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鉴定师 第 9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付馆长,所有的都在这里了吗?”骆天隐约有些失望。

    “是的。”付馆长有些无奈:“这与我们想象得有些出入。”

    “付馆长,能让我再去墓室里看看吗?”骆天说道:“还有,我想要那个飞天和我一起进去。”骆天总觉得不对劲。

    “好。”反正积水已经抽出,里面的东西差不多都运出来了,看看也无所谓。

    骆天立刻去找飞天,最后是在欧阳天的工作间里找到了他,两个人正笑着看铺在台上的古织物,这一会儿功夫,欧阳天的进展飞速,他已经开始修复缺失的部分了,见到骆天进来,问他:“怎么样了,有多少?”

    “不多。”骆天失望道:“我想再进去看看,希望飞天先生能和我一起进去。”

    飞天一愣:“你是在怀疑什么?”

    “我觉得刘去不可能只带着这些东西走人,就算料理他后事的人拿走了一部分,这点量……”骆天摇摇头:“不太可能,我就是觉得不可能。”

    “看不出来,你们父子俩都是凭直觉做事的人。”飞天来了兴趣:“好,老头子我今天心情好,再陪你进去一趟,免费的。”

    骆天和飞天又进去墓室里,里面的积水虽然抽干了,但是一地的稀泥,两人还是穿上了雨鞋,飞天指着已经四空的墓室:“你看清楚了,这里面已经空空荡荡的了,所有的机关都被我破了,你还要找什么?”

    “我也不知道。”骆天嘴里喃喃念着,他的手摸到石壁上,闭上了眼睛,冥想,冥想,古玩能够记录历史,墓室也能记录历史,骆天深信这一点,他眼前恍恍忽忽,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

    “你怎么了,骆天?”飞天正要去拍骆天,骆天突然转身过来,面对飞天,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飞天叔叔,我们有一个地方没有找过。”这里没有旁人,骆天改用了一个比较亲热的称呼。

    “哪里?”飞天脸上的神色并不好看,他自命为国内第一盗墓高手,自己双眼扫过的地方,不可能遗漏什么。

    骆天走到原来堆放石棺的地方,指着那里:“这下面有东西,我出去拿工具。”骆天快步出去找来一把铁锹,就在那里挖了起来,越挖越深,足足向下挖了一米多,铁锹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两者相击,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飞天面露惊讶:“有东西?”

    “这下应该没差了。”骆天扔掉铁锹,索性用手扒了起来,里面有一个大铁盒子,上面一把锁,骆天从来没有见过,飞天马上认了出来:“这是汉代的铁制三簧锁,结构多为长方体身横式挂锁,内置3…4簧,器长3。3…31厘米,在中国至少被使用了一千多年。”

    这个骆天还是知道的,中国锁具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锁是木制的,构造极为简单,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锁,没有防盗功能。中国的金属锁发明于汉代。宋代多为铁锁,而到了明清,铜锁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作为一种生活常用品,古锁记录了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些具有特别造型、雕刻花纹的锁具还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

    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殷商虽然已进入青铜时代,但铜主要用来制作大型饮器、食器和祭器,尚未用来制锁。其发展期为春秋战国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宋元时期。继殷商青铜时代之后,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考古证明,在这一时期人们大量的是使用铁锁、铜锁,还有银锁、鎏金锁等,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西周的青铜锁、东汉的金属锁,唐代的虾尾银锁和宋代的方身锁等,都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汉代的铁制三簧锁,在我国前后沿用了1000多年。其繁荣期为明清时期,各种质材的锁具同步发展,以铜锁、铁锁居多,工艺更加精巧,在开锁难度和外形制造上有很大创新。如明代的三色铜锁、清代的白鹤锁、密码锁、暗门锁、四开锁、倒拉锁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和文字造型的锁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的锁具结构复杂,设计巧妙,机关奇特,一般人很难打开。

    “糟了,这下要怎么开?”骆天左看右看,还在犹豫之中,飞天单手扯过去,一下子就把锁整个拉断了:“傻侄子,你认为经过几千年的腐蚀,它还有安全性可言吗?”

    锁被拉断了,铁箱子立刻被打开了,里面的东西让见过大世面的两人都微张了嘴巴,里面还有一股味道,骆天说道:“怎么像是香烛的味道,奇怪,这么久了,还能保留下来。”

    “古墓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要是以前,我还能带你见识见识,这种墓,其实不算什么的。”飞天翻动箱子里的东西:“这些东西我就不熟了,你来看。”

    “玉蟾蜍?”骆天拿起一件玉器来,这是一件玉制的蟾蜍,蟾蜍是一种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的动物,虽然它外表丑陋但却有美丽的传说。自古以来就有用“蟾宫折桂”来比喻考取进士,传说月宫中有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玉蟾蜍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可以避邪、招财,摆放玉蟾蜍的时候要头朝门。

    第364章美人盂

    第364章美人盂

    “这个东西我知道,现在不少有钱人买来摆风水阵。”飞天说道。

    “这一个不是拿来摆风水阵的,这个是盛水的容器。”骆天说着,拿着玉蟾蜍一倾倒,里面果然有液体流了出来,骆天说道:“《西京杂记》卷六里说:“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

    飞天听不来骆天文绉绉的话,摇摇头:“你别和我提这个,我只要知道这个玉蟾蜍是干什么用的就可以了,这是什么玉?”

    “青玉。”骆天将玉蟾蜍放回去,又继续查看里面的东西,随即拿出来一条玉龙来,这条玉龙有些怪,骆天的手弹在玉龙身上,听了听响,面色凝重了一下:“这东西得把所有人都叫来看一看才行。”

    付馆长没想到骆天重新走了一趟墓室,就有了新的发现,带人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这个铁箱子抬了出来,铁箱子不经水,早就布满了锈,付馆长扫了一眼里面的东西,脸上立刻顿住,只是喉咙里发出“呃”地一声响,骆天暗笑付馆长见多识广,居然也被震惊到了。

    众人将铁箱子搬到工作间,骆天这才把发现的过程大致说了一遍,无非是怀疑刘去不可能这么老实,所以四处挖了挖,不小心就挖到了而已,骆天在说的时候,飞天嘴角就这么一扯,一丝狡黠的笑就浮在了面上,这个骆天根本是一击即中,邪性地很,飞天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在地下摸索了二十年,什么情况没有见识过,所以他同时表示淡定,何况骆天还是欧阳天的儿子呢?

    骆天这才把那条玉龙拿了出来:“付馆长,我怀疑这条玉龙不一般,你们看,顶部龙的嘴部,分别有两个细小的孔眼。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出,孔眼的两边呈喇叭状,孔圆形状不规则,它很可能是传说中的龙吐水。”

    “龙吐水?”付馆长也知道这个野史中的传说,浑身又是一震,露出不可置信:“这不大可能吧。”说完了,有些后悔,有没有可能,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骆天已经去找容器装水来了,所有人围拢过来,这中间有人听说过“龙吐水”,也有人头一回听到这个名词,飞天去找欧阳天,把他也叫了过来,他有股子信心,他相信骆天说的,这条玉龙就是龙吐水。

    骆天问旁边的农家借了一个脸盆,打上一盆井水,这里地下水源丰富,所以当地的农民都开井取水用,井水很清澈,骆天端着这么一盆清澈的井水,快步跑回来,路上也没有洒上几滴,完了,就把玉龙拿了起来,小心翼翼地丢进了盆里……

    五秒钟,这五秒钟对于骆天来说很漫长,玉龙在水里上下飘浮,恍如一条龙正在水中破浪前进,付馆长出声置疑:“这……”

    只是吐露了一个字,旁边的人就叫了起来:“快看!”

    那条龙玉在水里上下翻腾几秒钟后,从龙的嘴部喷出两股水柱来!所有人被这奇异的一幕给震惊了,那条龙不停地喷出水柱,犹如活的一样,骆天注意到,喷出水柱的地方就是发现有两个细小的孔眼的地方,他深吸了一口气,自己的直觉果然没有错。

    “哇!”所有人兴奋不已,付馆长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又重新戴上,仔细地看了一次:“太不可思议了,请你来,果然是对的!”

    就凭这一条龙吐水,区区三十万的顾问费算什么?更何况出这三十万的还是修复比赛的赞助商?

    骆天呵呵一笑:“我只是发现这条龙是空心的,又发现有两个小孔,突发奇想,反正试一下又不犯法,没想到还真是龙吐水,这条玉龙的工艺和龙的形状是战国时期所有,这龙吐水很有可能是广川王盗得来的。”

    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付馆长道:“我们看看除了玉蟾蜍、龙吐水,还会有什么奇珍异宝?”

    马上有工作人员戴上手套将铁箱里的异宝清理了出来,一一地清理干净,摆在铺着柔软的棉布上面,里面的一把剑吸引了骆天的注意力,他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整把剑泛发着柔和的绿光,上面清晰显示着年代,他脱口而出:“战国时期的名剑——雌雄剑!不,这一把确切地说,是雄剑!”

    “你是说这把剑是传说中的那一把?”付馆长又震惊了,今天他已经看到不少惊喜,偏偏这惊喜还是一浪接一浪地袭来。

    “没错,传说当时吴国有一对名叫干将、莫邪的夫妇会造宝剑,名扬天下。吴王阖庐让他们为自己造一把宝剑。他们找来最好的材料,可在冶炼时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次次都失败了。干将知道,如果不能按时交出宝剑,就会被吴王处死,非常着急。莫邪听说,要造出神妙的东西,必须作出重大的牺牲,为了使自己的丈夫免遭杀害,她毅然跳进熊熊的炉火之中,用自己的血来祭剑。两把光芒四射、锋利无比的宝剑终于造出来了。干将为纪念妻子,将两把宝剑命名为干将、莫邪,这就是有名的“雌雄剑”。干将知道吴王是个凶残暴戾的人,自己去献剑一定不会活着回来,就把雄剑留给儿子,只把雌剑献给吴王。果然,吴王借口干将过了期,把干将处死了。后来,干将、莫邪的儿子长大了,拿着父亲留下的雄剑杀了吴王,为父母报了仇。”骆天说道:“这一把就是雄剑!”

    这个论断实在是太大胆了,骆天注意到欧阳天冲自己眨了一下眼睛,或许儿子能够靠触摸这把剑知道这把剑的来历,可是在文物界,和法治界一样,是讲究证据的,话不能说得太满了。

    骆天经欧阳天一提醒,赶紧给自己垫一条后路:“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猜测,这把剑是战国时期的无疑,从剑型大小,还有上面的纹饰都可以判定,能让刘去当作至宝,死了也要藏起来,肯定不一般,不过认定的工作就要交给博物馆了。”

    “不错,不错,我们会联系各方面的技术能量,尽早地确认这一点的。”付馆长看着骆天的眼神已经很不一般了,他早就听说过骆天是个奇人,今天是见识到了,付馆长此时的想法是,如何让这位奇人为自己所用呢?

    骆天浑然不知付馆长的想法,他的眼光又被一件异宝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件函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封,眼前的自然是古代的信封了,要说信封么,再值钱也值不到哪里去,可是这件东西能够被刘去与龙吐水放在一起,自然有些特别之处了。

    “这是双鲤鱼。”付馆长也看出来了。

    汉以前,“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它是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的,中间夹着书信。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汉代文书以简牍为主,简牍由竹木制成,长度大约为汉尺l尺。为防散乱、泄密,将简两块对合,文字向里,外面结绳处加上封泥。到汉末,个别书信已有用纸的。后来,信封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明、清代的信封和现代的信封大体相同,但写法不同,信封的正反面都写字,而且由于写信的对象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

    和西方一些国家比较,中国使用信封较早。1696年5月16日英国人詹姆斯奥吉尔维第一次用信封装上信寄给内务部长是西方最早的信封,现保存在英国公文书局。

    “这是秦朝时期的‘双鲤鱼’,中间是木板,它贵在鱼形木板上裹了犀牛皮。”骆天说道:“中国古代完全是有犀牛的,这个毋庸置疑,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作品《九歌。国殇》中写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这里说的犀甲就是指犀牛皮制的铠甲。中国古代存在两种犀牛,犀:双角犀牛、兕:独角犀牛,最好的皮甲以兕皮为原料,大独角犀为犀牛中体型最大者,我只听说过用犀牛皮做盔甲的,还真没有见过有人拿犀牛皮做信封,而且还是秦朝的信封。”

    “看来就是因为罕见,所以刘去才来了兴趣,这个刘去盗墓一方面是为了财富,另外一方面纯属猎奇。”欧阳天插话进来,其他人表示赞同,欧阳天又说道:“犀牛皮本身就非常坚韧,鞣制以后完全可以超过普通牛皮的性能而同样轻便,只是犀牛的分布和数量决定这种皮甲的珍贵性,不知道用犀牛皮做信封的这位仁兄是谁,实在是可惜了。”

    “这个只用问刘去了,他是从哪里弄来的。”飞天干瘦的脸上挤出一个诡异的笑容来:“不如试试招魂大法?反正刘去的尸体在这里。”

    所有人打了一个哆嗦,一律无视这个建议,付馆长更是皱起眉头:“飞天,你都一大把年纪了,不要吓唬这些年轻人。”

    “谁让现在的年轻人胆子小?”飞天耸了一下肩,不过还是闭上了嘴巴。

    骆天继续研究着剩下来的东西,同时说道:“刘去被贬,家产应该被抄了不少,这些应该是他费尽心思保留下来的,选的都是最离奇最珍贵的,想他平时猖狂,想不到也有被人挖坟暴尸的一天,你们看……”

    骆天举起一个玉痰盂,这是盛痰用的器皿,多为低矮的圆形、敞口容器。现代的痰盂多用搪瓷、塑料等材料制成,骆天手上拿的这一个是纯白玉制成的:“这个不会是从魏襄王墓里盗来的那一个吧?”

    第365章夜战

    第365章夜战

    据《太平广记》的记载,魏襄王墓是用带纹理的石料做成的外椁,高八尺,宽窄能容纳三十人,用手触摸,光滑如新。外椁中间有石床,石屏风,刘去看到的时候,依然摆放周正。但是棺柩和陪葬的珍宝全部不见踪影,只是床上还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提到这把剑,所有人都有种感觉,刚才那把雄剑,难道也是从魏襄王墓里盗出来的?

    欧阳天说道:“看到这个痰盂,我倒是想到了美人盂。”

    “呃,你不会说的是明朝那个变态的美人盂吧?”骆天一想起来,就觉得恶心,这引起了小陈的关心:“什么美人盂,说说嘛。”

    “你不是学考古的吗?这个不知道?”骆天故意将他一军。

    偏偏小陈也不恼火:“我是学考古的,所以我会清理古玩啊,可是底子哪有你们这些前辈深厚呢,我这不是在向你们请教吗?”

    “明朝的宦官阉党无休无止地搜刮民财,由于这些人都是没有子孙的绝户,所以挥霍受用起来变本加厉,格外丧心病狂,为了满足他们畸形病态的精神需求,发明出了许多穷奢极欲的享乐方式,美人盂便是其中之一。”骆天问小陈,脸上带着玩味的笑:“你确定你要继续听下去,等会儿吃不下饭,可不要怪我。”

    “听。”小陈毫不犹豫地说道:“搞不好是个活色生香的故事呢。”付馆长与欧阳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活色生香?才怪!

    “何为美人盂?顾名思义,这是一件用活人做的痰盂。从使钱买来的奴卑中,选那年轻貌美的,令她终日跪在房中伺候,什么时候听主子一咳嗽,美人立刻张开樱桃小口,接住从主子嘴里吐出去的浓痰,强忍着恶心咽进肚里,这就叫美人盂。当时的豪族富户对此举争相效仿,谁家权势熏天财大气粗,谁家就要摆个活生生的美人做盂,那美人盂越是光鲜漂亮,越能显得主人身份显赫,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阉党失势,才逐渐废除。”

    骆天讲完了,小陈立刻转过身去,喉咙里一阵干咳,却什么也咳不出来,完了,转过头来看着骆天:“糟了,等下真吃不下饭了。”

    铁箱里的东西只剩下了一件,一面金背铁镜,金背铁镜较罕见。此镜金色灿烂,纹饰较一般规矩镜尤为精致复杂。直径20。5厘米,金背直径15厘米。镜系铁质,斜缘宽边,内镶金片。纹饰用模压成,线条挺劲流畅。花瓣复萼钮。钮座围以方格,格内十二乳和十二辰铭,相间排列。方格外饰以“t、l、v”形规矩纹、八乳、四神和人物等图案,外缘为汉代流行的云纹。

    汉代用铁制成的器物,包括各种农具、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各地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多有出土。按制造方法不同,可分锻件和铸件两大类,分别以块炼铁和生铁作材料。由于冶炼技术进步,许多锻件和铸件已达到钢的标准。

    铁制生活用具有鼎、炉、釜等容器和炊器,还有带钩、镊子、火钳、剪刀、厨刀,以及钓鱼钩和缝衣针等等。铁釜的广泛使用,为炊事提供了方便,在河南省南阳瓦房庄发现的一件大铁锅,直径达2米左右,可能是煮盐用的。厨刀从别的各种刀类中分化出来,专门按庖厨的需要而制造。汉代的剪刀,和世界各地初期的剪刀一样,是用一根两端具有锋刃的铁条弯曲而成,利用钢铁的弹性而操作。铁制的缝衣针,不仅用于缝制衣物,而且在刺绣方面显示了优越性。度量用的尺子,也有许多是铁制的,其刻度和花纹有的用金丝镶嵌。

    这其中还包括有铁镜,“奇怪,这一面铁镜虽然精致复杂,可是达不到让刘去精心收藏的程度吧?”飞天率先提出了疑问。

    骆天心中也有一些怀疑,所以再一次仔细查看这面铁镜,此时已经是黄昏,太阳正慢慢西行,骆天一时兴起,抬起铁镜对着阳光,只见整面铁镜笼罩在金黄色的光茫之中,与此同时,镜面上一道金色的光照在墙上,小陈的手哆嗦着指向墙上:“你们看,光里有东西!”

    墙上的光晕中,出现了一只鸟的阴影,正上下跳跃着,好像被困在其中,它扑愣着翅膀,就像是无声电影一样,这奇异的一景持续了大约两分钟,随着太阳光线的转移,消失了……

    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还是骆天打破了沉默:“这应该就是汉朝透光镜的原理了……”骆天又摇头:“不过,透光镜是出现在汉中晚期的,这又有一点冲突了,而且这面镜子比起透光镜来,还要胜上一筹,不知道刘去从哪里弄来的。”

    飞天的嘴巴动了一动,还没有说出口,所有人都异口同声道:“问刘去!”

    欧阳天看着骆天手紧紧地握着铁镜,面部表情凝重,知道骆天正在使用异能,想看清楚这铁镜的来历,他希望儿子不要太冲动,看到什么,要有选择性地讲出来,选择有说服力的内容讲出来,现代人的接受能力不是都像自己这么超前的。

    骆天的手松开了铁镜,他站了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好饿啊。”

    付馆长吓了一跳,看了看时间,原来所有人的自来了之后就没有进过食,一直忙碌工作到现在,他有些惭愧:“真是不好意思,我居然把这事给忘了,怪我,怪我,我这就去安排。”

    付馆长带着他的助理走了出去,飞天咋了咋舌:“真不知道这山窝窝里有什么好吃的。”这话引来一阵附和。

    欧阳天摇摇头:“你们错了,湖北的山间美味才叫好吃,等等吧,一会儿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大约半小时后,付馆长带着笑意过来了:“走吧,吃大餐去!原来杨局长都准备好了。”杨局长就是地方上的文物局局长,刚才骆天见了一面,长得像个弥勒佛似的,说着一口浓浓湖北腔的普通话。

    来到附近农家的院子里,已经准备好了两大桌饭菜,杨局长笑眯眯地替大家介绍:“大家远从北京过来,我们准备了地道的地方美食招待大家,不贵重,但是代表我们的一番心意,多谢大家帮忙。”

    大家忙着朝饭桌上看过去,虽然是农家小菜,可是有荤有素,摆了满满地一桌子,杨局长介绍道:“这是凉拌香菜,我们又叫它盐须,这个呢,是凉拌野葱,又叫沙葱、麦葱、山葱。茎细而大,吃起来很香,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长。生长在沙地的叫沙葱。生长在水泽里的叫水葱。野葱开白花,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野葱味辛,性温,无毒。长期食用可以强智益胆气。将野葱煮水浸泡或捣碎外敷在局部,主治各种山中毒物刺伤,山中溪水的沙虱,及箭伤等毒。”

    有几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窃窃私语起来,显然是觉得杨局长言过其实了,但飞天强力佐证:“没错。”连飞天都认证,那就无话可说了。

    “这个我认识,豆腐乳!”小陈说道:“看上去和平时吃的不大一样啊。”

    那家农户的主人说道:“这是我们自制的,纯天然的豆制品。”

    “这个又是什么?”那位年长的女工作人员问道,她指的是一盘豆子,杨局长说道:“这是水豆鼓,以大豆,一般是黄豆或黑豆蒸煮发酵后加入姜丝、辣椒面等香辣料腌渍而成。不知道你们吃不吃得惯。”

    接下来的菜色有一道香气扑鼻,是野山鸡炖磨菇,纯天然的美食,味道就是格外地不一样,两桌上各放了一锅,份量十足,也没有加很多额外的佐料,完全原汁原味地,众人也不去研究上面还有什么菜了,迫不及待地坐上桌子,拿起了筷子,准备大快朵颐。

    杨局长始终不忘强调一点:“这是他们去山里打的野山鸡,磨菇也是自家种的,就种在山里面,你们在大城市里,一定很少吃到这个,多吃点,今天煮得多,吃完了,还有呢!”

    骆天在乎的是那一盘炸小鱼,这鱼一定是溪里面的,夹起一条来,香脆又不腥,好吃到了极点:“要是在这里开农家乐,生意肯定很好。”

    那农户的男主人笑呵呵地说道:“现在托着有这个古墓的福,我们正有这个打算呢,所以今天让你们先尝尝味儿,提点意见。”

    都说湖北人聪明如九头鸟,骆天这下子是见识到了,很懂得开发商机啊。

    两桌的饭菜被席卷一空,此时夜色已经压了下来,本来就是山里的村子,住得零散,这样一来,周遭就显得格外地沉阴,还有那么一丝——阴森。

    大家伙儿趁着还没有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赶紧撤回去,守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就在原地吃着送过去的饭,见其他人还没有回来,心里都有些发颤,大深山地,就怕出点啥怪事儿,听到一阵喧哗声,都松了一口气。

    回来后,就着灯光,大家做了暂时的收尾工作,骆天尾随欧阳天去到他的工作间里,那里还在进行着古服饰的清理修复工作,欧阳天并没有休息的意思,骆天索性与他一起完成剩下的工作,飞天喝了一点地方上的粮食酒,早早地休息去了。

    虽然这里没有其他人,骆天依然谨慎地叫欧阳天曾老板:“曾老板,进展得怎么样了,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替我把所有衣服拿出来,然后一件一件地拼好,包括碎片,全部摆放在一起。”欧阳天说道:“你知道西汉时期的服饰特征吗?”

    “知道的,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

    第366章挑明

    第366章挑明

    “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骆天一口气说完:“这些在鲜于枢的手记上都有记载。”

    “没错,不过还要知道那个朝代的穿衣风格,还有印象吗?”

    “记得,汉代着衣一共是有七个特点,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宽为一尺二寸。衫无袖。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骆天看到欧阳天脸上露出微笑,说道:“鲜于枢的手记我有认真地研究过,现在相信了吗?”

    “嗯,的确很用功,要完成古衣修复,就必须了解那一朝代的服饰特征。”欧阳天叹口气:“清理干净了,现在需要修复了。”欧阳天边说边走向门口,把门和窗都关得严严实实。

    骆天知道,有不同寻常的事情要发生了,欧阳天走到一件曲裾禅衣前,手指伸向破损的位置,手指间一道白光闪现,破损的地方慢慢地,就像有些伤口会自我愈合一样……

    “太神奇了。”骆天刚想大声说话,马上又将音量压低下去:“这也是碎片的力量吗?”

    “没错,你也可以做到,不过,做修复,除非不可能复原,否则不要轻易动用异能。”欧阳天说道:“最好还是要做到有理有据,说服他人,有些特殊情况,你自己就看着办了,就像现在,我只是给你示范一下。”

    骆天想到了上次瓷器修复时,碎片自己靠拢的情景,应该就是一回事了,这让骆天对开办古玩修复公司更有信心了:“我明白,合理利用异能。”

    “是的。”欧阳天点头:“还有,要抓住这一次的机会。”

    “是的,我发现付馆长现在对我的能力已经很相信了,我想趁机用一纸合同达成与博物馆的合作。”骆天的想法让欧阳天大吃一惊,儿子的经营头脑比自己要强太多了:“你说的是什么合同?”

    骆天笑道:“其实很简单,博物馆若是有无法修复的古玩,我可以接受委托,以合理的价格替他们进行修复,如此而已。”

    欧阳天明白了,他点头:“好主意,这个世界上没有你不能修复的古玩,这就是你的强基,合理应用,打开一片天地,好了,接下来的事情你接手吧。”

    骆天一愣,马上明白了,老爸这是要助自己一臂之力啊,这样明天自己在付馆长面前又能露一手了。

    骆天只睡了四个小时,他躺在了古织物的修复间里,听到耳边传来鸡啼声,才一个激灵地坐了起来,身上盖了一件薄毯子,老爸的人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还有说笑的声音,是付馆长和老爸,付馆长推门进来,脸上的表情无比震惊:“骆天,这些都是你做的?”

    “我只是负责了一部分……”

    骆天的话还没有说完,欧阳天就说道:“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骆天来帮帮忙,真没有想到,他对古织物的修复如此精通。”

    “太了不起了,古织物修复可不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你一个人一个晚上就完成了一半,这是神速啊,而且……”付馆长小心翼翼地摸着修复的漏洞:“修复得极其完美,你鉴定修复兼备,这,实在是鬼才了。”

    “付馆长,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与他合作,据我所知,博物馆每年要处理大量的古玩修复工作,可是这方面的人才非常有限……”欧阳天趁机进行引导。

    “你是说我们可以与骆天合作,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付馆长是聪明人,一点即通:“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骆天,你意向如何?”

    和博物馆合作,骆天看得很清楚,要想从他们那里赚大钱是不可能的,最主要是借这个机会打开自己的知名度和局面,想想看,自己是和国家博物馆合作的修复第一人,这个名头响不响亮?骆天假装考虑了一下:“可是我现在还没有成立自己的修复公司,我想以公司的名义来与博物馆进行合作,我需要一点时间……”

    “这个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等。”付馆长痛快地说道:“你要让我去哪里再找第二个像你一样的人才?等你的公司注册好,我们随时可以签合同,到时候再谈细节,怎么样?”

    骆天点头:“当然好了,我求之不得。”

    “好,好,好,先去吃早餐,完了继续工作,有你们的帮忙,这一次我们的工作会提早完成的。”付馆长心情大好。

    骆天与欧阳天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吃完早餐,各人分工开始,各干各的事情,不过一天,就将所有工作完成了七七八八,就飞天一个人闲着,他一个人跑去爬山,完了,居然空手抓了两只野鸡回来,惹得大家兴奋不已,又问那家农民要了一些野菌子,让他们给加工一下,这次的工作就成了大家来山间野餐一样。

    那个叫小陈的不时围着骆天转一下,听听骆天掰乎几句就很满足的样子,骆天抓紧时间和欧阳天将剩下来的工作完成,终于松了一大口气,完事了,两人也跑进深山里转悠转悠,还别说,山里的空气就是不一样,两人找到一条小溪,坐在石头上,看着附近的风景,好不惬意。

    欧阳天犹疑了一下,突然问道:“最近有和你妈联系吗?”

    “有啊。”骆天心里一动:“最近因为珠宝公司的事情,有请妈帮忙,替我找一瓶葡萄酒,劳烦了她一下,听起来,她在英国过得不错,嫁的男人是世界前三的零售业巨头,又有一个还不错的继子,拿她当亲妈似的,也算是圆满了。”

    “哼。”欧阳天闷哼一声:“再亲也不是自己亲生的。”

    “老爸,说实话吧,你是不是还对我妈有啥想法?”骆天突然想起来程东阳来:“那个程东阳,你认识吗?”

    欧阳天的脸色一变:“你什么时候和他扯上关系了?”

    “这个说来话长,大概是在开掘高陵的时候认识的。”骆天笑嘻嘻地说道:“真是想不到啊,他险些成为我的老爸……”

    欧阳天一巴掌拍到骆天的嘴上:“少胡说八道,一直以来都是他单恋,俏君从头至尾就没有喜欢过他,她的心里就只有我……”

    “可是爸的心里还有古玩,妈觉得她还比不过你的那些藏品,是不是?”骆天叹了一口气:“我是个成年人了,也经历了感情的伤痛,明白我妈的感觉,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希望对方心里满满的都是自己,假如发现那个空间里还有其它的东西,又超过了自己的份量,是哪一个女人都不愿意接受的。”

    “是啊,可惜这个道理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明白,这也是我变换藏品的原因。”欧阳天生出无限感慨:“好了,不说这个话题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爸,是你给飞天出的主意,让救了自己一命,你是怎么和飞天认识的?”

    “说来话长,飞天真是一位奇人,可惜啊,出生草莽,也没有什么好的机会正入到正规单位,走了一条邪路,可是这人重义气,有本领,我和他是在古玩市场上认识的,兴趣相投,我喜欢听他讲一些盗墓的离奇故事,他需要从我这里补充古玩知识,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我这人也不是势利的人,不是看对方的身家地位去交往朋友的,所以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这一点也是让我为其他人所不容的地方,飞天是打算金盆洗手的,在我的说服下,他准备将来开一家古玩店,够养活自己就行了,可是他最后一次盗墓,就栽了,被公安逮住了。”欧阳天闭上了眼睛:“他吃了不少苦头,我也想了不少办法帮他,可是都没有用,我们都以为没有机会了,直到我看到那篇报导,灵机一动,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试一试,没想到还真成了,飞天从死刑改到了死缓,然后又成了无期徒刑,最后虽然减了刑,不过还是在里面受了不少罪,他刚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在我家里住了一个多月,然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也算是死里逃生,有新的生活了。”

    这一段往事对于骆天来说,像听天书一样,老爸的过去实在是太精彩了,绝对不亚于自己的经历,时间不早了,山间有些凉,骆天仿佛闻到了传来的鸡汤的香味,欧阳天也站了起来:“走,回去吃饭,看这样子,明天我们就可以撤了。”

    果然是可以撤了,经历了山中的最后一夜,博物馆的博助工作正式移交给地方文物局,可以功成身退了,次日一早,众人就又坐上了去机场的巴士,骆天与欧阳天返回南方,付馆长一行人回北京。

    去北京的航班先行飞走,没有了其他人,父子俩终于可以无所禁忌地进行交流了,在等待登机的时候,两人又商量起筹办修复公司的事情来,险些误了班机,上了飞机,两人入座,过道那边座位上的人抬起头来:“喂!”

    欧阳天一侧头,真心吓了一跳:“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坐在座位上的正是飞天,矮小的身子窝在座位上一点也不显眼,所以父子两走过来的时候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没有存在感对于盗墓大盗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飞天并不介意自己被爷俩给无视了,他早就习惯了。

    飞天得意地笑道:“你不是说欢迎我到南方找你,我懒得再折腾,所以直接跟你过去得了,临时改签了机票,运气好,居然还有位置。”

    “你这个老小子,永远出其不意。正好,没有刚才那帮人碍事?(精彩小说推荐:

    ) ( 极品鉴定师 http://www.xshubao22.com/3/333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