就在这时,蒙古都都尔王爷又秘密派人前来,告诉你曾祖父,由于时局动荡不安,那批贵重药品他已经秘密地埋藏在了他领地中的一处隐蔽的地方,来人并带来了一份藏宝图,让天医门日后有机会可前去自行掘取。你曾祖父见了,倒也略感心安。于是命天医门加紧了迁移海外的实施计划。在这期间,你曾祖父不幸病逝了。那座埋藏在外蒙古的天医药库,也就成为了天医门历代门人的一个牵挂。”
“天医门人后来移至海外发展,因各种因素,一直未得机会去蒙古国寻找那批埋藏的天医药库。后来我接手了天医门,根据现实的情况,更名为天医集团,并进入到国内发展。同时也在蒙古国进行了投资创办了一家公司,意在以此为基础,寻找天医药库。但是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组织了六次大规模的探宝行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未曾找到都都尔王爷埋藏天医药库的地点,并有几名探险队员意外地遇难了。当年为了防止事情泄露,被外人所知进行盗取,那份藏宝图绘制得很是隐晦,没有明确的标出天医药库的埋藏地点。但是你曾祖父一看到藏宝图后,当时就知道了准确地点,不知他和都都尔王爷之间有什么默契。可惜的是你曾祖父在去世之前,未能及时地将这个秘密明确地指示给天医门人。我们天医门的后人手中虽握手这份藏宝图,却是看不透这其中的奥秘所在,以至于六次寻找未果。”
“我这次又组织了一个寻找天医药库的探险队,进入蒙古国进行大规模的寻找,也是最后一次了,再寻找不到,我也准备放弃了。这次特别邀请了生死门的顾晓峰前来相助,也是顾晓峰和他的生死门最后帮我们了。我之所以来找你,是因为顾晓峰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说是财找有缘人,我曾六次寻找未果,应该是那座天医药库与我无缘的。说是宋浩你风头正盛,当是有大福之人,或许那座天医药库与你有缘。所以我想请你加入这最后一次的探险行动。当然了,顾晓峰也是玩笑之语,我们不可当真。你只要随队前往就行了,权当一次到蒙古国旅游了,协助顾晓峰领导那支探险队就可以了。”
“是这样!”宋浩闻之,不免心动。好奇之心永远都是人类无法抑制的欲望。转头望了唐雨一眼,唐雨早已呈现出了兴奋之色。
“天医药库对天医堂和天医集团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它的四样贵重药物的数量上的丰巨,有富可敌国的价值。更为主要的是,这四样药物中除了朱砂现在可以用钱买得到外,其它三者都属于奇缺药种。若能找到天医药库,就解决了天医堂一百年内在生产上对这三药的需求。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里头,中药救急之功本是比西药快捷的,只是苦于没有好药。你们知道的,牛黄开窍豁痰,息风定惊,清热解毒之功,麝香开窍醒神的作用和犀角的清心热,凉血解毒之功效,都是其它的药物所不能代替的。也是那千古名方牛黄安宫丸、至宝丹、苏和香丸的主药。中药本是开急救之先河的,找到天医药库,就能利用这批贵重的药物显示出中药的急救之功。”
“这次探险行动是又在那份藏宝图上又发现了新的线索,以及在那片区域经过这么多年的地质勘察后,又有了新的发现,所以我才决心再寻找一次,此番行动必须有我们自己的人参与,我也本想亲自参加这最后一次行动的,但是天医集团在海外的机构急需我回去处理一些事务,所以我和你……你的杜阿姨近日先回美国去。所以我请你代表我参于这次行动。探险队的车这两天就会来天医堂接你们的,到时候由内蒙古出境进入蒙古国。这次探险队的主要成员还是以前的那些人,由顾晓峰领队。进入蒙古国后有人接应的。”
“齐先生,这次探险行动找不到天医药库也就罢了,但是万一找到了,那么贵重的一批药品,地方上会让我们顺利的运送回来吗?”唐雨这时问道。
“问得好!”齐延年点头道:“这方面我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并且已经和蒙古国的当地政府达成了一个协议,对方知道我们是在寻找一座宝藏的,但是不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所以在协议中规定,若是我们找到宝藏,里面的财宝和当地政府平分,而非金属的东西归我们所有。放心罢,我安排好了一切。只要发现了天医药库,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剩下的事情会有人处理好的,会将那天医药库完好地以合法的程序运回国内送到天医堂。天医堂这边可以多去几个人,数量由你们自己定。”
宋浩此时已经没有了拒绝的理由,神奇的天医药库,果然能埋藏有数量上如此丰巨的牛黄、麝香、犀角、朱砂这四种珍贵的药物吗?尤其是对现今药材市场上奇缺的且价格昂贵的真正的天然牛黄、麝香、犀角三药来说,达到这般收藏量,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并且有了这批药物,对于全面开展中药的急救项目,令世人对中医药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意义重大。也因为这几种药价贵且真品难求,天医堂有几种效果奇佳的新药未能投入大规模生产。若是有了天医药库这批药,真的是可供应天医堂百年内的生产需求了。
齐延年看到宋浩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种兴奋的神情,知道他已经在期待这次探险行动了,心中一笑,随后起身道:“先这样罢,你们准备一下,然后探险队会有车来接你们的。我先去了。”
宋浩和唐雨送走了齐延年回来,这才从刚才的兴奋中又冷静了下来。
“此事末免有些过于离奇了。并且天医集团的人寻找了六次未果,这次行动又会能有什么收获呢。”宋浩说道。
“虽是这么说,但有一点可证明,天医药库是真实存在的,它的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因为那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现在还不能看到那份藏宝图,不知为什么持有图也没有找到天医药库。可能是天医集团以前派出去的寻宝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待见到顾晓峰之后,我们最好再重新研究一下那份图纸才好。”唐雨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这次带上伍长,我们三人一起去。”宋浩说道。
第三卷 中医天下之医行天下 第45章 喀伦土堡
宋浩找来了伍长,和他说了过几天随天医集团的探险队去蒙古国寻找一批贵重药材的事,让他做好相应的准备。伍长听了,非常?(精彩小说推荐:
)
( 中医天下 http://www.xshubao22.com/3/3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