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鉴定师 第 9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对此朱静之无话可说,只是一味地激赏骆天:“好小子,真是给我们长脸啊,三小时达到商业修复的水准,太神了。”

    骆天觉得刚才的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程序来,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可是现在,骆天似乎有些明白自己这三个小时意味着什么了,自己就像一只待在蚕蛹里的毛毛虫,还需要一点时间,就可以破蛹而出,化茧为蝶了,现在的自己就是要等,等待比赛正式结束。

    第349章第二代

    第349章第二代

    饭菜已经上来,按理说比赛不可以喝酒,可是骆天今天已经没有了比赛,自然可以破例,黄立德与朱静之都举起了酒杯,要敬骆天一杯:“臭小子,这一杯权当提前祝你斩获首胜!!”

    “这个不能说得太死了吧。”骆天怎么感觉轻飘飘地:“还是稳妥一点好,这一杯我现在还不能喝,等比赛结束,宣布了结果再说吧。”

    骆天的反应让两人大感意外,朱静之首先放下了酒杯:“骆天说得对,是我们太心急了,没有一丁点的沉着心,是我们两个老的不对了,这一杯,暂且留下,等下午再说吧。”

    黄立德也表示赞同:“没错,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结束了中餐,所有人回到了比赛场地,还有十分钟,比赛就要接着继续,这都与骆天无关了,他索性坐到了观众席上,袁杰早就听旁人说骆天只花了三个小时就搞定了修复工作,现在自己的比赛还没有完成,他唯有带着一肚子的疑惑进入到自己的格子间里。

    大约五个小时以后,格子间里的人才陆陆续续带着自己的修复瓷器走了出来,一一交给评委们进行评判,所有的瓷器被摆入在评委们的手上进行最后的判定,不过十五分钟后,评委们就将自己手上的瓷器摆放在一边,袁杰看到自己很满意的修复成果被轻描淡写地放到一边,心内五味杂陈……

    六位评委们都站了起来,这是一次极其漫长的比赛,主评委是来自于全国最大的博物馆的副馆长,主管的就是文物修复:“今天都难为各位选手了,庆幸的是,优秀的人才总是络绎不绝,今天我们就发现了一位……”

    袁杰和张奇伟都是继骆天之后最早出来的人,他们并不知道上午骆天就已经完成了比赛,所以两人格外地聚精会神,竖着耳朵想要听最后的结果,那位副馆长拿着其中一件还原的瓷器:“就是这一件了,选手仅仅花了三个小时,就达到了这样的修复效果,我敢说,全国也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真可谓是奇葩了,我宣布,今天瓷器组的获胜者是——骆天!”

    所有人都黯然失色,三个小时,让人无话可说,唯有咽了一肚子的苦水,骆天走上前,与评委们一一握手:“谢谢。”

    “你应得的,骆天,你这种能力若是不能为古玩界所用,就实在是太可惜了。”那位副馆长姓付,叫付明言,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人家素来只说至理明言,骆天正愁对方不说这样的话呢,立刻点头:“我愿意为古玩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样的,恭喜你了。”付馆长一幅很感动的样子,人才难求啊,何况是一朵奇葩,要不是自己处于评委的立场,他真想与骆天共进晚餐,好好讨论交流一下,不过身为评委,与选手进餐实在不妥,他只有暂时忍着,等比赛全部结束再说,而且后面的比赛他还想看看这个骆天是术业有专攻,还是个全能才子。

    骆天拿到了获奖证书,还有一张支票,这样爽快的给了奖金着实让骆天惊讶,十万块就这样进账了,像做梦一样,其他的选手是又妒又羡,有几个度量大的就上来和骆天握手,表示祝贺,比如张奇伟,还有一些不能接受这事实的,比如袁杰,都冷着一张脸,默默地离开比赛会场去了。

    黄立德和朱静之自然替骆天高兴,尤其是朱静之,自己的一项卓远投资马上就要见效了,在骆天还没有踏进古玩修复之时,自己就独具慧眼收了这名徒弟,现在骆天在古玩修复上大展拳脚,这做师父的简直是要飘飘欲仙了,眼光啊,这就是前辈的眼光了,朱静之面上的表情完全出卖了他的心思,黄立德险些笑了出来:“要是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我们老朱枯木又逢春了。”

    朱静之给了黄立德一巴掌,自然是拍到背上:“当着骆天,你这个为老不尊的东西!好了,干坐在这里等了这么久,总算没有白等,怎么样,骆天,今天晚上敢喝酒吗?”

    明天要比的是古书修复,骆天想了想:“可以。”

    如今的骆天是越战越勇了,不过偏偏这么巧,走进一家饭店,撞上有些失意的袁杰正独自在那里喝闷酒,骆天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上前打个招呼,现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自己是袁杰,自然是自视甚高,甚至觉得运筹帷幄,胜利就在不远处,结果突然杀出来一只怪物,自己百分百认为可以到手的胜利,就像水晶球一样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伤不伤心?胜利没了不说,原有的自信心也受了挫。

    那么这个时候,假如粉碎自己希望的人和自己打招呼,无非觉得对方是赤嘲讽自己的,心情会更糟,假如那人进来当自己不存在,那么又有觉得对方在轻视自己,太高傲!

    骆天这么一换位思考,就有些为难了,站在门口,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朱静之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担心今天晚上谁买单啊?”

    骆天的下巴一点,点到袁杰,朱静之为人处世几十年,自然知道了:“这好说,我们一起过去和他打个招呼,现在来都来了,弄不好他早就看到我们了,比赛嘛,输赢是必须的,总是会有输家的。”

    朱静之说得轻描淡写,黄立德耸耸肩:“我倒是觉得我们换一家吃饭好了,你上去打招呼,人家看到骆天,心里不好想,这不是让人家更加难受嘛。”

    就在三人犹豫不决的时候,袁杰突然抬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三人,让骆天吃惊的是,他居然主动站了起来,不过从他走路的样子来看,有些重心不稳,看来已经喝得有点多了,袁杰站在三人面前,脸上的肉原本就多,现在还因为酒意上了点红色,显得有点讨喜,粉嘟嘟的样子都让人联想不到他是北京小有名气的修复专家:“你,你们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确实喝了不少,说话舌头都开始打结了,黄立德笑道:“和你一样,也是来吃饭的,袁杰,明天还有比赛,假如你要参加,还是不要喝太多了。”

    “明天的比赛没有我的份,不是,以后的比赛都没有我的份了……”袁杰踉跄着转向骆天,伸出一个手指头来:“你这个小子,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你都这么有钱,有名气了,还和我争什么?”说着,他还打了一个饱嗝,一股酒味从他的口腔里喷了出来,骆天出于礼貌,没有避让,只是觉得喉咙有些不舒服。

    “你喝醉了,你住哪里,要不然我们送你回家吧?”骆天问道,袁杰的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因为胖,又白,脸上的红血丝清晰可见,这让骆天有些担心他的健康问题了。

    “你……你送我?”那袁胖子,袁胖子是现在骆天临时给他起的外号,袁胖子的脸突然凑到骆天跟前,恨不得脸贴着脸:“你是说真的,还是假的?”

    “我是认真的,你买单了没有?”骆天问道。

    “你不是拿了十万的奖金嘛,你……你请客!”袁胖子这是真醉还是假醉啊,居然就让骆天请客了,骆天哭笑不得,也没有几个钱,他不在乎,他只是觉得这袁胖子太逗了:“好,我请就我请,完了送你回去。”

    烂醉如泥,万一瘫倒在马路中央,可就不妙了,小命都会不保,突然就变成现在的状况了,骆天无奈地看向两位前辈:“要不然,你们先点菜,我先送他回家?”

    “也只有这样了,早点回来。”黄立德与朱静之无奈地交代道。

    情况就这么地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骆天无奈地让袁胖子的胳膊搭在自己的肩上,还要空出一只手来拽着他,以免他像个飘摇的气球动来动去,不然两人会摔倒在地上,运气不好,还有可能挂点小彩,骆天问袁杰:“胖子,你家住哪?”

    “机场附近,天竺……”袁杰说出来一个让骆天摸不着头脑的地方,北京还有天竺?nnd,骆天有些后悔了,咋没听朱静之的话另寻一家饭店吃饭呢?

    事已至此,好人做到底吧,骆天拦了一辆出租车:“师傅,知道机场附近有一个叫天竺的地方吗?”

    那司机的眼神有些怪异,扫了扫骆天,又扫了扫瘫在他身上的袁杰:“知道,上车吧。”

    骆天是一肚子的问号,北京还真有叫天竺的地方,上了车,司机的话可真多,这大概是首都司机的一大特色,碰上从遥远的大西北来的游客,某些首都司机还会特别亲切地来一句:“咱大西北的老百姓过得还好吧?”颇有一些住在天子脚下的不同气魄,这位司机不会也具有这种领导人的胸怀吧,这司机终于问了一句:“你们都住那啊?”

    “哪啊?”骆天有点蒙。

    “天竺啊。”那司机似乎对这个地方很熟。

    “这个胖子住那里,我只是送他回去。”骆天实话实说:“师傅,你看样子对这个地方很熟啊,那是什么地儿?”

    “知道王菲不?知道李湘不?知道郝海东和李宁不?”司机嘴里蹦出一长串的人名,骆天还真都听说过:“当然了,都知道。”

    “就是他们住的地儿,你这朋友住的地儿,是北京出了名的富人区,你不知道?”那司机又将骆天上上上下打量了一圈。

    骆天浑身一哆嗦,这死胖子,不会喝醉了瞎讲话吧?这万一真是他胡乱说出来的,自己可就糗大了,到时候得原路返回,晕不晕?骆天一把伸到袁杰胖乎乎的大腿上,狠命地掐了一把:“胖子,醒醒,你再说一遍,你住哪?”

    袁杰闷哼一声,嘴里吐出几个字来,骆天没听清楚,司机倒是明了:“行了,我听到了,他就是住那里的,放心,我不宰客,不绕路,我就是个地道人。”

    你宰我我也不知道啊,骆天心想,大约二十分钟以后,骆天见前面越来越空旷,心里有些没底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到:“师傅,你不会走错路了吧?”

    第350章明拓

    第350章明拓

    “没有啊,别墅区嘛,都建在这种鬼地方!”

    “别墅区……”骆天嘴里喃喃念道:“你小子要是骗我,你就死翘翘了!”

    终于拐进别墅区里,左右两边林立的别墅,在这夜里有点像——坟墓,骆天自己也笑了,这个比喻确实有点不靠谱,不过这地儿太偏僻了,刚驶到门口,门口的保安就不客气地将出租车拦停了,司机大哥将车子熄火:“你带他进去吧,这种地方,不是我们这种小破车儿能够进去的。”

    骆天付了车钱,交代司机:“大哥,你等我一下,也免得你一会儿空车回去,是不?”

    这正中司机下怀:“好,你快点。”

    骆天扶着袁杰到门口,那保安看一眼袁杰,嘴里嘀咕道:“又喝醉了,你是他朋友吧?”原本正发愁不知道如何进去的骆天连忙点头:“麻烦你让他家里人出来接一下。”

    “行。”那保安按着通话器没一会儿功夫探出头来:“马上,他家里人已经知道了。”

    这一个马上的马跑得可真是快了,足足一刻钟以后,骆天才看到有人从里面走出来,是一个男人的样子,高高大大地,近了,骆天估计是袁杰老爸,仅仅是年纪上来说,要说相貌和身高,袁杰和这人差得太远了,一人又高又壮,一个又矮又胖,风马牛不相及,那男人看了一眼袁杰,嘴里骂道:“没出息的东西,又喝醉了!!”

    骆天有些尴尬,那男人看一眼骆天,样子立刻不同:“谢谢你送他回来,又给你们添麻烦了。”

    估摸着这袁杰经常干这事,骆天摇头:“不用客气,我这也是第一回,袁杰就交给您了我先走一步。”

    “对了,你眼生,好像是第一回送他回来,你叫什么名字?”

    “骆天,再见!”骆天朝出租车走去,怎么就有一股子助人为乐的豪清打心底里洋溢了出来,那司机见骆天上车,立刻启动车子送骆天回到过来的饭店那里,一边开车一边说道:“刚才出来的那人我有印象啊,好像是整房地产的,有钱人来的,嘿,不过住在这里的哪一个没有钱,除了被包的。”

    骆天嘿嘿一笑,不去附和,不然这司机师傅会越来越来劲的,真是想不到其貌不扬的袁杰居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不过刚看看他老爸对他的态度可不怎么好,很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难怪得他这么计较输赢了,骆天叹了一口气,人活在这世上,哪有真正的自由。

    回到饭店的时候,黄立德和朱静之已经先吃上了,见到骆天回来,都觉得奇怪:“那个袁杰住哪啊,怎么去了这么久,骆天啊,我们俩实在撑不住了,就先吃了,还有俩菜没有上。”

    骆天把事情经过一讲,朱静之也有点蒙:“没听说袁杰是富二代啊,这怎么就去住上别墅区了?”

    “或许小伙子低调吧,你饿了吧,我让服务员上菜。”黄立德对于袁杰是不是富二代一点也不感兴趣,这年头,富二代富三代,官二代官三代,多得数都数不清,于自己何干?还不如先填饱自己的肚子。

    骆天真饿了,明天还有古籍修复的比赛,赛前得吃好喝好才行,幸好在两位前辈面前,不需要惺惺作态,骆天一顿狼吞虎咽,他不知道的是,刚才两老也是一通狼吞虎咽,都是饿得!吃完了,骆天买完单,理应由自己来买单,斩获首胜了嘛,完了一桩大事,骆天与黄立德打车回家,立马睡觉!

    产生在古代中国的典籍、载籍、书籍,就是中国古籍。我国古代社会的断限以1840年为界,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只有产生在1840年以前的典籍才是中国古籍。1840年,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但此时统治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度、上层建筑、思想意识、文化传统等,并没有发生质化。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统治,才正式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所以在讨论中国古籍的定义时,这个时间断限应延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

    凡产生于1911年以前,内容为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著作方式、装帧具有中国古代图书传统装帧形式的典籍,就是中国古籍。这就是中国古籍的确切概念。广义的中国古籍,则是在1911年前产生于中国同时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著作。它不仅涵盖了中国人的著作,也包括了外国人在中国时的著作。

    古籍修复比赛较瓷器略简单的一点是,古籍并没有被撕得四分五裂,甚至是碎片,袁杰并没有参加古籍的修复比赛,今天骆天的对手应该是张奇伟,他来自天津,天津一派对于古籍修复是很有研究的,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这人骆天有印象,他曾经帮助明朝古墓开掘时,不幸被损坏的明朝拓本进行了修复,而且效果很卓越。

    现在放在骆天面前的这一本古籍,照样要做出精确的判断,才能进入下一回合的修复,骆天小心查看着,这是《赵城金藏》,哇,这次比赛虽然规模不大,可是下了血本啊,这是《赵城金藏》啊,骆天看向其他人手上的古籍,看来每一本都不一样,但年代相近,这也是为了比赛的公平性!

    不过,这并不是原版的《赵城金藏》,而是明代的抄本,原版的《赵城金藏》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里,《赵城金藏》是图书馆的四大馆藏之一。

    《赵城金藏》作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得到了精心细致的保护。1949年入藏时,由于长期存放在潮湿环境中,当时的《赵城金藏》破损霉变非常严重,纸张粘连板结在一起,十之六七无法打开。为修复这批文化瑰宝,自1950年起,中央政府在当时战火硝烟尚未散尽、国家经济状况困难的情况下,特地拨出修复款项,并经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董必武、周扬同志亲自批示,从琉璃厂请来四位师傅开展修复工作。香港佛教界也募集云南纱纸和贵州皮纸资助修复。赵万里先生精心筹划修复工作,首次采用“整旧如旧”原则修复藏经。经过16年的努力,到1965年,《赵城金藏》全部修复完成,被精心保存在恒温恒湿库房和楠木书柜中。

    这个轰动全国的修复案例被无数图书杂志记录在列,骆天也有深刻的印象,《赵城金藏》的修复工艺如下:蒸:将因霉变粘在一起的经卷包上毛巾、外面再裹上纸,放在特制的笼屉里用蒸。

    揭:将蒸过的经卷外面的纸轻轻揭开,直到揭不开为止。然后再蒸,再揭,直到书叶全部揭开为止。

    托:在揭开的书叶背面粘贴一层纸,上墙绷平。

    裁方:将托好的书叶裁成四方形。

    接纸:将书叶按顺序粘连在一起,上褙:在书叶背面粘上褙纸,上墙绷平。

    砑光:在褙纸上打腊,用石头砑光。

    裁齐:裁齐经卷的上下两边。

    装天地杆:在经卷首尾两端加装天地杆。

    《赵城金藏》修复工作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省时省力。这些全是因为《赵城金藏》的数量多所决定的。《赵城金藏》共4814件,其中有很多受过潮长了霉的卷子急需修复,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把全部经卷的四边都镶上绫子或绢等丝织品,装裱成精致的手卷,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当时的人力物力都非常紧张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由于采用了工序简单的方法来修复《赵城金藏》,一方面提高了《赵城金藏》的修复的速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正因为如此,以区区4个人的力量,10余年的时间完成《赵城金藏》全部的修复工作才成为可能。

    对于《赵城金藏》的修复工作来说,最大的遗憾是修复期间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和资料。这一点非常可惜。前后10多年的修复工作,现在留下的只有一册“金刻赵城藏修理簿”,记录了自1949年7月14日至50年6月、54年3月15日至55年4月26日从书库提取《赵城金藏》经卷400余卷的记录。此工作薄的字迹前后不同。

    1949年至1950年的笔迹为墨迹,只记录了每次从书库取了几种几卷《赵城藏》经卷,并登记了经名和修裱以后的归库时间。而1954年以后的字迹为钢笔书写,记录更为简单,每次从书库提书仅登记几种几卷,连经书的题名都没有,使得我们现在要想了解一下当时修复的赵城藏的情况而无从下手。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赵城金藏》一共有4000多卷,其修复过程长达16年,而前前后后没有留下一个字的工作记录,一个字的档案,这对于国内第一个大型的文物修复工程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骆天想到真正的《赵城金藏》不由得心血澎湃,再看手上这一本,虽然是明朝的拓本,可是也是正儿八经的文物了,所以骆天才会认为主办方下了血本儿,骆天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又是第一个交上了台。

    有了昨天的经验,对骆天今天的表现,评委们淡定了不少,他们轮流看了一下答案,不动声色,骆天此举无疑给其他选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骆天经过张奇伟旁边时,扫了一眼,张奇伟拿到的是明代的精刻本——《监本四书——大学中庸》,看损坏程度比自己的要轻,再扫一圈其他人手上的古籍,骆天头皮一毛,自己拿到的无疑是最难的一本!!

    骆天趁其他选手还没有提交答案,先自行研究起手上这本拓本了,这本拓本是将石刻上的经文用纸张印下来,拓本自唐朝起就已经出现,明朝的拓本就又其特点,修复工作正要基于此特点还有纸张的特点来进行。

    比起昨天进入到第二环节比赛的人,今天的人更少,不过六个人,悲剧啊,果然像黄立德所说,全国的古玩修复现状堪忧啊,人才就能反应某些方面了,骆天拿着手上的拓本准备进入格子间里,旁边的格子间里,正好是张奇伟,他冲自己一笑,然后大拇指朝上,比了一个“好”,然后就钻进了自己的格子间里,骆天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不过被夸肯定是一件好事了。

    第351章加题

    第351章加题

    骆天进入到格子间里,明拓本拥有自己的特色,由于明朝造纸业十分发达,纸的名目颇多,有黄棉纸、皮纸、红筋罗纹纸、太史纸、连史纸、白棉纸、镜光纸等。这些纸一般来说比宋纸要薄一些,但纸质坚韧,纸色或黄或白,一般淡黄色居多。至于墨,除了由宋墨遗存下来外,明代造墨法十分讲究,墨色乌黑,但总的来说远不如宋代的墨精良。

    至于明代的椎拓大多仿宋法,捶拓碑刻一般采用质地坚厚的纸,拓墨浓重。拓帖,一般用或黄或白色的纸,拓墨浅淡或浓。除此之外,明代在拓墨方面,尚有捣煤和胶拓。俗称煤拓。

    这一本《赵城金藏》用的纸张是皮纸,书皮则是用粗丝绢制成的,因此,补书页也要选用皮纸,骆天在主办方准备的材料中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皮纸。

    用桑皮、山桠皮等韧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纸。纸质柔韧、薄而多孔,纤维细长,但交错均匀。一般是供糊窗和皮袄衬里等日用需要,特殊的则作誊写蜡纸、补强粉云母纸等的原纸。现在很少生产。

    皮纸是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隋唐五代时的图书已有使用皮纸的,宋以后的图书典籍中,皮纸是使用最多的纸类之一。皮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棉纸、宣纸、桑皮纸等。

    骆天翻找到皮纸,有些惊讶:“这可是高丽纸啊。”

    高丽纸就是楮皮纸,无论从纸张的年代还是从纸张的纤维来说,用来修补同样皮纸制成的拓本都是非常合适的。至于绢,现在还找不到和书皮用的一样的绢,但是主办方准备了现在能够买到的最好的绢,材料就续,骆天继续研究,书皮已经破损,首先要做的就是书皮的修复,骆天把破损处周围掀起1厘米左右,然后用颜色近似的丝织品修补。用作书皮的纸板修复时,要把纸板分层揭开1厘米左右,把补纸插进,然后在补纸上再粘纸,直至补纸和纸板厚度相同为止。

    整个过程骆天就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可是思路却很清晰,动作之快,就像是机器在进行修补一样,只不过二十分钟,书皮就修补完毕,骆天停下手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有如神降一般。

    书叶的修复,以“掏补”为主,即在不拆掉书皮和纸捻的情况下,把毛笔、补纸伸进书叶中间修补书叶上的破洞。选用的补纸要比书叶薄一点,四周用手撕出纸毛纤维,补纸与书叶相搭的碰接,然后按平时补书的方法用薄纸在补纸上再补一层,以降低补纸和书叶互相搭接处的厚度。

    由于书叶的修复方法和以往不同,压平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每次修补8…10叶左右的书叶,就要用宣纸夹进书叶之间,用压书板把书夹住,再加重物压平。待补过的书叶压平压干以后,再补其余的书叶。

    锤书也不能和平时一样,要把书皮打开,用压书板托住,然后再锤。每次只锤几叶,没有补过的地方不锤。当然,最好是把补书用纸选择好,这样不好的书叶就可以不用锤或少锤了。

    骆天越战越神勇,一旦思路打开,动作就没有停顿过,假如这时候有人在旁边观看,一定会被骆天的动作震惊到,几乎是一气呵成,骆天完工之后,看了看时间,今天不过是花了两个小时四十分钟,比起昨天的瓷器修复更要来得快,值得一提的是,古籍的修复比古瓷器更要精细,有很多注意事项。

    首先要登记书号、卷、册、书叶的数量。记录书籍破损部位、破损面积、破损数量。书皮、纸捻不拆的,用塑料纸衬进书叶中间,掏补修复。书皮脱落的,要注意保存书签、破损的碎片。纸捻已经断了的,要使用原来的锥眼拆换纸捻。纸捻粗细和锥眼大小要差不多,拉纸捻的时候不要用力,纸捻拉直即可。修补书皮,不要把纸板湿透,尽量少用水。装书皮时,浆糊稀稠要合适,涂抹要均匀,注意书背的平整。

    今天的两个小时四十分钟较昨天的三个小时更难得,骆天要的就是奇效,他立刻收拾一下,走出门去,骆天一走出去,就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骆天甚至听到了最近的评委的吸气声,骆天把修复成功的《赵城金藏》交到评委手上,六人互相对视,齐齐地摇摇头,这让骆天的一颗心沉到谷底,不会吧,自己犯了什么错?

    主评委付馆长突然发问:“你不介意我们加考一题吧?”

    “没有问题。”骆天说道:“请各位出题吧?”

    “你知不知道,我们博物馆是如何保存这些拓本碑帖的?”付馆长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骆天:“你不要紧张,这只是加试题,答不对也不会影响你的成绩。”

    骆天笑道:“好的,首先要制库房的温湿度,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往往是藏品损坏的主要原因,修复了的藏品备放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会继续损坏。采取调节措施,库房升温主要是用暖气。降温,可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降低库房湿度,降湿度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隔绝和减少湿度的来源。另一方面要排除库内已有的湿度。库房要密闭,地面有防潮层,房顶不漏雨,同时在库房管理中,加强对湿度的调节,才能取得降湿的效果。”

    付馆长惊讶道:“我几乎要以为你是我馆内的工作人员了,你太熟练了,还有吗?”

    “一些纸质和布帛的碑帖拓本,在光照下都是危险的。其中破坏性最大的是紫外线。光波越短,光作用的强度越大。它不仅使颜色褪变。还会使其机械强度降低。所以,库房和陈列室(展览厅)的灯光不要太强,摄影时最好加紫外光过滤片和降湿装置。严格调整光源与藏品的距离,要在可见光辐射及紫外线含量的允许范围内。在库房和陈列室采光中,消除光中的紫外线是主要的。为减少光线对藏品的破坏作用。藏品最好存放在无窗或设小窗的室内。有窗的库房应采取措施阻止光线直射。窗户较大、防光设备较差的库房和陈列室,应尽量把对光敏感的藏品放入柜中,避免阳光直射藏品,这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光作用。”

    骆天并不停,继续说道:“为了防止有害气体及灰尘对藏品的腐蚀和破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库房周围不应有工矿企业、垃圾堆、污水池。应在库房周围种植树木花草,搞好绿化,保持清洁的环境。密闭门窗。利用空调装置净化库房空气。保持库房清洁、清扫库房时最好用吸尘器。库房地面做防尘处理,藏品入库前先经除尘处理。库房保管员应穿清洁的工作服和拖鞋,以免将灰尘带入库内。”

    六名评委又再一次地对视,朱静之是古籍修复的专家,听骆天讲得非常有条理,兴奋不已:“原本我还担心骆天没有办法消化这么多的理论知识,没想到他很有一套,看,他把付馆长说得都目瞪口呆了,估计他手下的工作人员素质也没有骆天这么高的水度。”

    “自己人不夸自己人,你不懂吗?”黄立德其实也面露喜色,不过还是来打趣朱静之:“我能夸,你都不能夸,不然就是不要脸了。”

    “你……”朱静之无奈了:“今天心情好,我不和你计较。”

    赛场上,骆天还在侃侃而谈:“生霉、虫蛀、鼠咬都属于生物对藏品的损害。虫蛀及鼠咬容易被发现,可随时采取措施防护。霉菌的孢子很小,但它对藏品的危害并不低于虫蛀。为了做好防霉、防虫工作,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严禁已被害虫或霉菌感染而未经杀虫、灭菌处理的藏品入库。对已入库的藏品要经常检查,定期放杀虫、杀菌剂。对有虫屎、蛀蚀粉末等现象的藏品要及时做杀虫处理并隔离,以阻止蔓延。把库房和陈列室的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25c以下,以破坏霉菌和害虫的生长发育条件,保持库房清洁,空气流通。制做藏品柜的木料要干燥,并做好杀虫灭菌处理,以免感染藏品。

    “文物拓本搬运、提取过程中,取放不当失慎、包装不善或遇到剧烈震动都能使藏品受到损坏。工作人员在搬运藏品时,必须小心谨慎,轻拿轻放。最好将文物(博物馆的碑帖拓本列为文物)装入软囊匣,或做外套包装。如将一些珍贵的碑帖拓本出外展览或出国展览,绝对避免在雨雾、严寒、风沙的物修复的工作人员,应该经过专家培养训练、掌握修复文物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其实还有两点,一点就是要及时修复已经破损的拓本,再就可以采用碑帖拓本,一经名师装裱,能够长期保存,达数百年。同时,一经装裱,就觉得精神重振,面目一新。这些都是装裱艺术的可贵之处,也是保护文物的一项重要贡献。”骆天笑意盈盈地看着六位评委:“我的加试题答完了。”

    付馆长问他:“你有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古玩修复培训?”

    “没有,这些都是我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试验而来的。”骆天说道:“我购置了所有的工具,然后拿着自己收藏还有古玩店里的古玩进行反复地试验,在试验中吸收了不少知识。”

    “自学成才?”付馆长赞道:“我们的员工经过了专门的技术培训,可是也没有办法做到你这一点,你真是传说中的天才啊!!”

    一阵闪光亮一闪,骆天下意识地挡住自己的脸,然后朝闪光灯亮起的地方看过去,居然是《大玩家》的罗琳记者,看来她是收到消息赶过来了,罗琳冲骆天抿嘴一笑,挥了挥手上的相机:“骆天,摆一个漂亮的pose吧!”

    骆天一露嘴,摆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姿势,罗琳无奈地摇摇头,骆天这个人平常姿态更显自然,一让他做作地摆姿势,就变得别别扭扭了,付馆长说道:“好了,加试题结束了,看来有人要采访你,我们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

    第352章斗鱼

    第352章斗鱼

    骆天笑着离开,走到场地边上,罗琳兴奋地冲他招招手:“要不是我听说古玩修复大赛上出了一个很神奇的选手跑过来看看热闹,还真不知道是你,你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透出来?”

    “唉,还不是因为心里没底,要是太丢脸了怎么办?所以不动声色地来参加,万一失败了,我就偷偷摸摸地回去,对不对?”骆天的话让罗琳哈哈大笑:“真想不到我们的天才鉴定师还有这样狡猾的一面,太让我吃惊了,看来我明天的报导要改个醒目一点的标题了。”

    “喂,你可不要乱来啊。”骆天吓了一大跳。

    “放心吧,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怎么可能亲手毁掉你的形象呢?不过……”罗琳说道:“你还是要补给我一张照片才行,还要再给我一篇专访,想不到这一次,我能够亲眼见证天才修复师的诞生。”

    “专访没有问题,我现在提前完成了比赛,旁边就有一家咖啡厅,我们去那里吧。”骆天又转身向黄立德和朱静之打声招呼,就跟着罗琳去做专访。

    罗琳的到来是意外之喜,原本骆天正纠结着要不要打电话叫罗琳过来,又觉得太装b了,这种事情他有些做不来,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太好不过了。

    罗琳无非是追问骆天为什么会来参加古玩修复大赛,对于这个问题,骆天是有足够的动机的:“其实,我知道古玩修复的现状堪忧,所以我觉得假如我有可能挖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为什么不试一下呢,至少我能为古玩修复的队伍壮大一员。”

    “那么现在对结果感到满意吗?”罗琳意味深长地看着骆天,桌上依然是摆着录音笔:“你又成功地脱颖而出了。”

    “满意?”骆天摇了摇头:“假如是对我个人的成绩感到满意的话说得过去,但是我感到更多的是吃惊。”

    “吃惊,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能够参加到第二环修复比赛的人实在太少了,远远地低于我的预期。”骆天说得是真心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不过看到这种情况,还是吓了一大跳,国内的古玩修复的惨淡,超乎我的想象。”

    “那么你以后有意向从事古玩修复吗?”罗琳终于问到重点了。

    骆天重重地点头:“没错,我现在愈发有这个念头了,不过这要视我自己的能力而定,北方有一个品轩堂,朱静之老师是我的师父,我希望在南方也有一个‘品轩堂’,南北呼应,均能为古玩修复贡献出一份力。”骆天很巧妙地将朱静之是自己师父的事实讲了出来,这果然让罗琳又吃了一惊。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骆天:“你和朱老师什么时候成为师徒的?”

    “我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古墓开采的时候,就与朱老师结了缘,不过很可惜的是,之后我一直没有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点事来,惭愧了。”骆天很兴奋地看到罗琳脸上找到专访爆点的表情,明天这一段一定会出现在《大玩家》的页面上。

    罗琳连连赞叹:“刚才看到你修复的古籍,老实说,我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也不过如此了,你若是不进入古玩修复的领域,实在太可惜了。”

    “放心,我会寻找契机的。”骆天说完,知道这一次的访问差不多应该结束了。

    果然,罗琳收起了录音笔:“幸好我赶过来了,这又是我的独家报道,谢谢你了,骆天。”她站起来与骆天握手,嘴巴微开,骆天抢在她前面说道:“我知道,你要回去赶稿了。”

    罗琳不好意思地笑道:“是的,所以我先走一步,假如你还在北京,样刊我会送过来给你。”

    “谢谢。”目送罗琳离开,骆天的心情大好,如果原本是初晴,现在已经是全面放晴,罗琳就是自己的贵人,替自己拉响了第二炮,接下来的比赛,自己要更加加油了。

    骆天也离开这里,朝比赛场地走去,他老远就看到袁胖子在那里鼠目贼脑,鬼鬼祟祟地,骆天玩心大起,悄悄地走到袁胖子后面,然后重重地咳了一声,同时一巴掌拍到袁胖子背上厚厚的肉上!

    袁杰被吓了一大跳,面色惨白地转头过来,看到是骆天,一张脸又红得像抹了劣质的胭脂,讲话也变得结结巴巴起来:“你……你怎么在外边?”

    “我完成比赛了。”骆天简短地说道。

    袁杰有一个吞咽口水的动作,然后从嘴巴里吐出三个字来:“你丫的!”

    你丫的,这三个字骆天立刻理解成不好的意思,在北方,这三个字是不是骂人的?骆天不太了解,不过看袁杰脸上的不忿的表情,骆天有些不高兴了,昨天自己的见义勇为是错误的,这个死胖子!

    骆天不哼一声,无知的人他不想和他进行幼稚的搏奕,开脚就走,袁杰却一把扯住他,脸上又扭扭捏捏地:“那个,昨天晚上你送我回去,我爸有没有说什么?”

    “你这个没有出息的东西!”骆天当然记得,他嘴巴张了张,终于没有说出口:“没说什么,我送你回去,立刻就走了。”

    “哦。”袁杰闷闷地答应了一声。

    骆天问他:“没有其它的事情了?我先进去了。”

    袁杰不吭声,也跟在骆天的身后,像个跟屁虫似的,骆天突然间觉得他有些可怜了,他跑来找自己,居然是问他老爸有没有说他什么,想到那句刺耳的“没有出息的东西”,骆天真的有些同情他了,活在一个优秀的英俊的老爸的阴影下,真是够憋屈的,想到这里,骆天也不好再针对他了,任由他跟在自己屁股后面。

    进入到赛场,此时已经是十二点四十分了,其他人的还在继续奋战中,黄立德见骆天过来,拍拍他的肩:“这里面,也有品轩堂的徒弟。”

    “哦?”骆天看着朱静之,朱静之点头:“没错,算是我的大徒弟了,不过看样子,他是遇上难题了,能够进入到第二轮已经很不错了,输给你,他也算无话可说。”

    想不到会出现同门残杀的情形,朱静之也没有提前告诉自己,若是知道有同门师哥,自己不应该这么快出来,好歹要把这个差距缩小化,骆天在心底里叹了一口气,自己在出?(精彩小说推荐:

    ) ( 极品鉴定师 http://www.xshubao22.com/3/333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