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鉴定师 第 11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担?br />

    就在此时,骆天看到坐在前排的伦特先生站了起来,快步地朝后台走去,骆天有种感觉,现场一定有什么不正常的因素在流动着,看骆天的表情这么深刻,鲁泰安问道:“怎么了,这件拍品难道是假的?”

    “不,不是,是成交价有点太虚高了。”骆天说道:“我觉得不太正常。”

    就在此时,骆天看到有工作人员走进了会场,他们尽量放慢了脚步,静静地在会场走动着,像是在搜索着什么目标,大约五分钟后,有六名竞拍者被带了出去,进入到索斯比的后台,伦特先生正黑着一张脸等在那里,骆天说道:“师父,我过去一下,马上就回来。”

    骆天叫上坐在前面几排上的洪洛一起朝后台走去,近了,听到伦特先生低沉的声音:“几位,你们这样的行为会让你们付出代价的,你们刻意抬高价格,可是最终不会付款,造成我们的拍品流拍,对不对,每一年这样的人我都撞上不少,我从来不会容忍有人在我眼皮子底下这么干,我只需要环顾一周,就能知道你们是一伙的。”

    原来是这样!这些人抬高价格,让清楚这件拍品价值的人望而却步,然后他们自己人得手,却最终不会付款,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造成索斯比拍卖会多件拍品流拍,来破坏索斯比的名声,看伦特先生的样子,他是彻底被惹恼了,骆天现在才知道伦特先生的厉害之处了,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发现这一迹象,并且快速地揪出这个团伙的。

    伦特先生看到了骆天,骆天见伦特先生十分有余的样子,只是笑笑就带着洪洛离开,洪洛好奇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骆天解释了一下这些人的作为,洪洛摇摇头:“这肯定是同行所为的了?”

    “不,还有一种可能。”骆天说道:“用这种方式向拍卖公司勒索,尤其像索斯比这样的公司,拍品流拍是他们一直避免出现的情况。”

    “这也算是生财有道?”洪洛张大了嘴巴:“原来勒索也可以分为这么多种?”

    骆天拍拍他的肩膀:“人要做想坏事,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好了,这里交给伦特先生,我们回去吧,好戏还在后面呢。”

    第445章香玉

    第445章香玉

    现在的好戏是一块状元匾,红底金字,正面写有状元及第四个大字。两边还写有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一甲第一名、臣某某某的字样,这是状元及第的那位状元郎的名字了。

    说到这状元匾,骆天免不了给洪洛进行一番解释,古时候的这种科举制度十分严格和繁琐,从童生到状元要经过数十次的具体考试。据史料记载,很多考生获取功名时,甚至都已年过七旬了。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他从19岁开始童试,一直考到70岁,最终没有得到举人称号,举人的称号都没有拿到,要想考到状元不知道何年何月了,可是没考上其实也并不代表你没有才华,连个举人也没有捞到的蒲松龄,人家还有一部传世作品《聊斋世异》了,比起n多举人来,要强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在封建社会的时候,那得中功名与新婚洞房之喜是同等地位的,特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那就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最高一级的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可见其重要性了。

    这状元匾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官府制造的,另外一种是私人做的,这一幅状元匾是官方出品,价值自然比私人制造的要高上不少了。

    “你猜是多少钱成交?”洪洛问骆天,这个时候,因为骆天的旁边有人离场,所以洪洛也跑过来与他和鲁泰安坐在一起了。

    “人民币还是美元计啊?”

    “当然是人民币啊。”洪洛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们不都是中国人嘛。”

    “我可记得你不是中国公民,你没有中国国籍。”骆天想了一下说道:“基于科考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五十万,超出五十万我个人不会参加拍卖了。”

    骆天的话音刚落,坐在他们前面一排的一位女士回头望了骆天一眼,然后是欣喜若狂的样子,骆天有些懊恼地看了洪洛一眼,不过也怪自己,这种场合自己怎么可以说出这种引导竞拍者的话来,而且自己还是索斯比的人!!

    骆天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对洪洛说道:“价格我不可能再说了,刚才我已经犯规了。”

    追逐这一块状元牌匾的果然是中国人,最终竞拍得手的也是中国人,不过成交价格远远超出了骆天的估价,这就是拍卖会的特色了,影响价格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接下来上场的是一件翡翠器,壶的造型是用一整块玉料雕成的瓜棱形,壶把巧雕为瓜蔓,壶盖为瓜蒂。壶身上雕有昆虫和瓜叶,颜色为墨绿色,这是一件清代末年到二十世纪初期的翡翠壶,壶身呢是瓜棱状,壶嘴、壶盖以及把手,就是南瓜的枝蔓和花叶,并且点缀有昆虫,这个设计还是比较巧妙的,而且雕工也不错,在它的壶底有一些磨损的痕迹,说明它的时代已经比较久远了,色调是从墨绿到墨色,从上面看是墨绿色,比较鲜艳,有的地方的绿色还是非常好的,壶底是墨色,整个显得既清新漂亮,又比较稳重,这是一种俏色的雕法,这正是前一晚鲁泰安所提到的俏色。

    鲁泰安扯了了下骆天,耳语了一下,大意是他想拍下这一件翡翠器来,不过他的钱不是很多,今天凡是入场的都有叫价的机会,鲁泰安手上也有叫价牌,只是一次也没有举过,见师父喜欢这件翡翠壶,骆天当然支持,当下表示钱不是问题,让鲁泰安放心地叫价,不过也要讲究战术,骆天环顾四周,看到杰克也很有兴趣的样子,立刻头有些大了,杰克的家底子自己还不清楚吗?

    正好这个时候,杰克回头看骆天,骆天灵机一动,对他比划了一个手势,指着那个翡翠器,又指了指鲁泰安,杰克似乎明白过来了,了解地一笑,就在骆天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叫价开始了,大大出乎骆天意料的是,本以为了解了的杰克一开始就举了牌叫价,差点没晕死骆天,果然刚才是鸡同鸭讲,完全没有讲到点子上去。

    这时候,杰克突然回头冲骆天笑了一下,耸耸肩,骆天这才明白,这小子是在逗自己玩呢,不过骆天并不打算马上叫价,要观察观察一下价格的走向再说,几轮下来,骆天发现,现在对这号拍品感兴趣的其实就两个人,一个是一位中东的竞拍者,还有一个是台湾的竞拍者,这两人的争夺十分激烈,几回合下来,光靠这两个人就将拍卖的价格哄高了一倍多,看得鲁泰安是连连咋舌。

    突然,鲁泰安说道:“骆天,这一件翡翠壶我不要了,这不是拿我当傻子吗?”

    “别呀,师父,这不是才刚开始的吗?”骆天已经打定主意,要把这一件翡翠壶拍下来送给师父当礼物。

    “骆天,你若是送我这件东西,我宁愿你去鬼市捡个漏送我,这实在是……”鲁泰安毕竟是老派人士,十分看不来拍卖会这作派:“我今天就看看热闹就行了,这东西你要是拍下来,我就打爆你的头,不信,你试试?”

    洪洛吐了吐舌头,放低声音说道:“骆天,你这师父脾气可真够爆的。”

    看鲁泰安说得一本正经,骆天知道他是真动气了,只有作罢,心里想着回头去东京的古玩交易市场玩玩,捡两件东西回来给师父,于是就说道:“好,师父,今天我不拍了,其实这拍卖就是一个市场行为,不用太在意,您看看热闹就成。”

    “唉……”鲁泰安叹了一口气:“这什么市场行为,我是没有办法接受了,一万块的东西给整成了十万,十万的给整成了百万。”

    骆天心里说道,要不然大家整天都叨唠着一个“上升空间”呢?这今天就是正在“上升”中啊,现在大家都一股脑儿地钻入到古玩圈来,为了还不就是投资,这份投资比起什么股票基金来,似乎很来得值一些,其实真正懂行的又有几个??

    骆天安抚完师父,继续看戏,这折腾了这么久了,拍卖会差不多要到尾声了,现在已经没有几件拍品了。

    现在上来的是一块香玉,这香玉看上去不过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颜色是红褐色,但骆天知道,一旦走近这块石块,就能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而且这块石头的香味还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一块汉中所产的香石,这种石头在自然界是非常罕见,非常宝贵的。地质工作者曾经在花草繁茂的深山中找到一些岩石,它们散发着不同程度的香气。经过红外光谱分析人们发现,在这些岩石中存在着一些有机物的成分,有机物多的香气就浓,少的香气就淡了。研究证实,香味是带有香料的物质经过长期侵入岩石后产生的。这说明,香味的分布不仅与岩石周围花草的种类有关,而且还依赖于岩石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经过对一些岩石的检测发现,这种黄绿色的蛇纹石具有较强的吸附香料物质的能力。所以一旦外界条件具备它极有可能成为香石,但是吸附香气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尚不得而知。

    香石的香味会有一定的间断性,如果想让它更香一些,可以把它泡在酒精里,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因此香味会马上挥发,闻上去就会更香了,还有就是颜色越深的香石,香味就越浓,产地很唯一,只有汉中的米仓山有这种香石。在古玩市场,香石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接下来上来的这一件,其实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亚洲精品,因为它本来是俄罗斯的出产,只是在日本出现,所以被当作日本的精品送来参加拍卖了,这是一件珠宝器。

    这条腰带表面装饰着用鎏金银丝制作的纹饰图案,上面还镶嵌了24颗天蓝色石料。腰带背面印着一个人的头像和“84”的字样。

    在俄罗斯,除了银质货币外,银制的日用器物被当地的王公贵族和宗教上层人士普遍使用。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贵金属,银器是最普遍、也是最多的,它不仅可以制作成生活用品,还可以用来装饰器物或者服饰用品。直到十九世纪以后,银器开始成为一种商品,但也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才用得起。现在银器制作工艺已经相当精湛,使用权也早已不再被贵族所独揽,可是银器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依然是比较贵重的选择。

    这条银带呀,它一共有八块带板,前面还有一个带扣,一起一共是九块,中间用这个活的销把它连接起来,转折很自如,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它在中间的部位凸起来盛开的这种菊花的样式,在这种花纹的上面还镶嵌着淡绿色的宝石,它有很多阴文刻的印记,一个是面向左方的这个人头像,它是1876年这个时期,俄罗斯国家制作银器的标志,再有一个标志它上面有84%就是象征这个银带,它含银量是84%,在19世纪这个时候,在西方制作银器当中含量比较高。

    倒数第二件是一把琴——“大圣遗音”,大圣遗音琴产生在唐代至德元年,也就公元756年。是李亨皇帝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由于此时的听琴人是由盛唐开元、天宝时代过来的。因此,所作大圣遗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时期的风貌,具有秀美而浑厚的气度。而它的浑厚感表现在琴面大而厚的弧度。

    大圣遗音琴的铭刻,也是有别于普通的古琴的。这把琴的断纹也是表现出时代的特点:看上去像大蛇腹纹,而在这些纹理之间又出现了若干细小的牛毛断纹。很显然这些断纹是随着漆质的老化而产生的。而且这把“大圣遗音”琴具备了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等九种美好音色。可以说是集韵味于一器,是目前传世古琴中很难得的。

    压轴的果然如骆天所料,是那把象牙的折扇,因为对象牙的保护,现在已经在很多领域内限制使用象牙作为生产应用,单从材料上来讲,象牙就是非常珍贵的材料。

    第446章竹衣

    第446章竹衣

    折扇最早出现于宋代,据记载它是一种舶来品。一把折扇主要由扇骨、扇页和扇面三部分构成。普通的折扇,一般用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讲究一点的,扇面上还要题诗作画。高级的折扇,扇骨和扇叶往往要用象牙制作。上边呢还要雕刻出各种纹饰,扇面也大多带有名人的字画。

    清中期,象牙折扇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的原因跟制作工艺有关,如果用象牙制作一把圆形的团扇,首先要从象牙上拉出一条细丝,无形中加大了制作难度。而制作折扇,工艺就相对简单多了。到了清晚期,象牙折扇被当作达官显贵炫耀财富的标志。不仅扇骨、扇页要用象牙,就连扇面也要用象牙制作。

    在这把象牙折扇的扇骨上,雕刻着山水人物图案。扇纽使用的是黄金,展开扇面,扇页是用很薄的牙片制成。每片扇页都是双面雕刻,扇面是纸面,两面都有作画,一面是人物图,一面是山水图,各有千秋。

    骆天一边观看,一边向洪洛和鲁泰安讲解这些拍品,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最后一件折扇也尘埃落定了,现场时不时因为高成交价的出现而响起一阵阵掌声,整体上来说,这一次拍卖是成功的,不过骆天觉得其中绝大多数拍品价值一般,只是在索斯比的大旗下,拍出一个高价来,当然精品还是有的,也不能全盘否定了,而且价值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也得要看市场嘛。

    骆天向鲁泰安打听了一下他离开日本的时间,鲁泰安还有三天,就要飞回美国,去和自己的儿女团聚了,这一次在日本见到自己的徒弟,对他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骆天想着不能让师父空手回美国,马上联系了一下索斯比的日本工作人员,得知第二天有一场寻宝游戏在东京一所著名的寺庙里进行,骆天赶紧联系了一下主办方,希望能够赶得上参加,他的运气不错,主办方破格邀请骆天参加,时间定在了第二天的上午九点,时间为一个小时。

    次日,骆天编了一个理由就偷偷地溜了出去,希望能够寻到让鲁泰安满意的“宝”来,主办的是日本一个古玩组织,类似于中国的古玩协会,听说一个月就有一次,主要是各古玩店的老板邀请一些熟客参加,也欢迎普通的游人参与,一方面是为了拉拢客户,另外一个方面是为了唤起普通人对于古玩的热情,毕竟日本的古玩市场并不如中国那么火爆。

    站在日本这座叫做千若寺的寺庙前,骆天颇有感触,其实中日两国的寺庙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如今依然各有风格了,比如说,中国中国寺庙遵守严格的中轴对称设计而日本则左右不对称或者两个大殿并列或者右塔左殿,这是中国南北朝时代传播过去的建筑特点,日本一直延续着这种风格。

    从建筑细部上,日本建筑的大殿前檐喜欢加一个山花向前的抱厦作为入口装饰,这是宋金时代流传过去的而在中国早就不流行了,日本寺庙建筑是仿照中国唐代前后时期的,比如大殿建在一个平座之上,这是干栏建筑的特点,屋里用帷幕作为隔断,墙壁暴露木框架结构,斗拱粗大,间隔较长,屋檐探出深远,屋顶有用树皮或草制成的,山花才用悬鱼惹草装饰,日本的塔是没有内部空间的,中心就是一根木柱子,顶部有长长的宝刹相轮,这是中国南方佛塔的特点,窗户采用整块木板,开口很小,若有窗棂,多为最简单的直棂。

    中国北方寺庙建筑跟官式建筑一样,在元代以后用砖砌墙,代替木板墙或夯土墙,有效的抵御了北方冬天的寒冷,也不用依靠屋檐躲避雨水对墙体的冲刷破坏,屋檐探出缩短,使得冬天有更多阳光射入室内。

    正在骆天沉迷于两国寺庙结构比较之时,现场变得喧闹起来,骆天不懂日文,只有走会那台有人登记人名的工作台,用简单的英文介绍自己,拿到了一个可以别在衣服上的号牌,按照寻宝的规则,所以贴有主办单位红色标签的古玩才是参加这一次活动的古玩,这其中有优有劣,而且不管优劣,一律都是藏在寺庙不同的位置中的,参加的人不仅要找到它们,还要分出优劣。

    不管你拿到的是哪一个,都要买下来,不过是以极低的价格,因为日本古玩是明码标价,所以价格是平时价格的一半不到,不少熟客都等着今天的机会呢,所以现场比骆天预计得要热闹了不少。

    等所有人都到齐领到了号牌,主持人一声令下,所有人都涌入了寺庙,开始了自己的寻宝行动,这让骆天想到了小时候玩的捉迷藏,只是今天躲的人换成了各式各样的古玩,骆天也没有别的诀窍,因为异能只有在知道古玩的样子之后再去寻找,所以现在也不实用了,毕竟不知道主办方藏了什么样的东西,现在只有一点点去搜索了,首先找到贴有标签的古玩,再从中择优,如此而已。

    比起其他人的匆匆忙忙,骆天十分淡定,他先环顾四周,再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搜索,十分规矩,并不乱跑,没一会儿功夫,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件贴有活动标签的古玩,那是一方瓷砚,中国有四大名砚,不过都是以砚石制之,以瓷器作砚很少见。

    由于它的表面非常光滑,不适合研磨,所以尽管不少的朝代也生产过瓷砚,但是它更多的是供文人把玩和观赏用的,实用性不强。这方砚台它是一个碟型砚,它的底座是墨色釉,上面是红釉,这个砚面的砚质非常细腻,釉色非常光泽透明,骆天看一眼,断定它是清中期的瓷砚,还过得去了,立马就收了起来。

    看到骆天已经得了一件,站在他旁边的一位日本女士大叫了一声,马上跑开来,看她的样子不是在寻宝,像是在进行马拉松比赛一样,骆天觉得搞笑,摸一下自己的鼻子,立刻再去找,在神像前面的台子下又找到了一件!!

    这是一具珊瑚观音的造像,看到这一件,骆天就比刚才兴奋一些了,前阵子骆天弄到了不少珠宝珊瑚,所以一眼看出这具珊瑚观音的材料就是莹红色的珠宝珊瑚,这是目前市场上成色最好的一种珠宝珊瑚了,而且看成品,它的表面莹润,采用的是圆雕的雕刻技法,刀法精细娴熟,雕成的观世音肌圆骨润,发挽高髻,神态安详,是一件非常精致的珊瑚摆件。

    骆天又看了一眼,它的上面飘出几个数字来,这是明朝的!!他的心扑通扑通直跳了,想不到,这是一个意外之喜了,他立马将这件珊瑚观音像抱在怀里,今天光是这一件送给师父就很值了!不过,游戏还在继续,既然已经开始了,怎么着也要玩得尽兴。

    骆天又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就连院子里的树枝上也没有放过,当真是方寸之地也不放过,不过接下来一连几件都不如他的心意,要么是价值太低,要么就是赝品,都没入了骆天的法眼,跑了一圈下来,骆天看到很多人的怀里都抱了不少件,最多的一个手里不管三七二十一,抱了足足八件,其中有一件甚至没有贴上红色的标签,估计是寺庙里的摆件,他看花了眼,也搂在了怀里,骆天觉得好笑,走过去,指了指那件没有贴标签的东西,提醒那位,毕竟这样拿走,可是会被寺庙当作小偷的。

    骆天一提示,那位日本男人立刻发现自己犯了一件低极错误,他嘴里鬼叫了一声,狼狈地向左边跑去,估计是要将东西物归原处了,骆天才搂了两件,一幅轻松的样子,现在索性四处逛逛,纯当逛景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两颗树的中间挂着一件破烂的衣服,从远处看过去,很薄很透明,不过整件衣服都被包围在绿色的柔光中,那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

    骆天确定那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之后,就漫不经心地朝那两颗树走过去,不少人比那里经过,他们从那里跑过,悠悠地走过去,可是没有一个人看它一眼,也许是觉得它太不起眼了吧,可是它的衣袖上面明明有一个红色的标签,贴得很轻,没有贴得严实,骆天知道那是为了保护这件衣服,因为它太特殊了。

    那是一件竹衣,也就是用竹子制成的衣服,衣服不是中式的,像是和服,之所以说是像,因为它太轻了,挂在那里有些变形,看不太清楚,骆天觉得这件竹衣有可能是将竹梢的部分把它穿起来制成的,因为细,要在上面打出孔来就是一件非常耗人工的事情,年代是1045年,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骆天走近了,小心地将它取了下来,好吧,这又得手了一件,虽然不是太值钱,可是它的工节很复杂,若是收藏下来,会有增值的一天。

    看着骆天在取那件看似简陋和破烂的衣服,那些参加活动的日本人都有异样的眼神看着他,骆天也不以为然,抱着这三件东西继续转悠,他看到有日本的不少二战时期的家居装饰物,这些装饰物大多在骆天还没有走近的时候,就被一些日本女性一抢而空,她们的这种物品以前骆天就领教过,在第一次日本之行的特别展销会上,不公开价格的竞拍上,他就知道日本女性,尤其是日本的家庭主妇对于旧家具和旧家饰的热情不是一般地高涨,骆天可不打算同他们争,好男不和女斗嘛。

    一个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现在只剩下最后的一刻钟了,商人举办的这种寻宝大赛可不是只为了做福利的,要是不限时,那就亏大了,意识到时间流逝的骆天这才发现只有自己手上抱着的东西是最少的,好吧,最后的十五分钟,就再找一样吧。

    骆天正准备抬脚离开去别的地方再寻一寻,突然前面那株百年大树的上面有什么东西在动,风一吹,那东西便摇啊摇,露出隐隐的黄色来,骆天快步地跑过去,原来在那树的背面还藏着一件东西呢,因为树干很粗,藏的又是人的视角背面,不少人从这里经过,也没有特意去看它的反面,要不是刚才有一件风吹,只怕骆天也不可能发现。

    第447章以物换物

    第447章以物换物

    看清眼前的东西,骆天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到底有多少中国的玩意儿在日本啊。”这是一对系扣葫芦,也就是用葫芦制成的工艺品。

    葫芦的下部为长椭圆形,上部细长,有一个像绳子结一样的扣。两只葫芦的结一反一正,互相对称。葫芦的器身上半部分已经变成明显的紫红色,下半部分颜色稍浅。葫芦的全身有一层包浆,给人一种温润柔和的感觉。

    在古代的葫芦制作工艺中,有一种挽结的手法,民间一般称之为“系扣”。这种方法是将正在生长中的嫩葫芦,象绳子一样打成一个结,使其产生奇特的效果。不过这种葫芦上的结是如何系成的,连古人也觉得不解。有人说要用酒浇在葫芦上,这样葫芦变软了就可以盘起来;也有人说,把巴豆放在葫芦的根部,使葫芦变软,就能打成结。这些都只是传说,清代的葫芦研究者曾试过,这些方法根本不能成功。目前,这些难为人道的技术已经失传了。

    这一对葫芦上正贴的是红色的标签,年代略晚,是清代晚期的,品相倒还完整,不过看它表面的包浆,应该时常被人把玩过,骆天将它解下来,一看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了,骆天抱着手上的东西又转悠了一下,实在找无可找了,能找的基本上都让其他人给掏走了,他们没有像自己一样挑选,找到了就拿着,估计都忘了只要拿上的不论优劣都要掏钱买下来了。

    骆天一共找到了瓷砚、珊瑚观音、竹衣以及最后的一件系扣葫芦,一共四件,骆天看时间不多,抱着四件东西步出了寺庙,来到了大家集合的地方,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除了自己,其他人的都是本国人,大家都有好奇地眼神注视着自己,有的还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偏巧,其中有一人参加了昨天的拍卖会,认出了骆天,因为在拍卖前,有介绍骆天的身份,那名日本人热情地过来与骆天打招呼,可惜也是鸡同鸭讲,顶多就是say好一下,到了清点的时候,每个人都抱着自己手上的“战利品”到主办方的位置登记,然后得到答案,优,或者劣,然后付款买下来了。

    站在最后面的骆天看到一个个人走出来,脸上或忧或喜,有一个一走出来,就将手上的东西洒了一地,或许觉得钱也花了,东西不要不值得,又蹲在那里捡,引来一片哄笑声,还有人打趣他,虽然骆天听不懂,不过看那打趣别人的那张脸,猜也能猜出来了,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才轮到骆天,这就是花钱多和花钱少的区别了,你若是愿意多花钱,可以坐在拍卖会的舒服会场里,悠哉地等着合适的拍品出现,可是这里不一样,你不用多花钱,但是要忍受这种等待的痛苦。

    终于到骆天了,“哦。”坐在那里的三个人都发出了惊叹声,他们快速地登记着,然后给骆天核算价格,完了,三人中一个年纪最轻的向骆天竖起了大拇指,用英文说了一句干得漂亮,旁边围观的人就发出一片羡慕的声音来,三个人就站了起来,大声地宣布着什么,骆天听不太懂,连同手势,加上英文,骆天才知道原来的今天的活动也是有最后的赢家的,自己就是今天最大的赢家,因为他寻找到的有价值的数量最多,还有一件奖品,是东京所有联合古玩店的特惠卡,可以在明码标价的商品上打上六折,这个奖品又引来了阵羡慕的声音。

    骆天却忍不住苦笑,自己没两天就要闪人了,这卡给自己又有什么意思?骆天看着围观的人群里,有一个人手上抱的东西让骆天来了精神,他马上起了一个念头,不如,以物换物?

    骆天打定主意,朝那个人走过去,扬扬手上的特惠卡,指指他怀里的东西,比划了一下,要么说身体语言是全世界通行的,那个日本老头马上明白过来,有些惊喜,指指骆天手里的特惠卡,又指指自己,像是在说:“你真的要和我换?”

    骆天一连说了好几个yes,那老头也不客气,立刻接过特惠卡去,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了骆天的手上,拿着卡十分得意地朝其他人炫耀,好像他自己才是大赢家一样。

    原来骆天看上那人手中的一个洋火盒了,这是中国的玩意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花,在中国,火花收藏一直都是最广泛的收藏品种,一枚枚火花,不仅是历史的记录,社会的写真,更是一种时光的追忆。早期的一些精品火花都是著名画家设计的,因此火花图案朴素中透出典雅,自然中富有情趣。虽然印制没有邮票精致,但有一种淡淡妆、天然样的质朴,一种绚丽归于平淡的境界,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火花反映时代重大事件,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很多火花都记录了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火花已不仅成为单纯的艺术收藏品,而且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随着人们取火工具的发展,火花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也成为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青睐的对象。

    这个洋火盒儿正面绣有兰草盆景图案四周装饰有花草纹,藏品内部布满花草纹,做工精细,骆天估计能值个几千块钱,换过来也挺划算了。

    骆天得了最大的便宜,也不急着在这里停留,匆忙回去酒店陪师父,回到酒店的时候,骆天看到洪洛正陪着鲁泰安坐在大堂里,两人聊得十分开心,鲁泰安这一上午没见骆天的人,有些不悦,想着师徒俩好不容易见一回面,骆天一下子跑得不见人影,心里有些不痛快,看到骆天回来,这不悦的表情也没有收了。

    骆天也不急,笑嘻嘻地将包里的东西一件一件掏出来,鲁泰安的表情就转怒为喜了,一直追问骆天是从哪里弄回来的,骆天将上午的寻宝活动一讲,鲁泰安心情大好:“这才是好样的,这样得来的古玩不是更珍贵?”

    看到那件竹衣,鲁泰安赞不绝口,又把玩那个火盒,高兴地说道:“我小时候就经常收藏些火花,可惜,这次去国外,都没有带过去,原来火花现在的市场价格也很惊人了,骆天,这一个得值好几百吧?”

    “不止。”骆天说道:“市场价值在五千以上。”

    鲁泰安吃了一惊:“你这些都是要送给我的?”

    “没错,好不容易见到一回师父,而且我一直也没有尽到做徒弟的孝道,这一次怎么能够让您空手回美国?”骆天说道。

    鲁泰安大为感动:“我这个徒弟我没有收错,唉,我那可怜的侄女儿,没有这个福份,不然啊,她得多幸福啊。”

    坐在一边的洪洛不解,骆天想到自己与程真的事情,并讲与师父说,听到程真获得了周伯斋的认可,连连点头:“虹儿的父亲也认可,看来这姑娘的确不错,骆天,恭喜你啊,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了,等你们结婚的时候,我一定回去喝你们的喜酒。”

    “放心,师父,我一定不会忘记请您老人家的。”

    下午,两个年轻人陪着鲁泰安转了转东京,杰克不见人影,估计公司里有事要忙,骆天也不去找他,一老二少在东京里逛得十分开心,只是语言不通,沟通上总是要费点周折,骆天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伦特先生,原来有人送来一件东西给公司,希望现在委托拍卖,不过时间不急,说是要等下一次拍卖再说,伦特不知道值不值得收下,催着骆天赶快回去。

    骆天觉得有些扫兴,鲁泰安倒是有些乏累了,催着骆天回去,说道:“我也逛累了,正好回去休息休息,年轻人总是要以事业为主,走吧。”

    三人于是打车回去,骆天送鲁泰安回房间后,又与洪洛一起去到伦特的房间,里面有一位商人模样的华人正用纯熟的英语与伦特先生聊天,看这人的气质,倒是不俗。

    见到骆天进来,那人首先站了起来,走到骆天的面前:“久仰大名,骆天先生。”

    “您听说过我?”这若是在中国的地界儿,听到有人对自己这么说,骆天绝对不觉得奇怪,可这里是日本,何况对方脸还生得很,骆天完全没有印象。

    “其实我也是《大玩家》的忠实读者,日本没有,我在国内的朋友将每一期都寄过来给我。我看过你的专访。我姓陈,陈平凡。”

    这位陈平凡并不平凡,他是东京华人商会的会长,难怪伦特先生对他的态度十分恭敬,要知道,老外势利起来,可要比东方人直接得多了。

    陈平凡今天来是要将手上的一件东西委托索斯比进行拍卖的,他错过了这一次的亚洲精品展是事出有因,当时他正出差在国外,赶不回来,等回来的时候,拍卖会已经落下帷幕了,他就拿着自己想要委托的东西直接找上门来了。

    骆天不得不佩服这些在海外打拼的华人,比起国内的商人,他们的胆子很大,很懂得冒险,并且享受冒险带来的回报,这一点是很值得自己学习的,骆天与陈平凡交换了一下名片,陈平凡说道:“以后若是有机会,希望能当面请教,骆先生可是全才啊,难得的人才。”

    骆天一番谦虚后问道:“陈先生今天来,是有什么东西要委托?”

    陈平凡拿出一张纸来,上面印满了字,骆天吃了一惊,他摇摇头,不可置信地说道:“居然会在日本看到这么珍贵的拓印。”

    见骆天一眼就看出来是什么了,陈平凡十分高兴:“没错,这是我多年来珍藏的。”

    既然是多年来珍藏的珍品,突然拿出来拍卖无非就是那几个原因,第一,生意缺钱了,资金转不开,出手弄点周转的资金,二嘛,就是看收藏得时间差不多了,市场价格高了,是时候出手了,这第三嘛,就有一些讲究了,比如说因为保管的原因,自己快要顾不全这拓片的完整品相了,与其毁了它的品相,不如在那之前就拍卖掉,这才是明智之举。

    第448章艺伎

    第448章艺伎

    这拓片与拓印是紧密相联的,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那这用来拓印的纸也就是拓片了。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者,唯用于长篇碑文最多之质材当推石料。在若干为保存权威性著述而实行之大型计划中,以自公元605年起至1096年完成,将400余万言佛经镌刻于7137件石牌或石碑一事最具规模。在此之前,自公元175年至183年,儒家七经二十余万言已被刻于46面石碑之正反两面,以此为东汉学子学人和学官建立并保存了斯等著述之标准模板。嗣后六朝亦各有镌刻儒家经典之举,而以18世纪末之清朝总其大成。殿堂庙宇所在处之峭壁岩面,亦悉被用来镌刻巨型宗教语句。

    关于拓印术的起源,历史上没有记载,迄今为止说法不一,难以定论。大多数人认为,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拓印术的出现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并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现,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到了唐代,拓印术就与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的也专门成立了拓印的机构。

    骆天将这拓本放在灯光下照了一照,笑道:“果然是宋代的拓本。”

    陈平凡有意看看骆天的能耐,追问道:“为何?”

    骆天说道:“各个朝代的拓本,其特征都不尽相同,就拿明代来说吧,大多仿宋法,捶拓碑刻一般采用质地坚厚的纸,拓墨浓重。拓帖,一般用或黄或白色的纸,拓墨浅淡或浓。除此之外,明代在拓墨方面,尚有捣煤和胶拓。俗称煤拓。这种煤拓法大多用于捶拓较大的碑刻,尤其适用于摩崖。”

    陈平凡连连点头:“没有错,那清代的呢?”

    “清初时期的拓本,沿袭明代拓法,几乎与明末拓相似,”骆天说道:“清朝以乾隆拓本为最精,其原因之一,因明朝遗留下一些好墨,乾隆时期,除了用极好的墨作原料外,又揉入明朝的墨。由于旧墨新笔,写出的字既光亮又乌黑。由于乾隆时期的墨超过元、明又极讲究拓法,故乾隆拓本十分精美。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墨,用作乌金拓,那是最为宝贵的。如《三希堂法帖》的初拓本,都是一些漆黑发亮的佳拓本。用这批初拓的最佳拓本,赏赐给一些大臣,也许有几十部或一二百部。捶拓时使用乾隆最好的墨,石面光滑,采取乌金拓,其拓本可谓光耀照人眼目。”

    陈平凡服气了,这才扯回到自己的拓片上:“那么我这一幅,为什么骆先生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它是宋代的呢?”

    “宋拓所用的好纸,在拓时是捶的而不是上下来回拓,灯光下反光时,可见字体笔画边缘呈立体感;这种拓可保持字的原状,不使字形走失。摩崖或较大的碑碣就不能捶而是拓。宋拓在拓工上还有一道工序:即在拓本上刷上川蜡,由此可见白色痕迹。”骆天说道:“刚才我对着灯光看,就是想看看字体笔画边缘到底有没有立体感。”

    “我愿再听赐教。”陈平凡的样子立刻恭敬起来:“怪不得你能让《大玩家》连番采访了,果然不同凡响。”

    “哪里,哪里,其实比我强的人大有我在,比如黄立德老师,那可是我的大前辈了。”骆天继续说道:“精美的宋拓本,可谓是价格连城。就是那宋代的黄庭坚说曾经说过:“孔庙虞碑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现在全国遗存下来的宋拓本为数不多,但总数要超过唐拓本,这些传世的宋拓本中,一般来说帖多碑少,碑中以汉、唐碑居多,尤其是唐碑更多,陈先生这一幅拓本,就是拓印的唐碑。”

    “那宋拓本的作伪?”

    “将一些新拓本,用好纸好墨拓出,用蒸薰法也就是烟薰加工作旧。具体的作法,就是在纸上刷上黄褐?(精彩小说推荐:

    ) ( 极品鉴定师 http://www.xshubao22.com/3/333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