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官道 第 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如今都已经快要倒闭了,这个分厂的情况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吴初九这个名义上分管工业的副乡长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干。每天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要不就拉上陈进杀几盘。

    当初陈进接到自己将要被发配到柳坪乡的通知后,曾一度有想要辞职的念头。身边的朋友也替他大叫不平。放假半个月,他去了一次石城和一次楚州。在石城王强旧话重提,让陈进调到水利局来,起初陈进倒是有点心动,但是后来听赵建成说王培林调到水利局后,由于和局长不属同一派系,关系很紧张,想想还是别给王培林添麻烦了。其实,陈进的心里一直有个小九九,经过上次自己被调查的事情后,王培林乃至杜汉杰应该都欠自己一个人情。特别是杜汉杰,不但年轻,上面又有靠山,渡过这次难关后,陈进对他的前途十分看好。这个人情,别人虽然不说,也没多少人知道,但杜汉杰应该是心知肚明。而且随着杜汉杰的上位,王培林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陈进并不想轻易浪费这两个人情。而且这种人情欠的时间越久越值钱。

    而且柳坪乡固然边远,固然穷,但是对于陈进来说有一个好处就是柳坪乡是老妈吴雪梅的老家。吴姓在柳坪乡是个大姓,吴家也是一个大族,柳坪乡下辖的吴家村就是吴家的大本营,全村老老少少三千多号人,80%都是姓吴。前任吴家村村主任吴初九还是柳坪乡的副乡长。想想到了柳坪乡多少有个照应,总比到其他乡镇两眼一抹黑的强。而且,吴雪梅知道陈进将要到柳坪乡当乡长助理后非常高兴。吴雪梅这一支在吴家原来的地位并不高,陈进的姥爷原来是个小手艺人,解放前就离开吴家村来到新梅县城开了个小裁缝铺,特殊时期时被划成小资产阶级,在族里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直到吴海强发家后,这个局面总算是有所缓解。吴雪梅虽然是吴家的养女,但她几个月的时候就被吴家抱养,她早已把自己当成吴家真正的一员。自己的儿子去柳坪乡当乡长助理,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几方面的因素让陈进最终决定去柳坪乡当那个劳什子的乡长助理。

    去了一趟楚州,名义上去理工大看看妹妹陈欣,其实陈进心里更盼望的是和黄睿蕊见个面。经过近两个月基本上每天一个电话的联络,陈进和黄睿蕊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前世,陈进没有正儿八经地谈过恋爱,和黄睿蕊之间的联络让他似乎有种初恋的感觉。

    陈进在楚州待了足足有一个星期,和黄睿蕊之间的关系发展迅速,两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在前世也算得上是泡妞高手的陈进的进攻下,两人从最初的牵手快速地发展到拥抱接吻,由于黄睿蕊严守最后一道防线,最终没能让陈进得逞。

    期间,陈进还跟着黄睿蕊去了一次黄家。这次没有见到黄致远,听黄睿蕊说黄致远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光谷”筹备的事情,据说黄致远根据陈进的思路递上去的那份把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光谷”的建议书,受到了市里的高度重视。

    陈进听了心里不由暗喜,“光谷”这个楚州市在二十一世纪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逐渐成为楚州的支柱产业,在陈进这个重生者的推动下,提前两年出炉,黄致远也必将从中受益,这也算是自己送给未来老丈人的一份大礼吧。

    不过,这次去黄家,李秀娥却表现得相当冷淡,这让陈进心里小小郁闷了一把。好在陈进也理解,做母亲的总想给女儿找个好归属,自己现在不过是边远山区的一个小小的乡长助理,虽说已经是享受副科级待遇了,但似乎比原来在交通局的当科长还不如。看来,要想让未来的丈母娘接受自己,还任重而道远。

    好在没过几天,股市上传来的好消息让陈进振奋了一把。五月十日,四川长虹终于打破了六十元的大关,虽然陈进记得到了十二号股价最终上到最高点六十六元,但他也不敢大意,在六十三到六十五元这个区间内卖出了自己全部的股票。原来的九万一下子变成了二十五万多,以他现在的工资水平那可是将近二十年的收入。这就是重生的好处,至少自己不会为钱发愁。这也是陈进打算将来让李秀娥接受自己的第一步,至少自己有能力让黄睿蕊过上好日子。

    取出五万打进自己的卡里,剩下的二十万多一点,全部买进二年后将要井喷的亿安科技的前身深锦兴。这个时候的深锦兴股价只有四块多五块不到,是无人问津的垃圾股,有谁能想到两年后这将是股市上第一支破百且一度涨到一百二十多的金娃娃。

    从证券市场出来,陈进还随便打了一个电话给王强,想提醒他不要太黑心,该到出货的时候了。结果王强一接到电话,是懊悔地直跺脚。原来,在月初股价在四十多块震荡的时候,王强的老娘没有屏住,瞒着王强全部卖出了。对于王强的老娘这个资深股民来说,在九七年股市曾震荡行情的时候,能赚到将近一倍,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但是一卖出股价再次启动,蹭蹭地往上涨,才让她懊悔不已,也没敢跟自己的宝贝儿子说,直到王强问起,才知道股票早就抛掉了。

    “一辆本田王啊,我的一辆本田王就这么没了。我决定了,当初我跟我妈说好了受益一人一半,以后我自己操作了。陈进,你那同学那儿还有没有消息?现在该买哪支股票?”王强在电话中的语气一副痛并期待着。

    自己的死党、兄弟嘛,陈进当然不会藏私,嘲笑了他几句后,向他推荐了深锦兴。不过他怕王强一时接受不了,没有告诉现在的深锦兴,将来的股市传奇亿安科技的将会到达什么样的一个高度。只是嘱咐他做长线,两年后再看。

    “行,这次是我自己操作,我全听你的,你让我什么时候出货,我就什么时候出货。”这次王强没有丝毫犹豫,胸脯拍的乓乓响。

    '奉献'

    第三十二章吴家村(第二更送到,叩求票

    第三十二章吴家村(第二更送到,叩求票

    腰间一麻,别在皮带上的BP震动起来,陈进拿出来看了一眼:“我舅舅拷我。”

    柳坪乡四面都是山,除非上山顶,不然手机就是一摆设,没有一点信号。好在现在的BP机网络覆盖比较成熟,陈进只得将已经收起来的BP机重新拿出来使用。

    “小进,眼看天就要热了,我买了几台空调,待会过来装,我也一起过来,晚上一起吃饭。”吴海强是个大嗓门,五十多岁的人,声音还是中气十足。

    “舅舅,这么远的路你就别来了,我不是在这儿嘛。”

    “你舅妈今天去石城你大表哥家了,一个人在家也没事,下来转转,晚上不走了,好好陪舅舅喝两杯。哈哈。”

    吴海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吴学伟比陈进大七岁,早已结婚,在石城工作,自己买了房子把家就安在石城。小儿子吴学欢比陈进小一岁,因为连读了两年高复班,现在还在上海念大学。

    陈进现在就住在吴海强在吴家村的别墅里。原本陈进的姥爷解放前就从吴家村出来了,户口什么的都不在吴家村。吴海强发家后,捐款给村里修了一条路,加上支书和村主任都是吴家本家,专门给吴海强批了一块宅基地,造起了一栋小别墅。

    用吴海强的话来说,老吴家的根在吴家村,村里没有祖屋怎么行呢?其实,陈进知道自己的这个舅舅一好显摆,二是因为以前因为成分问题,吴海强这一支在族里的基本没什么地位。现在政策变了,自己也发了,杀回村里狠狠扬眉吐气一把。

    平时,这栋别墅除了过年祭祖、清明扫墓,其余时间基本上空关着。陈进来到柳坪后,暂时也住在这栋别墅里。

    虽然吴海强势利、爱显摆,和自己的老爸陈兴邦不和,但吴海强对老妈当真比对亲妹妹还要好,对自己和妹妹也相当不错。陈进对这位舅舅也很友好,加上前世自己也没少关照他,所以也住的很心安理得。

    “三哥要来啊,得,我得打个电话回家让你婶子多炒几个菜,待会让三哥一起到我家吃饭,我把大哥也叫上。”吴海强的嗓门大,电话里的声音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吴初九都能听到。

    吴海强在族里同辈排行第三,吴初九口中的大哥是他们这一辈的老大,也是吴家村的支书吴海云。他们这一辈是海字辈,唯独吴初九例外,据说是这位初九叔刚出生时由于不足月差点死掉,后来听了算命的才取了这个初九的名字。果然,初九叔健健康康的成长,先是当了村里的村主任,现在又是副乡长,和吴海云、吴海强一起都是吴家村整个吴氏宗族的头面人物。

    下午…,一辆奥迪100和一辆装着几台空调的跃进卡车开到乡政府门口停了下来。在窗口看到的吴初九和陈进连忙迎了出去。

    “从国道上下来,就这不到二十公里的路开了足足半个多小时。这条路是越来越差了,老六,你们乡政府怎么也不向县里反映反应,把路给修修。要致富,先修路。我看柳坪乡现在这副不死不活样子,有一半原因就在这条路上。”吴海强夹着个包从奥迪车里下来就冲着吴初九嚷嚷。

    “三哥,这你可跟我说不着。我不过是个分管工业的副乡长,修路那是书记、乡长的事。”吴初九笑呵呵地说道,看了看卡车上装着的空调,一脸夸张道:“一,二,三,四,五,乖乖一共五台空调,还有一台大家伙,三哥,你这是打算把你那栋小别墅所有的房间都撞上空调呀”

    “老六,小进,你们今天有事没事,没事跟我一块儿回村里。”吴海强抬头看了看楼上:“赵汉本,在楼上看着呢”

    陈进和吴初九回过头,只见二楼靠最东面的乡长办公室窗前一个人影一闪。

    “小进,赵汉本没有为难你吧?”吴海强收回目光,对陈进问道。

    陈进笑了笑,刚想张口,就听见吴初九抢先说道:“他敢现在小进是跟着我工作。”说着又扭头朝乡长办公室的窗口瞟了一眼:“一天到晚藏头藏尾,阴恻恻的,不是好东西。小进,走,下班了。”

    陈进笑了笑,这才腾出工夫和吴海强打了招呼,跟着吴初九上了奥迪车。

    赵汉本是柳坪乡的乡长,柳坪乡本地人,他所在的赵家村就在吴家村的旁边。赵姓和吴姓同属柳坪乡的两大姓氏。历史上两大家族严重不和,械斗过好几次,也死伤了不少人,两家有世仇,吴初九的爹在解放前的一次械斗中被打瘸了一条腿。不过,陈进知道现在吴初九和赵汉本的矛盾源自于两人在争夺乡长位置的时候,赵汉本耍了手段,以至于之前呼声最高的吴初九落选,而他坐上乡长的宝座。此次事件进而再次让已经关系有所缓和的两个村的两大姓氏之间的关系再度紧张。陈进来到柳坪乡短短一个月就看到吴初九两次在乡长办公会上根赵汉杰拍桌子。当然让吴初九分管柳坪乡可有可无的工业以及把陈进推给吴初九,无疑也是赵汉本的主意。

    吴家村吴初九家小院的树荫下,摆放着一张小桌子,吴家村支书吴海云,吴海强,吴初九还有陈进,围坐在小桌子边上,喝茶摆开了龙门阵。

    “小进,工作还顺心吧?”五十多岁,一脸威严的吴氏族长,吴家村的支书吴海云问道。

    对于这位不苟言笑,当了吴家村二十多年支书的族长,陈进在前世就有些敬畏,听到吴海云问起,连忙挺直身体,回答道:“大伯,我现在工作挺顺心的,初九叔挺照顾我的。”按理陈进都应该称呼他们舅舅,不过这点在吴家村不太讲究,况且叫伯伯叔叔,比叫舅舅好象更亲近一些。

    “呵呵,大哥,你就放心吧。有我呢,小进受不了欺负。”吴初九干笑了两声说道。虽然他已经是副乡长了,差点还当上乡长,但是在吴海云面前他还是有些拘束。

    吴海云眉头微微一皱,“这样不行。初九,你得想想办法让小进具体分管点什么,小进是下来锻炼的,一个乡长助理跟着一个副乡长就管几家作坊,能出什么成绩。”

    “还不是赵汉本捣的鬼。小进是从交通局出来的,按道理就应该让他分管建设口子。”吴初九冷笑一声。

    “那你可以向王书记反应嘛。”吴海云有些不满道。

    “王德荣,一个星期都难得看到他的人影,一天到晚就往县里跑,一心想早点调离柳坪乡。他现在把工作都交给赵汉本负责,找他也不管用。”吴初九忿忿道。

    “大伯,我现在跟着初九叔挺好的,您就别操心了。”陈进也连忙道。

    “挺好的?每天就知道凑在一起喝酒、下棋,还挺好的。老六,小进年轻不懂事,你也跟着不懂事。”吴海云冷冷道。

    陈进和吴初九对视了一眼,同时低下了头。

    吴海云看了他们一眼,叹了一口气道:“小进,你是县里派下来锻炼的,出点成绩对你将来的进步有帮助。你虽然不姓吴,但你妈姓吴,也是上了吴氏族谱的。吴家现在就出了你和老六两个当官的,老六年纪大了,再想进步也困难了,但你年轻,又是大学生,将来是很有前途。不要跟着老六学,好好工作,将来出人头地。自古士农工商,你别看你舅舅现在有钱了,看到工商税务依旧还不得低头哈腰的。你将来要是有出息了,我们整个吴家村都跟着沾光。”

    陈进没想到大伯居然对自己期望这么高,暗自苦笑:“大伯,我知道了。”

    “大哥,小进是个不错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毕竟是自己的外甥,吴海云仍不住说道。

    吴海云点了点头:“我听说前两个月小进出了点事?”

    陈进被检察院调查的事情,早已经传开了,吴海强连忙呵呵笑道:“大哥,这事早就过去了,小进没事。不然也不会提拔他到柳坪乡来当乡长助理不是。”

    吴海强毕竟不是官场上的人,把陈进的发配当成是提拔了。一旁的吴初九却暗暗皱了皱眉头。

    今天三更,第三更可能要晚一点,叩求推荐、评价票。

    '奉献'

    第三十三章种菜

    第三十三章种菜

    “这事我也听老六说起过,好象是有人想拿小进做王县长的文章。不管怎么样,小进这次做的很不错。小进当初进交通局、当科长都是王县长帮忙的,人家既然对咱们有恩,咱们就不能忘恩负义。不瞒你们说,我也通过这件事才真正认识到小进的人品。”吴海云点了点头说道。

    接着转头对陈进一本正经道:“小进啊,这次你下放到我们柳坪乡来锻炼,就要好好干。我,你初九叔我们整个吴家村都支持你。”

    陈进的心里一阵惭愧,说老实话他现在就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每天跟着吴初九无所事事,还颇有点乐不思蜀。没想到这位平时不苟言笑的大伯不但对自己寄以厚望,还对自己评价颇高。联想到前世自己出事之后,哪怕后来发了家回到老家扫墓、祭祖,已经白发苍苍的大伯对自己从来不假颜色,原来症结就在这里。

    “谢谢大伯。”陈进连忙道。

    “大哥,你刚才好象漏了我,我可是小进的亲舅舅。”吴海强笑呵呵道,接着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道:“小进,以后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尽管跟舅舅开口,舅舅也支持你。”

    吴海云对吴海强这副暴发户的强调好象有些不满意,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大叶茶,指着不远处正在小别墅的墙上装着空调外机的几个工人道:“老三,你今天拉这么大架势,装了这么多空调,我跟你说根本没用,咱们村的电压连一台空调都拖不起。”

    吴海强愣住了:“怎么回事?连一台空调都拖不起,这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三哥,你现在是城里人,一年也来不了几次。别说是空调了,做晚饭的时候,插了电饭锅,就是连电视都开不了,屏幕整个儿都扭了。”说着,吴初九指着外面的电线杆苦笑道:“你看看,咱们村的这些电线都是二十多年前刚刚通电那会布的线,这些电线的容量都太小。现在村里家用电器都多了,根本不够用的,而且都二十多年了,老化得厉害。”

    “拿还不赶紧换。”吴海强连忙道。

    “换?拿什么换?你又不是不知道柳坪乡的情况,穷的叮当响,不光我们一个村,全乡三十二个村都有这种情况。乡里没钱,村里就更没钱了,你问问大哥,现在村里还有多少钱。”吴初九的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说着看了看一脸郁闷的吴海云,打趣道:“三哥,你现在可是大老板,要不你出点钱,帮咱们村里改造一下电路,这样你的空调也可以用了。”

    前两年,吴海强是为了在村里弄块宅基地,建栋小别墅,在村里好好显摆一番这才出了十万块钱给村里修了一条路。如果要改造全村的输电线路,少说也得二三十万,为了用几天空调,花上几十万,他才不会干呢。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还偷偷地看了看吴海云,要是老大开这个口,他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六,别拿老三开玩笑。他的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是辛辛苦苦挣的。咱们村现在还欠着老三的情呢。”吴海云皱着出声制止道。

    吴海强听到吴海云的话,顿时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眼下粮食的产量不高,谷价又不高。现在每亩地杂七杂八的税费加起来要四百块,如果遇上老天爷帮忙,收成好,乡里收粮不打白条,勉强还能应付。如果遇上灾年,乡里再打个白条什么的,那就难了。如今村里的人口又越来越多,好在那些年轻的伢子出去打工的不少,不然这日子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过。”吴海云紧皱着眉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是个要强的人,眼下村里的情况眼看一年不如一年,他这个当支书的心里也憋屈。

    “既然谷价不高,那为什么非得种粮食?”陈进忍不住插口道。

    “不种粮食,种什么?”听到陈进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吴海云不由愣了一下。

    种地,种地,种的就是粮食,吴海云不明白陈进为什么会问出这样幼稚的问题。吴初九和吴海强也诧异地看着陈进。

    “种菜呀,既然谷价不高,那咱们就种菜买菜,如果种大棚的话,一年还能种上好几茬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怎么都不明白,陈进也有些诧异地脱口而出道。

    “种菜?”吴海云反应过来,摇了摇头苦笑道:“菜价或许是比谷价高,你说的那个大棚我也见过听说过。但是,咱们这个穷山沟里,种出来的菜卖给谁去?菜可不比粮食,粮食是国家统一收购的,留出自己吃的,可以全卖给国家。但是这个菜得要自己去卖,万一卖不掉就得烂在地里,谁敢冒这个风险。”

    吴海强和吴初九听到吴海云的话也不住的点头。

    陈进看了看他们,这才想起自己脑子还在延续前世的固有思维,这个时候象吴海云、吴初九这种边远地区的基层干部,还没有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观念。不知道绿色蔬菜、精品蔬菜、高山蔬菜这种概念。

    陈进在前世有个生意场的朋友,原本房地产做得好好的,突然改行开起了农庄。陈进也曾应邀到这个朋友的农庄里参观过。

    好家伙,这个朋友在他的老家一下子承包了好几座山头,搞起了休闲观光农业,山下搞大棚种植有机蔬菜,山腰养牛,养羊,养鸡,山顶种植反季节高山蔬菜。居然还建起了度假村。起初陈进还有些奇怪,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朋友改行投资现代农庄受益居然不亚于房地产。这个以集有机食品蔬菜生产、加工、技术示范、观光采摘、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型观光园区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直接进入各大超市,价格还高的离奇。记得后来上海举办世博会时,还成为世博指定蔬菜供应点。而且,它不想房地产这种类似于投机的行当,它是一种产业,有极大的可持续发展。陈进也曾梦想搞这样的一个农庄,只不过还未等他实施这个梦想,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一下子把他打进了十八层地狱。

    陈进今天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能跟德高望重的大伯坐下来聊天,大伯对他的期望让他震惊,陈进的心突然一动,或许在这里能够实现自己前世的那个梦想,而且这也是让吴家村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反正自己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实实在在的做一点事。

    陈进在吴海云、吴海强、吴初九一脸震惊的神态中,把前世自己那个朋友的现代农庄展现出来。

    “你说,城里人回到这里来旅游,自己到田里去摘菜,不用我们动手,还能卖高价?”

    “种在山上的菜卖出去能翻好几个跟?还抢着要?”

    “城里人还会住到我们家里,住宿、吃饭还有收入?”

    第三更送到,求票票,实在不好意思,成绩太差,只能厚颜叩求。

    '奉献'

    第三十四章吴家村蔬菜有限公司

    第三十四章吴家村蔬菜有限公司

    陈进展现出来的现代生态农庄的模式,吴海云等人闻所未闻,原来这地还能这样种的。

    短暂的惊讶后,吴海云还是摇了摇头:“能象小进说的那样,那当然好了。可是这可是需要很大的投入,单单建大棚的钱村里也根本拿不出来。”

    “我看关键还是销售问题,菜种出来得要卖得出去。那种有机蔬菜、精品蔬菜我在石城和省城的大超市里也见过,价钱是要比菜市场贵出好几倍,但是就咱们吴家村种出来的,还得人家要认啊。别到时没人要,还不是得烂在地里。”吴海强毕竟是当老板的,比起吴海云、吴初九都要有见识,喷出一口烟雾,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小进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了,先不要说先期投入是个大问题,就象三哥说的,销售也是个大问题,咱们得卖得出去呀”吴初九也点头说道。

    其实陈进心里也清楚,要真正打造一个现代农庄,投入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前世他朋友的农庄,先期投入就达五千多万,加上后续的度假村之类总投资高达上亿。不过,当年陈进自己也是白手起家的,当然明白不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没条件就只能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发展。

    “销售问题是关键,但是如果种出来的东西专门有家公司上门收购,这样可行吗?”陈进笑了笑道。

    “那当然可行了,这不是跟公家收粮差不多嘛。如果真的有公司专门收购,不用上门,我们自个送去也愿意。但有这样的公司吗?”吴初九瞪大眼睛道。

    “当然有。”陈进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还有,我们必须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就象我舅舅厂里生产的那些‘大力神’牌的起重机一样,要打出我们吴家村蔬菜的品牌。这样,以后别人才知道这样新鲜,这样绿色的品牌是咱们吴家村产的。”

    “小进这个说的有道理,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显得有档次。我看那些大超市里的精品蔬菜就象我们厂里生产的起重机一样,还真有牌子。”吴海强有些得意地说道。他们现在生产的“大力神”牌起重机如今也小有名气。

    “小进,你接着说,说说哪里有这样的公司?”吴初九催促道。

    “咱们自己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收购和销售的公司。”

    陈进的话音一落,吴初九、吴海强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小进,如果真有公司出面收购,我倒认为可以搞一搞。自己成立一个公司?要打出品牌,要能卖出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菜可不比别的,两三天卖不出去就得烂掉。当初我这个‘大力神’的牌子可是经过近十年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吴海强一副教训口气说道。

    “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吴海云摇了摇头叹气道。他没有怪陈进的意思,他在农村干了一辈子,最清楚想改变,想致富绝不是一件嘴上说说的事情。

    “大伯,这听上去很难,其实不难。我和村里合作办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合作社也行,村里负责种,我负责收购、销售。”

    “小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吴海强连忙制止道。

    “舅舅,我没有开玩笑。”接着,陈进对吴海云继续说道:“大伯,如果你同意合作的话,我可以先预付村里十万块钱,用于购买种子、肥料。另外,我也没打算占用村里的耕地,我只要村里把北面山顶上的荒地都开垦出来种菜,到时我统一收购。那十万块钱从收购款里扣除。”

    “十万块?小进,你哪来这么多钱?该不是……”吴海强在旁边吓了一跳,联想起前段日子陈进出的事,脸色一变,连忙问道。

    “我哪会干这种事,舅舅,你就放心吧,这是我自己炒股赚来的钱。”陈进笑呵呵道。

    不过在当时十万块毕竟不是小数目,看到吴海云、吴海强、吴初九一脸疑惑之色,陈进便把他卖长虹股票赚了一笔事简单说了一遍。

    吴海云对股票比较陌生,但吴海强和吴初九平时也是炒炒股的,很清楚前一段四川长虹创出的神话。

    “小进,你的运气真好,这一波被你给赶上了,你怎么没跟舅舅透个底呀,最近我可赔惨了。”吴海强惊讶之余,一脸懊恼地说道。

    “是啊,是啊,小进,有没有好的股票,给我也推荐推荐。”吴初九也连忙道。

    “往后一年多股市都不会太理想,如果你们手头还有股票,我建议你们还是全抛了吧。我看你们倒不如投资蔬菜公司吧,保你们比投资股市更赚钱。”陈进呵呵笑道。

    吴海云虽然不懂股票,他刚才也被陈进一开口就扔出十万块钱吓了一跳,但现在听起来是陈进自己是炒股赚的钱,他也放心下来。既然钱是干净的,他倒是对陈进的提议动心了。吴家村近三分之二都是山地,只有相对比较低的几个小山头种着玉米、土豆之类的作物,其余高的山头都荒着,种粮食不行,种菜没有一点问题。而且现在这个季节山上温度低,日照长,本来就适合蔬菜的生长,村里不少村民平时也会到山上开个小块地种上点菜自家吃。他只是有些纳闷陈进这个城里娃子怎么会懂种菜。

    “小进,你真有办法把菜卖出去?”

    “大伯,你就放心吧。没把握,我怎么敢投十万块钱。不过,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种要听我统一安排。”

    “小进,你真想干呀?”本来就是自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居然上真章了,吴初九一脸惊讶地问道。

    “小进,你可考虑清楚了。”吴海强也提醒道。

    陈进微微一笑,一脸轻松道:“反正我这也是碰运气发了一笔小财,万一赔了也就赔了。不过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一旦成功了,这可不是小财,而是大财。”说着把目光投向了沉默不语的大伯吴海云。

    “好。小进你真有心要跟村里合作,那我们就跟你合作。”吴海云低头沉吟了一会,一拍桌子道:“我算了算,咱们村那几个山头都开垦出来,大概也有个上千亩。种子和肥料的投入如果按一百块一亩的话,十万块足够用了。这样吧,一旦合作,该怎么干都听你安排,将来收购的时候,你也不用先付钱,等卖了再说。不管怎么说,既然是合作,那村里也不能光占你的便宜,多少也要担点风险。”

    “行,大伯,咱们说干就干。明天……哦不,后天,后天我就到县城把钱提出来。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如果抓紧时间干的话,七月底地里就能出产。七、八、九、十月份可是蔬菜的淡季,能种上两茬。种什么呢?对,就种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这些常用品种,马上申请成立公司,再注册个商标……”

    陈进大喜,他也没想到今天坐下来和大伯一席话,居然真的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干,能赚钱,又能帮助老家富起来的大事。说着,还自言自语的盘算起来。

    “小进,你是大学生,懂的都比我们多,你就拟定个章程出来。”

    在吴海强和吴初九惊讶的目光中,这一老一少居然达成了协议,真的要成立什么蔬菜公司。

    那天晚上,就在吴初九家的饭桌上,陈进和吴海云代表的吴家村现行达成了口头协议,成立吴家村蔬菜有限公司,陈进和吴家村各占50%的股份。等陈进的十万块钱到位后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申请成立公司,由吴海云亲自出任法人代表。另外,考虑到陈进现在是国家干部的身份,股东挂上吴雪梅的名字。

    '奉献'

    第三十五章恶性循环的卡福超市

    第三十五章恶性循环的卡福超市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香港正式回归的日子。和新梅一江之隔的西江省江州市的街头到处张贴热烈庆祝香港的回归的各类海报、标语。

    “这鬼天气,这里怎么这么热呀”吴学明从长途汽车上下来,迎面而来的就是滚滚的热浪。

    “江州今天的天气预报最高温度报了三十九度,当然热了。”陈进抹了把额头上迅速冒出来汗道。

    吴学明是吴海云的大儿子,三十刚出头,原来是吴家村的会计,蔬菜公司成立后出任副经理,专门协助陈进工作。

    那天在吴初九家陈进和大伯吴海云达成口头协议后,第二天一开市就通过电话委托抛售了两万股深锦兴的股票,套取了十万元现金。虽然最近的大盘不好,但自从陈进买进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居然涨了将近10%,不但没有亏损还小赚了一笔。

    当时的金融服务还很呆板,股票帐户转入个人银行帐户需要一天的时间,而且个人账户上的钱也不能直接转入公家帐户,而且柳坪乡只有一家农业银行的网点。陈进只得特意回了一次新梅,从自己建设银行的卡上十六万多的现金全取了出来,然后又办了一张农行金穗卡,省得万一要用钱又得赶回县城来取。

    在吴家村当了二十多年的支书又是吴家族长的吴海云在吴家村可谓一言九鼎,在他的一声令下,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在原来几个荒芜的山头上开出了将近一千亩的土地。

    陈进之所以要急着开工,最主要的是楚省所在的长江流域,夏季炎热,月平均温度常在二十八度以上,最高达三十五度以上,许多喜温而不耐热的蔬菜和喜冷凉的秋冬菜在七、八月间均不能正常生长,致使七到十月蔬菜市场供应不足,出现花色品种少、菜价高的淡季

    而柳坪乡地处山区,本来海拔就有五六百米,吴家村几个山头的海拔都接近上千米,非常适宜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最佳的种植时间在四月上旬到五月下旬,采收时间相应在七月到九月,正好可以供应淡季。

    由于前世假种子之类是新闻听多了,陈进还特意上了一次省城,专门到省农业局下属的种子站购买了白菜、黄瓜、番茄、辣椒等最适宜高山种植的反季节蔬菜的种子。

    由于山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分且远没有平原地区炎热,晚上凉爽。近一千亩分片种植的各类蔬菜长势喜人,甚至比正常季节时生长周期还要快。原本对陈进半信半疑的吴初九也十分积极地到县农技站请农技专家下来指导。根据这些农技专家的判断,吴家村第一批五月底种下去的蔬菜,最快的到七月中旬就能采摘上市。

    柳坪乡虽然是新梅最边远的乡镇,离县城将近一百公里,离石城一百八十公里,离省城楚州更是要四百多公里,但距离西江省的江州市却不足六十公里。陈进从一开始就把销售目标定在了江州市。

    今天陈进和吴学明到江州是来和昌华建设集团董事长梁昌华介绍的一家名为卡福超市商谈“吴家村”牌高山有机蔬菜进场销售事宜的。这家名为卡福的超市,陈进在前世也有所耳闻,虽然这家民营超市在后来无法跟大城市中处处可见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洋品牌相比,但是在西江省和楚省还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说起来也巧,陈进遭到发配后,梁昌华曾力邀陈进加盟他的昌华建设集团,除了陈进是理工大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专业对口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上次的事情后,他对陈进是相当欣赏。当然对于梁昌华的邀请加盟,陈进还是予以婉拒。

    没过多久,梁昌华从蔡华强那里听说陈进在柳坪乡搞起了什么高山蔬菜。好奇之余梁昌华专门打了个电话给陈进,在电话中听到陈进兴高采烈地描绘他的卖菜大计,梁昌华的心里颇为郁闷。他没想到对于陈进来说,卖菜事业居然比昌华建设集团副总的位子,二十万的年薪吸引力还要大。

    不过当他听到陈进打算把他的卖菜事业推向江州市时,本身就是江州人的梁昌华倒是很热心地给陈进推荐了卡福超市。巧的是这家卡福超市的老板马天杰和梁昌华、杜汉杰也都是同学。

    下车后,陈进先跟马天杰联系一下,约好一个小时后到他办公室见面。

    “小进,打个出租车过去,最多十分钟,咱们还要去哪儿?”因为来之前就知道卡福超市离长途汽车站不远,一旁汗流浃背的吴学明不解地问道。

    “谈之前,我想先到超市里去转转,看看他们的经营状况,算一算将来的配货量。”

    在此之前,陈进不但已经在江州蔬菜批发市场租下了一个摊位,而且也已经在谈妥了几家在江州知名度比较高的超市。卡福超市现在开的时间并不长,名声不显,而且就一家店,远没有形成后来的连锁规模效应。

    “噢,小进,还是你想的心细。”吴学明点了点头,一脸钦佩道。这些日子他跟着陈进,跑东跑西,亲眼目睹了陈进和超市谈判时那种他望尘莫及的风采,最后的结果总是对自己一方最有利,再加上陈进乡长助理的身份,吴学明现在对这位小表弟佩服的五体投地。

    陈进之所以主动要求让吴学明这位表哥跟在自己身边,主要也是想培养他。陈进现在一心想把吴家村建设成他理想中的现代农庄,卖菜只不过是一个起步,一个资本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他是一定要脱身出来的,看了看目前也只有他这个大表哥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四面车窗都打开的夏利出租车上下来,理了理被吹乱的头发,走进卡福超市。

    “喔,舒坦。”一走进超市,一股清凉扑面而来,吴学明忍不住赞了一声。而陈进却微微皱皱了眉头。

    超市里空空荡荡的,顾客稀稀落落的没有多少,老年人偏多,不是还能看到几个孩子在嬉戏玩闹,一看就知道不是来真正买东西,而是借着超市里的中央空调避暑一族。

    “小进,这家超市的生意并不好,你看这些菜都已经不新鲜了,上面的条形码明显是后来又打上去的。”来到生鲜水果蔬菜区,吴学明拿起一盒用保鲜膜包着的卷心菜说道。

    陈进拿过来看了看,卷心菜的新鲜程度和条形码上的生产日期明显有问题,而且只要仔细看,不难发现保鲜膜上打着的条形码下面还压着两张条形码,很明显是原来的保质期过了之后,又重新打一张上去的,这是这个时代超市的惯用手法。

    整个生鲜水果蔬菜区在超市中占有相当大一部分,但是一路看过去,东西都不是太新鲜,而且还有好几个货架上空荡荡的。

    陈进暗暗摇头,现在的卡福超市明显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东西卖不出去变得不新鲜,东西不新鲜又更加卖不出去。看看眼前,再想想前世在楚省和西江省成功的卡福超市,陈进感叹:也不知道卡福超市的老板马天杰是怎样渡过眼前这个难关的。

    '奉献'

    第三十六章金点子

    第三十六章金点子

    卡福超市的老板马天杰四十出头,瘦瘦高高,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咋一看不象商人倒象一名教师。由于事先通过电话马天杰看到陈进和吴学明进来,连忙起身迎上来:“你好,你好,陈乡长是吧?”手直接向岁数比较长的吴学明伸去。

    “马老板,这位,这位才是陈乡长。”吴学明顿时脸涨得通红,连忙摆手指了指身旁的陈进。

    “哈哈,你看我,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想不到陈乡长居然这么年轻。对不起,对不起。”马天杰连连拱手致歉。

    “马总,你好”陈进微笑着和马天杰寒暄一番,顺便介绍了一下吴学明。

    初次见面,马天杰给陈进留下的第一印象不错。马天杰颇有江湖豪气的言谈举止和他斯文的外表有着明显的反差,镜?(精彩小说推荐:

    ) ( 风雨官道 http://www.xshubao22.com/3/337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