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字体: 滚屏: 自动翻页 夜间看书

风雨官道 第 1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蓓悦,你既然不喜欢薛明,就应该跟他说清楚。”黄睿蕊微皱着眉头道。黄老师骨子里还是一个很正统的人。

    “我都跟他说过好几次了,他这个人,真是烦人。”秦蓓悦摆了摆手道。

    “蓓悦,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看看人家薛明,人长的帅,又是科长,对你那真是没的说。而且论家世跟你们家也算门当户对,你们俩挺般配的,你怎么就对他没感觉呢?”柳艳艳拉着秦蓓悦道。

    “没感觉就是没感觉。你要是看上他,你大可以甩了王亮跟他好。”秦蓓悦取笑道。

    “切,这也要人家看得上我才行。我们家王亮要有人家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柳艳艳摇着头感叹道。

    三个女人一台戏,陈进一边开车,一边摇了摇头,暗暗对后面跟着的薛科长颇为同情。

    “哎呀,总算到了,我都给颠死了。”到达吴家村,秦蓓悦从车上下来,活动活动身子。她的个子比黄睿蕊还要略高一点,将近一米七五左右的架势,超短裙下的两条长腿极为眩目,正在帮忙从车上搬行李的陈进见状,不禁暗自感叹,又是个祸水级的美女,难怪那位薛科长被迷的神魂颠倒。

    山里的气温降温比较快,日头快要西下时,习习的凉风在盛夏季节感到十分舒服。

    “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看来跟着睿蕊是来对了。咦,陈进,那边很多人忙碌的地方就是睿蕊说的你们种菜的地方吧?”黄睿蕊指着对面山头大声对陈进问道。

    这几天每天都要采收六七十吨的蔬菜,村里的老老少少没有一个闲着的。

    “不光这里,前面几个山头都是。”陈进笑呵呵地拿着两个装满番茄和黄瓜的篮子走出来,放到院子里树荫下的矮桌上,“来,都来尝尝,这是我们吴家村产的无公害有机食品。”

    秦蓓悦抓起一个红通通的番茄,咬了一口,连声赞道:“真甜,水分又多。陈进,我听睿蕊说这里种植的高山蔬菜是你发动起来的,真厉害”

    “我吃黄瓜,黄瓜减肥。”小肉弹般的柳艳艳也不甘示弱,拿起一根黄瓜啃起来。边吃还边感叹着:“唉,楚州怎么就买不到这么新鲜的黄瓜。”

    “来来来,都坐下吃,坐下乘会风凉。”陈进热情地招呼着薛明和王亮。

    “陈进,这是你家吧?看来你家是这村里的首富喽。”秦蓓悦笑着问道。整个村里除了零星几栋两层楼房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平房,甚至还有几家是泥胚房。吴海强建的这栋小别墅在整个村庄里显得格外抢眼。

    “我家哪造得起这么好的房子,这是我舅舅的房子。他们家在县城里开厂,我到柳坪乡来工作后,就暂时住在这里。”陈进一边回答,一边打来的井水挤了一条毛巾递给黄睿蕊。

    “地方倒是个好地方,可就是太穷了,路也不好走。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好得要靠工业,但工业一发展,就环境就要遭到破坏,两难啊陈乡长,到下面的乡镇来工作,难度挺大的吧?”薛明吃完一个西红柿,用纸巾擦了擦手,看着远处的青山和破落的房子,朝陈进问道。

    “其实还好,柳坪乡目前虽然还比较穷,但是也有他的发展优势,这青山绿水就是优势,以后可以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同样可以带动经济。”陈进笑了笑道。十几年后的柳坪乡的确发展成为石城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在后来房价飞涨的年代里,由于柳坪乡的地理位置离西江省第二大城市江州市很近,不少开发商在柳坪乡开发了不少的别墅,都卖出了天价。

    薛明低头想了想了,点了点头:“生态农业,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嗯,说的有道理。象这样新鲜的番茄、黄瓜在市场上一定很受欢迎。柳坪乡有这个天然优势,如果全面铺开的倒不失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手段。”

    薛明虽然表现得有些居高临下,老气横秋,一个一看就知道生长在大城市中的省经贸委的年轻干部能说出这番话,倒是赢得了陈进的好感,笑道:“薛科长在省里工作,果然高瞻远瞩,一言中的。这里的吴家村也刚刚开始尝试走生态农业的路子,这种植反季节蔬菜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缺乏资金,只能慢慢来。不过旅游业是大有前途的,这里山清水秀,以后一定能吸引大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到这里放松放松,品尝一下农家小菜,拥抱大自然。”

    旁边听着的秦蓓悦眼睛一亮,惊讶道:“陈进,我记得你以前是学土木工程的,怎么对农村经济工作也这么在行?”

    “我现在不是这儿的乡长助理嘛,当然要干一行专一行喽。”陈进笑道。

    “咦,蓓悦,你前两天不是还说写报道不是没有好的素材吗?你看看这里利用自身优势种植高山蔬菜不就是一个好的素材嘛。也正好帮陈进好好吹吹。”一旁正啃着黄瓜的柳艳艳突然道。

    陈进闻言,心里顿时一动,这不是最好的免费广告吗,连忙道:“吹我不必了。秦记者,我建议你真的好好走走看看,我们吴家村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很值得一写的。”

    '奉献'

    第四十一章大小姐脾气

    第四十一章大小姐脾气

    蔬菜丰收前景一片大好,如今陈进在吴家村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吴初九,仅次于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吴海云。得知陈进的女朋友要来,吴海云原本打算隆重接待,陈进还是谢绝了大伯的好意。要知道前世的陈进虽然后来成了亿万富翁,却有一个比较另类的爱好,爱好做菜。无论是中国菜、日本料理还是法国大餐,都会一手,当时他也把这个爱好当作紧张工作中的一个放松的方式。

    这次黄睿蕊过来陈进原本就打算好好露一手,好在吴海强的小别墅虽然平时难得来住住,不过设施还是非常齐全的,厨房里液化气、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夜幕即将降临时分,热气腾腾的砂锅土鸡、番茄炒土鸡蛋、拍黄瓜、芹菜香干、山边小河里捞的鱼虾,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时令蔬菜,鲜美的鸡汤让这些久居大城市里的人赞不绝口。

    “完了,完了。这次回去肯定又会重好几斤,前段时间的努力又白费了。”小肉弹柳艳艳拍着自己的肚子幽怨道。

    “胖就胖呗,只要你们王亮不嫌弃你就行。”黄睿蕊笑着打趣道。

    “不嫌弃,不嫌弃。”刚刚和陈进干了一杯茅台的王亮安慰自己的女朋友道:“我就喜欢你胖一点,富态。”

    “去死”柳艳艳笑骂着捶了王亮一拳,眼中却充满着甜蜜。

    “睿蕊,我真的太羡慕你了,你看陈进多能干,还烧的一手好菜。以后你要是嫁给他,一定享福。”秦蓓悦故作一脸遗憾道。

    黄睿蕊的脸皮薄,虽然在两个闺蜜中早已承认陈进是自己的男朋友,但听到秦蓓悦的话还是微微脸红。

    “秦蓓悦,你不要吃在碗里的又要看在锅里的,我可早已是名草有主了。”陈进笑嘻嘻地说道,同时眼睛瞄向两杯茅台就已经脸色通红的薛明。

    下午,陈进请求秦蓓悦帮忙写篇报道打打广告,秦蓓悦颇为搭架子,而且经过下午的接触,薛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清高,但是人还不错。陈进借此开起了两个人的玩笑。薛明一听脸色不由露出温馨的笑容,看向秦蓓悦的目光变得更加炙热起来。

    而秦蓓悦却皱起了眉头,“啪”的一声,把筷子往桌上一拍:“陈进,你别乱说,你要是再乱说,你求我写的报道想也不要想。”

    秦蓓悦一副不象开玩笑的样子,让原本都在嘻嘻哈哈的人全都愣住了。薛明一下子变得十分尴尬,连忙收回目光。

    “陈进,你就少说两句。蓓悦,陈进刚刚也不过是开开玩笑,你别当真……”黄睿蕊连忙劝道。

    “秦蓓悦,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陈进一把拉住想站起来的黄睿蕊,夹了一块黄瓜塞进嘴里,慢条斯理道:“朋友呆在一起大家开开玩笑都是挺正常是事情,就兴你开得玩笑,别人就开不得你的玩笑了,你是不是也太霸道了一点?”

    其实一开始陈进对秦蓓悦的印象相当不错,人长得漂亮,模特儿般的身材,开朗,好开玩笑。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陈进发现秦蓓悦和黄睿蕊、柳艳艳她们三个虽然是闺蜜,但柳艳艳在言语中对秦蓓悦似乎有些巴结,而黄睿蕊的性格本来就恬静,一般也会让着她。再加上薛明在她面前表现得极为狗腿,秦蓓悦就象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一样,讲话行事毫无顾忌。本来说说自己,陈进根本无所谓,但是连带上黄睿蕊,而且三番两次弄得黄睿蕊很难为情,陈进的心里顿时有些不舒服。

    “我就开不起玩笑,就霸道了,要你管啊”秦蓓悦霍地站起来,涨红着脸瞪着陈进。

    陈进看着秦蓓悦不禁哑然失笑,这个秦蓓悦真是蛮横的可爱。

    “秦蓓悦,你过分了。大家开开心心出来玩的,你这是干什么?”这时黄睿蕊脸沉下来道。

    除了前世黄睿蕊打过自己一记巴掌后,还是第一次看到黄睿蕊发飙,心中不由大悦,关键时刻还是站在自己一边。

    本来气势汹汹的秦蓓悦嘴巴突然一扁:“睿蕊,你,你重色轻友。”

    这句话一出顿时引起哄堂大笑,就连本来十分尴尬的薛明也忍不住嘴角抽*动。柳艳艳更是搂着秦蓓悦:“对对对,蓓悦,你一个人斗不过他们两个,咱们不跟他们斗嘴。”

    秦蓓悦这时也意识到自己理亏,红着脸低下了头,还不时偷偷看了陈进几眼。黄睿蕊显然熟悉她的脾气,苦笑着朝陈进摇了摇头。一场风波顿时雨消云散。

    第二天一早,按照事先的计划,陈进带着他们去爬了离吴家村不远处云台峰。云台峰是官场整个新梅一直延伸到江淮省西部的云台山的主峰,海拔一千六百多米,顶上平坦而高旷,站在峰顶能鸟瞰整个云台山脉。自古就有“小光明顶”之称。原先山顶有座古寺,特殊时期期间破四旧,和尚都跑光了,如今的古寺也成了一片残垣断壁。不过平时初一十五还是有不少村民上山在古寺的遗址上烧香拜佛。

    后来云台山的旅游发展起来以后,古寺得以重建,上山不但修了索道而且还有台阶。但在当时,上下山只有一条不宽的小路。陈进自从来到柳坪乡以后上去过两次,第一次上去还挺吃力,第二次由于高山蔬菜已经开始种植,平时几个山头跑来跑去,锻炼出来了,倒也没感到怎么吃力。没想到秦蓓悦倒是挺厉害的,始终冲在最前面,中午时分第一个冲上了峰顶,黄睿蕊在陈进的帮助下最后也勉强爬了上来。小肉弹柳艳艳和她的胖子男友王亮以及文弱的薛明,爬到半山腰就已经不行了,柳艳艳和王亮索性找了一块平坦之处坐下休息,说什么也不肯动弹,薛明倒是想跟上秦蓓悦,但是当他喘着粗气仰望着高高的山峰,最终还是有心无力地选择了放弃。

    星期天上午,陈进又带着他们到几个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基地去转了转,几个山头都不太高,远比爬云台峰要省力的多,这几个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红通通的番茄,碧绿的黄瓜从架子上摘下来,在冰凉的山泉水中洗一洗就能吃。早已将不愉快忘到脑后的秦蓓悦还兴奋地跟陈进探讨起反映吴家村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报道该如何写。

    由于除了黄睿蕊正在放暑假以外,其他人星期一还要上班,从蔬菜基地回来之后,早早用过午饭,就要返回楚州了。陈进和黄睿蕊不免恋恋不舍,这两天虽然朝夕相处,但是两人还没有机会单独想出过,最多也只是在上山时拉拉手,扶一把什么的。告别时,陈进在黄睿蕊的耳边低语,假期里自己回到楚州去看她,黄睿蕊这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吴家村的村民十分热情好客,这两天送来不少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风干野鸡、自己晒的笋干、蘑菇干等山野特产,新鲜的番茄、黄瓜、辣椒更是满满两筐,把丰田陆上巡洋舰的后面塞的满满当当的。

    “陈进,以后来楚州记得联系我。”临行前,秦蓓悦特意走到陈进的面前握手道别。

    “一定不过下次可别再朝我发大小姐脾气了,不然我可不敢联系你。”陈进笑着道。

    “你敢?当心我真的不给你写什么报道,给你打广告了。”秦蓓悦故意瞪着眼睛道。

    “行了,怕了你了。下次来楚州一定请你吃饭,好好感谢你。”陈进连忙拱手道。这位大小姐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属于有口无心之类的。经过了上次饭桌上的风波后,陈进心中的芥蒂早去了,反而很欣赏她的坦诚和率真。

    “这还差不多。”秦蓓悦接着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道:“请吃饭,行,不过我要你亲自下厨请我吃饭。”

    '奉献'

    第四十二章陈进有点意思

    第四十二章陈进有点意思

    省委组织部长权汉宁正式找杜汉杰谈话,下个月石城市委书记李伟山将调任楚省政协副主席,作为市长杜汉杰将被任命为石城市委书记。杜汉杰悬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但同时他又得知另外一个消息,石城市常务副市长郑志飞将调任楚州市副市长。这个消息让杜汉杰的心又紧了起来。

    杜汉杰并不是楚省本土干部,他是两年前从团中央空降到石城市担任市长。作为一名空降市长,他和郑志飞的合作应该说一直不错。石城市的局面十分复杂,市委书记李伟山是石城本土干部,从大队支书开始一路登在市委书记,在石城可谓根深蒂固。

    前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鸿祥在石城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李伟山,新梅帮不但占据了市委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的位置,而且在石城五县三区中占据了相当多重要的位置。

    杜汉杰空降到石城以后,利用新梅帮和李伟山之间的矛盾,又拉拢了第三派郑志飞的势力,才得以牢牢地掌握着市政府的大权,被誉为强硬市长,还一度在新梅帮的老窝新梅县力挺王培林上位,逐渐在和新梅帮的第二号人物——市委副书记钱东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不过,就在他赴中央党校学习,准备接任市委书记的时候,新梅帮展开了一系列的反击。用交换的手段把王培林赶出了新梅县,而常务副市长郑志飞的态度也开始耐人寻味。原本,杜汉杰打算在接任市长后,利用省里靠山的力量力挺郑志飞接任市长。但是现在看来,郑志飞背后的势力显然和新梅帮背后的势力达成了妥协。毕竟石城市市长的位置和楚省非常委副市长的位置,从表现上看同样级别是正厅,但实权相差甚远。郑志飞的调任完全是服从了己方派系的利益,后续这也是郑志飞当初态度开始耐人寻味的原因。

    这样一来,不出意外将有党群书记钱东盛将出任市长一职,作为市委书记的杜汉杰将要和新梅帮孤军奋战,这不得不让杜汉杰的心重新又提起来。

    谈话结束后,杜汉杰没有返回石城,而是直接回了江州老家。杜汉杰是江洲人,他的父亲杜远山曾长期担任西江省委书记。当初,他之所以能从团中央空降到石城任市长,除了自身的能力得到那位年轻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赏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利用老父亲在西江省的影响力支持第一书记所在的派系。

    第一书记所在派系的首领是党内明定的接替人,他的这条路当初就是老父亲帮他选择的。中央的派系斗争对于杜汉杰来说目前还很遥远,他现在就想如何才能在石城继续站稳脚跟,有朝一日能象老父亲一样成为一省的封疆。所以老父亲不单单是父亲,而且还是他政治导师,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去请教父亲,就象当初他即将从团中央空降到石城市之前,父亲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使得他这两年来在石城的工作顺风顺水,在派系中赢得广泛的赞誉,从而使得己方派系在省里的高层力挺他接任市委书记一职。

    杜远山退休已经多年,早已过了耳顺的他,身体却相当硬朗,精神矍铄。从西江省人大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就从省城搬到老家江州居住,不问政事。饶是如此,每一任省委书记到任西江,都要登门拜访,足见其在西江的影响力。

    今天对于儿子突然回来,杜远山好象早有预料,把杜汉杰领进书房,拿起一张宣纸铺在书桌上。杜汉杰连忙帮忙用镇纸压住,然后肃立在一旁磨墨。

    杜远山拿起一支粗大的狼毫,饱蘸墨水,稍一沉吟,就在笔尖的墨即将掉落下来之时,龙飞凤舞地在纸上写下了“知人善任”四个大字。写完,拿起笔欣赏了一番,露出一丝满意笑容。接着好似自言自语道:“做书记了,嗯,好好想想吧。”说完,把笔扔进青花瓷的笔洗之中,径直走出了书房,留下杜汉杰一个人站在书桌旁沉思着。这是十年前杜汉杰跨入正处级行列之后,父子俩一贯的交流方式。

    一个小时后,杜汉杰从书房里走出来。

    “想通了?”

    “差不多吧。”

    父子俩寥寥数语,双方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到了答案,儿子眼中的是领悟,父亲眼中则是鼓励。

    “吃饭了。”杜汉杰的妻子谢玉茹走过来招呼道。

    谢玉茹是石城一中的副校长,现在正值暑假,由于杜汉杰老伴的身体不太好,放暑假后便和女儿杜雨童一块儿回到江州帮忙照顾。

    餐桌上摆放着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醋溜白菜,辣椒炒肉丝,芹菜百合,凉拌黄瓜和番茄排骨汤。

    心情恢复舒畅的杜汉杰看到桌上的菜,眼睛一亮:“现在还有这么新鲜的黄瓜和白菜。”

    “这是我和玉茹上卡福超市买的。”杜母笑着说道,自从儿媳妇和孙女回来之后,老太太的身体好多了,谢玉茹也时常带着老太太到处逛逛。

    “卡福超市?不是马天杰开的超市吗。听说前段时间生意不太好。”杜汉杰端起饭碗随口道。马天杰和梁昌华当年都是杜汉杰最要好的同学,三家人家逢年过节也常有走动。

    “生意挺好的呀今天我和妈买点小菜,结帐时排队排了十几分钟。”谢玉茹诧异道。

    “是吗?天杰这小子还真行。”杜汉杰微微愣了愣,马上笑道。

    “小马不错,朋友之间也应该多走动走动。”杜远山看了一眼杜汉杰道。杜汉杰的两个同学,老杜对马天杰的印象更好一点。

    “知道了,爸。”杜汉杰点了点头,他知道父亲的意思应该跟刚才写的那四个字的意思是一样。以前他是市长,主要精力集中在做事方面。如今他的角色即将要改变,书记管人事,只有把人用好了,才能总揽全局,毕竟事情也是需要人去做的。

    想到知人善任四个字,杜汉杰的心里暗叫一声惭愧。结束党校培训已经一个月了,期间王培林求见了好几次,杜汉杰都没有见。原本王培林在新梅被扫地出门,固然有市委上层的利益交换,但王培林自身也不过硬,不然也不会被人家抓住小辫子。此次事件再加上昌华建设集团在石新路招标上,差点被人拿来攻击的事,引发了杜汉杰心中的不满,故意冷落一番,现在看来尤其是在这个敏感时刻,自己的行事过于草率了。

    晚饭后,杜汉杰主动打电话约马天杰一起坐坐,自从他空降到石城担任市长以后,除了梁昌华,和江州的朋友、同学之间的联络反而比在京城时少了。

    在和马天杰见面时,杜汉杰听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名字,从今天在饭桌上看到的那些返季的新鲜蔬菜到卡福超市的起死回生,居然都出自一个年轻人的手笔。这个年轻人他从未见过,但是一件曾令他焦灼不安的事件曾经和这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上班后没几天,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楚省第二大报《经济日报》上,更让他意外的是这篇并不长又只是在第四版的报道的署名——本报记者秦蓓悦。这个名字别人看了或许并不在意,但是对于曾对省委几位主要领导专门做过研究的杜汉杰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父亲是省委副书记、楚州市委书记秦正穗。楚省政坛本地系的实力派人物。

    这使得杜汉杰对这名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和老同学梁昌华通完电话,又是听到如潮的好评后,杜汉杰露出一丝笑容,自言自语道:“这个陈进还真有点意思”

    '奉献'

    第四十三章陈进出名了(上三江推荐了,

    第四十三章陈进出名了(上三江推荐了,

    作为新梅县的县长王金良一直保持着他从政近十几年来的习惯,每天上班的都要将中央、省、市三极的主要报纸浏览一遍。即便没有空,也要让秘书将重要的消息摘录下来。这天,上午王金良刚刚主持完县长办公会回到办公室。

    “县长,这是今天的报纸摘要。”李秘书将县长指定的几份重要报纸上摘录下来的剪报送进来。

    “县长,今天咱们省的经济日报上有一篇专门关于我们县柳坪乡吴家村立足高山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报道。”

    “哦?”王金良一阵惊奇。李秘书见状连忙把这篇报道翻了出来。

    “立足高山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记石城市新梅县柳坪乡吴家村高山反季节蔬菜大丰收。”王金良轻声念着剪报上的大标题和下面的副标题。

    “柳坪乡?吴家村?”王金良嘴里念叨了几句,惊喜的同时不免有些恼怒,这省经济日报都登出来了,而他这个县长居然不知情。

    “第几版?”王金良是做过四年的市委书记秘书的人,早已锻炼出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不露声色地问道。

    “第四版,专门反映农村经济的版面。”李秘书连忙道。

    王金良点了点头,示意李秘书出去,坐下来仔细研读这篇还不到五百字的报道。王金良出任新梅县代县长以来,这还是头一回有关新梅的报道登上省重要报刊,而且完全是正面的报道。他清楚这篇报道的份量,不管怎么样作为县长,这就是他的政绩。

    “陈进?”王金良细细读完这篇报道,发现整篇报道根本没有提及新梅县委县政府以及柳坪乡党委政府,而柳坪乡乡长助理陈进的名字却反复出现了三次,文章中对他有很高的评价,甚至把他誉为带动落后山区发展经济的好干部。

    陈进这个名字对于王金良来说记忆深刻,四个多月前王培林心急火燎地从日本打电话回来就是请自己营救一名被反贪局调查的交通局的年轻干部。如今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而身份却是柳坪乡的乡长助理。是同一个人还是同名同姓?这个陈进到底是什么来头,省经济日报居然为他大唱赞歌?王金良心中暗暗问自己。

    正当他准备打电话了解一下这个陈进的情况时,电话铃声先一步响了起来。

    “王县长,你们县的农业工作搞的不错嘛,省经济日报上都刊登了你们新梅柳坪乡那个叫吴家村的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这很好嘛,这为发展山区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新路。有机会我要亲自下来看看。”电话那头传来石城市副市长裘海高兴的声音。

    裘海是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虽然不是常委,但却是市委书记李伟山的老部下,王金良对于裘市长还是十分尊重的,连忙恭谨地说道:“欢迎,欢迎裘市长到我们新梅来指导工作。”

    “哎,我要来可不是来指导工作的,而是来学习的。你们可是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嗯,这个柳坪乡的乡长助理陈进同志不错,到时我要见见他。”裘海在电话中呵呵笑道。

    “好的,裘市长。”王金良对柳坪乡吴家村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了解也仅限于手中的这篇报道,也不敢多说什么。

    电话刚刚放下,紧接着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王金良皱了皱眉头接起电话,当他听到电话中的声音时,马上换了一副表情,客气道:“哦,李书记,您好。”

    电话是县委书记李信光打来的,同样是询问经济日报上那份报道的事情。李信光的口气听上去有些不悦,在此之前他已经打电话给县委宣传部长,宣传部长也是一问三不知。李信光直接把电话打给王金良,这么大的事情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居然不知情,万一上级领导来电询问,不就成笑话了吗?

    李信光的口气让王金良微微有点不舒服,但两人目前还处于蜜月期,王金良连忙解释道:“李书记,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刚才裘市长打电话过来表扬了一通,说实话我也差点露馅,我现在准备查问。”说着,王金良用试探的口气道:“李书记,文章中提到的柳坪乡的乡长助理陈进,不知道您是不是有印象,我记得以前交通局有个年轻干部好象也叫陈进。”

    其实,李信光第一次看到陈进这个名字也感到有些眼熟,但他急于查问这篇报道的情况也没来得及多想。王金良提起,李信光总算是有些印象了,上次做王培林文章的时候,丁春明曾跟自己提起过,准备从交通局基本建设科科长那里打开缺口,这个小科长好象就叫陈进。

    “县长,你跟柳坪乡联系一下,省经济日报采访的事情,他们怎么没有汇报,也太没有组织性,纪律性了。”

    “好的,李书记。”

    放下电话后,王金良并没有马上打电话到柳坪乡,而是一个电话打给了新任县府办主任吴新昌。

    李信光放下电话后,皱着眉头手指敲着办公桌,微微沉吟了一下,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电话:“春明啊……”

    王金良没有马上打电话到柳坪乡,不过已经有人打电话下去了。

    “赵乡长,你在柳坪乡工作开展的不错嘛。你们乡新来的乡长助理陈进在吴家村搞的那个什么高山反季节蔬菜都登上省经济日报了。”

    赵汉本在电话中听到组织部长徐梅新阴阳怪气的声音,还称呼自己赵乡长,吓了一大跳:“徐,徐部长,陈进什么上了省经济日报,这个,这个我不清楚呀。”赵汉本连忙结结巴巴的说道。陈进最近一段时间在吴家村忙着种菜,为此还和党委书记王德荣发生了冲突,赵汉本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徐梅新还说陈进居然上了经济日报,这让赵汉本一时张二摸不着头脑。

    “你们乡上了省经济日报,你这个当乡长的居然不知道?你这个乡长到底是怎么当的。”徐梅新心里很不爽。他今天上班无意中翻开经济日报看到这篇报道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一个电话打给了赵汉本。

    “徐部长,我马上调查,第一时间向您汇报。”赵汉本头上的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当初他当上这个乡长是靠孝敬了徐梅新五万块钱才当上的,之后他也一向以徐部长的人自居。陈进到柳坪乡来锻炼时,徐部长曾亲自给他打过电话,还特意提到了陈进的名字,赵汉本知道徐部长是什么意思,但巧的是这个陈进居然和吴初九有亲戚关系,这事让他有些难办,只得推给吴初九了事,好在后来徐部长也没有问起。但是现在他知道徐部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陈进今天上班了没有?另外今天的经济日报呢,赶紧给我拿过来。”挂上电话后,赵汉本顾不得擦汗,气急败坏地通知党政办主任。

    党政办主任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道:“陈乡长今天没来上班,今天报纸还没有来。”柳坪乡地处偏远,报纸一般到下午才能到。

    “没有上班?赶紧给我把他叫过来。”

    “是,乡长。”

    正当赵汉本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不停地走来走去的时候,而此时陈进正在吴家村村委会和省经济日报的记者秦蓓悦悠哉悠哉地通着电话。

    “陈进,你让我写的报道今天已经登出来,这下你和你们吴家村的高山反季节蔬菜该出名了。你该怎么感谢我呢?”秦大小姐在电话中说道。

    “是吗?可惜现在我手头没有经济日报,当我看到了再说。”陈进笑道。

    “陈进,你该不会说话不算数吧?”秦大小姐有些生气了。

    “哪能呢?不就是请你吃饭吗?没问题,等下次我来楚州一定请你吃饭。”陈进连忙陪笑道。

    “我要你亲自下厨请我吃饭。”秦大小姐语气总算缓和下来,得意洋洋地说道。

    “好,没问题。哎呦,我们乡政府拷我,我得回个电话,蓓悦,谢谢你啊等我看到你写的报道后再给你打电话,我现在挂了啊”

    “喂,喂,喂,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

    陈进也不顾秦大小姐在电话中大呼小叫的,挂断了电话。看着BP机上显示的党政办主任老张打来的传呼:“十万火急乡长找,速回电。”拨通了乡政府党政办的电话:“张主任,什么事这么急呀,还弄个十万火急?”

    老万下个星期上三江推荐了,从明天连续三天,每天三更,请大家多多捧场。另外在三江频道()有最喜欢的本期三江作品栏目评选活动,希望大家踊跃投票。

    '奉献'

    第四十四章要升官了?

    第四十四章要升官了?

    “陈进,你赶紧回来一趟吧,乡长正急着到处找你呢。”老张在电话中急着说道。

    “乡长找我什么事?”陈进皱了皱眉头,貌似自己来到柳坪乡两个多月来,赵汉本还是第一次主动找自己。

    “不知道。你还是快点吧,乡长很着急,好象还很生气,你自己小心点。”陈进平时为人大方,平时没事也经常请老张一起喝顿小酒什么的,两人的关系处的还不错,老张不忘提醒了陈进一句。

    “行,我马上过来。”尽管心存疑问,陈进挂断电话后,和正在算帐的大伯吴海云打了声招呼,开车往乡政府赶去。

    吴家村种植的高山反季节蔬菜搞的红红火火的,乡里人平时没事就爱个炫耀什么的,更何况吴家村和临近的赵家村的关系一向不太融洽,吴家村人最近在赵家村人面前说话的声音也响了很多,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赵汉本几乎每天回家都听说吴家村种在山上的菜又卖了多多少少钱,还听说吴家村将来还要搞什么生态观光农业。而且赵家村人看着吴家村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种在山上的菜一卡车一卡车地运出去,换回花花绿绿的钞票,也十分眼红。村里的怪话也开始多了,什么赵家村出了一个乡长,还比不上吴家村的一个副乡长和乡长助理;什么乡长助理毕竟是个大学生,本事就是比赵汉本强云云,弄得赵汉本的心里本来就很不舒服,加上接到徐梅新的电话后,性格阴柔的赵汉本的火气就上来了。

    “陈进,你每天不上班吊儿郎当,到底在吴家村搞什么勾当?”当陈进一进门,赵汉本就冲着陈进嚷嚷道。

    虽然吴初九和赵汉本严重不和,但陈进平时对赵汉本一向客客气气的,就是在和王德荣翻脸之后,对赵汉本的态度也没什么变化,但是今天一进门赵汉本就冲着自己嚷嚷,陈进顿时不卖帐了:“赵乡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在吴家村搞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你不是不知道吧?”

    “陈进,我提醒你,你这个乡长助理分工是协助吴初九分管工业。”赵汉本深吸了一口气,一脸严肃道。

    “哼”陈进冷哼了一声,自顾自地掏出烟,点上一根,“我这个乡长助理协助吴乡长分管工业是没错,但也没有规定禁止我去搞农业。再说了,我作为一名下乡锻炼的乡长助理,帮助吴家村搞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发展特色农业,不违反组织规定吧?”

    “你……”赵汉本一时语塞,喘了口粗气敲着办公桌道:“那我问你,省经济日报上的那份报道是怎么回事?省报记者来采访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向组织汇报,你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

    “原来是为这事啊”陈进耸了耸肩,朝赵汉本的办公桌上看了看,微微一笑道:“今天的报纸应该还没到吧?赵乡长的消息倒是灵通,是不是又是那位徐部长给你们打过招呼了。”

    “陈进,你不要乱猜疑领导。现在我在问你省报记者来采访,你为什么不汇报。”

    “汇报?你们几时关心过吴家村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王书记不是还要处分我吗?我就实话告诉你吧,这篇报道就是我请省经济日报的记者写的,目的就是为吴家村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做做宣传,你现在满意了吗?”陈进冷冷一笑道。

    “你……”赵汉本被陈进气的够呛,手指颤抖着指着陈进怒喝道:“对于这件事,你要做出深刻检查,我要建议党委会处分你。”

    陈进笑了,摇了摇头道:“你和王书记不是早就想处分我了嘛,随你们的便。至于检查,对不起,我还从来真没有写过检查,不会写。”说着,陈进把手上的烟头往地上一扔,“赵乡长,如果没事的话,我先走了,吴家村那边还忙着呢。”说完,也不等赵汉杰的回答,直接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陈进和赵汉本之间的争吵早就又惊动了整个乡政府,都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听着,看到陈进走出来,党政办主任老张皱着眉头上前小声提醒道:“陈进,怎么又吵起来了。”老张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前段时间跟书记吵,今天又跟乡长吵,两个主要领导都被得罪光了,你小子也太牛了吧

    “又不是我想吵,偏偏有些人还没完没了了。”陈进摊了摊手,满不在乎地说道。声音还故意说的很大声,紧接着就听到乡长办公室里传来“砰”的一声杯子砸碎在地上的声音。

    “怎么都喜欢摔杯子呀张主任,这杯子也是公家财产吧?”陈进对老张嘀咕了一声。

    老张愣愣地看着陈进,“你呀……”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叹了一口气,意思是让陈进自求多福吧。

    “徐部长,事情调查清楚了,省经济日报上的报道是陈进自作主张请经济日报的记者写的,事先根本没有向乡里汇报。而且我判断吴初九同志也应该是知情的,鉴于陈进和吴初九同志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我马上建议召开乡党委会对他们进行处分。”赵汉本用委屈又显得十分愤怒的口气向徐梅新汇报道。赵汉本刚才被陈进气的够呛,同时还趁机给吴初九上眼药。

    但是徐梅新的回应却让他目瞪口呆,“汉本,省经济日报对你们柳坪乡吴家村立足高山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报道毕竟是好事嘛。陈进同志还年轻,做事欠稳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吴初九同志,汉本你作为乡长,胸襟要放宽广一点,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要瞎说。县里主要领导对吴家村走特色农业的路子非常重视,可能要下来视察,你可要做好准备呦。”

    直到徐梅新挂断了电话,赵汉本拿着电话愣了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连忙放下电话拿起包匆匆走出办公室。

    “备车,马上去吴家村。”

    接下去几天,秦蓓悦在省经济日报上的这篇报道产生的后续反映使得吴家村一时成为新梅县的焦点。先是第二天,县长王金良在分管农业副县长以及农业局的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吴家村视察,对吴家村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吴家村引进投资,把种菜、卖菜进行公司化运营的管理模式,更是充满了新奇。毫无疑问这个完全要归功那位从交通局下放到柳坪乡锻炼的年轻的乡长助理。

    这让王金良不禁对陈进刮目相看,栽培之心油然而生,刚刚出任县长的他,急于要在新梅培植自己的嫡系。这个年轻人如果用好了,说不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王金良是从市委大院出身的干部,一切都比较讲究规矩,众目葵葵之下他也不好马上找陈进单独谈话。不过,陈进瞅准一个机会向他表达了当初搭救之恩的谢意时,让王金良对陈进的观感更佳。

    “李书记,吴家村搞的高山反季节蔬菜正如省经济日报上报道的那样,开展的非常好,而且销路也很不错,只不过这些蔬菜全部都销往江州市,我们新梅县城的老百姓却无缘享受到,呵呵。”从柳坪乡视察回来,王金良主动到李信光的办公室向李信光汇报视察的结果。

    “哈哈,我看该给他们提个要求,以后务必要供应县城一部分。”李信光听了也很高兴。尽管这个陈进以前是王培林的人,但毕竟是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而且现在王培林已经调走了,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堂堂一个县委书记犯不着跟?(精彩小说推荐:

    ) ( 风雨官道 http://www.xshubao22.com/3/337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