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472章内部矛盾
林长青终于恍然过来,原来秦远方是贪其物美价廉啊,林长青急忙追问道:“那秦先生觉得它有可能出什么级别的料子?”
秦远方沉思了一下就说道:“遇到这块是我的运气。如果我没估计错误的话,它能直接开出高色,甚至是满绿高色的蛋清种翡翠。”
林长青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一味追求色泽,可是表现好的色可以引起不少的共鸣,把价格拉升1个级别,甚至是3、4个级别也未尝不可。在平洲公盘里,不就有一块因为颜色太好的冰种紫罗兰,直接卖出了上等玻璃种也无法企及的价格吗。
满绿高色的蛋清种翡翠,其价格甚至与冰种翡翠,而且还是上等的冰种翡翠相提并论了。
听到这里,何明朗双眼开始发光了,小心翼翼地问道:“这块石头至少有50公斤,如果能开出翡翠那可不得了。”
秦远方笑而不答。
说来也好笑,秦远方关注这里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它们的物美价廉,而是因为它们被密集堆放到一起,很是适合秦远方用集体透视。如果让大家知道的话,不知道会被调戏成什么样子。
接下来秦远方的动作就够干脆的,逐一从垃圾毛料堆里挑选出他喜欢的毛来。而大家在听说了秦远方的评价,巴不得他买多一点呢。
而后秦远方陆续筛选。只不过他之前挖掘得有点过火,几乎没什么遗漏,所以收获寥寥。但凭借之前的底子,再加上刚刚挖掘出来的满绿蛋清种翡翠,估计应付眼前的局面是足够的了。
半个小时后。
王新华选好了。
但当他看到秦远方摆出来的石头,疑问问:“你确定用这块垃圾料子?”
秦远方笑着、点头。
王新华讥笑道:“我都怀疑你是怕输才会拿这样的垃圾毛料子跟我对赌的,这样一来就不会亏到哪里去。”
秦远方懒得理会王新华,说:“你们看看吧,如果没问题就开始输了。我对这种注定了的赌局没什么意思。”
“哼!”
王新华心底很是愤怒,但还是强颜欢笑,说:“你先来吧,毕竟你的毛料实在太垃圾了,我这样欺负你不好。”
秦远方却回道:“一起来吧。这里的机器够多,没问题的。”
“成全你!”
王新华也不客气,招呼起伙计将毛料搬上切割机。
就当秦远方想要搬运过去之时,则突然被林立拉住了:“远方,你未免太过骄傲了吧。王新华的毛料可是极品货色啊,标准的老坑蜡肉皮,皮红如蜡肉,虽不是很透2明但足够老,而且松花和蟒的组合也很出色,我怕你这一次有点托大啊!”
秦远方知道林立是一片好心,比了一个放心的手势就继续。
但见林立他们不是很放心,无奈的秦远方只能解说道:“王新华的老坑蜡肉皮并不是很老。不是很透明,说明年份不是很老,被历史洗刷得不够彻底。而且它的松花和蟒有点牵强,几乎不能算组合,所以内里的色不会好到哪里去。”
林立知道秦远方的脾气,也无法说太多。
此时王新华那边的刀轮开始转动,把大家的心神都吸引过去。与此同时,秦远方也坐上了切割机,开始他的分解工作。
场面很静。
大家都有各自的关注,秦远方的朋友们自然是死死地看着秦远方的动作,生怕走漏什么一般。
“好绿!”
秦远方的动作最是麻利,绿面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赞美,真的出绿了!”
“真不可思议!这样的垃圾料子居然能出这样的好绿!”
“远方之前说有可能出满绿,而且还是高色,我还不怎么相信的,现在看来他的确拥有我们不知的非人类技巧啊。”
秦远方的朋友们纷纷感慨开来。
表面上秦远方不屑王新华这个对手,但实际上他的动作很小心了,最大幅度地不上好翡翠,将价值都留下来。
“真漂亮!”
“好绿!这样的绿好久没遇到了!”
“秦先生不愧是有资格挑战翡翠王的高手啊!”
围观者越来越多,对秦远方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
严天华看着绿面,唏嘘道:“绿意天成,是标准不过的满艳绿啊!这样翡翠用来雕琢手镯完全是浪费啊,若是配套成名贵珠宝套装,绝对能引起轰动的。”
看得心动不已的严天华对秦远方可是佩服得要死,恨不得马上将这块满艳绿的翡翠拿下来。
啪!
此时,王新华那边的切割工作也结束了。
林长青走近一看,当即大笑开来:“哈哈……我以为是什么宝贝货色呢,原来只是飘花糯种翡翠啊。”
何明朗装模作样地走过来点评道:“不错,分量够足,大约有近百公斤重吧。只可惜颜色与远方的艳绿差距太大,而水头方面也是差了足足两个层次,双方没得比较啊。”
“不!不可能的!”
王新华完全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疯狂号叫开来。
他今天输了,输得很惨,把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荣誉都埋葬掉。最可怕的是,这块价值大约300万的料子3是他大半的身家啊,亏了的话,他就等于这几年白做了,全送给秦远方,更加不甘心。
心神一乱,神态就混乱了起来。
“不可能的!我是不可能输的!”
王新华似乎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心神都混乱了。
秦远方看着脸无血色的王新华,摇头叹息。这个人的接受能力真弱,比林立不知差劲多少倍呢。
严天华才懒得理会王新华呢,直接问道:“远方,咱哥俩一家不说两家话,你开个价吧!”
可严天华这话出来,一直都在一边虎视眈眈的牛何明朗就不满了,说道:“严总,你未免太不地道了,你跟远方是兄弟,难道我们就不是了吗?”
林立马上出来质问道:“难道你又把我们当成透明了吗?”
“就是啊!”
一直都充当旁观者的金总也开始发话了。
无奈的严天华只得回道:“好吧,大家价高者得。”
何明朗笑说道:“严总,之前我们一直合作,但现在可是各做各的。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我们还是按照正常程序吧。”
“多谢各位的支持。”
秦远方可不想朋友伤感情,说道:“这块翡翠暂时不卖,等回去再计较吧,我现在没心情。”
话完,秦远方就着手收拾东西离开了,甚为干脆。
而后知后觉的北天玉石员工们无可奈何地看着秦远方,谁都不敢阻止。他们事后清算了一下,今天的业务等于过去一个月的总业绩,可是他们损失的确实大量的好翡翠,只不过暂时看不出来,持续的垮料必须经过一定的积累才能形成恐惧之风,最终造成威胁。
但这一切都是后话,至少不得秦远方他们的注意。
第473章古玩换翡翠
第二天晚上。
秦远方将料子纷纷开解。
因为他们准备充分,人手充足,所以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作,效率不可谓不高。自然而然的,为了平息大家的争端,秦远方付出了大量上等翡翠,避免了朋友们的矛盾。
不过剩余的料子还是让不少人惦记,而金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知道秦远方现在对金钱没什么感觉,而且他与秦远方的关系也远不如严天华他们,于是想了个办法。
“秦先生好!”
金董等人前来拜访。
进来的人全都是之前在平洲公盘遇到过的投资商。
上海附近,特别是温州这一带的投资氛围异常浓厚。金董这个圈子里有不少人就是这里的人,距离这么近,召唤过一批老朋友过来自然容易。而人数一起来,场面自然容易说话,至少秦远方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拂金董的面子。
秦远方记得这群人对翡翠的追求异常灼热,当时就屡屡找借口邀请秦远方,奈何秦远方真没那么多的心思,于是就没怎么理会他们。
不想之前在北天玉石弄到的那些翡翠被他们知道了,他们现在终于忍禁不住,杀将过来。秦远方还清晰的记的,金董之前略略跟他说家里珍藏着不是名贵的字画,现在看来,他们是想以古董换翡翠了。
看着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古董、艺术品,秦远方苦笑起来。
秦远方的宣德茶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可以用古董换翡翠,当时没多少人在意,不想这些投资商却记在心里,用到实际。也幸亏秦远方手上的翡翠多得是,不仅有玻璃种,还有红翡、黄翡、墨绿、紫翡等等好翡翠,足够满足眼前这帮人的胃口。
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隐瞒了,直接将之前挖掘出来的翡翠,拿出部分高质量的,直接展现在前。
“我的天哪,怎么有这么多的好翡翠。”
金董他们看到秦远方摆出来的上等翡翠,集体惊呼,一个个都奋不顾身地飞扑过去,迅速将秦远方围得死死的。
“是玻璃种啊!”
“这么大的上等红翡翠啊!”
“这紫翡虽然小,但颜色实在太好看了!”
金董他们彻底失神了。但失神之后,金董他们旁若无人地议论起来,就差从秦远方的手里抢过来而已。
秦远方开门见山地说道:“相信在场的诸位也知道这些翡翠的价值,那我也不多说了,拒绝金钱收购,只能用古董或艺术品来交换我的翡翠。”
“换!绝对要换!”
金董最先忍禁2不住,将自己带来的小东西拿将出来。
“好精致的瓷器!”
秦远方看到金董拿出来的瓷器,眼睛当即亮了起来。
原本秦远方只从何明朗身上均到不少翡翠的金董只不过是帮忙带路的人,不想他依然不满足,还带着这么精美的古董。
这件器物通高近80厘米,上部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凤尾尊上部描绘的是溪江垂钓,下部主题是画三个高士临江而坐,谈意正浓,两个童子携字琴走来;另一个侧面还有一位高士正骑着毛驴匆匆赶来,琴童紧随其后。无论是器型还是艺术成就,但有很高的价值。
“嗯,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很有价值。”
秦远方看得欢喜,慢条斯理地分析道:“在康熙凤尾尊中青花器物最为典型,它的胎质在历朝历代中是最为坚硬的,釉质薄而结实,釉色青而发亮,紧贴胎骨,不浮不躁;口部大都施浆白釉,修足平切或斜削。在彩绘技法上,康熙青花虽然用一色写意,但是却能够做到墨分五色,并且层次浓淡分明,把远山近水,翎毛走兽,花草树木,人物神仙,描绘得十分传神;这种技法也成为当时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
金董听得眼睛一亮,问道:“秦先生,这只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是我很久前收集过来的,不知道价值几何,能否入得了秦先生的法眼呢?”
秦远方点着头说道:“康熙青花的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的透视技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粗犷的纹饰,已达历代青花之冠,并成为后代的楷模。而这件清代康熙器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器形标准规范,色调清新明快,雅致亮丽,令人赏心悦目,的确不可多得。按照我的估计,它的价值绝不低于80万!”
“才80万啊!”
金董很是失望。
秦远方笑回道:“80万是很高的了,并不是每件古董瓷器都很值钱的。清康熙时期的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虽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与乾隆时期的有不小的差距;还有的,清康熙的青花艺术并不是很高,在艺术领域方面,自然就不能突出。”
金董懊恼并不能引起秦远方的共鸣,迎来的只是秦远方的进一步解释和打击而已。
大家也不去理会金董了,一位体型比何明朗还要夸张的胖老板连忙将手里的油画展现出来,说道:“秦先生,这些都是家父以前搜集到的油画,是现代油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希望能3入得了秦先生的法眼!”
“是林老师的杰作!”
秦远方一听到林风眠之名,眼睛当即亮了起来。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梅县。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
第474章古砚
林风眠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艾青、赵无极、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胖老板惊讶道:“原来秦先生也喜欢林老师的画啊。”
秦远方点了点头,说道:“林老师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林老师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听到秦远方对林风眠居然有这么高的评价,胖老板激动得几乎要抱起金董来啃了。
秦远方随后又说道:“数年前的中国油画还不是很得人喜好,但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中国本土油画家的杰作屡屡创出新的高价,变相地拔升了中国本土油画的市场价格。可以说,现在收藏那些名人的杰作,绝对是一笔不会亏本的投资。”
胖老板想了一下就说道:“秦先生,我也不讲究什么投资,我只想要翡翠。”
金董小声提醒道:“老军啊,虽然林老师的杰作很有价值,但恐怕也不能换到多少翡翠吧。”
“我自然还有准备!”
不想老军还真是有备而来的,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从随身携带的盒子,当着大家的面打了开来。
“古砚?”
大家都想不到老军拿出来的居然上比较罕见的古砚。
作为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在《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写道:“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除此以外,砚还有“石友”“石泓”2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而早在唐宋时期,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皇宫贵族争相收藏之宝,刻砚、赏砚、藏砚成为当时的一股时尚风气。
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材料变得丰富多彩。从实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等十多个品种。可以说,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
秦远方仔细琢磨着老军拿出来的古砚,沉思了一下,问道:“紫云砚?”
端州墨砚天下闻名,端州砚中极品名紫云砚。紫云砚由采自肇江千米峭壁的水岩磨制而成。水岩吸天地灵气,坚硬无比。岩石内质像书页一般层层叠叠。经一番制作之后,砚显紫蓝色,砚池白云片片,砚架上为笔架山山峰。清雅呼之若出。一方紫云砚贵比黄金。
老军赞叹道:“秦先生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其真实。”
追溯历史,中华名砚,尤其是端砚和歙砚,自唐代以来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它们的价格往往超过瓷器和书画,而现在又远远地低于其他古玩和书画。对此,著名古玩收藏家、学者赵汝珍先生曾分析说:“在唐宋之时,千百金之砚,比比皆是,甚至万金、数万金一方之砚者,亦所恒有;元明相承,价格日升,直至晚清,砚价仍保持其历来之平衡。乃至清末,变法维新,西洋文化东来,不用毛笔者,亦可在社会上占重要之地位。于是,国文失去其固有之重要地位,古砚之价值遂愈趋愈贱矣。在以前值500两者,今最多不过500元。虽元、两相去无几,而实则跌价甚多矣。说者谓此种跌价乃自然之结果,以前有用,今日用之者少,理固宜也。骤闻之,理由似甚充足,但细考之,仍非也。夫古玩者,均无用之物也,其价值不得之于用途。以前有用,今日无用者甚多。如古玉器、古铜器等,均昔人之所必须用者也,今则均无所用矣,然其价仍今贵于古,何也?”
不过如今在拍卖市场上,古砚这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的收藏精品,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价值重估运动,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正在不断体现。在2009保利秋季拍卖会中,有一方“清乾隆石渠仿古御题诗砚”以50。6万元高价成交。同场中,还有一方“清乾隆松花石螭龙纹砚”,以50。4万元成交。可见,砚台以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并且集雕刻、绘画等于一身,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首选珍玩,在当下的3收藏市场中已经得到更多藏家的认可。
受老师的熏陶,秦远方对砚有一定的研究,但他对砚的价格不少很了解,只能凭借记忆问道:“老军,古砚的价值一直都起不来,难与精美的古瓷器相媲美啊。不过你的紫云砚有诗文铭刻,虽是模糊,但也足够说明它的悠久历史,已经沉淀的文化素养。”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与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文人多爱砚,上等的书法精品自然离不开一方好砚。文人雅士每得一方好砚,或为之赋诗作词,或为之铭文书画。
在收藏界里,年代的长短对藏品的价值有一定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它的价值不是由年代来决定的。决定砚价高低的因素有三点:一是砚材。上好的砚石是决定自身价值的根本;二是雕工。精湛的工艺使砚石神韵倍增;三是刻铭。一方砚上诗、书、画、印一应俱全,且砚主人名气愈大,年代愈久则价值越大。
第475章鎏金铜佛
文人砚,重品位,讲文采,雕刻铭文,刀痕不外露而内含,似神来行笔,仙来运刀。所刻之铭文与原作书法完全一致,笔体笔锋丝毫不差;格言警句、妙文趣语,恰到好处,正所谓:“砚如其人”。俗话说,“砚贵有铭,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喜爱有加,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有名人题款的砚台价值更高。
在西泠印社2009秋拍“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砚台收藏中堪称“石渠宝笈”级的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最终以548。8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
老军也是干脆,直说道:“我也不知其价值,只觉得很好,有不少人收购。只要秦先生觉得合适,那我们就交换。”
秦远方沉思了一下,就拿出一块价值300万左右的翡翠出来,递到老军跟前。
“多谢秦先生成全。”
老军欢喜地接过翡翠,得意得紧。
金董和老军都发挥完毕,终于轮到其他发挥了。其他人显然都是有备而来,居然都拿出难得的精品古玩,让秦远方看得眼花缭乱,但也心动不已。基本上全部都交换过来,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翡翠。
不过一直都沉默不语的金董自从一开始的失望之后就比较低调,不过当大家都挑选完毕之后,他终于出手了。
金董问道:“秦先生,不知道你对佛教有研究吗?”
秦远方说道:“家母比较信这个。”
“那实在太好了。”
金董高兴地拿出一幅精美的图录,直接递到秦远方的跟前,问道:“秦先生,这是我家里供奉的佛像,不知道你有没意思呢?”
“鎏金铜佛像!”
秦远方看得激动不已。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出现的铜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难辨。
秦母比较迷信,一直都喜欢秦远方顺顺利利,所以家里供奉着不少的神佛。秦远方对这个没什么意见,所以也就睁着眼闭着眼,不加理会,就当是母亲的兴趣而已。
金董说道:“我知道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是件比较难的事,不过相信以秦先生的眼光,绝2对可以鉴定出来的。”
“金董抬举了。”
秦远方苦笑几下,问道:“这样鉴定不是很方便,不知道我们可否看实物呢?”
“当然可以!”
金董听得激动,说道:“那佛像有带来,只不过比较重,所以没带到搬过来的。如果秦先生需要的话,不妨移下贵步。”
“没问题。”
秦远方也不是怎么金贵的人,马上转移到金董的房间。
大家都是住在一个以农家乐为主题的酒店里,都有各自的房间。只不过金董的房间距离比较远,所以不是很方便罢了。
来到金董的房间,秦远方第一眼就看到那只早就准备好的佛像,第一时间分析了开来:“这不是隋唐时期以前的佛像!它没有汉和十六国时期的小巧玲珑,工艺精湛,而且这个时期的造型上继承绵阳摇钱树上的佛像特征,都没有这些鲜明的时代特征。”
鎏金铜佛像的鉴定比较困难,但只要合理和科学,再加上一些专业素养,那就不容易被蒙蔽。
汉和十六国时期,佛像方脸,面目平和,头发平直,为坐式。这一时期的佛多为单的,尺幅较小。
而北朝(北魏以后)的佛像头为盖碗式,长脸而瘦,高鼻大耳,闭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结跏跌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为点腰较矮的须弥座或为4足方座。有的头攮项光,有的身后的背光,皆尖,周围作作火焰纹。北魏造像还有一显著特点是主佛两旁常为1至2菩萨,多为立姿。
金董说道:“我们是在一间寺庙里求来的。我们看它局部有锈,而且那间寺庙相当有历史,名声也是显赫,所以才信以为真。”
秦远方点头道:“古代鎏金铜佛像大都局部有锈,在实验室里作硫酸或盐酸对锈进行溶解后根据能否分解出铜离子或杂质离子,可以断定是做锈还是自然锈,这项工作一般实验室里都能做,甚至连利用简易的民间工艺也可以达到。”
金董点了点头。
秦远方随后继续分析:“这也不是藏佛,藏佛与汉佛也不一样,藏佛胸高乳大,汉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为藏佛,刺头者皆为汉佛。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11面观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传佛教鎏金铜造像。”
金董说道:“我们请过来时也特地问了年代,据说是宋代的,可我们无从见证,所以只能请教秦先生了。”
秦远方连连摇头,说道:“不是满清,也不是宋代。这佛像比较圆润,袈裟也比较有特色,背光是比较特别的尖楣形,都不3是满清和宋代的特征啊。”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有的高发髻,脸上胖下尖,身段高长。有的腿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于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于座上。衣裙稍有褶,掉于腿后,左手盘于腿上,右手于腹前伸。佩戴缨络,身坐两层莲花的细腰圆座。宋代出现了普贤、文殊、观音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狮背、狲背上。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体型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于宋代艺术风格。
满清铜佛像以刺头居多,有的刺头顶上有肉瘤,大耳,下颏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铸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盘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莲形或山形座相对前代高,底座无锉痕。铭文或于座腿前。坐姿多样,腿或一盘一掉,或一拱一掉。色重显红,金水发黄厚。
大家都听得直点头。
秦远方一边分析一边讲解,倒是说得详细,让大家一下子就明了。
第476章面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秦远方最终说道:“虽然有翻新的迹象,但它很很符合隋唐时期的铜铸造像,看来历史比你们估计的还要悠久啊。”
隋唐时期铜铸造像,头扎莲花冠,脸庞发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座下有双层4足高床或单层4足,项或背光为较粗的尖楣形。
金董听得双眼发光,问道:“秦先生,那你觉得大约能卖多少钱?”
秦远方回道:“这些就得见仁见智。我记得在去年,有一只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估价6000万港币,是为一时的轰动。”
“6000万港币!”
大家听得震动不已。
秦远方进一步解释道:“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的,直到2004年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
金董回忆了一下,拍掌道:“我想起来了,我曾接到一份报告,报告里建议我投资古鎏金铜佛像。因为根据市场调查,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而对明清时期的铜器却不甚重视。然而,西方学者却十分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更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多谢指点。”
秦远方还不知道金董说的这份资料呢,更不知道明清时期的古鎏金铜佛像是国际市场的投资热点,可谓是学到了。
金董问道:“那不知道秦先生打算怎么计算呢?”
秦远方回道:“根据市场氛围,此佛如果拿去拍卖的话,估计能达到800万至于1200万的高价,如果拿去国际拍卖的话肯定会更高。所以我愿意出价1000万向金董收购,希望金董成全。”
“1000万!”
金董倒吸了一口凉气。
秦远方还以为金董不满意,说道:“如果金董觉得不好的话,我们可以再商量,甚至请专业人士计较。”
“2不了,足够高了。”
金董连忙拒绝。
要知道金董请来这尊鎏金铜佛像也就是花了136万而已。当初那个寺庙要翻新,缺少钱财,所以向社会诸多信徒募集。恰好金董想要请一尊佛,所以通过寺庙某人的内部关系,捐赠了136万将此佛请了过来。不想现在居然翻了7倍出来,这样的赚钱法实在夸张。
而且他怕如果别人把这笔不是很干净金钱买卖的泄露给秦远方,到时候惹秦远方反感就不好了。还有的,如果专家过来鉴定,绝对不值1000万,那也是他的亏损啊。
“那就好。”
秦远方计较了一下,让金董挑选他的翡翠。只要价格合适,彼此不吃亏就没问题。
而金董早就有目标了,挑选了一块品质上乘的芙蓉冰种和一块颜色相当出色的满绿翡翠出来,买卖迅速敲定。
皆大欢喜。
今天的事情也算是圆满结束了。
“远方,快出来!”
林立在外边呐喊开来。
“咦,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热闹的?”
秦远方走出来,就看到庄园里热闹的场面,稍微有点疑惑,呢喃道:“怎么玩起像古代部落的仪式了。”
秦远方看到一群人似乎在玩跳大神,一时间脑袋转不过来。
严天华连忙拉住秦远方,小声提醒道:“今天是庄园主人的家族节日,我们只需要看,比过去干扰就是。”
“不对啊,这似乎是巫傩!”
秦远方仔细一看,看出一点奥妙了。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对于可以上溯到殷商的巫傩活动,秦远方一直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现在难得有机会,自然要细心品味。
虽然巫傩现象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它所负载的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信息,却是难以取代的珍贵资料。秦远方有幸阅读到,否则还不知道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活动呢。
只不过之后的燃香、歌舞、火焰、彩灯、阵图、路线等等繁琐的仪式下来,让秦远方有点腻味。有趣的是,林立他们居然被邀请进去一同舞蹈,3共同祈福,场面倒也乐融融。
最后,主人家还送了秦远方他们礼物。
“这是?”
秦远方看到这个神秘的盒子,稍微有点疑惑。
严天华回道:“这是人家送你的礼物,你可别拒绝了。”
“面具!”
秦远方打开一看,赫然发现里边是一只面具。而且看其特色,似乎还是罕见的西藏面具。
古老的傩文化,衍生出了独特的西藏面具艺术。各式各样的面具展示着丰富的西藏表情,展现着藏文化中十分别致的一片天地。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戏广泛普及到民间,其剧目、流派更加丰富多彩。
秦远方倒不是对面具有意见,而是觉得突兀而已。
严天华说道:“人家的盛情,你何必拒绝呢。”
第477章国王面具
“人家的盛情,你何必拒绝呢。”
秦远方无奈,只能倘然接受。
随后秦远方拿起面具把玩开来,呢喃道:“这是国王面具。”
严天华恍然道:“国王,难怪他总称呼你为最尊贵的客人!那我的是什么?你的是红色,我的是浅红色,怎么感觉比你逊色一点啊。”
秦远方苦笑道:“你是大臣面具。”
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藏戏面具中的国王、大臣、喇嘛、老妇、老翁的面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剧情中神灵、鬼怪和动物面具的塑造,尽管带有宗教面具影响的明显痕迹,但大都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在面具中得了具体的表现。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藏戏开始时,最先登场的是戴猎人面具的角色。猎人面具多为蓝色或青色。
大家哈哈大笑。
而此时,主人家弄出几张跳神面具,开始祈祷什么。那庄严肃穆的神态,让大家不仅心神一紧。
严天华问:“那面具那么怪的,究竟是什么啊?”
秦远方答道:“那是跳神面具!”
秦远方对面具没什么了解,只是以前凑巧看过,知道而已。若不是这一次巧合用到,否则他还会遗忘掉呢。
西藏的跳神面具、戏剧面具都倾向表现和象征的艺术风格,造型粗放夸张,伴着铿锵的鼓乐声和和强邮舞姿欣赏,其雄健的威慑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艺术风格差异明显,卫藏地区的面具较为斯文严守法度。西藏东部康区的面具泼辣怪异、惊世骇俗。属于软雕塑的大宗面具,全为俗民形象,艺人以简明的手法摄取凡人情态,塑造了一张张活龙活现的面孔。
林立则悄悄拿出一张古怪的面子,问道:“老何得到的是一张佛像面具,估计是看他肥头大耳的,很箱佛陀,很好理解。可我这个是什么呢?不伦不类,反倒有点像严总的跳神面具。”
秦远方回道:“你的是歌舞面具!估计是看你之前比较活跃,所以才送你这样的礼物吧。”
“呃!”
林立瞬间无语。
西藏面具工艺品除了吸收外来文化外,主要是受到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一苯教文化的直接影响。由于久远的苯教信仰在吐蕃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而佛教和苯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2子并驾齐驱的局面,结果两种文化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尽管最后佛教战胜苯教而形成既不同于印度佛教,又不同于中原佛教的独特宗教,人们称“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祗时,为了在民众中赢得广泛的信徒,同时将苯教中的巫术、妖法、火祭、梵魔等仪式连同鬼怪精灵一起带入“佛门”。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等“世间神”,以日赞(山妖)、夺锥(骷髅)、帕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等,这些土生土长的纸鬼率,也理直气壮的进入佛教护法的行列,成为西藏面具制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面具工艺品由于分布较广,使用范围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使之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制作上讲大概可分硬塑形与软塑形两大类,即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宗教面具多为硬塑型;民间面具以软塑型为普遍。从使用上讲,又可分羌姆(跳神)面具、悬挂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折嘎祝愿面具、傩仪型的吉达面具等六种。硬塑型面具为立体或半立体,在事先塑好的泥胎上用纸浆或布浆糊成硬壳,然后绘制而成。也有用木头雕刻,这种面具大多分布在边境林区。硬塑型面具多用于宗教的羌姆和寺庙的悬挂祭奉,后在藏戏中也多有吸收。
今天秦远方他们得到这么多的面具,可谓是意外的收获。
虽然这些面具不怎么值钱,但很有意义,是很值得纪念的事情。而对于主人家所表达的友善,秦远方他们自然是能馈赠的馈赠,不能馈赠的也是载歌载舞,凑过去庆祝一下。
游戏到最后,秦远方居然被人拉上去摔交,只不过秦远方的熊力向所有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不可挑衅,当时也惊动了全部人,引得无数人的欢呼。
是夜大家玩得很尽兴,浑然忘了接连两天赌石、解石的痛苦。
欢腾到深夜,大家方才各自回去休息。
而情绪依然亢奋的秦远方则没那么容易入睡。自从得到异能后,只要不消耗过渡,他每天的精神都很少,即使睡眠很少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而自从修炼了老虎赠送的**之后,睡眠更是减少。
基本上,秦远方一点睡上4个小时就可以保持体力。睡上5个小时就可以精神充沛,而再久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看着宁静的气氛,秦远方的思绪开始荡漾。 (精彩小说推荐:
)
( 暧昧透视眼 http://www.xshubao22.com/3/3436/ )