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透视眼 第 3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秦远方纳闷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要主动承担这个棘手的工作呢?直接推辞掉,你我都轻松啊。”

    方雨苦笑着回道:“如果可以轻易推掉,我也不会求你了。”

    秦远方也只能点头答应。

    方雨没有解释具体的缘故,秦远方也不追究下去。既然来到这里,自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丁冬!

    得到秦远方的支持,暗松一口气的方雨按下了门铃。

    “小雨!你真的来了,快进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打开门,看到一脸笑容的方雨,连忙打开内门将她请进来。也是在此时,老者才发觉方雨居然还带了一位很年轻的男子。

    不等老者询问,方雨就主动介绍道:“老叔,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鉴宝高手,来自鹏城的秦远方。”

    “这么年轻!”

    方雨的老叔惊讶地看着秦远方,似乎觉得方雨在开玩笑。

    方雨连忙介绍起秦远方的背景来:“老叔,你可别看远方年轻啊,他可是有资格参加半宝石交流会的神秘人物。如果你还觉得不多靠谱的话,那你只需要认识他的师傅就行了。”

    老者连忙问道:“他的师傅是国内哪位鉴位大师?”

    方雨得意地介绍道:“华老师,就是那个在你们圈子里有‘金手指’称号的华老师!”

    “是他!”

    老者定了下来,木然地看着秦远方,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方雨悄悄道歉道:“远方,请你见谅,老叔是我爷爷最小的弟弟,爷爷那一辈的人兄弟姐妹比较多,而他是最受宠也是最成功的一个,脾气有点傲,所以请你别介意。”

    秦远方点点头。

    方老就直说道:“既然你是金手指华老师的学生,那我就来考究你一下。请跟我过来吧。”

    秦远方和方雨老实地跟随方老来到了他的书房。

    虽然这里的居住环境比不上华老师的别墅,但书房这里的格局却是不错,有一股浓郁的古风,即使已有十足免疫力的秦远方也被这间古味十足的书房彻底吸引住。

    方老微笑着邀请道:“秦先生,不知能否帮老朽掌下即墨侯的眼呢?老朽的即墨侯可是用7万元从一位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手里讨过来的,据说还是一块名人收藏的端砚。”

    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是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在《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写道:“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除此以外,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方老的对古砚的称呼,足够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

    “待我看看。”

    秦远方仔细上前,详细观察了一通后不住点头道:“此砚以端石为之,质地细腻,制作简洁而不失精巧。外配红木盒,镶嵌银丝,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组合起来有异样的别致之情,十分难得。”

    方老听得直点头,但似乎还不是很满意,等待秦远方的进一步描绘。

    秦远方无奈,只能进一步解释道:“此砚呈椭圆形,由砚盖、砚石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砚盖和底座的材知均为酸枝木,呈红棕色,木纹为纵向条形,底承四矮足。砚盖上有一处椭圆形的开光,内刻花瓶、竹叶、香炉等博古图案,均嵌银丝。落款周围浅刻竹叶梅花纹饰。砚石的质地细腻,润泽平滑。砚堂周围刻篆书、隶书及草书诗句,文人气息浓厚。最主要的是它的确是清朝名人张廷济之物,有此人的落款足够将其价值提升数倍。”

    方老终于开口了,语重深长地说道:“我也去找过张廷济的资料。张廷济是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可是张廷济款端砚市场上从未听闻,老朽可没运气好到得到孤品的地步。”

    秦远方说道:“如果方老不相信的话,我可以用14万收购过来,到时候我来自负风险!”

    “好!”

    不想方老居然一口应了下来。

    秦远方和方雨登时吃惊。

    虽然这是捡漏,而且还是翻倍级别的捡漏,可是方老之前把此砚说得如此重要,甚至还是从老朋友那里讨要过来的,意义非同一般,应该不会为了这些金钱就割让的。

    方老是人精,转身朝书柜走去,从一个比较隐秘的格子里拿出几块砚台,得意地将它们展现出来。

    方雨惊叹道:“这么多名砚!”

    方老得意地介绍道:“早在唐宋时期,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皇宫贵族争相收藏之宝,刻砚、赏砚、藏砚成为当时的一股时尚风气。时至今日,此风依然常盛不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老朽也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对古砚的收集自然是最为乐衷。”

    “难怪有这么多的古砚。”

    秦远方知道方老拿出这些古砚名砚出来的意思,主动在支票上写上数字签上名字,最后则是恭敬递到方老的手里。

    方老见秦远方如此主动,微笑着接手,说:“多谢秦先生成全。”

    方老还有疑惑,可是秦远方却直接来了一个收购,直接认同了方老的捡漏,的确有成全的味道。

    可方老收好支票之后,随后就严肃起来,问道:“远方,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今日的文房四宝?特别是古砚?”

    第189章翻了2200倍

    面对方老这个突如其来的询问,秦远方稍微有点错愕。

    方老似乎不是故意刁难秦远方的,自问自答道:“在唐宋之时,千百金之砚比比皆是,甚至以万金、数万金求得一方宝砚的亦有;即使到了元明时期,名砚的价格依然是有升不减,即使到了晚清,砚价仍能保持基本的平衡。甚至到清末,变法维新,西洋文化东来,社会出现了大量不用毛笔的文字,可是名砚依然在社会上占重要之地位。”

    秦远方知道这断记录。

    当初他得到残缺的古端砚之后,特地查找过相关的资料,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

    方老似乎很有感触,唏嘘道:“古文化的流失,特别是社会的发展,文房文化逐渐退出大家的生活圈,而名砚的价格更是直线跳水。以前值500两者,今最多不过500元,甚至是更低。”

    方雨接口道:“没办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方老点头道:“如今社会,别说是毛笔字,即使是钢笔字也逐渐要被电脑文字所取代。古文化的衰落,几乎成了必然的趋势。”

    秦远方却说道:“未必。研究古文化可以了解历史,陶冶性情,养心明目;而且如今古玩之风盛行,无论是兴趣还是研究,古文化的传承是不会轻易断代的,至少在未来数十年里不会。”

    方老想了一下,笑道:“这也是个理。正如之前的人都说古玩都是无用之物,但是收藏的人却是越来越多,隐约成风,倒是变相地刺激了古文学的复苏。”

    秦远方点了点头,突然指向一只放在桌子上的墨洗,问道:“方老,此墨洗很是别致,似乎也是一件古玩啊。”

    墨洗,就是洗毛笔时用以盛水的器具。

    这不是秦远方的眼光够犀利,而是他的透视眼够厉害。就好比刚才,他之所以那么信誓旦旦,愿意以翻倍的价钱将文士博弈铁丸砚拿下来,不是因为秦远方的鉴宝知识已达到大师级水准,而是他用透视眼看到文士博弈铁丸砚上边凝聚着浓厚的深黄色灵气,而且看其弥漫程度估计是清中期的,所以才会那么果断。

    而这一次,秦远方习惯性使然,在方老拿出那些古砚后就本能地凝聚起灵力看下去,偶然发觉书桌上还有一件同样散发着深黄色灵力,年代更是达到600年水准的趣味瓷器。

    如此宝物,秦远方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方老点头道:“此青花墨洗乃是老朽从一地摊里淘来的,虽然‘永乐年制’的四字篆书款,可是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与永乐年间的轻薄、秀美有点出入,所以我们一众人等都觉得是后来的仿制品,只不过是古仿罢了。”

    秦远方听得暗笑不已。

    不想方雨竟然也是此道里的高手,很是自信地分析道:“永乐的器型相对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其他的皆是赝品。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而这个也就成了后世不断模仿,特别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对宣德青花的模仿最是给常见。而此物模仿是模仿了,可惜模仿得有点出入,特别是它的造型有点蹊跷,居然是海怪吞水的造型,像是一些生搬硬套的臆造之物,所以我也支持老叔的判断。”

    秦远方笑着说道:“如果你们觉得不是真品的话,我可以以高价收购!”

    不想方老却说道:“小子,我知道你的技术不错,而且看你的样子似乎是很有钱那种。可是有钱有信心也不能这样玩吧,毕竟我们这么多人都觉得是古代仿造的东西,可你还要收购,是不是有点过了?”

    秦远方知道方老是一片好心,他也只能说道:“我有信心,充足的信心!”

    方老和方雨稍微一愣,纷纷摇头,不接受秦远方的解释。

    秦远方暗中叹息一声,知道自己若是不解释清楚是不可能带走的。于是查阅了手机里的资料,稍微组织一下就说道:“明朝中期的青花瓷器比前两代有了长足的长进,此期所用青料,以进口的苏泥勃青为主,喔,苏泥勃青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麻离青,那种从波斯进口过来的蓝玻璃。这种进口料子多以铁锈斑痕为表现形态,而这只海兽墨洗也有如此迹象,如此可见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方雨疑问道:“可问题是这种痕迹也可以造假啊!”

    秦远方笑着回道:“是可以,但成本高,目前的技术还没彻底攻破。想要造到如此境界,那绝对是造价里的宗师,这样的人还需要靠诈骗来混饭吃吗?”

    “呃!”

    方雨瞬间噎得说不出话。

    方老却说道:“可是这么古怪的造型你要怎么解释?在我国的古代文化里,可没有这样特殊的器皿啊。”

    有资料帮忙,秦远方自然是游刃有余:“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有许多的类型,除了基本的盘、碗、壶、罐、杯外,还出现了一些僧帽壶、绶带扁壶、花浇等非汉文化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而且这个时代的青花瓷器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这些特点,无不说明了其年代;再搭配上其底款,足够说明其真实性。”

    方老和方雨被说得无话辩驳。不过他们也不是固执的人,得了秦远方的提醒,认真地看了下去,继续深入研究。

    良久。

    方老叹息道:“虽然秦先生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是老朽还是不多肯定。”

    秦远方再度提出收购要求,问道:“方老,我真的很喜欢此宝,不知道可否割爱呢?”

    方老没有回话。

    方雨觉得有必要帮秦远方一下,于是连连跟方老使眼色。

    最终方老还是敌不过这个最疼爱的孙女的要求,只能点头道:“既然秦先生如此的看好,那老朽也只能割爱了。不过此墨洗不是一般之物,若是秦先生是正确的话,那老朽就亏大发了。”

    秦远方知道方老的意思,说:“66万,不知道方老觉得这个价格如何?”

    方老的眼睛差点凸了出来,疑问道:“你不是开玩笑?”

    在他眼里,这只仅用300元收购过来的墨洗是一件捡漏之物,哪怕它只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仿造品,其价值也要超过千元,甚至万元。即使秦远方很是看好,但他也就估个6、7万元而已,不想秦远方直接来了个十倍的价钱收购,这样他就更拒绝不了。

    300元收购过来的东西,被自己卖了66万,直接翻了2200倍出来,这么夸张的大漏足够方老拿出去炫耀,甚至当成毕生名片的了。

    古玩这个圈子,争的不就是一个面子吗?

    第190章争论(上)

    方老的家境不算穷,算是小康之家,对金钱稍微有点免疫。可是秦远方给的是面子,是荣誉,可谓正中方老这种自傲的知识份子的死穴。

    秦远方先是肯定了方老的鉴宝能力,抬高了方老的身段,让方老老怀欣慰。随后给方老一张可以在圈子里炫耀的闪亮名片,所以方老对秦远方递来的橄榄枝,无论如何都不会拒绝的。

    是以,秦远方又与方老完成了一笔买卖。

    虽然秦远方突然发觉自己所剩的资金仅够自己把别墅的余款还完,然后给父母一些生活费和零花钱就全部清光,但秦远方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他也是在捡漏,漏中之漏。

    别的不说,就说之前的文士博弈铁丸砚,这件宝物很有可能是清代金石学家兼书法家张廷济的作品。一旦证实其真实之后,其价值绝对不是区区的14万所能衡量的,一旦遇到爱砚之人,卖到3、4倍的价钱也不出奇。

    至于刚刚收到的海兽墨洗,秦远方更是给它150万的估价,由此可以想象秦远方在这笔交易里的成功。

    完成交易的方老很是开心,热情地对秦远方说道:“好了,开胃菜结束了,是时候去看老朽最近刚刚收购过来的那件宝贝了。”

    “正有此意。”

    秦远方也很想见识一下。

    这里出了这么多的宝贝,相信最后的,也是让方老最关注的宝物是不会比秦远方刚刚收购的那两件逊色到哪里去的。

    “请稍等!”

    方老回身出去。

    随后方老就带来一只彩瓷瓶。

    秦远方惊讶道:“粉彩人物葫芦瓶!”

    葫芦瓶,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而甚为民间所喜爱,最后演变成为传统的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

    方老赞叹道:“秦先生好眼力!一眼就看出其类型。”

    方雨明显见过此物,主动介绍道:“此瓶是清乾隆的宫廷粉彩人物葫芦瓶。整体浑圆大气,挺拔向上,气魄宏伟,画工用笔简练,表现力强,人物点睛用侧锋将笔端的长毫斜笔重按,使人物眼珠藏在眼帘内,成一条黑色短线,显得含蓄传神,尽显早清彩瓷的独特大师画功。”

    “的确是大师级作品。”

    秦远方已看到那深黄色的灵气。

    只不过在年代方面,就稍微有点问题了,因为秦远方看到其灵气居然只有8、9厘米左右而已,距离早清还差了足足两百年的时间。

    方老是人精,听出了秦远方语气里的冰冷,心里一突,一个不安的念头油然而起。

    方雨没那么敏感,继续她的分析:“之前老叔跟人讨教过,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准,闹了一点事情,所以我拉了你过来。不过现在林你都说是大师级作品,那其身份也就可以确定了。”

    “这个……”

    秦远方显得有点犹豫。

    方雨纳闷问道:“怎么了?”

    方老倒也直接,说道:“秦先生,有什么疑惑就直接说出来吧。”

    秦远方迎着方雨的不忿,小声说道:“虽然我说它是大师级的艺术品,可是我没说它是清乾隆的古董!”

    “什么!”

    方雨浑身一颤,追问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秦远方却回道:“并不矛盾,因为近代和现代都不缺粉彩瓷器大师!”

    “呃!”

    被秦远方这么个抢答,方雨和方老都没话说了。

    不过秦远方也没就此放弃,他知道若是自己不解释个清楚的话,估计今天是不可能轻松离开的。于是秦远方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粉彩知识组织内容,仔细地分析开来:“相信两位都知道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比普通的五彩来得复杂,高深。这是因为粉彩所用的色料均为矿物质配成,理化特性极难掌握,彩绘难度明显超过五彩。这门广为流传的工艺即使发展到民国时期,除了一些名家之外,少有成功的,不是色彩单调就是色彩污浊。”

    方雨和方老都听得有点莫名其妙,怎么突然说到这个话题了。

    秦远方随后就一针见血地说道:“清朝时期的粉彩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粉质感,表面较平滑,但无玻璃质感。粉彩不能做到全粉彩化,其中的矾红必定是五彩。因为烧造温度高了,矾红会流淌的,这个问题一直到民国才稍微有点改善,而到现代能才彻底解决。因此若发现矾红粉化或玻璃化,则必定是不是清朝的工艺。”

    “什么!”

    方老听到这里,全身打了一个激灵。

    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可是他毕生最大的投资,若是赝品的话,那家里肯定又会闹家变了,哪怕是他刚刚有近百万的收入也不例外。

    “那矾红真的粉化了!”

    方雨认真研究了一下,甚至还拿出高清晰的专业放大镜观察,最后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起来。

    秦远方也不想如此残忍的,但既然开了头,就得把话题说透了:“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乾隆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顿了一下,秦远方继续分析道:“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

    方雨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婉转的余地了,说道:“可是它的表现也正如你所说的,符合乾隆时期的一切特点,甚至连落款的规格、神韵也都跟故宫博物馆里那些乾隆宫廷瓷器一模一样。”

    秦远方对于方雨的插话没有丝毫的不满,这是古玩交流者之间常发生的场面。同时秦远方也感受到方雨和方老的不甘,想要找到突破口将他击败。

    不过秦远方是比较负责的人,即使开口了,那就必须把任务完成到底:“不知道方老和方雨小姐可否听说过郭世五这个人呢?”

    方老和方雨表情瞬间凝滞。

    第191章争论(下)

    郭葆昌,字世五,河北定兴县人,是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督陶宫,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仿古瓷宗师。

    虽然郭葆昌在历史上的名声狼籍,但其人的能力的确出色,甚至可以说是当世大才。1913年初.郭葆昌来到了景德镇。当时原清代御窑人员大量流失,空留下一个架子。郭葆昌走马上任后,用重金延揽原班人马租民窑中的高手重聚于景德镇,烧制新瓷。起初他准备选用传世极少而珍贵异常的宋代宫廷御用汝官窑作为仿制对象。曾派工匠到汝窑产地河南临汝县实地勘查.并带回了一些瓷土。仿制清三代精细艳丽的官窑彩瓷,选用精良瓷土、彩料。仿照郭葆昌从故宫文华殿中取出的大量精美瓷器的样式,其中主要是雍正、乾隆期的官窑粉彩、珐琅彩精品进行仿制。每出一器,郭葆昌都要亲自鉴赏过目,不尽如意者便当场销毁,可谓是精益求精。

    郭葆昌的作品实在是太出色了,历史上可是有不少古董商因此牟取高利。所以只要是在古玩圈里打滚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听得到这么一号人物。

    方雨稍微缓过神来之后,弱弱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是郭葆昌的仿制品?”

    秦远方点了点头。

    秦远方终于可以揭晓谜底了:“郭葆昌仿雍正、仿乾隆的粉彩瓷最为精细,胎质纯白、画工精细、色彩瑰丽,具有雍、乾时彩瓷的风韵,即使是老行家也容易被其蒙蔽过去。不过他的作品的确是精美,绝对是民国时期的颠峰,一样具备不俗的收藏价值。”

    方雨以狐疑的眼光看着秦远方,疑问道:“你不会又想收购吧?”

    秦远方知道方雨这个眼神代表这什么,苦笑着回道:“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那种为了达到收购目的而不惜诋毁,甚至说谎的垃圾收藏家了?”

    方雨被说破,很是尴尬。

    此时的方老也完成了检查工作,摇头叹息道:“不是的,秦先生说的一切都是事实,这的确不是乾隆时期的物品。老朽之前就听说过矾红流化的历史,只是没与现实搭配上来而已。”

    方雨见方老认命般的神态,实在说不出什么。

    秦远方不人心方老就此消寂下去,小心翼翼地问道:“方老,不知道你用多少钱收购了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

    “103万!”

    方老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句。

    “高了一点点。”

    秦远方却突然笑了出来,说:“民国时期虽然动乱,但也不乏精品,而作为这个时期瓷器界最富代表性的人物,郭葆昌的作品在国际上屡屡能拍出高价。我记得在国外一些专项拍卖会上,郭葆昌的作品总能拍出不俗的价格来。”

    方雨急忙问道:“远方,你估计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能卖到什么样的价位?”

    秦远方想了一下就回道:“我对国际拍卖市场没多少了解,但以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的精美程度,估计能拍到15万到20万美元的价格水准。”

    “那就好!”

    方老和方雨同时松了一口气。

    秦远方提醒道:“我想起来了,国际上也闹出不少的可悲笑话。在一个中国瓷器工艺品珍藏专场中,一件估价为800美元到1200美元的粉彩开光锦上添花纹瓶,最终以1800余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天价成交,由于其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仿品,而被业界称为世纪大笑话。”

    嘶!

    方老和方雨倒吸一口凉气。

    人家打眼,一打就是亿元的亏损。方老那103万的收购价格,与1。2亿元相比,真的不是同一境界的事情,他们的心情倒是好了不少。再想到15万美元折合到RMB也不会亏到哪里去,他们更是放心了。

    不过方老的心里总不是很塌实,觉得若是被自家老婆知道这件事后肯定又会大闹一场,之前那丝犹豫最终变成了恐惧。

    在如此心情的刺激下,方老主动询问道:“秦先生对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很是看好,似乎也有收藏的意思,不知道有没兴趣收购呢?”

    秦远方惊问道:“方老愿意割让?”

    秦远方之前倒没收购的意思。毕竟他在这里捡漏了两次了,得到两件价值不菲的宝物,若是再拿人家的心头好的话,未免太不地道了;而且他的资金也相当有限了,若是继续收购下去的话,那他的别墅余款又会不足,他又得去想主意赚点小钱。

    不过看方老的表情,似乎是想把这块烫手山芋扔给自己啊。

    “好吧!”

    秦远方出于之前的愧疚,他只能点头答应。但是太过冤大头的事情他是不会答应的,自然是提出了他的要求和底线:“方老,我的确喜欢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不过晚辈的资金有限,只能以120万RMB收购,不知道方老是否答应。”

    方老连林点头应道:“答应!若老朽还不答应的话,那未免太过不知情趣了。”

    秦远方谢道:“那就多谢方老成全了。”

    方老回道:“是我感谢秦先生才对。”

    “双赢!”

    秦远方给了一个微笑。

    双方迅速确定交割之后,秦远方有点不情愿地得到了第三件宝物。不过这个世界没有包准赢的买卖;况且这只粉彩人物葫芦瓶的最终结果还没确认,秦远方还有一丝机会,所以秦远方的不情愿只是一时而已,随后就被方老的轻松感染了。

    心情大为愉快的方老热情地邀请道:“秦先生,中午怎么也得在老朽这里吃顿便饭,让老朽可以尽一下地主之谊。”

    话完也不给秦远方拒绝的机会,就主动出去安排了。

    方雨把握住机会,悄悄地谢道:“远方,多谢你的成全,今天是姐姐欠你一个人情。”

    方雨倒是看到了秦远方的不情愿,还以为秦远方是看在她的面子才接手的。

    秦远方回道:“方雨姐,我这笔买卖也没亏啊!”

    方雨却回道:“远方,你也不用安慰我了,姐姐知道其中的行情。你刚才说的价格是拍卖价,比较虚浮,而且成交后还要交不少的税呢。即使你能以20万美元的高价拍出,但除去这样或那样的支出,你拿到手的能有15万美元就可以偷笑了。”

    “哎!”

    秦远方倒是找不到话来回应了。

    方雨要这么想,秦远方也没办法啊,至少他不知道如何解释才好,毕竟方雨说的都是事实。

    “不过让方雨这样的美女欠自己人情,倒是不错的结局。”

    秦远方也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了。

    第192章古典美女

    鹏城。

    秦远方当天被热情的方老挽留了下去,吃了一顿很丰盛的午饭。不过他随后就再没浪费时间,拒绝了方雨为他所安排的其他节目,与已觉得有点无聊的何明朗他们乘坐飞机,于当天晚上就回到了鹏城。

    虽然何明朗他们看到秦远方出去跑一圈之后就带回那么的东西,又听说秦远方是花了两百万才带回来的,心底越发吃惊。若不是他们都对秦远方的能力异常信任和佩服,觉得秦远方不会那么愚蠢送上门当冤大头,否则还真会马上找鉴宝专家测试个究竟呢。

    饶是如此,何明朗他们也没放过秦远方,在回到鹏城后就告诫秦远方,若是秦远方解出什么好翡翠,一定要率先照顾他们。

    就这样,秦远方耗费了两天的时间,将从帝都收购到的毛料全都解出来,并且第一时间分配完毕。因为严天华和何明朗都是做翡翠生意的,所以秦远方不得不小心分配,妥善安排,避免顾此失彼。最后经过一轮纠葛,秦远方好不容易赚回了计划中的资金。

    可是坐在电脑前的秦远方仔细计算下来,他悲剧的发觉自己手中资金距离别墅余款还差了30来万,恰恰好是他最后收购了方老那只粉彩人物葫芦瓶所造成的资金缺口。

    “又得去找钱啊!”

    秦远方无奈地关点自己的电子银行,看向窗户外正在浇花的晏小爱,心潮开始起伏。

    虽然晏小爱被安排去做艺术培训,可是她一有时间就跑过来帮忙,不是帮秦母买菜做饭,就是帮家里做家务,甚至还会跟秦父学习一些业余的种花养草技巧,可谓是别墅的常客。

    也正是因为晏小爱的勤劳,配合上晏小爱之前的背景故事,使得秦父秦母对她的感观越来越好,几乎要把她当成家里的一份子了。

    秦远方隐约猜到晏小爱如此作为的目的,但也不去阻止。至少他是晏小爱的第一个男人,而晏小爱是他第一个女人,有这么一层暧昧关系在,双方可以发生的故事很多,没必要为这点小事情计较。

    “萧晴似乎好几天没打电话给我了。”

    由晏小爱而想到萧晴,秦远方的思绪开始涣散:“之前我们约好的了,要经常联系,几乎每天都有通电话。不过最近一忙就忘记了,但她怎么没打电话给我呢?喔,对了,之前几次跟她聊天,她似乎有点敷衍,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时间得回去看看,顺便看江长天的工作进行到什么地步了!”

    想到这里,秦远方连忙拿起手机打过去。

    可奇怪的是,萧晴一直都没接电话,倒是让秦远方纳闷不已。连打两个都不成功的秦远方,无奈之下只能发个短信过去询问,随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怎么筹集剩余的30万缺口上。

    “跟人借的话,估计很容易借到。只不过这不是我的风格,毕竟我有透视眼在身,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这30万的缺口。”

    秦远方翻看着手机里的通讯录,突然看到林立的名字,不由自主地呢喃道:“去天阳玉石那里玩玩?难度应该不高!”

    但随后秦远方就自我否定了:“不行!林哥和何哥是朋友,不能这样对待朋友,即使要去赌石也得去其他的玉石店,绝不能再占朋友的便宜了。”

    否定了天阳玉石一行,秦远方只能另想他法。

    “远方,严总来了!”

    可是秦母的突然一喊,中断了秦远方的思绪。

    秦远方这才想起今天是华老师那里的月度聚会,连忙收拾东西准备出门。可下一时刻,秦远方想到了一个非常可行的办法。

    于是他连忙杀到自己的书房,将自己精心保存的粉彩人物葫芦瓶,以及那只文士博弈铁丸砚拿出来。至于那只奇特的海兽墨洗,以及青田石雕等等则暂时保密,毕竟一口气将所有的宝贝拿出来,不给自己留点后路,这可不是什么聪明的选择。

    “怎么这么蘑菇?”

    严天华等得有点不耐烦了,见秦远方出来就抱怨一下。可当他看到秦远方所邪道的东西,则改上一幅嘴脸,说:“看来你这一次帝都之行收获不小啊,居然连这么精美的古瓷器都淘了出来。”

    秦远方边走边回道:“这不是什么古瓷器,是近代的粉彩瓷器。具体的也不说了,等下华老师他们会给你解释的。”

    严天华倒没追究,点了点头,加块脚步。

    也幸亏秦远方跟华老师的家住得很近,只是消耗了几分钟的步程就到达目的地。只不过这一次的聚会似乎比较冷清,就寥寥的4、5个人在场而已,与上一次的热闹有巨大的差别。

    严天华倒是明白为什么,主动解释道:“现在接近年底,大家各有各的忙碌,来的人自然不像上次那么多。不过这还不是最少的,最少的是春节那个月,来参加的就只有寥寥的3、4个,也就是我们这几个在鹏城定居的过来交流顺便给老师拜年。”

    秦远方恍然过来。

    “差不多了。”

    华老师看到秦远方和严天华进来,点了点头,继续冲茶。

    广东人喜欢喝早茶,而华老师对茶道更是情有独衷,基本上来到他家,他都是冲茶款待客人的。

    一直都对秦远方不错的聂老看到秦远方带了东西,马上说道:“老华,你刚才还说这一次估计没什么好东西交流的,现在看来,远方这个新人做得很出色啊,这一次带了两件宝贝过来。”

    德老指着自己隔壁的椅子,说道:“你们坐这里吧,这一次的人少,可以坐下来边喝茶边交流。”

    不想华老师却说道:“还有刘天,据说他会带一位朋友过来。不过他这一次有点古怪,居然迟到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严天华还没坐定就看到刘天的身影,马上开喊。

    而秦远方转过身去,呼吸登时停滞了,因为刘天的身边跟着一位充满古典风情的大美女。

    光滑细腻的雪白皮肤与薄薄的粉唇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勾勒出一张完美得无可挑剔的脸蛋;一袭淡黄色长裙伴随着走动而轻轻散开,如同随风的拂柳。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而动,那拂面抹发的姿态强烈地渲染着一股古典的风情。

    这一颦一笑,是多么的动人心魄。

    第193章价值7900万的瓶子

    “这位是?”

    作为主人家,华老师怎么也得做点表率。

    刘天连忙为双方介绍道:“老师,这位是我的表妹林月如,跟那经典游戏里的女主角同名。月如,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华老师,这位是……”

    介绍完毕,林月如纷纷回礼。

    严天华小声跟秦远方嘀咕道:“这女的气质绝对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培养出来的!”

    秦远方点了点头。

    以前听说刘天的背景不简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刘天的表妹,那肯定也是大头来头,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介绍完毕之后,刘天也没歇息,直接将自己带来的宝物拿出来,恭敬地说道:“刘天这一次带表妹过来是有目的的。”

    大家没有插话,任由刘天说下去。

    刘天将宝物小心翼翼地放到茶几上让大家鉴赏和分析,并说道:“这尊清乾隆粉彩镂雕团螭纹时时报喜转心瓶是细舅以7900万的价格收购过来的,意义重大。为了确定其最终的真伪,我们不得不拿到这里向诸位前辈请教。”

    “7900万!”

    秦远方与严天华相对看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里的震撼。

    能为了一尊古瓷器就花7900万的人家,那是得多么富有啊。哪怕是心头好,哪怕是严天华这样的超级富豪,也不是说买就会买的。

    华老师不愧是老江湖,稍微一个小吃惊之后,就镇定自若地将这尊昂贵的瓷器拿起来,一边鉴赏一边分析道:“这尊转心瓶保存异常完好,实在难得,单单这点就值回不少的本钱。而其外部呈镂空状,内部彩绘意喻幸福、长寿及富贵,工巧绝伦,为乾隆御窑的颠峰之作。因为转心瓶的成品率极低,加上其生产似乎仅限于乾隆一朝,所以传世转心瓶寥寥可数,价值昂贵自然是为意料中事。”

    德老随后也开话了:“尽管乾隆时期的御制瓷器的精巧工艺普遍受到尊崇,但转心瓶的制作所需的鬼斧神工仍然让后世之人惊叹叫绝。如此完美的工艺品,堪称为酌古沿今的精绝之作,即使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货色。”

    听到两位长辈都发话,刘天激动得可以,说道:“老师,德老,当初表妹家在购买的时候也请了不少的专业人士鉴赏,其中还包括了风云拍卖行的郭老师,以及在央视主持鉴宝节目的黄老师,他们皆说此瓶不仅是真品,而且还是珍品,拿下来绝对不会吃亏。”

    不想华老师点头道:“郭开这小子做商业和广告是能手,但鉴宝的能力也算是可以罢了。不过那个央视的小黄倒是师出名门,最近几年跟随央视四处鉴宝,其鉴宝能力恐怕已超越了其师,即使在大师级的人物里边也算是佼佼者了。”

    全中国有资格这样说郭开和央视黄老师的人,也就华老师等寥寥数位而已。虽然刘天和林月如听得有点刺耳,却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华老师突然把瓶子交给秦远方,说道:“远方,你也别光看呆听,动动你的脑子分析一下吧。”

    秦远方苦笑连连。

    也幸亏自从得到透视异能之后,他的记忆力算是不错。想起之前一个鉴定节目的分析手段,于是秦远方开始从结构入手,慢条斯理地分析道:“这只转心瓶的颈部与瓶内的套瓶相连,可在镂空外瓶、底座及足部合成的瓶轴转动,外瓶底有鸡心槽与鸡心纽,相合为内瓶转动的轴心,其烧造难度和工艺水平非常高。转心瓶的各个组件在烧造时不可变形,窑烧时的收缩比例亦须相若,而且旋转部位在组装前后不得与其他部份黏接。如此巧夺天工的工艺,即使是拥有诸多高精机器辅助的现代也是难以完美地办到,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实在太可怕了。”

    大家听到秦远方的分析,也觉得古人的智慧够高超的,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华老师对于秦远方能说出这样的话很是满意,不住点头。

    而这一次则轮到德老来表演了:“此宝的装饰主题为十二喜鹊。喜鹊象征喜事临门,喜鹊十二只则寓时时报喜,皆因中国自古用十二时辰计时,每个时辰等于西方的两小时。除喜鹊之外,纹饰中尚有松石、佛手和灵芝。松树既象征志高德劭,也代表长寿,奇石亦然。灵芝又名仙草,同样是长寿之征,佛手则蕴福寿吉祥之意。因此,此类题材兼具时时报喜、万寿无疆的祝愿。如此完美无暇的瓷器,别说是现代了,即使是乾隆时期也是凤毛麟角的货色,这7900万买得不冤。”

    华老师最终总结道:“此器釉色鲜艳华丽,设计别致奇巧,纹饰吉祥,工艺水平高超,匠心独运,值得收藏。”

    顿了一下,华老师感谢道:“小天,月如,这一次多谢你们带这么完美的瓷器跟我们分享。这个级别的宝物,一年也难得遇到一次啊。”

    “这可未必。”

    一直都没发表任何言论的严天华却突然站了出来,拿出秦远方的文士博弈铁丸砚,得意地宣传道:“华老师,远方最近新得的文士博弈铁丸砚也不是平凡之物。你们仔细看一下,它究竟是谁的作品。”

    华老师拿上手把玩,随后脸露惊喜之色。

    “我看看。”

    聂老和德老也都很有意思,纷纷伸手讨要。

    华老师点评道:“张廷济是清代金石学家、?(精彩小说推荐:

    ) ( 暧昧透视眼 http://www.xshubao22.com/3/343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